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课程笔记
《动物营养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动物营养学发展1. 动物营养学起源动物营养学起源于人们对动物饲养实践中的观察和思考。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系统地研究动物的营养需求与饲料的营养价值。
(1)早期研究: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饲料的化学组成和动物对饲料的消化能力上。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Antoine Lavoisier)提出了“呼吸是燃烧的一种形式”,为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李比希的贡献:德国农业化学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是动物营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动物营养的有机体理论,即动物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饲料中的有机物质。
2. 动物营养学的发展阶段(1)初创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末):在这一阶段,动物营养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饲料的化学分析和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上。
研究者们开始认识到不同营养物质对动物生长和健康的重要性。
(2)发展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这一时期,动物营养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营养物质的分类、营养生理学、营养代谢等。
同时,饲料工业的发展和饲养标准的建立为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
(3)成熟阶段(20世纪中叶至今):随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动物营养学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开始探讨营养与基因表达的调控、营养与免疫系统的关系等深层次问题。
3. 我国动物营养学发展(1)起步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我国动物营养学研究起步较晚,主要依赖于引进和消化国外的研究成果。
(2)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阶段,我国动物营养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如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饲养标准的制定和推广等。
(3)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动物营养学研究取得了世界领先水平,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包括营养与基因调控、营养与环境友好型畜牧业、饲料添加剂研究等。
动物营养学研究动物的饮食和健康
动物营养学研究动物的饮食和健康动物营养学是一门研究动物饮食和健康的学科,它涵盖了动物的营养需求、消化吸收、能量代谢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动物的饮食和健康对于确保其生长发育、繁殖和免疫力的维持都至关重要。
一、动物的营养需求动物的营养需求是指它们生长发育、繁殖、体力活动以及免疫能力所需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不同种类的动物具有不同的营养需求,例如,草食动物需要摄入大量的纤维素来满足其消化系统的需要,而食肉动物则需要蛋白质和脂肪来满足其高能量需求。
二、动物的消化吸收动物的消化吸收过程是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从消化道吸收到血液循环中,供给机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的过程。
不同类型的动物具有不同的消化系统,如反刍动物具有特殊的瘤胃来帮助消化纤维素,而肉食动物则具有较短的消化道,以便更快地消化食物。
三、动物的能量代谢动物的能量代谢是指动物在静息状态下所需的能量,通常用基础代谢率(BMR)来表示。
动物的能量代谢与其体重、年龄、性别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了解动物的能量代谢,我们可以合理控制其饮食,以维持其健康的体重。
四、动物的健康问题动物的健康问题常常与其饮食密切相关。
不合理的饮食可能导致动物营养不良、肥胖、生长发育不良等问题。
同时,营养不良也会降低动物的抵抗力,易患疾病。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平衡是确保动物健康的重要因素。
五、动物营养学的应用动物营养学的研究不仅应用于家畜养殖,也涉及到宠物饲养、动物园动物管理以及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
通过了解动物的饮食和营养需求,我们可以提供合理的饲料、营养补充和健康管理方案,以保障动物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在人类与动物的共生关系中,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动物的饮食需求和健康问题,才能更好地满足它们的营养需求,为它们的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动物营养学的进一步发展将为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并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动物营养学是一门阐述营养物质摄入与生命活动之间关系的学科,是沟通动物生物化学和动物生理学的桥梁,是应用生物化学、生物学、生理学、生物统计学等手段,研究养分的生理作用、营养功能、养分消化吸收、饲料营养价值,以及动物营养需要的一门应用基础学科。
是研究整过食物链的能量平衡原理的基础学问。
1关联学科动物营养学是生命科学中理论性、应用性均较强的学科,与自然科学中三十多门学科,特别是与生命有关的学科关系密切,也和哲学、自然辨正法、经济学和法律等人文学科相互联系。
饲料与饲养学是动物营养学的姊妹学科。
动物营养学研究营养需要的发展历史,实际上也是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和饲养技术研究发展的历史。
动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的发展对动物营养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两门课程是学好动物营养学和从事动物营养研究、揭示营养作用机制的必备的基础知识。
物理学、应用数学以及计算机技术是动物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的研究手段和工具。
微生物学是动物营养学研究消化道营养,特别是反刍动物和单胃草食动物营养的重要理论基础。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试验技术将有助于动物营养学从根本上阐明营养物质的摄入、利用与生命活动之间的关系。
动物营养学与之交叉结合,势必将在动物营养方面获得重大突破。
2研究范围第一,研究动物生存和生产所需的营养素及各物质的生理生化功能;第二,研究并确定各种营养素的适宜需要量;第三,研究营养素在体内代谢、定量转化规律及作用调节机制;第四,动物生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五,寻求和改进动物营养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3研究目的及意义动物营养学在现代动物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营养是决定生产效率高低和生产潜力发挥的关键因素,提高动物生产效率,除合理选用品种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营养物质利用效率的提高,后者则取决于动物营养研究的扩展。
20世纪,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动物营养、营养需要研究的深入发展和动物营养学边缘学科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动物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试题1、常量元素指动植物体内含量>=0.01%者,如C、H、O、N、P、K、Na、cl、Mg、S。
2、含量<0.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有铁、铜、钴、锰、锌、硒、钼、铬、氟。
3、饲料中的六大营养物质有粗蛋白质、维生素、粗脂肪、水分、粗灰分、碳水化合物。
4、饲料中粗蛋白有真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
5、可消化营养物质=食入营养物质-粪中排出物质。
7、生长家畜必须氨基酸有10种,雏鸡有13种,成年动物有8种。
8、碳水化合物包括粗纤维素、无氮浸出物。
9、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镶嵌物质(木质素、角质、木栓质、硅酸)。
10、反刍动物可以利用钴合成VB12。
11、含S-AA指蛋氨酸、胱氨酸。
12、碳水化合物在反刍动物瘤胃中被分解为挥发性脂肪酸被吸收。
13、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有协同营养作用。
14、反刍动物对粗纤维的消化主要是瘤胃中的细菌发酵作用。
15、单胃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以葡萄糖代谢为主。
16、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以挥发性脂肪酸为主。
17、对幼畜禽来说最主要的必须脂肪酸为亚油酸,来自于植物油脂。
18、饲料蛋白质在单胃动物消化道中被分解为氨基酸和部分寡肽被吸收。
19、畜禽饲养的能量体系分为:猪消化能、禽代谢能、奶牛净能和奶牛能量单位。
20、能量来源于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主要是碳水化合物。
211、饲料中含有六大营养物质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现代牧业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
2、可为畜禽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有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
3、在物理消化的基础上,动物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方式还包括化学消化,和微生物消化。
4、饲料中的粗蛋白质通常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含氮物。
5、分别写出两种最常用的能量饲料原料和蛋白质饲料原料名称玉米、大麦、大豆、菜子饼。
6、赖氨酸添加剂的主要添加形式是L-赖氨酸盐酸盐,其有效成分含量为98.5% 。
7、某蛋鸡场发现近段时间蛋壳破裂严重,这是由于饲料中缺乏钙、磷、VD引起的。
高级动物营养学
引起中毒或增加某些慢性病的风险。来自03动物营养与健康
营养与免疫系统
营养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动物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依赖于充足 的营养供给,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 和矿物质等关键营养素。
精准营养供给技术
个体化营养供给
01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品种和生产性能的动物,制定个性化的营
养供给方案,满足动物不同的营养需求。
智能化饲养管理系统
02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饲养管理的智能化,提高饲
养效率和动物生产性能。
营养与健康监测技术
03
通过实时监测动物的营养摄入和健康状况,及时调整饲养方案,
高级动物营养学
• 动物营养学概述 • 动物营养需求 • 动物营养与健康 • 动物营养实践 • 动物营养研究前沿 • 案例分析
01
动物营养学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动物营养学是一门研究动物营养需求、 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产性能之间关 系的科学。
目的
为动物提供适宜的营养供给,提高动 物生产效率,保障动物健康,促进动 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06
案例分析
猪的营养需求与饲养管理
猪的营养需求
猪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能量、蛋白质、 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素的需求不同 ,需根据其生长阶段和生理特点制定 合理的饲料配方。
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对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至关 重要,包括提供适宜的饲料、保持猪 舍清洁卫生、定期接种疫苗等措施, 以提高猪的抵抗力。
鸡的营养需求与饲养管理
动物营养学
第一讲动物营养学研究概况营养学是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通过研究,可以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根据研究的对象,营养学分为动物营养学、植物营养学和微生物营养学三大学科。
动物营养学和植物营养学分别是动物生产和植物生产的支柱学科,微生物营养学不但可同时为动物生产和植物生产服务,而且可直接为人类健康和食物生产服务。
营养物质在土壤—植物—动物—人食物链中的流向与转移,不但是农业生产的根本基础,也是农业生产的最终目的。
现代农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营养物质在食物链中的快速和高效转移与回流。
要体现这一特点,必须研究和掌握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营养。
因此,营养学或其三大分支学科是农业生产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1.营养学(nutrition):是沟通动物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桥梁,是应用生物化学、生物学、生理学、生物统计学等手段研究养分的营养生理功能、消化吸收、饲料营养价值以及养分需要量的一门基础学科。
2.动物饲养学(feeding):是动物营养学原理在动物饲养实践中的应用。
研究和阐明如何正确应用营养标准和饲料营养价值表配制全价日粮,以满足动物各种养分需要量,同时研究饲料加工生产技术及动物饲喂技术,以充分发挥动物生产性能和饲料营养价值的一门学科。
3.饲料(feed/feedstuff):即动物的食物,是指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利用并对动物无毒害作用的物质。
饲料是相对的,有量的区别和畜种的区别;饲料可以是简单的、单一的,也可以是配合的;4.营养(nutrition):指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过程。
5.营养素(nutrients):即养分,指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及具有类似化学成分性质的物质。
必需养分(essential nutrients):指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很慢,不能满足动物需要,必须由饲料中提供的养分。
动物营养学
1、营养物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被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2、粗蛋白质—是常规饲料分析中用以估计饲料、动物组织或动物排泄物中一切含氮物质的指标。
它包括了真蛋白质和非蛋白质含氮物(NPN)两部分。
3、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成分。
4、无氮浸出物—主要由易被动物利用的淀粉、菊糖、双糖、单糖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组成。
5、吸收—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消化道内经物理的、化学的、微生物的消化后,经消化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
6、可消化营养物质—动物营养研究中,把消化吸收了的营养物质称为可消化营养物质。
7、蛋白质的变性—在紫外线照射、加热煮沸以及用强酸、强碱、重金属盐或有机溶剂处理蛋白质时,可使其若干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8、瘤胃中的氮素循环—氨在瘤胃内积聚并超过微生物所能利用的最大氨浓度。
多余的氨就会被瘤胃壁吸收,经血液输送到肝脏,在肝中转变成尿素。
生成的尿素一部份可经唾液和血液返回瘤胃,但大部分却随尿排出而浪费掉。
这种氨和尿素的生成和不断循环,称为瘤胃中的氮素循环。
9、未代谢尿氮—瘤胃中未被利用的氨通过瘤胃壁进入肝脏,合成尿素,而从尿中排走的那部分称为未代谢尿氮。
10、过瘤胃蛋白—未被瘤胃微生物降解的饲料蛋白质随其它营养物质一起通过瘤胃,进入真胃,再被真胃所分泌的胃蛋白酶降解成氨基酸而吸收的这部分蛋白质叫过瘤胃蛋白11、蛋白质的热损害—饲料中蛋白质肽链上的氨基酸残基与碳水化合物中的半纤维素结合生成聚合物的反应,类似于木质素,完全不能被宿主或瘤胃微生物消化。
因此,这种聚合物也称为“人造木质素”。
12、饲料蛋白质表观生物学价值(BV—指动物利用的氮占吸收氮的百分比即表观生物学价值。
13、真实生物学价值(TBV—是从粪氮中扣除来自内源的代谢粪氮(MFN),从尿氮中扣除非饲料来源的内源尿氮(UN ),则可计算出真实生物学价值(TBV):14、净蛋白利用率—是指动物体内沉积的蛋白质或氮占食入的蛋白质或氮的百分比,蛋白质效率比—是动物食入单位蛋白质或氮的体增重,PER愈大,其蛋白质品质愈好。
动物科学中的动物营养学
动物科学中的动物营养学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动物饲料和饲养方式对动物生物能量转化、诸多代谢过程、生长发育、繁殖性能、产汁产蛋等经济和生态指标的影响,以达到优化饲养效果和生产性能的一门学科。
在动物科学中,动物营养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动物的营养需要得到良好的满足,才能保持身体的稳定和正常的生理代谢,才能产生更多的肉、蛋以及奶制品。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研究饲料的种类和制备方法,以及不同动物代谢的特点。
所以,动物营养学是动物学一个绝不可忽视的分支。
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涉及到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环境科学、农业科学以及饲养学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动物营养学的学问面较广,不论是从基础研究,还是从应用研究的角度来看,这个领域中的许多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
动物饲养以获得最大的收益是动物营养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饲养效率的提高能够降低动物饲养成本,生产出更为优质的肉类、禽蛋、乳制品等,从而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在动物营养学中,选择合适的饲料能够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也可以为人们提供各种健康的动物产品。
动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不同类型动物对各种饲料的代谢性状和营养需求。
人们需要探索出适宜的,能满足符合动物营养需求和健康生长的饲料配方。
一旦掌握了适宜的饲料和营养需求,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养殖动物的生产性能和饱食量。
在这个基础上,人们还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动物的繁殖能力,保障动物和特定人群的饮食健康。
当然,适当的饲养管理对于动物的健康发展也非常重要。
相对于肉食动物,植食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饲料来维持生存和生产能力。
因此,养殖人们需要根据动物的饮食和生活习性,以及饲料的成分、制备技术、储藏条件和供应量来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
除此之外,动物营养学还涉及到人们对肉类、奶制品和禽蛋这样的肉类副产品的需求。
人们希望培育出更有营养价值的动物产品,例如高蛋白质、低脂肪的奶制品。
在这种情况下,饮食结构和营养成分配比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将直接影响到动物生产的肉和其他可食用的动物农产品的品质。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绪论要求:1、动物营养学的有关概念;2、动物营养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3、动物营养与动物生产的关系;4、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历程;5、动物营养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名词解释:养分(营养物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具有类似化学性质的物质统称为营养物质(nutrients),亦称为养分或营养素。
营养:是动物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产品的全部过程。
营养学: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
通过这一过程的研究,可以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饲料: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可称为饲料饲料的营养价值;饲料或养分完成一定营养或营养生理功能的能力大小。
★ 2、试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答:总体目标:通过研究,揭示养分利用的定性定量规律,形成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动物产品的高效生产、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的长期维护的动物营养科学指南,使动物生产在土壤----植物----动物----人食物链中与其他要素协调发展,为维持食物链的高效运转发挥积极作用。
任务:(1)确定必需营养素、研究其理化特性和营养生理作用;(2)研究必需营养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调节机制;(3)研究营养摄入与动物健康、动物体内外环境间的关系;(4)研究提高动物对饲料利用率的原理与方法;(5)制定动物的适宜养分需要量;(6)探索或改进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新方法或新手段(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营养需要量)。
★3、简述动物营养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
答:(1)保障动物健康(2)提高生产水平与50年前比较,现代动物的生产水平提高了80-200%。
其中,营养的贡献率占50-70%。
(3)改善产品质量(4)降低生产成本动物生产的总成本中,饲料成本占50-80% (5)保护生态环境★4、学习动物营养学的意义答:(1)研究养分的摄入与动物健康和高效生产的定性定量规律,可为动物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维持动物生产的高效进行。
动物营养学概述
动物营养学概述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动物获取营养所需的科学,它关注动物的饲养、饲料、消化、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
本文将概述动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分类、饲养管理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动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动物营养学主要研究动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并研究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的吸收、转化和利用过程。
可以用于改善饲料配方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以及保持动物健康状态。
二、动物营养学的分类动物营养学可以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如反刍动物营养学、禽类动物营养学、水产动物营养学等。
此外,也可以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类,如理论营养学、实验营养学和应用营养学等。
三、动物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对于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至关重要。
这包括饲料的配方、饲料的供给方式、水源的管理、动物的生长周期管理等。
同时,也要注意动物的环境卫生、兽医卫生以及疾病的防控。
四、动物营养学的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动物产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动物营养学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
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聚焦于以下几点:1. 优化饲料配方技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根据动物的生理需要和生产要求,精确计算和调整饲料配方,实现最佳的营养平衡,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2. 提高饲料资源利用效率:开发和利用替代饲料资源,如非传统饲料、副产品和废料等,降低饲料成本,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研究动物消化吸收机制:深入研究动物的消化吸收机制,探索新的饲料添加剂和饲养管理策略,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效率,降低排泄物的环境污染。
4. 发展个体化饲养方案:根据动物个体的差异性和营养需求的变化,实现个体化的饲养管理,提高动物生产效益和健康状况。
总结:动物营养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对于动物生产和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动物的营养需求和饲养管理,我们可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未来,动物营养学仍有许多挑战和发展机遇,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取得更多的突破和进展。
动物营养学导论本科
动物营养学导论本科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动物营养学是一个研究动物如何获取和利用营养物质的学科。
作为动物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动物营养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动物的营养需求、饲料成分与质量、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饲料加工技术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动物营养学导论本科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习要点。
一、动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动物在生长、发育、繁殖和产奶等生命活动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及其代谢规律的科学。
动物营养学包括研究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和比例、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作用和需求量、饲料成分与营养价值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二、动物营养学导论本科课程内容1. 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在本课程中,学生将学习不同种类动物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及其比例。
了解不同生长阶段动物的营养需求有助于合理搭配饲料,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
2. 饲料成分与质量学生将学习饲料的成分及其对动物的营养作用。
了解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等成分的含量和比例对于设计合理的饲料配方至关重要。
学生还将研究如何评价和鉴别饲料的质量,以确保动物获得充分的营养。
3. 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本课程还将涉及饲料添加剂的种类、作用机制以及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抗生素、激素、酶制剂等添加剂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合理使用是动物饲养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4. 饲料加工技术学生将学习不同类型的饲料加工技术,包括颗粒饲料、颗粒料、混合饲料等。
了解饲料加工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有助于提高饲料的可食性和消化性,从而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2. 掌握饲料成分的作用和需求量学生需要了解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的作用和需求量,以确保动物在不同生长阶段能够获得充分的营养。
3. 熟悉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和应用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饲料添加剂的作用和应用方法,同时要注意添加剂对动物的影响及潜在风险,以确保合理使用。
动物营养学
一、名词解释1.养分: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2.CP:粗蛋白质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3.NPN:是蛋白质合成或分解时的产物,结构简单,包括游离氨基酸、硝酸盐、氨等。
4.CF: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5.EE: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产品,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6.NFE:易被利用的多糖、双糖、单糖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总称。
7.NDF:饲料样本在中性洗涤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处理下不溶解的部分。
包括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矿物质。
8.ADF:NDF在酸性洗涤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处理下不溶解的物质,包括纤维素、木质素、残余矿物质。
9.消化率:衡量饲料消化性和动物消化力的统一指标,是指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饲料养分的百分率,计算公式如下:饲料中可消化养分=食入饲料中养分-粪中养分。
饲料某养分消化率=(食入饲料中某养分-粪中某养分)/食入饲料中某养分×100% 。
10.表观消化率:饲料某养分消化率=(食入饲料中某养分-粪中某养分)/食入饲料中某养分×100%。
因粪中所含各种养分并非全部来自饲料,还有少量来自消化道分泌的消化液、肠道脱落细胞、肠道微生物等内源性产物,故上述公式计算的消化率为表观消化率。
11.粪代谢产物:是指内源性产物,包括消化液、肠道脱落细胞、肠道微生物。
12.EAA:是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速度和数量不能满足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生产的需要,必需从饲粮供给的氨基酸。
13.限制性AA:是指饲料或日粮含量比动物需要量少的EAA。
14.理想蛋白:是指各种EAA以及提供合成NEAA的N源间具有最佳平衡的蛋白质。
或:AA 间平衡最佳、利用效率最高的蛋白质。
15.PBV:指饲料蛋白在机体内被消化吸收的N量与沉积N之比。
16.净蛋白利用率(NPU):指蛋白质在体内沉积量与进食量比值。
《动物营养学》教案
《动物营养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动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动物营养需求的种类和作用。
3. 了解不同动物营养素的来源和功能。
4. 培养学生对动物营养学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营养的定义和作用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营养与生长发育的关系2. 动物营养需求的种类和作用能量的需求和作用蛋白质的需求和作用脂肪的需求和作用碳水化合物的需求和作用维生素的需求和作用无机元素的需求和作用3. 不同动物营养素的来源和功能蛋白质的来源和功能脂肪的来源和功能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和功能维生素的来源和功能无机元素的来源和功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营养需求的种类和作用以及不同动物营养素的来源和功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物营养学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营养素的作用和来源,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对动物营养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观点,包括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使用《动物营养学》教材或其他相关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3.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案例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六、教学目标1. 理解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动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3. 了解动物营养代谢的类型和特点。
4. 培养学生对动物营养代谢的理解和认识。
七、教学内容1. 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消化道的组成和功能消化腺的组成和功能消化过程的步骤和机制2. 动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食物的消化过程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消化吸收的效率和影响因素3. 动物营养代谢的类型和特点基础代谢的类型和特点生长发育代谢的类型和特点生殖代谢的类型和特点应激代谢的类型和特点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动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以及动物营养代谢的类型和特点。
《动物营养学》课程笔记
《动物营养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1 动物营养学发展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初始阶段: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科学家们开始关注动物饲料的化学成分,通过对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养分含量的分析,初步了解了动物对营养的需求。
- 科学阶段:20世纪初,随着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动物营养学开始从单一的化学分析转向对动物营养生理和代谢过程的研究。
- 系统阶段:20世纪中叶至今,动物营养学逐渐形成了以动物生理代谢为基础,研究营养素对动物生长、生产、繁殖和健康影响的科学体系。
同时,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发展,为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热点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营养与基因表达:研究营养素对动物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以及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动物对营养素的利用效率。
- 营养与免疫:探讨营养对动物免疫系统的影响,提高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
- 营养与肠道健康:研究营养素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以及通过营养调控改善肠道健康。
- 营养与环境:研究动物营养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降低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
1.3 畜牧业热词解析(上)- 绿色畜牧:指在养殖过程中,采用环保、低碳、可持续的生产方式,生产出安全、优质、营养的畜产品。
这包括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
- 精准营养:根据动物的品种、生长阶段、生产性能等个体差异,为其提供定制化的营养方案,实现营养的精准供给。
这有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 生态养殖:在养殖过程中,模拟动物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生长条件,提高动物福利,生产出高品质的畜产品。
这包括采用有机饲料、减少抗生素使用、提供宽敞舒适的养殖环境等措施。
1.4 畜牧业热词解析(下)- 饲料添加剂:为改善动物生产性能、保障动物健康、提高饲料利用率等目的,而在饲料中添加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物质。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1、营养:就是有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与生产的全部过程。
2、养分:食物中能够被有机体用以维持生命或生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即通常所称的营养物质或营养素。
3、饲料:凡能提供养分的物质叫食物或饲料。
4、动物营养学: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之间关系的科学。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名词解释:CP、CA、EE、CF、ADF、NDF、NFE、NPN。
粗蛋白质(CP):就是常规饲料分析中用以估计饲料、动物组织或动物排泄物中一切含氮物质的指标,它包括了真蛋白质与非蛋白质含氮物(NPN)。
粗灰分(CA):就是饲料、动物组织与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粗脂肪(EE):就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粗纤维(CF):粗纤维就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无氮浸出物(NFE):为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与淀粉等可溶性多糖的总称。
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非蛋白质含氮物(NPN):用饲料常规分析法获得的饲料粗蛋白质还含有部分非蛋白质性的含氮物,称NPN。
2、简述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法对饲料养分如何分类、测定各种养分含量的基本原理。
3、简述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概况性强、简单使用。
尽管分析中存在一些不足,特别就是粗纤维分析尚待改进,目前世界各国仍在使用、4、简述饲料营养物质的功能?答:1)作为动物体的结构物质2)作为动物生存与生产的能量来源3)作为动物机体正常机能活动的调节物质4)形成产品——附属功能5、动植物化学组成的差异?答:一:动植物元素组成的差异:1)元素种类基本相同,数量差异大;2)元素含量规律异同:相同:均以氧最多、碳氢次之,其她少。
不同:植物含钾高,含钠低;动物含钠高,含钾低;动物含钙、磷高于植物。
动物营养学
饲料:动物为了生存生长繁殖后代和生产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动物的食物称为饲料。
必须脂肪酸: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粮供给或能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新陈代谢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
必需氨基酸: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饲粮供给的氨基酸。
理想蛋白: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一致。
绝食代谢:动物绝食到一定时间达到空腹条件时所测得的能量代谢。
饲料的可消化性:饲料被动物消化的性质或程度。
动物的消化力:动物消化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能力。
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的醛酮或其简单衍生物以及能水解产生上述化合物的总称。
微量元素:动物体内含量低于0.01%的元素铁锌铜锰碘硒钴钼氟铬硼。
常量元素:动物体内含量高于0.01%的元素钙磷钠钾氯镁硫。
能值:饲料中的有效能的含量即反映了饲料能量的营养价值。
动物营养: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营养物质全过程是一系列化学物理及生理变化的总称。
能量总效率:产品中所含的能量与摄入饲料的有效能之比。
维持需要:动物在维持状态下对能量和其他营养素的需要。
基础代谢:健康正常动物在适温条件下绝对安全放松条件时维持自身所必需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谢。
《动物营养学》课件
02
动物营养需求
蛋白质需求
总结词
蛋白质是动物体内重要的营养素,对动物生长发育、组织修复和维持生理功能具 有重要作用。
详细描述
蛋白质是动物细胞和组织的主要构成成分,参与酶的合成和代谢,对动物的免疫 系统、肌肉和骨骼发育等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生长阶段的动物对蛋白质的需求量 不同,应根据动物的种类、生长阶段、生理状况等因素合理供给。
乳制品
如鲜奶、奶粉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是幼畜和 小型动物的主要营养来源。
工业饲料
配合饲料
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将多种饲料原 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饲料,方 便使用。
预混料
一种添加了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 料,主要用于补充动物对微量元素的 需
04
动物营养与健康
营养与免疫
动物营养学的重要性
保障动物健康
合理的营养供给可以预防或减轻动物疾 病的发生,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
改善产品质量
合理的营养供给可以改善动物产品的 品质和风味,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食
品的需求。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优化动物的营养供给,可以显著 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如生长速度、 产蛋量、产肉量等。
保护环境
优化动物的营养供给可以降低养殖业 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排泄物的 排放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营养与免疫系统关系密切,良 好的营养状况可以提高动物免
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营养素对免疫系统的正常运 作至关重要,缺乏这些营养 素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
合理配制饲料,确保动物获得 充足的营养,是提高动物抗病 能力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措施。
营养与繁殖
繁殖是动物种群延续的关键,而营养 对动物的繁殖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动物营养学重点
饲料:在正常情况下,凡是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并且能够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
养分(营养物质、营养液):饲料中凡是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具有类似化学成分性质的物质。
营养:动物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并且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组织、生长和生产的全部过程。
营养学:研究生物的营养物质的科学,通过这一过程的研究,可以证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平衡。
粗蛋白质(CP):—切含氮物质的总称,包括真蛋白和非蛋白氮。
粗灰分(CA):饲料、动物组织和排泄物样品在550-600摄氏度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焚烧后剩余的残渣。
乙醚浸出物(粗脂肪、EE):饲料中所有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包括真脂肪、类脂、脂溶性维生素、色素、有机酸、树脂等溶于乙醚的物质。
粗纤维(CF):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饲料经1.25%烯酸和1.25%稀碱各煮沸30分钟后所剩余的不溶解的碳水化合物。
无氮浸出物(NFE):由饲料中的淀粉、葡萄糖、双糖、单糖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组成。
干物质:出去初水分和吸附水的饲料成为绝干饲料,样本中绝干饲料的含量。
采食量:动物在24小时内的采食饲料的质量。
随意采食量:动物在充分接触饲料的情况下,在一定的时间内采食饲料的量。
实际采食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正常健康的动物在一定的时间内实际采食的总量。
消化:饲料在消化道内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作用,把结构复杂难溶于水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可溶性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消化率: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饲料的养分的百分率。
吸收:饲料经过消化道各种方式的消化后,营养成分被分解成能够被吸收的小分子,通过肠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淋巴液的过程。
总能:饲料被完全氧化所释放的能量。
消化能: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
代谢能:是饲料中能为动物体所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的能量。
净能:指动物用于维持和生产产品的那部分能量。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1、营养:是有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的全部过程。
2、养分:食物中能够被有机体用以维持生命或生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即通常所称的营养物质或营养素。
3、饲料:凡能提供养分的物质叫食物或饲料。
4、动物营养学: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之间关系的科学。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名词解释:CP、CA、EE、CF、ADF、NDF、NFE、NPN。
粗蛋白质(CP):是常规饲料分析中用以估计饲料、动物组织或动物排泄物中一切含氮物质的指标,它包括了真蛋白质和非蛋白质含氮物(NPN)。
粗灰分(CA):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粗脂肪(EE):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粗纤维(CF):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无氮浸出物(NFE):为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淀粉等可溶性多糖的总称。
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非蛋白质含氮物(NPN):用饲料常规分析法获得的饲料粗蛋白质还含有部分非蛋白质性的含氮物,称NPN。
2.简述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法对饲料养分如何分类、测定各种养分含量的基本原理。
3.简述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概况性强.简单使用。
尽管分析中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粗纤维分析尚待改进,目前世界各国仍在使用.4.简述饲料营养物质的功能?答:1)作为动物体的结构物质2)作为动物生存和生产的能量来源3)作为动物机体正常机能活动的调节物质4)形成产品——附属功能5.动植物化学组成的差异?答:一:动植物元素组成的差异:1)元素种类基本相同,数量差异大;2)元素含量规律异同:相同:均以氧最多、碳氢次之,其他少。
不同:植物含钾高,含钠低;动物含钠高,含钾低;动物含钙、磷高于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部分复习思考题一、术语与概念二、思考题1.NPN的利用原理及合理利用措施。
2.什么叫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及非必需氨基酸?猪、禽各有哪些必需氨基酸?3.什么叫限制性氨基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蛋白质营养中有何意义?猪、禽饲料最常见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各是什么?4.比较抗生素和益生素的作用及发展前景。
5.比较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脂肪类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异同。
6.比较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原理的异同。
7.水在动物体内的作用。
8.水的质量包括哪些指标?与动物的营养有何关系?9.孕期合成代谢的含义与生物学意义。
10.必需脂肪酸的概念、作用及来源。
11.生长肥育动物的采食量、日增重及料肉比有何关系?12.生产实践中怎样考虑单胃非草食动物维生素的需要?13.动物营养需要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主要方法。
14.各种动物机体化学成分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对研究营养需要有何作用?15.各种矿物元素的主要缺乏症及其机理。
16.各种维生素的主要缺乏症及其机理。
17.如何用析因法来确定妊娠母畜的营养需要?18.如何合理应用饲养标准。
19.如何应用动物营养学的理论和技术解决动物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如何提高饲粮的适口性?21.论述“维持营养需要”在实际生产中的意义。
22.论述母猪怀孕期和哺乳期营养的差别。
23.论述产蛋家禽的钙磷营养特点。
24.论述单胃非草食动物和反刍动物在消化营养上的主要差别。
25.论述矿物质的营养特点。
26.论述采食量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和意义。
27.论述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异同。
28.论述饲料添加剂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及发展方向。
29.论述养分间的相互关系及饲粮养分平衡的意义。
30.论述热应激时动物的热调节的途径及缓解热应激的营养措施。
31.论述能量与三大有机养分的相互关系及实践意义。
32.论述维生素的营养特点。
33.论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34.论述影响采食量的因素及实践意义。
35.论述瘤胃内环境稳定的含义及营养生理意义。
36.何为可消化、可利用及有效氨基酸?何为理想蛋白?二者有何关系?37.何谓生态营养?发展趋势如何?38.何谓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简述其可能的机制。
39.抗生素添加剂的应用效果及其发展趋势。
40.单一饲料养分消化利用率测定的原理与方法。
41.泌乳动物能量营养需要的主要确定方法。
42.试述钙、磷的主要营养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43.饲用酶制剂的应用原理及提高应用效果的措施。
44.饲料消化有几种形式?吸收有几种形式?45.举例说明怎样用析因法确定生长猪、鸡、牛的能量、蛋白质及氨基酸需要。
46.研究动物营养需要的方法及基本原理。
47.给维生素下一个你认为最恰当的定义,并比较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代谢特点?48.根据孕期母体和胎儿的发育规律论述孕期营养供应中注意的问题。
49.益生素的概念、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50.脂肪的额外增热效应及其可能机制。
51.理想蛋白质的原理及其应用。
52.维生素与其它营养物质的关系?53.维生素的需要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54.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的含义与区别。
55.蛋白质周转的含义及意义。
56.蛋白质营养的实质和意义。
57.描述能量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58.提高动物生长育肥效率的原理及措施。
59.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的原理与措施。
60.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率的原理与措施。
61.确定泌乳动物蛋白需要的主要方法和主要原理。
62.数学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领域。
63.简述奶牛的主要营养代谢疾病及其发生机理与防治措施。
64.简述产毛的氨基酸需要特点。
65.简述动物营养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66.简述纤维的营养生理作用。
67.简述妊娠母畜的营养需要特点。
68.简述抗生素用作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69.简述泌乳动物的新蛋白质营养体质。
70.简述环境与营养关系。
71.简述饲料中添加酶制剂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72.简述养分的基本功能。
73.简述研究动物能量代谢的方法。
74.简述氨基酸间的相互关系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
75.简述能量的作用及来源。
76.简述维生素A的主要功能及缺乏症。
77.简述微生物消化在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消化中的作用。
78.酸化剂的应用原理、效果及趋势。
79.影响奶牛产奶量和奶质量的因素。
80.影响产蛋量、蛋重及成分的主要因素?81.影响动物消化的因素有哪些?怎样提高动物对养分的消化性?82.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的关键营养因素。
83.影响动物营养需要量的因素。
84.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沉积的因素。
85.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
绪论1、营养、营养学、动物营养及动物营养学的概念。
2、简述动物营养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3、简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4、论述动物营养在提高动物生产效率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饲料、养分、ADF、NDF、CF、概略养分分析法的概念。
2、饲料概略养分分析包括几大成分?分别怎样测定和计算?3、简述营养物质的功能。
4、试比较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异同?5 、论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1、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有哪几种?动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有哪几种?2、什么是消化率?怎样计算?3、简述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怎样提高动物对养分的消化率?4、简述微生物消化在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消化中的作用第三章水的营养1、简述水的生理作用。
2、水的来源和流失分别包括哪几种方式?3、简述动物的需水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4、水的质量包括哪些指标?与动物的营养有何关系?第四章蛋白质的营养1、概念:EAA、LAA、氨基酸缺乏、氨基酸中毒、氨基酸拮抗、理想蛋白、RDP、UDP、可利用氨基酸、有效氨基酸、真可利用氨基酸等。
2、生长猪、禽的必需氨基酸包括哪几种?3、简述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异同。
4、简述如何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效率。
5、阐述单胃动物的理想蛋白原理及其意义。
6、NPN 的利用原理及合理利用措施。
7、什么叫限制性氨基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蛋白质营养中有何意义?猪、禽饲料最常见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各是什么?8、论述瘤胃内环境稳定的含义及营养生理意义。
9、简述氨基酸间的相互关系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
10、简述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沉积的因素。
第五章碳水化合物的营养1、挥发性脂肪酸主要包括?2、碳水化合物在瘤胃降解的主要产物是什么?提高日粮粗纤维水平将提高什么的组成比例?3、比较猪和牛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的异同。
4、简述纤维的营养生理作用。
5、NSP 的概念。
6、简述NSP 的营养特性。
7、简述NSP 的负面营养特性及克服措施。
第六章脂类的营养1、必需脂肪酸、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的概念2、必需脂肪酸通常包括哪几种?3、比较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脂肪类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异同。
4、必需脂肪酸的概念、作用及来源。
5、何谓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简述其可能的机制。
第七章能量代谢1、热增耗(HI)、TMEn 的概念2、DE、ME、NE 的定义或计算3、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平均燃烧热分别为多少?4、描述能量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5、简述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的原理与措施。
6、简述能量的作用及来源。
第八章矿物质营养1、必需微量元素、白肌病、皮肤不完全角化症、滑腱症的概念。
2、各种常量和微量矿物元素的典型缺乏症及其机理。
3、论述矿物质的营养特点。
4、试述钙、磷的主要营养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第九章维生素的营养1、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的概念。
2、各种维生素缺乏的典型症状及其机理。
3、生产实践中怎样考虑单胃非草食动物维生素的需要?4、论述维生素的营养特点。
5、给维生素下一个你认为最恰当的定义,并比较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代谢特点。
6、简述维生素的需要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7、简述维生素A 的主要功能及缺乏症。
第十章微生态营养1. 简述微生态营养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
2. 论述消化道微生态环境平衡及其营养生理意义。
3. 简述动物胃肠道微生物的代谢特点。
4. 如何实现幼龄动物消化道的微生态平衡。
5. 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种类与作用。
第十一章饲料添加剂1、饲料添加剂、营养性添加剂、非营养性添加剂、抗生素、益生素、酶制剂、酸化剂的概念。
2、比较抗生素和益生素的作用及发展前景。
3、论述饲料添加剂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及发展方向。
4、简述抗生素添加剂的应用效果及其发展趋势。
5、简述饲用酶制剂的应用原理及提高应用效果的措施。
6、简述益生素的概念、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7、简述抗生素用作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8、简述饲料中添加酶制剂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9、简述酸化剂的应用原理、效果及趋势。
第十二章各类营养物质的相互关系1、举例说明各类营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2、论述养分间的相互关系及饲粮养分平衡的意义。
3、论述能量与三大有机养分的相互关系及实践意义。
第十三章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方法1、BV、NPU、TDN、平衡实验、生长实验(饲养实验)的概念。
2、消化实验、代谢试验的概念、要求、过程等。
3、常用的外源、内源指示剂是什么?4、比较消化实验与代谢实验间的异同。
5、动物营养需要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主要方法。
6、简述单一饲料养分消化利用率测定的原理与方法。
7、简述研究动物营养需要的方法及基本原理。
第十四章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1、营养需要、饲养标准的概念。
2、饲养标准由哪几部分构成?3、营养需要量的研究方法及其比较。
4、如何合理应用饲养标准?第十五章动物的采食量1、采食量、随意采食量、实际采食量、规定采食量的概念。
2、简述影响动物采食量的因素。
3、试述如何提高饲粮的适口性。
4、论述采食量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十六章营养与环境1、热平衡、温热环境、温度适中区、冷应激、热应激的概念2、简述温热环境对动物营养代谢和需要的影响。
3、论述热应激时动物热调节的途径及缓解热应激的营养措施。
4、何谓生态营养?发展趋势如何?5、简述环境与营养的关系。
第十七章维持需要1、维持、维持需要、基础代谢、绝食代谢、代谢粪氮、内源尿氮的概念。
2、简述影响动物维持需要的因素。
3、在作绝食代谢时,可用脂肪代谢的呼吸熵(RQ 值)作为空腹状态的依据,当RQ等于多少时,说明动物已处于绝食空腹状态?4、论述“维持营养需要”在实际生产中的意义。
第十八章生长肥育的营养需要1、动物生长的一般规律?机体组织的生长发育顺序?2、简述影响动物生长的因素。
3、生长肥育动物的采食量、日增重及料肉比有何关系?4、各种动物机体化学成分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对研究营养需要有何作用?5、简述提高动物生长育肥效率的原理及措施。
第十九章繁殖的营养需要1、孕期合成代谢、短期优势的概念。
2、述母猪怀孕期和哺乳期营养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