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实验指导

合集下载

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摘要】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是高校动物科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学生掌握动物营养学理论知识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概述了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接着通过实践案例分析,探讨了教学方法的优劣及可行性,并对实验设计与实施提出了建议。

最后从成果评估的角度分析了教学效果,并总结了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的意义。

结论部分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强调了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实践,为促进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的有效进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有助于推动该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研究、实践、重要性、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实验设计、成果评估、意义、发展方向、动物科学1. 引言1.1 概述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是动物营养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在动物营养领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旨在通过设计和实施具体的实验方案,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实验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动物营养学科的探索欲望。

通过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获得知识,还可以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动物营养学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在动物科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培养动物科学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 正文2.1 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动物养殖实践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对动物营养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亲自参与实验操作,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动物营养学实践中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和深度。

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动物营养实验指导

动物营养实验指导

实验一样本的采集与制备方法饲料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样本的代表性,因此饲料样本的采集与制备方法是饲料分析和检测的重要环节。

一采集样本的目的与要求由一种物品中采集供分析用的样本称之为采样或取样。

采样是饲料分析的第一步。

采样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样品的理化指标的分析,客观地反映受检饲料原料或产品的品质。

因此,所采取的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即能够代表全部被分析的原料物品。

否则即使以后的分析方法和处理无论多么严谨﹑精确,所得出的分析结果都毫无科学性﹑公证性和实用价值。

对饲料加工业而言,采样正确与否将影响其多方面的决策,例如:配方设计时对原料的选择;原料供应商的决策; 对一批原料的取舍与对加工程度的确定;对产品的鉴定-产品是否符合其规格要求与保证值;对全部保证项目,在规定的期限内是否稳定以及加工条件是否控制与官方检验的必要性等。

显然,饲料生产和质量控制人员的许多决策问题需要以采集样本的指标为依据。

因此,正确的采样应该是从有不同代表性的区域取几个样点,然后把这些样本充分混合,使之成为整个饲料的代表样本,然后再从中分出一小部分作为分析样本之用。

其最后分析的结果就作为整个被采取样本饲料的平均值。

要使采样合乎规范化,则必需加强管理。

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各种原料﹑加工工艺﹑产品;必须严格规定各种采样方法的步骤以及采用特定的仪器设备。

管理人还须指导采样人员掌握正确的采样方法及了解采样原料的基本特点。

对采样系统的要求包括二方面:其一是对采样人员和教育与培训;其二是对采样工具(包括手动和自动)的正确设计与安装。

采样人员应通过专门培训,且具有高度责任心和熟练的采样技能方能上岗。

在采样过程中,要认真按操作规程进行,并做到随机,客观,避免人为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及时发现和报告一切异常的情况。

采样工具的制造原料要求耐磨损而且是不易损坏的材料(如不锈钢)。

二、样本采集的方法与原则(一)常用样本类别与定义(1)标准样本:是指由权威实验室仔细分析化验后的样本。

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教学

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教学

01
无水乙醚
三、试剂
02
粉碎机 2、分样筛 3、分析天平 4、电 热恒温水浴锅 5、恒温烘箱 6、索氏脂肪提取器 7、索氏脂肪提取仪 8、滤纸 9、干燥器
四、仪器设备
抽提瓶在105℃±2℃烘箱中烘干60min,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再烘干30min,同样冷却称重,两次重量之差小于0.0008g为恒重。
饲料样品在105℃±2℃烘箱内在大气压下烘干,直至恒重,逸失的重量为水分。
02
仪器设备
粉碎机、分样筛、分析天平、烘箱、称样器、干燥器。
试样的选取和制备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饲料样品。 用四分法将原始样品缩至30g,粉碎过40目筛。
洁净称样皿,在105℃±2℃烘箱中烘1h(以温度到105℃开始计时),取出,盖好称样皿盖,在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
三、仪器与设备
茂福炉 5、坩锅 6、干燥器
粉碎机 2、分样筛 3、分析天平
将干净坩锅放入高温炉,在550±20℃下灼烧30min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约1min,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再重复灼热,冷却、称重,直至两次重量之差小于0.0005g为恒重。
取出试样,仍用原提取器回收乙醚直至抽提瓶全部吸完,擦净瓶外壁,将抽提瓶放入105℃±2℃烘箱中烘干120min,干燥器冷却30min的称重,再烘干30min同样冷却称重,两次重量之差小于0.001g为恒重。
五、分析步骤
PART FOUR
实验五 饲料粗灰分的测定
3.1关键技术 3.2技术难点 3.3案例分析
要求
目的
学生能根据饲养标准饲料营养成分表、日粮配合原则方法、设计出可应用生产的妊娠母猪日粮配方。
体况保持中上等,过肥过瘦对母体及胎儿不利。 饲养标准的选用 我国猪饲养标准

动物营养学实验指导-饲料分析与饲料检测技术

动物营养学实验指导-饲料分析与饲料检测技术

动物营养学实验指导(饲料分析与饲料检测技术)
莱阳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2005年7月
动物营养学实验指导第一章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第二章饲料物理性状的检测
第三章饲料的显微镜检测
第四章饲料分析的基础知识
实验一饲料水分的测定
实验二饲料粗蛋白的测定
实验三饲料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饲料粗灰分测定
实验五饲料钙的测定
实验六饲料总磷的测定
实验七饲料盐分的测定
实验八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
实验九能量的测定
实验十豆粕中尿素酶活性的测定。

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是动物营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动物营养学,掌握更多关于动物营养学的
知识,并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研究主要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的
解释及结论的推导等。

实验设计是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它要考虑到动物种类、实验时间、实验条件等因素,以确保实验
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实验方法是指在实验中采用的检测手段、记录方
式和数据处理技术。

实验结果的解释是指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解释,
以便更好地理解动物营养学。

结论的推导是指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出动物营养学的有效结论。

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动物营养学,提高动物营养学研究的水平,为动物营养学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实际的实践经验更是能够提升我们的研究能力,更好地应用动物营养
学的理论知识,为动物营养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动物营养学实验了解动物营养学的实验设计和饲料制备

动物营养学实验了解动物营养学的实验设计和饲料制备

动物营养学实验了解动物营养学的实验设计和饲料制备动物营养学实验:了解动物营养学的实验设计和饲料制备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动物饲养和饲料营养的科学,为了更好地了解动物的饲养和饲料对其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科学家们常常进行动物营养学实验。

本文将介绍动物营养学实验的设计和饲料制备的相关内容。

一、动物营养学实验设计动物营养学实验的设计非常重要,它需要考虑到实验的目的、实验动物的选择、实验组的划分和实验参数的测定等因素。

1.实验目的在进行动物营养学实验之前,研究人员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

是研究某种饲料对动物生长的影响,还是评估不同饲料成分对动物产蛋率的影响?不同的实验目的需要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

2.实验动物的选择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对象,选择适宜的实验动物非常重要。

常用的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兔子、猪等。

不同的实验动物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和代谢方式,因此在选择实验动物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3.实验组的划分在实验设计中,通常需要将实验动物划分为不同的实验组,以便比较不同处理对动物的影响。

例如,可以将动物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实验组饲喂添加某种成分的饲料。

此外,还可以设置多个实验组,比较不同剂量或配方的饲料对动物的影响。

4.实验参数的测定为了评估实验结果,需要对一些关键参数进行测定。

例如,可以测定动物的体重、体长、饲料摄入量、饲料转化率等指标,以评估饲料对动物生长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测定动物体内的生化指标、肠道微生物群落等来了解饲料对动物的影响。

二、饲料制备饲料是动物营养学实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饲料配方和制备可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1.饲料配方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动物的需要,设计合理的饲料配方是非常重要的。

饲料配方应包含适宜的能量来源、蛋白质来源、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以满足动物的生长和发育需求。

2.原料选择和处理饲料原料的选择和处理对饲料的质量和口感有重要影响。

应选择新鲜、无霉变、富含营养的原料,避免使用含有毒物质或反式脂肪酸的原料。

动物营养学实验

动物营养学实验

动物营养学实验
袁颖版
目录
第一章饲料营养成分分析
第一节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实验一样品的采集
实验二样品的制备
第二节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常规分析
实验三饲料中水分的测定
实验四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
实验五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
实验六饲料中纤维物质的测定
实验七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
实验八饲料中无氮浸出物的计算
第三节饲料中部分纯养分的分析
实验九饲料中钙的测定
实验十饲料中总磷的测定
实验十一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
实验十二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
第四节饲料热能的测定
实验十三饲料总能的测定
第二章畜禽的消化代谢实验
第一节体内消化代谢实验
实验十四饲料中某养分消化率的测定
实验十五饲料中某养分代谢率的测定
实验十六饲料中钙、磷的代谢试验
实验十七瘤胃内饲料营养物质降解率的测定(尼龙袋法)第二节体外消化实验
实验十八饲料中粗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测定(胃蛋白酶法)第三章畜禽饲养试验设计
实验十九畜禽饲养试验设计
附录1 国际原子量表
附录2 常用酸碱指示剂
附录3 混合酸碱指示剂
附录4 普通酸碱溶液的配制
附录5 容量分析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
附录6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参考文献。

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

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
第一节 饲料样本采集,样本制备 第二节 饲料的物理性状检验 第三节 饲料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第四节 饲料中粗灰分含量的测定 第五节 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第六节 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 第七节 饲料中钙含量的测定 第八节 饲料中总磷含量的测定 第九节 饲料中食盐含量的测定 第十节 饲料粉碎粒度测定 第十一节 饲料混合均匀度测定 第十二节 饲料显微镜检 第十三节 饲料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第十四节 能量、氨基酸等演示实验 第十五节 动物实验评定饲料营养价值
4
4、常见饲料原料的显微特征 (三) 掺假鉴别与化学快速分析
1. 鱼粉掺假鉴别 2. 豆粕加工质量快速鉴定 三、饲料中常规成分分析 (一)概述 (二)六大饲料成分分析的适用范围、原理、成分组成和执行的标准方法 1、水分 2、粗蛋白 3、粗脂肪 4、粗纤维 5、粗灰分 6、无氮浸出物 (三)常规成分分析的局限性 四、纯养分分析 (一)饲料中氨基酸分析 1、概述及原理 2、适用范围和方法分类
课堂测验
饲料样本采集,样本制备 饲料的物理性状检验
饲料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饲料中粗灰分含量的测定 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
饲料中钙含量的测定 饲料中总磷含量的测定 饲料中食盐含量的测定
饲料粉碎粒度测定 饲料混合均匀度测定
饲料显微镜检 饲料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能量、氨基酸等演示实验 动物实验评定饲料营养价值 实验操作考试
专题三 1.实验室建设有哪些基本要求? 2.概略养分包括哪些?各个成分分析需要哪些设备? 3.如何保障设备的高效运转?
实验部分 1.什么是半干样品,风干样品,如何制备半干样品及风干样品? 2.如何测定样品的初水分? 3.简述测定饲料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步骤。 4.高锰酸钾法测定钙结果偏高的原因? 5.试比较总磷测定中钼黄法与钼蓝法的优缺点。 6.试比较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测定与预混料混合均匀度测定方法的异同点? 7.试比较饲料养分的经典化学分析法与仪器分析法的差别。 8.试比较实验室分析测试评定饲料营养价值与动物试验评定法的区别。

动物营养实验

动物营养实验

动物营养学实验指导(饲料分析与饲料检测技术)实验一 饲料水分的测定实验二 饲料粗蛋白的测定实验三 饲料粗脂肪含量的测定实验四 饲料粗灰分测定实验五 饲料钙的测定实验六 饲料总磷的测定实验一 饲料水分的测定一、实验目的通过饲料样品中干物质的测定,让学生了解饲料干物质含量与饲料营养价值之间的关 系。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各类饲料样品中干物质(水分)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试样在 105±2℃烘箱,在一个大气压下烘干,直至恒重,逸失的重量为水分。

三、实验设备1、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2、分样筛:孔径 0.45mm (40 目) ;3、分析天平:感量 0.0001g ;4、电热式恒温烘箱:可控制温度为 105±2℃;5、称样皿:玻璃或铝质,直径 40mm 以上,高 25mm 以下;6、干燥器:用变色硅胶作干燥剂。

四、测试方法洁净称样皿,在 105±2℃烘箱中烘 1h ,取出,在于燥器中冷却 30min ,称准至 0.0002g ,再烘干 m30in ,同样冷却,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差小于 0.0005g 为恒重。

用己恒重称样皿称取两分平行试样,每份 2~5g (含水重 0.1g 以上,样品厚度 4mm 以 下)。

准确至0.0002g , 不盖称样皿盖, 在 105±2℃烘箱中烘 3h (以温度到达 105℃开始计时) , 取出,盖好称样皿盖,在干燥器中冷却 30min ,称重。

再同样烘干 lh ,冷却,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差小于 0.002g 。

水分(%)=样本质量水分质量×100=0121m m m m --×100 式中:m1—105℃烘干前试样及称样皿质量(g ) ;m2一 105℃烘干后试样及称样皿质量(g ) ;m0一已恒重的称样皿质量(g ) 。

每个试样,应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两个平行样测定值相 差不得超过 0.2%,否则应重做。

动物营养学实验指导

动物营养学实验指导
观察时,应注意样片的每个部位,而且至少要检查三个样片后再综合判断。
四、常见饲料原料的显微特征
1、常见植物性饲料原料的显微特征
(1)谷物类原料
a、玉米及制品
整粒玉米形似牙齿,黄色或白色,主要由玉米皮、胚乳、胚芽三部分组成,胚胎包括精糊层、角质淀粉和粉质淀粉。
玉米粉碎后各部分特征明显,体视显微镜下玉米表皮薄而半透明,略有光泽不规则片状、较硬,其上有较细的条纹。角质淀粉为黄色(白玉米为白色),多边,有棱,有光泽,较硬;粉质淀粉为疏松,不定形颗粒,白色,易破裂,许多粉质淀粉颗粒和糊粉层的小粉末常粘于角质淀粉颗粒和玉米皮表面,另外还可见漏斗状帽盖和质轻而薄的红色片状颖花。
处理步骤如下:
过筛(粒大10目,粒小20目)→酸处理(加热)→过滤→蒸馏水冲洗2~3次→必要时还需碱处理(加热)→过滤→蒸馏水冲洗2~3次→制作。
(2)制片与观察
取少量消化好的样品于载坡片上,加适量载液并将样品铺平,力求薄面匀,载液可用1:1:1的蒸馏水、水合氯醛、甘油;也可以用矿物油,单纯用蒸馏水也较普遍。
5000~1000吨>2kg
>1000吨>4.0kg
将原始样品混合,分取1kg作为平均样品备用。
三、新鲜样品的制备方法
几何法或四分法从鲜样中取得分析样品,将分析样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300~500g,作初水分测定,并制风干样,经粉碎机磨细,通过1mm孔筛(40~60目),装入磨口广口瓶,贴上标鉴,注明样品名称、采样地点、采样日期、制样日期和分析日期,另一部分鲜样供胡萝卜素测定等。
二、采样
(一)基本方法
采样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几何法和四分法
几何法:是指把整个一堆物品看成一种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立方体、园柱体、园锥体),取样时首先把这个主体分为若干体积相等的问部分,从棕样部分中取出体积相等的样品,这部分样品称为支样,再把支样混合,即得原始样品。

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实训指导书

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实训指导书

《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实训指导书第一部分实验部分 (2)实验一畜禽营养缺乏症临床症状观察 (2)实验二常用饲料的识别及感官鉴定 (2)实验三应用饲料配方软件进行配方设计 (3)实验四饲料样本的采集、制备及保存 (4)实验五饲料中水分的测定 (6)实验六、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 (8)实验七配合饲料粉碎粒度的测定 (9)第二部分实训部分 (10)实训一、饲料中钙的测定 (10)实训二、饲料中总磷量的测定 (15)实训三、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 (17)实训四、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 (19)实训五、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 (21)实训六、饲料配方的设计 (23)第一部分实验部分实验一畜禽营养缺乏症临床症状观察一、目的要求通过幻灯片、录像片的放映或到饲养现场观察,识别动物营养缺乏症的表现,达到能确认动物典型营养缺乏症的目的。

二、材料用具动物营养缺乏症电子课件三、方法步骤首先由教师结合课件,启发学生回顾课堂讲授的有关内容。

师生无同总结出所观察到的动物营养缺乏症的典型症状。

然后让学生反复观看,以加深记忆,增强识别能力。

主要观察内容如下:1、观察钙、磷、铜、锰及维生素D等所引起的“佝偻症”表现。

2、观察生长猪缺乏锌引起的“不全角化症”、羔羊缺锌引起的皮肤炎的表现。

3、观察猪、鸡缺乏维生素B12所引起的贫血症。

4、观察猪、鸡缺乏维生素A患“干眼症”的表现。

5、缺乏维生素E引起的羔羊“白肌病”、肉鸡“脑软化症”的表现。

6、鸡缺维生素B1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及缺乏维生素B2引起的“蜷爪麻痹症”的表现。

7、猪缺乏烟酸引起的“癞皮症”及缺乏泛酸引起的“鹅行步伐”的表现。

8、动物缺乏维生素B族引起的皮肤炎症。

9、鸡缺乏维生素B6引起的眼睑炎性水肿。

四、作业记录观察到的营养缺乏症的典型症状,并从营养的角度阐述其产生的原因。

实验二常用饲料的识别及感官鉴定一.目的要求对所提供的饲草、饲料能正确识别、认识和描述其典型感观特征,并能根据其营养特点进行分类。

动物营养课程实训指导修订

动物营养课程实训指导修订

第一章实验基础第一节实验要求及安全知识一、实验要求1.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内容。

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准备一本预习笔记(兼作原始记录本)。

通过预习,列出实验步骤,安排好实验时间,明确合作者的分工。

以保证实验顺利完成。

2.实验时严格按讲义规定的步骤进行,细心观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并作好记录,测定结果用铅笔或碳素墨水笔记录在原始记录本上,不得随便记在纸条或别的物品上,以免丢失。

如果结果记错,应划掉重记,不得涂改,以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

3.公用仪器及试剂不得占为己用,用完后应立即归还原位。

4.保持实验室及实验台的整齐、洁净,不得随地丢废纸、废物及其它废弃物品,应投放于专用的废物容器中。

实验结束后由值日人员清理打扫。

5.要爱护公共财物,注意节约,努力减少仪器、试剂的损坏和浪费。

万一损坏仪器,应向指导教师报告,并按规定进行赔偿。

6.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安静,不得随意说笑、嬉闹。

7.实验结束后,应将仪器洗涤干净,整理好实验台面。

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值日人员负责地面打扫及废弃物的清理,并协助教师检查水电、门窗是否关好,以防事故发生。

8.按时交实验报告,要求字迹工整、数据准确可靠、分析论证严密,反对拼凑数据,抄袭他人的不良倾向。

二、实验室安全知识1.实验前要了解电源、消防栓、灭火器、紧急洗眼器的位置及正确的使用方法;了解实验室安全出口和紧急情况时的逃生路线。

2.实验时要身着长袖、过膝的实验服,不准穿拖鞋、大开口鞋和凉鞋。

不准穿底部带铁钉的鞋。

3.长发(过衣领)必须束起或藏于帽内。

做实验期间必须戴防护镜。

4.实验室内严禁饮食、吸烟。

一切化学药品严禁入口。

5.水、电使用完毕后,应立即关闭。

6.浓酸、浓碱具有强腐蚀性,切勿溅在皮肤和衣服上。

用浓HNO3、HCl、HClO4、H2SO4等溶解样品时均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不准在实验台上直接进行操作。

7.使用乙醚、苯、丙酮、三氯甲烷等易燃有机溶剂时,要远离火焰和热源,且用后应倒入回收瓶(桶)中回收,不准倒入水槽中,以免造成污染。

动物营养学实验大纲

动物营养学实验大纲

《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动物营养学实验英文名称:Animal Nutrition Laboratory课程编号:开课时间:三年级上总学时:36学分:2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大纲主撰人: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教学要求动物营养学是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必选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堂教学主要以理论讲述为主,但近年来,为了适应现代饲料工业的发展,我们在原有实践内容的基础上,大大加强了课外实践教学的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动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熟悉动物营养研究的常用方法,同时,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实验项目名称与学时分配实验一直接干燥法测定饲料中水分含量实验目的:1.通过测定饲料中水分,让学生掌握烘箱和水分测定仪的使用方法。

2.通过饲料样品中干物质的测定,让学生了解饲料干物质含量与饲料营养价值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各类饲料样品中干物质(水分)的测定方法。

实验内容:1.洁净称样皿,在105±2℃烘箱中烘1h,取出,在于燥器中冷却30min,称准至0.0002g,再烘干m30in,同样冷却,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差小于0.0005g为恒重。

2.用己恒重称样皿称取两分平行试样,每份2~5g(含水重0.1g以上,样品厚度4mm以下)。

准确至0.0002g,不盖称样皿盖,在105±2℃烘箱中烘3h(以温度到达105℃开始计时),取出,盖好称样皿盖,在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

3.再同样烘干lh,冷却,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差小于0.002g。

水分(%)=水分质量/样本质量*100主要仪器、试剂:粉碎机、分析天平、电热式恒温烘箱、干燥器实验二饲料中粗脂肪、粗灰分、粗蛋白、粗纤维、钙、总磷含量的测定实验目的:1.通过测定饲料中粗脂肪、粗灰分、粗蛋白、粗纤维、钙、总磷,让学生掌握饲料中常规成分的测定方法和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动物营养实验指导

动物营养实验指导

实验一样本的采集与制备方法饲料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样本的代表性,因此饲料样本的采集与制备方法是饲料分析和检测的重要环节。

一采集样本的目的与要求由一种物品中采集供分析用的样本称之为采样或取样。

采样是饲料分析的第一步。

采样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样品的理化指标的分析,客观地反映受检饲料原料或产品的品质。

因此,所采取的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即能够代表全部被分析的原料物品。

否则即使以后的分析方法和处理无论多么严谨﹑精确,所得出的分析结果都毫无科学性﹑公证性和实用价值。

对饲料加工业而言,采样正确与否将影响其多方面的决策,例如:配方设计时对原料的选择;原料供应商的决策; 对一批原料的取舍与对加工程度的确定;对产品的鉴定-产品是否符合其规格要求与保证值;对全部保证项目,在规定的期限内是否稳定以及加工条件是否控制与官方检验的必要性等。

显然,饲料生产和质量控制人员的许多决策问题需要以采集样本的指标为依据。

因此,正确的采样应该是从有不同代表性的区域取几个样点,然后把这些样本充分混合,使之成为整个饲料的代表样本,然后再从中分出一小部分作为分析样本之用。

其最后分析的结果就作为整个被采取样本饲料的平均值。

要使采样合乎规范化,则必需加强管理。

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各种原料﹑加工工艺﹑产品;必须严格规定各种采样方法的步骤以及采用特定的仪器设备。

管理人还须指导采样人员掌握正确的采样方法及了解采样原料的基本特点。

对采样系统的要求包括二方面:其一是对采样人员和教育与培训;其二是对采样工具(包括手动和自动)的正确设计与安装。

采样人员应通过专门培训,且具有高度责任心和熟练的采样技能方能上岗。

在采样过程中,要认真按操作规程进行,并做到随机,客观,避免人为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及时发现和报告一切异常的情况。

采样工具的制造原料要求耐磨损而且是不易损坏的材料(如不锈钢)。

二、样本采集的方法与原则(一)常用样本类别与定义(1)标准样本:是指由权威实验室仔细分析化验后的样本。

动物营养学实验教案2012本

动物营养学实验教案2012本

生命科学学院《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教案主讲教师井文倩授课班级2012级动物医学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第 1 页共27 页《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教案[实验项目]实验一各类畜禽饲养标准的应用[教学时数]4学时[实验目的与要求]学习如何根据动物的实际需要,选择和运用饲养标准。

[实验内容]一、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1、饲养标准规定了各种动物为了获得不同生产目的和生产性能对各种营养物质和能量的需要量定额,并介绍了包括动物的营养需求特点及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数据等相关资料,是各国公认的权威部门发布的一整套数据和资料。

2、营养需要的概念与饲养标准对等时,应是指权威部门发布的营养需要量。

因此,营养需要具有更广阔的内涵,但饲养标准一定是具有权威性的数据,只有权威部门发布的营养需要才具有与饲养标准同等的内涵和意义。

二、饲养标准的种类三、饲养标准的组成结构和内容以美国NRC的营养需要和中国的饲养标准为例进行说明。

1、NRC动物营养需要的组成结构NRC的标准包括奶牛、肉牛、马、绵羊、猪、家禽、兔、犬、猫、实验动物、毛皮动物、鱼类等饲养标准。

NRC发布的动物营养需要一般包括序、营养研究的进展、营养需要量表、饲料营养价值、典型配方和参考文献等部分。

2、我国饲养标准的组成结构以鸡的饲养标准为例,标准包括封皮部分,有标准的名称、编号、发布日期、发布的机构等内容。

前言部分包括起草的单位、个人及对旧标准的替代情况说明。

四、饲养标准的表达方式1、饲粮营养物质的含量这种表达方式是猪和家禽等单胃动物饲养标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以百分数和每千克饲粮养分含量表示,一般以饲粮风干基础(一般给出干物质的含量)或干物质基础表示。

不同的指标用不同的单位表示。

能量用MJ/kg或kcal/kg表示;粗蛋白、氨基酸、常量矿物质、必需脂肪酸用百分数(%)表示;微量元素用mg/kg表示;维生素A、D、E用IU/ kg表示;B族维生素用mg/kg表示;在猪的需要量中,维生素B12 用μg/kg表示,胆碱用g/kg表示。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指导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指导

目的要求根据动物饲养学课程目前的要求,动物饲养实验包括两部分内容:饲料营养成分分析(包括热能测定)和动物消化代谢试验。

在学习实验内容时,应明确这是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与训练。

它是在结合动物饲养学的理论学习与定量化学分析、生理与生物化学和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的基本训练与理论基础上进行的。

近代的动物饲养学由于动物营养学、生物化学、家畜生理学等基础理论科学的进展,它的实验课程内容在应用近代生物化学分析技术方面,有不少新的进展。

如氨基酸自动分析,气相、液相色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

这些内容可参考有关的专门书籍。

本指导主要介绍了饲料常规营养成分的分析方法,下面是关于实验室要求与实验工作的要求,供参考。

一、对动物饲养、营养实验室的要求如上所述,在进行动物饲养实验课的教学工作时,应建立两类实验室:一类是饲料分析实验室,它包括可进行饲料概略营养成分分析和精密营养成分分析方面的实验课程。

一类是动物营养实验室,它包括可进行动物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方面的实验课程。

在饲料分析实验室方面,除要求具备进行饲料一般常规分析的设备外,应创造条件把分析测定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的实验室建立起来。

并尽可能采用一些先进自动化的实验手段,以提高饲养、营养学的教学与科研质量。

在动物营养实验室方面,可根据各学校的条件,按动物种类(猪、牛、羊或鸡)建立专用的动物消化代谢实验室(附屠宰试验设备条件)。

同时,在可能条件下,应把小动物实验室(如大白鼠)建立起来,作为营养实验的一种指示动物。

这对学习营养知识和进行营养科研工作,在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二、对同学进行动物饲养实验工作的要求1.关于实验指导本实验指导的每个实验大体上包括下列几部分:目的、原理、仪器设备、试剂及材料、操作步骤、结果计算、思考题等。

在实验开始前必须把实验指导认真作好预习。

每个实验首先叙述实验的目的。

在进行实验之前,必须清楚了解实验的目的及预期从中学习到的知识。

动物营养学实验报告

动物营养学实验报告

实验:过磷酸钙中有效磷的测定实验学时:3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过磷酸钙与重过磷酸钙均为水溶性磷肥,所含有的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不仅是水溶性的速效磷,也有一部分为不溶于水但能被柠檬酸提取的磷。

测定其有效磷的含量对评定肥料品质、合理施用磷肥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过磷酸钙中有效磷的测定方法,理解影响过磷酸钙中有效磷变化的因素。

二、实验内容(1)用2%柠檬酸浸提过磷酸钙,制备待测液。

(2)用钒钼黄比色法定量测定,并计算出过磷酸钙中的有效磷的含量。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用2%柠檬酸浸提过磷酸钙(或重过磷酸钙)中的有效磷(其中包括Ca(H2PO4)2·CaHPO4和游离H3PO4),浸出液中的正磷酸盐利用钒钼黄比色法定量测定。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本实验采用集中授课形式;2人为1组,共同完成实验操作。

五、实验条件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振荡机、电子天平、容量瓶、小漏斗、三角瓶、滤纸等。

试剂:(1)50mg/LP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05℃烘干的磷酸二氢钾KH2PO4(AR)0.2195g溶于约400ml蒸馏水中,加入25ml 3mol/L H2SO4,定容至1L,即为50mg/L的标准溶液,可长期保存使用。

(2)2%柠檬酸溶液:称取20g结晶柠檬酸(H3C6H5O7·H2O,AR)溶于水中,定容至1L 即可。

(3)3mol/L H2SO4:量取浓硫酸166.7ml,用蒸馏水稀释至1L。

(4)钒钼酸铵显色剂:称取12.5g(NH4)6Mo7O24·4H2O(钼酸铵)溶于约200ml水中。

另将0.625gNH4VO3(偏钒酸铵)溶于150ml沸水中,冷却后加入125ml浓硝酸,再冷至室温。

然后将钼酸铵溶液缓缓倒入偏钒酸铵的硝酸溶液中,随倒随搅拌,最后用水稀释至500ml。

六、实验步骤1.称取通过100目筛孔的过磷酸钙样品0.5~1.0000g于150ml三角瓶中,加入2%柠檬酸溶液50ml,用橡皮塞塞紧瓶口,振荡30min,立即用干滤纸过滤,最初7—8ml滤液弃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袋装
中小颗料料如玉米、大麦抽样的袋娄不少于总袋数的5%,粉状饲料抽样的袋数不少于3%,也可以根据 计算得出。
表1-1袋装饲料采集方案
饲料包装单位
取样包装单位(袋)
10个以下
每袋取样
10~100
10袋
100以上
10袋为基础,每增加100个,多取3个包装单位
编织袋
内衬塑料袋或纺织袋采用拆线法
粉料颗粒料
仓装
按面积分区,按高度分层,每区不超过50平方米,分为5点。
料层>0.75米,取三层,上(10~15㎝)、中、下(20㎝)
料层<0.75米,取二层,上、下
园仓
按高度分层,每层按仓直径分内(中心)、中(半径的一半处)、外(距仓边30㎝)三圈。
直径<8米,每层分别设1、2、4共7点采样。
直径>8米,每层分别设1、4、8共13点采样。
一、感观方法
此法就是对饲料不加任何特殊处理,根据感觉进行鉴定。
1、视觉:观察饲料的形状、色泽、有无霉变、虫子、结块、异物、夹杂物等。
2、味觉:通过舌头和牙咬来检查味道,辨别有无异味。
3、嗅觉:嗅辨饲料气味是否正常,鉴别有无霉臭、腐臭、焦臭等。
4、触觉:取度样在手上,用指头捻,通过感解来觉察其粒充的大小、硬度、粘稠性、有无夹杂物及水分的多少。
2、平均样品
将原始样品按规定混合,均匀地分出一部分,称为平均样品,平均样品一般不少于1㎏。
3、试验样品
平均样品经过混合分样,根据需要从中抽取一部分,用作试验室分析,称为试样样品。
采集样品的过程叫采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采样比分析更重要。要求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
一、采样工具
剪刀、刀、取样铲、组织捣碎机、样本粉碎机(40~60目)、采样器(适用颗粒料)、套管采样器(适用于粉状饲料)、扦样玻璃管、扦样筒(适用于散状液体饲料)。
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在已知重量的瓷称取鲜样200~300克;
(2)放入120℃烘箱中烘10~15分钟;
(3)60~70℃烘箱中烘8~12小时;
(4)放入干燥器中(氯化钙为干燥剂),冷却30min,称重
(5)再将装有样品的瓷盘放入60~70℃烘箱中烘2h,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ln,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5g。
第三章 饲料显微镜检测
一、显微简检测原理
饲料显微检测是以动植物形态学、组织细胞学为基础,将显微镜下所见物质的形态特征、物化特点、物理性状与实际使用的饲料原料应有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一种鉴别方法。
二、饲料显微检测所需设备
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离降心机、烘箱、抽滤器、分析天平、分样筛(10目、20目、30目、40目)、电热板、载玻片、盖玻片、探针、镊子、镜头纸、滤纸、漏斗、滴管、烧杯、试管。
(2)测定步骤
取代表性试样,仔细将试样放入1000毫升的量筒中,用药匙调整容积,直到下好达1000毫升刻度为止。
将样品从量筒中倒出并称重。
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即为容重
表2-1常见饲料容重(1升重)
饲料名称
重量(g)
饲料名称
重量(g)
饲料名称
重量(g)
大麦(皮麦)
580
玉米
730
大麦混合糠
290
大麦(碎的)
三、饲料显微检测的基本步骤
1、被检样品的检前处理
取有代表性的分析样品10~15克,进行以下工作:
(1)记录外部特征
将取好的待测样品平铺于纸上,仔细观察,记录颜色、粒度、软硬程度、气味、霉变、异物等情况。观察中应特别注意细粉粒,因为掺假、掺杂物往往被分得很细。
(2)筛分处理
镜检之前应对样品进行筛分,通常用20目~40目筛子将样品分成三组,然后观察。此过程对熟练的检测人员可以省略。
初水分测定步骤:
(1)在已知重量的瓷称取鲜样200~300克;
(2)放入120℃烘箱中烘10~15分钟;
(3)60~70℃烘箱中烘8~12小时;
(4)取出放置空气中冷却24小时,充分回潮称重;
(5)再将装有样品的瓷盘放入60~70℃烘箱内烘24小时,回潮24小时,称重,两次重量之差小于0.5克为止。
第二章 饲料物理性状的检测
常用的检测方法,以感官检测为主,还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检测。必要时进行仪器分析。显微镜检测,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检测方法。
感官检测是最原始但也是最重要最简单最廉价的检测。其他各种检测,哪一种都离不开感观检测的配合。有时仪器检测不出的质量改变,凭感官也能检出。但感官检测是正常人凭经验得出的判断,可能带有主观性,也受某些内在、外界条件限制,有可能不十分精密。所以一些重大问题应与其他方法配合。感官检测主要分视觉、味觉、嗅觉、触觉、齿觉等检测。
不少于7桶
10~50桶
不少于10桶
51~100桶
不少于15桶
100桶以上
不少于15%的总桶数采样
每桶应取3点,取样前应混均。
(2)散装的采样
分三层,上层距液面40~50㎝,下层距池底40~50㎝处,三层采样数的比例为1:3:1(卧式液池),车槽为1:8:1,采样数量规定如下:
500吨以下>1.5kg
二、物理方法
1、筛别法
分别用不同的孔径的分样筛,仔细分别饲料颗粒的大小,分别判断饲料的种类和混入的东西。用这个方法可以分辩出用肉眼看不出的异物混入。
2、容重法
一定容积的重量称为容重,变通把1升的重量称为1升重。精料和其他饲料的一定容积,其重量也是一定的。
简易测定法
(1)粗天平,感量0.1克;量筒,1000ml;药匙
(3)牧草
天然牧草:划区分点采样,每区取5点以上,每点1m2范围,离地面3~4割草,除去不可食部分,将原始样品剪碎,混合取样500~1500g。
草地及田间采样示意图
栽培牧草:每点采1至数株、切碎后取样分析。
(四)块根、块茎瓜果类
各部位随机抽取样品15kg,按大、中、小分别称重求出比例,按比例取5公斤→水洗(不损伤外皮)→拭去表面水→每个块根进行纵切为 ,直至适量的分析样品(500g左右)。
观察时,应注意样片的每个部位,而且至少要检查三个样片后再综合判断。
四、常见饲料原料的显微特征
1、常见植物性饲料原料的显微特征
(1)谷物类原料
a、玉米及制品
整粒玉米形似牙齿,黄色或白色,主要由玉米皮、胚乳、胚芽三部分组成,胚胎包括精糊层、角质淀粉和粉质淀粉。
玉米粉碎后各部分特征明显,体视显微镜下玉米表皮薄而半透明,略有光泽不规则片状、较硬,其上有较细的条纹。角质淀粉为黄色(白玉米为白色),多边,有棱,有光泽,较硬;粉质淀粉为疏松,不定形颗粒,白色,易破裂,许多粉质淀粉颗粒和糊粉层的小粉末常粘于角质淀粉颗粒和玉米皮表面,另外还可见漏斗状帽盖和质轻而薄的红色片状颖花。
表2-2常用比重液的种类及比重
比重液名称
比重
比重液名称
比重
低汽油
0.64
氯仿
1.47
甲苯
0.88
四氯化碳
1.58

1
三溴四烷
2.90
该法简单有效,用上述液体就能鉴别出鱼粉及其它种饲料中混杂的土砂等异物。(用试管或细长的玻璃杯盛上供试品,加入4~5倍的蒸馏水或干净的自来水,充争震荡混合。放置一会后,因为土砂等异物的比重大,所以沉降在试管的最底部,很容易鉴别出来。)
(五)糟渣类
采取多点分层取样与颗粒或粉状饲料相同(分三层,每层取5~10点),每点100g,水分含量高的样品如豆腐渣、粉渣等要特别注意汁液的流失。将各点随机抽取的样品充分混合后,随机取分析样品约1500g,并将其制成风干样。
(六)液体或半固体饲料
(1)桶装采样
表1-2采样方案
7桶以下
不少于5桶
10桶以下
(二)饼粕类
大块:1吨至少取5块
小块:10块→捶碎混合→四分法→500法
(三)青、粗饲料
(1)青贮
将表面50㎝的青贮料除去,原如样重通过四分法缩至500~1000克。
井型窖
沟式窖
(2)干草和秸杆
至少5个部位采样点,每点取200g左右,由于叶子易脱落,应尽量避免,将原始样放在纸或塑料上剪成1~2cm长,充分混合取分析样品300g,粉碎过筛,切不可随意丢弃某部分。
二、采样
(一)基本方法
采样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几何法和四分法
几何法:是指把整个一堆物品看成一种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立方体、园柱体、园锥体),取样时首先把这个主体分为若干体积相等的问部分,从棕样部分中取出体积相等的样品,这部分样品称为支样,再把支样混合,即得原始样品。
四分法:
(1)散装颗粒或粉状饲料或原料的采样
5000~1000吨>2kg
>1000吨>4.0kg
将原始样品混合,分取1kg作为平均样品备用。三、新鲜 Nhomakorabea品的制备方法
几何法或四分法从鲜样中取得分析样品,将分析样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300~500g,作初水分测定,并制风干样,经粉碎机磨细,通过1mm孔筛(40~60目),装入磨口广口瓶,贴上标鉴,注明样品名称、采样地点、采样日期、制样日期和分析日期,另一部分鲜样供胡萝卜素测定等。
460
玉米(碎的)
580
豆饼
340
黑麦
730

830
豆饼(粉末)
520
燕麦
440

350
棉籽饼
480

630
米糠
360
亚麻籽饼
500
脱脂米糠
426
鱼粉
700
贝壳粉(细)
600
淀粉渣
340
石粉
850
贝壳粉(粗)
630
3、比重鉴别法
应用比重不同的液体,将饲料放入液体内,有浮起来,有的沉下去,根据其沉浮的情况,鉴别出异物混入的有无、异物的种类和混入的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