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规范的培养与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策略的探究与实践

——捕捉契机,适时引导

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儿童进行养成教育,是关系到一代人的成长和未来公民素质提高的大事。一个人爱国情感的培养、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品质的具备,以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都有一个通过教育逐步形成的过程。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幼儿园、小学开始,进行起码的文明道德和做人基本道理的教育,使他们从小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性工程。

儿童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同时又具有是非辨别不清的特点,因此,如何在不泯灭儿童天性的前提下,适时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良好品质的形成及一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尤为重要。而关键是要捕捉契机,适时引导,采用合适的教育策略。

一、正强化策略

教育墙面上挂着几幅美丽的装饰画。手工活动时,老师发现宁宁创造性用正方形纸片折了一座房子。就表扬道:“宁宁,你的房子折的真好!”边说边把房子贴到墙面的装饰画上。就在老师转身离开时,与宁宁同桌的亭亭却迅速拿起油画棒,在房子和装饰画上乱涂起来。老师发现了,马上对亭亭说:“我知道,亭亭也想和宁宁一样,把装饰画打扮得漂亮一些对吗?”亭亭点点头。老师接着说:“宁宁就教亭亭折一座漂亮房子,将刚才亭亭涂抹的地方遮挡住,这样,画就更美了!两个孩子马上认真地做了起来。

儿童具有强烈的被人接纳、肯定的需要,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一种心理不平衡。老师赞赏宁宁时,一边的亭亭多希望也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啊!可老师却转身走了。于是,损坏行为就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这时,老师如果去批评他,那无疑是雪上加霜。而运用正强化策略,即施加有利于孩子良好行为发生的刺激,忽略不良行为,就能使儿童好的行为得到强化,不良行为则因得不到注意而逐渐减少。

二、转移策略

放学的时间到了,许多家长站在教室门口往里张望。“王佳丽——”

随着一声亲昵的呼唤,丽丽妈妈跨进教室的门。“妈妈——”丽丽大叫站起来。然而,她并没有投入妈妈的怀抱,而是尖叫着从教室这头跑到那头,小朋友们看呆了。老师对丽丽说:“丽丽要回家了,椅子也要回家了。请丽丽送送椅子吧!丽丽马上停止了喧闹,非常卖力地搬运起椅子来。就这样,丽丽在来回搬运的途中宣泄了自己的精力,使不良情绪释放出来,维持了心理平衡。

学校和家庭是两个不同的天地。在家里,孩子无拘无束,时时刻刻受到成人关注;而在学校,孩子的生活、行为都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和束缚,这些都会导致孩子心理产生紧张或压抑,他们往往以破坏行为来宣泄自己的内心情绪。当孩子以不良行为来宣泄自己内心情绪时,老师应意识到孩子正处于一种心理紧张状态,他们需要成人帮助,最好的途径就是转移宣泄的对象。

三、幽默策略

课间休息时,乐乐和美美同时看中了布娃娃绒毛玩具。乐乐一把抱住说:“我先拿到的!”美美不甘落后,拉住布娃娃用力拽。“嘶——”腿裂开了……看到乐乐、美美在争夺,老师连忙拿出手帕:“哎呀!布娃娃眼睛都哭肿了!”又将耳朵靠近布娃娃:“别哭,告诉我你要选谁做朋友?”乐乐和美美立刻瞪大眼睛。“噢!你要找爱护你的人做朋友啊!”美美立刻说:“我爱护你,我不拉你啦!”乐乐也应声道:“美美,给你先玩,过一会儿再给我玩。”一场纷争就这样平息了。

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强,对物品有独占欲,尽管他们懂得谦让的道理,但遇到具体事情时,行为仍与意识脱节。幽默作为一种教育策略,常以形式上的幽默轻松隐含着内容上的严肃庄重。它就像一把奇妙的钥匙,容易打开儿童的心灵,引导幼儿反省并纠正自己的行为。

英国萨克雷有句名言:“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可以收获人生。”教育的全部要义在于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习惯,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儿童行为规范教育的方法很多,关键是要善于把握时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