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CBP理论基础(透析膜材质、基础理论)
重症医学科CRRT资质授权理论试题
![重症医学科CRRT资质授权理论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63d93e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04.png)
重症医学科CRRT资质授权理论试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1、当血清钾浓度达到()时,必须进行急诊透析治疗。
A.>5.5mmo1.∕1.B>6.5mmo1.∕1.C.≥7.Ommo1.Z1.D>7.5mmo1.∕1.2、()技术的应用,标志着CBP系列更加多元化,实现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效率进一步提高。
A.CVVHJ W)B.CVVHDC.CAVHD.CVVHDF3、CBP设备具备完整的安全监测和液体平衡控制系统,每天液体平衡误差应小于()。
AO3%(正确答案)B.0.5%C.1.0%D.1.5%4、免疫吸附及血液灌流清除溶质的主要方式为()。
A.弥散B.对流C.吸附D.对流及部分吸附5、中大分子溶质以()方式清除效果好。
A.弥散B.对流C.吸附D.对流及吸附6、弥散方式清除率与()因素无关。
A.分子大小B.表面电荷C.膜孔通透性D.透析膜两侧浓度差7、对流在TMP作用下,溶质的转运方式为()。
A.浓度高向浓度低一侧转运B.浓度低向浓度高一侧转运C压力高向压力低一侧转运:D.压力低向压力高一侧转运8、高通量膜是指膜的超滤系数大于()m1.∕(h∙mmHg∙m2)<.A.10B.20<C.30D.409、同样的置换液流量时,前稀释法比后稀释法血液滤过清除率()。
A.r≡jB低C.相同D.无法比较10、血液滤过脱水模式为()。
A.等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高渗性脱水D.随着治疗过程不断变化Ik后稀释法血液滤过时,超滤率受血液浓缩的限制,不能高于血流量的(),只有通过增加血流量才能增加超滤率。
A.20%B.25%C.30%D.35%12、CVVHDF溶质转运机制为()。
A.对流B.弥散C.对流+弥散D.吸附13、13.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滤过分数(FF)是超滤量与经过滤器血浆流量的比值,一般要求控制在(A)oB.31%~35%C.36%~40%D.41%~45%14、14.缓慢连续性超滤(SCUF)主要原理是以()的方式清除溶质。
CBP(连续血液净化治疗)
![CBP(连续血液净化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5b261542fd0a79563d1e72da.png)
血液淨化溶質清除的基本原理
➢ 吸附作用(Adsorption)吸附是通過正負電荷的相互作用或範德 華和透析膜表面的親水性基團選擇性吸附某些蛋白質、毒物及藥 物( 如補體/炎症介質、內毒素等)。膜吸附蛋白質後可使溶質的 擴散清除率降低。在血液透析過程中,血液中某些異常升高的蛋 白質、毒物和藥物等選擇性地吸附於透析膜表面,使這些致病物 質被清除,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IHD
以彌散為主 250-350 無 3-4 低 一般 無 10-30 200-250
CBP
以對流為主 150-200 有 24h/d 高 好 有 根據病情調整 15-35
Page 27
CBP與IHD區別(生理效應)
IHD
血流動力學的穩定性
可出現低血壓
溶質濃度
可能出現反跳
清除中大分子的炎症介質 不能
➢ 超濾作用(Ultrafiltration) 利用膜兩側的壓力差使液體流動 (用於清除溶液),不能通過膜的溶質會產生膠體滲透壓。
Page 5
影響透析效果的因素
1、透析率:一定的血液流速條件下,透析器清除溶質的量,衡量透
析器效果的指標 影響因素:溶質分子量、濃度梯度、膜面積、通透性、血液流速、 透析液流速等
2、溶質的彌散:保持血液與透析液最大濃度差、血液與透析液流速、
紅細胞對溶質清除率的影響;
3、透析器效能:高效透析器膜薄、孔徑大、面積大、清除率高; 4、溶質分子量:分子量大,運動速度低,通過膜擴散量少; 5、再迴圈:動靜脈瘺導致心肺循環;雙腔導管靜脈血返回動脈孔導
致。
Page 6
影響濾過的因素
1.膜的特性 2.血液成分:血漿蛋白濃度、血細胞比容、血液粘滯度 3.液體動力學: 切變力、速度梯度 4.溫度: 與超濾率呈直線關係 5.溶液中蛋白質的含量 6.濾過膜的膜孔 7.溶質的電荷 8.前稀釋法與後稀釋法:後稀釋,濾器內蛋白質與血細胞比容迅速
CBP(医疗简易版)-梁茜茜
![CBP(医疗简易版)-梁茜茜](https://img.taocdn.com/s3/m/c55ce6295a8102d276a22f51.png)
• 非肾脏疾病
包括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脓毒血症或败血症性休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挤压综合征、乳酸酸中毒、急性胰 腺炎、心肺体外循环手术、慢性心力衰竭、肝性脑病、药物或毒物中 毒、严重体液潴留、需要大量补液、严重的电解质和酸碱代谢紊乱、 肿瘤溶解综合征、过高热等。
CVVH的禁忌证
电解质浓度: 钠:140mmol/L 钙: 1.75mmol/L 镁: 1.0mmol/L 氯: 110mmol/L HCO3: 35mmol/L
置换(透析)液配方
协和医院
• A: 0.9%NaCl
2000ml
+注射用水 500ml +50%GS 5ml +10%Glu-Ca 20ml +25%MgSO4 1ml +10%KCl (每加入1ml浓度提高0.533mmol/L)
注意事项 ! ! !
• 封管(纯肝素) • 禁止将留置针当作输液通路 • 禁止将动,静脉端接反
首剂负荷量20-40IU/Kg/h静注 朝阳:维持量3-12IU/Kg/h 协和:维持量10-20IU/Kg/h 维持ACT在200-250sec或APTT在70-100sec
• 局部枸橼酸盐加钙离子
•
•
• •
维持体内游离钙离子浓度1.0-1.35mmol/L 局部抗凝: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鱼精蛋白用量(mg/h)=肝素用量(mg/h) 低分子肝素抗凝:首剂60-80IU/Kg 每4-6小时追加30-60IU/Kg 阿加曲班:一般1-2ug/(kg.min) 无抗凝剂(每30分钟生理盐水200ml冲管一次)
血球 血脂 免疫球蛋白 免疫复合物 白蛋白 内毒素 细胞因子 炎性介质 化学药物 胆红素 维生素 尿素氮 肌酐 糖 电解质 水
CBP在ICU的应用
![CBP在ICU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cfec21590c69ec3d5bb7556.png)
滤后血液
空心纤维 滤器
人工肾小管 辅助装置
血液
代 谢 废 物 排 泄
重吸收后回体内
RDA模式图
人工肝技术
人工肝脏(artificial liver)简称人工肝
人工器官的研制广泛应用于20世纪医学领 域中一项重要进步
1956年sorrention证明了新鲜肝组织匀浆 的解毒能力,首次提出人工肝概念
1980 年 Paganini 提出缓慢连续性超滤 (SCUF) ,主 要原理是以对流的方式清除溶质
1984年Geronemus等首先应用纤维膜中空透析器进 行连续性动-静脉血液透析(CAVHD),4年后又采用 高通量透析器进行CAVHD
1987 年 Uldall 提 出 连 续 性 静 脉 - 静 脉 血 液 透 析 (CVVHD),它能更多地清除小分子物质,与其他方法 相比每小时平衡液量减少。
1. CAVH
原理:
CAVH是直接利用人体动静脉间的压力差,驱动血液通过 一个小型高效能、低阻力的滤器; 机体平均动脉压为 8.0—12kPa(60-90 mmHg) 时,血 流量可达50~100 ml/min.; 以对流的方式清除体内大、中、小分子物质(包括电解质) 和水份;
根据原发病治疗的需要补充一部分置换液,通过超滤以降 低血中溶质的浓度以及调控机体容量平衡。
中分子溶质 (MW500~5000)
小分子蛋白 (MW 5000~50000) 大分子蛋白 (MW>50000)
vitB12、万古霉素
对流 炎性介质 白蛋白 对流 吸附 对流
各种血液净化技术清除物质的范围
大 分 子 中 分 子 血脂(VLDL,LDL,HDL) 蛋白 免疫球蛋白(IgG/M/A ) 免疫复合物 白蛋白 内毒素 细胞因子 炎症介质 化学中毒 胆红素 Vit Bun Cr 糖 电解质 水分 血 浆 血 灌 流 置
精选CBP的临床应用资料
![精选CBP的临床应用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ac38125964bcf84b9d57bce.png)
百特PSHF系列
全面满足危重症CRRT治疗的需要 可保持持续稳定的超滤量。
适当的亲水、疏水基团和电荷配比,不易 造成孔隙堵塞,持续维持稳定的超滤量, 保证中大分子毒性物质和促炎、抗炎因子、 免疫复合物的清除。
可进行高流量的液体置换,保证治疗效果。 最大TMP 500 mmHg。 不易激活凝血系统,维持良好的滤器寿命。
更安全 血流速度60ml/min 滤过速度300ml/min 透析
速度600ml/min 同时能进行营养支持
动物模型及临床实践表明大剂量的 CRRT治疗对于病人临床症状的改善及 提高生存率是有帮助的,特别是Ronco 提出的35ml/Kg/h的治疗剂量以后似乎 给我们指明了治疗方向。
但是我们目前仍然缺少多中心、大规 模的临床试验来支持上述治疗方案的 可行性!!
3.理想的最大截留分子量
60kD
Albumin MW 66kD
最广的 溶质清除谱
最少的 白蛋白丢失
百特PSHF系列
最大截流分子量为55-60KD. 最大程度的滤过中、大分子毒性物质,
促进内环境的稳定和脏器功能的恢复。 聚砜膜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种类齐全
为临床提供多种治疗选择
High Cut-off Filter!!
危重患者的三大并发症:AKI、呼吸衰竭、休 克。
分级 急性肾损伤危险(Risk)
急性肾损伤(Injury)
急性肾衰竭(Failure)
肾功能丧失(Loss) 终末性肾功能丧失 (End-stage kidney disease)
肾小球滤过率标准
尿量标准
血清肌酐升高1.5倍
<0.5ml/kg.h 持续6h
单位时间内、单位压力下被转运的水的量。
连续血液净化(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CBP
![连续血液净化(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CBP](https://img.taocdn.com/s3/m/3c1178de89eb172ded63b750.png)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
连续性血液净化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CBP)
CRRT的历史
1960年,Scribner等人提出CRRT 1977年,Kramer等人将CAVH首次应用于临床 1979年,Bischoff和Doehr应用CVVH治疗心脏手术后ARF 1982年,美国FDA批准CAVH在ICU应用 1983年,Lauer等人描述CBP(CRRT)理论
CRRT的实现
������ ������ ������ ������ ������
血管通路 CRRT机 CRRT滤器 置换液 CRRT处方 抗凝方式
CRRT血管管路
������ 深静脉置管 ������ 颈内静脉置 管 ������ 股静脉置管
正确的管路接法
动静脉端接反,造成无效循环增加 治疗效果差,血细胞受损增加
成分 枸橼酸三钠 枸橼酸 葡萄糖 分子量 294.1 210.14 198.17 含量(g) mmol 22.0 8.0 24.5 75 38 120
加注射用水至1000ml
枸橼酸局部抗凝方案
准备输液泵
将输液管路与血滤管路的 动脉端相连接 最接近于患者处(血泵前) 设置血滤机的参数
枸橼酸局部抗凝方案
ACD-A的初始泵速为血液流速 (BFR)的2.0%~2.5% 泵速 (ml/hr)=1.2~1.5× BFR(ml/min) 例如: BFR=120ml/min ACD-A泵速=144-180 ml/hr
枸橼酸局部抗凝方案
CBP在重症医学中的应用
![CBP在重症医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a54bbff76eeaeaad1f330d0.png)
UF
R
35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
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lysis CVVHD清除溶质的原理与CAVHD相同,不同的 是采用股静脉或颈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留置单针双 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用血泵驱动血液循环。
36
PV
heater SAD
Advantage
no arterial access blood flow sufficient
UF
complex machinery
R
expensive
34
heater PV
P os tdilution
learance C
BLD
ub. V olume S
V
SAD
heparin
V
PA
P redilut ion
Clearance ub. V olume S ilter Clotting F xpensive E
42
血液灌流
利用吸附原理,将血液流经灌 流器,与其中装载的吸附剂充 分接触,使得血中外源性或內 源性毒物被吸附而清除。 在这一操作中吸附剂起决定作 用。
43
血液灌流
血流
血流
•活性碳
44
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是将患者的血液抽出,分离血 浆和细胞成分,除去血浆,再将细胞成 分和新的正常血浆或等量血浆替代品输 回体内,以除去体内致病因子(自身抗 体,免疫复合物及与蛋白相结合的毒物 等)来治疗某些疾病,此过程即为血浆 置换。
19
滤过膜应具备的特点
生物相容性差的膜与血浆接触后,会激活导致补体 活化产物明显增高。 纤维素膜可通过激活补体和白三烯导致炎性肾脏损 伤,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选择一个生物相容性好、高通量以及有较高的吸附 特性的膜是非常重要的。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临床应用与护理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临床应用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5c00bac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8.png)
主要内容
1 CBP的概念及发展史
2 CBP的基本原理
3
CBP的适应症
4 CBP的优势与不足
5
临床疗效(病例)
6
CBP的护理管理
病例1:
患者,耿元强,男,39岁,外伤后无尿14天 入院。
稳状态
强调内容
CBP的治疗必须强调 “连续性”
主要内容
1 CBP的概念及发展史
2 CBP的基本原理
3
CBP的适应症
4 CBP的优势与不足
5
临床疗效(病例)
6
CBP的护理管理
CBP 基 本 原 理
弥散作用
任何溶质总是从浓度高的部位 向浓度低的部位流动,这种依靠 浓度梯度差进行的转运叫弥散
弥散作用的原理
• 血生化、 血气分析等指标,对于病情稳 定的病人在开始4h内必须检测一次,如 无异常可适当延长时间,病情不稳定的 缩短时间,并根据结果调整置换液。由 于置换液的输入,超滤液的不断滤出, 所以在留取标本时应关闭置换液、超滤 液泵3-5分钟在按要求从采样口采集,避 免打开管路留取标本。
在肝功能衰竭患者,持续性血液滤过(CVVH)与血浆置 换(PEX)联合应用是非生物型人工肝的主要治疗模式。
(5) 严重的水、电解质、酸碱失衡
① 严重水钠潴留伴明显的器官水肿:CRRT可平稳而有效 地清除水、钠,而无渗透压的改变,减轻组织水肿,改善 心、肺、肝、肾、胃肠等重要器官的功能。 ② 重度血钠异常(<115或>160mmol/L) ③ 高钾血症(>6.5mmol/L) ④ 重度酸中毒(PH<7.1)
CBP在非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CBP在非肾脏疾病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d9548af866fb84ae55c8d9c.png)
并驾齐驱
2020/11/3
7
CRRT的临床应用
少尿或无尿2天 尿毒症症状
高钾血症(血 钾>6.5mmol/L)
肺水肿,急性 左心衰
CRRT
急诊透析指征
严重代酸 尿毒症肺 尿毒症心包炎 尿毒症脑病
尤其适用于AKI的危重患者
Bellomo R,Ronco C.Blood purification in the intensive careunit:Evolving
2020/11/3
3
血液净化历史与发展
血液净化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急性肾衰(ARF)和慢 性肾衰(CRF)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这在医学领 域具有划时代意义。
2020/11/3
4
以往,肾脏病和重症医学之间极少存在着互动
而今,随着ARF原发病谱的变迁,ARF在MODS、老年患者中比例大幅度的 上升,由于共同的病人和ARF发生的复杂性,肾脏病和重症医学之间的互动 正在不断持续地增加
CBP在非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三峡医院
肾内科 窦军
2020/11/3
1
CBP的背景及演变 CBP的基本原理 CBP在非肾脏领域的应用 CBP的不足及发展前景
2020/11/3
2
CBP的演变
1960年,Scribner等人提出有关CBP的设想 1977年,Kramer等将CAVH应用于治疗急性肾衰竭,克服了传统间歇性
18
CBP的特点
持续地维持重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持续地清除过多的组织内水,恢复体液在体内的常态分布 持续稳定地控制氮质血症,纠正代谢紊乱,维持体内合适
的电解质水平与酸碱平衡 不间断地清除循环毒素和中小分子物质 根据需要提供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 保障重症患者体内环境持续相对稳定 CBP治疗模式多样,可根据治疗目标灵活组合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辅助ICU治疗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辅助ICU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92ebb3a2b90d6c85ed3ac68b.png)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辅助ICU治疗可行性分析报告在多年ICU(重症)临床工作实践中,经历很多患者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无奈放弃治疗。
我院为综合性医院,ICU收治患者多为术后急性肾衰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因病情凶险进展快且不可逆转,多次束手无策,病死率很高。
CBP(血液净化)发挥了传统药物治疗方法所无法企及的效应。
目前在国内外的重症监护病房(ICU)CRRT普遍的得到应用,其治疗范围已远远超过了肾脏病领域,从急性肾功能衰竭扩展到严重创伤,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心衰,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等,近来更发展到人工肝支持系统、神经免疫、细胞净化等的辅助治疗,成为各种危重病救治的重要支持措施。
应用此项技术必将扩大我科危重病症的救治范围,为重症感染、MODS、ARDS等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同时将ICU医师推向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
经科室分析研究总结如下:临床应用意义连续性血液净化(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CBP)起源于最初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经过不断研究探索,对其作用机制的认识不断加深。
免疫功能紊乱是危重病症患者病理生理机制中的重要环节,持续大量炎症因子的释放是其启动和恶化的根本;免疫内稳态机制紊乱不仅使机体丧失了识别和抵御致病因子的能力,而且破坏了重要脏器之间的正常功能协作,从而出现MODS,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现有的一些治疗手段尚不能阻逆这个过程,在特异性病因治疗起效之前即可导致患者死亡。
而CBP技术在多种危重病(包括病程中后期)的救治中具有不断地清除毒素,有效地控制水,盐代谢,稳定血流动力学,保障营养支持和静脉药物治疗等作用,为危重患者的治疗提供良好的内环境平衡,从而达到促进病情恢复,提高救治成功率的作用。
患者行CBP治疗的原因,除了传统的“肾脏替代指征”外,如少尿/无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酸中毒等,还包括大量“非肾脏指征”,如MODS、中毒、低钠和高钠血症、高热、顽固性心力衰竭、脏器水肿以及需要大量输液或营养支持治疗等。
血液净化分类
![血液净化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2a1f31b6fab069dc502201b8.png)
提起血液净化,不甚了解的医师可能会说:这不就是血液透析嘛。
远非如此!血液净化作为治疗的一种技术,虽源于肾脏病的血液透析,但其应用范围已经远远超出肾脏病。
血液净化是指所有连续或间断清除体内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根据时间不同可分为间断血液净化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CRRT最初是为了提高重症肾衰竭的救治效果,随后又拓宽了到了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胰腺炎、中毒等的抢救,所以有学者将这一类技术统称为持续性血液净化(CBP)。
回到刚刚的问题,血液净化不仅仅是血液透析,而包括:超滤、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吸附、血液滤过、腹膜透析、血浆置换等多种方式,简单地说,血液净化是个大概念,包括了血液透析。
已经成为各种重症救治中的重要支持方法,临床疗效评价日益肯定,正因为如此,几乎所有综合性ICU都会有血液净化治疗设备!血液净化治疗清除代谢产物和有害活性物质的方式主要有4种:弥散、对流、吸附和置换。
这是血液净化治疗的理论基础,不同的血液净化治疗模式其理论基础不同。
比如血液透析以弥散清除为主,血浆置换是以置换清除为主,血液滤过是对流清除为主,而血液灌流则是吸附清除为主。
不同物质被清除的方式也不同:小分子物质弥散清除效果好,中分子物质对流清除效果好,而大分子物质以吸附清除为佳。
这些理论基础指导了临床。
血液净化治疗方式(一)超滤超滤是最常用于控制液体出入量,是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最简单的形式。
(二)血液滤过目前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很多综合性ICU用的最多的治疗方式。
有资料认为血液滤过优于血液透析。
血液滤过包括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缓慢连续性超滤(SCUF)、连续性动静脉(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AVHDF或CVVHDF)等,最常用的是CVVH,CVVH采用静脉-静脉血管通路,借助血泵辅助驱动血液循环,已经基本上取代了CAVH,成为标准的治疗模式。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ppt课件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47162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7.png)
CBP的治疗剂量(2)
◆单纯ARF,需要的治疗剂量小 ◆危重患者需要清除内毒素、炎症介质、中大分子毒物,
需要的治疗剂量大 ◆ 2001年,Ronco等将CBP剂量分为“替代肾脏治疗的
剂量”(20~35ml/h/kg)和“治疗脓毒症的剂量” (>42.8ml/ h/kg ) ◆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50L/d)才可降低血浆细 胞因子 ◆国内南京军区总医院CBP治疗SAP常用剂量96L/24h
血管通路
☆临时性血管通路 *直接穿刺法:足背动脉、桡动脉、肱动脉、股静脉、大隐 静脉、肘正中静脉等 *深静脉置管: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永久性血管通路 *动静脉外瘘 *动静脉内瘘 *永久性右心导管
16
CBP的抗凝技术
☆普通肝素 ☆低分子量肝素 ☆枸橼酸抗凝 ☆无抗凝剂
17
抗凝技术
27
CBP的治疗剂量(1)
◆只有达到一定的治疗剂量,才能清除体内的尿素氮、肌 酐、水等溶质
◆剂量是CBP治疗所需的某种溶质的清除率K(L/d) ◆在ARF,根据BUN来制定剂量,一般要求控制BUN在
10~15mmol/L(28~37.5mg/dL),根据K=G/Cgoal计算。 20~35ml/h/kg。 ◆根据Kt/V计算.一般须Kt/V≥1.2,V为体重的58%~60%, t为时间。(如70kg患者,V=0.6×70=42L, T=24h, Kt/V =1.2,则K=42 × 1.2 × 1000/24=2100ml/h)
★ SIRS、MODS是ICU中发生ARF的最常见原因
–感染创伤、SIRS、MODS是一动态连续体,启动扳机是感染 或损伤,起点是SIRS ,SIRS贯穿于始终,终点是MODS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https://img.taocdn.com/s3/m/7a26e256767f5acfa1c7cd4c.png)
弥散与对流的比较
• 透析对小分子溶质清除效果好于滤过,应用高通量透析膜后,血液滤
过对小分子溶质清除接近透析方式
• 透析无法达到对中大分子溶质的清除效果
• 血液滤过为等渗脱水,血流动力学稳定,因此,临床中多使用血液滤 过模式
抗凝
普通肝素 • 激活抗凝血酶 III
低分子肝素 • 抑制凝血因子 Xa的活性
枸橼酸 • 络合钙离子
肝素抗凝
首剂: 20~40 U /kg,静脉端加入 维持量:5~15 U / ( h· kg),持续推注 监测: 有效性:滤器后ACT140-180s APTT100-140s 安全性:体内血 APTT35-45s
无 血流动力学稳定、 (ml/kg.h) 有效清除溶质与 水分 10-20 (ml/kg.h) 20-40 (ml/kg.h) 中分子溶质清除 效率低 中、小分子溶质 清除效率高
CVVHD CVVHDF
弥散 对流 + 弥散
150-250 ml/min 150-250 ml/min
无(ml/kg.h) 35(ml/kg.h)
4%的枸橼酸钠输入速度200ml/h 5%酸氢钠泵入速度25ml/h
枸橼酸每加10ml,碳酸氢钠相应每减5ml;反之枸橼酸每减10ml,
碳酸氢钠相应每加5ml。总之,滤后钙维持在0.2-0.4mmol/L,外周钙不低于0.9mmol/L.
管路安装
CVVH
CVVHD
CVVHDF
谢谢大家
THANK YOU
CVVHDF治疗原理:对流+弥散,血流量:150250ml/min,置换液速率:35(ml/kg.h),透析液速率: 20-40(ml/kg.h),特点:中、小分子溶质清除效率高
血液净化
![血液净化](https://img.taocdn.com/s3/m/e85665e39e31433239689339.png)
CVVHD(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
CVVH(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HP(血液灌流)
PE(血浆置换)
以中心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下进行为主
培训内容
1.床边CRRT机工作原理 2.床边CRRT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3.CRRT机报警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 4.床边CRRT机工作时临床监测指标
床边CRRT机工作时临床监测指标
3)首次CBP治疗患者,开始治疗30分钟内,如果患 者出现脸色潮红,呼吸困难时,为生物相容性不良 反应,应立即吸氧、使用抗过敏药物,必要时停止 治疗。 4)容易躁动的患者需加约束带,避免拔除各种管 道。如为内瘘穿刺病人,穿刺针部位需用无菌薄膜 敷料加固。 5) 出血的监测 体外循环中抗凝剂的应用及患者 凝血功能异常,使患者的出血危险性增加。密切观 察中心静脉置管切口处有无渗血,引流液颜色、吸 痰时分泌物是否痰中带血等,血迹是新鲜的还是陈 旧性的,及时调整抗凝剂的用量,避免引起严重出 血并发症,必要时使用凝血剂。
随着疾病的认识深入以及医疗范围的 扩大,血液净化(CBP)已由最早的肾脏替代 治疗很快拓展到其他医学领域,血液净化 技术也越来越多应用于救治各种危、重症 患者。由于血液净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各重 症监护室,为了保证血液净化治疗的安全 性和连续性,各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必须了 解血液净化的基础理论和掌握血液净化的 基本操作技术。本血液净化室拟对我院各 重症监护室(ICU、RICU、CCU、心、胸 外科,急诊监护室等)的护士进行规范化 的培训。
收机:当患者病情变化
CRRT机报警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
1.压力监测报警及处理 (1)动脉压(PA): 一般为负压,血流量不足时, 负值增大,动脉壶出现“跳管”现象,当负压大 于设定范围(-200mmHg)时,同时机器发出警 报:静脉压低、动脉负压太低、采血不良。护士 必须及时干预,否则血液不流动,管道易凝血; 血泵压迫泵管,使红细胞破裂。 (2)静脉压(PV):一般为正压。当静脉压高时, 提示血液回流受阻,中心静脉置管有部分阻塞现 象。静脉压过低或负值时,提示血流量不足、测 量错误、管路破裂、管路连接处崩开、脱落等。
CRRT基础知识
![CRRT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6a754fb8bd63186bcebbca4.png)
主要内容:
1、CRRT定义 2、CRRT基本原理 3、CRRT基本模式 4、一些案例分享
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又名(CBP)
定义:是指连续缓慢地清除体内的水分及毒素,以 替代肾脏功能而进行的持续至少24小时的体外血液
净化治疗技术
最初目的:提高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 与呼吸机、肠道外营养组成ICU三大支柱。
前稀释
前后稀释对比
后稀释
降低血液粘滞度 降低滤器凝血风险 置换液使用量较大 离子浓度不能代表血浆中 真正离子浓度
滤过效率较高 滤器凝血风险高 置换液使用量较少 离子浓度能代表血浆中 真正离子浓度 需关注滤过分数
临床上也经常做“前+后”稀释,结合了两者的优势,规避单一 形式的缺点。严密关注置换液流速和超滤量。
1.双重血浆置换无绝对禁忌症,使用血浆少,
模
减少对血浆严重过敏反应,不需要大量血浆
式
2.血浆治疗循环量大,是单重血浆置换治疗的三倍治疗量
来
3.病人内环境稳定,是精准靶向治疗,精确清除免疫复合 物 4、病人负担费用便宜,比血浆吸附。
做血浆的时机,是体外循环管路补,还 是另辟通路等问题,都要考量。
置换液:血浆丢失必须应用液体补充。一般常用 FFP或白蛋白,也有两者混合,但蛋白不超过1/3。
白蛋白
新鲜冷冻血浆 (FFP)
优点
无肝炎传染风险 可在室温下保存 过敏反应少见 无需ABO血型相配
含凝血因子 免疫球蛋白
含补体 含一些有益因子
缺点
价格昂贵 无凝血因子 无免疫球蛋白
肝炎、HIV传染风险 过敏反应 溶血反应
溶质 浓度
膜面积、 孔径
费森机,前或后置换,置换液放在置换称或透析称上都 可以,但泵管一定要装对(置换液泵)如果是前+后,两 个称都用上。
CBP在危重病中的运用(何新华)
![CBP在危重病中的运用(何新华)](https://img.taocdn.com/s3/m/44d29b58852458fb770b5619.png)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危重症的应用何新华首都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是指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
1995年,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会议将这一技术命名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CRRT 的定义是采用每天连续24h或接近24h的一种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以替代受损肾脏功能。
近年来,CRRT技术日趋成熟,临床疗效评价日益肯定,其临床应用范围远远超过了肾脏替代治疗领域,已经扩展到各种临床上常见危重病的急救,已超出肾脏替代治疗的局限性,CRRT这一名词似乎尚不能完全概括此项技术的实际内容,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将CRRT系列技术改为“CBP”更符合临床实际内容,更有利于这一技术的发展。
2005年,国内专家共识,将CRRT正式更名为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由此,CBP涵盖了原有CRRT包括的CVVH、CVVHD、SCUF、HVHF等治疗模式外,还包括了血浆置换(PE)、血浆分离吸附(CPFA)、体外肺膜(ECMO)、分子吸附循环系统(MARS)、血液灌流(HP)等等。
CBP作为一种新技术,在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等危重病的救治中已经和正在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是抢救危重病患者的主要措施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RRT 机器演变
Aquarius
Accura
BM 25
Prismaflex Multifiltrate
Dipact
Prisma
HD
B
HF
B
HDF
B mmHg
mmHg D
D
high-flux
low-flux
mmHg
mmHg
D B
F
D
B
B
1、弥散原理
溶质移动 – 从较高浓度区域扩散/移动到较低浓度区域
海洋石油总医院 苏海华
概念和収展概冴 基本原理 滤器的结构、参数以及収展趋势 治疗模式的选择
CRRT的定义
1995年,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的首届国际性CRRT学术会议 上CRRT被正式定义为: 所有能够连续性清除溶质,
幵对脏器功能起支持作用的血液净化技术。
1912年,首次活体动物弥散实验——John Jacob Abel,美国; 1913年,火棉胶管状透析器——John Jacob Abel,美国; 1945年,转鼓式人工肾——Willem Johan Kolff,荷兰; 1960年,“连续性血液净化”概念的提出——Scrihner,美国; 1977年,CAVH,连续性动脉静脉血液滤过,Kramer,德国; 1979年,CVVH,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Bamauer-Bichoff; 1982年,美国FDA正式批准CAVH进入ICU病房; 1983年,Lauer系统分析了CAVH的治疗机制。
高 通 量
大孔径透 析膜 超滤系数>15 ml/h•mmHg
通 量
中 通 量 低 通 量
高效能
超滤系数在5~15 ml/h•mmHg
超滤系数<5ml/h•mmHg
低孔径透 析膜
通量:透析器对水的清除能力,一般用超滤系数(Kuf)表示。
超滤系数(Kuf):单位时间内(每小时)每mmHg压力下透析器超 滤水的毫升数。单位:ml/h•mmHg
5、膜对炎症介质的吸附作用
■合成膜的疏水性和表面电荷使其能吸附炎症介质。 ■水凝胶膜(AN69)的膜表面与孔道均参与吸附,故吸附量最大。
筛系数 (sieving coefficient):在一定血流量和TMP的压力下,溶 质通过透析膜的能力,与溶质分子量有兲。 最大截流分子量( cut-off ) 滤器最大的孔径范围。 超滤率(UF ml/min)或超滤系数( Kuf):单位时间内、单位压力下 被转运的水的量。 CRRT Kuf > 30 ml/hr•mmHg 最大TMP :膜能够承受的最大跨膜压。
减少蛋白质沉积:对尿素、肌酐有更强的渗透性,同时又能保留重
要的营养蛋白不被渗透滤过。
脲酶固定的 CA 膜; 利用 N-甲基-吡咯烷酮作为溶剂, 混有聚吡咯烷酮-丙烯晴-乙烯咯酮
(PVPAN-VP)的 PES 膜。
无膜透析;
人肾单位滤器(HNF);
生物活性膜;
人工肾小管(RAD);
清除率:
指单位时间内自血液中清除的某种溶质量除以透析器血流入口处该溶质的血
液浓度, 常用如尿素、肌酐、β2-微球蛋白等作为评价透析器清除率的指标。
超滤系数(Kuf):
每小时在每毫米汞柱的跨膜压下,液体通过透析膜的毫升数,是衡量透析膜
对水的通透性能(通量)的一个指标。
生物相容性:
过半透膜。 2.人的肾小球以对流清除溶质和水分
3.应用于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
正压
负压
因压力梯度差形成的液体移动
不能通过膜的溶质形 成胶体渗透压
1.对流时对溶剂的清除—超滤。 2.透析膜两侧的压力差使血液的水分 从压力高的一侧通过半透膜向压力低 的一侧移动。
有些膜材料带有吸附特性: (例如AN69膜) ■ 収生在膜表面的吸附 ■ 如果分子能通过膜表面,更大 规模的吸附収生在膜的深层
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是指对宿主不引起明显的临床反应, 即无血栓形成、
无毒性、无过敏或炎症反应、无破坏血细胞作用、不激活补体。 生物相容
性是判定透析膜优劣的主要指标。
理想的滤器
■生物相容性好
■通透性高,超滤系数大 ■能吸附清除中大分子毒素 ■具有抗凝活性
生物相容性是判定透析膜优劣的主要指 标。目前临床上判断生物相容性的主要 指标是检查透析15分钟后白细胞、血小 板计数,血氧分压,补体C3a、C5a水平 等的变化。
途径
1
对流
Grootendorst AF et al ,2002 Bellomo R et al, 2008
更高的超滤量
通透性
2 更高的膜截留分子量
Leese T et al. 2007 Berlot G et al. 2012
Creatinine 113 Da Cytokines Vit. B12 10-25,000 Da Glucose 180 Da 1,355 Da Urea 60 Da Albumin 66,000 Da
分子粘附在膜的表面或深层
1.溶质吸附在滤器的表面、或滤器 中的活性炭及吸附树脂上。
2.应用于血液灌流等模式中。
血液净化
• 不同治疗模式理论基础不同
血液透析以弥散清除为主 血液滤过以对流清除为主,弥散和吸附为辅 血液灌流以吸附清除为主 血浆置换以置换清除为主
溶质清除
血滤器 透析器
血滤器
灌流器
HF+HP
其他:膜材料 预冲量 膜面积 消毒方式 生物相容性
筛系数
• 对于低分子量的毒 素,不论膜的类型 是什么,筛系数都 等于1。 • 随着毒素分子量升 高, 筛系数下降。 • 对于低通量和高通 量膜,筛系数的曲 线有所不同(中大 分子的筛系数受膜 种类的影响较大)。
最大截流分子量
决定了滤器能清除的溶质的种类,与临床疗效直接相兲。
IgG 150,000 Da
膜孔径在金葡菌感染脓毒症的幼猪模型 中对于収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James R. Matson, Crit Care Med, 26: 730-737, 1998
Cut-off 100 KD
Nipro FH 110 显示对体外内毒素有高通透性. Bellomo and Ronco, 2002, Int J. Artif. Organs 高清除力血滤器用于肾替代治疗: 对流,弥散清除增加对细胞因子及蛋白状态的影响. Morgera S, et Al 2004, Am J Kidney Dis. 43(3):444-453.
白蛋白
Molecular weight 1A = 0.1nm
基于通透性的膜的分类
•
高通量(HIGH FLUX):KUF>15 ml/hr.mmHg
– 用于HDF/HF 和HIGH FLUX HD。CTA/TRICEA, AN69, Nephral ST, Polyflux,
•
DIAPES, Xenium, Polysulfone, PMMA. 高效能(HIGH EFFICIENCY):5<Kuf< 15 ml/hr.mmHg
抗氧化活性膜:
含硫辛酸、阿魏酸和α-生育酚基功能化纤维素的透析膜;
含阿魏酸的透析膜——抗氧化能力最强; 维生素E修饰膜;
提高抗凝能力:
改良后的透析膜具有较好的抗凝能力, 可应用于高危出血患者; 阿加曲班修饰; 肝素涂层; 枸橼酸涂层。
改善生物相容性:
将壳聚糖接枝于共聚乙烯基醋酸形成 CS-g-PVAc 膜。
纳米孔硅基膜;
混合基质膜(MMM)。
生物人工肾(Bioartificial kidney,BAK); 生物人工肾小球装置;
生物人工肾小管装置(Renal tubule assistance device,RAD);
– 用于维持性血透,中分子毒素清除好,甚至可以清除Beta2 微球蛋白。DICEA
•
低通量(LOW FLUX):Kuf <5ml/hr.mmHg。Cuprophan, Hemophan, Cellulose Acetate,
LF Polysulfone, LF PMMA, EVAL, LF PES
提高CRRT溶质清除率的可能途径
– 低渗透性膜:膜孔尺寸较低; 最大截流分子量小,大于5000道尔顿的溶质不能通过。 – 高渗透性膜:膜孔尺寸较大; 高分子量溶质可以通过, 例如 Beta-2微球蛋白。(11800 道尔顿)
0 0
13 A 平均孔尺寸 低渗透性膜
25 A 高渗透性膜
最大孔尺寸
0 肌肝 维生素 B12 菊粉
0
Beta-2 微球蛋白
RONCON ,BELLOMO (Int J Artitf Organs 2002)
Adjunctive/Supportive Therapy
Ensuring perfusion of vital organs Ensuring adequacy of gas exchange Renal support Nutritional support (Secondary) infection control
超高截留分子量膜 在严重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ICU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超高截留分子量膜的滤出液显著清除肌球蛋白(16700)
Critical Care 2005; 9: R90-R95
射线灭菌(γ、β); 蒸汽灭菌; 环氧乙烷灭菌(ETO)。
膜孔较小 形态不规则 分布不均 ——对毒素的清除能力有限。
1985 年
பைடு நூலகம்
Geronemus further develops continuous arterio-venous hemodialysis
(CAV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