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想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三次大论战的角度来浅析奥地利学派经济思想
摘要:本文主要从经济思想史上奥地利学派与其他学派所展开的三次论战为主线,来对奥地利学派的经济思想进行综述。这三次论战包括:19世纪中后期,同德国历史学派就经济学方法论展开的论战,20世纪就社会主义经济计算同社会主义经济学家之间的论战,以及奥地利学派杰出代表哈耶克同凯恩斯就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的思想辩论。本文在对这三次论战简述的基础上,来对奥地利学派思想进行梳理,并作出浅评。
关键词:抽象演绎个人主义主观价值市场过程
一、历史学派与奥地利学派之争
19世纪中后期,在德国历史学派和奥地利学派之间爆发了一场有关经济学方法论范式的论战。论战的核心是在经济学研究当中,应当坚持历史归纳法还理性演绎法。德国历史学派坚持历史归纳法,主张从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经验中进行归纳总结,来得出经济学规律。而奥地利学派则主张理性演绎法,认为存在先验经济学真理,经济学家的任务只是去发现,并加以推理演绎。论战主要在奥地利学派先驱门格尔和德国历史学派的代表施穆勒及其各自的追随者之间进行。
德国历史学派坚持经验归纳的方法,主张从具体的经济实践中进行总结概括。其核心观点在于,经济学的研究必须立足于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和不同的国情,必须从具体的经济发展实践出发,才能寻求经济规律。经济学中,并不存在先验的规律。依靠设定假设,然后进行推演所得出的结论不能经受实践的检验,因而缺乏科学性。
奥地利学派作为坚持理性演绎的一方,则反对这种观点。其认为,经济学也可以像数学一样成为一门精确的学科。经济学中是存在先验的精确规律的,这种规律的存在是绝对的,永恒的,普适的,不随历史的变化而改变。经济研究的任务就是要去揭示这种规律。而只有通过理性思考,在进行假设的前提下,进行演绎推理才能做出科学的论断。
奥地利学派坚持演绎推理与其个人主义的价值理念是分不开的。奥地利学派
认为个体是异质的,充满变数的。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思想,知觉,情感,因而个体行为存在差异。从统计上说,个体行为难以进行总结和概括。因而奥地利学派总是力图避免把经济问题当做一种既定的技术问题来看待。纯碎的归纳总结仅仅只是数据堆积,并不能真正反映人的实际行为。而只有从对个体心理的基本假设出发所作出的演绎推理才能反映真实个体的行为实践。
二、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大争论
发生于20世纪初的社会主义经济核算论战,其主要代表人物就是奥地利学派第三代人物米塞斯以及以兰格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经济学者。20世纪初的欧洲,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社会主义思潮。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理论上也可以达到有效率的均衡。因为在新古典经济学当中,个体在理性假设下,拥有完备的知识和信息,并且了解自己的效用函数或生产函数,其唯一要做的就只是求函数最大值的问题。那么,在兰格等人看来,此处的理性主体完全可以换成中央计划当局,即把同样的假设适用在计划主体身上,且中央计划当局地位更为宏观,拥有更多的市场信息,能够有效地避免个体决策的盲目性。
而对兰格等社会主义者的观点,新古典学派并未能进行有效抨击。其原因在于其所作出的个体完全理性的假定以及对市场信息的定义恰好成为了社会主义者所利用的地方,因而难以进行有效反驳。与此对应,以米塞斯为代表奥地利学派则与兰格等人展开了辩论。奥地利学派不将个体看为完全同质的理性决策主体,而是不同质的非完全理性的行为个体。市场是差异化的个体行为的集合,单一的计划主题并不能够完全替代。
同时,奥地利学派认为信息并不是集中的,静止的,等待中央计划当局去收集整理的。信息是分散的,并且时刻变动的。只有具有利害关系的市场个体主动去搜寻的对自己有利的市场信息才可成为信息。即是说,信息的一个要点是必须具有有用性,而是否有用,则只有市场个体才能知道。所以,信息知识只是存在于分散的个体,并且每个人拥有的只是特定条件下的特点信息,难以进行简单加总,而只能通过市场竞争去加以发掘和利用。那么,对于中央计划当局来说,其并非市场参与者,也就无法获取真正有效的信息,因而很难制定正确的价格和生产决策。
在奥地利学派看来,只有在私有财产条件下,个体在自由交换的市场中,对各种稀缺资源进行合理的估价。然后,通过市场交易过程将估价传出去,才能确立最终的市场价格。这种市场价格是真正反映商品的相对稀缺性的,也才能发挥市场价格本身的引导作用。而计划经济主体本身难以穷尽对分散的市场信息的认识,所制定的价格标准不能够反映时刻变化的市场供需,因而缺乏指导意义,最终不会带来有效率的均衡。
三、哈耶克大战凯恩斯
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背景下,主张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大行其道。提倡政府加大财政支出和货币供给,来拉动经济增长,挽救危机。而与之相对应的,崇尚自由主义的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哈耶克则反对政府干预,并认为危机本身只是正常经济周期的一部分,是经济体系内部的自我淘汰,而政府干预恰恰是危机得以蔓延的根源。
从门格尔开始,奥地利学派就注重对生产结构和市场过程的认识。门格尔将财货区分为高级财货和低级财货,不同财货处于市场的不同位置。经济生产都是通过高级财货来生产低级财货,一级一级地生产下去,最终的产品便是最低级的财货。而庞巴维克则将高级财货伦发展为迂回生产理论。即生产都是迂回的,而非直接生产。而且生产方法越迂回,其时间链条就越长,生产的增值也就越大。但同时,越迂回,所隐藏的潜在危机也随之越大。因为越迂回,表明生产的高级财货越多。而越是高等级的财货,其生产周期越长,与需求端脱节越大,危机越容易出现。现代经济的发展是伴随着生产的迂回度不断加深的,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说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而哈耶克的生产周期理论就是建立在奥地利学派原因的迂回生产基础之上的。其认为货币供应量过度使得生产结构失调,是导致经济危机的基本原因。首先,应该将经济生产理解为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的生产过程。在正常条件下,反映资源稀缺度的市场价格引导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各个阶段能够顺利的起承转接,以完成商品生产。而当银行信用增加,市场利率下降时,市场价格信息将会配置有误,导致公众对利润更高而生产过程更长的资本品的投资增加,而消费品生产将会减少。而一旦信用扩张被迫中止,则生产过程将会断裂,大量机器原料缺乏销路,价格下降,市场萎靡,经济危机随之显现。但同时,物价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