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与哈耶克两种观点比较及启示

合集下载

巅峰对决--《凯恩斯大战哈耶克》

巅峰对决--《凯恩斯大战哈耶克》

巅峰对决--《凯恩斯大战哈耶克》
银华基金
【期刊名称】《广东经济》
【年(卷),期】2013(000)012
【总页数】1页(P87-87)
【作者】银华基金
【作者单位】银华基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哈耶克、凯恩斯之争谁赢了?——评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兴衰及对我国经济的启示 [J], 韦伟强
2.《凯恩斯大战哈耶克》没有输赢的大师对决 [J],
3.凯恩斯大战哈耶克 [J],
4.《凯恩斯大战哈耶克》:一场经济学史上最著名的决斗 [J],
5.两手协同并用——哈耶克与凯恩斯的经济学公案评析 [J], 洪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哈耶克商业周期理论给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哈耶克商业周期理论给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哈耶克商业周期理论给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在哈耶克看来,现代社会的任何一次经济危机,实际上都是对之前在政府干预下社会“不当投资”的一种清算,也可以认为每次大萧条都是政府干预货币和市场过程的一个必然结果。

依照哈耶克和新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的逻辑,也可以反过来认为,任何一次经济衰退,对人类社会实际上也是一剂良药。

货币政策更可能是经济衰退的原因,而不是解药。

因为,货币当局很容易屈从于廉价发钞的诉求,从而将生产引向错误的方向,这必然产生一些不良后果,而不是有助于经济从某些方向的过度发展中解脱出来。

我们把哈耶克与凯恩斯放在一起回顾了哈耶克的理论贡献。

之所以这样做,是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尽管哈耶克最初是受奥地利学派的卡尔·门格尔、庞巴维克尤其是米塞斯1912年出版的《货币与信用原理》的影响而形成了他的经济思想的,但在20世纪30年代后,哈耶克的经济理论几乎是在直接受瑞典学派的经济学家魏克塞尔的“中性货币”和“自然利息”理论的影响并与凯恩斯的理论论战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以至到晚年哈耶克部分和短暂地回到货币理论与通货膨胀问题研究时,他还念念不忘批判凯恩斯。

1921年哈耶克从维也纳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后,受米塞斯的影响,开始研究货币商业周期问题。

1929年,哈耶克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专著《货币理论与商业周期》。

在这本著作中,哈耶克分析了信贷扩张与资本结构的影响,从这一视角研究商业周期产生的机理。

这本书出版后,即被时任伦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的罗宾斯发现,并大为赞赏,随即罗宾斯邀请哈耶克到伦敦经济学院举办了系列讲座,并直接聘任哈耶克任经济科学和统计学教授。

这次系列讲座促成了哈耶克的第二本经济学学术专著《价格与生产理论》,并于1931年用英文出版。

1929~1933年大萧条后,哈耶克在1937年又出版了一本小册子《货币民族主义与国际稳定》,并在1939年出版了《利润、利息和投资:兼论工业波动》一书。

经过数年的深入思考,哈耶克在1941年出版了他付出极多研究精力的重要著作《资本纯理论》。

社会福利思想简答

社会福利思想简答

社会福利思想简答第一篇:社会福利思想简答凯恩斯学派与瑞典学派社会福利思想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论货币改革》和《货币论》凯恩斯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对自由、平等的看法:自由应该是积极的自由;对个人主义的看法,凯恩斯还是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看法,认为它可以提高效率和保障个人自由。

充分就业的概念:充分就业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常态,非充分就业才是社会经济的通常情况。

有效需求不足造成就业不均衡。

有效需求的理论:有效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相等时社会对商品的总需求。

国家干预的主张:一方面,设法提高资本边际效率,或者设法降低利息率以刺激投资;另一方面,设法提高消费倾向以扩大消费。

政府可以采用“财政赤字”的方式来调节市场的问题。

凯恩斯主义影响:1纠正放任自由主义的缺陷2对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尤其是西欧福利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3对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积极影响对社会福利思想发展的影响:(1)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社会保障水平;(2)通过实施累进税调节国民收入;(3)以生产为导向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的的福利价值4对西方福利国家的消极影响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到鼎盛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一是国家财税的危机;二是滋生养懒汉的现象,相应的高税收也影响了企业家的投资意愿。

《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措施改革的三项基本原则:1制度的改革不是局部利益的调整,而是一次革命性变革。

2社会保险在整个社会政策的发展中,不是孤立的,而应该成为综合的社会发展政策的组成部分。

3社会保险及各种相关的社会服务是一项全民性社会福利,必须由政府与个人的合作来实现。

主要措施:改善社会保险,提高社会保险的赔付标准。

1改善社会保险的目标,预防赚钱能力的丧失或降低。

2调节家庭收入,对儿童给予补贴。

实施社会保障的三种方式:为保障基本需要而实施的社会保险、为保证特殊需要而实施的国民补助、为满足基本需要以外的需求而实施的自愿保险。

凯恩斯与哈耶克两种观点比较及启示

凯恩斯与哈耶克两种观点比较及启示

凯恩斯与哈耶克两种观点比较及启示提要本文通过对比凯恩斯与哈耶克的理论特点及主要经济理论,剖析了二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凯恩斯主义(一)凯恩斯的理论特点。

1、凯恩斯定律否定了萨伊定律及由此决定的就业理论。

用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代替了新古典经济学市场自动均衡的假定,注重制度因素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并得出失业和危机不可避免的结论。

2、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充分就业为正常状态的假说,断定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不可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而必须进行国家干预。

3、强调有效需求机制的决定作用,否认相对价格短期变动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收入——支出理论,与传统经济学的货币数量论相抗衡。

(二)凯恩斯的主要经济理论1、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1)由于市场机制可以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因此,资本主义经济是一个不存在经济危机的充分就业的社会。

但是,充分就业并不排斥两种失业的存在:一是摩擦失业,二是自愿失业。

(2)有效需求原理是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基础。

凯恩斯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论述,把分析的重点由供给转移到需求,把总需求函数视为决定就业量和收入水平的关键因素,有效需求原理实际上是一种需求决定供给的理论。

2、工资和货币、物价理论。

(1)凯恩斯经济学主张,在货币工资不变,即采取刚性工资政策的条件下,通过提高价格水平来降低实际工资,以增加就业。

(2)凯恩斯把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结合起来,认为货币数量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实际上是货币数量对工资单位和就业量影响之和。

3、经济周期理论。

(1)投资乘数理论是凯恩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投资乘数公式,由于国民收入和就业量与边际消费倾向按同一方向变动,即消费倾向的数值越大,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的增加越多。

(2)凯恩斯认为利息率的高低与流动偏好的强度成正比,与货币供给量成反比。

二、新自由主义——哈耶克(一)哈耶克的理论特点。

1、表现为极端的经济自由主义,主张个人自由高于一切,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甚至主张货币的发行也要“非国家化”。

《制高点:世界经济之战》观后感

《制高点:世界经济之战》观后感

制高点·世界经济之战观后感------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兴衰及对我国经济的启示纪录片的第一集讲述了20世纪由两位经济学家哈耶克和凯恩斯的观点之争而引发的世界经济变革。

他们论战的主题主要是对于政府干预的态度。

哈耶克认为市场经济可以根据需要自动地进行调节,政府的过渡干预会导致资源配置扭曲,阻碍经济的发展;凯恩斯则主张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政府干预来影响市场经济过程,他认为政府的干预能够减少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克服经济危机并改善经济预期。

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把经济完全交给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坚持政府的最小化干预,甘愿充当守夜人,短暂的繁荣却招致了大萧条。

随后凯恩斯政府干预理论在这次危机中获得了绝大多数国家的亲睐,哈耶克的思想逐渐被人们遗忘。

直到70年代的滞胀危机,凯恩斯主义逐渐暴露缺陷并开始失效。

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让新自由主义有了出头之日,在英美的引领下哈耶克的思想重回主流。

其实就我本人来说是倾向于哈耶克思想的,我相信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中表达的对于政府掌控经济制高点的担心不无道理,当初凯恩斯主义的兴起确实顺应了时事,面对大萧条,或许市场真的是失灵了,可是即便市场能够挽回一切,人们是否又有足够的勇气将一切都赌在市场上呢?答案不言而喻。

我想,这样的市场失灵并不能证明市场及其固有规律的失效,因为人本身便是市场的一部分,在混乱的时代中,统一有序的市场机制一旦被打破,那么便意味着人们依然不在信任市场并企图脱离,这种情况下,强有力的政府控制是必须的。

可是,当这一大的时代背景更换的时候,或许政府的强力已然不在那么的必要,同时市场的回归,也必将导致二者的冲突。

政府的意志不可能总是与市场的走向完美的切合,两者的偏离,也必将带来经济的动荡。

经济作为整个国家上层建筑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旦有一种足以控制经济的力量出现,那么它将是对这个国家自由民主的极大威胁。

人们会在政府控制经济的体制下,沦为所谓的集体利益以及国家意志的奴隶。

凯恩斯主义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凯恩斯主义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凯恩斯主义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凯恩斯主义是指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后,提出的一种主张通过国家干预来调控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理论。

这一理论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凯恩斯主义提出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对于中国当前和过去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高速增长的阶段,但在现阶段面临着外需下降、内需不足的问题。

凯恩斯主义强调通过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可以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可以通过采取财政政策来提升政府支出水平,并通过货币政策来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增加有效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凯恩斯主义强调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失业问题。

中国当前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庞大,但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减税、增加政府支出、提供职业培训等手段来刺激就业,并借此缓解失业压力。

中国政府可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提供税收减免和财政支持等方式,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三,凯恩斯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公平与收入分配问题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凯恩斯主义主张通过调节税收体系和社会保障机制,来实现社会公平和收入分配的目标。

中国当前面临着贫富差距扩大、城乡差距加大等问题,需要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来实现收入再分配,提高弱势群体收入水平。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为中国提供了一种借鉴,通过适当加大对富人的税收负担,减少富人的收入,增加对穷人的财政支出,提高穷人的收入,进而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此外,凯恩斯主义还提出了经济政策应对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

在经济运行中,周期性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应该采取逆周期政策,即在经济低迷时增加政府支出和降低利率,以刺激需求和投资;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应加大调控力度,避免经济过热。

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历了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凯恩斯主义的时机原则对中国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及其现代启示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及其现代启示

面对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下滑,人们又一次把目光聚焦到凯恩斯(英国经济学家,其代表性著作《货币、利息与就业通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如今,面对世界各国如何走出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萧条,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必须高擎凯恩斯的旗帜,回到凯恩斯的时代。

在这个非常特殊的时刻,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有利于我们理解当前的经济形势,理解我国政府推出的旨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经济政策。

一、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主张对于社会科学来说,伟大的理论来源于现实的实践。

1929--1933年的大危机造就了凯恩斯的经济学。

这次世界经济危机不仅打击了资本主义经济,还动摇了传统西方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地位。

人们不再相信自由经济能给整个社会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增加。

从一定意义上讲,人们开始丧失了对自由竞争为特点的传统市场经济的信心。

面对经济大萧条,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寻找出路。

1933年3月,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

他上台后,积极推行政府干预,实行了一系列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直接投资,注重提振人们信心,使经济萧条走出低谷,开始复苏。

此后,西方经济学家被迫对现有的经济理论进行反省和批判,并企求新的理论来解释严峻的危机现实,以得出挽救资本主义的可行办法。

于是时势造英雄,凯恩斯没有错过机会,他的理论伴随的宏观经济学说就应运而生了。

凯恩斯在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里提出了有效需求的理论体系和通过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减少失业、治理萧条的经济政策主张。

如果没有凯恩斯在经济学上的创造,扩张性财政政策就可能只是一种偶然的应急措施,而不会成为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选择。

首先,凯恩斯针对经济危机期间出现的严重失业状况,重新解释了充分就业的概念。

传统的经济理论否定了社会存在普遍的失业现象,认为这些大量的失业也仅仅是经济中的“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而已。

凯恩斯认为,传统的失业解释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完全是自欺欺人,对于现实缺乏说服力。

关于凯恩斯主义的看法

关于凯恩斯主义的看法

关于凯恩斯主义的看法2010级社会学姚国戎201003030372010.5.3 谈到凯恩斯主义就必须的考虑到自由主义,我不认为那种思想会比那种思想更重要,如果坚信一种思想能解决一切问题,就会有两个例子来证明这样做是错误的,1929——1933年世界出现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思想根源就是太相信自由和不干预思想,而苏联经济模式的瓦解也证实了过多干预所造成的恶果,单就在凯恩斯主义对社会保障思想的影响这一范围来讨论,从凯恩斯思想中寻找剖析自认为利于社会保障的观点应该不会涉及干预和自由二者的博弈。

凯恩斯主义认为,普遍生产过剩危机和失业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存在,其根源在于三大心理规律和游戏那个需求不足,三大基本心理规律分别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及流动偏好规律,凯恩斯认为,在影响消费的众多因素中,收入是主要的因素,人们会随着收入的增加来增加消费,但增加的不如收入的多,由于社会各个不同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富有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贫穷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国民收入分配的均等同程度将直接关系到社会总消费的数量,分配越不均等,消费需求就越小,穷人想消费,没钱,富人消费下降,但有很多钱,考虑到利率和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把钱存起来不用,只能投入再生产,扩大生产规模,消费市场不活跃,生产再多产品销售不出去,也就造成了生产过剩危机的出现,如果政府能够采取征收累进税等政府措施将富人的部分收入转移给穷人,那么就促进社会消费,从而刺激总需求,而资本边际递减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有可能导致投资不足,投资不足或消费不足都不能达到有效需求,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充分就业不能实现,这个问题又是市场机制自身所不能克服的,因此产生了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凯恩斯主义主张通过政府的干预来改变这种现状。

扩大政府的开支,通过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扩大就业,通过发放补助金,提高工人的福利等手段来刺激需求的扩大。

总的来说,凯恩斯主义的主要思想国家干预主义,在社会保障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个总结和提示的作用,自德国实施社会保险以来,世界各国发展各式各样的保障制度都离不开国家的干预,在这方面来看,凯恩斯主义起到了一种总结的作用,不管自由主义者相信不相信,事实证明没有政府的干预,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可能的。

《哈耶克舌战凯恩斯:思想的巅峰对决》

《哈耶克舌战凯恩斯:思想的巅峰对决》

《哈耶克舌战凯恩斯:思想的巅峰对决》
作者:
来源:《领导文萃》2020年第13期
托馬斯·霍伯著
新华出版社 2020年2月出版
在这本书里,作者托马斯·霍伯对这两位伟大学者的现代经济学思想进行了清晰的历史性考察,认真研读了两位学者的代表作,凯恩斯的《通论》和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

作者认为,理解这两本著作写作的历史背景,有助于我们认识当前的经济与政治现象。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凯恩斯是如何通过货币与财政政策将重点放在政府监管上的,以及哈耶克对肇始于中央计划的专制主义的谨慎与忧虑,最终形成了与凯恩斯不同的经济思想。

本书视角广阔,观点鲜明,通过将经典经济学理论通俗化并采用了定性研究的方法,作者呈现了一幅清晰的图景:历史是如何影响并形成当前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气候的。

南怀瑾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年7月出版
本书选编自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历史的经验》等著作,其中《谈领导的艺术》分为“领导者的智慧”“领导者的器度”“领导者要能识人”三部分33题;《谈说话的艺术》分为“义利之辨”等四十四题。

本书每篇的篇幅短小精悍,主题明确,引经据典又深入浅出,读来十分有趣味。

并可在处理与亲友、同事等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方面给到读者以些许启示和经验,读者可从中感悟为人处世的精要,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哈耶克与凯恩斯

哈耶克与凯恩斯

哈耶克与凯恩斯哈耶克与凯恩斯:经济学界的两位巨擘引言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分配和决策制定的学科,而作为经济学界的两位巨擘,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20世纪的经济思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两位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增长、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等问题提出了各自独特的观点和理论。

本文将重点介绍哈耶克与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并对两位经济学家的观点进行比较与评析。

哈耶克的经济思想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经济思想主要集中在市场和自由竞争的重要性上。

哈耶克认为,自由市场是经济繁荣和个人自由的基石。

他提出了知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强调个人知识和信息在经济决策中的重要性。

哈耶克对中央计划经济持批评态度,认为自由市场和价格的竞争能够更有效地分配资源,并促进创新和经济发展。

他认为,市场机制能够自发地调整资源分配,而政府的干预只会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和歧视。

哈耶克主张小政府和限制政府干预,认为市场自由更能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和潜能。

凯恩斯的经济思想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凯恩斯经济学派的创始人,他的经济思想主要关注宏观经济和经济周期。

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往往无法自己调整和恢复,需要政府通过干预来稳定经济。

他提出了“总需求决定总产出”的理论,主张政府应该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来管理经济,以消除失业和保持经济稳定。

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受到了大萧条和经济衰退的影响,他认为政府应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和降低利率来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提高经济增长和就业率。

他对市场经济的信心较弱,主张政府干预和调控经济活动,以防止经济过热或过冷。

哈耶克与凯恩斯的比较尽管哈耶克和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存在一定的冲突,但两位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增长和政府干预的看法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哈耶克的自由市场思想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市场能够自发地调整资源分配。

但他在对政府干预的反对上有时过于绝对,忽视了市场失灵和公共物品的提供。

对凯恩斯主义的评价

对凯恩斯主义的评价

对凯恩斯主义的评价
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经济学派之一,其核心理论是政府干预经济,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活动,维持经济稳定和增长。

以下是对凯恩斯主义的评价:
一、优点:
1.提高了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的干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使国家能够更好地管理经济,避免经济过热或过冷。

2.对失业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凯恩斯主义认为,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导致的,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或减税等方式来提高总需求,并缩小失业率。

3.强调经济周期波动的本质:凯恩斯主义强调经济波动是经济周期的自然现象,这一观点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预测经济现象,从而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应对。

二、缺点:
1.对市场机制的忽视: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干预经济,但这种干预有可能扭曲市场机制,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2.过分依赖政府: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可以解决所有的经济问题,但政府的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过多的依赖政府容易导致政府浪费资源和效率低下。

3.通货膨胀问题:凯恩斯主义主张增加公共支出或减税等方式来提高总需求,这可能导致通货膨胀问题的出现,从而进一步扭曲市场机制,影响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尽管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在实际应用中,应该综合考虑其优点和缺点,采取合理的政策措施,避免出现扭曲市场机制和通货膨胀等问题,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

哈耶克:市场经济的坚定捍卫者

哈耶克:市场经济的坚定捍卫者

哈耶克:市场经济的坚定捍卫者来源:深圳特区报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冯兴元一,1936年以后,随着凯恩斯发表《通论》,许多原来信仰哈耶克的经济学家纷纷转投入信仰凯恩斯的阵营如果要列举出20世纪最著名的两位经济学家的话,可能只能列举出凯恩斯和哈耶克。

哈耶克被称为“知识贵族”,既是经济学家,同时也是政治思想家、法学家、心理学家。

他的经济学思想与凯恩斯格格不入。

直到现在,经济学界仍然分为两大阵营:哈耶克所代表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阵营和凯恩斯所代表的宏观经济学阵营,古代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核心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结合,被萨缪尔森称为“新古典综合”。

像芝加哥学派的米尔顿·弗里德曼属于货币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但其实质仍然是宏观经济学,他属于拿着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修正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哈耶克则反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是市场经济的坚定捍卫者。

1931年,哈耶克受罗宾斯教授邀请进入伦敦经济学院任教。

罗宾斯当时邀请哈耶克到伦敦经济学院就是为了让哈耶克出面挑战凯恩斯。

凯恩斯比哈耶克的年龄大,当时已经功成名就,而哈耶克还是个年轻的挑战者。

几年前国内出版了一部译著叫《凯恩斯大战哈耶克》,应该是《哈耶克大战凯恩斯》,毕竟是年轻经济学家叫板年长的盛名经济学家。

由于哈耶克1931年在伦敦经济学院做了一系列报告,又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文章,所以声名大振。

哈耶克的不断挑战也促成了凯恩斯在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

哈耶克1929发表德文文章《储蓄的悖论》,指出了“消费不足论”的荒谬。

而“消费不足论”是凯恩斯所支持的理论,是其很多政策主张的根基。

罗宾斯看到这篇文章后,随即邀请哈耶克到伦敦经济学院讲课。

哈耶克任教期间,主要用新古典的框架来讲奥地利学派的理论,这使当时的伦敦经济学派觉得非常新奇。

罗宾斯邀请哈耶克讲课的时候,已经想到只有哈耶克的观点才可以反驳凯恩斯的观点。

浅析凯恩斯就业理论及启发

浅析凯恩斯就业理论及启发

浅析凯恩斯就业理论及启发
凯恩斯是20世纪经济学领域的重要人物,他的就业理论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核心之一。

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背景下,凯恩斯对传统的自由市场理论提出质疑,认为市场机制无法在短期内调整经济波动,政府应该在经济低谷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从而促进就业。

他的就业理论被称为总需求理论,强调了政府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对当代经济理论和政策制定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凯恩斯就业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总就业量取决于总需求量,而不是劳动供给。

通过调整总需求量,政府可以影响就业水平。

凯恩斯认为,经济低迷时,企业和个人减少开支,导致需求下降,失业率上升。

政府应该通过加强公共支出,增加政府支出的比重,提高消费者信心,刺激消费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

此外,凯恩斯还提出了“边际效应将导致自由市场失灵”的观点,认为市场的机制并不能自动调节经济,与政府的积极干预相比,市场机制存在的短期经济波动会导致长期经济下滑和失业问题。

凯恩斯就业理论对后来的宏观经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对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和作用提出了新的看法。

从而促进了理论和政策的变革,包括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和社会福利政策的建设。

通过政府提高公共投资和消费支出,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改善整个社会的经济状况,减少贫困和不平等问题。

总起来说,凯恩斯就业理论在当代经济学和政策指导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实现了对经济的调节和管理,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福利和生活质量。

这一理论为现代经济学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很多的启示,为政策制定者和学者提供了研究和改善现有经济状况的思想基础。

凯恩斯与哈耶克之争--制高点观后感

凯恩斯与哈耶克之争--制高点观后感

哈耶克与凯恩斯之争——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兴衰及对我国经济的启示[摘要] 20 世纪经济学思想史中有两位著名的人物哈耶克和凯恩斯,他们之间的论战不仅对过去,更对现在乃至将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哈耶克与凯恩斯论战的主题主要是对于政府干预的态度。

哈耶克认为市场经济可以根据需要自动地进行调节,政府的过渡干预会导致资源配置扭曲,阻碍经济的发展; 凯恩斯则主张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政府干预来影响市场经济过程,他认为政府的干预能够减少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克服经济危机并改善经济预期。

二者的论战虽然至今仍未有结论,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我们可以通过借鉴历史得到经验和启示,以此来解决我们今天现实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找到适合我国国情发展需要的道路。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制高点;哈耶克;凯恩斯;中国;现实问题经济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和坎坷相伴,繁荣和危机相随。

在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中,经济的兴衰是决定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最重要标准,经济发展水平决定金融发展程度,一国的经济、金融条件与发展状况又决定该国的货币政策体系框架。

货币政策体系框架——目标、工具、传导机制——内在的有机联系及其协调状态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能否在正确的时期采用适当的经济政策是对一国至关重要的事情。

在看完十集纪录片《制高点:世界经济之战》之后,我回想起年老的哈耶克在接受采访时说:“当我年轻时,我会说只有年老的人才相信自由经济;当我中年的时候我发现差不多只有我自己相信自由市场理论;现在我年老了,我很高兴看到新一代年轻人又开始相信自由经济。

”众所周知,日益发展的全球化让世界所有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政策体系框架大同小异,但就个性而言,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甚至是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其货币政策体系也是各具特色,有时甚至是差异巨大。

然而遗憾的是,实践中人们往往忽略、甚至完全忘记了这点,盲目照搬照抄、简单的复制和嫁接,其结果可想而知。

新自由主义回顾及对中国的启示

新自由主义回顾及对中国的启示

新自由主义回顾及对中国的启示一引言新自由主义是指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革命以来出现的一股企图复兴传统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潮,是一个包括众多学派的思想和理论体系。

狭义新自由主义主要是指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广义新自由主义,除了以哈耶克为代表的伦敦学派外,还包括以德曼代表的货币学派、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和以拉弗、费尔德斯坦为代表的供给学派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伦敦学派、现代货币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

虽然流派众多,但是我们可以梳理出一些他们共同的观点和政策主张,进而对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提供一点启示。

二正文(一) 理论综述新自由主义共同的一些观点和政策主张主要有以下几点:1、极力主张私有制,反对公有制。

西方主流经济学,不论其中的自由派或保守派,都是主张私有制、反对公有制的。

不过,在当代西方经济学各个流派中,新自由主义派主张私有制,反对公有制的立场更坚决,态度更鲜明。

弗里德曼就强调私人经济的内在稳定性,认为通过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私人经济可以自动稳定在可接受的失业水平。

换句话说,私人经济具有自动稳定和消除波动的能力或趋势。

弗莱堡学派也认为,“社会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前提是有效的竞争制度,而私有制又是竞争制度的先决条件。

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人们愿意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没有人加以限制,所以,企业主就可不受任何约束,积极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使价格下降,国民收入增加,需求扩大。

哈耶克认为,私有制是最好的制度。

他还把私有制同“自由”、“自由选择”联系起来,认为有了私有制,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才会有美好的社会。

他甚至主张废除国家货币制度,用私人银行发行的货币来代替国家货币。

另一方面,他又坚决反对公有制,认为用实行公有制或限制私有制来组织经济,用统一的中央行政命令代替市场机制的作用,不仅会导致个人积极性受挫,经济效率低下,资源配置失调,而且必然形成集权主义统治,限制个人自由,使个人受到“奴役”。

对哈耶克的误解一二三——《重读哈耶克》

对哈耶克的误解一二三——《重读哈耶克》

对哈耶克的误解一二三——《重读哈耶克》出差的这个时候,突然啥都不想干,就对路上读完的书所感所悟瞎写了一番。

我=我“我”=韦森,《重读哈耶克》作者对于像本人这样经济学“门外汉”来说,哈耶克就是个传奇,大学里边主要还是凯恩斯,卢卡斯,保罗.克鲁格曼,萨.缪尔森这些,记得当时的一直有听的经济学课程就是国际经济学,只是因为他长得像王小波,说话又很逗,至于最后的成效,就是考完试就还给了老师,当然老师的音容笑貌还是深刻的留在我的脑海里。

印象中哈耶克满大街的被提及好像还就是不远的过去,可能也是因为其主要的经济和社会主张相对来说比较叉叉,在一些比较特殊的语境中被拿来说,总是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如一件充满神圣意义的事物并不如自己所愿发挥作用,有种沮丧感,在屌丝眼里,美女好神圣,就有种供在手心里的冲动,结果去被人送来送去当做玩物,比如西施,这是工具化了;另一种是复杂化了,俗话就是扣大帽子,比如吐个痰,就去谈国民性问题进行批判,其实有时候并没那么了不起。

当然哈耶克主要被用来工具化。

其实他当时从奥地利去伦敦经济学院做访问学者也是被工具化了,只不过是他这个人被工具化,而不是断章取义的观点——当时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主任罗宾斯对剑桥的凯恩斯很是反感,专门找来具有深厚学术功底和思辨能力的哈耶克来挑战。

如上所说,哈耶克在中国的影响力其实并不是由于经济学领域的成就,而是在社会思想界的贡献,其代表作《通往奴役之路》,很多人看见就有很多的想象,不过实际上稍微有点学识的人总是将“一叶障目”视为对专业的最大侮辱,而学者韦森的这本《重读哈耶克》基于自己对哈耶克学术思想、生平关系等方面的梳理,给我们一个理解哈耶克的好机会。

先来金句:长远而言,是观念,因而也是传播新观念的人主宰着历史发展进程,这一信念一直是自由主义信条的基本内容——来自哈耶克的著作《自由宪章》。

在《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第一章结尾大致这么说:伟大社会及其使之成为可能的文明,乃是人的日益成长的沟通抽象思想的能力的产物;当我们说所有人所共有的是他们的理性的时候,我们所指的是他们共有的抽象思想之能力。

解读“哈耶克命题”及其启示

解读“哈耶克命题”及其启示

而供 给货币外 , 更为 重要 的是 , 币体 系和货 币秩 货
序要按 照 国家 的意愿 来构 建 。当一 国的货 币参 与
的资源 来制造 自己 的货 币 ; 的从 铸 币税 角 度赞 有 成货 币的 国家化 , 为政 府 在 发行 自己 的货 币 时 认
征收 了铸币税 , 为财政 预算 提供资 金口 ; 的从政 有 权 的角 度解 释货 币 的 国家化 , 新 货 币 法定 论 ” 如“ 学派认 为 , 币是特殊 的“ 货 国家 的产物” 国家具有 , 以货 币的形式 征 收赋税 的权力 , 且 , 并 政府 有能 力
给我们 什 么样 的启 示 ? 担 当 国 际 储 备 货 币 的 货
币, 究竟 应该 是 国家 化 的 还是 非 国家化 的?是 主
决 定经 济体 系中 的基 础货 币 。倡 导货 币非 国家化
的著作 , 当属 1 7 9 4年诺 贝尔经济 学奖得 主哈耶 克 的《 币的非 国家化 》 货 。阿 瑟 ・ 尔登在该 书第二 塞
货 币经济 学 家从 各 自不 同的 角度 , 释 货 币 诠
的 国家 化与非 国家化 问题 。有 的从 资源 角度 出发
说 明货 币 的国家化 , 如费 希尔认 为 , 国家要 有 自己 的货 币 , 是为 了对资 源的节 约 , 国家不必靠 赚取外
汇 来 建 立 本 国 的 货 币 供 给 , 可 以 通 过 消 耗 很 少 而
货 币被 看 作是 经 济参 与 者 之 间 的 一 种 社 会 关 系
收 稿 日期 : 0 0 0 — 9 2 1 — 52
权 信用 货币还 是非 主权信 用货 币担 当国际储备 货 币, 更有 利于 国际金 融体 系的稳 定?
版 的序 言 中称 , 耶克 的革命性建 议是 , 哈 用市场 中

《凯恩斯大战哈耶克》精华解读

《凯恩斯大战哈耶克》精华解读

《凯恩斯大战哈耶克》精华解读凯恩斯与哈耶克关于政府与市场的争论已经持续了80年,但至今我们对于经济学及其政策的解读依然无法跳脱他们所设立的框架。

如果你想了解媒体上那些喋喋不休的争论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理念,那么就非常有必要回到那场“世纪大辩论”,去深入了解两位经济学大师的核心观点。

本周为大家推荐一本《凯恩斯大战哈耶克》,编者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将其中的观点和争论逐条列出,希望对大家理解该书有所助益。

1 序幕,不走极端任何一种理论如果推向极致那都会是一种灾难,正如拉罗什福科说过:“大多数虔信者让我们对虔诚感到厌恶”。

作为开篇,引两句话,不同时期的人用不同角度来对待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Keynesian Economics ——JOKE(玩笑)正如加尔布雷斯曾经说过的,只需要再来一场衰退,凯恩斯主义就会复活。

2 凯恩斯的成名作,惊人的预见性。

过重的债务负担以及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使得魏玛共和国的经济彻底崩溃了,民众的痛苦使得极端主义思潮找到了生存的空间,最终在希特勒的上台后酿成了悲剧。

凯恩斯在《和平的经济后果》就预见了这样的情景,这本书有惊人的预见性。

凯恩斯的一本畅销书《和平的经济后果》,以冷静、全面、无情地略带打趣的口吻,揭露了战胜国索赔主张危险至极的荒唐。

他的整体观点是,和谈与和平无关。

贪婪地复仇,渴望看到德国永远臣服脚下,有可能会唤起另一场导致世界冲突的“欧洲内战”。

这本书在英国卖出18500册,美国售出70000册,它被译成了法语、荷兰语、意大利语及俄语、罗马尼亚语、西班牙语、日语和中文。

全球畅销超过10万册。

它还被翻译成了的德语,在维也纳大受欢迎。

正如哈耶克所说的,“他的《和平的经济后果》让他在欧洲大陆比在英国还出名。

”3 凯恩斯对于通货膨胀的警告凯恩斯主义所推崇的政府支出、放松流动性,在今天看来都是引起通货膨胀的肇因,这给了人们一种误解,认为凯恩斯支持通货膨胀,并且凯恩斯主义必然会导致通胀,其实这些都是对凯恩斯的误读。

试析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及对我们的启示

试析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及对我们的启示

试析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及对我们的启示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在其著作《通论》中对就业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和大规模失业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市场对于投资数量的下降,而政府作为调节市场的力量,应在此时候出现,通过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促进经济活动的稳定发展和就业的提高。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贡献:第一,他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论”。

凯恩斯认为,经济活动的驱动力是需求,而且需求是由投资、消费和政府支出三部门组成。

当投资数量下降后,将会导致消费减少,政府支出也将受到影响,进而形成需求不足的局面,出现大规模的空闲生产力和失业的现象。

第二,他强调了国家干预的重要性。

凯恩斯认为,市场机制本身并不能完全自我调节,政府应当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增加社会总需求量,刺激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创造。

通过财政政策的调节,政府可以增加社会投资和消费,增加有效需求,实现经济平衡和发展。

第三,他强调了劳动力的流动性。

凯恩斯认为,劳动力的流动性将有助于减轻失业和生产空余的压力,政府应当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鼓励劳动力从低效的产业向高效的产业转移,促进职业技能的普及和提高,提高劳动力就业率和生产效率,实现全面的经济发展。

对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首先,要重视有效需求的作用,加强市场的调节和政府的干预,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鼓励投资、消费和政府支出的增加,实现经济发展和就业目标的双重鼓励。

第二,要强调就业的优先地位,通过建立适当的就业制度,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流动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工作环境,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与经济环境。

第三,要关注人类需求的多样性,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只有通过了解和满足人类的多样化需求,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最后,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引发了对经济学本身的质疑和重新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凯恩斯与哈耶克两种观点比较及启示
提要本文通过对比凯恩斯与哈耶克的理论特点及主要经济理论,剖析了二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凯恩斯主义
(一)凯恩斯的理论特点。

1、凯恩斯定律否定了萨伊定律及由此决定的就业理论。

用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代替了新古典经济学市场自动均衡的假定,注重制度因素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并得出失业和危机不可避免的结论。

2、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充分就业为正常状态的假说,断定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不可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而必须进行国家干预。

3、强调有效需求机制的决定作用,否认相对价格短期变动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收入——支出理论,与传统经济学的货币数量论相抗衡。

(二)凯恩斯的主要经济理论
1、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1)由于市场机制可以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因此,资本主义经济是一个不存在经济危机的充分就业的社会。

但是,充分就业并不排斥两种失业的存在:一是摩擦失业,二是自愿失业。

(2)有效需求原理是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基础。

凯恩斯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论述,把分析的重点由供给转移到需求,把总需求函数视为决定就业量和收入水平的关键因素,有效需求原理实际上是一种需求决定供给的理论。

2、工资和货币、物价理论。

(1)凯恩斯经济学主张,在货币工资不变,即采取刚性工资政策的条件下,通过提高价格水平来降低实际工资,以增加就业。

(2)凯恩斯把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结合起来,认为货币数量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实际上是货币数量对工资单位和就业量影响之和。

3、经济周期理论。

(1)投资乘数理论是凯恩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投资乘数公式,由于国民收入和就业量与边际消费倾向按同一方向变动,即消费倾向的数值越大,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的增加越多。

(2)凯恩斯认为利息率的高低与流动偏好的强度成正比,与货币供给量成反比。

二、新自由主义——哈耶克
(一)哈耶克的理论特点。

1、表现为极端的经济自由主义,主张个人自由高于一切,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甚至主张货币的发行也要“非国家化”。

2、有浓厚的伦理学色彩,哲学的议论多于政治、经济的主张。

3、分析方法上注重规范经济学,轻视实证经济学。

(二)哈耶克的主要经济理论
1、哈耶克的消费者主权论。

大公司要按消费者的需要来安排生产。

每一个公司本身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都从市场获取信息,并以此决定自己下一步的行动。

在国家干预的条件下,消费者主权可能受到限制,他批评凯恩斯主义及其追随者所主张的国家调节总需求的政策,违背消费者主权,把国家的意志强加给市场,强加给生产者和消费者,必然导致资源配置失调,失业增加。

2、哈耶克的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私人经济和自由经济,如果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是由私人经济提供的,那么私人经济必然会按照交易的实际需要来提供货币,如果国家垄断货币发行权,剥夺了私人经济自行提供交换媒介的可能性,那么市场机制就不可能充分发挥作用,其结果,一方面造成大规模失业;一方面造成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之所以会发生,也是因为政府垄断货币发行权,并滥用这种权利制造财政赤字的结果。

3、货币“非国家化”的政策主张。

私营银行自身要承担过度发行货币的严重后果,必定会慎重行事,自行限制货币的发行量,私营银行发行竞争性的货币与发挥自由企业经营和市场经济的作用是一致的。

前者提供健全的、稳定的货币;后者提供有效的配置资源和增进经济效率的经济活动领域,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

4、哈耶克的自由主义思想。

他所主张的自由是指否定性自由,即一个人的自由所要求的绝不是其他人以某些方式的作为,而是其他人以某些方式的不作为。

正因如此,自由主义所关注的是将强制或其恶果减少到最低限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个人有权力能按他自己的意志而非他人的意志行事。

自由的最重要价值,是它对于人类文明进步具有伟大的推动作用。

而自由的最大、最根本的益处,就是对人类文明进步有不可替代的推进作用。

三、凯恩斯主义和哈耶克经济理论对我国经济的启示
(一)凯恩斯主义对我国经济的启示。

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和提高居民的购买力成为当今热点关注问题。

我国特有的经济运行环境下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特别要注重经济运行过程中制度和结构的相应变化,尽
可能做到政策和体制联动,做到既关注短期效应,必要时按凯恩斯的“药方”从总量上控制,缓解那些经济中现实而紧迫的问题,也要兼顾长期中推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和经济体制转轨的目标。

既要抓住总需求,也要考虑总供给。

1、深化财政、金融等体制改革。

宏观经济政策需要通过政策传导机制有效地作用于微观主体上,才能达到预期的成效。

没有财政、金融等体制的相应变革,就没有金融市场的完善和企业产权、经营体制度的改革,也就是说没有市场化的完善和微观基础的构建就没有宏观政策实施的条件。

2、财政支出要向有利于市场化改革和结构转换方向的项目倾斜。

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的投资,疏通和拓宽农民对非农业转移和农村城市化的渠道;加大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等项目,既能在短期提高人民收入又起到了推动向市场化及一元经济转换的作用,故此应该成为财政支出的重点。

3、发挥财政收入政策的作用,调动经济主体活力,促进供给结构调整。

目前,我国财政收入水平不高,不可能通过大规模减税进行刺激需求的反周期调整,但可以考虑通过完善税制,推进税费改革,采取结构性减税进一步激发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促进民间投资的增长和供给结构的优化调整。

4、保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必须有适当的货币政策支持。

例如,在发放国债的过程中,就要通过恰当的货币政策操作保持相应的货币供给量和货币流动性,防止“挤出效应”。

要提高货币政策拉动需求的效应,应注意区分居民储蓄存款的不同性质、动机和功能,在分析不同收入阶层的储蓄存款比重及对利率变动弹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应放松信贷政策,规范信贷环境,调动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二)哈耶克经济理论对我国经济的启示。

1、哈耶克作为凯恩斯主义的反对派,对凯恩斯主义进行了多方面的批评,指出了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所造成的种种弊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科学地认识凯恩斯主义具有参考意义。

2、哈耶克关于重视消费者的愿望和需求,主张生产应当面向市场和消费者的思想,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借鉴作用。

3、哈耶克提出加强法制建设,反对个人极权的问题,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一定的启示。

4、哈耶克的国际关系思想,提出了在国际关系中,要警惕和反对少数人,少数国家利用某些国际组织统治和压迫其他国家的问题,对于我们独立自主的发展对外关系,反对霸权主义,有一定的意义。

5、就我国而论,我国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不同于哈耶克的自由市场经济,但哈耶克准确地把握了市场经济的共性,对我国政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具有巨大的借鉴作用。

他重视法律对经济的规范作用,反对人治,倡导限制政府权力的滥用,主张在公共部门领域引入竞争反对垄断等观点都具有现实意义。

市场经济并不是不要政府;相反,它需要在政府的法治之下方能平稳运行。

我国政府在建设市场经济过程中,应首先明确职能,区分哪些应为、哪些不应为。

而其衡量标准,从内容上就应是以维护市场经济运行为准绳,从形式上则应符合法治的要求。

明确了这一基本理念之后,我国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应有很多活动空间,并且应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应看到哈耶克的理
论单纯强调法治的原则,没有顾及必要的社会正义。

政府除了维护市场运行秩序外,还应提供一些政策支持,避免贫富差距过大,以维护社会安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