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易混淆的小学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中最易混淆的15条基础概念
小学数学中最易混淆的15条基础概念最小的一位数是0还是1?这个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存在争论。
先来看看《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师教学用书》第98页“关于几位数”的叙述:“通常在自然数里,含有几个数位的数,叫做几位数。
例如“2”是含有一个数位的数,叫做一位数;“30”是含有两个数位的数,叫做两位数;“405”是含有三个数位的数,叫做三位数……但是要注意:一般不说0是几位数。
再来听听专家的说明:在自然数的理论中,对“几位数”是这样定义的,“只用一个有效数字表示的数,叫做一位数;只用两个数字(其中左边第一个数字为有效数字)表示的数,叫做两位数……所以,在一个数中,数字的个数是几(其中最左边第一个数字为有效数字),这个数就叫几位数。
于此,所谓最大的几位数,最小的几位数,通常是在非零自然数的范围研究。
所以一位数共有九个,即:1、2、3、4、5、6、7、8、9。
0不是最小的一位数。
2为什么0也是自然数?课标教材对“0也是自然数”的规定,颠覆了人们对自然数的传统认识。
于此,中央教科所教材编写组主编陈昌铸如是说:国际上对自然数的定义一直都有不同的说法,以法国为代表的多数国家都认为自然数从0开始,我国教材以前一直都是遵循前苏联的说法,认为0不是自然数。
2000年教育部主持召开教材改编会议时,已明确提出将0归为自然数。
这次改版也是与国际惯例接轨。
从教学实践层面来说,将“0”规定为“自然数”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2.1 “0”作为自然数的“好处”众所周知,数学中的集合被分为有限集合和无限集合两类。
有限集合是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像某班学生的集合。
无限集合是含有的元素个数是非有限的集合,如分数的集合。
因为自然数具有“基数”的性质,因此用自然数来描述有限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是很自然的。
但在有限集合中,有一个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集合,叫空集{},元素个数为0。
如果不把0作为自然数,那么空集的元素的个数就无法用自然数来表示了。
小升初奥数易错知识点总结
小升初奥数易错知识点总结作为小学生参加奥数考试,有一些知识点是容易出错或者容易混淆的,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小升初奥数容易错的知识点。
一、加减法1.进位与退位:在进行加减法运算时,需要注意进位、借位。
在进行加法运算时,当个位相加大于10时需要进位;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当被减数小于减数时需要向高位借位。
很多同学在这个地方容易出错,因此需要多加练习,加深对进位与退位的理解。
2.有多位数的加减法:在进行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时,要注意对齐相应的位数,不要忽略某位的运算。
另外,要留心进位、借位的处理,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二、乘法1.乘法口诀表:乘法口诀表是小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掌握好乘法口诀表对于进行乘法运算非常重要。
需要多加练习,加深印象。
2.乘法运算:在进行多位数的乘法运算时,需要注意对齐数位,逐位相乘,最后将各位数的结果相加。
在进行长串乘法运算时容易出错,需要多加练习。
三、除法1.除法运算:在进行除法运算时,要注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弄混。
另外,对于小数的除法运算也需要多加练习。
2.带余数的除法:在进行带余数的除法运算时,要注意商和余数的求法,不要搞混。
四、数学逻辑1.逻辑推理题:奥数经常出现一些与数学逻辑相关的题目,这些题目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进行逻辑推理题时,需要仔细分析、独立思考,不能草率行事。
2.图形逻辑题:奥数中的图形逻辑题也是一个容易出错的地方,需要考生注意观察、分析,对图形的特征要有清晰的认识。
五、几何1.几何图形的性质:对于各种几何图形的定义、性质,需要考生牢记,不要混淆。
几何图形题目在奥数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需要加强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2.平行线与垂直线:在几何题目中,常常涉及到平行线与垂直线的性质,需要考生注意这些线的关系,不要搞混。
六、综合题目1.综合运算题:在奥数考试中,经常出现综合运算的题目,需要对基本的加减乘除进行灵活运用,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最易出错的61个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最易出错的61个知识点总结一、数与式易错点1:有理数、无理数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理解错误,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概念混淆。
以及绝对值与数的分类。
每年选择必考。
易错点2:实数的运算要掌握好与实数有关的概念、性质,灵活地运用各种运算律,关键是把好符号关;在较复杂的运算中,不注意运算顺序或者不合理使用运算律,从而使运算出现错误。
易错点3: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区别。
填空题必考。
易错点4:求分式值为零时学生易忽略分母不能为零。
易错点5:分式运算时要注意运算法则和符号的变化。
当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要先因式分解,因式分解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注意计算方法,不能去分母,把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填空题必考。
易错点6: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每个式子都为0;整体代入法;完全平方式。
易错点7:计算第一题必考。
五个基本数的计算:0 指数,三角函数,绝对值,负指数,二次根式的化简。
易错点8:科学记数法。
精确度,有效数字。
这个上海还没有考过,知道就好!易错点9:代入求值要使式子有意义。
各种数式的计算方法要掌握,一定要注意计算顺序。
二、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易错点1:各种方程(组)的解法要熟练掌握,方程(组)无解的意义是找不到等式成立的条件。
易错点2:运用等式性质时,两边同除以一个数必须要注意不能为0 的情况,还要关注解方程与方程组的基本思想。
(消元降次)主要陷阱是消除了一个带X 公因式要回头检验!易错点3:运用不等式的性质3时,容易忘记改不改变符号的方向而导致结果出错。
易错点4: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取值范围的题目易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导致出错。
易错点5: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无解的条件易忽视相等的情况。
易错点6:解分式方程时首要步骤去分母,分数相相当于括号,易忘记根检验,导致运算结果出错。
易错点7:不等式(组)的解得问题要先确定解集,确定解集的方法运用数轴。
易错点8:利用函数图象求不等式的解集和方程的解。
小学数学易混概念辨析
小学数学易混概念辨析小学数学中部分易混概念辨析南明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钟云珠小学数学概念是构成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其中,有一些意义相近却不尽相同、互有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较易混淆。
在教学中,应注意辨析它们的异同,把每一个概念区别于其他概念的本质特征突出出来,以利于学生清晰地理解、牢固地掌握、准确地运用。
数学基础知识有:概念、法则、定理、性质。
一、数学概念及其表现形式(一)数学概念数学概念在数学思维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
判断是由概念构成的,推理和证明又是由判断构成的,可以说,数学概念是数学的细胞。
判断、推理、证明都基于对概念的理解。
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本质属性: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许多的性质,如形状、颜色、气味等。
一个事物除了有许多性质外,还与其他事物间存在各种关系,如,上下、左右、大于、小于、胜负、平等、互助等等,在形式逻辑中把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事物的属性。
任何事物都有许多的属性,在事物的诸多属性中,有些属性是某个或某类事物所特有的,决定该事物的本质,使某一大小不同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后面这几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另外,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小;内涵越小,则外延越大。
如,我们来给“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增加内涵看看,如果增加“有一个角为直角”的话,就可以得到“长方形”的概念,那么再增加一个内涵“邻边相等”,又可以得到“正方形”的概念.“平行四边形”概念的教学,为后续概念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如果在“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的内涵中减少“两组对边平行”的属性,就得到了外延扩大的“四边形”的概念了。
可见,从数学知识发展的需要出发,对“概念体系”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概念间的从属关系,形成明晰的知识结构,并清晰地认识到学习“平行四边形”概念的“合理性”.概念的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是什么样的.“平行四边形”的含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内涵.它揭示了“平行四边形”与“四边形”的隶属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反映了“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属性.其中的关键词“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既可以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又可以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2.描述式用一些生动、具体的语言对概念进行描述,叫做描述式。
小学数学中部分易混淆概念的列举共36页
Hale Waihona Puke 小学数学中部分易混淆概念的列举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谢谢
初中数学最容易错的21个知识归纳总结
初中数学最容易错的21个知识归纳总结一、数轴1.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2.数轴上的点: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
(一般取右方向为正方向,数轴上的点对应任意实数,包括无理数。
)3.用数轴比较大小:一般来说,当数轴方向朝右时,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二、相反数1.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2.相反数的意义:掌握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从数轴上看,除0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它们分别在原点两旁且到原点距离相等。
3.多重符号的化简:与“+”个数无关,有奇数个“﹣”号结果为负,有偶数个“﹣”号,结果为正。
4.规律方法总结: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就是在这个数的前边添加“﹣”,如a的相反数是﹣a,m+n的相反数是﹣(m+n),这时m+n是一个整体,在整体前面添负号时,要用小括号。
三、绝对值1.概念: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②绝对值等于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绝对值等于0的数有一个,没有绝对值等于负数的数;③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
2.如果用字母a表示有理数,则数a绝对值要由字母a本身的取值来确定:①当a是正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本身a;②当a是负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③当a是零时,a的绝对值是零.即|a|={a(a>0)0(a=0)﹣a(a<0)。
四、有理数大小比较1.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可以利用数轴,他们从左到有的顺序,即从大到小的顺序(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也可以利用数的性质比较异号两数及0的大小,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
规律方法:有理数大小比较的三种方法:①法则比较: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②数轴比较: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于左边的点表示的数;③作差比较:若a﹣b>0,则a>b;若a﹣b<0,则a<b;若a﹣b=0,则a=b。
数学错误知识点总结
数学错误知识点总结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错误知识点,这些错误知识点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学习的困扰,甚至在考试中出现错误。
因此,了解这些错误知识点,并加以纠正,对我们的数学学习十分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一些常见的数学错误知识点,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释,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一、错误知识点:加减法运算符号常见错误:在进行加减法运算时,经常出现混淆加法和减法的情况,例如将加法运算符“+”写成了减法运算符“-”,或者将减法运算符“-”写成了加法运算符“+”,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解析:加法和减法是两种基本的数学运算,它们有着不同的运算规则和运算符号。
加法运算符号“+”表示两个数相加,而减法运算符号“-”表示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
因此,在进行加减法运算时,我们要仔细区分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和运算符号,并确保正确使用加减法运算符号,以避免计算错误。
二、错误知识点:未能理解“绝对值”概念常见错误:学生常常对“绝对值”概念理解不清,将其误解为一个数的正负号,而忽略了其实际含义和运算规则。
解析:绝对值是一个数的大小,不考虑它的正负号,通常用符号“|x|”表示,其中“x”为任意实数。
绝对值的定义是“对于任意实数x,当x≥0时,|x|=x;当x<0时,|x|=-x”。
因此,绝对值表示了一个数到原点的距离。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会用到绝对值,例如解绝对值方程、不等式,求绝对误差等。
因此,我们要正确理解“绝对值”概念,熟练掌握其运算规则,避免因误解绝对值概念而导致计算错误。
三、错误知识点:混淆分数和比例常见错误:学生常常将分数和比例概念混淆,误以为分数就是比例,或者比例就是分数,导致在解题时出现混乱。
解析:分数是表示不完整单位的数量关系的数,它由分子和分母两部分组成,其中分子表示被分的份数,分母表示全部的份数。
而比例是表示两个或多个数量之间的相对关系的数,它由两个或多个比值组成,通常用冒号“:”或者分数形式表示。
初中知识点易混淆总结
初中知识点易混淆总结在初中学习阶段,学生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知识点易混淆的情况。
这些知识点往往在字面上看起来相似,但其实在概念和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总结一些初中常见的易混淆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易混淆的数学知识点1. 分数和小数分数和小数都是用来表示数值的形式,但在概念上存在差异。
分数表示的是部分,并且可以表示为一个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或假分数(分子大于分母),而小数则是将整数和小数部分用小数点隔开表示。
在进行数值运算时,学生们需要注意分数和小数的换算和比较。
2. 平均数和中位数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但具体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有所不同。
平均数是将一组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用来表示数据的总体平均水平;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然后取中间的数值,用来表示数据的中间水平。
在应用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数据的均衡状况,而中位数更适合表示整体趋势。
3. 正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几何图形,但在形状和性质上存在差异。
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长方形的两对边分别平行且长度可以不相等。
在解题时,学生们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判断所给图形是正方形还是长方形,并正确运用相应的性质和公式。
二、易混淆的语文知识点1. 比喻和拟人比喻和拟人都是修辞手法,用来生动地描绘事物。
但在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上存在差异。
比喻是通过将一个事物直接比喻为另一个事物来描写,以便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拟人是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的特质和行为,使其具有人的形象和行为,以便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和形象感。
在阅读理解时,学生们需要注意区分比喻和拟人,从而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感受其表达方式。
2. 古诗和现代诗古诗和现代诗都是汉语诗歌的两种形式,但在创作手法和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
古诗多以五言绝句或七言绝句的形式出现,常常注重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情感;现代诗则更多地注重表达思想和情感,形式多样灵活。
初中学习中最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整理
初中学习中最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整理初中学习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为高中和大学学习打下基础的关键时期。
然而,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容易出错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中学习中最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数学知识点1. 分数与小数的转化:分数与小数的转化是初中数学中最容易出错的知识点之一。
在转化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算术操作错误,例如小数点位置不对、数字书写错误等。
解决方法是要多进行练习,通过做各种题型来加深对转化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 平方与开方:初中数学中常常涉及到平方与开方运算,例如计算面积、求根等。
在计算中,学生容易混淆平方与开方的概念,导致计算错误。
为避免混淆,学生应该注意平方表示数的乘积,而开方则是求一个数的平方根。
3. 方程与不等式的求解:方程和不等式是初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但求解过程中容易出错。
学生常常会在运算符号、变量移项、消元等步骤上出现错误。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多做练习,熟悉各种求解方法,并注意在求解过程中要一步一步进行,确保每个步骤正确。
二、物理知识点1. 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
然而,学生经常会混淆或忘记一些常用的单位,例如力的单位是牛顿,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等。
为了避免出错,学生可以通过制作物理知识卡片或做物理实验来加深对单位的理解和记忆。
2. 力和压强的计算:力和压强的计算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重点内容。
学生容易在计算过程中出现数值替换错误、单位转换错误等问题。
为了避免出错,学生可以先将题目中给出的数据进行整理,确定所需的物理公式,然后再进行计算。
3.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学生常常会在绘制光的传播路径、确定光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等方面出现错误。
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需要对光的传播规律进行深入理解,并注意光线的传播方向和角度的测量方法。
三、化学知识点1. 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化学中元素符号的记忆是学生容易出错的一个知识点。
对小学数学新教材16个易混淆知识点的解析
对小学数学新教材16个易混淆知识点的解析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已为越来越多的一线数学教师所接受。
对处于微观知识层面的一些现实性“诘问”,诸如“最小的一位数是0还是1?”、“为什么0也是自然数?”、“最大的分数单位是多少?”、“计算出勤率可不可以不乘100%?”……等等,看似“细节”的问题,却是彰显数学教学“科学性”“严谨性”不可或缺的一环,处理不好可能直接影响到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
1、最小的一位数是0还是1?这个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存在争论。
先来看看《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师教学用书》第98页“关于几位数”的叙述:“通常在自然数里,含有几个数位的数,叫做几位数。
例如“2”是含有一个数位的数,叫做一位数;“30”是含有两个数位的数,叫做两位数;“405”是含有三个数位的数,叫做三位数……但是要注意:一般不说0是几位数。
再来听听专家的说明:在自然数的理论中,对“几位数”是这样定义的,“只用一个有效数字表示的数,叫做一位数;只用两个数字(其中左边第一个数字为有效数字)表示的数,叫做两位数……所以,在一个数中,数字的个数是几(其中最左边第一个数字为有效数字),这个数就叫几位数。
于此,所谓最大的几位数,最小的几位数,通常是在非零自然数的范围研究。
所以一位数共有九个,即:1、2、3、4、5、6、7、8、9。
0不是最小的一位数。
2、为什么0也是自然数?课标教材对“0也是自然数”的规定,颠覆了人们对自然数的传统认识。
于此,中央教科所教材编写组主编陈昌铸如是说:国际上对自然数的定义一直都有不同的说法,以法国为代表的多数国家都认为自然数从0开始,我国教材以前一直都是遵循前苏联的说法,认为0不是自然数。
2000年教育部主持召开教材改编会议时,已明确提出将0归为自然数。
这次改版也是与国际惯例接轨。
从教学实践层面来说,将“0”规定为“自然数”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2.1“0”作为自然数的“好处”。
众所周知,数学中的集合被分为有限集合和无限集合两类。
小学数学易错易失分的26个知识点
小学数学易错易失分的26个知识点小学数学中有很多易错易失分的知识点,以下是26个常见的知识点及其容易出错的地方:1.数字的认识:容易混淆数字的大小和位置,如将十位和个位数字颠倒;2.加法和减法:容易出错的地方是进位和借位的处理,尤其是多位数的加减法;3.乘法和除法: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乘法口诀和除法运算规则的记忆,以及对不规则除法的处理;4.数量比较:常常混淆大于、小于和等于的概念,需要注意符号的位置;5.分数的认识:分子和分母的理解容易混淆,如将分子理解为总数,导致计算错误;6.分数的加减: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加减运算,需要找到通分的方法;7.倍数和约数:容易混淆倍数和约数的概念,导致计算错误;8.分配律和结合律:在多个数的加减乘除中容易迷失顺序,导致结果错误;9.单位换算:容易在不同单位之间转换时出错,尤其是涉及到倍数和进制转换的情况;10.平面图形的认识:容易混淆正方形、矩形、圆和三角形等基本图形,导致计算错误;11.周长和面积:容易忘记周长和面积的公式,导致计算错误;12.十进制和分数的转换:容易在十进制和分数之间转换时出错,尤其是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转换;13.时钟和日历的认识:容易混淆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以及年、月、日的概念;14.数据图表的理解:容易在柱状图、折线图和饼图中读取和比较数据时出错;15.位置与方向:容易迷失方向和位置的概念,导致问题的理解错误;16.长度、容量和质量的单位换算:容易在不同单位之间转换时出错,尤其是涉及到倍数和进制转换的情况;17.连续数的加减:容易在连续数的加减运算中迷失顺序,导致结果错误;18.分解因数和最大公约数:容易在分解因数和求最大公约数时出错,需要掌握奇偶性和素数的基本概念;19.分数的比较:容易在比较不同分数大小时出错,需要通分并比较分子;20.成倍背数:容易在成倍背数的问题中理解错误,导致计算结果错误;21.百分数和整数的转换:容易在百分数和整数之间转换时出错,尤其是百分数的换算和计算;22.简单方程的理解和计算:容易在解方程时迷失顺序和方法,导致结果错误;23.几何图形的投影:容易在图形的投影中迷失方向和理解深度,导致结果错误;24.大数的加减和乘法:容易在大数的加减和乘法运算中迷失进位和借位的处理方法,导致结果错误;25.阶乘和质因数分解:容易在求阶乘和质因数分解时忘记规则和方法,导致计算错误;26.图形的对称和旋转:容易在判断图形的对称性和旋转时出错,需要理解对称轴和旋转角度的概念。
小学数学中部分易混淆概念的列举
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4和28 最大公因数是( )4; 最小公倍数是( )
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 、17、19、23、29、31、37、41、43、 47、53、59、61、67、71、73、79、83 、89、97共25个。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 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 9、12都是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 ,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 其约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 、合数和1。
小学数学中部分易混淆概念的列举
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易混淆概念分布在: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等
数与数字
数字是用来记数的符号。
数:是表示事物的量的基本数学概念, 例如自然数、整数、分数等。
分数与百分数
联系:都是分数,只不过百分数是一种 特殊的分数;
区别:分数既可表示具体的量,如二分 之一米、三分之二千克,又可表示两个 量间的倍比关系。如男生人数是全班人 数的五分之三;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 量间的倍比关系,所以百分数又叫百分 比、百分率。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 有限小数。 例如: 41.7 、 25.3 、 0.23 都是有限 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 无限小数。 例如: 4.33 …… 3.1415926 ……
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 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 小数。例如:π(圆周率,它是一个无理数)
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个位是0的数。如:10、20...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 个位是0,而且各位上的数字的
和是3的倍数或能被3整除。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汇总与常见易错点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汇总与常见易错点小升初的数学基础知识点繁多,需要计算的地方也足够的多,这都是小学生数学学习当中的难题。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与易错点,希望能帮到您。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分析整理1-6年级知识体系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
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
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初中数学习中易混淆的知识点解析
初中数学习中易混淆的知识点解析初中数学学习中易混淆的知识点解析数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对学数学的初中生来说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些知识点可能会让学生感到迷惑和困惑。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析一些初中数学学习中易混淆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1. 分数与小数分数和小数是初中数学中最常见的数之表示方法。
但是,许多学生容易混淆它们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分数和小数是等价的表达方式,可以相互转化。
分数是指以分子和分母表示的数,例如1/2,而小数是指以十进制表示的数,例如0.5。
学生在转化分数和小数时,需注意分子除以分母得到的小数表示,以及小数位数与分母的关系。
2. 相似与全等相似与全等是几何学中常用的概念。
相似指的是两个图形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而全等指的是两个图形既形状相同又大小相同。
此概念容易混淆的原因在于形状相似的图形可能会有不同的比例尺度,需要通过对应边长的比较才能确定相似或全等关系。
3. 平方与开方平方和开方是数与运算中常见的概念。
平方是指一个数乘以自己,用符号²表示,例如2²=4;而开方是指找到一个数,使得它的平方等于给定数,用符号√表示,例如√4=2。
学生容易混淆的原因在于平方与开方是互逆运算,但需要考虑平方的结果可以是正数和负数,而开方的结果通常是正数。
4.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数列中的两种常见模式。
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项之间的差相等,例如1、3、5、7;而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项之间的比相等,例如1、2、4、8。
学生容易混淆的原因在于它们的规律有时候会相似,但需要注意区分相邻项之间的加减和乘除关系。
5. 个位与十位在初中数学中,个位与十位是一个常见的概念。
个位是一个多位数中最右边的一位,它的数值通常代表这个数的个数;而十位是一个多位数中的十位数,它的数值通常代表这个数的十倍数。
学生容易混淆的原因在于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个位和十位的进位和退位操作会导致数值的变化,需要注意在计算过程中保持正确的位数。
初中数学最易出错的61个知识点
初中数学最易出错的61个知识点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有一些知识点容易使学生犯错。
以下是初中数学最易出错的61个知识点:1.小数的运算规则2.含有绝对值的运算3.含有根式的运算4.有理数的比较5.正负数的四则运算6.解一元一次方程7.解一元一次不等式8.平方根的性质和计算9.立方根的性质和计算10.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1.分数的比较大小12.分数的化简和约分1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4.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5.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16.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7.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18.垂直线的性质和判定19.点、线、面的位置关系20.函数图象的性质和绘制21.图形的放大和缩小22.图形的旋转和平移23.图形的对称性24.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25.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26.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7.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判别式28.计算二次根式29.二次根式的化简30.集合的运算和表示31.方程与函数的关系32.因式分解与配方法33.判断一个数的因数34.等式的性质和运算35.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的应用36.二次根式的大小比较37.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38.分数方程的解法39.方程组的解法40.数列的通项公式41.等差数列的性质42.等比数列的性质43.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44.矩形的性质和计算45.面积的计算和性质46.体积的计算和性质47.三角函数的计算和性质48.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49.圆的性质和计算50.圆的面积和周长51.球的性质和计算52.梯形和菱形的性质和计算53.错题总结与错误分析54.去掉画蛇添足的步骤55.计算步骤的合理性和正确性56.数学语言的理解和运用57.分解和组合的运算技巧58.图形的结构和形状分析59.策略的选择和运用60.推理和证明的思路和方法61.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维和能力这些知识点需要学生特别注意,并反复进行练习和巩固。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理解,学生可以避免在这些知识点上犯错误,并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小升初考试必备数学10大难点和34个重难点公式
小升初数学必考10大难点汇总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基本思路: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盈亏问题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基本题型: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②当两次都有余数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③当两次都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牛吃草问题基本思路: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速度为“1”份,根据两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总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即可确定草的生长速度和总草量。
基本特点:原草量和新草生长速度是不变的;关键问题:确定两个不变的量。
基本公式:生长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短时间×短时间牛头数)÷(长时间-短时间);总草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长时间×生长量;抽屉原理抽屉原则一:如果把(n+1)个物体放在n个抽屉里,那么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有2个物体。
初中数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初中数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1. 分数中的记号:分数线、分数线下方的数叫分母、分数线上方的数叫分子。
2. 分数的大小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比较时,可以通分后比较分子大小。
3. 分数与整数的变化:一个整数可以看作是分母为1的分数,一个分数如果分子与分母相等,可以看作整数。
4. 小数的读法:小数点左边的数字读作整数,小数点右边的数字依次读作个位、十分位、百分位等。
5. 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时,从左到右依次比较数字,如果有一位不同,则大小已确定。
6. 百分数和实数的转换:将一个百分数除以100即可得到对应的实数,将一个实数乘以100即可得到对应的百分数。
7. 百分数的加减:将百分数转化为实数后进行加减,最后再转换为百分数。
8. 百分数的计算:百分数的计算可以直接换算成实数进行计算。
9. 梯形的面积公式:梯形的面积公式为$S=\dfrac{(a+b)h}{2}$,其中$a$和$b$为梯形的两个底边的长度,$h$为梯形的高。
10.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S=ab$,其中$a$和$b$为平行四边形的相邻两条边的长度。
11. 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立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为
$S=6a^2$,其中$a$为立方体的边长;立方体的体积公式为$V=a^3$,其中$a$为立方体的边长。
1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度相等,对应边的比值相等,面积比为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长比的平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因数和倍数
1、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我们就说a和b是c的因数,c是
a和b的倍数。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例如:3×8=24,3和8是24的因数,24是3和8的倍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4、一个非零的自然数,既是它本身的倍数,又是它本身的因数。
二、质数和合数
1、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质数也叫素数。
例如:2,3,5,7,11…都是质数。
最小的质数是2。
2、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例如:4,6,8,9,10,12…都是合数。
最小的合数是4。
3、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按因数个数的多少给自然数(0除外)分类,可以分三类:质数、合数和1。
5、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6、质数中只有2是偶数,其它质数都是奇数。
但奇数不完全是质数。
如:9和15是奇数,却是合数。
7、除2外,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但合数不完全是偶数。
如:45和51是合数,但不是偶数。
三、分解质因数
1、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例如:30=2×3×5,其中2,3,5本身是质数,又是30的因数,所以都是30的质因数。
2、把一个合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就是分解质因数。
例如:24=2×2×2×3叫做把24分解质因数。
3、只有合数才能分解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常用短除法。
四、互质数
1、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如:3和7的公因数只有1,3和7是互质数;6和13的公因数只有1,6和13是互质数。
2、两个数互质的几种情况:
(1)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如:11和19互质。
(2)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如:8和9互质。
(3)1和任何一个自然数互质。
如:1和18互质。
(4)相邻的两个奇数互质。
如:13和15互质。
(5)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但倍数关系除外)互质。
如:11和15互质。
(6)两个合数也可以互质。
如:14和15互质。
五、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例如:12的因数有:1,2,3,4,6,12。
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
12和30的公因数有:1,2,3,6,其中6是12和30的最大公因数。
2、求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
(1)分解质因数:把各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公有质因数的乘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例如:求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
18=2×3×3
24=2×2×2×3
18和24都含有质因数2和3,所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2)短除法:把各个数公有的质因数从小到大依次作为除数,连续去除这几个数,一直除到各个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除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例如:求36,24,42的最大公因数。
6 4 7
此时4与7互质,这三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停止短除。
36,24,42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3、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情况:
(1)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互质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
六、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1、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8的倍数有:8,16,24,32,40,48,56,64,72,…
12的倍数有:12、24、36、48、60、72,…
8和12的公倍数有:24,48,72,…其中24是8和12的最小公倍数。
2、求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
(1)分解质因数:先把每个数分解质因数,再把它们公有的质因数和独有的质因数连乘起来,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求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
12=2×2×3
30=2×3×5
12和30公有的质因数有2和3,独有的质因数有2和`5。
所以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2×3×2×5=60。
(2)短除法:用这几个数公有的质因数作除数,连续去除这几个数,直到得出的商两两互质
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边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求8,12,18的最小公倍数。
2
此时,2,1,3这三个数两两互质了,除到此为止。
8,12,18的最小公倍数是:2×2×3×2×1×3=72,
也可以写为[8,12,18]=72
3、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特殊情况:
(1)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