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思想史(分配思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配思想14 分配思想14
如果这些主张得到真正贯彻执行,则每个人都 可以通过加强自己的德行,建立最大的功劳等 途径来提高自己的社会等级,从而使自己获得 更多的财富;而这些途径显然又是能够促进社 会经济进步的. 可见,中国传统分配思想中等级分配制包含有 下列合理内核:人们所享有的财富的数量应是 不同的,但每个社会成员提高自己的等级的机 会应是均等的.可惜,这一合理思想更多的是 停留在思想家的学说中,无法保证在社会实践 中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
分配思想6 分配思想6
在"功"的含义上,不同的思想家又有不同的理解. 法家只承认杀敌多者,生产粟米,布帛多者为有功,其 他如"学者" 他如"学者","言谈者","带剑者","患御者" 言谈者" 带剑者" 患御者" 和工商之民都是"五蠹" 和工商之民都是"五蠹",对国家毫无功劳可言.因而 法家对他们享有过多财富给予强烈谴责. 但在墨子,孟子等人看来,"学者" 但在墨子,孟子等人看来,"学者"的功劳却更大. 墨子进一步认为这些有功的"学者" 墨子进一步认为这些有功的"学者"可以分为两类:一 类是能"教人耕"的,具有丰富生产技术和经验的" 类是能"教人耕"的,具有丰富生产技术和经验的"专 家",他们能指导众人生产,贡献比直接生产者更大; 另一类是以" 另一类是以"义"教化天下的社会管理者,他们研究和 宣传治国的理论和政策,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其贡 献也比直接生产者大得多.
分配思想11 分配思想11
其次,给贤良君子分配很多的财富是社会管理的需要. 荀子云:夫为人主上者,不美不饰之,不足以一民也; 不富不厚之,不足以管下也;不威不强之,不足以禁暴 胜悍也.故必将撞大钟,击鸣鼓,吹笙竽,弹琴瑟,以 塞其耳;必将雕琢,刻镂,黼黻fufu(古代礼服所绣的花 塞其耳;必将雕琢,刻镂,黼黻fufu(古代礼服所绣的花 纹.也泛指花纹和有文采) 纹.也泛指花纹和有文采),文章,以塞其目;必将刍豢 chuhuan(指牛羊猪狗等牲畜)稻粱,五味芬芳,以塞其 chuhuan(指牛羊猪狗等牲畜)稻粱,五味芬芳,以塞其 口. 董仲舒补充说:" 董仲舒补充说:"凡衣裳之生也,为盖形暖身也.然而 染五彩饰文章者,非以为益肌肤血气之情也,将以贵贵 尊贤而明上下之伦",如果人人可得而衣之,则" 尊贤而明上下之伦",如果人人可得而衣之,则"失文 采所遂生之意矣" 采所遂生之意矣".传统社会的官服.
分配思想11 分配思想11
墨家也是等级分配论的提倡者.主张给那些贤良之士高 官厚禄,因为贤良之士"虽不耕织,而功贤于耕织也" 官厚禄,因为贤良之士"虽不耕织,而功贤于耕织也", "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 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 对等级分配财富原则阐述得最为详细的是儒家. 儒家祖述周公之礼,而周代是典型的封建领主制社会, 严密的等级差别是封建领主制社会的重要特征,这是当 时社会金字塔型政治统治结构的反映. 荀子为等级分配制度做了系统论证. 首先,等级分配制度能够规范社会财富分配,使人们免 于争斗不休的困境.荀子云:物不能赡则必争,争则必 乱,乱则穷矣.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仪以分之(分 配),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 之大本也.
分配思想15 分配思想15
从现实条件上看,人的经济地位,才能等各不 相同,根本不具备实现平均分配的条件. 从社会作用上看,只有实行差额分配,才能推 进社会进步,如商鞅的军功分配政策,大大激 发了下层人民的积极性,加速了社会前进的不 符. 等级分配制度的弊端在于其等级界限的固定化, 永久化,在于其可能导致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平均分配观能够克服这些弊端,但却能产生更 大的新的弊端.
分配思想10 分配思想10
二,等级分配模式 在财富分配的依据上,存在着按劳动,天命,功劳还是 按品德,能力来占有财富的wk.baidu.com议,但在具体的分配数量 按品德,能力来占有财富的争议,但在具体的分配数量 上,几乎异口同声地反对平均分配,而主张财富的分配 数量与所确定的分配依据成正比,实行差额分配,等级 占有.相反,要求平均分配财富的呼声则相当微弱. 法家主张功劳越大,占有的财富越多. 法家主张功劳越大,占有的财富越多. 商鞅"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 商鞅"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按照军功 编排爵禄等级,按照等级分配田宅等财富. 韩非甚至认为,如果在财富分配和消费上不严格体现等 级原则,将导致亡国的后果.
分配思想3 分配思想3
按照这种"天命" 按照这种"天命"财富分配论,人们享有多少财富,是 由"天命"决定的,人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就象俗语说 天命" 的:命里吃八升,走遍天下不满斗.天子生而富贵.孔 子云:五十而知天命.他感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子云:五十而知天命.他感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这种"天命" 这种"天命"财富分配论的现实表现, 对统治者来说,就是官爵和财产的世袭制,就是"门第" 统治者来说,就是官爵和财产的世袭制,就是"门第" 的贵贱不等,就是在财富分配和消费上的种种特权; 对被统治者来说,就是对贫穷,辛劳,卑贱的逆来顺受. 被统治者来说,就是对贫穷,辛劳,卑贱的逆来顺受. 显然,"天命" 显然,"天命"分配论是对阶级剥削,贫富差异这一社 会现实的一种虚幻的反映,统治者对此是别有用心地宣 扬,被统治者对此是无可奈何地承认.
分配思想9 分配思想9
荀子论述道:"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 荀子论述道:"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直 接决定财富分配数量德是" 接决定财富分配数量德是"位";而"位"的高低又取 ;而" 决于" 决于"德","德"是决定财富占有多少的最终依据. 这是儒家对财富分配的基本模式,即由" 这是儒家对财富分配的基本模式,即由"德"而"位", 由"位"而厚禄或富贵. 王符强烈主张一个人所占有的财富应该与其德行(包括 对社会的贡献)相称:君子应当享用高档消费品,而贫 贱冻馁穷厄等则应当属于小人所承受.他尖锐批评了现 实生活中德,财不相称的现象,指出有的人满嘴仁义道 德却一味追求财富. 他还根据这一观点分析了遗产问题:既然个人财富的占 有应与个人德行相称,子孙能占有多少财产也决定于他 们的德行;所以上辈为子孙留财产就没有意义,甚至是 有害的,不如为其留下高尚的道德.
分配思想13 分配思想13
这样,划分等级的依据可能具有这样那样的合 理性,但若将各等级之间的界限固定化,永久 化,对等级比较低的人们来说就显得不公平了. 因此,许多思想家企图对此加以完善 . 如墨子提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 举之,无能则下之.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 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 之以令. 荀子云: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不能属于礼义, 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 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
分配思想4 分配思想4
3,按"功"分配. ,按" 法家坚决反对"天命"分配论,而主张按" 法家坚决反对"天命"分配论,而主张按"功" 分配,功大多分,功小少分,无功不分. 商鞅将法家按" 商鞅将法家按"功"分配思想全面贯彻到经济 政策中,规定只有农,战有功之人才能授予官 爵和赏赐.他所制定的分配等级次序,完全按 照功劳大小确定享有财富的数量,包括土地, 服饰,奴婢等,做到" 服饰,奴婢等,做到"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 富无所芬华" 富无所芬华". 韩非要求"赋禄者称其功" 韩非要求"赋禄者称其功","功大者有尊爵, 受重赏" 受重赏",这可看成他的财富分配论的基本原 则.
分配思想7 分配思想7
孟子指出,知识分子与生产劳动者一样,也是 有助于社会的,因而也应当分配到相应的财富. 而荀子则极为强调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 古代的经济,社会活动主要依赖于物质资源, 而孟子,墨子却强调技术专家和社会管理者的 重要贡献,重视知识和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 并主张在经济分配制度上体现这一特征,令人 感到惊叹.当今社会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和高级人才在财富分配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 的现实,证明了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在此问题上 所显示的天才智慧.
中国经济思想史
第四章 分配思想
分配思想1 分配思想1
一,分配财富的依据 一,分配财富的依据 1,按"劳"分配. ,按" 就劳动者立场看,一般主张按劳分配,即根据社会成员劳 动成果的多少分配产品. 早在西周的时候,下层民众的这种观念就十分鲜明,他们 对不劳而获的剥削者提出了强烈抗议.《诗经伐檀》 对不劳而获的剥削者提出了强烈抗议.《诗经伐檀》中 对剥削者的谴责. 对按劳分配原则进行系统论述的是墨子, 他首先肯定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劳动,指出人与禽兽等其 他动物不一样"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死" 他动物不一样"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死".因而他极 为重视生产劳动,要求统治者关心民生,积极组织男女从 事农业,手工业生产.
分配思想8 分配思想8
4,按"德"分配. ,按" 主要指依照人们道德品质的好坏来分配财富. 孔子对颜回的德行极为赞赏,而对其一贫如洗的生活不 无惋惜:"回也,其庶乎!屡空!" 无惋惜:"回也,其庶乎!屡空!"已含有品德高尚者 应当享有财富的思想在内. 那么,什么是" 那么,什么是"德"呢?它有什么具体含义? 在孔子看来,主要就是" 在孔子看来,主要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由己及人地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他人着想,其外在表现就是遵守仁义礼信等道德规范. 孟子说,如果做到了这一点," 孟子说,如果做到了这一点,"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 泰(多)" 泰(多)";周文王做到了这一点,拥有华丽而宏大的 楼台园池,也属应当.
分配思想5 分配思想5
按照法家的一贯思想,"功大者" 按照法家的一贯思想,"功大者"主要指杀敌 多和生产粟米,布帛多的人,但这只适用于地 主,农民,士兵,而不适用于各级,各类文职 人员,于是韩非补充说:" 人员,于是韩非补充说:"贤才者处厚禄,任 大官" 大官". 所谓贤才,也就是指那些能够推动富国强兵的, 对国家有功的文官士人.应该说,这一主张是 有进步意义的,尤其是对世袭制时代来说.它 为巩固和发展地主经济,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 国家作出过重要贡献;它将报酬与功劳联系在 一起,即使现在还在实行.
分配思想2 分配思想2
其次,他明确提出"按劳分配"原则:" 其次,他明确提出"按劳分配"原则:"以劳殿赏,量 功而分禄" 功而分禄",坚决反对不劳而获.他说,如果不劳而获 就象到园圃中去偷人家的桃李,瓜等一样.显然,他说 的不劳而获含有承认私有产权的内容,他希望每个人都 享有自己的劳动成果,互不侵犯. 2,按"天命"分配. ,按"天命" 由于阶级的产生,统治者,剥削者总是利用手中的特权 大肆占有社会财富,过着"衣必文采,食必粱肉" 大肆占有社会财富,过着"衣必文采,食必粱肉"的生 活;与此对照,劳动者,被统治者尽管辛劳一生,却仍 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于是,人们,尤其是统 治者将这种不平等的财富分配和占有状况归咎于" 治者将这种不平等的财富分配和占有状况归咎于"天 命";
分配思想12 分配思想12
评论: 财富的等级分配制度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形成的.由于 人们在经济地位,知识才能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人们占有财富的数量不可能完全相同,从这个意义上说, 财富的等级分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即使是在当今 社会,财富的等级分配和消费制度也是普遍存在的. 问题在于: 划分等级的依据是否合理?等级分配制度对社会经济和 文化所起的作用如何?在财富与人们消费欲望这一矛盾 的既成事实面前,为什么少数人可以固定地,天生的享 受又多又好的消费品?为什么其他的人连提高生活水平 的机会都没有?尤其是财富的"天命分配论" 的机会都没有?尤其是财富的"天命分配论"更是在各 个等级的分配水平之间设置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分配思想14 分配思想14
中国历史上也有反对等级分配制,主张平等分 配财富的学说. 持这种看法的主要是贫苦劳动者,他们处于社 会等级的最低层,所占有的财富最少,有时连 起码的生存条件也满足不了,自然要求改变自 己的经济状况,实行财富平等分配,这一愿望 有时以宗教理论的形式表达出来. 平等分配财富的愿望,源于原始社会的生产资 料公有制;而在私有制产生以后,它就只能作 为一种美好的理想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