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赏析
绮丽壮美的塞外奇景王维《使至塞上》及赏析

【导语】王维作品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
王维以清新淡远,⾃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不倒的旗帜。
王维的⼭⽔诗关于结构画⾯,使其层次丰富,远近相宣,乃⾄动静相兼,声⾊俱佳。
下⾯是为⼤家带来的王维《使⾄塞上》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使⾄塞上唐代: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胡天。
⼤漠孤烟直,长河落⽇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尽黄河上落⽇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注释使⾄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使:出使。
单车:⼀辆车,车辆少,这⾥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属国:有⼏种解释:⼀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存其国号者。
汉、唐两朝均有⼀些属国。
⼆指官名,秦汉时有⼀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
唐⼈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
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
⼜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带。
此句⼀般注本均⾔王维路过居延。
然⽽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需经过居延。
因⽽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喻。
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这⾥是指⼤雁北飞。
胡天:胡⼈的领空。
这⾥是指唐军占领的北⽅地⽅。
⼤漠:⼤沙漠,此处⼤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赵殿成注有⼆解:⼀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聚,虽风吹之不散”。
⼆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直上”。
据后⼈有到⽢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
⼜: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的平安⽕。
长河:指流经凉州(今⽢肃武威)以北沙漠的⼀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河。
王维的《使至塞上》注释和赏析

王维的《使至塞上》注释和赏析《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注】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①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②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
二指官名,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③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④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胡天:胡人的领空。
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⑤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二云塞外多旋风。
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
⑥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⑦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⑧都护:这里指前敌统帅。
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
【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是对大漠夕阳景色的描写,写诗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十分生动传神,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奇句。
自古以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是最为广袤无垠的一片土地,所以诗人下了一个“大”字,钝而真。
边塞一片死寂,荒无人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色,所以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荒凉大漠,只一道浓烟,所以诗人称之“孤烟”。
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单调的特点,又衬托出边塞将士的孤独无依。
紧接一个“直”字,又表现出了孤烟的劲拔、坚毅,就像将士们守护边关保家卫国的决心一样,耿直无二。
沙漠上环境恶劣,寸草不生,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沙漠的大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
落日,是令人感伤的意象,有垂暮之感,诗人用一“圆”字来形容,反而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觉。
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所特有的夕阳景象,而且还蕴含了作者内心深切的感受,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在了宽敞的自然景象之中,令人如身临其境,具有强大的感发力量。
使至塞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使至塞上原文翻译及赏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注释:⑴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使:出使。
⑵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⑶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
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
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
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
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
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
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
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⑷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⑸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胡天:胡人的领空。
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⑹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
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
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
《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
”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⑺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⑻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王维《使至塞上》赏析【精选6篇】

王维《使至塞上》赏析【精选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王维《使至塞上》赏析【精选6篇】《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使至塞上赏析

使至塞上赏析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使至塞上赏析1、诗人用比喻的手法,以“征蓬”“归雁”自比,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
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名句)这两句诗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
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
首先它有绘画一样的构图,空间阔大,层次丰富。
其次,它有绘画一样讲究的线条。
最后,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鲜明。
3、“直”、“圆”理解:“直”字表现了景物的劲拔、坚毅之美。
“圆”字又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
4、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在广漠无边的沙漠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
苍茫的大漠一马平川,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
而那黄河横贯其间,而那一轮落日,又大又圆,孤悬于地平线之上。
5、这首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感。
渡荆门送别1、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颔联,诗人很自然地描绘了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
用移动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消失,江水脱离群山的束缚,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3、颔联中“随”“入”字用的好,谈谈好在何处。
“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辽阔的原野,流入大海之外。
4、颈联以静观的视角,通过两幅图来描绘江上的美景。
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写朗月映照下的夜景。
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写出江水与江上空气的澄净明澈。
【使至塞上】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使至塞上】原文注释、翻译赏析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及注释】(我)轻车简从要视察边疆,要去的地方远过居延。
(我)像蓬草飘出了汉塞,像归雁飞入了北方的天空。
大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正圆。
走到萧关恰好遇见骑马的侦察兵,前敌统帅正在燕然前线。
1、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是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途中所作。
2、使:出使。
3、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4、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5、属国: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
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
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
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6、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社员济纳旗东南。
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
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
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
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7、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8、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也是诗人自喻。
9、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
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
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
《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
”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使至塞上》赏析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
“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
3、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山高路远,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
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4、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个结尾的好处是:戛不过止,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5、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6、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情景。
在那茫茫无边的沙漠,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
在苍茫的沙漠上,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一轮圆圆的落日悬挂在长河之上。
7、品味词语。
“大漠孤烟直”的“直”字。
“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直入人心,醒目的展示了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的景象,逼真传神,妙处横生。
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
9、概括分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中有画的特色。
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
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
第三,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当前。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赏析

相关王维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王维《使至塞上》原文赏析本文是对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照,假如感觉很不错,欢迎评论和分享。
《使至塞上》是唐朝诗人王维受命赴边疆慰劳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途以及旅途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抵达地址,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括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述了边境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情景,境地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获成功,表露出对都护的赞美。
此诗既反应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因为被排斥而产生的孤单、孤独、伤心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风景中感情获得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大方悲壮之情,显现出一种豪迈情怀。
【原文】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夕阳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说明】使至塞上:受命出使边塞。
开元二十五年(737)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催希逸战胜吐蕃,王维奉使宣慰,并在河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
本篇即写出塞时的沿途风景。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写轻车出使,慰劳边塞上的将士。
“单车”,一辆车,形容此次出使跟从少。
“问边”,慰劳边士。
“属国”,文学分享典属国(秦汉时的官名)简称,此指王维自己。
“居延”,地名,汉末设县,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北。
征蓬:被风卷起远飞的蓬草,这里指唐朝出征的军队。
塞:边疆上的险峻地方。
胡:对周边外族的蔑称。
孤烟:指战火与燧烟。
古时边塞告警或报安全的信号。
燧烟燃狼粪,取其烟直而聚,故云孤烟直。
长河:指黄河。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写在萧关碰到侦察的骑兵,得悉首将(都护)正在前线。
“萧关”,古关名,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
“候骑(j ì)”,骑马的侦探兵。
“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首将。
“燕然”,山名,在今蒙先人民共和国境内,这里指当时的边防前线。
【古诗今译】轻车简从出使到边疆,慰劳边塞上的将士;途中经过居延。
好似蓬草随风飘出汉塞,又像飞天际北归的大雁飞入胡天。
《使至塞上》原文、翻译及赏析优秀3篇

《使至塞上》原文、翻译及赏析优秀3篇白话译文篇一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译文篇二⑴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使:出使。
⑴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⑴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
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
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
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
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
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
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
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⑴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⑴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胡天:胡人的领空。
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⑴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
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
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
《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
”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⑴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⑴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使至塞上》王维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使至塞上》王维唐诗注释翻译赏析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诗人轻车简从,要前往边疆慰问将士,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单车”表明此次出行随从不多,“问边”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属国”指出使的身份。
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这两句叙述了诗人出使的地点和行程。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暗写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
浩瀚的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横贯其间,落日浑圆。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这几个意象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了一幅雄浑开阔的画面,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孤烟直”“落日圆”,使画面富有立体感,线条明快,而且“直”“圆”二字用得巧妙,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感。
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这首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全诗如下: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全文及赏析

使至塞上全文及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好词好句、文案短句、作文大全、读后感、观后感、诗词歌赋、语文知识、文言知识、名言警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copywriting short sentences, complete essay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poetry, song and fu, Chinese knowledge, classical Chinese knowledge, famous aphorism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使至塞上全文及赏析王维使至塞上全文及赏析《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创作的记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王维《使至塞上》的意思及赏析

王维《使至塞上》的意思及赏析王维《使至塞上》的意思及赏析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①,属国过居延②。
征蓬③出汉塞,归雁入一胡一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④逢候骑,都护⑤在燕然⑥。
①单车:轻装上阵的车。
问边:慰问边防。
②属国:典属国的简称。
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
居延:故址在现在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
③征蓬:飘飞的蓬草。
④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⑤都护:唐代边疆长官称都护,这里指前敌统帅。
⑥燕然:燕然山,即现在蒙古国境内杭一爱一山,代指边防前线。
孤单单的马车要去哪里呢?是要出使西北边塞。
急匆匆像风中的蓬草一样出了边塞,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疆。
无垠的沙漠中只有一缕烽烟冉冉升起,蜿蜒的黄河上浮着浑一圆的落日。
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的部队,原来战士们正在燕然前线把守。
【孤壮之美】之所以将这首诗归入“场景描写”,便在于它的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是塞外大漠孤壮景色中最有意境的一幅画:烽火台上燃起的一道孤烟在广阔的沙漠上冲天而起,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落日的残红壮烈。
“孤烟之直”,“落日之圆”,构成了塞外开阔鲜明、气势雄伟的景象。
【赏析】从常识上来判断,大漠上长年多风沙,一缕孤烟很难“扶摇直上”。
“长河落日圆”也不准确,黄昏时的太一陽一很少有圆如银盘的。
所以,这最出彩的两句话是诗人的想象,但无碍诗意的表达。
生活可以写的东西太多了,如何使你的写法别具一格,就需要我们在想象上花一些工夫了。
【启示】这首诗是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塞时写的。
唐代在朝廷为官的文人有很多,他们都在从政的过程中创作了很多名篇。
可见文人并不是呆在书斋中不问世事的老朽,积极入世的生活,并不妨碍内心的诗意,只会让创造的灵感来源更加丰富。
《使至塞上》古诗词鉴赏

《使至塞上》古诗词鉴赏《使至塞上》古诗词鉴赏1《使至塞上》唐代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注释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注释⑴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使:出使。
⑵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⑶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
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
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
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
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
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
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
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⑷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⑸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胡天:胡人的领空。
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⑹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
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
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
《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
”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⑺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⑻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诗歌鉴赏】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赏析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赏析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注释、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使:出使。
2、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到边塞去看望,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3、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
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
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
属国,即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外交事物的官员为典属国,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
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见《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
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
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
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
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4、征蓬:随风远飞的枯蓬,此处为诗人自喻。
5、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胡天:胡人的领地。
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
6、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
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
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
《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
”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7、长河:即黄河;一说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8、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翻译赏析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翻译赏析【作者简介】(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诘,号诘居士,世称“王右丞”。
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诘之诗,诗中有画;观诘之画,画中有诗。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①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选自《全》(中华书局1960年版),是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途中所作。
②使:出使。
③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④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⑤属国: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
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
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
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⑥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社员济纳旗东南。
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
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
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
因而林庚、冯君主编《中国历代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⑦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⑧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也是诗人自喻。
⑨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
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
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
王维使至塞上译文及赏析

王维使至塞上译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王维使至塞上译文及赏析王维使至塞上译文及赏析王维使至塞上译文及赏析1使至塞上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使至塞上诗词赏析

使至塞上诗词赏析
《使至塞上》原文如下: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译文如下:
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我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兵,得知主帅尚在前线未归。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创作的记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使至塞上的名句赏析

使至塞上的名句赏析摘要:一、使至塞上的背景介绍二、名句赏析三、名句背后的历史故事四、名句的现实意义五、总结正文:使至塞上的名句赏析一、使至塞上的背景介绍《使至塞上》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所作,描绘了作者受命出使边塞慰问的场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边塞风光的赞美,以及对戍边将士的敬意。
在这首诗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让我们一起品味其中的韵味。
二、名句赏析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这句诗意味着作者单人骑马,前往边塞慰问。
居延是地名,表示边塞的遥远。
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出使边塞的决心和勇气。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这句诗运用了征蓬和归雁的意象,寓意着作者离开繁华的内地,来到边塞的苍凉之地。
同时,征蓬和归雁也暗示着戍边将士的忠诚和坚守。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句诗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形象地表现了边塞的宽广和荒凉。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边塞风光的赞美之情。
4.“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边塞慰问过程中,遇到戍边将士的喜悦。
萧关是地名,逢候骑表示遇到骑兵,都护在燕然则表示边塞的安宁。
三、名句背后的历史故事《使至塞上》这首诗背后的历史故事,实际上是唐代时期国家对边塞的重视和对戍边将士的关爱。
王之涣受命出使边塞,体现了国家对边塞防务的关注,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敬意。
四、名句的现实意义使至塞上的名句,不仅赞美了边塞的壮丽景色,更是对戍边将士忠诚守卫国家的赞美。
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名句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激励着我们要忠诚于国家,为国家的安宁繁荣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总结《使至塞上》这首诗中的名句,通过对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赞美,展现了唐代国家对边塞防务的关注和对戍边将士的敬意。
使至塞上古诗赏析

使至塞上古诗赏析
《使至塞上》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描写边塞风光与征战的诗篇,全文意境苍茫,气魄雄浑,以雄浑奔放的艺术风格在诗史上独树一帜。
这首诗通过对塞上风光和征战场面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崇高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边塞英雄主义精神。
诗中,王之涣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与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形象地展示了塞上与中原的繁华与边塞的荒凉,从而凸显出诗人的情感倾向。
如诗中“胡骑凭陵杂风雨,胡人敢犯费刀枪”一句,通过对比胡人骑马、刀枪和中原的繁华,表现出诗人对边塞战士的崇敬之情。
而“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万余围”一句,则通过对边塞战士们的英勇作战与牺牲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悲壮与对边塞战士的同情。
诗中还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使得诗中的自然景观与历史见证融为一体,使读者在欣赏诗句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如“萧关逢送燕脂泪,征人空向壁看时”一句,通过对萧关、燕脂泪等物象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边塞征战的感慨。
而“独在异
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则通过对元旦、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从艺术手法上看,《使至塞上》整首诗在叙事、抒情、写景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诗中既有着对边塞风光的赞美,对战争与英雄主义的礼赞,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命运的思考。
作为一首千年之前的古诗,其艺术价值至今仍得到广泛的认可。
在今天,我们不仅能从这首诗中感受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英雄主义精神,更能从诗中领悟到诗人对边塞风光和战争场景的赞美,以及诗人对生命、命运的深刻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至塞上赏析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使至塞上赏析1、诗人用比喻的手法,以“征蓬”“归雁”自比,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
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名句)
这两句诗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
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
首先它有绘画一样的构图,空间阔大,层次丰富。
其次,它有绘画一样讲究的线条。
最后,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鲜明。
3、“直”、“圆”理解:
“直”字表现了景物的劲拔、坚毅之美。
“圆”字又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
4、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在广漠无边的沙漠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
苍茫的大漠一马平川,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
而那黄河横贯其间,而那一轮落日,又大又圆,孤悬于地平线之上。
5、这首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感。
渡荆门送别
1、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颔联,诗人很自然地描绘了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
用移动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消失,江水脱离群山的束缚,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3、颔联中“随”“入”字用的好,谈谈好在何处。
“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辽阔的原野,流入大海之外。
4、颈联以静观的视角,通过两幅图来描绘江上的美景。
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写朗月映照下的夜景。
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写出江水与江上空气的澄净明澈。
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写黄昏的风景。
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
5、尾联运用拟人,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思乡之叹。
还是故乡的水好啊,把我的船送到万里之外,还不忍分别,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将全诗用一根无形的线收束在一起,余音袅袅。
6、主题思想
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