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好习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勤俭节约的周恩来总理

周恩来总理的艰苦朴素在中南海里是尽人皆知的。1960年前后的困难时期,他和毛主席一样,带头不吃肉。他平时吃饭也很简单,常常是吃窝窝头喝玉米面粥,加几样小菜。那时候他身边的警卫中队每次吃玉米饼子,都送去几个给总理和邓大姐。他很高兴,风趣地说:“人多吃点五谷杂粮有好处,大锅饭香。”

周总理的衣着历来朴素无华,他的毛衣是护士给织的。毛衣和衬衣的领口、袖口破了,就修补后再穿。仅有的那套整洁的中山装,只有在外事活动时他才穿上。

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朱光亚同志曾回忆过这样一则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第二

机械工业部的一个规划进行审议,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这个故事至今听来让人觉得很有教育意义。

节俭为国的季文子

季文子是春秋时期鲁国重臣,他是当时执掌鲁国大权的三家大夫之一——季孙氏的杰出人物,手里握着大半个鲁国,权高位重。但是他行为谨慎,讲求节俭,生活上从不浮夸奢侈。他虽然身为重臣,却从来不准自己妻妾花钱打扮,连衣服都不许穿丝帛料子的,

只能穿自己织的粗布衣裳;家里驾车的那几匹马,只喂草料,一点

也不许加粮食。

鲁国的另一家执政大夫孟叔氏,有个贵公子,叫子服宅。年轻

人爱奢华,可不像父辈那么节俭,对自己的这位伯父季文子的行为

颇不以为然,终于有一天按捺不住,耻笑道:“先生贵为上卿,是我国的两朝老臣,可如今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吃穿如此寒酸,你就

不怕有损咱们国家的声威呀?”“我也喜欢豪华漂亮,我也懂得奢侈

享受。”季文子说,“可是,我看见国中百姓,不少人还吃糠咽菜,破

衣褴衫,我因此不敢放纵自己。百姓食不饱腹,衣不遮体,我去打

扮妻妾,拿粮食喂马,这哪是国家重臣做的事?”最后,他掷地有声地说:“我听说能为国争光靠的是伦理道德,国富民强,没听说用妻妾车马来为国增辉的。”

事后,季文子又把这件事透露给子服宅的父亲孟献子,一向节

俭的孟献子怒不可遏,整整关了儿子七天禁闭。子服宅闭门思过,

终于痛改前非,厉行节俭。

勤俭节约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不应忽视的美德。同时它也是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节俭的人往往在日后能够成就大业。不知节制地用钱,万千财富也禁不起豪气的一撒。季文子“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以此为国争光,可见节俭不管于己、于人、于国都有重大的意义。可现实中的许多人却往往忽视了这个美德,明明没钱还

要穿好衣、吃好粮,把自己装扮成很富有的样子,其实苦的只有自己,却说不出,这才是打肿脸充胖子最大的悲哀。

晏子的风范

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

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虽然他当宰相多年,但生

活一直十分节俭。他平常只是穿一件有几个补丁的旧袍子,补丁的

颜色与袍子的颜色也极不协调,看上去十分刺眼。有人问他:“您身为宰相,衣服这么破了,为什么不换一件新的呢?”晏子笑着回答说:“衣服是为了挡风御寒的,何必穿得那么豪华呢。这件袍子虽然旧了一点,可穿在身上一点也不觉得冷,何必要扔掉它呢?那岂不是很

可惜吗?”

晏子不但品德高尚,还特别善于治理国家,因此齐景公极为尊

重他。晏子住的房屋也十分简陋,齐景公知道后,就想给他建一座

新的,于是他便将这个想法告诉了晏子。

晏子急忙回答说:“大王,多谢您对臣子的关心。可是我的祖辈一直在此居住,跟他们相比,我很平庸,没有理由去住豪华的房子。再说我家附近就是市场,买起东西来也比较方便。我在这里居住感

到十分的惬意。”

齐景公一听,顿时对这位节俭质朴的臣子肃然起敬。没过多久,齐景公就趁晏子出使晋国的机会,派人将他的那座破旧房屋修建一

新了。为了改善房子四周的环境,官吏们还强令周围的平民统统搬

往别处。晏子从晋国回来,发现自己的旧房子不见了,四周的居民

也不见了,他马上明白了其中的原委。

于是他赶紧到宫中去拜见齐景公,并再次陈述自己的想法。紧

接着,他便吩咐手下将新房拆掉,恢复原来的模样。同时,他还派人请原先的邻居搬回原来的住处,并挨家挨户地亲自去道歉。

回到家之后,晏子再三嘱咐家人:“我活着要和这些平民百姓住在一起,跟他们一起生活。死了之后,也要跟他们为伴。”晏子去世时,家人按照他的愿望,将他安葬在自家那简陋的院子里。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晏子的节俭精神,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人说,勤俭节约的观念已经过时了,但是同学们更应该看到,汹涌而至的消费浪潮,使人们的视线都集中到只知享乐上,因此不劳而获的事情就不断地发生。人一旦迷于这种生活方式,就会愈加贪婪,攀比、从众、追时髦、喜新厌旧等就会随之而来,谓之穷奢极欲,而这就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而节俭却可以让青少年朋友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谓之俭以养德,让你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保持一颗纯净的心。

节俭本身就是一大财源

有两个年轻人,一个是日本人,一个是俄罗斯人。他们在路上偶然相遇了,说起工作的事情,两个人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们来到纽约后,就开始不断地寻找机会。

有一天,两人同行时,有一枚硬币躺在地上,日本人看也不看就抬着头过去了,而俄罗斯人却毫不犹豫地把那枚硬币捡了起来。日本人看着俄罗斯人不由得露出了鄙夷的神情,心想:“真没出息,一枚硬币也要捡,哪像干大事业的人!”

俄罗斯人却想:“看着钱白白地从身边溜走,怎么能成就事业呢?”

两个人又同时走进一家小公司。工作很累,工资也低,日本人

不屑一顾地走了,而俄罗斯人却高兴地留了下来,努力地工作着。

日本人换了一家又一家的公司,他在不断努力地寻找着机会。

两年后的一天,两人在街上相遇了。俄罗斯人由于努力地工作,已经干出了一番事业,自己成了老板,而日本人却仍然没有一份固

定的工作。

日本人很不理解地问:“你是一个连硬币都捡的人,这么没出息,怎么可能做出一番事业来呢?”

俄罗斯人说:“像你这样的人注定不能成功,因为你连一枚硬币都不要,只是一味地盯着大钱,而大钱总是在明天啊!小钱都抓不住,怎么能抓住大钱呢?”

金钱的积累是从“每一枚硬币”开始的,一个成功致富的人绝不

会因为钱小而弃之,他们知道任何一种成功都是从一点一滴积累起

来的,没有这种心态就不可能得到更大的财富。一个人对待人生和

事业的态度也是如此,只有在任何时候都不好高骛远的人,才能脚

踏实地地为自己的前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反之,不但成不了富有的人,小的财富也会与之失之交臂。

勤俭助你渡过难关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