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教学设计与反思
《老人与海》优秀教学设计优秀4篇
![《老人与海》优秀教学设计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c4565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1.png)
《老人与海》优秀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
5、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搜集海鸥的图片资料。
教学流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师:中央电视台有个节目叫《动物与世界》,看过吗?说说看有什么感受?(出示课件,展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图片。
)2、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21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将要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来阅读。
边读边想,看看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写的又是什么呢?2、谁知道这句话出现在文中的什么地方?课件: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对海鸥就像亲人样。
3、这段话与文中的句子有一个地方不一样,看谁发现了。
4、对海鸥就像亲人样与和海鸥就像亲人样有区别吗?5、课文分几部分吗?每部分又分别讲什么呢?用简单的小标题概。
三、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1、认真地读一读课文地第一部分,看哪些情景是在写老人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呢?一边读,一边勾画批注,然后我们来交流交流。
2、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学习课文,体会重点语句《老人与海》优秀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1、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及反思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dd2477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78.png)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老人与海》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海明威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分析老人桑提亚哥的形象,理解“硬汉精神”的内涵。
学习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撰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老人桑提亚哥身上汲取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桑提亚哥的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特点。
理解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及其深刻内涵。
2、教学难点探讨“硬汉精神”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小说的背景知识、作者生平和文学特色。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3、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有重点地阅读小说片段,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与海洋相关的视频或展示一些海洋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海洋的兴趣和想象。
提问学生对海洋的感受,进而引出小说《老人与海》,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作者及作品介绍简单介绍海明威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
讲解《老人与海》的创作背景和故事梗概,让学生对小说有初步的了解。
3、阅读与分析学生自主阅读小说的部分章节,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老人桑提亚哥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在捕鱼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和对问题的理解。
教师选取重点段落进行详细分析,如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引导学生体会小说的语言魅力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4、人物形象分析组织学生讨论桑提亚哥的形象特点,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总结老人的性格特征,如坚韧、勇敢、乐观、自信等,让学生深刻理解“硬汉精神”。
5、象征手法探讨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大海、马林鱼、鲨鱼等形象的象征意义。
小组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象征手法在小说中的运用及其对主题表达的作用。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及反思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97ff52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3.png)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及反思《老人与海》教学设计及反思《老人与海》是讲述“一个老人的战斗”,准确来说,是一个老人与鲨鱼的战斗的小说。
老人最终只得到了一副鱼骨架,却几乎九死一生。
作者是海明威。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创意说明】通过诵读,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活动目标】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老人的顽强与睿智。
2、欣赏与鲨鱼搏斗的场面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
3、在阅读中“迅速捕捉阅读信息”【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导入鲨鱼这种凶猛的动物,在人们都是“嗜血成性”的水下魔王,人们谈“鲨”色变。
可在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一位老人与几十条鲨鱼作战。
是什么促使老人与之战斗?是精神!是顽强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者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硬汉”形象之一。
老人所说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
”便是海明威“硬汉精神”的一种标志。
多少脚步声来,这似乎成了一句至理名言。
聆听调动积累·资讯共享1 谈谈自己对海明威的印象或感受: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
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
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
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
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
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后来去加拿大多伦多市星报任记者。
1921年重返巴黎,结识美国女作家斯坦因、青年作家安德森和诗人庞德等。
1923年发表处女作《三个短篇小说和十首诗》,随后游历欧洲各国。
192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初获成功,被斯坦因称为“迷惘的一代。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49149c79b89680203d8252d.png)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认为十分精彩的语句或片段。
3.感知和认识老渔夫面对庞然大物毫不畏惧、敢于搏斗的英勇形象,并欣赏和品味文中精彩的文字,感受主人公身上可贵的精神品质。
重点难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认为十分精彩的语句或片段。
2.感知和认识老渔夫面对庞然大物毫不畏惧、敢于搏斗的英勇形象,并欣赏和品味文中精彩的文字,感受主人公身上可贵的精神品质。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理解“惦记、崛起、潇洒、骨骼”等词语的意思。
2.标出全文段序,想想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3.了解作者,培养阅读兴趣。
教具准备:作者资料,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五彩缤纷的世界文学长廊中,有很多享有崇高声誉的作家与作品。
今天,我们就要认识这样的一位作家(出示海明威头像图片),阅读他的一部受人推崇的作品。
(先展示《老人与海》的全文读本,后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由朗读,做到字音准确、句子通顺。
2.识字写字。
“崛”jué,与“发掘”的“掘”、“倔强”的“倔”同音。
“骼”gé,与“个”“各”(gè)的声调不同:前为二声,后两字为四声。
3.解释文中的词语。
惦记:(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想着,放不下心。
海滨:靠近海水的地方。
海岬:岬,岬角,是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
本文中写非洲的“高耸的海岬”就是指海中的这种尖形的陆地。
崛起:一指(山峰等)突起,二指兴起。
本文中指大海中岛顶的突起。
不慌不忙:既不慌张也不匆忙,形容从容不迫。
浩渺:形容水面辽阔。
潇洒:(神情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磷光:某些物质受摩擦、振动或光、热、电波作用所发的光。
骨骼:人和动物体内或体外坚硬的组织。
4.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些什么内容,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情景是什么。
《老人与海》高中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高中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e9fd5f2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9.png)
《老人与海》高中教学设计6篇《老人与海》高中教学设计大全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借助资料大致的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风格。
2、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抓住小说梗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把握人物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快速浏览课文,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讨论人物形象及其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老渔夫桑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学习他坚强的意志和永不打垮的精神,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2、提高学生对人生中成功与失败的辨证认识。
[教学重、难点]1、欣赏与鲨鱼搏斗的场面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
2、品味语言,深入人物心理,感受人物内在精神世界,努力探索作品中永恒的精神力量,以及海明威的小说创作原则。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快速浏览课文,把握小说主要情节。
一、导入新课海明威曾说:“我总是试图根据冰山原理去写作。
冰山显现出来的每一部分,八分之七是在水面以下的,你可省略去你所知道的任何东西,这只会使你的冰山深厚起来。
这是并不显现出来的部分”。
那么没有显现出来的还有什么呢?二、作者介绍海明威(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
195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辉煌的一生。
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
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一译《战地钟声》)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教学反思(集锦15篇)
![《老人与海》教学反思(集锦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df5a0b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1.png)
《老人与海》教学反思《老人与海》教学反思(集锦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老人与海》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人与海》教学反思1下课后,我的心有些高兴,有些悲伤。
我感到高兴的是,下课了,我的心安静了。
我担心的是学生。
毕竟,孩子就是孩子。
这真是难以预料。
他们的心理仍然令人费解!但正如俗话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黄金不足,人无完人。
”;教室更是如此。
有缺陷的教室是完美的,因为有缺陷可以让下一个更好!所以,下课后,我的收获还是满满的!一、明确主线引导方向在本课程中,我设计的主线是正文的第13自然段“我的朋友告诉我,十多年来,在冬天,老人每天都会来,而海鸥就像亲人&“围绕这条主线,在谈到第一部分“老年人关爱海鸥”时,我抓住了老年人的外表、动作、语言、表情等部分进行品味,每一部分的立足点都是“老年人和海鸥就像亲人&”在这句话中,在处理“海鸥送别老人”的第二部分时,我抓住了海鸥的动作描述,让学生们猜一猜,立足点仍然是“老人和海鸥像亲戚一样”“。
每一篇课文都有这样一条主线。
我认为按照这条主线设计教学和实践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我将在其他课文中继续实践。
二、郎朗的书之声感人至深在语文课堂上,朗朗的书声至关重要。
在这节课上,我们展示了个人阅读、男孩阅读、女孩阅读、同步阅读、教师阅读和教师阅读。
在阅读中,学生们一次又一次地感到老人和海鸥就像亲戚一样。
我想提及的是,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在阅读,这是我们处理“海鸥告别老人”部分的方式。
在当时的现场,我的感受把当时的.学生带到了现场。
学生们的阅读打动了我。
就这样,你用你的感情,我用你的感情,我们终于被海鸥变成语言的行动深深感动了。
三、主题贯穿始终本单元主题为“人与动物的和谐”。
我在这节课上重复了四次这个主题。
第一次是单元介绍时,第二次是学生完成“老人关爱海鸥”,第三次是学生完成“海鸥送走老人”,最后一次是单元背后的口头交流穿插。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及反思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5e400c7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8.png)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老人与海》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2、培养学生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能力。
3、体会小说简洁有力的语言风格。
4、培养学生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分析老人桑提亚哥的形象,理解其象征意义。
(2)探讨小说的主题及现实意义。
2、教学难点(1)理解小说中“狮子”的象征意义。
(2)体会小说简洁而富有内涵的语言特色。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有关大海和渔夫捕鱼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然后提问:“在你们的印象中,渔夫是怎样的形象?”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引出《老人与海》这本书,介绍作者海明威的相关情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快速阅读小说,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2、教师提问:“小说围绕老人桑提亚哥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
(三)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老人桑提亚哥的形象特点。
2、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总结。
3、引导学生思考老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态度和行为,探讨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四)探讨小说主题1、让学生再次阅读小说,思考小说的主题。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明确小说主题:通过描写老人桑提亚哥与大海、与鲨鱼的搏斗,展现了人类不向命运屈服,永不服输的精神。
(五)品味语言特色1、选取小说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朗读并体会其语言特点。
2、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简洁有力的语言风格,以及如何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内涵。
(六)拓展延伸1、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从老人桑提亚哥身上学到了什么。
2、推荐学生阅读海明威的其他作品,如《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进一步了解海明威的创作风格。
(七)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老人桑提亚哥的精神品质以及小说的主题,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勇敢面对困难,永不言败。
精选《老人与海》教案三篇
![精选《老人与海》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8c708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b.png)
精选《老人与海》教案三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精选《老人与海》教案三篇精选《老人与海》教案三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老人与海》教学反思(集合15篇)
![《老人与海》教学反思(集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9d819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3.png)
《老人与海》教学反思《老人与海》教学反思(集合15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老人与海》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老人与海》教学反思1我是个临时抱佛脚的人,闲是如此,忙亦是如此。
在忙碌中用两天时间匆匆备了课,其实,也是为了应付选了这篇课文,因为这篇课文上过的人很多,上过的名师也多。
但是正因为如此,就越需要亮点来点亮这节课。
可是文本本身已经够亮了,所以还是要回到新课标的要求,单元学习目标和可是目标的要求来设计第一课时。
首先,我想把这节课上得朴实但实用。
冲着这个目标,自我感觉只完成了60%,因为准备的确实不够充分,甚至连开头的自由朗读环节都漏了,整节课都是默读,只有在精读的部分有朗读,这是一点小失误。
但是读的目标就没有实现。
其次,写作的.目标完成得不够。
对于这节课,许多老师都觉得品读的部分不够精细,更多地注重写法的指导,因为教材目标是这样定的,学生都能从描写老人语言、外貌、动作的句子中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无私的爱,如果品读是重点,这就不是六年级的语文课。
从四年级到五年级学生们阅读这样的文章已经太多太多了,再来品读已经没有太大意义,而这节课的关键之处,就是如何学习作者通过什么样的写法把这种无私的爱写得这么感人。
所以,从阅读层次上来讲,这种境界在提升,难度也在加大,最后的练笔正是将本节课学到的写法加以运用,只是在品读环节上确实有点蜻蜓点水的味道,所以让孩子们看着画面写,差生的学习相对就比较薄弱了。
最后,这节课还是有打磨的空间的。
环节朴实但是还要凸显设计的亮点,这是要再以后慢慢改进的。
不过看到那么多老师给出真实的评价,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学习,一次磨练,如果有机会,我会努力做的更好的。
《老人与海》教学反思2《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老人与海》优秀教案(通用7篇)
![《老人与海》优秀教案(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4df5e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5.png)
《老人与海》优秀教案《老人与海》优秀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老人与海》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老人与海》优秀教案篇1一、课标要求本课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二、学法分析首先,高一学生对海明威可能比较陌生,教学前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多寻找一些课外资料,以期能对他的作品和风格有一定的了解;其次,本文虽然是节选,但是文章依然很长,所以,教学中尽可能的理清小说的行文脉络,如老人与鲨鱼较量的五个回合;其三,本文充满了哲理和象征的韵味,但学生的生活阅历比较简单,所以应该联系生活实际。
三、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了解海明威其人以及他的写作风格过程和方法:1、梳理小说的脉络,并提炼主题2、学习运用反衬、内心独白等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段3、学习本文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让学生学会直面挫折,学会坚强、勇敢、永不言弃的精神2、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的人生观教学重点: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解析教学难点:小说的象征意味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对话学习四、教学流程导语设计:当我们嬉闹于欢乐的童年,当我们高歌在懵懂的少年,生命的长河已经注定我们不仅仅要看到浪花的美丽,还有浪花下的凶险,于是我们的生活中多了一个词语“挫折”!既聋又哑的海伦,耳聋的贝多芬,双腿瘫痪的史铁生,生活给予他们的是一个接一个的挫折,然而,海伦成功了,贝多芬也成功了,史铁生也成功了,挫折造就出的却是生命的最强音。
什么使他们脆弱的躯体如此强悍?什么使他们敲响生命的强音?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被称为“现代英雄神话”的传奇人物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他将用朴实无华的文字,阐释生命的意义。
《老人与海》教学反思11篇
![《老人与海》教学反思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8772d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e5.png)
《老人与海》教学反思11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个人总结、汇报体会、策划方案、事迹材料、申请书、演讲稿、主持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personal summaries, report experiences, planning plans, deeds materials, application forms, speeches, hosting draf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老人与海》教学反思11篇《老人与海》教学反思1《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人教版《老人与海》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人教版《老人与海》教学设计(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b5890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6.png)
人教版《老人与海》教学设计〔通用10篇〕人教版《老人与海》教学设计〔通用10篇〕《老人与海》教学设计篇1【课型】专题课──探寻《老人与海》的精神世界。
【学习方法】在老师指导下阅读原著,查阅作者海明威的个人经历以及他的文学创作理论。
理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知才能培养目的】1、理解老渔夫桑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学习他坚强的意志和永不打垮的精神。
2、进步学生对人生中成功与失败的辨证关系的认识。
3、发现并探求作品中主人公的矛盾性格,提升学生对人性的认知。
4、由人物形象的塑造,理解海明威的艺术手法“冰山原那么”,发挥学生合作探究才能,挖掘小说的象征含义。
5、培养学生探异创新的思维,激发想象的潜能,对小说进展情节续写。
【重点】品味语言,领悟内涵,感受人物内在精神世界,体会其艺术表现力。
努力探究作品中永久的精神力量,以及海明威的小说创作原那么。
【学习效果评价】两个标准,一是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积极性、合作性、创意性。
二是作业质量。
【教具准备】电影片断、CAI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以及海明威的个人经历、文学创作理论。
2、学生自己给电影《老人与海》片断配音。
〔注:电影片断是英文独白。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首先实物展示,老师手拿《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相信在座的许多同学都已经对老师手中的这本书有所理解了。
当然,有些令我们感到难以置信的是它的体积与它的名气居然成反比。
仅三万来字的中短篇小说却可以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历程中烙上它的印记。
让我们不禁想问作者──这位被称为“现代英雄神话”的传奇人物海明威终究用什么魅力征服了全世界的读者。
遗憾的是斯人已逝,但我们今天还是仍然可以从朴实无华的文字中去探寻《老人与海》的精神世界。
”二、整体感知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电影,也就是当老人的大马林鱼被鲨鱼吃掉一半以后所发生的事情。
接下来探究一个问题:阅读了课本后,你在老人的身上发现了一些什么?通过电影片断老人的内心独白以及课文中形象的塑造,学生马上可以分析^p 出老人的一些性格特点,例如:英勇、坚强、果断、仁慈、幽默、乐观……但是逐渐学生也会觉察老人的性格似乎比拟矛盾,因为他经常会自我否认,这是一个理解的难点。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优秀3篇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79e39e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b.png)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优秀3篇篇一:《老人与海》教案篇一《老人与海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课前准备: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二、导入新课照片导入:课件出示吴庆恒老人的照片。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照片,请看大屏幕,照片上的老人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这位老人就是昆明市一位普普通通的退休工人,名叫吴庆恒。
吴庆恒老人被昆明市民亲切地称之为“海鸥老人”,他和海鸥之间的故事在各大媒体报道后,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吴庆恒老人,去感受他和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整体感知:1、指名读文,扫除字词障碍2、自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3、回答课文主要内容4、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四、品读感悟:1、梳理问题: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说说你感受最深的部分。
2、学生圈点勾画后小组交流3、汇报:①〔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是什么给老人这么大的动力?是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②〔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重点抓住“很小心”、“退开一步”、“撮起”、“扫”这几个词理解。
这是老人喂海鸥的一个细节描写,从这段可以看出老人喂海鸥的动作多么娴熟,他和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那么和谐。
③〔在海鸥的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
侧耳倾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多么神奇的老人,在空中飞翔着那么多海鸥,他都能一一喊出他们的名字,这里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老人海鸥的亲昵,对海鸥的特别的爱。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及反思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979458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3.png)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海明威及其创作2、能力目标:赏析《老人与海》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把握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特点。
3、情感目标:学习老人永不屈服的精神【教学设想】《老人与海》(以下称《老》)的情节并不复杂,采用的是西方现代主义小说以心理描写为主的表现方法,这对于已习惯于读情节性很强的中国小说的高一学生来说,不仅会不容易接受它,甚至会对《老》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产生迷惑。
因此要了解《老》的伟大之处,激发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讨论是较合适的教学方法。
主问题可设计为:如何理解老人与鲨鱼的搏斗?“硬汉”形象的意义和影响是什么?教学过程以教师引导、启发为主。
大体思路:梳理老人五次与鲨鱼搏斗的情景,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老人这一形象。
【教学重点】从老人五次与鲨鱼的搏斗中理解《老》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老》中所体现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特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曾有一个人说过这样的话,“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
”因为这句话,一位作家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而他的这部获奖作品对每一个人来说至今都是一本必读的书。
这部书就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部书。
二、走近海明威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
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辉煌的一生。
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三、教学过程(一)赏析《老人与海》1、默读课文节选部分,剧情介绍。
《老人与海》教学反思(15篇)
![《老人与海》教学反思(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9f6a4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d.png)
《老人与海》教学反思《老人与海》教学反思(15篇)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老人与海》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老人与海》教学反思1《老人与海鸥》是选自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一篇精讲课文。
简介本组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组课文的主题是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
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分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
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
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
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
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
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讲述课文时,我设想围绕两大问题进行小组交流学习讨论:一是先讲老人对海鸥的爱:让学生朗读默读课文前半部分,边读边画出,课文哪些地方看出老人爱海鸥?默读课文——画出句子(能体现老人爱海鸥的句子)——写体会(批注)——小组讨论——汇报(全班交流)——师生点评。
主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展开想象,丰富文本内容,让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
二是海鸥对老人的爱:老人死后,又发生了那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还是采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
高二语文《老人与海》课件及教学反思【三篇】
![高二语文《老人与海》课件及教学反思【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83a1c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6.png)
【导语】课件是根据教学⼤纲的要求,经过教学⽬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设计等环节,⽽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
它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
使⽤课件能够吸引学⽣注意⼒,提⾼学习情绪,从⽽诱发学⽣学习的兴趣。
下⾯是整理分享的⾼⼆语⽂《⽼⼈与海》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查看更多请点击课件频道。
1.⾼⼆语⽂《⽼⼈与海》课件 ⼀、教学⽬标: 1、理解感受⼩说主⼈公的“硬汉精神”。
2、学习掌握塑造⼈物形象的常见⽅法(以语⾔、⼼理描写为主)。
⼆、教学重点: 1、通过具体的⼈物独⽩与⼼理活动分析⼈物形象。
2、学⽣当堂习作,练习运⽤多种⼿法刻画⼈物性格、⼼理。
三、教学时间: ⼀课时 四、教学过程: 1、请学⽣就⾃⼰的课前了解,谈谈对海明威的认识。
(对海明威的⽣平或他的创作特点,就你印象最深的⼀点谈谈感受) 2、请学⽣简单复述《⽼⼈与海》的主要情节。
(放图⽚) (请⼀位同学为⼤家简要地介绍⼀下《⽼⼈与海》这部⼩说的主要情节,为了帮助⼤家回忆,先给⼤家看⼀些图⽚) 3、明确选⽂情节:四次遇鲨 (课⽂中节选的是哪部分情节?⼀共⼏次?) 4、分析⼈物: 1)明确情节对⼈物刻画的作⽤。
(四次遇鲨的情节是否重复单调?不重复,因为⽼⼈每次遇鲨的情况不同,体⼒⼯具等都不⼀样。
那么作者详细交代这些情节的真正作⽤是什么?帮助刻画⼈物,使⼈物形象更丰满) 2)通过⽐较⽼⼈每次遇鲨时的描写分析⼈物形象。
(讨论) (从内容上看,在四次与鲨鱼搏⽃的过程中,作者如何通过不同的描写来塑造⼈物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说明。
四⼈讨论,可针对其中两次进⾏⽐较,也可全部⽐较。
武器、信⼼、对鱼的珍视程度——⾝为渔夫的存在价值) 3)总结: (⽤了动作描写、⼼理活动、语⾔——内⼼独⽩,刻画了⼀个勇敢坚毅⾯对失败依然不屈不挠的⽼⼈) 5、明确环境描写的作⽤。
(作者除了描写了⽼⼈与鲨鱼搏⽃的场⾯、⽼⼈⾃⼰的⼼理与内⼼独⽩外,还描写了什么?鲨鱼、环境 有什么作⽤?衬托⼈物在孤独⽆依的处境下依然坚持抗争的坚韧意志。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与反思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c7cc323b4daa58da0114a6e.png)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与反思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海明威及其创作情况。
2、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鉴赏桑地亚哥老人的形象并学习其永不屈服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主人公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的环境里抗争、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故事情节,把握人物“硬汉”形象。
教学难点:学会从老人的行为和心理描写中把握人物形象,领会社会意义。
教学方法:情境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及过程:一、导入播放《老人与海》视频。
二、检查预习1.作家作品(课件展示)海明威(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
海明威的成名作是他于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
这部表现战后年轻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
其他代表作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以及“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得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他的文风简洁明快,被称为“电报体”。
2.字音(学生认读)鲭鲨两颚脊鳍攮到吞噬蹂躏嗜杀戳进榫头拽掉残骸桅杆三、整体感知,梳理情节1.概述课文故事情节。
(学生讲述)小说叙述的是古巴一位饱经沧桑的老渔夫桑提亚哥已经八十四天未捕到鱼了,在第八十五天,他又一个人出海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然而,在归航途中,马林鱼却被鲨鱼吃掉。
本文节选的是主要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
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约占全书的六分之一。
2.根据老人与鲨鱼的几次搏斗填写下表(检查学案)根据五次与鲨鱼搏斗、两次搏斗后的心理活动、最后返港回家把全文分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后来它就慢慢地沉了下去),老人第一次与一头鲨鱼的搏斗。
第二部分(“它咬去了大约四十磅”-他连一只鸟儿也看不见),写老人杀死一条鲨鱼之后的心理活动。
《老人与海》教案设计15篇
![《老人与海》教案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cef425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2.png)
《老人与海》教案设计15篇《老人与海》教案设计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老人与海》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老人与海》教案设计1【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情。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揣摩作者是如何把海鸥与老人之间的情感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练习快速阅读课文,抓住描写海鸥的动作行为的语句,体会海鸥对老人深深的情意,并揣摩作者的如何把老人的情感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图片:师:你们认识图片上的动物吗?生:海鸥。
师:你了解它吗?生答。
2、揭示课题:师:(指着图片)这就是昆明的翠湖公园,那在湖面上翩翩飞舞的就是海鸥,这里就像是海鸥的乐园,人们在这和海鸥和谐相处。
在昆明就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叫吴庆恒。
十多年前的冬天,他在翠湖与海鸥相遇后,就爱上了海鸥这种可爱的动物。
他每天步行20余里,从城郊来到翠湖公园,为的只是给海鸥喂食。
他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甚至舍不得给自己买一点好吃的。
可他却用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一半以上用来给海鸥买食物。
十年来,老人与海鸥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发生在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人故事。
(板书课题:老人与海鸥。
)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十多年前,一位老人在翠湖湖畔与一群前来过冬的海鸥相遇后,老人每逢冬季,他每天都会到翠湖喂海鸥,他视海鸥为儿女,天天来照顾它们。
老人死后,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大声鸣叫、肃立不动,并站成两行,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
2、分析文章结构:师:看看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生答。
(先写了老人像照顾自己儿女一样照顾海鸥;再写老人死后,像老人的儿女一样为老人守灵。
高二语文《老人与海》教案【优秀3篇】
![高二语文《老人与海》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2e0cc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6.png)
高二语文《老人与海》教案【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二语文《老人与海》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与反思
设计思路
本课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作为一略读课文,我们将从情节发展和人物内心独白两个角度来分析人物形象,至于其他方面,由学生自我体会品味,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本文的教学还应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人的伟大不在于事业和功绩,因为人往往无缘拥有。
人的伟大应具有更深的意义,那就是人格的刚强与崇高,还有坚持战斗不服输的品质,而这些东西是通过生死搏斗中对本质力量的的检验而得以实现的。
本篇是小说的节选,在课前可以将全文印发给学生,还可以组织学生看同名电影,曾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家海明威的生平与文学功绩
2、学习运用反衬、内心独白等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段
过程与方法:
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来把握人物——桑提亚哥这位硬汉子形象,找出文中人物的内心独白,进一步明确人物的永不屈服的精神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把握课文的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老人的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故事情节,找出人物内心独白,把握人物“硬汉”形象
教学难点:掌握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教学方法:情境法、启发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同名电影片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可能都看过电视剧《亮剑》,同学们回忆一下李云龙论述的“亮剑”精神是什么呢?同学们听后觉得好不好?牛不牛?“亮剑”精神简单理解就是敢于与强大的敌人(对手)做斗争,无论对手多么强大,都要满腔勇气和信心,永不放弃、永不言败,要敢于亮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100部著名文学作品之一、美国里程碑式30部文学作品之一的世界名著——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看看主人公桑提亚哥“硬汉”性格和李云龙“亮剑”精神有么相似的地方。
(二)走进作者:
请同学们自己谈收集到的有关海明威的资料,教师整理后梳理。
海明威(1899~1961),美国现代作家,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耀眼的名字之一。
早期作品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青年一代的彷徨情绪,以“迷惘的一代”的代表著称。
20世纪末回到美国,写了不小以拳击家、渔民、猎人等为主人公的短篇小说,创造了“硬汉子”性格。
代表作:《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常升起》等(三)故事梗概
一个老人,一片大海,年迈的老人在海上到底将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
请学生概括小说主要内容
老渔夫桑地亚哥驾舟于海上连续84天,但是却连一条鱼也没捕到,在别的渔民的奚落中,老人决定第85次出海,去寻找他自己的幸运之神。
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残骸。
本文节选的就是从鲨鱼出现到老人回到渔港的部分。
(四)播放视频老人智捕大鱼的片段
(五)梳理课文情节
1.提问:小说节选部分共有老人与鲨鱼的几个回合的较量?对象都是什么?[学生从文中找,讨论交流后明确]
学生回答:五个回合,分别是与鲭鲨鱼斗、与星鲨鱼斗、与犁头鲨鱼斗、与星鲨鱼斗、与群鲨鱼斗
教师补充:一方是孤独的老人,一方是强悍的无数鲨鱼,一方是弱者,一方是强者,他们的较量,谁会胜利?
2.提问:老人与鲨鱼较量的五个回合中,老人用到了哪些武器?老人的身体状况又怎样?大马林鱼状况怎样?
学生回答:
第一个回合:用鱼叉(丢)、绳子(断)老人手受伤大马林鱼被吃掉40磅
第二个回合:刀子(钝)、桨老人手伤严重鱼被吃掉四分之一第三个回合:刀子(钝)、桨(断)受淌血半个身子被咬烂第第四个回合:短棍手痛得厉害
第五个回合:短棍(丢)、舵把(折)极疲乏仅剩残骸
教师补充: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老人实现了他的愿望,捕到了鱼,但是,尽管他费尽力气,勇敢搏斗,但是最终的结局,得到的却是一副残骸。
有人说,老人成功了,有人说,老人失败了,你认为老人到底是失败还是成功?
学生讨论后回答,发挥其自主性。
教师明确:
失败者,奋斗两天却一无所获;成功者,老人在不断的挑战中,战胜自我,精神上的胜利者。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
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
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
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
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
这样一个“硬汉子”形象。
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
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
可以说,这样一个形象,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思想。
3 提问:从小说情节中,概括老人的性格特征?
学生讨论回答:坚强、勇敢、一个面临厄运甚至绝境,永不屈服,永不放弃的硬汉子的形象。
(六)分析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段
在人物塑造上,小说采用了反衬法和内心独白等艺术手段,使老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1.提问:学生找出对鲨鱼的描写并概括
回答:速度快、嗅觉灵敏、身子强健、战斗武器好
2.提问:如此精细的描写鲨鱼的特征有何作用?
回答:两者对比,反衬老人的勇敢、智慧
教师补充:何为反衬,借助于对立面之强来烘托主体性格之强。
黑格尔说过:“人格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才能衡量出来。
”小说中,不少地方都极力描写鲨鱼的勇猛、凶狠,从而衬托出老人桑地亚哥的刚毅顽强。
3 提问:每一次搏斗之后,小说都写到了老人的心理,请同学们找出来,想想这在文中有何作用?
回答:战斗之后的一种缓冲,无数次心理的描写,让人看到老人的内心,从彷徨走向坚定,他有过后悔,但最终战胜自己,收获精神食量。
(七)教师小结
生活中,能压倒一切的不算是强者,不被一切所压倒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所以,你应当首先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充实自我,以最大的热情去拥抱生活,什么样的生活向我走来,我将向什么样的生活走去,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懈努力,以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迎接未来的挑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我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人生哲理的思考,对于老人到底是失败了还是成功这一段话非常满意。
整个教学环节紧凑,自己对名著很是动情和熟悉,挖掘较有深度,如此精细的描写鲨鱼的特征有何作用?每一次搏斗之后,小说都写到了老人的心理,请同学们找出来,想想这在文中有何作用?这两个问题设计合理,基本完成了本课重难点问题。
本文最有价值的是板块清晰,层次分明,结构合理,一导入用了电视剧《亮剑》,然后介绍作者,作品概述,然后播放视频老人智捕大鱼的片段,再通过分析情节和人物内心独白来分析人物形象。
环环相扣,结构严谨。
但略有不足之处是,分析占用时间过多些,设计内容含量也过多,学生反应慢不能很好配合分析学习,这样一来,没有能完成所有预想的教学环节。
在时间的把握和分配上总有拖延,这一点是以后教学必须坚决克服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