城市地铁区间喇叭口段双联拱隧道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隧道喇叭口及大跨段施工技术

隧道喇叭口及大跨段施工技术

隧道喇叭口及大跨段施工技术作者:刘辉来源:《科技资讯》 2015年第3期刘辉(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4)摘要:毛羽山隧道进口段喇叭口断面特殊,不同断面间过渡段多,在前期施工中对隧道围岩特性作了详细研究后制定了小间距两单线隧道、连拱隧道及大跨隧道段的开挖顺序及施工方案,以及不同隧道断面之间进行过渡的复杂施工方案,对于跨度大、围岩软弱及构造复杂的高风险隧道段,详细阐述了开挖及支护方案,为以后类似铁路隧道断面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单线隧道;双连拱隧道;大跨隧道;台阶法;双侧壁导坑法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C)-0000-000 引言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双线大跨隧道设计越来越多,对于隧道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车站与隧道相连时,设计一般为喇叭口及大跨断面,断面变化大,再加上隧道口围岩相对较差,无疑增加了施工难度。

因此,高铁隧道喇叭口及大跨段施工方案的探讨和实践应用非常重要,对于提高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均有一定意义。

本文针对毛羽山隧道进口段特殊断面方案制定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1 工程概况兰渝铁路毛羽山隧道全长8504m。

进口段受宕昌车站进洞的影响,设计为喇叭口隧道。

平面布置见图1。

根据隧道进口已施工段揭示,该段地层岩性属于高地应力软岩地段,地层以三叠系薄层炭质板岩为主,岩层直立,走向与洞轴线呈小夹角,对围岩稳定性影响较大,边墙自稳能力差,且易发生软岩大变形或坍塌情况,尤其是线间距较小的两单地段、双连拱、大跨地段,由于结构复杂,施工难度极大。

按照毛羽山隧道喇叭口及大跨段调整后的布置形式,由于两单间净间距越来越小,施工影响越来越大,为保证施工和结构安全,对DK278+566~+900段隧道进行了专项设计,可依次划分为两单线段(DK278+566~+660、DyK278+524~+660)、连拱段(DK278+660~+720)及大跨段(DK278+720~+900)。

双连拱隧道施工工法

双连拱隧道施工工法

施工工艺(一)工艺原理双连拱隧道施工以新奥法的基本原理为依据,以“短开挖、快封闭、强支护、勤量测”为指导。

首先开挖中导洞并灌注中墙混凝土,然后开挖右洞,贯通后再进行左洞施工。

两洞在开挖中可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分成若干单元,分步开挖及时施作工字钢支撑、锚喷混凝土等初期支护,与围岩共同组成承荷系统,协同变形一承荷,充分利用围岩自承能力。

建立监控量测体系,实施信息化管理,根据反馈信息及时指导施工,确保安全、稳定。

(二)工艺流程(三)施工方法1、开挖及支护步骤II类围岩采用中导坑加侧壁导坑法开挖,先墙后拱法衬砌。

开挖以中导坑超前并灌注中墙混凝土,然后侧壁导坑推进,衬砌边墙混凝土,上半断面开挖采用环形留核心土的方法,最后施作拱部二次衬砌,具体步骤见图。

III类围岩中导开挖并灌注中墙混凝土,正洞上下台阶法开挖(上下台阶相距不小于10m),全断面二次衬砌,具体步骤见图。

W、V类围岩中导先行,正洞全断面开挖、全断面衬砌,具体步骤见图。

2、开挖及运输方法开挖I类围岩主要以风镐为主,人工装碴,1t四轮翻斗车运碴,开挖ni、W、V类围岩用简易钻孔台车人工操纵7655型凿岩机钻孔爆破,ZL40B装载机配合8t自卸汽车运碴。

简易钻孔台车是自行研制的能供20人同时钻孔的工作平台,钻架的高度、宽度可根据开挖面的不同加以调整,它固定于东风车底盘上,进出方便,不必拆卸,操作安全可靠。

3、控制爆破及中墙防护在双连拱隧道正洞开挖过程中,因中墙混凝土已灌注,开挖时必须考虑爆破振动和飞石对中墙混凝土的影响,中墙混凝土厚度只有1.4m,且初期支护的工字钢支点已作用于中墙顶面,所以在施工中必须有严格保护措施,不得有任何影响和扰动。

办法是,111类围岩上下断面开挖,采用火雷管分段分区爆破,以减小爆破振动的叠加,把振动降低到最小程度。

具体见图。

W、V类围岩采用全断面光面爆破,但在靠中墙一侧预留1.0m保护层进行二次切割预裂爆破,具体爆破设计见图。

双线喇叭口隧道施工技术

双线喇叭口隧道施工技术

双线喇叭口隧道施工技术冯时松【摘要】Based on the project example of single line into double-line of Beiyuan double-line bellmouth tunnel in Huan-gling-Hancheng-Houma Railway,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features of the bellmouth tunnel from the aspects of double-arch tunnel excavation,supporting,water-proofing and drainage and construction precautions.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s of large-span duel-linked arch tunnel and double-line paral-lel tunnel with small spacing.%通过黄韩候铁路北塬双线喇叭口隧道由单线并双线的工程实例,从双连拱隧道开挖、支护、防排水及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了喇叭口隧道的设计和施工特点。

该施工技术对大跨连拱隧道、双线并行小间距隧道的施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名称】《铁道建筑技术》【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5页(P60-63,67)【关键词】喇叭口隧道;中隔墙;受力平衡;方案比选【作者】冯时松【作者单位】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5.4黄韩侯铁路北塬隧道为双线喇叭口隧道,左线隧道起讫里程DK1+046~DK9+399,全长8 353 m,进口端772.7 m位于半径R=800 m的左偏曲线上;右线隧道起讫里程DyK1+871~DyK9+399,全长7 528 m,进口端555.39 m位于半径 R=800 m的反向曲线上;左右线进口段均为单线隧道,DK3+ 092~DK3+112段采用双连拱结构,经DK3+112~DK3+180大跨结构过渡后,左右线并线为双线隧道。

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

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

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引言隧道是一种人工地下通道,可以用于交通运输、水利工程、矿井等领域。

隧道施工技术一直是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双连拱隧道是一种常见的隧道结构形式,本文将介绍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施工方法和实施过程。

双连拱隧道的基本原理双连拱隧道是一种由两个弧形拱构成的结构形式。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设置两个拱顶,以增加隧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拱顶主要承受隧道地表和车辆荷载的压力,通过拱脚将这些压力传递到地基上,从而保证隧道的安全运行。

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地下开挖方法地下开挖是双连拱隧道施工的关键步骤之一。

一般采用的地下开挖方法有爆破法、隧道掘进机法和手开法等。

其中,爆破法是传统的开挖方法,需要先进行爆破设计,然后使用爆破装置将硐室内的岩石炸碎。

隧道掘进机法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方法,可以保证快速完成开挖工作。

手开法适用于小型工程,施工人员需要使用手工工具逐步开挖隧道。

支护与衬砌方法在进行地下开挖时,需要采取支护措施来保持隧道的稳定性。

双连拱隧道的支护方法包括喷射混凝土衬砌、钢筋混凝土拱洞支撑、锚喷等。

喷射混凝土衬砌是一种常用的支护方法,可以在地下开挖时迅速喷射混凝土来固定土壤和岩石。

钢筋混凝土拱洞支撑适用于较大跨度的隧道,可以提供更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锚喷以钢筋混凝土锚杆为主要支撑形式,通过在隧道边坡和拱顶设置锚杆来增加隧道的抗滑稳定性。

排水与通风方法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排水与通风来保证工作面的安全与稳定。

排水方法包括地下水的抽排和排水沟的设置等。

通风方法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

自然通风是通过设置入口和出口来实现气流循环,机械通风则通过风机等设备来实现更大范围的通风效果。

双连拱隧道施工实施过程双连拱隧道的施工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预期规划:确定隧道的设计参数、施工方法、施工时间和投资预算等。

2.启动准备:组织施工队伍,采购施工所需材料和设备。

3.地下开挖: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下开挖,采取相应的支护与衬砌方法。

双连拱隧道施工工艺

双连拱隧道施工工艺
右, 注浆压力 0 5MP ~1MP , . a a双液注浆凝结快 , 渗透 力强 , 得 描绘 出的 9 取 0多张地质素描 图, 保证隧道快速 , 对 安全施工起 了很
了较好的止水效果 。3 仅采用 止水方 法还 不能达 到完全 的止 水 大的作用 。 )
效果, 又采取了相关排水措施 , 对于开挖后围岩表面的渗水点, 在
双液注浆泵。注浆参数 : 水泥浆液水 灰 比为 0 8 1 右 , .- 左 水玻 璃 状况及其分布 、 性质及掌子面 自稳性 、 围岩 的软硬 , 裂隙间距及方
浓度 3 e~3 e, 泥浆 与水玻璃 体积 比 1 0 3 : . 0B 5B 水 : . ~1 0 8左 向、 软弱层 的分 布 、 涌水地 点、 涌水 量及其状 态等 , 通过观察 记录
, , ,
3 5 重视监 控量 测 工作 .
利于支护及时封闭成环 开 挖 台阶 高度小 , 掌子 面暴 露少 , 闭 封
, ,
本工程选择地表 下沉 、 拱顶下 沉和水 平 收敛 、 挖面 的地 质 快 施工 安全 性也大大加强 , 开 所以 , 于软弱 破碎泥砂岩围岩隧道 对 与支护状 况观察作为量测工作 的重点 。但 在实际操作 中 , 发现 现 施工 无论从质量 , 安全 , 还是进度考虑 , 此法均是不错 的选择。
与洞外线路连接方便 , 同时在 适应地 形条 件 , 境保 护以及 降低 2 实施 施 工方案 的注 意事项 环 工程造价上都具有 优越性 。在近几年 的公路建设 中 , 连拱 隧道得
1开挖施工 。中导洞开挖是从隧道两端 同时施工 , 隧道 中 ) 在 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 在 山西 太长高 速 、 如 离军高 速 中均设有 连拱 间贯通 , 也可 以从隧道一端开挖 , 在另一端 贯通 , 根据地质条件 中

地铁工程区间隧道施工方法

地铁工程区间隧道施工方法

地铁工程区间隧道施工方法地铁工程区间隧道施工方法1正洞开挖1) 区间隧道标准断面开挖及支护区间洞身大部分处在粉质粘土层,局部有粉细砂层及粉土层,洞身位于承压水范围内。

隧道埋深15m左右,能避开一般管线,主要影响是K14+610与K14+534处两座电缆沟和行车大道,根据以上情况,施工时严格贯彻"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则。

在超前小导管注浆的支护下,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上部预留核心土人工开挖,人工用手推车将碴土弃至下台阶。

每循环进尺0.5~0.75m,每开挖一循环立即进行拱部初喷混凝土封闭厚(4cm) ,挂网架立格栅钢架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下半断面紧跟,形成3m~4m短台阶。

当土体自稳能力极差时,为避免掉拱,下半断面分两次开挖,先挖左(或右) 半部分,立即挂网架立格栅喷混凝土后再开挖另一半,下半断面循环进尺仍为0.5~0.75m。

下半断面出土配置0.25m3履带式挖掘机装土。

标准段超前支护采用φ32小导管,(φ32mm,L=3.5m,环向间距300mm,搭接长度1.5m) ,布设在拱部120?范围内,初喷混凝土厚25cm。

详见"区间隧道施工工序框图"、"区间隧道正洞施工步序图"、"区间隧道初期支护工序框图"、"区间隧道二次衬砌工序框图"。

区间隧道施工工序框图区间隧道正洞施工步序图区间隧道初期支护工序框图区间隧道二次衬砌工序框图2正线区间隧道人防段施工方法区间隧道左、右线防护段里程为K15+337.1~K15+347,总长度为9.9米,断面形状为马蹄形。

断面尺寸宽8.4米,高8.3米。

采用CD法分台阶施工,风镐、风铲配合人工开挖,每一分段台阶的进尺深度都比下一分段台阶的进尺深3~5m。

人工装碴、出碴,喷射混凝土,格栅钢架支护,完成开挖和初期支护后,逐步分段拆除临时支护,做防水层及进行模筑混凝土二衬的施工。

城际轨道双连拱大断面隧道偏洞法开挖施工工法(2)

城际轨道双连拱大断面隧道偏洞法开挖施工工法(2)

城际轨道双连拱大断面隧道偏洞法开挖施工工法城际轨道双连拱大断面隧道偏洞法开挖施工工法一、前言城际轨道双连拱大断面隧道偏洞法开挖施工工法适用于城际铁路等大型工程的隧道开挖,具有高效、安全、经济等特点。

本文将从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等方面阐述该工法的具体内容。

二、工法特点城际轨道双连拱大断面隧道偏洞法开挖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结构合理:采用双连拱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适应大断面隧道开挖的需求。

2. 施工周期短:通过优化施工工艺,能够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程进度。

3. 施工效率高:采用机械化作业,能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工投入。

4. 质量可控: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能够保障开挖施工质量,提高工程的可靠性。

5. 安全可靠:采取多项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减少事故风险。

三、适应范围城际轨道双连拱大断面隧道偏洞法开挖施工工法适用于大断面隧道的开挖,特别适合城际铁路等大型工程中对隧道开挖质量和工期有较高要求的情况。

四、工艺原理城际轨道双连拱大断面隧道偏洞法开挖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基于岩石力学理论和隧道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保障施工过程的稳定和成功。

具体包括:在施工前进行地质勘探和力学测试,确定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根据勘探结果和设计要求,采取合理的支护措施,避免隧道塌方和坍塌;利用高效的机械设备进行挖掘,控制挖掘速度和进度;在挖掘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调整施工参数,确保隧道的稳定和安全。

五、施工工艺城际轨道双连拱大断面隧道偏洞法开挖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地质勘探和预处理:进行地质勘探,分析岩体的性质和力学参数,确定支护措施和决策依据。

2. 高效机械挖掘:采用大型隧道掘进机进行挖掘,控制挖掘速度和进度,避免地层坍塌和塌方。

3. 隧道支护: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勘探的数据,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法,进行隧道支护,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

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

回填材料:采用洞内喷射混凝土回填 回填方法:采用机械回填和人工回填相结合的方式 回填要求:回填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保证隧道结构安全 回填注意事项:回填前需对隧道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渗漏现象
开挖顺序:自上而下,分台阶进行,遵循“早进晚出”原则 开挖方法:采用机械开挖与人工开挖相结合的方式 支护措施:在开挖过程中及时进行支护,确保安全 排水措施:做好排水工作,防止地下水渗入隧道
开挖顺序:应遵循“先上后下、 先外后内”的原则,避免扰动围 岩。
开挖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确保隧道净空尺寸。
开挖坡度:应根据地质情况 确定,确保边坡稳定。
开挖排水:应设置临时排水 设施,避免积水浸泡围岩。
添加项标题
支护材料选择:选择高质量的支护材料,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 性和安全性。
添加项标题
临时支护: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及时设置临时支护,防止围岩变形。
监控量测:对隧道围岩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围岩变形情况,为支护措施提供依据。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人员,确保在发生险情时能够迅速采 取措施。
衬砌施工前检查: 对隧道围岩进行全 面检查,确保围岩 稳定,无安全隐患
防水层连接:将防水层接头处进行 密封处理,确保接头处不渗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防水层铺设:在隧道内壁铺设防水 层,确保铺设平整、无气泡、无破 损
防水层质量检测:对防水层进行质 量检测,确保防水效果达到设计要 求
开挖深度:应控制在设计要 求的范围内,避免超挖。
开挖方法:采用机械开挖为主, 人工配合清底的方式进行。
衬砌施工过程监控: 采用先进的监控设备, 实时监测衬砌施工过 程中的变形和应力变 化,确保施工安全

最新北京城市铁路双连拱隧道防排水施工综合技术

最新北京城市铁路双连拱隧道防排水施工综合技术

北京城市铁路双连拱隧道防排水施工综合技术北京城市铁路双连拱隧道防排水施工综合技术摘要简要论述北京城市铁路14 标段地下区间双连拱隧道防排水系统的综合施工技术,根据具体工程,提出施工建议。

关键词城市铁路双连拱隧道防排水北京城市铁路主要采用地上高架桥形式,本工程为全线唯一的地下区间隧道,地质情况恶劣、地下水位较高,且由于隧道为双连拱结构形式,施工工序多,施工缝、沉降缝及天梁等特殊节点多,因此有效的防排水系统就成为本工程施工的关键。

1 工程概况隧道位于北京市二环路的东北部, 全长1175.2 m , 埋深8 ~12 m , 土丘地段的埋深达到15 m 。

断面为双连拱隧道、钢筋混凝土结构,开挖宽度为12. 05 m , 开挖高度为7. 397 m 。

采用浅埋暗挖中洞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施工步序为:中洞分部开挖支护→施作中洞防水层、中隔墙衬砌→左、右侧洞分部开挖支护→破除中洞初支、施作侧洞防水层和二衬(图1) 。

地层变化复杂,由地表向下依次为人工堆积层、杂填土层、素填土层、粘质粉土层、粉质粘土层、砂质粉土层、粉细砂层、细中砂层、圆砾层等。

地下水水图1 隧道施工步序示意图位在地下2. 5~6. 5 m , 赋存于杂填土层,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的垂直渗透与管道渗漏;潜水水位在地下2. 98~7. 45 m , 高出隧道开挖拱顶,主要补给来源为侧向径流;承压水埋深18. 53 m , 隧道底板局部地段位于承压水位以下。

就本工程防排水系统而言,最不利地段为长120 m 的穿越护城河段和长55 m 的斜穿盖板河段。

2 防排水系统防排水系统遵循“以防为主、防排结合、多道防线、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设计防水等级为二级,即隧道不允许漏水,可以有少量、偶见的湿渍。

地下区间隧道防排水系统设置见图2。

图2 隧道防排水系统示意图2. 1 防水系统地下区间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防水采用3 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初期支护加背后注浆; 第二道防线:设置1. 2 mm 厚ECB 高分子合成树脂防水卷材及4 mm 厚PE 闭孔泡沫塑料衬垫作为夹层防水层; 第三道防线:二次模筑防水混凝土衬砌,采用微膨胀补偿收缩防水混凝土,即掺适量HEO 单一型混凝土外加剂,抗渗等级不小于0. 8 MPa 。

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考点:地铁区间隧道结构与施工方法

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考点:地铁区间隧道结构与施工方法

一、不同方法施工地铁区间隧道结构(一)明挖法施工隧道在场地开阔、建筑物稀少、交通及环境允许的地区,应优先采用施工速度快、造价较低的明挖法施工。

明挖法施工的地下铁道区间隧道结构通常采用矩形断面,一般为整体浇注或装配式结构。

整体式衬砌结构整体性好,防水性能容易得到保证,适用于各种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缺点:工序较多,速度较慢。

预制装配式衬砌整体性差。

(二)喷锚暗挖(矿山)法施工隧道隧道施工喷锚暗挖法常是一种较好的选择;隧道施工时,一般采用拱形结构,其基本断面形式为单拱、双拱和多跨连拱。

前者多用于单线或双线的区间隧道或联络通道,后两者多用在停车线、折返线或喇叭口岔线上。

锚暗挖法施工隧道的衬砌主要是复合式衬砌。

这种衬砌结构是由初期支护、防水隔离层和二次衬砌所组成,复合式衬砌外层为初期支护,其作用是加固围岩,控制围岩变形,防止围岩松动失稳,是衬砌结构中的主要承载单元。

一般应在开挖后立即施作,并应与围岩密贴。

所以最适宜采用喷锚支护。

在干燥无水的坚硬围岩中,区间隧道衬砌亦可采用单层的喷锚支护,不做防水隔离层和二次衬砌,但这种衬砌对喷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抗风化性能都应有较高的要求,衬砌表面要平整,不允许出现大量的裂缝。

在防水要求不高,围岩有一定的自稳能力时,区间隧道也采用单层的模注混凝土衬砌,不做初期支护和防水隔离层。

单层模注衬砌又称为整体式衬砌,为适应不同的围岩条件,整体式衬砌可做成等截面直墙式和等截面或变截面曲墙式,前者适用于坚硬围岩,后者适用于软弱围岩。

(三)盾构法施工隧道在松软含水地层、地面构筑物不允许拆迁,施工条件困难地段,采用盾构法施工隧道能显示其优越性:振动小、噪声低、施工速度快、安全可靠,对沿线居民生活、地下和地面构筑物及建筑物影响小等。

盾构法修建的区间隧道衬砌有预制装配式衬砌、预制装配式衬砌和模筑钢筋混凝土整体式衬砌相结合的双层衬砌以及挤压混凝土整体式衬砌三大类。

管片种类按材料可分为钢筋混凝土、钢、铸铁以及由几种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管片。

双连拱隧道双洞施工工法

双连拱隧道双洞施工工法
7)无论通风机运转与否,严禁人员在风管的进出 口附近停留;通风机停止运转时任何人员不得靠近通 风软管行走,不得将任何物品放在通风管或管口上。
8)施工区各洞室、料库等处均应设置有效而数量 足够的消防器材,并设明显的标志,定期检查、补充和 更换。 洞内及各洞室不得存放汽油、煤油、变压器油和 其他易燃物品。 洞内及库房周围严禁烟火。 7 结语
图 2 单跨隧道(洞)开挖方法
注 :图 中 (1)~(6)为 初 期 支 护 结 构 施 工 步 序 ; Ⅰ~Ⅵ 为二次衬砌结构施工步序
图 3 双连拱隧道双洞(台阶+CRD)法施工具体步序图
3. 2. 1 左侧(小断面)隧道施工 1)隧道开挖尺寸的确定 左侧隧道的开挖尺寸,主要取决于中隔墙或中间
核心混凝土土柱的尺寸。 由于渡线段隧道中隔墙厚 0.8 m(基础厚度 1.695 m),高 5.85 m,故确定左侧隧道 的开挖尺寸为 8.83 m×7.87 m。
2. 3 工艺原理 1) 该 工 法 的 基 本 理 论 基 础 是 新 奥 法 , 即 : 开 挖 后
允许围岩有一定的变形,从而释放部分地应力;通过监 控量测和适时支护来控制围岩变形,使围岩不会失稳; 喷锚与初期支护、大管棚等支护共同作用形成复合承 载结构。
2)遵循“管超前 、严注 浆 、短 开 挖 、强 支 护 、快 封 闭、勤量测”原则。 在加强超前注浆和加强初支的前提 下,将双连拱隧道中洞法施工的三洞改为双洞(如图 1 所示),以简化施工步序,缩短施工周期。 3 施工工艺 3. 1 施工步骤
北京市 108 国道(南村—石门营段)改建工程南村 隧道工程,“以排为主,防、排、截、堵相结合”为原则进 行设计,合理设置分区防水并采用自流集排水系统,可 靠的施工,防排水效果显著,目前无渗漏水现象。

双连拱隧道工法

双连拱隧道工法

双连拱隧道中导洞-正洞施工工法前言中导洞-正洞施工工法是双连拱隧道施工的一种高效施工方法。

它根据新奥法原理,采用光面爆破大断面开挖,使用锚、喷、网、钢拱架和超前导管及超前管棚等支护手段,先开挖贯通中导洞,浇筑中隔墙混凝土,然后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左右正洞,最后进行全断面二次衬砌。

早期的双连拱隧道多采用三导洞法施工,对围岩扰动的次数多,施工周期长,工效慢、工期长、成本高,不利于隧道防水。

同三线浙江省境内的岵岫岭隧道设计的施工方案为三导洞法,后采用中导洞-正洞台阶法施工,效果良好。

一、工法特点(一)采用新奥法施工,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充分保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载能力,提高隧道结构的整体安全度。

(二)与三导洞法相比,减少了两个侧壁导洞,施工干扰少、临时支护量小,有效地降低了对围岩的扰动,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成本,减少工程投资。

二、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双连拱山岭隧道的各种围岩情况,隧道的开挖方式则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

正台阶二步开挖法是全断面一次开挖法的改进方法,多用于围岩能短期内处于稳定的地层中。

台阶法根据台阶长度的不同,可划分为长台阶、短台阶和超短台阶三种,在IV类以上的围岩中一般采用长台阶,对于III、IV类围岩多采用短台阶,而对于II类以下的软弱中围岩则常采用超短台阶开挖法。

对于V、VI类整体性好的围岩,可采用全断面法;而对于土质围岩及软弱围岩则采用台阶分部开挖留核心土法。

三、工艺原理(一)本工法的基本理论基础是新奥法。

开挖后允许围岩有一定的变形,从而释放部分·1·地应力;通过监控量测和适时支护来控制围岩变形,使围岩不会失稳;围岩与锚喷等支护共同作用形成复合承载结构。

(二)中导洞-正洞法根据新奥法的基本原理,简化施工工序,采用薄膜支护,减少了开挖数量及衬砌圬工数量。

四、施工工艺(一)施工方法及顺序采用中导洞-正洞法施工,其步骤为先开挖中导坑,并做导坑临时支护直到中导洞贯通,然后由内向外浇筑中隔墙直到全部完成,铺设中隔墙顶防水材料,并将中隔墙相同标号的砼回填,打设长管棚注浆,然后开挖右洞上拱及初期支护,同时做好围岩的变形观测。

双连拱隧道开挖作业指导书

双连拱隧道开挖作业指导书

连拱隧道开挖作业指导书(作者:行云流水)1.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的连拱隧道。

2.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认真审核图纸,对其提供的半径进行画图计算工程量;分析地质条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困难,预先制定处置措施。

2.2 外业技术准备根据施工使用要求修建施工道路、场地建设、混凝土搅拌站和水电供应系统等,并及时组织好设备、人员及材料进场。

对设计提供的测量控制网按照要求进行复测,补充施工需要的水准点、导线点。

3.技术要求3.1 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混凝土强度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3.2 开挖符合设计要求,超挖较小,无欠挖。

3.3 初期支护外观要圆顺,对初期支护进行无损检测,对锚杆进行拉拔检测,确保工程质量4.施工程序、工艺流程及施工要求4.1 洞身开挖施工工艺框图有分析、处理 异 无异常钻孔 清孔装药爆 破 钻孔设备就位测量放线超前地质预报加工爆破器附表 1 洞身开挖施工工艺框图通风排烟 找顶刷邦 喷锚支护 下一循环4.2 爆破施工工艺框附表 2 爆破施工工艺框图4.3 联拱隧道工艺流程及施工要求连线起爆清理现场装 药清眼钻眼测量布眼通风排烟 清理危石5.施工要求5.1 中导洞施工在完成洞口段施工及套拱管棚注浆施工后才能进行中导洞、左右导坑及主洞封闭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先期施工中导洞并完成中隔墙浇筑,中导洞开挖采用上下台阶法,超前小导管支护必须提前施作。

5.1.1 中导洞施工步序:中导坑上台阶开挖①——每进两榀应及时施作Ⅱ中导坑上台阶初期支护及顶部加强锚杆——中导坑下台阶开挖③——中导坑下台阶拱架落底完成并进行初期支护及侧壁加强锚杆Ⅳ——在中导洞贯通之后施作Ⅴ基底加固锚杆——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绑扎中隔墙基础钢筋并浇筑Ⅵ中隔墙基础(与基底锚杆同步施作)——浇筑Ⅶ中隔墙墙身——最后再回填Ⅷ中隔墙侧边的边墙(回填的时候应选择回填边与主动开挖一致),在完成中隔墙侧边回填工程后才能进行两侧导坑的开挖施工。

广州地铁喇叭口隧道区段施工技术

广州地铁喇叭口隧道区段施工技术

广州地铁喇叭口隧道区段施工技术
王涛
【期刊名称】《西部探矿工程》
【年(卷),期】2001(013)0z1
【摘要】主要阐述了喇叭口隧道段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
【总页数】3页(P196-198)
【作者】王涛
【作者单位】中铁十三局五处,吉林,长春,1300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55.4
【相关文献】
1.高家屯隧道进口横洞喇叭口施工技术 [J], 朱成钢
2.双线喇叭口隧道施工技术 [J], 冯时松
3.隧道喇叭口及大跨段施工技术 [J], 刘辉
4.王刚村铁路隧道喇叭口段施工技术 [J], 王光
5.王刚村铁路隧道喇叭口段施工技术 [J], 王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安排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现场 观测,并作记录,监测马头门处侧向收敛,地面 沉降值。通过现场监测、观察及时发现, 及 时处理, 消除可能出现的隐患。 4.2 洞身段施工
本段隧道采用中洞法分 6 个导洞施工,初 支施工严格遵守“管超前、严注浆、短开 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基本原 则。各导洞施工顺序如图 3 所示。
1 工程概况
北京地铁四号线马家楼~石榴庄路区间 全长 705m,沿马家堡西路下方布置,呈南北走 向。区间隧道在喇叭口处通过一段双联拱隧 道,将区间线路由单洞双线大断面隧道过渡到 两个单洞单线小断面隧道,并在喇叭口处设一 座施工竖井,竖井承担向北 510m 区间隧道的 施工任务,本文重点探讨竖井向北段的双联拱 段施工技术。
图 3 双联拱中洞法施工步骤图 图 4 双联拱全包防水施工图
示。 (2)竖井完成后,进行竖井底投点测量,通
过竖井投点定出双联拱隧道在竖井壁的开挖 轮廓线。
(3)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操作平台,沿隧 道开挖线环形破槽,施作双排φ 42 小导管,长 L=4.0m,环向间距 300mm,进行超前注浆加 固拱部土体。
┉┉┉ G00 X20 Z10 G76 X27.05 Z-24 K0.9367 F1.5 A60 D0.4 ┉┉┉ (2)与内螺纹配合加工 M27 × 1.5-6g。 根据 G B / T 1 9 7 — 8 1 《普通螺纹 公 差与配合》标准:外螺纹的螺纹大径、中径 的基本偏差 e s = - 0 . 0 3 2 m m , 中径公差 Td2=0.15mm;螺纹大径公差 Td=0.236mm 编程大径取螺纹大径的中值, 为 2 6 . 8 m m , 由外圆加工到位。 按(1)式 K=0.7578P-R,计算得外螺纹 的总切深 K=0.7578 × 1.5-0.2=0.9367 (mm)。由于与 M27 × 1.5-6g 配合加工的内 螺纹的总切深已经修正为 K ′= 0 . 9 3 6 7 ( m m ) ,因此在加工 M 2 7 × 1 . 5 - 6 g 外螺纹 时,外螺纹总切深无须修正,即 K′=0.9367 (mm)。
双联拱段紧连施工竖井,安全顺利进洞是 先期施工的关键,总体施工步序如下:
①作者简介: 杨安治( 1 9 7 5 - ) , 男, 安徽合肥人, 工程师, 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
96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工 业 技 术
科技资讯 2009 NO.02
6 监控量测
监控制量是浅埋暗挖中洞法施工中不可 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本工程情况, 建立 了监控量测体系, 重点对地表下沉、拱顶沉 降、净空收敛等项目量测。施工期间对该段隧 道上方地表道路及竖井结构的位移沉降实施 监测,并对可能发生的危及环境安全的隐患提 供及时、准确的预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确 保安全。
(2)根据隧道上台阶及拱顶处于砂夹卵石 层中,且含水量较大,采用小导管超前注浆,水 泥 - 水玻璃双液浆,工人开挖,最大限度的减 小开挖对周边围岩的扰动。
(3)竖井开挖支护到底结构变形稳定后, 进行马头门超前加固,分部破除井壁,保证安 全进洞。
(4)加强监控量测,强化信息化施工,及时 全面掌握暗挖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对道路及竖 井结构的影响程度, 以及支护结构的变形状 况。 3.2 总体施工步序
2 工程难点分析
(1)隧道浅埋,周身多以砂和卵石层为主,
图 1 双联拱段平面示意图
图 2 竖井壁预埋门洞示意图
含水量大,自稳能力极差,开挖后易产生坍塌; 采用中洞法分部开挖,施工中应力转换频繁, 对地层造成多次扰动,对上方右侧道路结构及 竖井结构稳定性不利。
(2)隧道中部的粉质粘土 量较大, 难以疏干完全。
本段地层处于北京市冲洪积平原的古河 床内, 自上而下分别为人工杂填土、粉土、 粉细砂层、圆砾卵石层、粉质粘土层、圆 砾卵石层。隧道周身多半处于砂卵石层中, 仅在隧道起拱线以下约有 1~2m 的粉质粘土 层, 围岩自稳能力差, 极易发生坍塌现象。
根据竖井施工时揭露地层情况,隧道周身 范围内上层滞水、层间水较丰富, 距离地面 约 8 m ~1 0 m 及 1 7 m ~2 2 m 。
耙进行遮挡。
5 双联拱防水施工技术
由于双联拱段纵环向施工缝较多、结构 复杂,故成为防水施工的薄弱环节。防水施工 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 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以结构自防水为主, 施工缝、变形缝等防水为重点。隧道采用外贴 E V A 防水板实现全包防水, 防水板外侧设置 单层无纺布作为缓冲层。纵、环向施工缝采用 背贴式止水带,对中洞拱顶与拱沟联结处,预 留注浆管注浆。详见图 4。
( 4 ) 超前支护、洞口格栅钢架施作完成 后,喷射 C25 早强砼封闭破槽,达到设计强度 后,再沿隧道拱部开挖轮廓线,环形开挖,安装 下一榀格栅钢架,喷射早强砼后,破除隧道格 栅钢架下部井壁,向洞内施工,依次放入拱部 格栅钢架, 网喷早强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在隧 道洞口处形成三榀并列格栅钢架。
(5)井壁砼采用人工配合风镐破除,洞内 采用人工开挖, 尽量减小对土体的扰动, 在上 台阶进洞 5m ~6m 后开始施工下台阶。控制 开挖台阶间距, 按照短台阶、循序渐进, 稳步 前进。开挖前采用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预加 固地层, 严格按既定的开挖步序、施工方法 组织施工。
(3)双联拱段紧连施工竖井,竖井断面较 大,在马头门处多次破除井壁,井壁应力变化 较大, 安全风险较高。隧道正上方为临时存 土场, 右侧为交通繁忙的城市道路, 距隧道外 边线仅 3m,施工及交通动载对隧道施工影响 较大。
3 施工方案
3.1 总体思路 根据以上分析,为保证上方竖井及右侧道
路结构的稳定, 同时保证隧道结构及施工安 全,在充分考虑工程所处的环境及地质条件的 基础上,为使本工程顺利完成,施工方案的总 体思路如下。
从监测结果看, 左右侧洞进洞破壁施工 时,竖井及上方地表沉降较大,而其余导洞的 施工, 对地表影响较小, 安全进洞后对竖井壁 及上方地表的影响逐渐减小。
该段隧道施工时监测结果: 地表沉降值: 1 6 m m ~2 8 m m , 特殊点 4 5 m m , 拱顶沉降为 30mm~4 9 m m , 特殊点为 5 5 m m , 洞内收敛值
(2)施工中应坚持“早封闭,勤量测”的原 则,一方面通过加强超前支护,合理安排施工 步序, 分部开挖, 初支及早成环。另一方面加 强监控量测、及时反馈,指导施工,确保在安 全的前提下顺利施工。本文通过对双联拱段 施工技术的探讨,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上接 95 页)
纹切削总深度取修正值 K ′= 0 . 9 3 6 7 ( m m ) 。 程序如下:
工 业 技 术
为 1 3 m m ~2 2 m m , 竖井收敛为 8 m m ~ 1 1 m m 。均控制在设计允许及预留值范围内。 通过监测结果,证明了以上步序、措施有效的 控制了地表沉降和隧道结构变形。
7 结语
(1)对于区间隧道喇叭口段紧连施工竖井 的双联拱隧道结构,施工过程受力情况复杂, 有效控制沉降是重要又关键的问题。
4.2.1 中导洞施工 中导洞施工一次开挖到端头,再从内向外 分四段进行防水及中墙混凝土的施工。因本 段双联拱为渐变断面,中墙自洞口向内逐渐增 厚, 最薄处厚度由 0 . 8 m 渐变到 2 m 。中导洞 设计开挖断面随中墙加厚而加大,开挖断面由 3.6m × 5.9m 渐变到 4.8m × 5.9m。由于 中导洞开挖断面外小内大,且每榀格栅钢架均 在变化, 不利于施工及安全。施工时进行了 变更, 统一按最大开挖断面进行开挖, 以方便 施工, 增大中隔墙施工作业空间。 中导洞按短台阶法施工,工人开挖,上下 台阶间距 3m~5m,每循环进尺为 0.5m。超 前φ 42 小导管,环向间距 0.3m,长度 2.5m, 与格栅拱脚焊牢。超前预注浆采用水泥水 玻璃双液浆, 注浆压力为 0 . 3 M P a ~0 . 5 M P a 。开挖完成后及时初喷 C 2 0 混凝土, 厚约 5cm,临时封闭掌子面,以防止掌子面失 稳而出现坍塌,然后依次设格栅钢架,间距 0. 5m,挂设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至设计厚度,钢筋 网采用φ 6.5@150 × 150 双层钢筋网片铺设 于格栅内外侧, 外侧喷射厚 2 0 m m 以上。
施工竖井位于马家堡西路东侧主车道处, 施工期间交通道路向西侧改移,竖井及双联拱 段均在围挡范围内。竖井净断面尺寸 6 . 0 m × 1 3 . 2 m , 井深 1 8 . 9 3 m。竖井位于线路正 上方, 南与单洞双线大断面相连, 北端与双连 拱段相连,采用明挖逆作法施工,锚网喷井壁 支护。
双联拱段隧道长 34.3m, 开挖高 6.9m, 宽由 12.2m 过渡到 13.4m,双联拱中墙厚度 由 0 . 8 m 过渡到 2 . 0 m ; 隧道拱顶埋深 9 m ~ 1 2 m , 设计采用中洞法施工, 详见图 1 。
右线开挖面错开大于 1 0 m 同步向前施工。
4 隧道施工技术及措施
4.1 马头门段施工 (1)在竖井施工时预先在马头门上方将三
榀格栅拼在一起使用,隧道底部将二榀格栅拼 在一起使用,并在马头门破口断面井壁设置四 道格栅立柱,与竖井壁环向钢格栅连接为一个 整体, 形成马头门破口时的门洞。如图 2 所
4.2.2 左右侧洞施工 中导洞施工完成后,及时对中墙顶与初支 之间空隙充填注浆,控制沉降。待中墙混凝土 达到设计值的 70% 后方可进行左右侧洞的开 挖。开挖前必须对中导洞左右侧进行支撑,以 防中墙受偏压产生位移。左右侧洞仍按短台 阶法开挖,上下导拉开步距 3m ~5m,左右侧 洞必须错开 10m 以上。超前支护及初期支护 参数与同中洞施工。 施工中为减最大限度的减小对上方土体 的扰动,上下台阶均采用人工预留核心环形开 挖, 开挖后立即安装钢拱架与临时仰拱, 使上 断面支护能够及早封闭成环,减少沉降。临时 仰拱两端通过连接板与钢拱架栓接,为加强临 时仰拱与钢架的连接,在连接处增加三角钢板 焊接,并及时施作两侧锁脚锚杆与格栅拱架牢 固焊接。 二次衬砌施工前先拆除中导洞侧墙格栅 钢架及喷射混凝土,采用工人配合风镐破除, 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中墙混凝土面及中墙顶 预留的 EVA 防水板不受损环,对防水板采用 薄铁皮裹防护,对中墙混凝土表面用木板或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