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材简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第三单元语文要素解读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第三单元语文要素解读一、阅读策略概述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和基本能力,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有目的地编排了四个阅读策略单元:三年级上册“预测”单元、四年级上册“提问”单元、五年级上册“提高阅读的速度”单元、六年级上册“有目的地阅读”单元。
阅读策略就是阅读文章时所要运用的方法或技能。
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后,可以更快的理解他们所阅读的文章,进而提高阅读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阅读策略”与“阅读方法”有所不同。
阅读方法是指具体的方法,阅读策略则是对阅读方法的选择与综合运用。
读者要根据阅读目的与文本材料的不同,灵活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并根据需要随时调整阅读方法,来帮助自己阅读。
阅读策略是建立在阅读方法之上的,但不是阅读方法的简单叠加,而是对阅读方法起指导和调控作用。
“策略”强调有意识地使用方法,是上位概念;“方法”阅读的时候具体的信息把握与处理、思考手段、途径。
二、单元主题要素解读及单元目的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教材安排的阅读训练要素是“根据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两个关键词和训练点分别是“阅读目的”和“阅读方法”。
“阅读目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主动阅读的目的”,另一类是“外在要求阅读的目的”——即我自己要读和别人让我读。
基于不同的阅读目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阅读方法”,是指理解读物内容,从中接受信息所采用的手段或途径。
教材之所以提出“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前挡的阅读方法”,心理学基础是“阅读监控”。
北京师范大学伍新春教授在“2018年统编小学语文二、三年级教科书专题培训”会上的学术报告提到:有目的地阅读是指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实际上就是我们讲的阅读监控。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对前面三至五年级相关阅读策略的一个综合运用。
我们讲自我监控,那么在读之前、读之中、读之后应该怎么样去做呢?阅读监控是贯穿整个阅读过程中的:在阅读前,通过阅读的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中,通过自我提问,加强自我监控,调整阅读速度,根据理解的水平,不断调整阅读策略;在阅读后,反思阅读理解达到的水平,评价自己是否完全达到了阅读的要求。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归纳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冲关一:生字1.易读错的字挪.移(nuó)徘徊..(pái huái)蒸.融(zhēng)原谅.(liàng)耽搁..(dān gē)沉郁.(yù)缥缈..(chóu chàng)急遽.(jù)消逝.(shì)头涔.涔(cén)泪潸.潸(shān)..(piāo miǎo)惆怅赤裸.裸(luǒ)念念叨.叨(dāo)空空落.落(lào)咔嚓..咔嚓(kā chā)2.易写错的字藏挪徘徊蒸裸媚砖叨绊耽揉绽搓惶吻偎3.多音字冲关二:1.近义词匆匆—匆忙痕迹—印象遮挽—挽留盼望—期望早晨—清晨答应—应允焦急—着急兴奋—高兴拨弄—摆弄耽搁—耽误原谅—谅解缥缈—虚幻急遽—急忙惆怅—忧郁惊惶—惊慌消逝—消失依偎—依靠徘徊—犹豫2.反义词聪明—愚蠢空虚—充实匆匆—缓慢觉察—忽视伶俐—愚笨答应—拒绝焦急—冷静兴奋—悲伤耽搁—提前缥缈—真实惊惶—镇定惆怅—舒畅盼望—失望阳光明媚—乌云密布3.词语搭配(凝然)的双眼(遮挽)的双手(两三方斜斜)的太阳(春天)的早晨(拨弄)着蚁穴(千门万户)的世界(时光)的脚步(逃去如飞)的日子(像游丝样)的痕迹4.特殊类型的词语头涔涔泪潸潸赤裸裸茫茫然念念叨叨空空落落伶伶俐俐咔嚓咔嚓一动不动一派荒凉一身不吭千门万户永无休止掩面叹息逃去如飞阳光明媚翻箱倒柜无可挽回冲关三:精彩文句1.排比与设问并用的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它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它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匆匆》2.语言描写雨心理描写并用的句子:走吧,您不是或买菜回来就走了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着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
2022-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匆匆》教学设计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
2022-2023年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匆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匆匆》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一课时,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本课主要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八百多个日子的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表达了对时光稍纵即逝的无奈和惋惜,但又绝不消沉的思想感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但文章有些内容比较抽象,由于学生年龄尚小,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教学目标1.会写“藏、挪”等6个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游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4.能仿照作者接连追问、巧用修辞等表达方法将自己的真情流露笔尖,完成项目任务。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并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
四、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情感积累、自学感悟和⾃主学习的能⾃,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文语言优美、文辞隽永,但对于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的六年级学生而言,要理解优美的语言中包含着的浓郁情感,具有一定的难度。
五、教法学法分析教法分析:设置情境,师生共同读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把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学法分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教学过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研读第1、4自然段,感悟接连追问抒胸臆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回顾主要内容。
课文中有两处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你发现了吗?找出来读一读,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体会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结合课后第二题)预设:学生找到第1、4自然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知识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知识点《匆匆》课文知识点归纳一、教材分析:本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本文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
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
课文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
开头、结尾都用了设问句,首尾呼应,突出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情感。
文章的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二、多音字:燕:yàn燕子yān燕国藏:cáng埋藏zàng宝藏禁:jīn不禁jìn禁止散:sàn散步sǎn散漫三、课文主题: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不能白白走一遭的主题思想。
四、问题归纳:1.作者是如何将不易察觉的时光流逝写得生动形象的?作者运用设问、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将不易察觉的时光流逝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2.时间的流逝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平常现象,为什么作者能写得如此感人?因为作者在描述“时间流逝”时蕴含了深沉、真切、难以抑制的情感。
情感郁积深厚,便会很自然地诉诸笔端,再加上作者借助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将不可感的抽象事物变得具体可感,甚至富有人情味,其描写自然真切感人。
五、时间的流逝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平常现象,为什么作者能写得如此感人?读了课文你对时间之流有什么感触,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用一段话把你的感触写下来。
作者把时间流逝写得非常感人,主要是运用了一连串比拟性描写,“太阳他有脚啊”,他会移动,还会跳跃。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材简析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材简析第三单元单元教学初探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让真情在笔尖流露”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匆匆》《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组成,并编排了两篇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并能运用所学,在习作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2.本单元重点:(1)通过用朗读、默读等方式反复读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本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都情感真挚,朴实自然,只有在深入品味文字时才能感受到作者的一片真情。
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一文中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感人至深;作家史铁生在《那个星期天》中用细腻生动的语言回忆等待过程中心情的起伏变化,令人动容;《别了,语文课》中少年对祖国对母语的深深眷恋打动人心;《阳光的两种用法》一文中肖复兴用质朴的语言、朴实的事例表达对母爱的深深感恩,深情溢于言表。
这些真情实感都要通过反复阅读文章才能真切体会得到。
教学时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课文。
(2)通过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体会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并能适当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去。
每篇课文作者都表达了对人生、对生活、对人事的不同情感,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中要抓住这一重点,引导学生深入字里行间,提炼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并结合课堂练笔进行及时地运用,为后面的初试身手和习作积累优秀的语言和写作方法,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内容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本课把时间流逝这种人们司空见惯的平常现象,写得令人感动,发人深省,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惋惜无奈,启发世人要珍惜时间、有所作为。
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秀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大胆想象,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8.匆匆 2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揣摩优美语句的深刻含义,能主动探究作者运用的写作方法,仿照课文写出自己对于“时间之流”的感触。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策略 1.词语理解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如:“蒸
融”可以结合课文描述的情景来理解。 2.阅读理解 指导学生采用朗读、默读、概括、圈画、想象等学习方法,从课文的语言中体
板块二 品读好句悟文采 学习第 3 自然段。 1.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第 3 自然段,把学生带入文本之中。(课件播放轻音 乐,教师配乐朗读) 2.学生听完之后思考:时间的流逝本是司空见惯的事,为什么作者能写得如此 感人?(课件出示:第 3 自然段) 预设 1:因为作者抓住了生活中的细节,如吃饭、睡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平 凡小事,又是每个人都有的真实经历,所以会让我们产生共鸣。 预设 2: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像 人一般伶伶俐俐地跨过;又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让我们跟作者一样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叹。 3.朗读指导。 (1)自由读,配乐指名读,齐读,朗诵。 (2)读出作者的惋惜、无奈之情。 4.仿照课文第 3 自然段,用一段话把你对“时间之流”的感受写下来。 5.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方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水 到渠成。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③对话交流:八千多日子是多少年? ④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⑤作者为什么“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惋惜、留恋、自责之情。 ⑦指导朗读,读出惋惜、留恋、自责之情。(教师可范读) ⑧指导背诵第 1、2 自然段。 【设计意图】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既加强了对学生读书的指 导,又让学生走进了文本。通过读、找、圈、议、悟,让学生深入文本,体会作者 表达的情感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版》精品PPT优质课件
反问句:强调八儿对腊八粥虽然望眼欲穿,但也无可奈何,只能苦苦等待。
想粥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是呀! 孥孥说得对。”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第14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话从内容和结构上看分别有什么作用?
从内容上看,这句话写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九,这十九天“美好快乐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过去了,表达了作者对春节的依依不舍之情。从结构上看,这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且与课文首句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Thank you!
Good Bye!
2 腊八粥
听儿歌:《过了腊八就是年》
走近作者
沈从文(1902—1988),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主要作品:《边城》《长河》《湘行散记》《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
初读课文
朗读课文,熟读生字词。思考:围绕“腊八粥”这一线索,作者为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试着用小标题概括出故事情节。
字词学习
初旬 杏仁 荔枝 菱角 腊八蒜高醋 饺子 翡翠 货摊 薏仁 杂拌儿榛子 栗子 蜜饯 掺和 眨眼 正月通宵 燃放 小贩 白云观 彼此 贺年轿车 骆驼 骡马 娴熟 恰好 火炽
xún
rén
lì
línɡ
fěi
yì
zhēn
lì
jiàn
chān
zhēnɡ
ɡuàn
课文详解
读课文第一部分,说说作者是如何写过年前的准备的。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2000字(精选12篇)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2000字(精选12篇)写文章对于我们来讲并不陌生,那么在处理前,就需要去使用范文模板。
范文能更加直观的让我们掌握写作的技巧,怎样才能让范文值得称道?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篇1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释】萁:豆秸。
此句一作煮豆持作羹。
漉:过滤。
豉:豆豉,一种把大豆加盐磨碎后做成的干酱。
本是:一作本自。
这首诗在有些书中没有第一、二句或二、三句,全诗由四句组成。
【鉴赏】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之子,且都为卞太后所生,是真正的同胞手足。
曹操曾一度想立曹植为嗣,因其才智高于其兄曹丕。
后曹丕登基(始称魏文帝)仍忌曹植之能,加以迫害,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豆,豆萁,豆豉,都是豆这种植物的各种形态,可以说本是同根生。
首句为我们描绘了煮豆的场景,以豆萁为燃料制作豆汁。
第三、四句进一步揭示这两者间的关系。
豆在锅中忍受豆萁的煎熬,咕嘟的声音仿佛在哭泣。
这暗指兄长对自己的迫害以及自己悲愤的心情。
末两句卒章显志,既是控拆,也是反抗。
整首诗据说在七步之内完成,诗人的情感也经历了一个由平缓到迸发的过程。
名为吟物,实则是一首带有讥讽的寓言诗。
然而由于诗人与其谴责对象的特殊关系,因而诗人的口吻是委婉又深沉的,讥讽之中有提醒和规劝。
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衬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
曹植才高八斗,文风俊逸刚健。
这首诗在情感上层层推进,且运用了比兴手法,从中也可发现乐府诗歌的影响。
有的选本没有二、三句,但这种风格仍是显而易见的。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篇2一、教材说明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
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新人教版部编本2020年春期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解读[文字可编辑]
交流平台 日积月累
词句段运用
书写提示
快乐读书吧
第一部分:教材的基本结构
? 本套教材学习到五年级下册,学生累计认字3000个,提前完成九年 义务教育前三学段识字量。故从本册教材开始不再安排识字任务。
? 本册要求会写12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 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
? 1、如何修改作文 ? ⑴自悟自查,学生自改。(2)相互换读,商议修改。(3)
选准范例,集体修改 ? 2、把重习作前的指导变为重习作后的交流和评价 ? 四、教师写下水文 ? 1、可以体验写下水文,有利于指导作文。 ? 2、示范作用 ? 五、提倡作文连堂上,不让学生课后写作文
第三部分:口语交际教学建议
? 习作:重视由读到写的自然迁移
? 在“交流平台”中引导自主回顾和总结。
倡导 一组 课文 整体 推进
“宜粗不宜精”,不过分讲求“整合”, 避免使课文教学失去特色。
第三部分:识字写字教学建议
1 以字义为重点学习要写的字,有效地防止和 纠正错别字。
2 抄写以词语为单位,减少机械的单字抄写。 4 通过句子的抄写和默写在语言环境中识记生
? 一、以标导教 —— 正确把握高年级阅读教 学要求和重点
? “ 课标 ” 确定的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共有 8条, 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下列 4 个方面。
? 1 .默读有一定速度,学会浏览。 ? 2 .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 3 .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
法。 ? 4 .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小说和说明性文章。
? 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未安排“资 料袋”,安排“阅读链接”四次;
? “口语交际和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口语交际在全册共 安排了三次,分别安排在第二、第四、第五单元,主题分别是同读 一本书、即兴发言、辩论。“习作”是除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外, 其他每单元都有安排,主题分别是:家乡的风俗、写作品梗概、让 真情自然流露、心愿、插上科学的翅膀飞;除了这5次专项习作外, 课文还安排了两次小练笔,第一次是《腊八粥》一课后,让学生照 样子写一种最喜欢的食物;第二次是在学习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 问号之后》以后,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 个观点。
部编版人教版六年级下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课件PPT
语文园地
《匆 匆》
朱自清
•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 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 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 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 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 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 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语文园地
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
托 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 物 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 言 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此 志 种写法,就是我们常说的的“托
语文园地
“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 (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 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 (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 (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 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 (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 延伸。 (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 (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 (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 (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 1、国家意识。 2、目标意识。 3、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 4、读书意识。 5、主体意识。 6、科研意识。 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备课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主备人:刘海平参与集体备课人员:戴文婷高著霞【单元教材简析】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英雄。
本组课文追忆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我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被捕后倍受酷刑,但面对敌人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解放战争时期的郝副营长在一次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壮烈牺牲;开国总理周恩来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日夜操劳;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虽然没有具体介绍张思德的事迹,但通过查找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战士张思德打仗、纺线、烧炭,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为救战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本组教材中的人物所处时期不同、岗位不同、事迹不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却是相同的。
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因此,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围绕革命志士共同的理想与信念,加强各篇课文教学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尝试进行单元整组教学。
紧扣单元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的是“我的理想”,希望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受到情感上的熏陶,并将自己的理想和革命先驱的理想联系起来。
《回顾·拓展》安排的是交流课文的写法,阅读、积累一些革命诗歌,并在课外阅读一些革命题材的名著。
【单元总体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句。
2、让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3、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单元教学建议】基于本组课文的特点,本组课文的教学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本组教材不仅内容感人,写法上也很有特点,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去发现。
2、本组课文距离学生生活都比较远,因此课前应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在重点、难点上给以必要的点拨,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13、本学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教学本组课文时,要尽可能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放手让他们讨论交流,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
【单元教学时间】讲读课文,每课运用3课时;“口语交际”可安排1课时;“习作”可安排3课时(包括讲评);“回顾与拓展”中“交流平台”与“日积月累”合用1课时;“课外阅读”的1课时,可以开展一次班级读书会,让学生交流阅读革命题材小读物。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材整体分析解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分析解读【教材分析】部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编排专门的阅读策略单元,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和基本能力。
从横向看,从三年级上册到六年级上册,部编教材围绕“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有目的地阅读”阅读关键要素共编排了四个单元。
这四个阅读策略单元,既有共同的编写理念和思路,又有各自不同的个性和特点。
整体要求遵循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呈现螺旋式上升。
本单元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的阅读策略单元,这是本套教材第四次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
此单元意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形成阅读策略的意识,成为积极的阅读者。
本单元对“有目的地阅读”进行了有层次、有梯度的安排。
《竹节人》通过学习提示,安排了三个不同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体会阅读同一篇文章,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不同。
《宇宙生命之谜》通过旁批呈现了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阅读这篇文章的思维过程,课后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交流如何根据阅读目的开展阅读,在阅读中运用了哪些具体的方法;还提出了两个新的问题,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开展新的阅读活动,进一步体会什么是“有目的地阅读”。
《故宫博物院》是一组非连续性文本,引导学生将在精读课文里学到的方法进行迁移运用,逐步实现自主“有目的地阅读”。
“交流平台”对如何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提示学生要在今后的阅读中自觉养成“有目的地阅读”习惯。
从纵向看,本单元从“导语,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习作、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组成,各部分互相配合,形成一个严密的体系。
用下图表示为:(整体上要求从单元导入中明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从精读课文中习得方法,借助略读课文运用方法,通过交流平台梳理总结方法。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孩子第一次接触部编版教材,没有经历过螺旋上升的阅读策略学习。
但是,在低段的语文学习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们爱上了阅读;在中年级的学习中,让学生学会了默读,并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课文提出问题,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够积极主动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而在课文的学习中,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猜测的训练;而到了高年级,教师有目的地、循序渐进地进行了提高阅读速度的练训练,现有六年级学生的阅读有一定的速度和质量。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归纳总结一、单元主题本单元主要围绕“传统文化与美德”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二、课文内容1.《古诗三首》:包括《寒食》、《迢迢牵牛星》和《十五夜望月》。
这三首古诗分别描绘了寒食节、七夕节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景象,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古代节日的氛围和诗人的情感。
2.《藏戏》:介绍了藏戏的形成、艺术特点和传承意义。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藏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感受藏族文化的魅力。
3.《各具特色的民居》:介绍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和建筑风格。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民居文化,感受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4.《和田的维吾尔》:介绍了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的民俗风情和文化特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维吾尔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增进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三、知识点归纳— 1 —1.生字新词: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包括拼音、写法和意思。
特别要注意一些易错易混的字词,如“迢迢”、“皎皎”、“阡陌”等。
2.古诗赏析:理解三首古诗的意思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表达技巧。
能够背诵和默写这三首古诗,并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和背景知识。
3.文化常识:了解寒食节、七夕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来历;了解藏戏、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维吾尔族等民族文化的特点和传承意义。
4.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能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能够回答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
5.写作表达: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
能够仿照课文的写作手法,写一篇关于传统节日或民族文化的短文;能够运用所学的生字新词和修辞手法,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四、学习建议1.注重积累: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积累生字新词和文学常识,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知识面。
2.多读多背:对于古诗和经典段落,要多读多背,培养语感和记忆力。
最新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
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案内容目录一、全册教材内容二、全册教材分析三、学生情况分析四、全册教学目标五、全册教学重点六、全册教学策略七、培优辅差计划八、全册教学进度九、单元教材分析十、全课教学目标十一、全课教学重点十二、全课教学难点十三、教学时数安排十四、课时教学目标十五、课时教学重点十六、课时教学难点十七、课时教学准备十八、课时教学设计十九、教学板书设计一、教材内容第一单元第二单元1.北京的春节 5.鲁滨孙漂流记(节选)2.腊八粥 6*.骑鹅旅行记(节选3.古诗三首(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 7.汤姆·索亚历险记4*.藏戏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习作:家乡的风俗习作:写作品梗概语文园地一语文园地二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第三单元第四单元8.匆匆 10.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9.那个星期天 11.十六年前的回忆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小桥流水人家 12.为人民服务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13*.金色的鱼钩口语交际:即兴发言习作:心愿语文园地四第五单元第六单元14.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 综合性学习: 难忘小学生活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回忆往事16.表里的生物依依惜别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古诗词诵读口语交际:辩论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语文园地五二、教材分析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于2020年春期正式试行。
本册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六组,依次是: 民风民俗、外国名篇名著、人间真情、体会人物品质、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
本册要求会写120个字。
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
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六年级上册保持一致。
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课文中同一个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
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不再注音。
生字注音采用在生字的头顶上直接注意的方法。
为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一定的提示。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一、教材的根本结构新统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于2021年春期正式试行。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六组,依次是:民风民俗、外国名篇名著、人间真情、体会人物品质、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
这个专题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局部。
本册共有课文17篇,精读课文12篇,略读课文5篇。
这六组教材,每组根本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五局部组成。
课例包括有二至四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不定,有的单元没有略读课文,有的单元有1——2篇略读课文。
其中,第三单元安排了习作例文,所以没安排语文园地。
第六单元是综合性学习单元,也未安排语文园地。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
局部课文后面安排了“阅读链接〞。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
这个专题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局部。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六年级下册教材,既注意落实整体性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目标。
为了落实整体性目标,对课文严格筛选,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
本册教材保存了一些优秀篇目,如【匆匆】【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效劳】,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教材还增选了新文章,如【北京的春节】【藏戏】【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中选编的阅读材料,有一些是回忆小学生活的文章,还有儿童诗、书信、演讲稿、建议书等,在拓宽教材的题材、体裁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第三学段的语文学习目标,那么作为本册教材的学习重点,加以妥善安排。
本册涉及到的读写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详写和略写;文章的表达顺序;学习浏览。
当然,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六年级下册特别重视将小学阶段所积累和习得的各种学习方法融会贯穿,综合运用。
第三单元单元简析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
第三单元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学习主题:让真情在笔尖流露。
第一部分:单元导学方案设计说明1.《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目标就指出:“在阅读中穿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达。
2.从人文主题方面分析横向梳理发现:本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围绕“让真情在笔尖流露”这一人文主题,选编了《匆匆》《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和《别了,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两篇习作例文,意在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联想到自己生命中遇到的类似的人和事,并能积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课文《匆匆》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那个星期天》写了“我”第一次殷切地盼望母亲带“我”出去玩的经历,描写了“我”等候时的情景,表现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展示了“我”细腻、敏感、丰富的情感世界。
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中少年对祖国对母语的深深眷恋打动人心;《阳光的两种用法》一文中肖复兴用质朴的语言、朴实的事例表达对母爱的深深感恩,深情溢于言表。
纵观本册教材:本册教材安排了六个单元,本单元是第三单元。
本单元主题“表达真情实感”,是一个习作单元,是围绕习作能力的培养编排的。
其它各单元第一单元“民风民俗”、第二单元“外国文学名著”、第四单元“理想与信念”、第五单元“科学精神”、第六单元“难忘小学生活”等单元内容,从节日习俗,逐步过渡到毕业季回顾小学生活,教材内容编排与生活息息相关,使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描写中,感受作者传达出的真情实感。
3.从语文要素方面分析:横向梳理发现:本单元安排了两个语文要素,一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另一个是“习作时,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材简析
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让真情在笔尖流露”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匆匆》《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组成,并编排了两篇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并能运用所学,在习作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2.本单元重点:
(1)通过用朗读、默读等方式反复读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本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都情感真挚,朴实自然,只有在深入品味文字时才能感受到作者的一片真情。
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一文中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感人至深;作家史铁生在《那个星期天》中用细腻生动的语言回忆等待过程中心情的起伏变化,令人动容;《别了,语文课》中少年对祖国对母语的深深眷恋打动人心;《阳光的两种用法》一文中肖复兴用质朴的语言、朴实的事例表达对母爱的深深感恩,深情溢于言表。
这些真情实感都要通过反复阅读文章才能真切体会得到。
教学时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课文。
(2)通过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体会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并能适当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去。
每篇课文作者都表达了对人生、对生活、对人事的不同情感,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中要抓住这一重点,引导学生深入字里行间,提炼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并结合课堂练笔进行及时地运用,为后面的初试身手和习作积累优秀的语言和写作方法,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