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家具的对比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的异同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09b7686f561252d380eb6e61.png)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的异同(一):用材明清家具的鉴定,最重要的就是辨别年代。
而历史不同时期和地区,由于政治、经济以及生活习俗和审美趣味的不同,常会采用不同种类的木材制作家具,因此一些古家具的用材会直接反映出该家具的产地和年代,这是判别古家具文物价值的重要依据。
学会辨别木种是鉴赏家、收藏家和爱好者的必修课和基本功。
明清家具在用材方面,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因此,辨别木材是鉴定家具中首先要注意的问题。
传世的明清家具中,有不少是用紫檀、黄花梨、鸡翅木、铁梨木、乌木、等木材制作。
因在清代中期以后,这几种木料日渐匮乏,成为罕见珍材。
所以,凡是以这几种硬木制成的家具,大都是传世已久的明代或清代前期遗物。
虽说此类家具后代仿制的也有,但终因材料难得及价格昂贵,为数极少。
今存的传统硬木家具中,也有许多是用红木、新黄花梨或新鸡翅木制作的。
由于这几种木材,是在紫檀|、黄花梨等名贵木材日益难觅的情况下才被大量使用,所以,以这些木材制作的家具,大多为清代中期以后直到晚清民国时期的产品。
如有用红木、新黄花梨、或新鸡翅木制作的明式家具,因其材料的年代与形成的年代不相吻合,大多是近代的仿制品。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一概而论,因为众文献记载来看,红木和花梨木可能最迟在清代初期就已开始被选用作家具之材,而在江南一带也确实也发现了不少明式红木家具,不是近代仿制的,而是清代早期的遗物,但从整体上说,红木家具的大量出现是清代中期以后的事。
值得注意的是,有大量传世的榉木家具,不能以材质来间断年代,因为它在明清两代均被广泛用于制作家具,并在形式上也较多地保持了一致性,许多清代中期及至更晚的榉木家具,仍然沿袭着明代的手法。
所以,对榉木家具的断代,应更多地依靠其他方面的特点来进行鉴定。
20世纪初叶,由于中国古家具日益为世人所瞩目,大量珍稀的古家具外流。
为此,早在50年代,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就制定了一条政策,规定紫檀、黄花梨、鸡翅木、铁梨木和乌木这五种制作的家具不准出口,这种“五木法则”在当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因过于简单,又使大量菲五木的珍贵古家具流出海外,同时这种以木质定高下的简易法则也使许多爱好者坠入了拜物的误区,将作为中国古家具主体的菲五木家具一概视为“柴木”,甚至滥收贱卖,极少开展收藏研究,这同样是不可取的。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对比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658311c4d5bbfd0a79567348.png)
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特点比较1) 一、明代家具与明式家具的不同 明代家具与明 明代家具,是专指在明代制作的家具。
明代家具是时间概念,而明式家具则是艺术概念。
两者有着本质区别。
明式家具是我国明代形成的一项艺术成就,被世人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
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享有盛名。
2)1)紫檀书案 明式家具没有时间限制,不仅明代的优秀家具称为明式家具,清代初期的家具仍保留着明式的风格特点,仍属 于明式家具。
后来乃至我们今天按明代式样仿制的也属于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 二、明式家具: 风格特点: 1 注重结构美 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极富有科学性。
不用钉子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作上采用 攒边等作法。
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镶以牙板、牙条、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枨、罗锅枨、卡子花等等, 既美观,又加强了牢固性。
明代家具的结构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极好结合。
时至今日,经过几百年的变迁, 家具仍然牢固如初,可见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有很高的科学性黄花梨长桌 注重材质美 从以上图片中,可以明显看出,明代家具的木材纹理,自然优美,呈现出羽毛兽面等膝陇形象,令人有不 尽的遐想。
充分利用木材的纹理优势,发挥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这是明代硬木家具的又一突出特点。
明代 硬木家具用材,多数为黄花梨、紫檀、等。
这些高级硬木,都具有色调和纹理的自然美。
2黄花梨连三柜橱 注重造型美 严格的比例关系是家具造型的基础。
如椅子、桌子等家具,其上部与下部,其腿子、枨子、靠背、搭脑之 间,他们的高低、长短、粗细、宽窄,都令人感到无可挑剔地匀称、协调。
并且与功能要求极相符合,没有多 余的累赘,整体感觉就是线的组合。
其各个部件的线条,均呈挺拔秀丽之势。
刚柔相济,线条挺而不僵,柔而3不弱,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
注重装饰美 明代家具的装饰手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雕、镂、嵌、描,都为所用。
装饰用材也很广泛,珐琅、螺 甸、竹、牙、玉、石等等,样样不拒。
明清家具经典款式对比
![明清家具经典款式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c7ba6d02195f312b3069a57e.png)
桌案类
二、经典桌案类欣赏
板式腿条案
案面为窄长的条形,案面的宽度大约是 长度的四分之一, 板式腿的条案,两侧板式腿上,作椭圆形 开光,板腿之下,又有向内翻卷的卷书足。 整个造型简洁而又大方,方圆之间透着 古雅书香之气。
二、经典桌案类欣赏
文竹小炕几,清乾 隆
一、经典椅凳类欣赏(明式)
灯挂椅
明代最为普及的靠背椅样式,其特点以 圆腿居多,搭脑后挑,整体光素,有的只 有背板上雕一组简练的适合的图案,整体 由下向上略呈收势,使得视觉效果稳定、 挺拔。
欣赏角度:整体框架稳定,造型简洁大方, 搭脑向后外挑形状独特,坐面上方的两根 椅腿与后背板的弯曲动势形成对比,充满 韵律。
此小几呈长方形,以松木为骨架,在其 棱角处镶嵌紫檀木细丝,中间贴饰极精细 的竹黄,色泽淡雅。几面正中镶瘿木心, 侧沿两端雕饰回纹。腿子为竖直方材,缩 进几面以内,其上端饰以透雕拐子牙头, 前后两腿间各施横枨两根。
此小几造型灵秀可人,颜色清新淡雅, 在故宫现存的文竹器物中可以说是精巧之 作,弥足珍贵。
欣赏角度:造型优美,线条精简,比例适中, 材质优良,雕刻精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一、经典椅凳类欣赏(明式)-圈椅
紫檀藤心矮圈椅
此椅紫檀木制,曲线形光素靠背板,扶 手外拐,镰刀把式联帮棍,藤心座面。座 盘下三面饰券口壸门,壸门边缘起阳线, 圆腿直足无束腰。
此种腿足高度矮于靠背的圈椅所存极 少,其功能或为富贵人家的儿童使用, 或置于轿中使用,又称轿椅,是明式家具 中较别致的一类。
明清家具经典款式对比
椅凳类
一、经典椅凳类欣赏(明式)-圈椅
黄花梨螭纹圈椅
此椅弧形椅圈自搭脑伸向两侧,通过后 边柱向前顺势而下形成扶手。背板稍向后 弯曲,形成背倾角,颇具舒适感,板满雕 双螭纹。四角立柱与腿一木连做,“s”形 联帮棍。席心座面。座面下装壸门卷口, 雕卷草纹。腿间管脚枨自前向后逐渐升高, 称“步步高赶枨”,寓意步步高升。四腿 外撇,称侧脚收分,意在增加器物的稳定 感。
清朝明朝家具对比介绍
![清朝明朝家具对比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55587a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7.png)
期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特点
02
无论是清朝还是明朝的家 具,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 值和文化内涵,是中国古
代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
-
谢谢观看
XXXXX
XXXXXX XXXXX
明朝家具
代表作品
明式圈椅:明式圈椅是明朝 家具的代表之一,其特点是 造型简洁美观,注重实用性 和舒适度
明式书桌:明式书桌是明朝 家具的另一个代表,其特点 是制作工艺精湛,线条流畅 美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总结
总结
清朝和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朝代,其家具风格和特点也有所不同。清朝家具在制 作工艺、装饰和材料上更加精细和华丽,而明朝家具则更注重实用性和简洁性,强调线条 的美感。两种风格的家具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除了以上提到的特点,清朝和明朝的家具还有以下一些不同之处
材料选择
清朝家具在材料的选择上更加丰富,除了木质材料,还使用了金属、陶瓷等其他材料。而明 朝家具则更注重木材的质地和纹理,以黄花梨、紫檀等优质硬木为主
与文化的结合
清朝和明朝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其家具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特点。清朝时期, 满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相互交融,家具设计上也体现出多元文化的特点。而明朝时期,儒家文 化影响深远,家具设计上也体现出儒家思想的传统美德,如简洁、实用、刚正等
清朝家具
代表作品
清式扶手椅:清式扶手椅是清朝家具的代表之一, 其特点是制作工艺精湛,装饰华丽,注重细节处理
清式屏风:清式屏风是清朝家具的另一个代表,其 特点是装饰精美,雕刻细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明朝家具
明朝家具
A
明朝家具是中 国古代家具的 重要代表之一, 其风格和特点 与清朝家具有
《明清家具比较》课件
![《明清家具比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ec29b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1c.png)
清式家具的工艺
精雕细琢
01
清式家具在工艺上注重细节,雕刻精细,线条流畅,展现出高
超的雕刻技艺。
镶嵌工艺
02
清式家具常采用镶嵌工艺,将不同材质、纹理的材料巧妙地结
合在一起,使家具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
涂饰工艺
03
清式家具在涂饰上注重漆膜的均匀和厚实,使家具表面光滑亮
丽,经久耐用。
清式家具的风格特点
华丽繁复
详细描述
明式家具造型简练、线条流畅,注重实用与美观的结合,如 圈椅、官帽椅等;而清式家具则更加注重装饰性,造型较为 繁琐,如雕花床、太师椅等。
材质比较
总结词
明清家具在材质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反映了当时资源利用和工艺水平的不同。
详细描述
明式家具多采用优质硬木,如紫檀、黄花梨等,质地坚硬、纹理美观;而清式家 具则更加多样化,除了硬木外,还大量采用楠木、樟木等材质,质地较软、纹理 不够美观。
。
雕刻精美
明式家具的雕刻图案多以花卉、山 水、鸟兽等为主,线条流畅、形象 生动。
打磨光滑
明式家具经过多次打磨,表面光滑 如镜,给人以温润如玉的感觉。
明式家具的风格特点
文人气息
内涵丰富
明式家具深受文人文化影响,具有浓 郁的文人气息,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 审美追求。
明式家具的内涵丰富,不仅是一种实 用的家居用品,更是一种艺术品和文 化载体。
清式家具在造型上注重装饰性, 常采用镶嵌、彩绘等手法,使家
具更具艺术美感。
清式家具的材质
优质硬木
清式家具多采用优质的硬木,如紫檀、黄花梨、红木等,这些木 材纹理美观、质地坚硬,耐久性好。
木质细腻
清式家具的木质细腻,触感温润,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明清家具对比
![明清家具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4e0cfcfb941ea76e58fa04fd.png)
明清家具对比明式家具的特点明代家具选料考究,造型简洁、结构合理、做工精巧、装饰纯朴,具有疏朗大方、儒雅庄穆、精练朴实的气质。
制作上,明代家具采用“攒边”和“榫卯”技术,追求坚稳精确的结构、规矩匀实的线角和光洁平整的器表。
造型上,明代家具采用构架式结构,讲求挺拔端庄,明快洗练,固直方正。
装饰上,明代家具充分显露木质的本色和纹理,不尚雕琢堆砌,追求朴素、自然的美感。
明式、清式家具的发展历程家具作为文化生活的产物,其形式必然与当时的生活方式有关。
中式家具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自商、周至三国期间席地而坐的矮形家具;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是家具形式变革的过渡时期,随着人们的起居方式向垂足而坐的过渡,家具也逐渐从矮形向高形过渡;至北宋,垂足而坐已成定局,高形家具的系统已基本建立,以后又经过五六百年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尤其在明、清时期,中式传统家具的形式日臻完善,品类也日益齐备。
清式家具的特点清式家具在明式家具的基础上更趋向奇形巧制、繁纹重饰、豪华富丽,无论是结构的衔接,还是线角的转折,无论是雕刻镶嵌,还是描画绘饰,都不逊于明代,甚至有所发展,而且,清代家具在渲染气氛、烘托环境方面也是颇为独到的,它保持了明代家具的某些优秀传统,并且有着鲜明的风格特色。
明式、清式家具的结构大量优质坚硬木材的输入,为明式家具采用较小的构件断面,制作精密的卯榫结构提供了客观条件,这一点也是明式家具极具代表性的特征。
明式家具在结构上基本采用不施胶、不钉钉的卯榫接合,严丝合缝,工整精致,科学合理。
清式家具在结构上承袭了明式家具的卯榫结构,充分发挥了插销挂榫的特点,技艺精良。
然而由于过分追求装饰,有时不免忽略了结构的合理性。
清中期以后,挂销不做了,牙条和束腰也改为两根木料分做;到清晚期,不仅没有挂销,连牙条的榫头也不做了,只靠用胶黏合,比明式家具的结构逊色不少。
明式、清式家具的造型特征明式家具的造型运用美学的原理来创造完美的效果,采用简练挺拔、流畅刚劲的线条和沉稳、坚实的质感来表达简洁、舒展、质朴的设计理念。
明清家具装饰纹样对比性研究
![明清家具装饰纹样对比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6ce9b0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6.png)
明清家具装饰纹样对比性研究明清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中的代表之一,它们通常采用了精美的雕刻和装饰纹样,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本文将针对明清家具的装饰纹样进行比较研究,以探究明清两个时期在装饰纹样上的异同点。
一、纹样的材料和形式上的变化明代家具的纹样多采用了云龙、瑞兽、花卉等图案,常常较为简洁,而清代家具的纹样则逐渐变得复杂多样,透彻体现了清朝时期的特殊文化和审美趣味。
家具上的纹样也由单一到多样化发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龙、凤、麒麟等图案,满足了宫廷和市民对于个性化的需求。
多样化的纹样也体现出中外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家具的雕刻由于外来的艺术风格的融入变得更加翔实和精美。
例如,明代的家具纹样中出现了一些支配的欧洲风格,清代则更多地吸收了西藏、蒙古等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
从造型上看,明代家具的纹样较为几何化,呈现出符号化和简洁化的特点,例如花丝、踏脚瓶等。
而清代的家具纹样则呈现出部件化、抽象化和自由化的趋势,多采用鸳鸯、莲花、葫芦等艺术形式的表现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家具纹样的内涵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明代的家具纹样更多的是对政治和社会的体现,例如万历御批家具上出现的“统一全国”礼器不仅体现了宣扬皇权至高无上,还有利于加强对百姓的宏观控制。
清代的家具纹样更注重艺术创新和审美趣味,例如床尾的纹饰,或者家具的框架纹样,可以体现出“儒雅淑风”的国风美学和文化内涵。
总体而言,明清家具的纹样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明代家具重实用、清代家具重愉悦,标志着社会和文化层面的转型与嬗变。
培养人们掌握这些纹样的艺术思想和审美品味,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明清家具的对比及特点
![明清家具的对比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82aa4a6bcc22bcd127ff0c21.png)
明清家具特点的比较1 #我国家具经过不断地变化、演进和发展,到了明代,进入了完备、成熟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被世人誉为“明式家具”。
由于明代的细木家具用材都是坚固耐久的硬木,所以遗留至今的精品为数不少,从而可以让我们直观全面地了解明式家具的发展进程。
明式家具的品种式样丰富多彩,按其功能可分为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柜架类和其他类。
家具的风格特点又可用王世襄先生品评明式家具的“十二品”概之。
十二品为“简练、厚拙、圆浑、秾华、文绮、妍秀、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
清代家具有不同于明式家具的独到之处。
其总体尺寸要比明式家具宽大,形成稳定、浑厚的气势。
而样式也十分丰富:有床座榻,屏灯笼,箱橱柜,椅凳墩,桌几案等。
例如新兴的太师椅就有多种式样,至于靠背、扶手、束腰、牙条等新形式,更是层出不穷。
装饰上求多、求满,常运用描金、彩绘等手法,显出光华富丽、金碧辉煌的效果。
而在家具的作工方面,又有京坐、广作、苏作之分,使清代家具完全系统化、风格化。
清代家具的风格特点,在以上家具品种、造型、装饰等项里,大致都已讲到,现在只概括地作一小结。
清代家具,经历了近三百年的历史,从继承、演变、发展,以至形成为自己的独立风格,这当然有它特殊的背景与经历,乃至独立存在的特色。
清代家具的发展至风格成熟为"清式",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清初至康熙初,这阶段不论是工艺水平、还是工匠的技艺,都还是明代的继续。
所以,这时期的家具造型、装饰等,还是明代家具的延续。
造型上不似中期那么浑厚、凝重,装饰上不似中期那么繁缛富丽,用材也不似中期那么宽绰。
而且,清初紫檀木尚不短缺,大部分家具还是用紫檀木制造。
中期以后,紫檀渐少,多以红木代替了。
清初期,由于为时不长,特点不明显,没有留下更多的传世之作,这时期还是处于对前代的继承期。
第二阶段是康熙末,经雍正、乾隆,至嘉庆。
这段时间是清代社会政治的稳定期,社会经济的发达期,是历史上公认的"清盛世"时期。
明清家具的区别 特点
![明清家具的区别 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6f8d6c16137ee06eff918fb.png)
交椅: 交椅的椅圈,由三节 或五节榫接而成。整 个椅圈也是一条流畅 自如的曲线。座面有 皮制与绳编之分,背 板有光洁与雕嵌之别。 靠背之下,依然是八 根棍交结而成。可以 折叠,便于交游或野 外露天使用。
方凳: 凳子的祖先,原是指上床用的登具,相当于脚踏, 后来才被用来作为坐具。最早见的凳子形象,是汉 代墓室壁画上的腰鼓形圆凳,和北魏敦煌壁画上的 方凳。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到了明代,凳子式样 已经很多,造型也更优美了。
2.装饰上求多、求满、富贵、华丽
清中期家具特点突出,成为"清式家具"的代表作。清式家具的装饰,求 多、求满、求富贵、求华丽。多种材料并用,多种工艺结合。甚而在一 件家具上,也用多种手段和多种材料。雕、嵌、描金兼取,螺甸、木石 并用。此时家具,常见通体装饰,没有空白,达到空前的富丽和辉煌。 但是,不得不说,过份追求装饰,往往使人感到透不过气来,有时忽视 使用功能,不免有争奇斗富之嫌。
方桌: 方桌是使用最广泛的家具,一般称为八仙桌,尺寸 略小些的叫六仙桌,四仙桌。方桌的基本造型,可 分为无束腰方桌和有束腰方桌两种。在此两种基本 造型的基础上,作出不同的处理。
条桌: 条桌是一种长方形桌面的桌子。其基本造型有无束腰、有束腰两种。但 其造型的共同特点是:四腿与桌面基本上成直线,腿子不向里缩,这是 桌子区别于案的主要特点。条桌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就餐,也可以放 置器物,也可以下棋、弹琴,也可以读书、作画。
明代是我国家具史上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家具的造型、装饰、工 艺、材料等,都已达到了尽善尽 美的境地,具有典雅、简洁的时 代特色,后世誉之为“明式家 具”。清式家具以设计巧妙、装 饰华丽、做工精细、富于变化为 特点。尤其是乾隆时期的宫廷家 具,材质之优,工艺之精,达到 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正是这一时 期正是确立了清式家具的风格。 明清家具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家具 所具有的极其精湛的工艺价值、 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丰富的历 史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
明代家具与清代家具的区别
![明代家具与清代家具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3fc105c14b35eefdc8d333f1.png)
明代家具与清代家具的区别1、造型厚重,形式繁多清式家具在造型上与明式家具的风格截然不同,首先表现在造型厚重上,家具的总体尺寸比明式家具要宽,要大,与此相应,局面尺寸、部件用料也随之加大。
比如清代的太师椅、三屏式的靠背、牙条、腿步等协调一致,造成非常稳定、浑厚的气势。
这是清式家具的典型代表。
清式家具在结构上承袭了明式家具的卯榫结构,充分发挥了插销挂榫的特点,技艺精良,一丝不苟。
凡镶嵌方面的桌、椅、屏风,在石与木的交接或转角处,都是严丝合缝,无修补痕迹,平平整整的融为一体。
家具的主料木材,选料极为精细,表里如一,无节,无伤,完整得无一瑕疵。
硬木家具的部件和零部件,如抽屉板、桌底板及穿带等,所用的木料都是硬木。
清式家具的样式也比明朝繁多,如清朝新兴的家具太师椅,就有三屏风式靠背太师椅、拐子背式太师椅、花饰扶手靠背太师椅等多种。
2、用材广泛,装饰丰富。
清式家具喜于装饰,颇为华丽,充分应用了雕、嵌、描、堆等工艺手段。
雕与嵌是清式家具装饰的主要方法。
嵌有瓷嵌、玉嵌、石嵌、珐琅嵌、竹嵌、螺钿嵌和骨木镶嵌等。
清代除继承了明代原有的形式外,又发展了螺钿嵌,产生了骨木嵌、珐琅嵌和瓷嵌。
3、骨嵌的作用。
骨嵌用在器皿虽然很早,但是骨嵌用于家具上还是清代的创举。
骨嵌的鼎盛时期是乾隆中叶,其艺术特点有:(1)骨嵌工艺精良,拼雕工巧。
工艺制作上保持多孔,多枝,多节,块小而带棱角,既宜于胶合,又防止脱落,虽天长地久,仍保持完整形象。
(2)骨嵌表现形式分为高嵌、平嵌、高平混合嵌三种。
早期和盛期是高嵌和高平混合嵌,后期都是平嵌。
(3)骨嵌用材多为红木、花梨等贵重木材,因其木质坚硬细密,镶以骨嵌更显出古拙,纯朴。
4)骨嵌题材大致可分为人物故事、山水风景、花鸟静物和纹样四类。
由于工艺美术的发展,使得家具制作得以借助各处工艺美术手段,去进行综合的装饰处理。
清式家具的装饰上采取了多种材料并用,多种工艺结合,构成了它自己的特点,是历代所不能比拟的。
《明清家具比较》课件
![《明清家具比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852f7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e4.png)
Ming Dynasty furniture was known for its simplicity and elegance, with a focus on natural materials and minimal decoration. In contrast, Qing Dynasty furniture was more elaborate and ornate, reflecting the opulence of the era. Despite their differences, both styles share a rich cultural heritage and have left a lasting impact on Chinese furniture design.
清代家具的雕刻技术非常高超,细密的纹 饰和精细的雕刻工艺使其具有高度的艺术 价值。
3 色彩丰富
4 纹饰讲究清代家具多采用源自蓝、鹅黄、五彩等丰富 的颜色,营造出浓郁的宫廷氛围。
清代家具经常运用龙凤、花鸟等寓意吉祥 的纹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明清家具的共同特点
文化传承
无论是明代还是清代,家 具设计都承载着丰富的历 史和文化内涵。
装饰方面
明代家具注重实用性,不过 多装饰,而清代家具常采用 繁复的装饰,尤其偏重于雕 刻和纹饰的运用。
明清家具的材料
明代家具 紫檀、鸡翅木 花梨木、黄花梨 红樱桃木、翠萝木
清代家具 红木、柚木 酸枝木、柚木 红酸枝、楠木
明清家具的工艺
1
清代家具工艺
2
清代家具以细致的雕刻和精湛的装饰 工艺为特点,追求线条的优雅和对称
明代家具特点
明清家具比较分析
![明清家具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0531126c175f0e7cd1378e.png)
清·紫檀木嵌染牙插屏式座屏风
4、艺术上,博采众长, 融汇中西
清·紫檀木束腰带托泥香几
传世的清式家具,尤其是清中晚期后的家具,明显 受到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艺术品影响,采用西洋装 饰图案或装饰手法的占有相当比例,尤以广式家具 更为突出。受西洋影响的清式家具有两种形式:一 种是采用西洋家具的式样与结构,另一种则是采用 传统的中国家具造型与结构,但或多或少地采用西 洋家具部件的式样或装饰,最常见的雕饰西洋图案。
清式家具,品种繁多,有很多是前代没有 的品种和式样。比如,出现了茶几、多宝 格、太师椅等,还出现了多功能、可折叠、 拆装的新型家具,如套几等。此外,清式 家具的造型更是变化无穷,就单件家具的 设计则注意造型的变化。在形式上常见的 还有仿竹、仿藤、仿青铜器、甚至仿假山 石的木制家具。
清·黑漆描金书柜式多宝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明式家具
• 背景 明代前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 发达,文人、学土、商贾、官僚崇尚室内家具陈 设,此外,在明代有一大批文化名人,热衷于家 具工艺的研究和家具审美的探求。他们玩赏、收 藏和参与设计家具,对明代家具风格的成熟,有 一定的推动作用。由于这一时期的家具具有共同 的时代风貌与特色,以素朴、简洁著称,后世誉 之为“明式家具”。
2、用料上,选材考究, 作工精细。
清·紫檀木圈椅
在用料选择上,清式家具推崇色泽深、质地 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以紫檀为首选。特 别是清中期以前的宫中家具,选料更为讲究。 用料清一色,各种木料互不混用,有的家具 甚至不同一根木料制成;选材上要求无疤无 节,无表皮,色泽均匀;在结构制作上,为 了外观色泽纹理的一致,也为了坚固,往往 采用一木连作,而不用小料拼接。清式家具 的珍品,是选用名贵材料,经精心设计与精 心加工而成的一种日用工艺品,它以手工制 作为主,带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是一种典 型的传统手工艺,也是现代化机器设备所不 能完全代替的。
明清家具的造型与鉴定
![明清家具的造型与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5cb9970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c.png)
明清家具的造型与鉴定明清家具是中国古典家具中的瑰宝,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吸引着无数收藏爱好者。
在明清时期,家具不仅是实用的生活用品,更是彰显主人身份和品味的重要象征。
因此,对于明清家具的造型和鉴定,有着深远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明清家具的造型特点和鉴定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带您一起走进这段古老而神秘的家具世界。
一、明清家具的造型特点1. 简约典雅明清家具的造型以简约典雅著称,注重线条的流畅和比例的协调。
家具整体结构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装饰和繁复的雕刻,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审美追求。
无论是榫卯结构的明式家具,还是雕刻精美的清式家具,都展现出一种朴素高雅的气质。
2. 线条流畅明清家具的线条多呈现出柔和流畅的曲线,如椅背、扶手等部位常常采用弧形设计,给人以舒适和优雅的感觉。
这种线条设计不仅美观,更符合人体工程学,使家具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使家具更加舒适实用。
3. 木材精选明清家具选材讲究,常常选用名贵的红木、黄花梨等木材进行制作。
这些木材质地坚硬,纹理清晰,色泽自然,经久耐用。
同时,这些木材还具有独特的香气,给人一种清新怡人的感觉。
4. 雕刻精美虽然明清家具注重简约,但在一些细节处却常常雕刻精美,如榫头、把手、腿部等部位常常有精美的雕刻图案,展现出工匠的高超技艺和艺术修养。
这些细致的雕刻不仅增加了家具的艺术价值,更体现了制作工艺的精湛。
二、明清家具的鉴定方法1. 材质鉴别鉴别明清家具的第一步是要对材质进行鉴别。
明清家具常用的木材有红木、黄花梨、紫檀等,这些木材质地坚硬,纹理清晰,色泽自然。
可以通过观察木材的纹理、颜色和质地来初步判断家具的真伪。
2. 结构鉴别明清家具的结构多采用榫卯结构,榫头和榫眼的制作精细,结构稳固。
在鉴别时可以检查家具的榫卯连接处是否紧密,榫头和榫眼是否精细,以及结构是否稳固,从而判断家具的制作工艺和品质。
3. 风格鉴别明清家具的风格各具特色,明式家具注重简约大方,清式家具则更加讲究雕刻和装饰。
不同地域的明清家具对比
![不同地域的明清家具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f94146e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c.png)
不同地域的明清家具对比清代家具和明代家具相比,有很多不同。
首先,清代家具的产地很明确。
清代重要的家具产地有广州和苏州两地,广州的称为“广做”,苏州的成为“苏做”,此外,山西做的是“晋做”,北京做的是“京做”,均以地域命名。
每个地区的家具都有特点,比如广做的家具,典型特征就是不惜料。
因为广州是口岸城市,木材最先得到。
广州的人工贵,材料相对便宜,因而在料上就不吝惜了。
苏做的家具经过内陆的运输,材料贵了,但人工相对便宜。
所以,苏做的家具不惜工,以工来弥补少料的缺陷。
比如椅子,大量编藤屉面的椅子,都是苏做;如果是广做,直接诶搁一块木板,因为它不缺料。
苏州工匠过去干完活,地上除了木屑,没有整块木头,所有的木头都要用上,非常讲究。
广做红木南官帽椅清代中期长:60cm、宽:46cm、高:110cm,现首都博物馆藏通过对明清两代的家具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看到:明代重结构,少装饰,它的装饰都是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清代重装饰,轻结构,讲究整体的华丽。
虽然明代也有满雕的家具,但非常稀少。
从细节的表现来看,明代注重细微的变化,比如一个细小的线角,如果你不是很懂家具,你就看不到。
他有点儿像京剧,甩个水袖,飞个眼神,是那种很细致的感觉。
清代则讲究第一冲击力,一上场就要吸引你。
整体的感觉,两个时代不一样。
晋做红木两出头官帽椅清代中期长:57cm、宽:44cm、高:101cm明代家具是简洁和繁缛并存,清代家具则以奢华为主,这就是他们本质上的不同。
对于一般家具做简单判断,分辨是明是非,可以从大感觉上去找。
苏做红木四出头小官帽椅清代中期长:52cm、宽:40cm、高:96cm京做红木太师椅清代中期长:62cm、宽:52cm、高:104cm。
《明清家具比较》课件
![《明清家具比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91cc5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1.png)
材质优良
明式家具多采用优质硬木,如 紫檀、黄花梨、铁力木等,质 地坚硬,色泽深沉,具有很高 的艺术价值。
工艺精细
明式家具在制作工艺上非常讲 究,注重细节处理,如雕刻、 镶嵌、打磨等,都表现出极高 的技艺水平。
结构科学
明式家具在结构设计上非常科 学,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使用
舒适,且结实耐用。
明清家具的材质与工艺
材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明清家具主要采用硬木、楠木、樟木等优质木材,其中紫檀、黄花梨等硬木最 为珍贵。
工艺
明清家具的工艺精湛,包括雕刻、镶嵌、彩绘等多种技艺。雕刻技艺尤为出色 ,有浮雕、透雕等多种形式。
CHAPTER 02
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的特点
简约大方
明式家具注重线条的简洁流畅 ,整体造型干净利落,没有过
明清家具造型典雅、工艺精湛,具有 很高的美学价值,能够提升室内设计 的整体美感。
明清家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方式
整体风格统一
将明清家具融入整体室内设计中 ,保持风格统一,营造出古朴典
雅的氛围。
空间点缀
在室内空间中适当点缀明清家具 ,既能提升空间的艺术气息,又
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功能性运用
结合明清家具的特点,合理运用 到现代室内设计中,如书房、客
中期
明中期以后,家具风格逐 渐发生变化,更加注重线 条的流畅和简洁,整体造 型更加轻盈。
晚期
明代晚期,家具风格更加 成熟,形成了独特的明式 风格,并对清代的家具制 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HAPTER 03
清式家具
清式家具的特点
工艺精湛
材质优良
清式家具在制作工艺上追求精益求精,注 重细节处理,采用多种雕刻手法,展现出 高超的技艺水平。
浅谈明清家具的特点及区别
![浅谈明清家具的特点及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c70ec33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5.png)
浅谈明清家具的特点及区别明清时期,家具精雕细刻,造型美观、线条流畅,注重实用性和美学价值,被称为中国家具的黄金时期。
明清家具的特点和区别体现在家具的材质、造型、色彩、加工技术等多个方面。
一、材料方面明清家具常见的材料包括红木、紫罗兰木、鸡翅木等名贵硬木,其中红木是最为常见的材料之一。
这些硬木材料质地坚硬,质量稳定,使用寿命长久。
此外,明清家具的使用材料也偏向多样化,包括青铜、玉、漆、骨质等。
二、造型方面明清家具端庄大方,造型优美,注重线条的流畅和细节的精致。
明家家具造型偏向华贵和宏伟,早期的床榻、几案、谷仓等家具高隆粗大,雕刻浮雕多用龙、缠枝花卉等图案,而清家家具则偏向庄重优美,重视造型和色彩的协调,刻画的一些道教图腾和例祭题材更为庄重。
三、色彩方面明清家具的色彩偏向素雅和丰富,使用颜色主要有红、黄、黑、棕等色调,在独具匠心的手工绘画技巧与装饰性手工雕刻工艺下呈现出有着精美纹饰的效果。
四、加工技术方面明清家具加工工艺独具匠心,手工雕刻和装饰技巧流传至今,而且传承者也相对较多。
家具加工一般分为雕刻、拼贴、彩绘、镶嵌等多个步骤,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将木材加工成精美的明清家具。
综合以上几点,明清家具与现代家具的区别在于更具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复杂多样的雕刻工艺,以及造型上更加注重人文、科学、雅致,艺术性更强。
并且其大量采用手工制作,所有的细节每一件都有其独特的工艺之美,称得上是艺术品与实用家具兼具的典范。
总之,明清家具是中国家具制作史上的珍品,它们不仅仅是一种实用的储物和配套装饰,而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精华。
明清家具的特点与区别完美地反映了明清时期中国艺术和文化的发展水平,给后代留下了丰厚而珍贵的艺术财富。
明清家具的区别
![明清家具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d9c9754df7ec4afe04a1df0a.png)
方角柜: 方角柜 其特征是柜体的各面都是垂直的,没有侧脚。柜顶 也没有喷出的柜沿。而门扇与立柱之间是铜合页。
闷户橱: 闷户橱 它是桌案与柜橱的结合体。陈放、储存两种 功能兼而有之。
箱: 箱也是存放物品 的器具,种类很 多,有制作精良、 小巧美观置于案 上的官皮箱;有 存放衣物的衣箱; 有内设若干抽屉 的药箱;还有一 种体积较大的躺 箱。
可以说明清的家具在设计风格 上与装饰上都与西方同一时期 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有着相 似之处,两者都是继承了前者, 却在设计上有着倒退的趋势, 并没有为设计的发展起到作用。 但无论如何明清的家具仍旧是 我国家具史上的璀璨明珠,对 我国近现代家具的发展与世界 家具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贡献。
THE END
明代是我国家具史上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家具的造型、装饰、工 艺、材料等,都已达到了尽善尽 美的境地,具有典雅、简洁的时 代特色,后世誉之为“明式家 具”。清式家具以设计巧妙、装 饰华丽、做工精细、富于变化为 特点。尤其是乾隆时期的宫廷家 具,材质之优,工艺之精,达到 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正是这一时 期正是确立了清式家具的风格。 明清家具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家具 所具有的极其精湛的工艺价值、 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丰富的历 史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
官帽椅: 官帽椅: 也叫南式官 帽椅,它的 主要特征是 搭脑和扶手 都不出头。 余者与四出 头官帽 椅 是一样的。
圈椅: 圈椅: 圈椅,俗称罗圈椅,就是言其后背搭脑与扶手,是由一条流 畅的曲线组成。 这条曲线圆滑、流畅似罗圈,它的椅背搭脑, 与元代的圈交椅很相似,一条曲线顺 势滑至前方,形成两只 扶手。扶手两端或出头向外翻卷,或者不出头、直接与鹅脖 相接而下,成为一个整体。
2.装饰上求多、求满、富贵、华丽
清中期家具特点突出,成为"清式家具"的代表作。清式家具的装饰,求 多、求满、求富贵、求华丽。多种材料并用,多种工艺结合。甚而在一 件家具上,也用多种手段和多种材料。雕、嵌、描金兼取,螺甸、木石 并用。此时家具,常见通体装饰,没有空白,达到空前的富丽和辉煌。 但是,不得不说,过份追求装饰,往往使人感到透不过气来,有时忽视 使用功能,不免有争奇斗富之嫌。
明清家具的区别以及对现代家具的影响
![明清家具的区别以及对现代家具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37d83b8c850ad02df8041cb.png)
明清家具的区别以及对现代家具的影响1 明清家具的特点与区别明清两代的家具是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的最高成就,中国是一个具有着几千年文化底蕴的国家,这几千年的几点都帮助着中国明清家具装饰艺术,从而使得明清家具更加具想象力和戏剧性,让中国明清家具成为世界家具历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1.1 装饰手法明代主要装饰手法雕刻装饰,和铜装饰等。
明代家具擅长使用木构架艺术加工每个零件,组合后提高家具的主体的影响。
明代家具大量使用镶嵌技术,具有大量大理石的嵌入和镶嵌木装饰。
镶嵌精致是为了家具的锦上添花,而不是为了喧宾夺主,镶嵌材料和家具应该融合为一体,而不是有意为之。
金属元素的运用也是明代家具另一个装饰手法。
合页、面叶、包脚、钮头、吊牌和吊环等数种,在注重实用和美化效果的同时点缀金属边饰,能够令家具与有机、金属材料的优点结合,使普通家具变的精致美丽。
清代家具的装饰风格则是多种多样,如刻、嵌、描绘,和剔彩工艺的运用,同时技艺高超、装饰华丽。
与明代家具相同的是镶嵌工艺的使用在清代家具中也很常见,并具有代表性。
但不同的是清代的家具镶嵌艺术是其他历代家具无法比拟的,是对以往的继承与发展。
以往的家具一般是由大理石镶嵌,而清代家具则加入了动物的骨头、象牙、贝壳灯材质,同时有宝石嵌入式。
在清代家具装饰手法中,雕刻是不能不说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方法。
清式的雕刻一般有线雕、铲地浅雕、浮雕、透雕、半透雕、镂雕、悬雕和双面透雕,这些雕刻工艺精细,图案栩栩如生,令清代家具具有不同于明代家具的美感,同时提升了家具自身的价值,而这些工艺不仅影响了清代家具的发展,同时对清代的室内装饰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1.2 题材和内容明式家具装饰内容和主题是基于吉祥的主题。
大象,老虎、鹿和狮子这些走兽表示的是吉祥动物纹样,同时凤凰、鸳鸯等一些飞禽也是很常见的吉祥纹样,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虎纹代表神兽纹样;松、梅、竹、兰、灵芝、牡丹、菊花等植物也很常见,并有着正直、长寿等不同的寓意。
中国古典明清家具之比较研究
![中国古典明清家具之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8ca9d73f46527d3240ce028.png)
中国古典明清家具之比较研究一、历史背景(一)明代家具的历史背1、宋代家具的发展为明式家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宋代,是中国家具史上空前发展的时期,也是家具空前普及的时期。
家具的形式多种多样,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市井小店中,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家具。
明式家具在宋代家具发展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去粗取精,使家具事业得到了科学的发展。
2、明初手工业的繁荣对明式家具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明代初期,手工业工人的地位有了改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各种工艺技术的专门书籍陆续出现,其中以明代黄成所编著的《髹饰录》为代表,书中全面论述了漆工艺的历史及工艺、分类和特点,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代漆水利论文发表/sllwfabiao/工专著。
3、海外贸易为明式家具提供了物质条件。
明代前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沿海地区手工业的繁荣,各种科学技术的发明与使用,给海外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大批优质木材源源不断地运到中国。
4、住宅与园林对家具的影响。
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许多大、中城市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统治阶级为了满足物质与精神上的享受,兴建大量的房屋和园林,相应地就需要大量的不同类型的家具。
(二)清代家具的历史背景清朝初期,延续明代家具朴素典雅的风格。
康熙中期后,中国经历康乾盛世,满清皇族为了追求富贵享受,大量兴建皇家园林。
家具在造型上、雕饰上竭力显示皇家威仪,讲究用料厚重、尺度宏大、雕饰繁复。
各地贵族的私家园林争奇斗艳,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都反映在家具的制作上,使家具有了炫耀富贵的新精神功能。
道光以后至清末,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的劫难,社会经济日渐衰微。
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输入,家具的风格也受到了影响。
二、风格特征(一)造型明式家具造型多为简练,以线为主。
严格的比例关系是家具造型的主要基础,对于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比例问题,处理得当,造型与功能要求相符。
家具的线脚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吸收了其他工艺美术的线脚,在传统技法上进行提炼。
明清“四作”古典家具对比与分析
![明清“四作”古典家具对比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19f6e5856a561252d36f4f.png)
明清“四作”古典家具对比与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家具购买方面上,对家具的要求不仅仅只局限在家具的功能上了,有的消费者更倾向于所要购买家具的附加价值。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古典家具市场的发展。
古典家具不仅环保,又能提升品位,甚至具有升值空间,可以作为收藏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明清古典家具的主要有京作、苏作、广作和仙作等四大流派。
因为地域的差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每个流派的家具各有其特点。
一、京作家具(一)文化背景京作家具兴起于明代中后期,在清代康乾盛世年间走向高潮,至今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了。
京作家具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它是在皇室和君王的推动下形成的。
它的主要职能是满足统治者生活需要和审美情趣。
这也决定了京作家具从诞生起就站在了一个比较高的地位,居于意识形态、社会政治和审美思想的主流位置。
(二)用料方面京作家具在用材上很讲究,主要以黄花梨、红酸枝和紫檀等几种珍贵硬质木材为主,尽管这几种木材生产都较为缓慢,但是京作家具在用料方面极为讲究,很少会使用其他木材来代替。
此外,在用料方面,由于京作家具的特定地位,在其整个制作的过程中,用料的尺寸相比其他地区会比较小些。
(三)造型方面京作家具在造型上与广作家具较为接近,典雅秀丽,浑厚端庄。
整个线条则显得精巧,充满了灵秀之气,形成了独具的皇室正统典范。
京作家具会在家具上雕刻各种古铜器和古玉器纹饰,显示出各式古香古色、文静典雅的艺术形象,是材质、工艺和设计的完美统一,满足了人们对于家具艺术的极致追求。
(四)风格特点京作家具的特点之一是豪华气派,”皇气”十足。
因京作家具的使用者大都为统治者和达官贵臣们,资本比较雄厚,在制作的过程中,不惜用料和工本。
装饰上更是相当注重,甚至从皇家收藏的古代玉器、铜器上汲取素材,巧妙地装饰在家具上,力求华丽,使京作家具有着豪华气派等特点。
二、苏作家具(一)文化背景苏作家具历史悠久,在明示家具中,苏式家具占了很大比重,是明示家具的代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框架类: 此类家具,或以陈设器为主,或以储藏器为主,或一器兼用。可分为: 1、架格。即以立木为足,取横板将空间分隔成多层的家具,有书架、物 架、多宝格等。2、亮格框,即架框结合在一起的,常见形式是架格在上, 框子在下,齐人高或稍高。3、圆角框。4、方角框。
五、 屏联类。 关于明代家具风格,著名家具研究专家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的‘品’ 与‘病’》一文中,仿司空图《诗品》、黄钺《画品》及沈约“八病”说, 将明代家具列成“十六品”和“八病”,现简述如下: 十六品:1、简练 2、淳朴 3、厚拙 4、凝重 5、雄伟 6、圆浑 7、沉穆 8、 秾华 9、文绮 10、妍秀 11、劲挺 12、柔婉 13、空灵 14、玲珑 15、典雅 16、 清新 八病:1、繁琐 2、赘复 3、臃肿 4、滞郁 5、纤巧 6、悖谬 7、失位 8、 俚俗
4. 结构严谨、作工精细 。
明代家具的木材纹理,自然优美,呈现出羽毛兽面等膝陇形象,令人 有不尽的遐想。充分利用木材的纹理优势,发挥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 这是明代硬木家具的又一突出特点。明代硬木家具用材,多数为黄花梨、 紫檀等。这些高级硬木,都具有色调和纹理的自然美。工匠们在制作时, 除了精工细作而外,同时不加漆饰,不作大面积装饰,充分发挥、充分 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调、纹理的特长,形成为自己特有的审美趣味,形成 为自己的独特风格。这是明代家具的又一特点。
明清家具屏风图片—紫檀嵌玉石花图围屏
明代家具风格特点
1.造型简练、以线为主 。
严格的比例关系是家具造型的基础。我们看以上图中的明代家具,其局 部与局部的比例、装饰与整体形态的比例,都极为匀称而协调。如椅子、 桌子等家具,其上部与下部,其腿子、枨子、靠背、搭脑之间,它们的 高低、长短、粗细、宽窄,都令人感到无可挑剔地匀称、协调。并且与 功能要求极相符合,没有多余的累赘,整体感觉就是线的组合。其各个 部件的线条,均呈挺拔秀丽之势。刚柔相济,线条挺而不僵,柔而不弱, 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
交椅 是马扎的发展,也可以说是带靠 背的马扎。在宋代和元代,有直 背交椅,也有圈背交椅。可是到 了明代,直背交椅就比较少见, 只留下圈背的一种了。所以也就 将圈背的交椅,直接呼为交椅了。 交椅的椅圈,由三节或五节榫接 而成。整个椅圈也是一条流畅自 如的曲线。座面有皮制与绳编之 分,背板有光洁与雕嵌之别。靠 背之下,依然是八根棍交结而成。 可以折叠,便于交游或野外露天 使用。古时行军、作战,或郊游, 多携交椅。见于画作和文字记载 是很多的。因为可以折叠,必有 许多交叉的关节,凡是交关之处, 多用金属件。不仅坚固,更增光 彩。有的在背板两侧、扶手、或 腿子上,施以牙子装饰。
2.装饰适度、繁简相宜。
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极富有科学性。不用钉子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 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作上采用攒边等作法。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 镶以牙板、牙条、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枨、罗锅枨、卡子花等等, 既美观,又加强了牢固性。明代家具的结构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极好 结合。时至今日,经过几百年的变迁,家具仍然牢固如初,可见明代家 具的卯榫结构,有很高的科学性。
灯挂椅: 因其造型好似南方挂在灶壁上用以承 托油灯灯盏的竹制灯挂而得名。灯挂 椅 是明代最为普及的椅子样式。也可以说是 自五代和宋以来的普及样式。 明代灯挂椅的基本特点是:圆腿居多, 搭脑向两侧挑出,整体简洁,只作 局部 装饰。有的在背板上嵌一小块玉,或嵌石、 嵌木,或者雕一简练的图 案。座面下大 都用牙条或券口、圈口予以装饰。四边的 枨子,有单枨、有 双枨、有的用“步步 高”式(即是前枨低,两侧枨次之,后枨 最高。)而 在落地枨(也叫踏脚枨)下, 一般都用牙条。两后退有侧脚和收分。整 体 感觉是挺拔向上,简洁清秀,这是明 代家具造型的特点。所以,灯挂椅的 造 型,可以说是明代家具的代表作。 灯挂椅的木质,民间多用据木和榆木, 高级家具多用黄花梨、紫檀、鸡翅木等。
清朝家具的风格特点
一、品种丰富、式样多变、追求奇巧。 清式家具有很多前代们没有的品种和样式, 造型更是变化无穷。以常见的清式扶手椅为 例,在其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工匠们就造出 了数不清的式样变体。既便是每一单件家具 的设计也十分注重造型的变化。如故宫漱芳 斋的五具成套多宝阁,其一字挑开,靠墙排 放,与房间浑然一体,错落有致地分割成一 百多个矩形隔层,每隔层虽是“拐子”图案 却互不雷同,从侧面看,每个隔层的侧山上 是不同图形的开光,海棠形、扇面形、如意 形、磐形、蕉叶形等等,不一而足。清式家 具在形式上还常见仿竹、仿藤、仿青铜,甚 至仿假山石的木制家具。反过来,也有竹制、 藤制、石制的仿木质家具。结构上,清式家 具也往往是匠心独运,妙趣横生,如,有些 小巧玲珑的百宝箱,箱中有盒,盒中有匣, 匣中有屉,屉仓,隐约曲折。抽屉和柜门的 关闭亦有诀窍,非仔细观察而不得其解。
黄花梨有束腰齐牙条炕桌•明朝
红漆嵌珐琅面梅花式 香几,明,通高 88cm,面径38.5cm。 香几通体髹红漆,几 面为五瓣梅花式,中 心打槽,嵌珐琅面心。 高束腰上植以5根短 柱,分5段嵌装绦环 板,绦环板上开长方 形委角透光,束腰下 有托腮。壼门式牙子, 5条腿为三弯腿式, 腿子中下部起云纹翅, 足端做成如意头并雕 饰向上翻卷的卷草纹。 足下踩圆珠,落在台 座上,台座面下亦有 束腰,开长方形透光, 其样式与香几上部呼 应,体现了明式家具 的风格特点。
清式家具
清代中叶以后,家具以造型厚重,形体庞大,雕
琢繁缛而风靡一时,这种家具与明式家具有看着截然 不同的风格,故在我国家具史上称为"清式家具"。
清朝家具的演变
清代家具大体分为三个时段: 第一阶段是清初至康熙初,这阶段不论是工艺水平、还是工匠的技艺,都还是明代 的继续。在用材上,特别是宫中家具,常用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 其中以紫檀木为首选,其次是花梨木和鸡翅木 。用料讲究清一色,各种木料不混用。 为了保证外观色泽纹理的一致和坚固牢靠,有的家具采用一木连做,而不用小材料 拼接。清初期,由于为时不长,特点不明显,没有留下更多的传世之作,这时期还 是处于对前代的继承期。 第二阶段是康熙末,经雍正、乾隆,至嘉庆。这段时间是清代社会政治的稳定期, 社会经济的发达期,是历史上公认的“清盛世”时期。这个阶段的家具生产,也随 着社会发展、人民需要和科技的进步,而呈兴旺、发达的局面。这时的家具生产不 仅数量多,而且形成为特殊的、有别于前代的特点,或叫它风格。这风格特点,就 是“清式家具”风格 第三阶段是道光以后至清末。道光时,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的历史劫难,此后社会 经济日渐衰微。至同治、光绪时,社会经济每况愈下。同时,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经 济、文化、以及教会的输入,使得中国原本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发生了变化,外 来文化也随之渗入中国领土。这时期的家具风格,也不例外的受到影响,有所变化。 我们看,现在颐和园里的部分家具,接受了外来影响最为明显。这种情形,作为经 济口岸的广东最突出,广作家具明显地接受了法国建筑和法国家具上的洛可可影响。 追求女性的曲线美,过多装饰,甚至堆砌。木材也不求高贵,作工也比较粗糙。
方桌是使用最广泛的家具,一般称为八仙桌,尺寸略 小些的叫六仙桌,四仙桌。方桌的基本造型,可分为 无束腰方桌和有束腰方桌两种。在此两种基本造型的 基础上,作出不同的处理。例如:腿部有方腿、圆腿, 还有仿竹节腿;枨子有罗锅枨、直枨和霸王枨;脚部 有直脚、勾脚;枨上装饰有矮老,有卡子花,牙子、 绦环板等等,不一而足。方桌的式样是十分丰富的。
一只黄花梨的条桌,霸王枨,无 束腰,勾足,非常挺秀。此桌与 图5都是非常典型的明代条桌。
一只黄花梨木的方桌,有束腰,束腰之 下有牙子。罗锅枨,直腿。
二、 床榻类: 只有床身,上面没有任何装置的卧具称之为“榻”,有时 亦称为“床”或“小床”;床上后背及左、右三面安围子的叫 “罗汉床”;床上有立柱,柱间安围子,柱子承顶子的叫“架 子床”。
明代晚期黄花梨睡榻
三、 椅凳类: 椅凳类包括了不同种类的各式 坐具。如:1、杌凳(无束腰杌凳、 有束腰杌凳、四面平杌凳等)2、 坐墩 3、交杌,俗称马扎,可以折 叠,便于携带。4、长凳(条凳、 二人凳、春凳)5、椅(靠背椅、 扶手椅、圈椅、交椅等)6、宝座 (只有宫廷、寺院才有,而非一般 家庭用具)
身边的古家具
————明清家具的对比
班级:木设092 姓名:和慧灵 学号:2009012599
明式家具
中国传统家具从明代至清前期 (15~17世纪)发展到了顶峰,达 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而且在世 界家具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 具有显赫的地位。这个时期的家具, 采用了性质坚硬的硬木材料,在制 作上榫卯严密精巧,造型上简练典 雅,风格独特。由于这一时期的家 具具有共同的时代风貌与特色,而 且制作年代以明朝为主,因而被称 为"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是在宋、元家具的基础上发展成熟的,形成了最有代表性的民族风 格“明式”。明式家具 的产地主要有三处:北京皇家的“御用监”,民间 生产中心苏州与广州。明式家具的品种十分丰富。保留至今的,主要有凳椅 类,几案类、橱柜类、床塌类、台架类等。此外尚有作为屏障之用的围屏、 插屏、落地屏风等。明式家具多用花梨、紫檀、鸡翅木等硬木,也采用楠木、 樟木、胡桃木、榆木及其它硬杂木,其中以花梨中的黄花梨效果最好。这些 硬木色泽柔和、纹理清晰坚硬而又富有弹性。这种材料对家具造型结构、艺 术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木质坚硬面有弹性,且硬木是比较珍贵的木料, 所以家具有料的横断面制作很小。为此,造型也就显得线型简练,挺拔和轻 巧。由于木材本身的色泽纹理美观,所以明式家具很少施用髹漆,仅仅擦上 透明蜡即可以充分显示木材本身的质感和自然美。选材是设计意匠的重要部 分之一。 明式家具制作工艺精细合理,全部以精密巧妙的榫卯结合部件,大平板则以 攒边方法嵌入边框槽内,坚实牢固,能适应冷热干湿变化。高低宽狭的比例 或以适用美观为出发点,或有助于纠正不合礼仪的身姿坐态。装饰以素面为 主,局部饰以小面积漆雕或透雕,以繁衬简,朴素而不俭,精美而不繁缛。 通体轮廓及装饰部件的轮廓讲求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及用线的一气贯通而又 有小的曲折变化。家具线条雄颈而流利。家具整体的长、宽和高,整体与局 部,局部与局部的权衡比例都非常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