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与哈耶克之争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凯恩斯与哈耶克之争分析
摘要:凯恩斯与哈耶克之争是经济学史上的最重要也是最精彩的论战之一,并且一直到现在仍在持续。本文以凯恩斯与哈耶克之争的背景和环境为研究对象,简要分析了凯恩斯与哈耶克之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对未来趋势的展望。
关键词:凯恩斯;哈耶克;论战;政府干预;自由放任
引言
“经济学史就是一部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的争论史。”梁小民如是说。就如同哲学基本问题始终是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一般,经济学争论的主线一直到今天也仍是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而这两种思想最突出的代表者便分别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与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这里就对凯恩斯与哈耶克之争的背景与环境做简要分析。
简单来说,凯恩斯承认市场经济的作用,但认为市场经济是不完善的,而哈耶克则相信市场经济是完善的,且市场经济完全有能力纠正各种由于投资与货币等引起的问题,因此政府干预是完全不必要的。而他们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则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
一、形成
抛开两人的知识背景与他们老师的不同,凯恩斯与哈耶克两人理论的差异或多或少与他们早期的经历以及个人性格有关。
凯恩斯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在剑桥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聪明,雄辩,讽刺,激进。根据哈耶克的说法,凯恩斯“才华横溢又健谈,兴趣广泛兼有一副好嗓子,很快就折服了我们”。而且乐于用经济学来改善他人生活,并积极地介入政府活动。而与凯恩斯恰恰相反,哈耶克则刻意地与政治保持着距离。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奥地利军队的年轻士兵,奥地利作为德意志的一部分在战败后因为凡尔赛合约沦入贫困境地,而哈耶克和他的全家经历了席卷德国和奥地利经济的可怕的通货膨胀,他亲眼目睹双亲的积蓄当然无存。这就使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哈耶克会对极有可能带来大规模通货膨胀问题的举措——例如“以大规模公共开支计划来解决失业问题”——表示反对以及哈耶克为什么不愿介入政治。
二、开端
凯恩斯与哈耶克之争大约在1923年,就开始了。那时的英国迎来了居高不下的失业率,这让凯恩斯忍无可忍并逐渐开始怀疑现有的理论,随着时间的流逝,经济真的会进入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吗?此后,他便在全国自由俱乐部发表致辞,火力全开地批评政府依赖自由市场解决经济问题的做法并且出版了《货币改革论》来试图挽救危险经济状况下的不列颠。彼时的哈耶克则担任了奥地利商业周期研究学会的主任,致力于研究商业周期。他坚信,自由市场就如同达尔文的理论一般是优胜劣汰的,会自然地走向一种均衡的状态,而任何人为的篡改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样,两人思想的针锋相对就此开始。
三、发展
1、第一次争锋
1929年,这场较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美国陷入股灾,世界卷入金融风暴,大规模失业和赤贫的双重苦难似乎永无尽头。凯恩斯的理论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大受欢迎,凯恩斯主义成为罗斯福新政的思想渊源。在这段时间,正如凯恩斯所提倡的,政府开始插手:整顿和改革财政金融,调节工业生产,限制农业生产,调节劳资关系。这一系列举措大获成功,美国经济回升,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同时也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美国就此进入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而此时的哈耶克显然处于下风。
2、第二次较量
1929年的较量仅仅是个开始。20世纪80年代之后,国家干预带来的弊端逐渐显现,西方经济出现了滞障,哈耶克的理论开始占上风。英国的撒切尔夫人和美国的里根总统都大力反对政府干预,实行了私有化从而创造了辉煌。到此,哈耶克有了翻盘趋势。
3、第三次对峙
到了2008年,由于包含了高风险次级房屋抵押贷款的捆绑债务价值大跌,银行失灵,无法获得足够的信贷来满足储户的存款,金融海啸就此爆发。随着英国政府将北岩银行收归国有,凯恩斯主义又卷土重来了,这场较量仍未结束。
四、前景
就像人们始终无法确定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一样,凯恩斯还是哈耶克的争论至今仍在继续着。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双方的势力也将不断变化。而至于这场论战的胜负,也许在未来的几百年内也难见分晓。但是在两位学者的争论背后隐藏着的探寻真理的科学精神以及坚持自我的优秀品格也依旧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去探寻答案,也促使人类社会不断走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美)尼古拉斯•韦普肖特,《凯恩斯大战哈耶克》
[2](美)肯尼斯 R. 胡佛,《凯恩斯、拉斯基、哈耶克:改变世界的三个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