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阅读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宗白华《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有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宗白华《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有答案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每一种艺术可以表出一种空间感形,并且可以互相移易地表现它们的空间感形。
西洋绘画在希腊及古典主义画风里所表现的是偏于雕刻的和建筑的空间意识。
文艺复兴以后,西洋绘画发展到印象主义,空间情绪寄托在光影彩色明暗里面。
那么,中国画中的空间意识是怎样?我说:它是基于中国的特有艺术书法的空间表现力。
中国画里的空间构造,既不是凭借光影的烘染衬托(中国水墨画并不是光影的实写,而仍是一种抽象的笔墨表现),也不是移写雕像立体及建筑的几何透视,而是显示一种类似音乐或舞蹈所引起的空间感形。
确切地说,是一种“书法的空间创造”。
中国绘画以书法为基础,就如同西画通于雕刻建筑的意匠。
我们现在研究书法的空间表现力,可以了解中国画的空间意识。
书画的神彩皆生于用笔。
用笔有三忌,就是板、刻、结。
“板”者“腕弱笔痴,全亏取与,状物平扁,不能圆混”(见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用笔不板,就能状物不平扁而有圆浑的立体味。
中国的字不像西洋字由多寡不同的字母所拼成,而是每一个字占据齐一固定的空间,在写字时用笔画,如横、直、撇、捺、钩、点,结成一个有筋有骨有血有肉的“生命单位”,同时也就成为一个“上下相望,左右相近,四隅相招,大小相副,长短阔狭,临时变适”(见运笔姿势诀),“八方点画环拱中心”(见盛熙明《法书考》)的一个“空间单位”。
中国字若写得好,用笔得法,就成为一个有生命有空间立体味的艺术品。
若字和字之间,行与行之间,能“偃仰顾盼,阴阳起伏,如树木之枝叶扶疏,而彼此相让;如流水之沦漪杂见,而先后相承”,这一幅字就是生命之流,如一回舞蹈,似一曲音乐。
唐代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因悟草书;吴道子观裴将军舞剑而画法益进。
书画都通于舞。
它的空间感觉也同于舞蹈与音乐所引起的力线律动的空间感觉。
书法中所谓气势,所谓结构,所谓力透纸背,都是表现这书法的空间意境。
【群文阅读】八年级语文上册19-苏州园林——词语能否删去要从说明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做判断
19.苏州园林——群文阅读词语能否删去?要从说明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做判断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最本质的要求是符合客观事实,说明文以科学、严谨、准确为根本的语言要求,准确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如《苏州园林》一文中“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其中“据说”一词是一种留有余地的说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考点解读】赏析加点词语的作用,加点词语能否删掉,是近几年中考说明文阅读的一个高频考点。
常见的考查题型有:1.句(段)中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2.句(段)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技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句(段)中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①答题步骤:表态——不能删去;释义——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比较——紧扣语言特点——“准确”“严谨”。
②答题模式:不能删掉。
“XX”一词......的意思,删掉了“XX”一词,句子(或语段)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绝对化(或与事实不符);使用了“XX”一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如,“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掉?我们可以这样解答:不能删掉。
“大多”是“大部分、大多数”的意思,在这里是指“大多数池沼引用活水,也有没引用活水的”。
删掉了“大多”后,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所有池沼都引用活水”,与事实不符;使用“大多”一词,准确地说明了大多数池沼引用活水的情况,符合实际,具有科学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2.句(段)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解题思路:首先明确加点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然后说明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答题模式:“XX”一词的意思......准确地说明了X X的 ......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如,“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一句中的加点词语有何作用?我们可以这样作答:“绝大部分”从范围上做出限制,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宗白华园林建筑空间美感的读后感
宗白华园林建筑空间美感的读后感宗白华先生对于园林建筑空间美感的论述,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一下子打开了我对园林建筑新的认知大门。
以前我逛园林,就觉得那是些有花有草、有亭有阁的漂亮地方。
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园林里的空间安排大有学问,每一处都是精心设计的“小心机”。
宗先生说园林建筑里的空间是流动的,就像一场看不见的舞蹈。
我觉得这个形容太妙了。
你看那回廊,它不是简单的一条过道,而是像一条丝带,蜿蜒曲折地串起了园林里的各个角落。
人在回廊里走,就像是跟着这丝带的指引,一会儿看到一片幽静的竹林,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天地;一会儿又转到开阔的湖面旁边,视野一下子变得宽广起来,那感觉就像是从一个神秘的小盒子突然到了一个巨大的舞台上。
这种空间的转换,就像是音乐里的节奏变化,一会儿舒缓,一会儿明快,充满了韵律感。
再说园林里的那些亭子。
它们可不仅仅是给人遮风挡雨、休息的地方。
亭子就像是空间里的一个个标点符号,在不同的位置起着不同的作用。
在山顶的亭子,那是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感觉。
它让整个园林的空间有了一个制高点,站在那里,你能把整个园林的美景尽收眼底,仿佛你是这个园林世界的主宰。
而在湖边或者花丛中的亭子呢,又有一种宁静、雅致的美。
坐在亭子里,看着周围的景色,就像是在看一幅天然的画卷,自己也成了画中的一部分。
园林建筑里的门窗也是很有趣的。
那些雕花的窗户,就像是一幅幅精致的画框。
透过窗户看外面的景色,就像是在看一幅幅流动的画。
有时候,窗户的形状和外面的景色搭配起来,简直就是一种奇妙的创意。
比如说圆形的窗户,框住了远处的月亮门或者一座小山丘,就像是一幅天然的圆形构图的画,充满了艺术感。
而且,门窗还起到了分隔空间的作用,让空间有了层次感。
从一个房间透过窗户看到外面的庭院,感觉空间一下子丰富起来,好像里面的房间和外面的庭院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
宗白华先生的文章让我意识到,园林建筑就像是一个无声的诗人,用空间来作诗。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九校联考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九校联考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为了丰富空间的美感,在园林建筑中就要采用种种手法来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例如借景、分景、隔景等等。
其中,借景又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镜借等。
总之,为了丰富对景。
玉泉山的塔,好像是颐和园的一部分,这是“借景”。
颐和园的长廊,把一片风景隔成两个,一边是近于自然的广大湖山,一边是近于人工的楼台亭阁,游人可以两边眺望,丰富了美的印象,这是“分景”。
颐和园中的谐趣园,自成院落,另辟一个空间,另是一种趣味。
这种大园林中的小园林,叫做“隔景”。
对着窗子挂一面大镜,把窗外大空间的景致照入镜中,成为一幅发光的“油画”。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
”(王维诗句)“帆影都从窗隙过,溪光合向镜中看。
”(叶令仪诗句)这就是所谓“镜借”了。
“镜借”是凭镜借景,使景镜中,化实为虚。
园中凿池映景,亦此意。
无论是借景、对景,还是隔景、分景,都是通过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扩大空间的种种手法,丰富美的感受,创造艺术意境。
中国园林艺术在这方面有特殊的表现,它是理解中华民族的美感特点的一个重要的领域。
概括说来,当如沈复所说“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也”(《浮生六记》)。
这也是中国一般艺术的特征。
(宗白华《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所表现的美学思想》)材料二:《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一种空间的艺术描写,或者说是一个主观化了、艺术化了的空间。
它与客观的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园林并不完全一样或相似。
客观自然界具有广阔性、生动性、丰富性,而作为小说中的园林——大观园则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想性,更富有诗情画意般的情趣。
这正是小说中的大观园比自然风景更能打动读者和值得玩味之处。
中国古代园林的妙处是在落实互映、大小对比、高下相称,以达到疏密得宜、曲折尽致、眼前有景的境界,曹雪芹抓住了造园的三要素(即花木池鱼、屋宇、叠石)来布局,使大观园每一景象都变幻无尽。
“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阅读训练及答案.doc
“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阅读训练及答案-记叙文阅读及答案-1.(2分)可行、可游、可居(1分,少一个扣0.5分);可望(1分)2.(2分)一是透气功能;二是审美功能。
(摘抄文中原句作答亦可)3.(2分)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答“过渡作用”亦可)4.(3分)因为民间老式房子的天井、院子,既“可居”(1分),又“可望”(1分),符合园林艺术的特点(1分),所以,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
5.(1分)不是……而是……6.(2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返回查字典首页“原产地”为何难以保护扬州漆器-扬州漆器已有2300多年历史,它品种齐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是扬州地域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
由于屡被假冒,扬州漆器去年申请了“原产地域保护”。
此后,国家质监总局对全国发布公告“扬州漆器采用传统特殊工艺制作,原产地域范围包括广陵区、维扬区”。
根据有关规定,3个月内无人提出异议将自动生效。
目前,3个月已满,国家质监总局没有接到任何异议,这意味着扬州漆器由此正式受到原产地域的保护。
原产地产品是指利用产自特定地域的原材料,按照传统工艺在特定地域内所生产的产品,其质量、特色或者声誉在本质上取决于其原产地域地理特征,产品依照《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经审核批准,以原产地进行命名。
获得以原产地命名的产品,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其专用标志,不得销售这种产品,即受到了原产地保护。
同一商标的商品或者同一种类但商标不同的商品,由于原产地的差异,其实际价值并不相同。
有的是因为该地的自然资源、地理环境适合该产品的生产,如新疆的哈密瓜、西湖的龙井茶。
有的是因为该地有悠久的传统工艺或某种产品生产规模大,如山西的陈醋。
扬州漆器最独到的是工艺,其制作涉及上千种原辅材料,从木材、油漆、腻子、贝壳、玉石、金银箔等原材料购置,到制作全过程,都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并对每种装饰工艺都相应制定了一套产品技术标准。
据悉,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坯件制作、髹漆工艺、装饰工艺三大过程,每种装饰工艺少则40多道,多则近70道。
2022-2023学年海南省高考模拟(五)语文试题含答案
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高考全真模拟卷(五)语文试题1.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共8页。
2.考查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中国,建筑群的总体布局以至整座城市,都强调规则对称,但园林却是自由的。
西方则刚好相反,建筑群和城市往往自由多变,而园林却规则谨严。
这反映了两种文化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
显然,中国人崇奉的“天人合一”“天地为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和生活情内趣,对园林的构思创意起了根本性作用。
与西方比较,中国国林重视自然美,虽有人力在原有地形地貌上的加工,甚至可能全由人工造成,但追求“有若自然”的情趣。
因林中的建筑也不追求规整格局,而效法路亭水榭、旅桥村楼,建筑美与自然美相得益彰。
大自然本身就是变化多趣的,但自然虽无定式,却有定法,所以,中国国林迹求的“自由”并不是绝对的,其中自有严格的章法,只不过非几何之法而是自然之法罢了,是自然的典型化,比自然本身更概括、更典型、更高,也更美。
中国园林不仅停留于形式美,更进一步通过显现于外的景,表达出内蕴之情。
园林的创作与欣赏是一个深层的充满感情的过程。
创作时以情入景,欣赏时则触景生情,这情景交融的氛围,就是所谓的意境。
暗香盈袖,月色满庭,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岸芷汀花,村桥野亭,体现了远离尘嚣的出世情怀;水光浮影,悬岩危峰,暗示了山林隐逸、寄老林泉、清高出世的追求。
这些,都是文人学士标榜的生活理想。
因此,中国园林的高下成败,最终的关键取决于创作者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高下文野。
1685年,英国著名学者坦伯尔针对西方的几何式园林说:“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完全不规则的花园,它们比任何其他形式的都更美;不过,它们所在的地段必须有非常好的自然条件,同时,又需要一个在人工修饰方面富有想象力和判断力的伟大民族。
”他还写道:“中国的花园如同大自然的一个单元”。
2023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
2023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真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二、句子默写三、基础知识综合3.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人间有味是清欢”。
②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一句颇富人生哲理的诗句,原本是对远离喧嚣和争斗,安然享受农家粗茶淡饭的一种心迹的诗意表达,后来则被诠释为对平静、素淡、简朴生活的满足,对各种境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③它___________给人以无尽的思索和玩味,___________一直以来都是高人雅士们的殷殷向往与孜孜追求。
④人在清欢的时候,心境恬适,仿佛所有的安排___________最好,___________正合我意,犹如依山就势,顺水行舟,应时而动,自自然然。
(1)第②句横线上的四个词语,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A.接纳直面顺应改造B.直面接纳改造顺应C.接纳直面改造顺应D.直面接纳顺应改造(2)第③④句横线上的关联词语,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仅……而且……;不但……还……B.不仅……而且……;不是……却……C.虽然……但是……;不但……还……D.虽然……但是……;不是……却……4.根据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汉语标点符号中的问号、叹号、逗号等是从国外引进的,句号、顿号、着重号、专名号、书名号、虚缺号等脱胎于我国传统的句读符号,直行文稿的引号则直接借自日本。
1918年,陈望道在《标点之革新》一文中提出,标点可以画龙点睛,让文字更为传神。
(摘自2022年8月21日《光明日报》)【材料二】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怎么说才好,只是说:“啊!闰土哥,——你来了?……”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摘自鲁迅《故乡》)【材料三】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新版)2024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第五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
(10分)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dūn,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请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惟妙惟肖.__________桥dūn__________2.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6分)3.请用正确的符号标出下面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2分)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
(6分)在我国文学史上,唐诗流传数量最多,影响最广。
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唐之前,也有《离骚》等优秀诗作,但诗的语言过于文人化,口语化程度不高,能被完整记住并广为流传的名句、名篇也不多。
唐代诗歌语言出现了一个巨大变化,诗歌的平民化和口语化程度大大改善,朗朗上口,易记易背。
唐诗流传甚广,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唐诗中多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绝句等格律诗。
格律化的运用,大大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便于人们记诵。
因此,唐诗流传既多且广,至今不衰。
4.语段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3分)5.在语段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3分)(三)古诗词默写。
(6分)6.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导读:本文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 ),仅供参照,假如能帮助到您,欢迎评论和分享。
为了让自己此后的学习成绩有所提升,考试事后,我们往常会对自己所做的试卷进行剖析,在剖析的过程中,有益于发现一些错误的题,以便在此后的考试中注意。
下边是为大家精心带来的“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 ) ”,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照。
一、累积1.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句话,用工整的正楷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2.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完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
A.签署 (qi ā惦n)记(dià交n)卸 (xi è脖颈)(jì ng)B.防备 (dī败退) (ku ì取消) (t) ì隔绝 ( è)C.剿灭 (ji ā差n)使(chā琐i)屑(xiè寒噤)(jì n)D.厌恶 (zē ng)诘责 (ji 震é悚)(sǒ ng)神往 (ch ó ng)3.请标出下边各组的错别字,并挨次更正在后边的方格中。
A.仄歪张惶失措货真价实精疲力竭B.荒唐不行明状不足挂齿光天化日C.惧惮头晕眼花情郁与中月明风清D.狼籍触目伤怀无缘无故华丽堂皇4.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我们学过的《爱莲说》、《陋室铭》,都是向来交口称赞的名篇。
B.年青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建力。
C.经过对海上日出这一奇景进行栩栩如生的描绘,表现了作者作奋斗向上的思想感情。
D.有时说话就应照直说,别抹角拐弯的。
5.找出以下作品、作者与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 )A.《阿长与》——鲁迅——《朝花夕拾》B.《桃花源记》——陶渊明———《陶渊明集》C.《爱莲说》——周敦颐一一《周元公集》D.《核舟记》——张潮——《虞初新志》6.以下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新闻的构造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河北省保定市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保定市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校门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
B.新建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
C.我们一些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
D.小张明天要去北京参加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知识竞赛。
2.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淘气而失学的保尔被母亲送到车站餐厅做工,他吃苦耐劳,但还是因为忘记关水龙头,而被老板开除。
保尔的哥哥为他在发电厂找到了一份工作。
B.武松第一次巧遇宋江是在柴进家里,两人都是因为有官司在身而投奔柴大官人。
武松还差点打了宋江。
第二次偶遇是在孔太公庄上,二人此时都是朝廷通缉重犯。
宋江劝武松和他一起去投靠花荣。
C.宝象国的公主被黄袍怪掳去做了夫人,国王收到女儿求救的信后向唐僧师徒求援。
猪八戒和沙僧不敌黄袍怪,结果沙僧和唐僧被捉去妖洞,唐僧被变成老虎。
白龙马求猪八戒去花果山请回孙悟空。
D.长妈妈给我讲了长毛的故事,让厌烦长妈妈的我对她有了第一次空前的敬意;得知她害谋害了我的隐鼠,让我对她的敬意完全消失;后又因为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让我再次感觉她有伟大的神力,对她发生了新的敬意。
3.下列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总而言之,请你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观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园林。
B.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宾宾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廷——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C.不要轻觑了事业对精神的儒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胁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麾下持久的人质。
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卷(五)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卷(五)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中国,建筑群的总体布局以至整座城市,都强调规则对称,但园林却是自由的。
西方则刚好相反,建筑群和城市往往自由多变,而园林却规则谨严。
这反映了两种文化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
显然,中国人崇奉的“天人合一”“天地为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和生活情内趣,对园林的构思创意起了根本性作用。
与西方比较,中国园林重视自然美,虽有人力在原有地形地貌上的加工,甚至可能全由人工造成,但追求“有若自然”的情趣。
因林中的建筑也不追求规整格局,而效法路亭水榭、旅桥村楼,建筑美与自然美相得益彰。
大自然本身就是变化多趣的,但自然虽无定式,却有定法,所以,中国国林迹求的“自由”并不是绝对的,其中自有严格的章法,只不过非几何之法而是自然之法罢了,是自然的典型化,比自然本身更概括、更典型、更高,也更美。
中国园林不仅停留于形式美,更进一步通过显现于外的景,表达出内蕴之情。
园林的创作与欣赏是一个深层的充满感情的过程。
创作时以情入景,欣赏时则触景生情,这情景交融的氛围,就是所谓的意境。
暗香盈袖,月色满庭,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岸芷汀花,村桥野亭,体现了远离尘嚣的出世情怀;水光浮影,悬岩危峰,暗示了山林隐逸、寄老林泉、清高出世的追求。
这些,都是文人学士标榜的生活理想。
因此,中国园林的高下成败,最终的关键取决于创作者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高下文野。
1685年,英国著名学者坦伯尔针对西方的几何式园林说:“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完全不规则的花园,它们比任何其他形式的都更美;不过,它们所在的地段必须有非常好的自然条件,同时,又需要一个在人工修饰方面富有想象力和判断力的伟大民族。
”他还写道:“中国的花园如同大自然的一个单元”。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高一语文试卷(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
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
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它的基本特征一直保留到了近代。
3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使之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
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作中国建筑的“文法”。
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
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
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
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之间,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
至如梁、柱、枋、檩、正吻、戗兽、正房、厢房、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
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等。
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
“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美”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见解,其实美一直都存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地方,而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建筑则是对美最好的诠释。
但是,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民族以及不同的时代对建筑之美则有不同的看法与总结。
建筑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地记载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
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
不同的建筑材料,使得中西方的古代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表现。
另外,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传统造型特别强调“线型美”,讲究线条的婉转流动,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
可以说飞檐的设计是我国古典建筑中的璀璨明珠。
不同的飞檐形式往往会有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
我国古典建筑的四大家——亭、台、楼、阁都用飞檐来标明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飞檐的高低、长短往往会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和要点。
而西方建筑则一般是垂直发展,建得又高又大,譬如罗马可里西姆大斗兽场高为48米,“万神殿”高43.5米,中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其中央大厅穹窿顶离地达60米。
文艺复兴建筑中最辉煌的作品圣彼得大教堂,高137米。
它们以夸张的造型和撼人的尺度展示建筑的永恒与崇高,以体现人之伟力。
中国传统建筑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古典园林建筑,因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文人的追求和喜好左右着造园,因而中国的传统园林在实际意义上是文人园林,历来讲究“气韵生动”的美学原则,在本体认识的差异上,重视整体的和谐。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语文(新人教版)同步训练3 对文本的评价与探究(含答案)
练案三对文本的评价与探究一、对点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招幌是古代广告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以其生动的造型和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在中国广告史上独树一帜。
民国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西方的经营方式、店铺的装饰方式传入中国,高科技广告设施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招幌,如霓虹灯、广告箱等为许多店铺所采用。
那些具有特殊风格、富于象征意味的招幌正从商业区迅速消失,被千篇一律的店牌取代;中国式的街巷之美逐渐消失。
但是,幌子所构成的市井文化和民俗风景却不会被人们遗忘。
正如相关专家所言,“传统幌子至今仍为世人关注、青睐,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同古今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根植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中的一种源远流长的民间传承文化事象”。
在当代商业社会,尤其在城市化进程中,招牌在与现代化的手段结合之后,如何传承其传统文化精髓?如何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中凸显其价值?这是当代的设计师们必须思考的。
传统招幌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但它作为一种原始的招徕方式,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也确实暴露出自身的局限和与当代商业不相适应的一面。
如对建筑结构的额外要求,繁复巧妙的技术工艺导致无法批量生产等。
我们应该挖掘、保护和发展其有意义的价值。
在经济发达的今天,传统店铺招幌形式的确应该被传承和发展,而不是被抛弃,因为它的设计形式是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如在一些仿古的酒家店铺门前挂幌子,这不仅是因为幌子能招徕顾客,更因为它取材简单,经济实用,又别具特色。
一些传统的中国招幌形式,虽然为适应夜间经营需要,在招幌中加入了灯光效果,但整体上依然保留着中国传统式样,与那些千篇一律的灯箱式店铺标识相比更显得丰富多彩。
在今天崇尚新潮的商海,一面布幌子,同样会为你的生意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摘编自樊清熹、许大海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招幌的理解。
二、强化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6题。
材料一美是园林的第一要素。
然而,构成园林美的诸因素中,最诱人入胜的,莫过于“动”了。
宗白华《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阅读答案
宗白华《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阅读答案2010年湖北宜昌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宗白华①园林建筑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
②中国的园林是很发达的。
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等等,这是皇帝的园林。
民间的老式房子,也总有天井、院子,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
③宋代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
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
园林中也有建筑,要能够居人,使人获得休息,但它不只是为了居人,它还必须可游,可行,可望。
“望”最重要。
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
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颐和园的长廊不但引导我们“游”,而且引导我们“望”),就是“住”,也同样要“望”。
窗子并不单为了透空气,也是为了能够望出去,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④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
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周围粉墙列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
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⑤明代人有一小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窗子的美感作用: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
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
⑥这个小房间和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子和外边联系起来了。
没有人出现,突出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
这首诗好比是一幅静物画,可以当作塞尚画的几个苹果的静物画来欣赏。
⑦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美的感受。
⑧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
这就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
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就是这个意思。
颐和园还有个亭子叫“画中游”。
“画中游”,并说这亭子本身就是画,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大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
七年级下册一单元试卷
午街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检测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A.脑髓 (suǐ ) 花圃 (pǔ ) 骊( lí )歌倜傥(tìtǎnɡ)B.沮(jǔ)丧讪(sàn)笑菜畦(qí)鸡毛掸(dǎn )子C.嫉(jì)妒丑陋(lîu)蝉蜕(tuì)弥漫( mí)D.书塾(shú)环谒(yâ)瞬(shùn)息收敛(lián )2.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他们轻飘飘地浮在水上,羽毛发出飕飕的响声。
B.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驻立。
C.而那老和尚却道无防,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
D.他把自己吹得像一条鼓满了风的帆船,来势凶凶地向他走来。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每当我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
B.学校实施愉快教育后,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明显的进步。
C.有坚定意志和刻苦精神,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D.学习语文,除了要扩大阅读量,课内外多练习写作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十分重要。
4.下面对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B.《爸爸的花儿落了》“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题目语带双关,含义丰富,既指指夹竹桃花的败落,又暗示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显得含而不露,哀而不伤。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通篇是劝说的口吻,用具体的形象表达了心永远向着未来的积极人生态度。
D.《丑小鸭》是一则童话,丑小鸭的一生就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写照,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
5.填空(10分)(1)山际见来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湖北宜昌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
宗白华
①园林建筑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
②中国的园林是很发达的。
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等等,这是皇帝的园林。
民间的老式房子,也总有天井、院子,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
③宋代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
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
园林中也有建筑,要能够居人,使人获得休息,但它不只是为了居人,它还必须可游,可行,可望。
望最重要。
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
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颐和园的长廊不但引导我们游,而且引导我们望),就是住,也同样要望。
窗子并不单为了透空气,也是为了能够望出去,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④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
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周围粉墙列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
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⑤明代人有一小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窗子的美感作用: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
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
⑥这个小房间和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子和外边联系起来了。
没有人出现,突出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
这首诗好比是一幅静物画,可以当作塞尚画的几个苹果的静物画来欣赏。
⑦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美的感受。
⑧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
这就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
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就是这个意思。
颐和园还有个亭子叫画中游。
画中游,并说这亭子本身就是画,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大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
所以明人计成在《园冶》中说:轩楹高爽,窗户邻虚。
纳千顷之汪洋,收四射之烂漫。
⑨概括说来,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美,当如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这也是中国一般艺术的特征。
14.在作者看来,中国园林建筑除了应该遵循的思想外,尤其应该满足的要求。
(2分)
15.阅读文章第③段,请用简短的话说说中国园林建筑中的窗子主要具备那两种功能?(2分)
16.说说文章第⑦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2分)
17.根据本文所提供的相关知识,说说为什么民间老式房子的天井、院子,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3分)
18.请在文章第⑧段的横线处填充一组对应的关联词。
(1分)
19.积累链接:在小学时,我们曾经学过杜甫的一首《绝句》,其中有两句诗写出了门窗可望的审美效果,请你默写出相关诗句。
(2分)
14.(2分)可行、可游、可居(1分,少一个扣0.5分);可望(1分)
15.(2分)一是透气功能;二是审美功能。
(摘抄文中原句作答亦可)
16.(2分)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答过渡作用亦可)
17.(3分)因为民间老式房子的天井、院子,既可居(1分),又可望(1分),符合园林艺术的特点(1分),所以,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
(意近即可)
18.(1分)不是&&而是&&
19.(2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错一字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