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及相关建议

合集下载

重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及相关建议

重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及相关建议

重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及相关建议一、近年来重庆市医疗卫生事业的现状1.1医疗卫生资源方面:截至 2007 年底,重庆户籍人口总量已达到3235.32 万(中国省级行政区第 20 名),平均每天诊疗人次280 人,病床使用率 55.1%,病床周转次数17.46 次,出院者平均住院日11.25天,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 77502 人,其中执业 (包括助理 )医师36588人,注册护士 20241 人。

重庆市有卫生机构6237 个,有病床床位 73093 张,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病床数2.14 张。

全市有卫生技术人员8.23 万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人员 3.05 人。

全市有乡镇卫生院1088 所、村卫生室10539 个,确保每个乡镇有 1 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每个村有 1 所卫生室;全市已有40 个区县 (自治县 )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19 所,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4 所,社区卫生服务站365 所,服务人口约 700 万。

1.2在医疗卫生事业投入方面:1997~ 2005 年,全市卫生总费用从51.10 亿元上升到165.86亿元,年均增长15.78%,明显高于同期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10.82%的增幅。

其中, 1997年至2005 年全市财政投入卫生事业费的绝对数量不断增加,从 3.49 亿元增加到14.79 亿元。

1.3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方面:重庆市建立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网点375 个,在 6 个区县启动高危人群禽流感病毒抗体水平监测。

建成三峡库区血吸虫病监测预警和防制体系。

全市已有 25 个区县完成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参公管理。

出台了《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分预案》和 8 个专项预案,全市 40 个区县建立健全了卫生应急管理机构、专家库和应急处置队伍。

1.4 农村合作医疗方面:重庆市自2003年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到2007 年底,除渝中区以外的39 个区县已全部开展新农合工作,参合农民达1807 万人,参合率为77% 。

2024年重庆市医疗机构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重庆市医疗机构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重庆市医疗机构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健康问题变得愈发重要。

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其医疗机构市场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本文将对重庆市医疗机构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2. 医疗机构数量和规模目前,重庆市的医疗机构数量逐年增加,规模逐渐扩大。

根据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公立医疗机构517家,民营医疗机构达到1921家。

这些机构涵盖了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疗中心等多个层次。

3. 医疗服务水平与技术设备随着医疗机构数量的增加,重庆市的医疗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重庆市的医疗机构引进了一批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与设备,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例如,一些综合医院在癌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吸引了外地患者前来就医。

4. 医疗机构布局与服务能力重庆市医疗机构的布局相对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市区和主要发展区域。

这些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逐步提升,能够满足大部分患者的基本医疗需求。

此外,近年来随着社区医疗中心的建设,医疗服务的基层化程度提高,方便了居民就医。

5. 医疗机构市场竞争形势重庆市的医疗机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由于市场需求与供给的不平衡,一些医疗机构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

为了吸引患者,医疗机构不断优化服务,提高效率,降低费用,并与医保部门合作,推出优惠政策。

6. 医疗机构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尽管重庆市医疗机构市场发展较快,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部分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居民就医困难。

其次,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激烈,市场份额分散,影响了整体效益。

此外,医疗机构在推广先进技术和提高服务质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7. 发展趋势和建议未来重庆市医疗机构市场发展的趋势是多层次、多样化发展。

随着医疗需求结构的变化,市场将更加注重个性化、专科化服务的提供。

同时,加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体系,提升整体竞争力。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12.24•【字号】渝府发[2010]124号•【施行日期】2010.12.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渝府发[2010]124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直辖以来,我市中医药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及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仍不相适应,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薄弱、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不明显、中医药教育科研滞后、中医高级人才匮乏、中西医发展差距拉大等问题亟待解决。

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重庆”建设,现就加快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一)发展目标。

到2015年,建立与“健康重庆”相适应的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方便有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居西部地区前列的中医药临床、教育和科研中心,建立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中医药服务的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使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总体水平达到西部地区前列和全国中等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中西医并重、中医中药并重、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弘扬中医药文化,推进我市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人民健康服务。

二、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一)科学规划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将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合理布局中医医疗资源,科学确定功能定位,构建以市级中医医院为龙头,区县(自治县)级中医医院为主体,综合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室及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1部门关于印发重庆市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1部门关于印发重庆市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1部门关于印发重庆市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3.30•【字号】渝卫发〔2020〕18号•【施行日期】2020.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1部门关于印发重庆市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各区县(自治县)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科技局、民政局、财政局、人力社保局、自然资源局、城乡建委、市场监管局、医保局、银保监局,两江新区社发局、两江新区经济运行局、高新区公共服务局、万盛经开区卫生计生局: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规范发展,现将《重庆市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科技局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重庆市医疗保障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监管局2020年3月30日重庆市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社会办医疗机构(以下简称社会办医)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不同人群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并为全社会提供更多医疗服务供给的重要力量。

为进一步规范全市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贯彻落实国家十部委《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国卫医发〔2019〕42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大政府支持社会办医力度(一)拓展社会办医空间。

落实“十三五”期间医疗服务体系规划要求,严格控制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为社会办医留足发展空间。

各区县(自治县)(以下简称各区县)在新增或调整医疗卫生资源时,要首先考虑由社会力量举办或运营有关医疗机构。

社会力量在医疗资源薄弱区域和康复、护理、精神卫生等短缺专科领域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属地政府可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提供场地或租金补贴和其他支持政策。

重庆医疗行业分析

重庆医疗行业分析

重庆医疗行业分析重庆医疗行业是指重庆市范围内的医疗服务和医疗设施。

随着重庆市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该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首先,重庆市医疗行业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

重庆作为一个大型城市,人口众多,医疗需求量非常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重庆医疗行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其次,重庆医疗行业的发展空间巨大。

重庆市正在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在医疗设施方面,重庆市正在扩大医院规模,建设更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以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同时,在医疗技术和设备方面,重庆市正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

此外,重庆医疗行业有着较为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

重庆市实行了医保制度,保障了广大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此外,重庆市还实行了医疗救助制度,为贫困居民提供医疗救助和医疗救助补差。

这些政策的实施,保障了重庆市广大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然而,重庆医疗行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重庆市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比较严重,大医院资源过度集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设施和人员配备不足。

其次,医疗服务的价格较高,对广大居民来说承担较大。

最后,医疗技术和设备水平相对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为了进一步发展重庆医疗行业,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应加大对医疗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特别是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力度。

其次,应加强对医疗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和研发,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最后,应加强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

总体来说,重庆医疗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巨大。

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和加强管理,可以进一步发展和壮大重庆医疗行业,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2023年重庆市医疗机构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重庆市医疗机构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重庆市医疗机构行业市场规模分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重庆市作为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其医疗机构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本文将对重庆市医疗机构行业市场规模进行分析。

一、市场概况据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重庆市共有医疗机构7328家,其中综合医院48家,中医医院14家,专科医院2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80家,诊所6873家。

医院床位数共计14.5万张,医护人员总数为106.6万人。

二、市场分析1. 市场规模据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2021年,重庆市医疗机构接诊总人数达到1.49亿人次,同比增长6.6%。

其中门诊总人次为1.23亿人次,住院总人数为259万人次。

重庆市医疗市场规模庞大,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2. 市场发展趋势(1)大型医疗机构占据市场主导地位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重庆市的医疗机构呈现出大型化、专业化的趋势。

大型医疗机构在技术人才、设备、药品等方面优势明显,更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扩大市场影响力。

(2)互联网医疗成为市场热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医疗成为市场热点。

重庆市的互联网医疗发展已初具规模,像铁路中心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一批医院已经拥有自己的互联网医疗平台。

互联网医疗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将成为医疗市场的主要方向。

(3)医疗卫生服务向家庭化转移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以及老龄化人口的逐年增多,医疗卫生服务向家庭化转移成为大势所趋。

重庆市也在积极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改革,支持和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医生团队的发展。

重庆市的医疗卫生服务向家庭化转移将为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市场竞争重庆市医疗机构市场竞争激烈,大型医疗机构与小型医疗机构、私立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尤为明显。

大型医疗机构占据市场优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小型医疗机构与私立医疗机构在服务质量和价格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规模小,难以获得市场份额。

重庆医疗发展历程

重庆医疗发展历程

重庆医疗发展历程
重庆医疗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那个时期,医疗
条件相对落后,医疗资源稀缺,医疗质量普遍不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重庆的医疗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1980年代初期,重庆积极引进国外的医学先进技术和经验,
推动医疗改革。

重庆市政府投资兴建了多家三级综合医院,提升了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此举使得重庆的医疗设施逐步改善,医疗资源分布更加均衡。

1990年代,重庆进一步加大医疗事业的投资力度,加强医疗
设施建设和医生培养。

这一时期,重庆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等高校相继建立。

他们培养了大量的医学专业人才,为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2000年后,重庆医疗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重庆市政
府加大了对医疗事业的投资,兴建了大量现代化医疗设施。

同时,重庆市医疗卫生系统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推进医疗信息化和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为患者提供了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近年来,重庆医疗事业不断创新,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重庆不断引进国内外的先进医疗技术和设备,提升医疗水平。

同时,重庆积极推动医疗体制改革,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建设力度,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重庆还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推广中医药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多元化的医疗选择。

总的来说,重庆的医疗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落后到逐步迎头赶上的过程。

通过不断投资和改革创新,重庆的医疗事业不断提升,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更好的医疗保障,为重庆的健康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重庆市开州区健康事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

重庆市开州区健康事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

重庆市开州区健康事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全面推进健康开州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把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入实施健康中国开州行动,推动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制度体系,建设渝东北片区医学副中心、中医医疗中心和体育强区。

到2025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

5岁,拥有三级医院3个、二级医院4个。

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区疾控中心等级创建,强化社区网络化疫情防控体系,构建多层级联动的防控网络。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区人民医院传染科、疾控中心流程改造、区中医院传染病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大实验室建设和投入。

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全面提升新发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能力,加强应急医疗物资储备。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购买机制和重大疾病联合防控机制。

提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能力。

健全完善职业病防治体系。

提升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保障能力,引导综合医院开设精神科,推进民营精神专科医院建设。

建设开州区卫生健康信息大数据平台,实施开州区公共卫生健康应急指挥平台工程,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监测预警能力。

探索建设陆水空立体医学救援体系,打造紧急医学救援平台,全面提升紧急医学救援能力。

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培养一批医德高尚的高水平卫生人才队伍。

加强区级医疗卫生机构质量内涵建设,高质量通过区人民医院三甲周期性评审、区妇幼保健院二甲周期性评审,启动区妇幼保健院三甲创建、区精卫中心二甲创建,推进江里、东里、浦里3个片区医疗中心建设,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等级创建。

以医通、人通、财通“三通”建设为重点,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均衡布局。

全面建立新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家庭医生制度,提升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素质,基本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加快重庆卫生事业发展的对策

加快重庆卫生事业发展的对策

江总 书记 指 示 , “ 增 加 卫 生事 业 要 的活力” 。卫 生 事 业 的活 力 ,关 键 在 卫 生 人 才 的 活 力 。 当务 之 急 是 要 开 发 利 用 “ 丝人才”和 “ 发人才” 青 银 。满 头 青 丝 的优 秀 中 青 年 卫 生 人才 是 卫 生 事 业 的 生 力 军 。既 要 善 于 发 现 、 培养 ,还 要 及 时
的 基础 性 工 程 来 抓 。推 动 其 加 快 发展 。

题 。此 项 工 作 已得 到 市 体 委 和 高 新 区 领
导 的支 持 ,希 望 市领 导 能 协 调 解 决 。
二 、 实施 卫 生 人 才 “ 丝 工程 ” 与 青 “ 发工程” 银 ,大 力 开 发 卫 生 人 才 资 源 。
— —
委 、卫 生局 等 部 门 应 采取 协 调 行 动 ,保
证 筹 建 中 医 药 学 院 的 专 项 资 金 及 时 到
位。
教 学 医 院 ,是 集 医 、教 、研 为 一体 的综 合 性 医 院 ,更 应 重 点 扶 持 ,除 加 强
市 属 医 院 、重 医 附一 院 、重 医 附 属 儿 童
创 建 中 医 药 学 院 ,是 加 强 卫 生 事 业

重 点 扶 持 重 庆 医 科 大 学 及 附 属
建 设 的重 要 举 措 ,是 包 市 长 在 市 府 工 作 报 告 中 提 出 的 “ 一 步 发 展 中 医 药 事 进 业 ” 的 实 际行 动 。对 此 ,市财 政 局 、教
财 富 。 ”
科 教 育 ,又 有 专科 教 育 、成 人 教 育 、还
有 研 究 生 教 育 。 然 而 ,重 医大 的校 园 狭 窄 ,资金 投 入 严 重 不 足 。 重庆 医科 大 学 是 重 庆 市 属 重 点 大 学 ,市 领导 应 “ 自己 的 娃 娃 多 抱 抱 , 自 己 的 亲 儿 多 喂 奶 ” , 在 资 金投 入 上 进 一 步 增 加 力 度 。 为解 决

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

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

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

为落实胡总书记“314”总体部署,推进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乡卫生服务体系,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重庆市关于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县区域卫生发展规划要求,特对社区卫生服务现状主要问题进行调研,并提出相应建议:一、社区卫生服务现状(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20XX年,县卫生局制定了《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20XX——20XX年)》,安排全县在20XX年,全县所有乡镇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级卫生组织逐步建成社区卫生站。

20XX年,龙岗中心卫生院开展创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重庆市社区卫生专家组检查验收,并由市卫生局行文命名,20XX年该中心继续创建重庆市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于当年接受市专家组评审验收。

20XX年,龙水镇由县第二人民医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20XX年通过市卫生局评审验收。

20XX年,龙岗城区原城东卫生院和明星卫生院建成城东和明星社区卫生服务站。

20XX 年11月,中敖和邮亭中心卫生院创建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站。

20XX年底,全县有社区卫生服务人员82人,取得社区卫生岗位合格证20人,无全科医师。

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个社区卫生站,覆盖常住人口约20万人。

(二)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培训。

20XX年以来,全县安排参加市级社区卫生管理人员、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社区护士、社区疾病控制、社区妇幼保健等培训总计36人次,与重庆社区卫生服务培训中心合作,举办一期为时半年的文秘杂烩网社区医学培训班,培训人员40人。

培训工作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积蓄人才力量。

(三)社区卫生服务主要工作。

全县社区卫生服务主要包括两大内容:一是社区基本医疗。

重庆建设发展现状

重庆建设发展现状

重庆建设发展现状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点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建设和发展成就。

下面就重庆建设发展现状进行简要介绍。

首先,重庆市在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重庆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规模迅速增长。

市区内建有大量高层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

同时,重庆市还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建设了一系列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为城市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其次,重庆市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重庆市经济总量大幅增长,现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重庆以汽车、电子信息、冶金矿产等为主导产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同时,重庆还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培育和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再次,重庆市在文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重庆举办了多届中国重庆(渝台)文博会、中国(重庆)跨界艺术季等文化盛会,加强了国内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此外,重庆还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建设了一批文化创意园区和艺术街区,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最后,重庆市在社会事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就。

重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了教育质量,提高了人民受教育水平。

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建设了一批高水平医院和医疗机构。

此外,重庆还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努力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实现了全面脱贫。

总之,重庆市在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重庆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如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需要持续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

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调查与对策

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调查与对策
中图 分 类 号 : 3 . R1 6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34 3 ( 0 8 0 —0 — 3 1 7 — 1 0 2 0 ) 76 40
I e tg to n l b a o ybil g a e yo e c li s iu i nsa o ntr e s r si Cho qi g Ciy nv s ia i n o a or t r o o ys f t fm dia n tt to nd c u e m a u e n ng n t
【 要 】 目的 了解 重 庆 市 病 原 微 生 物 实 验 室 生 物 安 全 现 状 , 市 卫 生 主管 部 门 制 订 全 市 生 物 摘 为 安 全 政 策 和 管 理 措 施 提 供 科 学 依 据 。方 法 全硬 件 和 软 件 现 状 进 行 现 场 调 查 。结 果 机构 实验 室 。 结论 依 据 《 原 微 生 物 实 验 室 生 物 安 全 管 理 条 例 》 《 验 室 病 和 实 综合得分 9 O分 以上 有 1个 实 验 室 ,O 9分 有 1 7 ~8 8个 实 验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 法规标准制订量化调查考核 表, 重 庆市部分 区县 4 等 对 O个 机 构 的 实 验 室 生 物 安
XI AO ifu, T Y— ANG ng We — e,Lj Na U n,e 1 C ne o sa e e e to a d Co to f ta . e tr f r Di s Prv n in n n r lo e
Cho ngq n ,Ch ngq ng 40 042,Chi a ig o i 0 n
A p ig t tbl t h dwa e a s t r st to o 0 ab a ore i Cho gqig pln he a e, he ar r nd ofwa e iua ins f 4 l or t is n n n w e e s — r ur v ye . s t O ne lb at y s or d a ov 0,1 a e d Re uls a or or c e b e 9 8 lbor t re c e t e 0 a a o is s or d be we n 2 nd 89, 21l bo a— a r t i c e l oress or d beow 9. T h a iia in r t a 2. . Bv c 6 e qu lfc to a e w s 4 5 onta t he qu lfc ton r t f1 b r s ,t aiia i a e o a o— r t re s hi e n d s a e pr v nton a onto1 nsiut t a n m e ia ne . n l so T h a o is wa gh r i ie s e e i nd c r i tt es h n i dc 1o s Co c u i n e st a i ab a or olgy s et fm e c li tt ins i iu ton ofl or t y bi o af y o dia ns iuto n Cho ngqng i t i od t e The i s no n a go sat. go er m en ho d g v m o e s po t o m pr ve t r v n ts ul i e r up r t i o he ha dwa e a s t r lbo aore r nd ofwa e of a r t is, a t nd o p re t he m a ge e ys e oflbor t y bol y s et . e fc t na m nts t m a a or i og af y

重庆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现状分析

重庆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现状分析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包含了基础教育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社会保障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均为100%,有效缩短了公共卫生服务设施的城乡差距,城乡居民共享公重庆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现状分析 王 翠市情报告(三)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近十年重庆市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从2008年的0.78亿人次上升到2018年的1.51亿人次,增长93.6%;其中,医院诊疗人次从2008年的0.30万人次上升到2018年的0.71万人次,增长136.7%;出院人数从2008年的50.36万人次上升到2018年的674.02万人次,增长12.4倍,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满足程度大幅提高。

公共卫生保障更加有力。

公共卫生是全民健康的重要防线,重庆多措并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2018年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240.88/10万,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百白破、含麻疹成分、乙肝、甲肝、流脑及乙脑等8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达98.23%以上。

农村卫生厕所、计划生育知识普及率、生殖保健知识普及率及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分别达73.00%、95.00%、93.00%、102.15%,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居民健康差异。

图5 近十年重庆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情况单位:亿人次(四)医疗服务水平区域差异明显医疗卫生资源分布区域差异较为明显。

2018年,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0524个,按常住人口计算,每万人拥有医疗机构为6.6个,比上年增长3.1%。

分区域看,主城区、渝西片区分别为5.4个、6.5个,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渝东北片区和渝东南片区分别为8.0个和6.7个,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床位数22.0万张,每万人拥有床位数71.0张。

分区域看,主城区86.5张,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余区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0.92万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为67人。

重庆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重庆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重庆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1.16•【字号】渝府发〔2022〕6号•【施行日期】2022.01.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渝府发〔2022〕6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现将《重庆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2022年1月16日重庆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为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建立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健康中国重庆行动实施方案》,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2021—2025年。

一、规划背景“十三五”期间,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入推进健康中国重庆行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一)发展基础。

1.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基本建成架构完整、功能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区县(自治县,以下简称区县)全覆盖,公立精神卫生机构区县覆盖率达89.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逐步完善,卫生应急队伍不断壮大。

2.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长。

全市医疗卫生机构20922个,其中医院85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983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49个。

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6.38张、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77人、注册护士数达到3.41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3.12人。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以重庆九龙坡为例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以重庆九龙坡为例

42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以重庆九龙坡为例张 蕾( 重庆市九龙坡区委党校,重庆 400051 )近年来,各地紧紧围绕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民生为本、健康为先”,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努力构建“供给足、环境美、服务优、上下联、信息通、医防融”的新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持续向好。

同时,调研发现,还存在人才缺乏、部分地区重视不够等各种问题。

作者将以重庆九龙坡为例,以小见大,深入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九龙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成效(一)基础建设不断加强先后建成镇卫生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房屋面积总量22196.39平方米;二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筹建中;黄桷坪、石坪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能职责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辖区已有医疗卫生单位履行,并在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和重庆东南医院分别加挂黄桷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石坪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牌子。

全区基本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二)人才队伍不断强化全区1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有事业编制482人,目前实有在岗人员781人,超编299人。

其中,全科医生130人,副高职称以上30人。

区政府主管部门通过项目支医、团队支医、“师带徒”等多种形式的帮扶工作,组织800余人次的中高级职称专技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传帮带教,进一步充实基层卫生人才队伍。

(三)服务能力得到提升2018年,全区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收治门急诊病人520443人次,住院病人6034人次,完成医疗业务收入6649.17万元。

截至2019年9月底,全区各镇街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数为1060486份,电子建档率为87.28%;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96770人,健康管理率为63.56%;高血压患者管理67029人,规范管理52890人,规范管理率78.91%;糖尿病患者管理26790人,规范管理21317人,规范管理率79.57%;有效处置各类传染病散发疫情和聚集性疫情15起;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31464人,系统管理率92.84%,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65162人,健康管理率94.01%。

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序言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从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医院总数量,综合医院数量,中医医院数量,专科医院数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基本情况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基本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

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基本情况分析报告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请注明出处。

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基本情况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机构和个人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第一节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基本情况现状概况 (1)第二节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指标分析 (3)一、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现状统计 (3)三、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比重统计 (3)四、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同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重庆市医院总数量指标分析 (7)一、重庆市医院总数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医院总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重庆市医院总数量占全国医院总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重庆市医院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重庆市医院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医院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医院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重庆市医院总数量同全国医院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重庆市综合医院数量指标分析 (11)一、重庆市综合医院数量现状统计 (11)二、全国综合医院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重庆市综合医院数量占全国综合医院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重庆市综合医院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重庆市综合医院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综合医院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综合医院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重庆市综合医院数量同全国综合医院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重庆市中医医院数量指标分析 (15)一、重庆市中医医院数量现状统计 (15)二、全国中医医院数量现状统计 (15)三、重庆市中医医院数量占全国中医医院数量比重统计 (15)四、重庆市中医医院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重庆市中医医院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国中医医院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国中医医院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重庆市中医医院数量同全国中医医院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8)第六节重庆市专科医院数量指标分析 (19)一、重庆市专科医院数量现状统计 (19)二、全国专科医院数量现状统计 (19)三、重庆市专科医院数量占全国专科医院数量比重统计 (19)四、重庆市专科医院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0)五、重庆市专科医院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0)六、全国专科医院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1)七、全国专科医院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1)八、重庆市专科医院数量同全国专科医院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22)第七节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指标分析 (23)一、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现状统计 (23)二、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23)三、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占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23)四、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4)五、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4)六、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5)七、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5)八、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同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26)第八节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指标分析 (27)一、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现状统计 (27)二、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27)三、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占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27)四、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8)五、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8)六、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9)七、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9)八、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同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30)第九节重庆市乡镇卫生院数量指标分析 (31)一、重庆市乡镇卫生院数量现状统计 (31)二、全国乡镇卫生院数量现状统计 (31)三、重庆市乡镇卫生院数量占全国乡镇卫生院数量比重统计 (31)四、重庆市乡镇卫生院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32)五、重庆市乡镇卫生院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32)六、全国乡镇卫生院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33)七、全国乡镇卫生院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33)八、重庆市乡镇卫生院数量同全国乡镇卫生院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34)第十节重庆市村卫生室数量指标分析 (35)一、重庆市村卫生室数量现状统计 (35)二、全国村卫生室数量现状统计 (35)三、重庆市村卫生室数量占全国村卫生室数量比重统计 (35)四、重庆市村卫生室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36)五、重庆市村卫生室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36)六、全国村卫生室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37)七、全国村卫生室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37)八、重庆市村卫生室数量同全国村卫生室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38)第十一节重庆市门诊部数量指标分析 (39)一、重庆市门诊部数量现状统计 (39)二、全国门诊部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39)三、重庆市门诊部数量占全国门诊部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39)四、重庆市门诊部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0)五、重庆市门诊部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0)六、全国门诊部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1)七、全国门诊部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1)八、重庆市门诊部数量同全国门诊部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42)第十二节重庆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指标分析 (43)一、重庆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现状统计 (43)二、全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43)三、重庆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占全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43)四、重庆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4)五、重庆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4)六、全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5)七、全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5)八、重庆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同全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46)第十三节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量指标分析 (47)一、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量现状统计 (47)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量现状统计 (47)三、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量占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量比重统计 (47)四、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8)五、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8)六、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9)七、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9)八、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量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50)第十四节重庆市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数量指标分析 (51)一、重庆市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数量现状统计 (51)二、全国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数量现状统计 (51)三、重庆市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数量占全国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数量比重统计51四、重庆市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2)五、重庆市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2)六、全国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3)七、全国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3)八、重庆市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数量同全国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54)第十五节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所/站)数量指标分析 (55)一、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所/站)数量现状统计 (55)二、全国妇幼保健院(所/站)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55)三、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所/站)数量占全国妇幼保健院(所/站)数量比重统计分析..55四、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所/站)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6)五、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所/站)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6)六、全国妇幼保健院(所/站)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7)七、全国妇幼保健院(所/站)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7)八、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所/站)数量同全国妇幼保健院(所/站)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58)第十六节重庆市卫生监督所(中心)数量指标分析 (59)一、重庆市卫生监督所(中心)数量现状统计 (59)二、全国卫生监督所(中心)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59)三、重庆市卫生监督所(中心)数量占全国卫生监督所(中心)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59)四、重庆市卫生监督所(中心)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60)五、重庆市卫生监督所(中心)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60)六、全国卫生监督所(中心)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61)七、全国卫生监督所(中心)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61)八、重庆市卫生监督所(中心)数量同全国卫生监督所(中心)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2)图表目录表1: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基本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同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6表10:重庆市医院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医院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重庆市医院总数量占全国医院总数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重庆市医院总数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重庆市医院总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医院总数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医院总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重庆市医院总数量同全国医院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重庆市综合医院数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综合医院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重庆市综合医院数量占全国综合医院数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重庆市综合医院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重庆市综合医院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综合医院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综合医院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重庆市综合医院数量同全国综合医院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重庆市中医医院数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国中医医院数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8:重庆市中医医院数量占全国中医医院数量比重统计表 (15)表29:重庆市中医医院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重庆市中医医院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国中医医院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国中医医院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重庆市中医医院数量同全国中医医院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表33:重庆市中医医院数量同全国中医医院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表34:重庆市专科医院数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国专科医院数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6:重庆市专科医院数量占全国专科医院数量比重统计表 (19)表37:重庆市专科医院数量(2016-2018)统计表 (20)表38:重庆市专科医院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国专科医院数量(2016-2018)统计表 (21)表40:全国专科医院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重庆市专科医院数量同全国专科医院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22)表42: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23)表43: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23)表44: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占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比重统计表 (23)表45: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6-2018)统计表 (24)表46: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4)表47: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6-2018)统计表 (25)表48: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5)表49: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同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6)表50: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现状统计表 (27)表51: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27)表52: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占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比重统计表27 表53: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2016-2018)统计表 (28)表54: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28 表55: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2016-2018)统计表 (29)表56: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29)表57: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同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0)表58:重庆市乡镇卫生院数量现状统计表 (31)表59:全国乡镇卫生院数量现状统计表 (31)表60:重庆市乡镇卫生院数量占全国乡镇卫生院数量比重统计表 (31)表61:重庆市乡镇卫生院数量(2016-2018)统计表 (32)表62:重庆市乡镇卫生院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2)表63:全国乡镇卫生院数量(2016-2018)统计表 (33)表64:全国乡镇卫生院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3)表65:重庆市乡镇卫生院数量同全国乡镇卫生院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4)表66:重庆市村卫生室数量现状统计表 (35)表67:全国村卫生室数量现状统计表 (35)表68:重庆市村卫生室数量占全国村卫生室数量比重统计表 (35)表69:重庆市村卫生室数量(2016-2018)统计表 (36)表70:重庆市村卫生室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6)表71:全国村卫生室数量(2016-2018)统计表 (37)表72:全国村卫生室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7)表73:重庆市村卫生室数量同全国村卫生室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38)表74:重庆市门诊部数量现状统计表 (39)表75:全国门诊部数量现状统计表 (39)表76:重庆市门诊部数量占全国门诊部数量比重统计表 (39)表77:重庆市门诊部数量(2016-2018)统计表 (40)表78:重庆市门诊部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0)表79:全国门诊部数量(2016-2018)统计表 (41)表80:全国门诊部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1)表81:重庆市门诊部数量同全国门诊部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2)表82:重庆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43)表83:全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43)表84:重庆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占全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比重统计表 (43)表85:重庆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2016-2018)统计表 (44)表86:重庆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44)表87:全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2016-2018)统计表 (45)表88:全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45)表89:重庆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同全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6)表90: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量现状统计表 (47)表91: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量现状统计表 (47)表92: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量占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量比重统计表 (47)表93: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量(2016-2018)统计表 (48)表94: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8)表95: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量(2016-2018)统计表 (49)表96: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9)表97: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量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0)表98:重庆市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数量现状统计表 (51)表99:全国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数量现状统计表 (51)表100:重庆市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数量占全国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数量比重统计表 (51)表101:重庆市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数量(2016-2018)统计表 (52)表102:重庆市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52 表103:全国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数量(2016-2018)统计表 (53)表104:全国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53 表105:重庆市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数量同全国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54)表106: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所/站)数量现状统计表 (55)表107:全国妇幼保健院(所/站)数量现状统计表 (55)表108: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所/站)数量占全国妇幼保健院(所/站)数量比重统计表 (55)表109: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所/站)数量(2016-2018)统计表 (56)表110: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所/站)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6)表111:全国妇幼保健院(所/站)数量(2016-2018)统计表 (57)表112:全国妇幼保健院(所/站)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7)表113: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所/站)数量同全国妇幼保健院(所/站)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8)表114:重庆市卫生监督所(中心)数量现状统计表 (59)表115:全国卫生监督所(中心)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59)表116:重庆市卫生监督所(中心)数量占全国卫生监督所(中心)数量比重统计表 (59)表117:重庆市卫生监督所(中心)数量(2016-2018)统计表 (60)表118:重庆市卫生监督所(中心)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60)表119:全国卫生监督所(中心)数量(2016-2018)统计表 (61)表120:全国卫生监督所(中心)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61)表121:重庆市卫生监督所(中心)数量同全国卫生监督所(中心)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62)。

重庆市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重庆市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重庆市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近年来,重庆市农村公共卫生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缺乏健康教育和宣传、卫生设施和资源不足以及基层卫生机构薄弱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完善卫生设施和资源、强化基层卫生机构建设的对策建议。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更有效地预防疾病,提高农民的卫生意识,促进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重庆市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的改善不仅关乎农民们的健康,也对整个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更加健康、安全、可持续的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为农民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重庆市、农村、公共卫生管理、健康教育、卫生设施、基层卫生机构、疾病预防、农民卫生意识、可持续发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重庆市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其农村地区面临着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挑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的加剧,农村公共卫生管理成为了当前重庆市农村发展中的一大难题。

农村地区缺乏健康教育和宣传,卫生设施和资源不足,基层卫生机构薄弱等问题日益凸显,给农民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研究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不仅有利于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更有助于促进重庆市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完善卫生设施和资源,强化基层卫生机构建设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卫生水平,促进农村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

深入研究重庆市农村公共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挑战。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分析重庆市农村公共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完善卫生设施和资源、强化基层卫生机构建设等对策建议,以提升农村公共卫生管理水平。

通过研究,旨在引起社会对农村公共卫生管理问题的关注,促进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农村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改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及相关建议一、近年来重庆市医疗卫生事业的现状1.1 医疗卫生资源方面:截至2007年底,重庆户籍人口总量已达到3235.32万(中国省级行政区第20名),平均每天诊疗人次280人,病床使用率55.1%,病床周转次数17.46次,出院者平均住院日11.25天,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77502人,其中执业(包括助理)医师36588人,注册护士20241人。

重庆市有卫生机构6237个,有病床床位73093张,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病床数2.14张。

全市有卫生技术人员8.23万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人员3.05人。

全市有乡镇卫生院1088所、村卫生室10539个,确保每个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每个村有1所卫生室;全市已有40个区县(自治县)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19所,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4所,社区卫生服务站365所,服务人口约700万。

1.2 在医疗卫生事业投入方面:1997~2005年,全市卫生总费用从51.10亿元上升到165.86亿元,年均增长15.78%,明显高于同期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10.82%的增幅。

其中,1997年至2005年全市财政投入卫生事业费的绝对数量不断增加,从3.49亿元增加到14.79亿元。

1.3 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方面:重庆市建立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网点375个,在6个区县启动高危人群禽流感病毒抗体水平监测。

建成三峡库区血吸虫病监测预警和防制体系。

全市已有25个区县完成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参公管理。

出台了《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分预案》和8个专项预案,全市40个区县建立健全了卫生应急管理机构、专家库和应急处置队伍。

1.4 农村合作医疗方面:重庆市自2003年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到2007年底,除渝中区以外的39个区县已全部开展新农合工作,参合农民达1807万人,参合率为77%。

全年筹集基金9.04亿元,共有1737万人次参合农民得到医药费用补偿,受益率为96.1%。

建立了区县间定点医疗机构互认制度,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互联互补机制,在5个区县开展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

相关数据见下表:2007年重庆市人群健康状况指标粗出生率粗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新生儿低体重百分比平均期望寿命全国12.09‰ 6.81‰33‰73岁重庆9.08‰ 5.95‰11.4‰14.6‰73.62007年重庆市人口学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负担系数老年构成比(>65)岁少年构成比(<14岁)年龄中位数全国12.09‰ 6.81‰33‰重庆9.08‰ 5.95‰11.4‰14.6‰2007年重庆市自然环境指标人均居住面积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安全饮用水普及率全国12.09‰ 6.81‰33‰重庆9.08‰ 5.95‰11.4‰2007年重庆市社会环境指标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劳动人口就业率恩格尔系数(城市╱农村)全国12.09‰ 6.81‰33‰2007年重庆市卫生需要服务指标指标名称指标值(1/10 万)两周每千人患病人数(两周患病率)128.83两周每千人患病日数110.69慢性病患病率90.36两周每千人因病伤卧床天数55.22活动受限率52.20残疾率16.022007年重庆市服务利用指标指标名称指标值(1/10 万)两周每千人就诊次数(两周就诊率)128.83一年内每千人住院次数(住院率)110.69一年内每千人住院日数90.36每人每年就诊次数55.22每人每年住院日数52.202007年重庆市预防保健服务指标指标名称指标值(1/10 万)一岁以内儿童计划免疫率128.83孕产妇系统管理率110.69儿童系统管理率90.362007年重庆市卫生人力资源指标每千人口医师数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每千人口护士数每千人口药师数全国12.09‰ 6.81‰33‰重庆9.08‰ 5.95‰11.4‰2007年重庆市医疗物质资源指标每万人口病床数每万人口医疗机构数全国 6.81‰33‰重庆 5.95‰11.4‰2007年重庆市财政投入指标医疗卫生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人均医疗卫生经费全国 6.81‰33‰重庆 5.95‰11.4‰2007年重庆市居民病伤死因抽样调查前十位死因疾病谱疾病目录死亡率(1/10 万)构成比(%)排位恶性肿瘤128.8323.371脑血管病110.6920.082心脏病90.3616.393呼吸系统疾病55.2210.024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52.209.475消化系统疾病16.02 2.916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13.70 2.497其他疾病小计11.60 2.108泌尿生殖系统疾病9.42 1.719传染病和寄生虫病7.35 1.3310二、目前重庆市医疗卫生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2.1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重庆卫生事业取得较快发展,但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仍比较突出。

重庆市“看病难”主要表现在:到大医院就诊难;找专家看病难;农民看病难。

“看病贵”主要表现在:医院药价贵;检查费用贵;脏器移植等新技术和高精尖设备的应用价格贵。

根据卫生部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48.9%的群众有病不去就诊,有29.6%应住院而不住院。

而重庆市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居民应就诊而未就诊率,城市为57.5%,农村为44%;应住院而未住院率,城市为37.9%,农村为52.5%,广大城乡居民的医疗需求因医药费用过高而受到严重抑制。

除了医疗网点布局不合理的原因外,主要还是看病贵的问题。

据全国和重庆市卫生统计资料,2005年全国卫生部门综合医院人均住院医疗费为4662元,重庆市市级医院人均住院医疗费为7207元,重庆市高出全国54.6%,可见重庆市的看医贵问题更为突出。

2.2 政府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不足医疗卫生事业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政府职责之一是对公共卫生和人民健康负责,医疗卫生事业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重庆市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不足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卫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下降,另一方面是卫生支出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

1997-2005年期间,重庆市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明显下降,卫生事业费由1997年占财政支出的6.61%降到2005年的5.02%,下降了1.59个百分点。

1997-2005年期间,重庆市卫生事业费在不断增加,从3.49亿元增加到14.79亿元,但卫生事业费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从6.83%降到6.34%,降低了0.49%。

同时,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也在不断下降,1997年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为3.03%,但2005年仅为1.68%。

2.3 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不协调重庆这作为一个大农村与大库区并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非常典型的大直辖市,医疗卫生事业如何协调发展令人关注。

农村医疗卫生也一直是重庆市卫生工作的重点,但二元经济结构的城乡卫生保健和保障分治,使得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很不协调,体现在:医疗保障制度设计存在重城市轻农村。

多年来,政府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二元社会福利制度宏观社会背景下,为不同社会群体设计了截然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

20世纪80年代,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解体,直到2003年才开始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农村居民长期处于“低保障、高自付”的医药费用分担机制中。

而城市公费医疗、劳保医疗一直延续到改革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这样的制度使本身经济收入大幅低于城市的农村居民大量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难以转化成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城乡医疗保险筹资水平不平衡,农村大大低于城市。

新农合由政府、个人共同筹资,标准逐步从人均30元/年、50元/年,提高到100元/年;调查显示,重庆市主城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均缴费约为1700元/年,两项制度筹资标准相差非常悬殊。

城乡医疗保险实际住院补偿水平不平衡。

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低,保障能力有限,参合农民获得的实际补偿率偏低。

2006年重庆市参合农民住院实际补偿率为29%,同期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实际补偿率约为62%,两者相差接近3倍。

三进一步发展家乡重庆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对策的之我观3.1加大政府财政的整体医疗卫生投入,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投入,重庆市财政应该建立稳定长效的财政经费保障机制。

充分发挥卫生经济政策与管理专家委员会和市卫生经济学会的作用,积极开展卫生经济政策研究,争取各级政府加大对卫生的投入力度。

逐步建立起基本医疗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公共卫生机构经费保障机制、公立医院经费补偿机制和医学科研、人才培养经费保障机制。

除了政府加大投入保障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以外,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对卫生资源规模、布局、结构的调整,提高医疗资源的分配使用效率。

要改革医院投融资体制,鼓励各种民间资本、外来资本以合资、合作、买断等形式参股公立医院,尽快形成多渠道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格局,抑制医疗市场的垄断,多层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

3.2 继续加大对重庆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一直比较低,设施落后,人才缺乏,农民由于收入不高而看不起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要大力推进乡镇卫生院改扩建,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惠民医疗工程”,将医疗救助对象将逐步扩大到低保边缘群体。

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秩序,加强医疗、药品收费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虚假医疗药品广告、使用假药和过期药等违法行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3.3 推进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卫生信息化是推进重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城市医疗卫生服务和管理向基层流动的一种重要渠道;也是强化基层卫生监管,确保卫生投入绩效的一种重要方式。

可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补充的办法,积极筹集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经费,逐步建立以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数字化医院、卫生行政管理和医疗保险等为主要内容的市、区县、乡镇、村四级卫生信息化网络,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方便、快捷的优势,创新管理手段,强化运行监管,方便群众服务。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