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书法作品鉴赏(上中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庭坚--书法作品鉴赏(上、中、下)

黄庭坚书法作品鉴赏(上卷)

宋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豫章、黔安居士,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世称“黄山谷”。北宋诗人,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学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 。推崇杜诗韩文,善于借鉴翻新,诗风瘦硬,气象森严,自成一家,开创江西诗派,为江西诗派之鼻祖。黄庭坚出身于一个家学渊博的世家,父亲为著名诗人,与当时的王安石、欧阳修、梅尧臣都有交往。自小聪慧过人,一生命运多桀,仕途坎坷,与苏东坡极为相似,热衷佛老,也不逊于苏。举治平三年进士,历官集贤校理、著作郎、秘书丞、涪州别驾、吏部员外郎等,曾被以修实录不实之罪名而遭贬谪。他长于诗词,工于书法。其诗,奇倔劲峭,力矫轻俗之习,为江西诗派所宗;其词,豪放秀逸,与秦观齐名。其诗文、禅学出众,与苏轼并行,故又有[苏黄]

之称。其书法,真、行、草俱佳。宋徵宗评云:“黄书如抱道足学之士,坐高车驷马之上,横钳高下,无不如意” 。《宋史•文苑传》称他:“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他自己说:

“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舜钦)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

又得张长史、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他的行书,如《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用笔如明代冯班《钝吟杂录》所讲:“笔从

画中起,回笔至左顿腕,实画至右住处,却又跳转,正如阵云之遇风,往而却回也。”他的起笔处欲右先左,由画中藏锋逆入至左顿笔,然后平出,“无平不陂” ,下笔着意变化;收笔处回锋藏颖。善藏锋,注意顿挫,以“画竹法作书”给人以“沉着痛快”的感觉。其结体从柳公权的楷书得到启发,中宫收紧,由中心向外作辐射状,纵伸横逸,如荡桨、如撑舟,气魄宏大,气宇轩昂。其个性特点十分显著,学他的书法就要留心于点画用笔的“沉着痛快”和结体的舒展大度。至于他的草书,赵孟俯说:“黄太史书,得张长史圆劲飞动之意。”“如高人雅士,望之令人敬叹。”明王世贞谓其“大书酷仿《鹤铭》,狂草极拟怀

素” ,“老骨颠态、种槎出”。

宋黄庭坚《报云夫帖》行书V《云夫帖》亦称《致云夫七弟尺牍》、《报云夫》、《竭力田园帖》纸本32.6X 65.4cm, 凡18 行,242 字。无书写时间,从书风判断应是晚年所书,大约书于1100~1105 年间。钤有“项叔子” 、“安岐之印”等印记。《大观录》、《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等著录。《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谷园摹古法帖》、《宋黄文节公法

书》、《宋四家墨宝》等收录。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释文:雲夫七弟,得書知侍奉廿五叔母縣君萬福,開慰無量。諸兄弟中,有肯爲衆竭力治田園者乎?鰥居亦何能久堪,復議昏對否?寄示兄弟名字曲折,合族圖幾爲完書矣。但欲爲其中有才行者立小傳,尚未就耳。龐老《傷寒論》無日不

在幾案間,亦時時擇然識者,傳本與之。此奇書也,頗校正其差誤矣。但未下筆作序,序成先送成都開大字板也。後信可寄矣蘄州藏記亦不忘,但老來極懶,故稽緩如此耳。壽安姑東卿一月中俱不起,聞之悲塞,二子雖有水磑爲生資,子顧弟亦能周旋之乎?窀穸之事,計子顧必能盡力矣。叔母不甚覺老否?徐氏妹孀居如何?調護令不爽耶。無期相見。千萬爲親自愛。十月十一日,兄庭堅。報雲夫七弟。>

宋黄庭坚《伯夷叔齐庙碑》楷书碑刻V黄庭坚撰并书字极秀丽,笔划瘦润,与生平所作不相同,细察别铙妩媚之趣。

>

宋黄庭坚《草书杜甫诗卷》草书V从《郁孤台法帖》拓

本尺寸来推算,山谷草书《山谷草书杜甫别李义诗》原作应是一个长约二点六米以上的卷子,目前残存者约占原卷三分之一强。此作较他作别有一种情趣,其结字取隶书横式者居多,但其笔势飞动,如流水行云别是一番“浏离浑脱” 景象《山谷草书杜甫别李义诗》,是所谓“夔州诸作”的一种。

原诗是一首五言古风,计二十三韵二百三十字,而现仅存拓片五开计十五行九十二字。释文如下:神尧十八子,十七王其门。道国及舒国,实为亲弟昆。中外贵贱殊,余亦黍诸孙。丈人嗣三叶,之子白玉温。道国健德业,请从文人论。丈人领宗卿,肃穆古制敦。先朝纳谏诤,直气横乾坤。子建文笔壮,河问经术存。尔克富诗礼,骨清虑不喧。洗然遇知己,

谈论淮湖奔。忆昔初见时,小襦绣芳荪。长成忽会面,慰我久别魂。三峡春冬交,江山云雾昏。正宜且聚集,恨此当离樽。〉

宋黄庭坚《次韵叔父帖》行书V三希堂刻本。《次韵叔

父帖》全称《次韵叔父夷仲送夏君玉赴零陵主簿》,《豫章黄先生文集.外集卷三》有载,约书于元丰三年(1080 年)。刻入《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

宋黄庭坚《淡山严诗》

宋黄庭坚《读书绿荫帖》行书V《读书绿荫帖》亦称《与立之承奉书》行草纸本27.1 X 43.1cm。凡9行,81字。书于元祐三年(1088 年)左右。钤有“缉熙殿宝” 、“友古轩” 等印记。《石渠宝笈初编》、《故宫书画录》等著录。《停云馆帖》、《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谷园摹古法帖》等收录。现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此帖为一则信札,笔法有飞动洒脱之神韵。在字的结体上,充溢着扩展开张之气息。释文:庭堅頓首,辱教審侍奉萬福爲慰。承讀書綠陰,頗得閑樂,甚善甚善。欲爲索兒錄數十篇妙曲作樂,尚未就爾。所送紙太高,但可書大字,若欲小行書,須得矮紙乃佳。適有賓客,奉答草率。庭堅頓首。立之承奉足下。〉

宋黄庭坚《二士帖》

宋黄庭坚《狄梁公碑》楷书V范仲淹撰黄庭坚书。书于

绍圣元年(1094)六月。宋拓本。楷书。凡175 行,共1910 字。帖心高23 厘米。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狄梁公,即狄仁杰(607-700),唐大臣。字怀英,太原(今属山西)人。高宗时任大理丞、宁州豫州刺史等职。武则天时为来俊臣诬害下狱,贬彭泽令,后又复相。以不畏权势著称于世。睿宗时,追封梁国公。狄仁杰死后,各地陆续建祠堂立碑,据史籍记载,有:唐李邕撰,张庭珪八分的《唐魏州刺史狄仁杰生祠碑》;唐冯宿撰,胡证正书并篆额的《唐狄梁公祠堂碑》;唐元通礼撰,党复书《唐豫州刺史狄梁公碑》。宋代,黄庭坚对狄仁杰的人品极为敬佩,曾作诗云:“鲸波横流砥柱,虎口活国宗臣。小屈弦歌百里,不诬天下归仁。”后来,就书写了范仲淹所撰的《唐狄梁公碑》。此碑自署“左朝奉郎、集贤校理、管亳州明道宫黄庭坚书”考《山谷先生年谱》,绍圣元年(1094)六月,黄庭坚管句亳州明道宫,则碑是书

于此时,时值山谷五十岁。刘喜海、任杰、王大成、魏稼孙、沈树镛藏拓。集楼题签;内钤印:" 觉盦任杰收藏金石书画","集楼所藏金石","韶九","王大成印","臣喜海印","刘喜海","燕庭","大成","吉父所得","王成吉金乐石","有金石癖","锡曾读碑之印","郑斋"。此碑书体虽倾侧,但极端谨,姿态未溢,似有嫩气。昔人谓狄公事,范公文,黄公书为三绝也。碑原在江西九江,石久毁,元延佑五年(1318)重新上石,现传世拓本亦少,所传一为宋拓裱本,一为明拓本。《苍润轩碑跋》、《石墨镌华》、《书昼跋跋》、《庚子销夏记》等书着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