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水的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
初中水的电解教案
教案:水的电解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电解过程及其产物。
2. 掌握电解水的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3. 理解水的组成和分子结构。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水的电解过程及其产物。
2. 电解水的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水的电解产物的判断。
2. 电解水的实验操作。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电解器、电源、试管、玻璃棒、氢氧化钠溶液。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食盐水。
3.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水是由什么组成的?水分子是由哪些原子构成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二、探究水的电解(15分钟)1. 介绍电解水的实验设备和试剂。
2. 演示电解水的实验过程,并解释实验现象。
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三、分析实验结果(15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
2. 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得出水的电解产物是氢气和氧气。
3. 教师解释水的电解原理,即水分子在电解过程中分解成氢离子和氧离子,氢离子在阴极还原成氢气,氧离子在阳极氧化成氧气。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总结水的电解过程及其产物。
2. 学生反思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使用电源、正确连接电解器等。
五、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学生讨论: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2. 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了解了水的电解过程及其产物,掌握了电解水的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学生深入理解了水的组成和分子结构。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设备,确保实验安全。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您现在的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化学教案>九年级化学教案>“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2008-08-04九年级化学教案钻研初中化学课本中电解水这个演示实验的内容和相应的课文以及本实验后列的参考资料。
根据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精神分析本实验在初中化学教材和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写出预备实验计划和演示(试讲)计划,于实验前交指导教师审阅。
预备实验计划的要求见实验一,并参阅本实验的步骤2。
演示(试讲)计划相当于教案中教学过程的一个片段,其内容可包括:演示和讲授的课题(写出段落标题),如何引入本段课文的讲解(写出引言),如何交待演示实验的目的(简述实验目的),如何安装仪器并向学生说明实验装置的构造和作用(画出装置图,写出讲述要点),如何演示及指导学生观察(简述操作步骤,列出观察要点),如何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写出讲授提纲)等。
实验过程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同实验一,且特别要注意本实验中各实验装置、实验条件和实验效果的比较和总结。
采用霍夫曼电解器作实验装置,以1:10的H2SO4溶液作电解液,用6V的直流电源进行电解实验。
观察和记录两极产生气泡的大小及速度、收得可检验量的氢气(约15ml)所需的时间、所收得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以及检验氢气和氧气的直观效果、操作是否简便等。
运用上述装置,将直流电压依次升高到 12V和 18V分别进行实验。
注意练习实验操作,对比电解速度及直观效果。
i、按本书图2—2的装置,以1:10的H2SO4溶液为电解液,直流电压6V,分别用保险丝(或铅棒)、石墨捧(干电池芯)、铜片作电极,依次进行电解实验。
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同前,并注意相互对比。
ii、仍按上述图2—2的装置,以10%的NaOH溶液为电解液,直流电压6V,用铁钉(或粗铁丝)作电极进行电解实验。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5.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运用PPT、视频、动画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水的组成、电解水实验等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课后拓展,巩固知识:布置与水相关的练习题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判断题: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2.选择题: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A.氢气B.氧气C.氮气D.二氧化碳
3.填空题:水在____℃时结冰,在____℃时沸腾。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这一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首先,强调水的组成,即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其次,回顾电解水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以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再次,提及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水的三态变化:讲解水的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转化,联系生活实际,解释相关现象。
(4)硬水与软水:介绍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讲解硬水软化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水分子组成、电解水实验等知识点。
4.课后作业:布置与水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活动:鼓励学生搜集与水相关的资料,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九年级的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如物质的组成、分类、化学用语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水的组成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水分子的微观结构及其化学反应的本质理解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好奇心,但对理论知识的兴趣可能相对较弱。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主动探பைடு நூலகம்水的组成及与之相关的化学现象。
初中化学教案范文(精选3篇)
初中化学教案范文(精选3篇)第一篇: 学校化学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水电解试验,熟悉水的组成。
2、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3、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抱负能源的涵义。
起点分析:在上节课同学已经了解到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本节连续采纳同学熟识的水作为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同学熟悉到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重点:1、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熟悉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转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行再分。
2、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并能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1、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熟悉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教学方法:试验、争论、沟通媒体选择:多媒体系统,试验器材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见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转变,假如往水中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会有不同呢?[活动天地]探究课题: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探究目标:1、通过试验,验证电解水的产物。
2、通过电解水试验,进一步从分子、原子角度理解什么是化学变化。
2、培育科学探究精神。
提出问题:1、水中通以直流电,会有什么现象?2、水通电与水的三态变化是否属于同一种变化?收集资料: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做出假设:水通电后有新物质生成设计试验并进行验证:试验步骤试验现象试验结论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观看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
2、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渐渐打开活塞,观看。
该气体是3、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小的玻璃管尖嘴处,渐渐打开活塞,观看。
该气体是分析归纳:1、电解水是变化。
初中化学教材实验——电解水实验
初中化学教材实验专题复习:电解水实验一、实验原理: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二、实验装置:三、实验现象: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小,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大约为1:2。
四、气体的检验:待两只玻璃管收集了一定体积的气体后1、乙玻璃管(正极):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气体体积小的玻璃管尖嘴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2、甲玻璃管(负极):用试管在甲玻璃管尖嘴处收集气体,然后用大拇指堵住管口,将试管口朝下移向酒精灯火焰,松开大拇指点火,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或点燃时有爆鸣声),证明是氢气。
五、实验结论1、正极收集到氧气,负极收集到氢气,氧气体积:氢气体积=1:2。
2、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特别提醒:1、电解水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3、由电解水实验得出水的组成应用的是推理法;4、电解水时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稀硫酸)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它们本身并未参加反应。
六、误差分析:氧气和氢气的气体体积比往往小于1:2的原因:1、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比氢气稍大。
2、氧气氧化性很强,有时在电极上就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
七、实验拓展:结论的推广及应用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依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2、验证了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3、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4、通过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推求出水分子构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O。
2专项检测1.(2016•湖南湘西)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答案】B【解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因此B错误;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可再分,A、C、D正确。
初中化学电池电解水教案
初中化学电池电解水教案
1. 教学目标:
理解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
掌握电解水的原理和方法
了解水的电解产物和电解反应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电池的构成和原理;电解水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水的电解反应及其产物
3. 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电池、导线、电解槽、电解水、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器材:玻璃管、电量计、电极、导线等
4. 教学步骤:
(1)引入:通过听、看、思考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电解水的概念和意义。
(2)实验展示:展示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和实验装置,让学生感受电解过程。
(3)实验操作:学生分组操作电解水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
(4)实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讨论水的电解产物及电解反应。
(5)知识整理:总结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电解水的原理和方法,并梳理电解水的相关知识。
(6)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讨实际应用中电解水的重要性及相关领域的发展。
5. 教学反馈:
通过小组讨论、个人思考、实验报告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化学电池和电解水的理解程度,并及时纠正差错。
6.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化学电池和电解水的理解。
7. 教学反思:
及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为下一堂课做准备。
初中化学水电解的教案
初中化学水电解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的电解原理。
2.掌握水电解的方程式。
3.了解水电解在生产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水的电解过程。
2.水电解的方程式。
3.水电解在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
1.水的电解过程。
2.水电解的方程式。
3.水电解在生产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1.引入,介绍水的电解现象,引出水的电解原理。
2.讲解水电解的方程式H2O → 2H2 + O2。
3.实验演示水的电解过程,并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电解的原理。
4.讨论水电解在生产中的应用,如氢气和氧气的制备等。
5.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水电解的原理和应用。
五、教学反馈:
1.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水电解的知识。
2.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表达对水电解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评价:
1.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否正确进行水电解实验。
2.评估学生学习并理解水电解的原理和应用。
3.评估学生对水电解的兴趣和认识,是否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初中化学水的电解反应教案
初中化学水的电解反应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电解反应及其产物。
2. 掌握电解水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能够分析电解水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4. 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教学重点:1. 水的电解反应及其产物。
2. 电解水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分析电解水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2. 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电解水装置、电源、导线、玻璃管、气体收集瓶等。
2. 实验试剂:稀硫酸钠或氢氧化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2. 学生回答: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3.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水的电解反应,进一步了解水的组成。
二、电解水实验(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和操作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实验现象分析(15分钟)1. 让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并板书化学方程式。
2. 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电解水的过程。
3. 解释电解水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如气泡的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等。
四、水的组成(10分钟)1. 引导学生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 讲解水的电解反应的微观过程。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电解水实验和水的组成。
2. 学生总结电解水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延伸:1. 让学生思考:电解水实验中,为什么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电解水实验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电解水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的电解反应及其产物,掌握电解水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观察并分析电解水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在今后的学习中,将继续深入研究水的性质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初中化学九年级《水的组成》优秀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描述电解水实验的现象,以及通过此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 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讨论分析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学习体会如何描述实验现象,并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电解水实验;2.认识水的组成;3.元素、化合物、单质、氧化物概念。
教学难点:1.由电解水实验得出水的组成的结论;2.理解化合物、单质、氧化物的概念教学设计对概念的建立,采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用具水电解器(霍夫曼电解器)、6V低压直流电源、用氧气饱和的5%~15%氢氧化钠溶液(或1∶10的硫酸溶液)、木条、火柴、简易氢气发生装置(含试剂)、尖嘴导管、盛氧气的干燥集气瓶、蒸馏水一瓶。
【引言】水是我们最熟悉,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物质之一。
【展示】展示一瓶蒸馏水。
请同学们谈谈你对水的认识。
【提问】纯净的水有哪些物理性质?【讨论】先让学生议论,然后请学生回答(相互补充)。
生甲:水是无色、无嗅、无味的透明液体。
生乙:水的沸点是100℃,水的凝固点是0 ℃。
生丙:水的密度是1 g/cm3。
【讲述】教师纠正、归纳并联系自然现象、生活实际适当作些拓展。
【提问】根据生活经验,请学生自己归纳水的用途。
【讲述】但是这些了解都是源于你们的生活经验还有物理的学习,今天我们要从不一样的视角去认识水,了解水,那就是从化学的角度。
化学的角度是什么角度呢?化学研究的是什么?今天这节课呢我们就要来重点研究水的组成。
【板书】水的组成下面我们先看一个科学家曾经在探究这个问题时做过的一个实验。
【演示】在水电解器玻璃管里注满水[这里的水是用氧气饱和的、含有5%~15%氢氧化钠溶液(或1∶10的硫酸溶液)],接通直流电,一个电极接电源正极,另一个电极接电源负极。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探秘水世界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教案)
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2)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2)通过水的分解反应,了解分解反应(3)微观表示模型化、游戏化,更直观地分析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2)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水电解的实验和结论;(2)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1)电解水的结论;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变化的本质;【课前准备】水电解分解器,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水的三态变化改变的是水分子的距离和排列方式,而“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这一事实始终未变,因为水没有变为其他物质。
但是,如果在水中插入电极,通直流电,情况是否会有所不同呢?本节我们首先来学习水的分解。
二、新课学习一、水的分解实验探究2-2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接通直流电源。
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有何变化?视频:电解水[现象:两管内均产生气泡,正极产生气泡的速度慢,负极产生气泡的速度快]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现象。
视频:电解水氢气的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被点燃]我们由此气体可燃,可知此气体是氢气。
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现象。
视频:电解水氧气的检验[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我们由此气体支持燃烧,可知此气体是氧气。
我们用表格的形式来对比一下实验现象正极负极现象产生气泡(慢)产生气泡(快)体积比 1 2性质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能燃烧结论氧气氢气文字表达式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将正负极产生的气体及现象这样记忆: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我们对现象进行实质分析:电解水反应的实质是水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氢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很多个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很多个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初中化学水的电解反应教案
初中化学水的电解反应教案实验名称:水的电解反应
实验目的:
1. 了解电解质溶液的电离现象;
2. 掌握水的电解反应过程;
3. 学习观察电解反应产物。
实验器材与试剂:
1. 电解槽、电极、电源等实验装置;
2. 盐桥、导线等器材;
3. 蒸馏水、食盐等试剂。
实验步骤:
1. 将蒸馏水装入电解槽中,使电极浸没在水中;
2. 将电解槽分成两个室,分别放入阳极和阴极;
3. 加入少量食盐溶液,接通电源,进行电解反应;
4. 观察电解槽中气体的产生情况,并记录实验现象;
5. 关闭电源,取出产物进行观察。
实验现象:
1. 在阴极处会观察到氢气气泡的产生;
2. 在阳极处会观察到氯气气泡的产生;
3. 氢气气泡比氯气气泡多,且氢气气泡较大。
注意事项:
1. 实验时要小心操作电源和电解槽,避免触电和水花溅出;
2. 在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实验结果及结论:
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水在电解反应中会发生氢气和氯气的分解产物,其中氢气主要集中在阴极,而氯气主要集中在阳极。
这表明水分子在电解过程中会发生电离反应,产生氢离子和氯离子。
同时,本实验也说明了电解反应是通过电势差传导的电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反应。
初中化学教案电解水
初中化学教案电解水
主题:电解水
年级:初中
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解水的原理和过程。
2.了解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实验现象。
3.掌握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准备:
1.实验室器材:电解槽、直流电源、铂电极。
2.实验材料:水、饱和食盐溶液。
3.教材:相关化学知识。
教学过程:
1.引入:
教师向学生介绍电解的概念,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电解水来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2.实验操作:
a.将电解槽中加满水,并在水中加入少量食盐溶液。
b.将两根铂电极插入电解槽中,并连接上直流电源。
c.观察实验现象。
3.实验结果分析: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电解水时,在阴极处生成氢气,在阳极处生成氧气。
4.化学方程式:
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2H2O → 2H2 + O2。
5.总结:
教师向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电解水的重要性。
教学反馈: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小测验来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延伸活动:
让学生尝试用其他电解质溶液代替食盐溶液进行电解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成绩。
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方案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在未来的教学中做出改进。
初中化学电解水问题教案
初中化学电解水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解水的实验原理和过程。
2. 使学生掌握电解水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电解水的实验原理。
2. 电解水实验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1. 电解水实验中离子的移动方向。
2. 电解水实验中气体的收集和检验。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电解水装置、电源、导线、试管、集气瓶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电解水的实验原理和过程。
2. 提问:电解水实验中会发生什么现象?产生的气体是什么?二、实验操作(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看电解水实验的操作步骤,并讲解每一步的操作要领。
2. 分组进行实验,学生自行操作完成电解水实验。
3.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三、实验现象分析(15分钟)1. 讨论电解水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如气体的产生、离子的移动等。
2. 分析电解水实验的原理,解释实验现象。
四、实验结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电解水实验的结论。
2. 总结电解水实验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五、拓展与思考(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电解水实验中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例。
2. 讨论电解水实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水的净化、氢能源的开发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电解水实验,使学生了解了电解水的实验原理和过程,掌握了电解水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了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但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对离子的移动方向和气体的收集和检验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电解水实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教案题目: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教学年级: 初中教学目标:1. 理解电解水的概念和原理;2. 掌握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过程;3. 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形成自己的实验报告;4.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电解水实验的原理和准备;2. 实验过程的演示;3.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 电池,导线,两个玻璃杯,两个铜片,两个钉子,瓷盘,水;2. 实验材料: 盐酸溶液,硫酸溶液,稀碘酒,红、蓝、黄三种指示剂。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在电解水实验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两个玻璃杯,一个铜片和一个钉子,向学生讲解电解水实验的背景和原理。
例如,讲解电解和离子的概念,并说明电解水是由电解质在水中形成的两种气体组成。
Step 2: 准备实验1. 将两个玻璃杯放在瓷盘上,分别填满水;2. 在每个杯子里放入一个铜片和一个钉子,确保它们都可以与水接触。
Step 3: 实验演示1. 用导线将两个铜片分别连接到一个电池的正负极;2.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任何变化,例如气泡的产生和颜色的变化。
Step 4: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现象和观察结果,学生们应该能够得出以下结论:1. 在负极(钉子)处产生氢气(H2)气泡;2. 在正极(铜片)处产生氧气(O2)气泡;3. 气泡颜色的变化取决于所采用的导线和溶液。
Step 5: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观察结果写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材料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和思考题等。
Step 6: 总结和拓展回顾并总结电解水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电解质对水的影响,以及电解的应用领域。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通过自己选取不同的导线和溶液,设计并进行自己的电解实验,并写一份详细的实验报告。
还可以讨论电解的其他应用,如电镀、电解还原等。
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报告的书写和完整性;2. 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准确性和逻辑性;3. 学生参与演示和讨论的积极性。
初中化学实验——电解水的实验
1、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并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扭活塞;
2、接通直流电源。
三、实验现象:
1.接通直流电源后,看见两管子中都产生气泡,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玻璃管内都收集了一些气体,负极和正极中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2∶1
2.将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电源正极,木条复燃,说明生成了氧气
(2).因为我们通常使用的是钠玻璃,受钠玻璃的影响,使反应产生的火焰呈黄色
实验结论
1、水在通电的情况下,被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其文字表达式为: 水(H2O) --通电→ 氧气(O2) + 氢气(H2),气体体积比:1∶2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学中根据它的组成情况写成H2O
实验反思
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很浓,大多数学生都能很熟练地掌握其基本操作
化学教案设计——电解水的实验
时 间
第一学期
教师
科目
化学
班级
九 年级
周பைடு நூலகம்
星期
课题
电解水的实验
课型
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要求
1.掌握“电解水”演示实验的操作技术; 2.培养学生“以教师的姿态”做好演示实验的预备实验以及进行演示的初步能力。
重点
电解水的基本操作
难点
通过实验得出水的组成
演示实验过程
一、实验用品:
水电解器、直流电源(或水槽、试管、直流电源)
3.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电源负极处,气体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用一个干冷的烧杯放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反应生成了氢气,并且 氧气(O2) + 氢气(H2)点燃——→水(H2O)
4、注意:
(1).纯净的水导电性很弱,在做水电解实验时,一般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而硫酸或氢氧化钠本身却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初中化学电解水问题教案
初中化学电解水问题教案
主题:电解水问题
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电解水的意义、原理及相关化学反应,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一、引入
1. 导入话题: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水是什么?水是由哪种元素组成的?水又是如何发生的?
2.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水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的,那么如何能够证明水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的呢?
二、概念讲解
1. 电解水的定义:在电解质的作用下,通电时水发生分解的现象称为电解水。
2. 电解水的原理:水分子在电解质的作用下发生离子化,产生氢气和氧气。
三、实验演示
1. 实验材料:蒸馏水、饱和食盐水、电解槽、电极、电源等。
2. 操作步骤:将蒸馏水和饱和食盐水分别倒入电解槽,连接电极,通电观察产生气体的情况。
3. 结果分析:蒸馏水电解不通电,饱和食盐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四、练习与讨论
1. 讨论问题:根据实验结果,同学们可以判断水是由哪种元素组成的?为什么通电条件下会有氢气和氧气产生?
2. 练习题: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电解水时,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多少?为什么?
五、作业
1. 完成相关习题。
2. 思考:电解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实验,你认为电解水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教案结束】
以上为初中化学电解水问题的教案范本,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水的电解教案初中化学
水的电解教案初中化学
1. 掌握电解的概念及相关基本知识。
2. 了解水的电解过程及实验方法。
3. 学会分析水的电解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及特点。
【教学重点】
1. 电解的概念及相关基本知识。
2. 水的电解过程及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
1. 掌握水的电解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及特点。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直流电源、导电盘、玻璃容器、导线、钨丝电灯泡等。
2. 实验物品:蒸馏水、盐酸、碳酸氢钠等。
3. 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1. 引入:介绍电解概念及水的电解的重要性和应用背景。
2. 理论讲解:讲解电解的定义、原理及电解液的选择。
3. 实验操作:进行水的电解实验,同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实验分析:分析水的电解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及特点,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5. 实验总结:总结水的电解过程的相关知识点,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教学延伸】
1. 继续探究水的电解过程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
2. 深入研究电解的应用领域及最新进展。
【教学评估】
1. 实验记录表的填写情况。
2. 学生的实验分析和总结能力。
3. 学生对水的电解过程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
1. 在教学中注重实验操作的细节,确保实验效果的可靠性。
2.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
3. 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初中化学电解水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电解水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水的电解过程,掌握电解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验原理】:电解水是将水在电化学条件下分解为氧气和氢气的过程。
在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会发生电离,质子被还原成氧气,氢离子被氧化成氢气。
【实验器材】:电解池、导电板、直流电源、导线、两个电极(碳棒或铜板)、蓄电池、水、溶液电导率计。
【实验流程】:
1.准备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将电解池中装满蒸馏水。
2.将两个电极(碳棒或铜板)插入电解池中,接上导线,连接至直流电源的负极和正极。
3.开启直流电源,调节电压,开始电解水的实验。
4.观察电解水的过程,记录产生的气体和气体的量,观察电极的变化。
【实验内容】:
1.观察电解水的过程,记录气体的产生量,观察气泡的性质。
2.观察电解水的电极变化,记录电极的变化。
【实验结果】: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得到氢气和氧气两种气体。
2.观察到电极的变化,阴极产生氢气,阳极产生氧气。
【实验结论】:电解水是将水在电化学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水经过电解将会分解成氢和氧两种气体,在电解的过程中,阴极产生氢气,阳极产生氧气。
【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2.实验结束后要注意清理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
3.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向老师汇报实验结果。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实验二“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解水”演示实验的操作技术;2.探索水电解器(霍夫曼电解器)的代用装置;3.培养学生“以教师的姿态”做好演示实验的预备实验以及进行演示的初步能力。
二、实验题目电解水三、实验步骤1.课前写出预备实验计划和演示(试讲)计划钻研初中化学课本中电解水这个演示实验的内容和相应的课文以及本实验后列的参考资料。
根据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精神分析本实验在初中化学教材和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写出预备实验计划和演示(试讲)计划,于实验前交指导教师审阅。
预备实验计划的要求见实验一,并参阅本实验的步骤2。
演示(试讲)计划相当于教案中教学过程的一个片段,其内容可包括:演示和讲授的课题(写出段落标题),如何引入本段课文的讲解(写出引言),如何交待演示实验的目的(简述实验目的),如何安装仪器并向学生说明实验装置的构造和作用(画出装置图,写出讲述要点),如何演示及指导学生观察(简述操作步骤,列出观察要点),如何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写出讲授提纲)等。
2.进行预备实验实验过程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同实验一,且特别要注意本实验中各实验装置、实验条件和实验效果的比较和总结。
(1)实验操作及效果的初步体验采用霍夫曼电解器作实验装置,以1:10的H2SO4溶液作电解液,用6V的直流电源进行电解实验。
观察和记录两极产生气泡的大小及速度、收得可检验量的氢气(约15ml)所需的时间、所收得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以及检验氢气和氧气的直观效果、操作是否简便等。
运用上述装置,将直流电压依次升高到12V和18V分别进行实验。
注意练习实验操作,对比电解速度及直观效果。
(2)实验条件的探索及实验装置的代用试验。
i、按本书图2—2的装置,以1:10的H2SO4溶液为电解液,直流电压6V,分别用保险丝(或铅棒)、石墨捧(干电池芯)、铜片作电极,依次进行电解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解水的实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由已有知识让学生掌握水的化学性质、电解水的实验原理和基本的实验操作。
2,让学生了解电解水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现象,并学会分析实验结果。
3,让学生加强理解水的组成部分及其比例,氢气和氧气的性质。
二、导入新课(提问)
大家都知道刚洗过手不能触碰电源,为什么?(因为手上有水,容易导致触电,说明水是可以导电的。
)
大家都知道水是无色无味的,这是它的什么性质?还有什么其他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还有水为液体,水的密度等)
那么水的组成是什么?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注意是元素。
)
三、任务描述
1,用电解法证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比例是2:1。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由电解水的实验推测水的组成。
实验一定要精确,才能正确判断出水的组成部分和比例。
难点:电解水的具体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安全问题和具体步骤。
五、实验设计
实验仪器:电池、导线、火柴、木条、水槽、试管。
实验试剂:蒸馏水、1:4稀硫酸。
实验原理:
1,水在通电情况下会发生水解,电解阴极产物为氢气,阳极产物为氧气,其体积比为2:1,以此可以确定水的组成成分。
2,纯水导电能力不强,电解速度慢,因此为改善这个问题,加快电解速度,可加入适量稀硫酸等电解质来增强水的导电能力。
实验步骤:
(可以叫两名同学上来协助实验,利于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按照装置图搭建,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然后通电,让同学观察与正负极相连的试管中气体的量。
提问同学来描述他观察到的现象。
(通电后电极周围产生大量气泡,两个试管中都有气泡产生,并看到水面下降,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阴极产生气体体积大约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阳极产生气体体积的两倍。
)验证气体:
用带有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若复燃则证明为氧气;用点燃的火柴去点燃氢气,看到淡蓝色火焰,并有水滴产生,则证明为氢气。
(提问学生,可以使他们回顾氧气和氢气燃烧的性质。
)
注意要点:
被电解的水溶液必须充满试管,如果有空气存在,易发生危险。
(提问:有什么危险?答: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容易发生爆炸。
)
六、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在适当的时候提问可以使他们集中注意力,也可以巩固他们之前已学的知识。
要引导他们主动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上互帮互助。
回答的好要及时表扬同学,给他们信心,回答错误,要及时纠正他的想法,并鼓励他多思考。
要求同学们讨论什么因素可以影响水电解实验的速度。
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来研究影响因素,并在有机会的时候让他们亲自操作实验,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动手实验能力和动脑思考能力,并能够使他们对化学反应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这样更加有利于今后的教学。
七、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实验过程,使同学们对于水的性质有更加深刻和具体的了解。
通电
水氢气+ 氧气
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有氧元素组成,由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练习:以下判断中是正确的有: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②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③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④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A,③只能说明H元素和O元素数量比为2:1;④这个结论就是错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