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暴力的几个问题
学校关于加强校园防性侵害防欺凌和暴力工作的实施方案6篇

学校关于加强校园防性侵害、防欺凌和暴力工作的实施方案6篇**中学学生预防校园欺凌、性侵事件实施方案及工作方案(一)为有效预防校园欺凌、性侵事件,维护和确保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根据教育部《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贵阳市教育局关于切实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和《关于校园欺凌、性侵的追责问责办法》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保护工作,切实预防性校园欺凌、侵犯少年儿童案件的发生,规范学生行为,积极主动和扎实认真地做好预防和处置校园欺凌、性侵事件,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保障校园安全、维护校园稳定、推进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组织领导1.学校成立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和组织我校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主要负责人为:**。
组长:**(校长)副组长:**(校纪委书记)、**(德育副校长)、**(总务、办公室副校长)组员:**(教育处主任)、**(教育处副主任)、**(总务处主任)、**(教务处主任)、**(办公室主任)、**(信科处主任)、**(教学处主任)、**(教学处副主任)、**(团委副书记)、**(教务处副主任)、**(办公室副主任)、**(教育处副主任)及全校教职工主要负责部门:教育处校园欺凌事件举报电话:****(学校办公室电话,负责人:**主任)、****(学校教育处电话,负责人:**主任)2.加强学校“三防”建设,如加强围墙、加固学生宿舍门窗建设、加强学校监控摄像头建设等。
3.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减少性侵害事故发生的几率。
4.学校每学期开学前教职工大会加强对教师的法制教育、师德教育,要求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刑法》、《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与教师的职业、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
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

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发展,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和暴力现象逐渐凸显,给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为有效防治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和暴力,制定并实施相关指导意见势在必行。
二、问题分析1. 校园欺凌和暴力的表现形式•言语欺凌:言辞伤害、嘲讽、侮辱等•身体欺凌:推搡、打击、踢踹等•心理欺凌:排斥、孤立、传播恶意言论等2. 形成原因•家庭背景不良•社会环境影响•学生个体心理问题3. 对学生影响•心理健康问题•学习情绪受损•人际关系障碍•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三、防治策略和措施1. 学校层面•加强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定期开展校园暴力和欺凌专项教育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学管理2. 家庭层面•家庭教育指导•加强家校合作,形成联合防治力量3. 社会层面•增强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建立社会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四、落实机制•指导意见由教育部门颁发并强制执行•学校建立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报告制度•加强对教师和家长的培训,提高防治意识和能力五、总结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和暴力问题是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制定指导意见并切实落实上述策略和措施是有效防治的关键。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成长环境。
特殊应用场合一: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增加条款:•加强农村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频率•开展面向农村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加强对农村学校师生心理辅导力量的培训和支持详细说明:在农村地区,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率较低,家庭教育水平也参差不齐。
因此,针对农村中小学,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制定与落实,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同时,也需要将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引入农村社区,指导父母关注和引导孩子的情绪和人际关系发展,增进亲子沟通。
此外,针对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需要加强对师生心理辅导力量的培训和支持,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和解决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
关于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通用5篇

关于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通用5篇整理的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通用篇1活动时间:__活动目标:1、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自觉抵制校园欺凌现象;2、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冲突;3、掌握与校园欺凌做斗争的方法活动过程:一、观看《关注校园欺凌现象》视频~引入新课。
二、思考:1、什么是校园欺凌?你遭遇过校园欺凌吗?学生结合观看的视频以及生活实际回答。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中的一些学生奉信暴力决定一切,以多欺少,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等现象,校园欺凌是个全球性的'问题。
2、讨论:校园欺凌有什么危害?学生回答并归纳:校园欺凌首先给受害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次是更为严重的心理上的`伤害,使受害者产生不安全感,产生恐惧和焦虑。
3、想一想:面对校园暴力我们有哪些对策?首先引导学生从受害者的角度想:不要忍着不吭声。
告诉家长或者老师;尽量不要一个人待着,尽量待在人多的地方;不理睬:如果有人冲你喊,让你交出你的午饭钱,不要理睬他,装做没听到,继续走自己的路。
其次引导学生从施暴者的角度想:反思一下值得吗?你要做的`事情可能给你带来批评、处分甚至法律处罚这将成为你人生的一个污点。
而起因也许只是很小的一件事,或仅仅是你自己的一时冲动。
这么做值得吗?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如果你被人愚弄、辱骂甚至是殴打你会是什么感受?如果你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长时间的恐惧和痛苦你忍心吗?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三、观看中小学生消除校园欺凌专题教育片。
关于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通用篇2一、教学目标认识校园暴力,知道校园欺凌和暴力造成的危害,学习应对的方法,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冲突,防微杜渐,避免不应有的伤害发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怎么样应对校园暴力。
难点:如何防范和应对校园暴力伤害,梳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护自身安全。
三、教法及教具教法:班会讨论法教具:案例资料、多媒体四、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生活是美好的,但生活也是复杂的,我们的周围也可能出现各种侵害我们权利甚至生命的`情况。
主题班会关于校园暴力四篇

主题班会关于校园暴力四篇一些同学在遭遇校园暴力、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却全然不知,以为校园暴力仅仅是不礼貌行为;另一些同学在目睹校园暴力时也无动于衷,以为只是同学间的“嬉闹”。
下面是带来的四篇主题班会关于校园暴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主题班会关于校园暴力1一、抵制校园暴力,辨别是前提一些同学在遭遇校园暴力、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却全然不知,以为校园暴力仅仅是不礼貌行为;另一些同学在目睹校园暴力时也无动于衷,以为只是同学间的“嬉闹”。
要抵制校园暴力,首先要具备对校园暴力的识别能力。
校园暴力包括行为暴力、语言暴力和心理暴力。
行为暴力在校园暴力现象中最为普遍。
行为暴力主要指包括打架斗殴、敲诈勒索、抢劫财物等一系列对人身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二、向校园暴力说“不”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打破了校园里原本属于我们的宁静与和谐,为了不让校园这方净土成为另一个“江湖”,为了不让我们的“花季”变成“花祭”,我们要坚决向校园暴力说“不”!①不崇拜暴力文化,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②不参与校园暴力。
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坚决不充当校园暴力行为中的帮凶。
③注重心理的健康发展。
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主动与他人沟通,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④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施暴者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无知,这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
既要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要以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保护自己,关注他人(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校园暴力的发生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同学间因口舌之争或其他原因的肢体冲突。
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私欲而引起的争执、事端。
预防争执和事端应做好以下两点:①与同学友好相处。
有的同学遇到矛盾时,不愿意吃亏,认为忍让就是没了面子失了尊严,最终只能使得矛盾不断升级,不断激化。
我们应该宽宏豁达,不应为一丁点儿小事僵持不下,斤斤计较,甚至拳脚相加,做出降低人格的事情。
②避免自己成为施暴者的目标。
我们平时不要随身携带太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要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
对于校园暴力政府的保护政策有哪些

对于校园暴⼒政府的保护政策有哪些在校园暴⼒不断出现的情况下,如何才能防⽌校园暴⼒,在校园暴⼒出现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才能导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对于校园暴⼒政府的保护政策有哪些?下⾯就让店铺⼩编为您解答这个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对于校园暴⼒政府的保护政策有哪些⼀个是让学校承担责任,防⽌校园暴⼒出现。
根据最⾼⼈民法院《关于审理⼈⾝损害赔偿案件适⽤法律若⼲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对未成年⼈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园或者其它教育机构,未尽到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遭受⼈⾝损害、或者未成年⼈致使他⼈⼈⾝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三⼈侵权致未成年⼈遭受⼈⾝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学校、幼⼉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另⼀个是个⼈承担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三条:“殴打他⼈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体的,处五⽇以上⼗⽇以下拘留,并处⼆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的,处⼗⽇以上⼗五⽇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千元以下罚款:(⼀)结伙殴打、伤害他⼈的;(⼆)殴打、伤害残疾⼈、孕妇、不满⼗四周岁的⼈或者六⼗周岁以上的⼈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或者⼀次殴打、伤害多⼈的。
”⼆、如果鉴定结果是轻伤,公安机关应当⽴案侦查,追究打⼈者的刑事责任。
若公安机关不予⽴案,可以向⼈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要求追究打⼈者的刑事责任。
不管是公诉还是⾃诉,都可以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对⽅赔偿医疗等费⽤。
《刑法》第⼆百三⼗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年以下有期徒刑;致⼈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段致⼈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年以上有期徒刑、⽆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民事赔偿的范围,根据【最⾼⼈民法院关于审理⼈⾝损害赔偿案件适⽤法律若⼲问题的解释】第⼗七条的规定,包括医疗费、误⼯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关于校园欺凌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校园欺凌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校园欺凌一直是国家、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多方关注下,校园欺凌的治理获得显著成效,但每年欺凌案例发生数量虽有所下降,欺凌案件总量仍骇人听闻。
校园欺凌案件的频繁报道,施暴视频的大量流传,让我们在震惊中不禁反思,校园欺凌在治理过程中究竟还存在哪些问题?本文从学校、国家两个角度分析校园欺凌治理存在的问题并寻求相应解决对策。
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学校、国家在校园欺凌治理过程中存在事前预防缺失,处理校园欺凌事件缺乏主动性的问题,事后解决方式单一。
对此笔者认为学校、国家应转变态度,化被动调解为主动化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事前预防与事后解决。
关键词:校园欺凌;事前预防;治理问题引言校园欺凌一直是国家、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国家对校园欺凌给予重视,每年发生案例有所下降,但案件总量仍骇人听闻,一些校园欺凌案件被频繁报道,一些施暴视频在网络上大量流传。
校园欺凌不仅对中学生的当前学习、生活造成影响,而且其潜在的负面影响也是长远的、难以修复的。
1校园欺凌概念界定1.1“校园欺凌”与“校园霸凌”、“校园暴力”的区分界定校园欺凌概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其与最相近的两个概念(校园暴力、校园霸凌) 区别开来。
笔者认为校园欺凌与校园霸凌概念是相同的,两者是(bully)的不同音译,国内学者对校园欺凌一词的使用更频繁且校园欺凌更能突出对受保护主体身心造成的深刻影响,突出受害人的危机状态,故使用校园欺凌概念。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中小学、幼儿园及其合理辐射地域, 学生、教师或校外侵入人员故意攻击师生人身以及学校和师生财产, 破坏学校教学管理秩序的行为。
( 姚建龙,2008)1.2 “校园欺凌”概念界定笔者认为,关于概念界定的主要分歧范畴为区域界定、主客体范畴、行为方式、危害结果等。
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及其合理辐射区内,侵害者教师、学生或社会人员以肢体欺凌或言语欺凌、关系欺凌、肢体欺凌、财物欺凌、强迫驱使、性欺凌(耍流氓)、网络欺凌等“软暴力”的方式伤害学生,并对其造成身体或精神伤害的行为。
校园暴力伤害安全常识解说

校园暴力伤害安全常识解说《校园暴力伤害安全常识解说篇一》嘿,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唠唠校园暴力这个事儿,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又不能忽视的大问题啊。
你们知道啥是校园暴力不?可不是只有动手打人那才叫校园暴力呢。
那些冷嘲热讽、孤立同学的行为,就像无形的刀,可能伤起人来更疼。
我就听说过这么一个事儿,有个同学,暂且叫他小A吧。
小A呢,家庭条件不太好,穿的衣服都是旧旧的。
就有那么几个同学,总是在他背后指指点点,说什么“看他那穷酸样儿”。
小A一开始还装作没听见,可时间长了,他就变得越来越自卑,上课也不敢发言了,走路都低着头,就像一只受伤的小鹌鹑。
这难道不是校园暴力吗?那要是真遇到动手的那种校园暴力呢?咱可不能傻愣愣地站着挨打啊。
也许有人会说,哎呀,我打不过他呀。
这时候咱就得讲点策略了。
首先,要大声喊出来,“你打人是不对的,我要告诉老师!”这一嗓子啊,就像警报一样,可能会把那些欺负人的家伙吓一跳。
要是周围有同学,那就更好了,你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向他们求救。
可别觉得不好意思,这时候面子啥的都不重要了。
在校园里啊,咱们得学会保护自己。
平时呢,尽量和同学们搞好关系。
你想啊,要是大家都喜欢你,谁还会来欺负你呢?就像一群小蜜蜂,大家团结起来,那力量可大了。
但是呢,也别为了讨好别人就失去了自己的原则。
要是有同学让你做坏事,你可不能傻乎乎地跟着干,这就像是在悬崖边上跳舞,一不小心就掉下去了。
再说说学校方面。
学校就像一个大花园,我们这些学生就是花园里的花朵。
那园丁呢,就得好好照顾这些花朵,不能让坏虫子来咬我们。
学校得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老师也得时刻关注同学们之间的关系。
要是发现有校园暴力的迹象,就得像扑灭小火苗一样,及时处理。
可别等到火势大了,那就不好收拾了。
咱们再说说家长。
家长啊,就像我们的避风港。
当我们在学校受了委屈,得能跟家长说。
可有些家长呢,一听到孩子说被欺负了,就火冒三丈,说什么“你咋这么没用,别人欺负你不知道还手啊?”这可不行啊。
关于校园霸凌的辩论赛

关于校园霸凌的辩论赛
校园霸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给受害者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和幸福。
以下是关于校园霸凌的辩论赛:
**正方观点:校园霸凌应该被严肃对待**
1. 校园霸凌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长期受到霸凌的学生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甚至会导致自杀。
2. 校园霸凌会影响受害者的学习和生活。
受害者可能会因为害怕被霸凌而不敢去学校,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辍学。
3. 校园霸凌会对施暴者产生负面影响。
施暴者可能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也会受到社会的谴责。
4. 校园霸凌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如果校园霸凌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可能会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
**反方观点:校园霸凌可以通过教育和引导来解决**
1. 校园霸凌往往是由于施暴者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所致。
通过加强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施暴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自己的行为。
2. 受害者也需要得到支持和帮助。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等活动,帮助受害者走出阴影,重建自信。
3. 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
学校可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对校园霸凌的监管和处罚。
通过这场辩论赛,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校园霸凌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让校园霸凌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预防校园欺凌意见和建议(优秀6篇)

预防校园欺凌意见和建议(优秀6篇)预防校园欺凌意见和建议篇一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新学期开学,作为家长,非常关注学生在校的安全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学生欺凌。
大家通过网络媒体能够看到一些关于学生欺凌事件的信息,日常也会听说学生欺凌事件。
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对被欺凌的学生造成身心伤害,实施严重欺凌的学生如果没有有效教育和管控,也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国家十分重视防范学生欺凌工作。
李克强总理做出批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
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
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教育部、公安部等部门先后印发了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防治工作方案。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写入了防治学生欺凌的内容。
学校继续落实和推进各项措施,防范发生学生欺凌事件,保护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的成长需要家校共育,家校携手,共同防范学生欺凌和暴力在我们学校和我们孩子身上发生。
请家长协同做好以下事项:1、教育和塑造孩子正直、善良,与人为善,团结共进的品格,不对他人实施欺凌和暴力,也不能参与和协助他人实施欺凌暴力。
如果自己孩子对他人实施了欺凌和暴力行为,请积极配合调查处理,放任也是对孩子的失职。
2、尽管老师告诉学生,遭遇欺凌一定报告。
但学生遭受欺凌,一般不会主动报告。
学校会通过不记名的问卷调研、学生座谈、日常观察等了解情况。
请家长重视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多关注孩子、多留意细节,及时发现孩子身体、言语、行为上的异常,善于从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只言片语中发现问题。
3、如果发现孩子遭遇欺凌事件,切忌斥责孩子,要立即与学校联系反馈情况。
要表示坚定的站在孩子一方,鼓励孩子勇敢面对欺凌和暴力事件。
通常孩子会因为羞耻和尴尬而不愿和父母谈论。
如果孩子不愿说出具体情况,也不要斥责其懦弱、没用,而是耐心陪伴,鼓励和等待孩子说出实情。
校园暴力的界定标准是怎样的

校园暴⼒的界定标准是怎样的校园暴⼒这种问题在每⼀个学校都或多或少存在的⼀些,有的⽐较严重的,甚⾄还会影响到学⽣的⼀⽣,那么对于校园暴⼒的界定标准是如何规定的呢?下⾯,为了帮助⼤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店铺⼩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校园暴⼒的界定标准是怎样的校园欺凌”或者“校园暴⼒”不是法律⽤语。
今年5⽉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表述为“发⽣在学⽣之间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及⽹络等⼿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事件,损害了学⽣⾝⼼健康”的⾏为,为我们认定校园欺凌和暴⼒⾏为提供了重要参考。
⽬前,国际公约对于如何界定校园欺凌也没有统⼀标准。
从国外的⽴法经验来看,为了有效解决校园欺凌问题,⼀些发达国家通过专门⽴法对校园欺凌予以明确界定。
根据校园欺凌和暴⼒⾏为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违规、违法⾏为和刑事犯罪。
校园欺凌和暴⼒达到⼀定严重程度涉嫌犯罪的,可能适⽤的有多个具体罪名,如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聚众⽃殴等。
检察机关在办案中,是根据案件事实,包括⾏为⼈的主观故意、客观⾏为、情节和危害后果等⽅⾯,按照法定标准来认定校园欺凌和暴⼒⾏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
⽐如,已满⼗四周岁不满⼗六周岁的学⽣使⽤轻微暴⼒或者威胁,强⾏索要其他学⽣随⾝携带的⽣活、学习⽤品或者钱财数量不⼤,且未造成⼀定危害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
⽽已满⼗六周岁不满⼗⼋周岁的学⽣出于以⼤欺⼩、以强凌弱或者寻求精神刺激,多次对其他学⽣强拿硬要,扰乱学校及其他公共场所秩序,情节严重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对于发⽣在在校未成年学⽣之间实施的严重欺凌、暴⼒⾏为涉嫌犯罪的,我们会依法处理,尤其是对于性质和情节恶劣、⼿段残忍、后果严重的,会坚决依法惩处。
以上内容就是相关的回答,校园暴⼒这种情况严禁出现在学校,⽽且在学校中的⽼师和领导⼀定要时时的监督每⼀位学⽣是否存在的校园暴⼒这种情况,有的话应当及时的制⽌。
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doc

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近来校园暴力愈演愈烈,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下面是由我整理的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欢迎阅读。
【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综治办、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民政厅(局)、司法厅(局)、团委、妇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综治办、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团委、妇联: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综治、公安、司法等有关部门和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发生在中小学生之间的欺凌和暴力事件得到遏制,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但是,由于在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制度措施、实施教育惩戒、形成工作合力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少数地方学生之间欺凌和暴力问题仍时有发生,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积极有效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1.切实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各地要紧密联系中小学生的思想实际,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引导全体中小学生从小知礼仪、明是非、守规矩,做到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团结友善、不恃强凌弱,弘扬公序良俗、传承中华美德。
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开展“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让学生知晓基本的法律边界和行为底线,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错误认识,养成遵规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积极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切实加强家庭教育,家长要注重家风建设,加强对孩子的管教,注重孩子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从源头上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发生。
关于校园暴力的法条

关于校园暴力的法条
校园暴力是指在学校内发生的暴力行为,包括身体伤害、威胁、欺凌、性侵等形式。
以下是中国相关法律对校园暴力的相关规定:
1.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方法强迫他人与其发生性关系的,或者以其他手段强迫他人实施其他淫乱行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 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依法应负刑事责任。
恶意施暴、虐待他人身体的,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法处罚。
3. 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强迫他人签订合同或者达到其他意思表示的,或者强迫他人不得签订合同或者达到其他意思表示的,情节较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4. 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人身自由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罚款。
此外,校园暴力也涉及学校教育管理方面的规定和学生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政策。
学校教育管理条例、学生管理规定等文件中对校园暴力行为提供了相应规定和处理程序。
需要注意的是,在处理校园暴力问题时,要综合考虑相关法律的规定,并根据具体案件的事实和法律理解进行判断和处理。
如果遇到校园暴力行为,当事人可以向学校报告,向警方报案,或向相关部门寻求法律援助和保护。
关于校园暴力的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时间:2023年4月15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李老师参会人员:全体学生记录人:张明---一、班会开始李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这次班会,主要是为了讨论一个大家都非常关心的话题——校园暴力。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也对社会风气造成了不良影响。
希望通过这次班会,我们能够提高认识,共同预防校园暴力。
二、校园暴力现状分析李老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校园暴力的现状。
据我国教育部和公安部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率有所上升,其中包括肢体暴力、言语暴力、心理暴力等多种形式。
这些暴力行为不仅发生在校外,校园内部也时有发生。
张明(学生):老师,我知道有些同学会因为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等问题受到其他同学的歧视和欺凌。
李老师:是的,张明同学说得很好。
校园暴力往往与这些因素有关。
我们要认识到,任何形式的暴力都是不可接受的,它会对受害者造成长期的心理创伤。
三、校园暴力案例分享李老师: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分享一些他们所了解的校园暴力案例。
李华(学生):我听说我们班上有个同学因为一次误会,被几个同学围殴,身上多处受伤。
王丽(学生):我也知道一个案例,一个同学因为成绩不好,经常被同学嘲笑,导致他变得自卑,甚至不愿意上学。
李老师:感谢大家的分享。
这些案例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校园暴力的危害。
我们要坚决抵制校园暴力,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四、校园暴力防治措施李老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防治校园暴力呢?1. 加强教育引导:学校和家庭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让他们明白校园暴力是不可容忍的行为。
2. 建立举报机制:学校应设立专门的举报渠道,鼓励学生举报校园暴力行为,对举报者给予保护。
3. 加强心理辅导:对于遭受校园暴力的学生,学校要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
4. 家校合作:学校和家庭要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校园欺凌安全小知识

校园欺凌安全小知识
校园欺凌一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校园欺凌,以下是一些校园欺凌安全小知识。
第一,认识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包括体罚、言语辱骂、恶作剧、虐待、排斥等行为。
这些行为会给被欺凌者带来身心伤害,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
第二,学会拒绝欺凌。
如果遇到欺凌行为,要敢于说“不”,积极保护自己的权益。
可以向老师、家长或者其他可信人士求助,并及时报告欺凌事件。
第三,维护友好关系。
与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
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第四,提高安全意识。
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对校园欺凌的防范意识,定期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应对校园欺凌。
第五,加强心理辅导。
对于遭受校园欺凌的学生,要及时提供心理辅导和帮助,帮助他们从心理上走出阴影。
第六,关爱每一个学生。
学校和社会应该给予每一个学生足够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们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通过以上校园欺凌安全小知识的学习,相信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校园欺凌,做到守望相助,共创和谐校园环境。
让我们一起努力,消除校园欺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学习生活。
校园暴力辩论辩题

校园暴力辩论辩题正方观点:校园暴力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得到严肃对待和有效解决。
首先,校园暴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据统计,受校园暴力影响的学生在学业上表现不佳,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其次,校园暴力会破坏校园安全和秩序,影响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最重要的是,校园暴力不仅仅是个别学生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价值观和教育体制的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校园暴力的预防和处理。
名人名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恶是沉默的大多数。
”这句话提醒我们,对于校园暴力这样的社会问题,我们不能选择沉默,而是应该勇敢地站出来,采取行动。
经典案例,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如“校园霸凌”、“校园斗殴”等,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伤害。
这些案例充分说明了校园暴力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反方观点:校园暴力是一种个别事件,不应该被夸大化。
首先,校园暴力事件在整个学生群体中只是少数个案,不能代表整体情况。
其次,学校和家长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和处理校园暴力,因此不必过分担忧。
最重要的是,过分强调校园暴力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恐慌和焦虑,反而适得其反。
名人名句,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曾说过,“世界上最大的谎言是怀疑的心。
”这句话告诉我们,对于校园暴力这样的问题,我们不应该过分怀疑和恐慌,而是要冷静客观地看待。
经典案例,一些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往往夸大了事件的影响和严重性,导致了公众的恐慌和焦虑。
这些案例表明,过分强调校园暴力会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综上所述,校园暴力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客观地看待和解决。
我们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处理校园暴力,而不是过分夸大或忽视这个问题。
校园暴力应对辩论辩题

校园暴力应对辩论辩题正方观点:校园暴力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得到严肃对待和有效应对。
首先,校园暴力对受害者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影响其学习和生活。
校园应该是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而校园暴力的存在严重破坏了这一环境。
其次,校园暴力会对整个校园的秩序和稳定造成威胁,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转。
最重要的是,校园暴力的存在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一些极端的后果。
对于校园暴力的应对,我们认为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校园暴力的宣传和教育,让学生意识到校园暴力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其次,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最后,学校还应该建立健全的校园暴力应对机制,及时处理校园暴力事件,保障学生的安全和权益。
反方观点:校园暴力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我们认为过分夸大校园暴力的危害性是不合理的。
首先,校园暴力并非普遍存在,只是个别案例,不能因噎废食。
其次,校园暴力的发生往往与受害者和施暴者的个人因素有关,不应一概而论。
最重要的是,过分强调校园暴力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心理影响,甚至引发恐慌情绪,适得其反。
对于校园暴力的应对,我们认为应该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来处理。
首先,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校园暴力事件。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法律教育,让他们明白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名人名句:"校园暴力是对未来的一种破坏,我们要共同努力,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 ——乔布斯。
经典案例:2018年,中国某高校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校园暴力事件,导致多名学生受伤。
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社会对校园暴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校园暴力对学生的严重威胁,也提醒我们应该重视校园暴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校园暴力校园欺凌主题班会5篇

校园暴力校园欺凌主题班会5篇校园暴力校园欺凌主题班会5篇全体师生要普遍知晓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并积极参与到阻止、打击这种问题中来。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主题班会校园暴力校园欺凌,供大家参考学习。
校园暴力校园欺凌主题班会(精选篇1)班会主题预防校园欺凌班会时间12月10日班会目的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学生懂得什么是校园欺凌以及校园欺凌的危害。
2、使学生掌握面对校园欺凌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互帮互助,共建平安校园。
班会流程一、什么叫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
校园欺凌分为单人实施的暴力,少数人数暴力,和多人实施暴力。
实施环境地区多为校园周边或人少僻静处。
二、校园欺凌的危害?1、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2、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
3、破坏社会秩序,使人们对法律失去信心。
三、校园欺凌的预防措施?1、家庭教育与预防。
2、学校教育与预防。
3、社会教育与预防。
4、在法律层面。
四、你能举出几个你认为是欺凌的行为吗?(举例子)五、一旦遭遇校园欺凌,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六、学习通知,发出倡议。
七、教师总结。
呼吁大家共同创建平安校园,强化学生非欺凌情感和自我保护意识。
校园暴力校园欺凌主题班会(精选篇2)为了杜绝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根据县委、县政府及教体局文件精神,经学校会议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专项治理,制定工作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及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扎实认真做好预防和处置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保障校园安全、维护校园稳定,构建和谐校园。
二、组织领导组长:副组长:成员:三、责任分工在校园欺凌专项治理中,各组织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安全:负责校园欺凌事件接待及上报等工作,协调各处室校园欺凌事件工作。
教导处:负责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完善学生课堂教学安全管理措施。
关于校园打架教育

完善教育法律法规
促进教育公平与发展
进一步完善教育法律法规,明确学校、家 长和社会的责任与义务,为处理校园打架 事件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推动教育公平与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 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从根本上减少校园打 架事件的发生。
谢谢观看
THANK YOU
校园文化氛围
部分学校过于注重学术成 绩,忽视道德教育,导致 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 导。
学生心理问题
部分学生存在自卑、孤僻 等心理问题,容易通过打 架来发泄情绪或寻求关注 。
涉及人员及年龄特点
涉及人员
校园打架事件通常涉及在校学生,包 括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等。
年龄特点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打架行为上表现 出不同的特点,如小学生打架多因琐 事引起,而中学生和大学生则可能涉 及更复杂的情感纠葛和利益冲突。
开展班级交流活动
组织班级间的交流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减少因误解和偏见引 发的冲突。
03
打架事件处理流程与 规范
及时发现并制止打架行为
01
强化校园巡逻和安保力度
增加校园内的巡逻频次,特别是在易发生冲突的区域,如食堂、操场等
。安保人员应具备快速反应能力,一旦发现打架行为,立即上前制止。
创伤等。
对家庭的影响
打架事件会给家庭带来经济和 精神负担,甚至导致家庭关系
破裂。
对学校的影响
打架事件会破坏学校的声誉和 形象,影响学校的招生和教学
工作。
对社会的影响
打架事件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 因素,影响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
02
校园打架预防措施
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
深入开展法制教育
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 ,普及法律知识,让学生明确打 架斗殴的严重后果,增强法律意 识。
关于校园霸凌的总结五篇

关于校园霸凌的总结 1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
2.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暗示教会学生察觉自己的攻击意识,并合理控制与调整不合理的观念。
3.当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
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欺凌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了解校园欺凌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过程:一、走近校园欺凌校园本是静美之所,然而这片静土也染上了血腥。
如果任由这种校园欺凌发展下去,那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
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要拒绝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
对施暴者来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耽忧。
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
列举一些校园欺凌事件:北京中关村二小校园欺凌事件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导,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 NO》的文章日前刷爆朋友圈。
北京中关村二小一位学生家长在文中称,孩子长期遭到同班两名同学的霸凌, 11 月 24 日更是被两人用厕所垃圾筐扣头。
事发后,孩子浮现失眠、易怒、恐怖上学等症状,经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
湖南女生在不到 100 秒视频中被掌掴 32 次20xx 年 4 月 22 日晚,有网友在 qq、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上发布一段视频,视频内容为数名女生掌掴一位女生。
在不到 100 秒的视频中,女生被掌掴 32 次,此间向来没有反抗。
重庆彭水一初中生被同学持刀捅死20xx 年 4 月 28 日 13 时许,桑柘中学学生沈某(男, 14 岁)与同校学生赵某(男, 15 岁)在校内因同学间纠纷发生争执。
争执中,沈某持刀刺中赵某胸部,赵某经送桑柘卫生院抢救无效死亡。
初二女生找男生说话遭掌掴被逼说自己是狐狸精20xx 年 5 月 14 日雯雯在济南历城区某中学读初二,成绩优异、性格爽朗。
关于“如何处理校园暴力事件”的访谈提纲

关于“如何处理校园暴力事件”的访谈提纲访谈者:一、访谈目的通过对各个被访者的调查分析结果得出关于校园暴力如何预防与解决的结论。
二、访谈地点湖北省武汉市三、访谈时间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12月四、访谈方式面对面的访谈(个体访谈)五、访谈对象湖北省武汉市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六、提问提纲(一) 访谈开场您好,我是华中师范大学15级体育教育专业的一名学生,现在在做一个关于“如何处理校园暴力事件”的专题调查,最多耽误您几分钟宝贵的时间完成这个访谈。
本次访谈主要通过问答形式进行,访谈内容将严格保密!为保证访谈的有效性,请真实地回答每个问题,如果没有疑问的话,我们就开始吧。
(二) 访谈对话(注:括号中为可能做出的回答,亦可以作为对被采访者的引导)1. 请问您所在的学校发生过校园暴力事件吗?2. 请问您认为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是由哪些原因导致的?(内因:学生自身性格;外因:学校监管不严、安全教育不到位,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不足)3. 请问您的学校对于预防校园暴力事件采取过哪些措施?(安全教育知识宣讲、制定相关校规、明确处罚制度、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与辅导)4. 请问您认为您的学校里,学生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强吗?5. 请问您亲自处理过校园暴力事件吗?对于施暴者您是如何处理的〖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对于受害学生您又是如何安抚的〖应该如何安抚〗?6. 请问您怎么看待校园暴力事件对受害学生的影响?(生理、心理;短期、长期)7. 假如你的孩子在学校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您是无意中在家发现的,这时您会如何处理?8. 请问您认为体育教师可以为“校园暴力的预防与解决”做出哪些贡献?(安全意识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通过举办教学比赛使学生合理地宣泄压力)(三) 访谈结束感谢您的配合,祝您生活愉快。
七、采访步骤1.整理访谈问题;2. 观察调查活动现场情况;3. 开始访谈并记录;4. 访谈的总结与评估。
八、可能碰到的问题1. 被访者拒答;2. 访谈地点受环境影响;3. 访谈过程中被访者不耐烦;4. 访谈过程中被第三者打断;5. 被访谈者敷衍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手段
刚才对方辩友谈到了我们应该采取其他更有效的手段,而非加重刑罚。
首先,我方对这个“更有效”存在疑虑。
什么叫更有效呢,无疑是效果好。
现今的法律政策是对未成年人以教育感化为主,惩戒为辅。
可是如今的状况是怎样的呢?为辅的惩戒太轻,沦为形式,主要运用的还是教育的方法。
但现在的情形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回潮率极高,再犯罪率平均在50%左右。
这不都是因为仅仅用教育等温和手段并没有效吗!?试想家长无比温柔地纠正顽劣孩童的错误,一般都没什么用。
不得不说,每一个施行校园暴力的未成年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原因,仅仅使用教育手段并不能普遍解决校园暴力问题,而且也无法对受害者作出交代,起作用需要的时间周期很长。
所以,我方认为加重刑罚力度是有必要的,这不仅是因为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还因为只有合理的刑罚才能让受害方与加害方受到平等对待,维持校园的秩序。
我方认为教育应该与加重刑罚力度后、回到合理水平的刑罚同时进行,才能真正起到效果。
对未成年人残忍
刚才对方辩友还谈到了,加重刑罚力度对未成年人来说是不是太过残忍了呢?我方定义的加重刑罚力度,是指将刑法中未成年人应负责任调整到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而非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量刑等同化,即对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我们应通过医学鉴定来确定他是否有强烈的犯罪意图,再来确定量刑轻重,这与刑法上对精神病人的考查方式相一致。
而且对方辩友说的“一生的污点”全是臆断。
2013年1月1日施行的新刑诉法首次确立了未成年人前科封存制度。
未成年人的犯罪情况都不会进入个人档案。
对方辩友还认为未成年人主观罪过性较小,但难道就此可以忽略他们犯下的罪行吗?如今未成年人已今非昔比,由于网络媒体的发达,未成年人接受的信息量太大,仅仅只靠教育已经难以约束他们了,那此时我们就能放纵不管吗?我们要做的应是将刑罚的栅栏变为电网,让他们不敢再越过,既减少了犯罪率,又防止未成年人走上歧路,这样效果不是更好吗?其次,对方辩友说加重刑罚力度对加害者太过残忍,那加害者对受害者造成伤害就不残忍吗?现在的法律难道只应该保护加害者吗?同样是未成年人,我们要的是让法律能对受害者与加害者更公平一些。
而且我方主要想做的是让理应受罚但现在不受刑罚的未成年人受到应有的处置,因为面对的是未成年人这一特殊集体,他们代表了国家的未来,所以我们更不能纵容他们,而是让他们及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加重刑罚力度后,我们还是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但惩罚不可像如今一样丧失了它在刑罚中应有的威严,要真正起到惩治罪恶的作用,从形式正义走向实质正义。
刑法是一种以牙还牙
受害者为什么想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正是因为现有的刑罚没有给予受害者应有的惩罚啊!如果刑罚是公正的,他们为什么还会想要自己进行报复呢?
美国,没有用处
对方辩友还谈到了一个很可笑的逻辑,那就是美国对未成年人的刑罚力度很重,但犯罪率却还是很高,所以刑罚没用。
我们真正应该看重的是美国加强刑罚后,犯罪率降低了多少才对呀。
据调查数据表明,自美国加重刑罚力度后,校园暴力发生率有将近1/3的下降幅度。
这不正是说明加重刑罚力度是有效的吗?
必然性的震慑
刚才对方辩友说真正起到震慑作用的是惩罚的必然性,那么我就产生疑惑了,现在对未成年人的刑罚多是以极轻的刑事惩罚告终,这个是否必然又有什么差别呢?就像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是否会发生并不会对我们造成影响一样。
必然性的威慑力也是建立在加重刑罚力度上
刑罚只是惩罚作用、对方只说刑罚惩罚作用的坏处
刚才对方辩友认为刑罚只是起了惩罚作用,我们必须明确,刑罚许多功能,主要是教育、补偿、震慑和惩罚。
刑法是所有人的教科书,明确了哪些事不该做,如今它出现了漏洞,我们就得完善它,以免给了未成年人错误的暗示。
其次,法律能在惩罚犯罪者的同时合理地补偿受害者,它是维持稳定社会的一个必要基石。
刑罚的震慑作用也是不能小看的,在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之前,红旗沟知青农场特大杀人案中,被胁迫参与杀人的未成年人王玉生说自己不敢杀人的理由是“我不敢,那是犯法的,杀人要偿命。
”这不正能证明法律的存在的威慑力吗!我们设立刑罚当然是不止惩罚这一项作用的啊!
法律已经足够完善,是检举等应该改善
刚才对方辩友说如今的法律已经足够完善,那对方辩友又能如何解释我方一辨中举的14岁福建少女被殴打至脑震荡,而仅仅只得到了道歉和赔款的事件呢?校园暴力的特殊性在于我们不仅要安抚受害者,还要让未成年人的犯罪者真正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恶劣性。
所以仅仅是补偿受害者是不够的,一定要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对方辩友认为是冷漠的围观者酿造了许多校园惨案,但这并不是刑法来约束的行为,它是思想道德上的缺失,我们当然要施以教育等手段,但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哪怕他有苦衷,也不应加害他人,还是应该受到刑罚,这样才是社会宣扬的公平正义。
否则每个罪犯都说自己有苦衷,那就都原谅他们,刑罚又有什么意义了呢?
被利用
刚才对方辩友还谈到未成年人很容易被他人利用而犯下罪行。
首先,我相信具有行动能力的人都是知道杀人是不对的,既然都已经具有了基本的是非观,那么还继续犯罪,是不是就是有了犯罪意图了呢?那本就应当受到惩罚。
其次,我方认为加重刑罚力度后,反而能保护这些被利用的未成年人不再被利用。
用合理的刑罚来惩罚他们,原本看重未成年人不用负刑事责任而利用他们的人就得从此罢手,这不是也减少了校园暴力事件了吗?
其他惩罚足够
对方辩友认为受到未成年人犯罪者收到了除刑罚外的惩罚,但这些惩罚是不可控的,如被网友谩骂,被人肉搜索,这些惩罚远比刑罚要对他们造成的伤害严重,所以合理地加重刑罚未免不是一种对未成年人犯罪者的保护,负担应有的刑事责任,让他们远离社会舆论的攻击。
问对方辩友认为16岁以下未成年人抢劫而不受任何刑事处罚合理吗?
对方辩友认为无论未成年人有没有犯罪意图都应该给他们减轻刑罚吗?对方辩友认为没有了合理的刑法,我们的社会会不会受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