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现代师生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第二讲现代师生关系
第二讲现代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的意义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普通、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教学过程是师生两方面在理性和情绪上的动态的人际关系过程。
教育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由于教师和学生都是能动的主体,因而教育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活动。
在学校环境中,影响学习适应与进步的因素中,恐怕没有比师生关系这一因素更重要的了。
学生与教师所建立的关系,是决定学生的学校经验是否有助于他的全面发展,或者会增加他的困难与挫折的关键。
教育学家或心理学家都同意,一切有效学习活动的进行,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之中。
由于师生关系的普通存在性,由于学生认知过程和个性心理发展过程的社会性,师生关系不仅构成为教育教学的一种背景和环境,而且其本身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要素。
教育者必须高度重视师生关系这种教育要素。
1.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
2.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个性心理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3.师生关系不仅对学生产生影响,同样也影响教师。
二、师生关系的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学家把人际行为模
1/ 16
式划分为八类,这也完全适用于师生关系的人际行为模式。
教师的正确行为会引起学生的积极反应;教师的错误行为,会引起学生的消极反应。
1.师生关系中八种人际行为模式是:
(1)由教师的管理、指导、劝告、教育等行为,导致学生尊敬、服从等反应。
(2)由教师热情帮助、支持、同情等行为,导致学生信任、接受教诲等反应。
(3)由教师赞同、合作、温和等行为,导致学生协调、友好等反应。
(4)由教师尊敬、信任、爱护、赞扬等行为,导致学生帮助、信赖、自信、乐观等反应。
(5)由教师工作不大胆、谨小慎微、胆怯等行为,导致学生骄横、控制、蔑视等反应。
(6)由教师的厌倦、怀疑、敏感等行为,导致学生拒绝、不合作等反应。
(7)由教师的压制、挑剔、惩罚、责备等行为,导致学生敌对、反抗等反应。
(8)由教师不公正、夸大、偏向、激烈、炫耀等行为导致学生不信任、怨恨、自卑、自暴自弃等反应。
从上面可以归为两类性质不同的人际行为模式:良好的人际行为模式,如一、二、三、四类即是,不良的
---------------------------------------------------------------最新资料推荐------------------------------------------------------ 人际行为模式,如五、六、七、八类即是。
2.良好师生人际行为模式中其师生人际关系密切程度,还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或四个阶段:
(1)接近水平。
(2)合作水平。
(3)理解水平。
(4)乐生水平。
3.不良的师生人际行为模式导致师生关系的恶化,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不协调。
(2)紧张。
(3)决裂。
三、师生关系的新认识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的一对基本关系。
教师如何认识和处理这对关系,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观和教育思想,又制约着教育活动的具体展开。
(一)师生关系和地位问题成为各国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并且着重于研究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发挥。
学生主体性是师生关系地位问题的核心所在,并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
通过对历史的反省,人们认识到,以前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
3/ 16
地位,片面地强调学生对社会的顺应,而恰恰忘记了教育的最高目标在于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改造社会的主体。
此外,许多教学改革,将如何改善师生关系,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列为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民主、师生心理相容、师生在教学过程的角色互动等问题成为新的研究课题。
人们愈益感到:
师生关系是影响到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积极性发挥的重要条件。
(二)对师生关系的认识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而是从更深入和更全面的角度考察师生关系。
在回顾历史时,完全不顾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的教师中心和完全以学生的兴趣为教学主轴的儿童中心将遭到时代的淘汰。
现代教学论对师生关系的考察已经从单一走向复合,从肤浅走向深入,更多地是将教与学作为一种统一的认识活动,而教师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具相对独立性又是密切联系的。
(三)对师生关系问题的深入认识和研究,导致了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更。
对师生关系地位问题的不同认识,必然产生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在教师中心说占上风的时期,讲授法和班组授课制占绝对统治地位,一旦以学生中心取而代之,没有系统和准备的即兴讨论和散乱的小组或个别教学制占了重要地位。
而在现代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思想之下,教学方法
---------------------------------------------------------------最新资料推荐------------------------------------------------------ 和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与之相吻合的,既采用教师中心的方法,也不排斥学生中心的方法,更多的则是运用两者的结合,利用师生及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四、师生冲突(一)师生冲突的实质、影响和原因1.师生冲突的实质师生冲突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绪对立或公开的对抗。
世界上没有无原因的结果,也没有无结果的原因,所以,任何冲突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也不会无痕无迹地消失。
要弄清造成人际冲突的原因。
就必须涉及一个复杂的心理学概念:
需要。
需要也叫欲望。
任何行为背后都隐藏着特定的欲望、目的。
冲突就意味着交际双方不合的欲望的相互撞击。
人们都存在着非常普遍的欲望。
那些微不足道,一闪即逝的欲望不知还有多少。
这些欲望总是这样或那样地推动着我们的行为。
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人际关系的不协调。
但不是所有的人际关系不协调都会导致冲突。
只有那些重要的、隐秘的欲望和利益的互不相容,才会引起冲突。
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