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直角坐标系难题分解

合集下载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抛物线问题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抛物线问题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抛物线问题在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平面直角坐标系里的抛物线问题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无数数学爱好者和学习者去探索、去琢磨。

抛物线,这个看似简单的曲线,却蕴含着丰富而有趣的数学奥秘。

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众多科学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咱们来聊聊抛物线的定义。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可以被定义为到一个定点(焦点)的距离等于到一条定直线(准线)的距离的所有点的集合。

想象一下,就好像有一个点,它到某个特定点和某条特定直线的距离总是相等的,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形成了抛物线。

那么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又是什么呢?常见的有y²=2px(p >0),这表示抛物线的开口向右;y²=-2px(p > 0),开口向左;x²=2py(p > 0),开口向上;x²=-2py(p > 0),开口向下。

这里的p 可是个关键参数,它决定了抛物线的形状和大小。

咱们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更深入地理解一下。

比如说,给定一个抛物线方程 y²= 8x。

从这个方程里,咱们能看出 p = 2,焦点的坐标就是(2, 0),准线方程就是 x =-2。

再比如 x²= 6y,这里 p = 3/2,焦点是(0, 3/2),准线是 y =-3/2。

抛物线的性质也非常有意思。

它的对称轴总是与坐标轴平行或者重合。

而且,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和到准线的距离总是相等的。

这一性质在解决很多与抛物线相关的问题时都特别有用。

在实际应用中,抛物线也大显身手。

比如,抛物线在物理学中的抛体运动中就有重要的应用。

当我们把一个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和角度抛出时,它的运动轨迹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一条抛物线。

通过对抛物线的研究,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飞行高度、水平距离等重要参数。

在工程领域,抛物线形状的桥梁和建筑结构也不少见。

因为抛物线的力学特性使得这种结构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和重量。

还有在光学中,抛物线形状的反射镜能够将平行光线汇聚到一个点上,这种抛物面镜在望远镜、太阳能收集器等设备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完整版)初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动点问题(经典难题)

(完整版)初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动点问题(经典难题)
(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积
(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连接PA,PB,使 = ,
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给出下列结论: 的值不变, 的值不变,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找出这个结论并求其值.
5.观察下列有序数对:(3,﹣1)(﹣5, )(7,﹣ )(﹣9,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第100个有序数对是.
6、观察下列有规律的点的坐标:
依此规律,A11的坐标为,A12的坐标为.
7、以0为原点,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一个机器人从原点O点出发,向正东方向走3米到达A1点,再向正北方向走6米到达A2,再向正西方向走9米到达A3,再向正南方向走12米到达A4,再向正东方向走15米到达A5,按此规律走下去,当机器人走到A6时,A6的坐标是.
平面直角坐标系动点问题
(一)找规律
1.如图1,一只跳蚤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跳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跳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跳动[即(0,0)→(0,1)→(1,1)→(1,0)→…],且每秒跳动一个单位,那么第35秒时跳蚤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
图1
A.(4,0)B.(5,0)C.(0,5)D.(5,5)
(1)汽车行驶到什么位置时离A村最近?写出此点的坐标.
(2)汽车行驶到什么位置时离B村最近?写出此点的坐标.
(3)请在图中画出汽车行驶到什么位置时,距离两村的和最短?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3,0),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CD.

七年级平面直角坐标系动点规律问题(经典难题)

七年级平面直角坐标系动点规律问题(经典难题)

平面直角坐标系动点问题(一)找规律1.如图1,一只跳蚤在第一象限及x 轴、y 轴上跳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跳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跳动[即(0,0)→(0,1)→(1,1)→(1,0)→…],且每秒跳动一个单位,那么第35秒时跳蚤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图1A .(4,0)B .(5,0)C .(0,5)D .(5,5)图22、如图2,所有正方形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且各边与x 轴或y 轴平行.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用A 1,A 2,A 3,A 4,…表示,则顶点A 55的坐标是( ) A 、(13,13) B 、(﹣13,﹣13) C 、(14,14) D 、(﹣14,﹣14)3.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纵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点的坐标分别为(1,0),(2,0),(2,1),(1,1),(1,2),(2,2),…的规律排列,根据这个规律,第2019个点的横坐标为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蚂蚁从原点O 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其行走路线如下图所示。

图3(1)填写下列各点的坐标:1A (____,____),3A (____,____),12A (____,____); (2)写出点n A 4的坐标(n 是正整数); (3)指出蚂蚁从点100A 到101A 的移动方向.5.观察下列有序数对:(3,﹣1)(﹣5,)(7,﹣)(﹣9,)…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第100个有序数对是 .6、观察下列有规律的点的坐标:依此规律,A 11的坐标为 ,A 12的坐标为 .7、以0为原点,正东,正北方向为x 轴,y 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一个机器人从原点O 点出发,向正东方向走3米到达A 1点,再向正北方向走6米到达A 2,再向正西方向走9米到达A 3,再向正南方向走12米到达A 4,再向正东方向走15米到达A 5,按此规律走下去,当机器人走到A 6时,A 6的坐标是 .8、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OAP 沿x 轴正方向连续翻转2019次,点P 依次落在点201921,,,P P P 的位置,则点2019P 的横坐标为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个点P (1,0),点P 第1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P 1(1,1),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动2个单位至点P 2(﹣1,1),第3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第4次向右跳动3个单位,第5次又向上跳动1个单位,第6次向左跳动4个单位,…,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点P 第100次跳动至点P 100的坐标是 .点P 第2019次跳动至点P 2019的坐标是 .图4 图5 10、如图5,已知A l (1,0),A 2(1,1),A 3(﹣1,1),A 4(﹣1,﹣1),A 5(2,﹣1),….则点A 2019的坐标为 .1PAOyxP1. 如图,一个粒子在第一象限内及x 、y 轴上运动,在第一分钟内它从原点运动到()1,0,而后它接着按图所示在x 轴、y 轴平行的方向上来回运动,且每分钟移动1个长度单位,那么,在1989分钟后这个粒子所处的位置是( ).A .()35,44B .()36,45C .()37,45D .()44,352. 如果将点P 绕定点M 旋转180︒后与点Q 重合,那么称点P 与点Q 关于点M 对称,定点M 叫做对称中心,此时,点M 是线段PQ 的中点,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BO △的顶点A 、B 、O 的坐标分别为()1,0、()0,1、()0,0,点1P ,2P ,3P ,…中相邻两点都关于ABO △的一个顶点对称,点1P 与点2P 关于点A 对称,点2P 与点3P 关于点B 对称,点3P 与点4P 关于点O 对称,点4P 与点5P 关于点A 对称,点5P 与点6P 关于点B 对称,点6P 与点7P 关于点O 对称,…对称中心分别是A ,B ,O ,A ,B ,O ,…且这些对称中心依次循环,已知1P 的坐标是()1,1.试写出点2P 、7P 、100P 的坐标.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0,0A ,()7,0B ,()9,5C ,()2,7D .(1)求此四边形的面积.(2)在坐标轴上,你能否找到一点P ,使50PBC S =△?若能,求出P 点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4. 如图①,已知OABC 是一个长方形,其中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0,a 和()9,a ,点E在AB 上,且13AE AB =,点F 在OC 上,且13OF OC =.点G 在OA 上,且使GEC △的面积为20,GFB △的面积为16,试求a 的值.图②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1,1,()1,2,()2,2……根据这个规律,第2019个点的横坐标为_______.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我们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已知点()0,4A ,点B 是x 轴正半轴上的整点,记AOB △内部(不包括边界)的整点个数为m ,当3m =时,点B 的横坐标的所有可能值是_______;当点B 的横坐标为4n (n 为正整数)时,m =________(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7. 如图,把自然数按图的次序排在直角坐标系中,每个自然数都对应着一个坐标.如1的对应点是原点()0,0,3的对应点是()1,1,16的对应点是()1,2-,那么2019的对应点的坐标是_______.8.如图,长方形BCDE 的各边分别平行于x 轴或y 轴,物体甲和物体乙由点()2,0A 同时出发,沿长方形BCDE 的边作环绕运动,物体甲按逆时针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物体乙按顺时针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求两个物体开始运动后的第2019次相遇地点的坐标.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①,将线段AB 平移至线段CD ,连接AC 、BD . (1)直接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平行的线段; (2)已知()3,0A -、()2,2B --,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点D 在第一象限内,且5ACD S =△,求点C 、D 的坐标;(3)如图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一定点,()1,0M ,两个动点(),21E a a +、(),23F b b -+,请你探索是否存在以两个动点E 、F 为端点的线段EF 平行于线段OM 且等于线段OM .若存在,求以点O 、M 、E 、F 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②10 . 如图,AOCD 是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梯形,其中O 是坐标原点.点A 、C 、D 的坐标分别为()0,8,()5,0,()3,8,若点P 在梯形内,且PAD POC S S =△△,PAO PCD S S =△△,求P 点的坐标.11. 操作与研究(1)对数轴上的点P 进行如下操作:先把点P 表示的数乘以13,再把所得数对应的点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P 的对应点'P B .点A ,B 在数轴上,对线段AB 上的每个点进行上述操作后得到线段''A B ,其中点A ,B 的对应点分别为'A ,'B .如图①,若点A 表示的数是3-,则点'A 表示的数是______;若点'B 表示的数是2,则点表示的数是______;已知线段AB 上的点E 经过上述操作后得到的对应点'E 与点E 重合,则点E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2)如图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正方形ABCD 及其内部的每个点进行如下操作:把每个点的横、纵坐标都乘以同一个实数a ,将得到的点先向右平移m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n 个单位()0,0m n >>,得到正方形''''A B C D 及其内部的点,其中点A ,B 的对应点分别为'A ,'B .已知正方形ABCD 内部的一个点F 经过上述操作后得到的对应点'F 与点F 重合,求点F 的坐标.图①A B'-1-2-3-412340图②(二)几何综合问题1、已知点A 的坐标是(3,0)、AB=5,(1)当点B 在X 轴上时、求点B 的坐标、(2)当AB//y 轴时、求点B 的坐标2、如图,已知A 、B 两村庄的坐标分别为(2,2)、(7,4),一辆汽车在x 轴上行驶,从原点O 出发.(1)汽车行驶到什么位置时离A 村最近?写出此点的坐标. (2)汽车行驶到什么位置时离B 村最近?写出此点的坐标. (3)请在图中画出汽车行驶到什么位置时,距离两村的和最短?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0),(3,0),现同时将点A ,B 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 ,B 的对应点C ,D ,连接AC ,BD ,CD .(1)求点C ,D 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 的面积ABDC S 四边形D C 3-1BA O x y PDCBAOx y (2)在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连接PA ,PB ,使PAB S ∆=ABDC S 四边形,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3)点P 是线段BD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 ,PO ,当点P 在BD 上移动时(不与B ,D 重合)给出下列结论:①DCP BOP CPO ∠+∠∠的值不变,②DCP CPOBOP∠+∠∠的值不变,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找出这个结论并求其值.5.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 是长方形, ∠A =∠B =∠C =∠D =90°,AB ∥CD ,AB =CD =8cm ,AD =BC =6cm ,D 点与原点重合,坐标为(0,0). (1)写出点B 的坐标.(2)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 匀速运动, 动点Q 从点C 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CD 方向匀速运动,若P ,Q 两点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 秒,当t 为何值时,PQ ∥BC ?(3)在Q 的运动过程中,当Q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使△ADQ 的面积为9? 求出此时Q 点的坐标.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b,0),(﹣1,2).且|2a+b+1|+=0.(1)求a、b的值;(2)①在y轴的正半轴上存在一点M,使S△COM=S△ABC,求点M的坐标.②在坐标轴的其他位置是否存在点M,使S△COM=S△ABC仍成立?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7.如图,在下面的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a),B(b,0),C(b,4)三点,其中a,b 满足关系式.(1)求a,b的值;(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m,),请用含m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OP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ABOP的面积与△ABC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a,b)是第四象限内一点,AB⊥y轴于B,且B(0,b)是y轴负半轴上一点,b2=16,S△AOB=12.(1)求点A和点B的坐标;(2)如图1,点D为线段OA(端点除外)上某一点,过点D作AO垂线交x轴于E,交直线AB于F,∠EOD、∠AFD的平分线相交于N,求∠ONF的度数.(3)如图2,点D为线段OA(端点除外)上某一点,当点D在线段上运动时,过点D作直线EF交x轴正半轴于E,交直线AB于F,∠EOD,∠AF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N.若记∠ODF=α,请用α的式子表示∠ONF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关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最难规律题

关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最难规律题

关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最难规律题关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最难规律题引言:在数学学习中,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重要且基础的概念。

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我们可以将点和图形在平面上准确地表示出来,从而帮助我们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然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规律题常常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相关概念。

本文将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最难规律题展开讨论,并为读者提供相关解题思路和个人见解。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与解题技巧1. 坐标系简介:平面直角坐标系由横轴(x轴)和纵轴(y轴)组成,它们相交于原点O,形成四个象限。

横轴和纵轴上的刻度用数值表示,可以表示出每个点的具体位置。

2. 解题技巧的重要性:解决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规律题需要我们熟练掌握相关的解题技巧。

根据对称性质,我们可以在不完全画出一个图形的情况下,推断出其对称部分的坐标。

我们还可以利用距离公式和直线方程等概念,更加灵活地解决问题。

3. 规律题的分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规律题主要可分为直线的性质、图形的对称性以及点的位置等方面。

对于每一类规律题,我们要理明其特点和解题思路,并逐一进行深入讨论。

在此,我们将聚焦于最具挑战性的规律题类型,以期拓展我们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第二部分:直线的最难规律题1. 点与线的位置关系:考虑如下问题:已知一直线和一个点P(x, y),如何判断点P是否在直线上?这是一个常见且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解决该问题需要我们理解直线方程表达式、点的坐标以及直线上点的特点。

我们可以通过代入点的坐标到直线方程中,来判断点是否满足直线方程。

如果满足,则点位于直线上。

2. 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关系: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关系也是一个重要且常见的规律题。

解决该类题目需要我们掌握直线的斜率概念以及平行和垂直的性质。

两个直线平行的条件是它们的斜率相等,而两个直线垂直的条件是它们的斜率之积为-1。

通过计算直线的斜率,我们可以判断它们的平行与垂直关系。

初三数学难题精选问题详解及讲解

初三数学难题精选问题详解及讲解

1、如果将点P绕定点M旋转180°后与点Q重合,那么称点P与点Q关于点M对称,定点M叫做对称中心。

此时,M是线段PQ的中点。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O的顶点A,B,O的坐标分别为(1,0),(0,1),(0,0)。

点列P1,P2,P3,…中的相邻两点都关于△ABO的一个顶点对称:点P1与点P2关于点A对称,点P2与点P3关于点B对称,点P3与点P4关于点O对称,点P4与点P5关于点A对称,点P5与点P6关于点B对称,点P6与点P7关于点O对称…对称中心分别是A,B,O,A,B,O,…,且这些对称中心依次循环。

已知点P1的坐标是(1,1),则点P2017的坐标为。

解:P2的坐标是(1,-1),P2017的坐标是(1,-1)。

理由:作P1关于A点的对称点,即可得到P2(1,-1),P3(-1,3),P4(1,-3),P5(1,3),P6(-1,-1),又回到原来P1的坐标,P7(-1,-1);由此可知,每6个点为一个周期,作一次循环,2017÷6=336…1,循环了336次后又回到了原来P1的坐标,故P2017的坐标与P1的坐标一样为(1,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中心对称的性质,以及找规律问题,根据已知得出点P的坐标每6个一循环是解题关键.2、如图①,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E在线段AB上,点D在直线BC上,且DE=EC,将△BCE绕点C顺时针旋转60°至△ACF,连接EF。

试证明:AB=DB+AF。

【类比探究】(1)如图②,如果点E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其它条件不变,线段AB、DB、AF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2)如果点E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③的基础上将图形补充完整,并写出AB,DB,AF 之间数量关系,不必说明理由。

证明:DE=CE=CF,△BCE由旋转60°得△ACF,∴∠ECF=60°,BE=AF,CE=CF,∴△CEF是等边三角形,∴EF=CE,∴DE=EF,∠CAF=∠BAC=60°,∴∠EAF=∠BAC+∠CAF=120°,∵∠DBE=120°,∴∠EAF=∠DBE,又∵A,E,C,F四点共圆,∴∠AEF=∠ACF,又∵ED=DC,∴∠D=∠BCE,∠BCE=∠ACF,∴∠D=∠AEF,∴△EDB≌FEA,∴BD=AF,AB=AE+BF,∴AB=BD+AF。

初中数学函数之平面直角坐标系难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函数之平面直角坐标系难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函数之平面直角坐标系难题汇编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和小刚的位置如图所示,如果小华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小刚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 .(5,4)B .(4,5)C .(3,4)D .(4,3)【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已知两点的坐标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确定其它各点的坐标即可解答.【详解】如果小华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如图所示就是以小华为原点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所以小刚的位置为(4,3).故选D .【点睛】本题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点的位置,关键是由已知条件正确确定坐标轴的位置.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长方形ABCD 的三个顶点()(32),(12),1,1,A B C ---,,则第四个顶点D 的坐标是( ).A .()2,1-B .(3,1)-C .()2,3-D .(3,1)-【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对边相等且每个角都是直角),由矩形ABCD 点的顺序得到CD ⊥AD ,可以把D 点坐标求解出来.【详解】解:根据矩形ABCD 点的顺序可得到CD ⊥AD ,又∵()(32),(12),1,1,A B C ---,, ∴A 、B 纵坐标相等,B 、C 横坐标相等,∴A 、D 横坐标相等,即3;D 、C 纵坐标相等,即-1,因此(31)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和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利用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是解题的关键.3.如果点在第四象限,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在第四象限.【详解】解:∵点p (m ,1-2m )在第四象限,∴m >0,1-2m <0,解得:m >,故选D .【点睛】坐标平面被两条坐标轴分成了四个象限,每个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符号各有特点,该知识点是中考的常考点,常与不等式、方程结合起来求一些字母的取值范围,比如本题中求m 的取值范围.4.点P(1﹣2x ,5x ﹣1)在第四象限,则x 的范围是( )A .15x <B .12x <C .1152x <<D .12x >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点的位置得出不等式组,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详解】解:∵点P (1﹣2x ,5x ﹣1)在第四象限,120510x x ->⎧∴⎨-<⎩, 解得:15x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位置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根据题意得出不等式组是解此题的关键.5.已知点() ,3A a 、点()3, B b -关于y 轴对称,点(),P a b --在第( )象限A .一B .二C .三D .四【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点A 、点B 关于y 轴对称,求出a ,b 的值,然后根据象限点的符号特点即可解答.【详解】∵点() ,3A a 、点()3, B b -关于y 轴对称,∴a=3,b=3,∴点P 的坐标为()3, 3 --,∴点P 在第三象限,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和象限内点的符号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其性质.6.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3,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个 ①点A 与点B (-3,﹣4)关于x 轴对称②点A 与点C (3,﹣4)关于原点对称③点A 与点F (-4,3)关于第二象限的平分线对称④点A 与点C (4,-3)关于第一象限的平分线对称A .1B .2C .3D .4【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关于x 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 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关于第2象限角平分线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横纵坐标变换位置且变为相反数;关于第1象限角平分线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横纵坐标变换位置.综合以上即可得答案.【详解】∵点A 的坐标为(﹣3,4),∴点A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3,﹣4),点A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3,-4),点A关于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对称的点的坐标为(-4,3)点A关于第一象限的角平分线对称的点的坐标为(4,-3)∴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x轴、y轴、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第一象限的角平分线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关键是熟练掌握点的变化规律,不要混淆.7.如图,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5)、(3,5),则点C坐标为()A.(﹣2,6)B.(﹣1,6)C.(﹣2,7)D.(﹣1,7)【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A、B的坐标判断出y轴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结合图形可得点C的纵坐标比A、B 的纵坐标大2,然后解答即可.【详解】如图所示,∵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5)、(3,5),∴则点C坐标为(﹣1,7),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准确识图,判断出y轴的位置以及点C的纵坐标与点A、B的纵坐标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已知A :(1,0).A 2(1,-1),A 3(-1,-l).A 4 (-1, 1), A 5 (2, 1),...则点A 2020的坐标是( )A .(506,505)B .(-505,-505)C .(505,-505)D .(-505,505)【答案】D【解析】【分析】 经过观察可得在第一象限的在格点的正方形的对角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依次加1,纵坐标依次加1,在第二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依次加-1,纵坐标依次加1;在第三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依次加-1,纵坐标依次加-1,在第四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依次加1,纵坐标依次加-1,第二,三,四象限的点的横纵坐标的绝对值都相等,并且第三,四象限的横坐标等于相邻4的整数倍的各点除以4再加上1,由此即可求出点A 2020【详解】解:易得4的整数倍的各点如:4812,,A A A∵20204505÷=,∴点2020A 在第二象限,∴2020A 是第二象限的第505个点,∴2020A 的坐标为(-505,50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规律,属于规律型,考查点的坐标,首先确定象限,再找出点之间的规律.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个点(1,0)P ,点P 第1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1(1,1)P ,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动2个单位至点2(1,1)P -,第3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到达3(1,2)P -,第4次向右跳动3个单位到达4(2,2)P ,第5次又向上跳动1个单位,第6次向左跳动4个单位,…,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点2019P 的坐标为( ).A .(505,1010)B .(505,505)-C .(505,1010)-D .(505,505)-【答案】C【解析】【分析】 设第n 次跳动至点Pn ,根据部分点An 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P 4n (n +1,2n ),P 4n +1(n +1,2n +1),P 4n +2(−n−1,2n +1),P 4n +3(−n−1,2n +2)”,依此规律结合2019=504×4+3即可得出点P 2019的坐标.【详解】设第n 次跳动至点Pn ,观察发现:P (1,0),P 1(1,1),P 2(−1,1),P 3(−1,2),P 4(2,2),P 5(2,3),P 6(−2,3),P 7(−2,4),P 8(3,4),P 9(3,5),…,∴P 4n (n +1,2n ),P 4n +1(n +1,2n +1),P 4n +2(−n−1,2n +1),P 4n +3(−n−1,2n +2)(n 为自然数).∵2019=504×4+3,∴P 2019(-504-1,504×2+2),即(505,101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点的坐标,根据部分点An 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P 4n (n +1,2n ),P 4n +1(n +1,2n +1),P 4n +2(−n−1,2n +1),P 4n +3(−n−1,2n +2)(n 为自然数)”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直线m ⊥n ,在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 轴∥m ,y 轴∥n ,点A 的坐标为(-4,2),点B 的坐标为(2,-4),则坐标原点为( )A .O 1B .O 2C .O 3D .O 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因为A点坐标为(-4,2),所以,原点在点A的右边,也在点A的下边2个单位处,从点B来看,B(2,-4),所以,原点在点B的左边,且在点B的上边4个单位处.如下图,O1符合.考点:平面直角坐标系.11.在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2x-6,x-5)在第四象限,则x的取值范围是( )A.3<x<5 B.-5<x<3 C.-3<x<5 D.-5<x<-3【答案】A【解析】【分析】点在第四象限的条件是:横坐标是正数,纵坐标是负数.【详解】解:∵点P(2x-6,x-5)在第四象限,∴260 {50xx->-<,解得:3<x<5.故选:A.【点睛】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四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0,﹣4)在()A.x轴上B.y轴上C.原点D.与x轴平行的直线上【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点P的坐标为(0,﹣4)即可判断点P(0,﹣4)在y轴上.【详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0,﹣4)在y 轴上,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熟练掌握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13.若点(24,24)P m m -+在y 轴上,那么m 的值为( )A .2B .2-C .2±D .0【答案】A【解析】【分析】依据点P (2m-4,2m+4)在y 轴上,其横坐标为0,列式可得m 的值.【详解】∵P (2m-4,2m+4)在y 轴上,∴2m-4=0,解得m=2,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点的坐标,解题关键在于掌握y 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点P 在第四象限,且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1,到y 轴的距离为3,则点的坐标为( )A .(3,-1)B .(-3,1)C .(1,-3)D .(-1,3)【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点到x 轴的距离是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 轴的距离是横坐标的绝对值,结合第四象限点(+,-),可得答案.【详解】解:若点P 在第四象限,且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1,到y 轴的距离为3,则点的坐标为(3,-1),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5.如图,象棋盘上,若“将”位于点(1,﹣2),“象”位于点(5,0),则炮位于点( )A.(﹣1,1)B.(﹣1,2)C.(﹣2,1)D.(﹣2,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将”的位置向左平移一个单位所得直线是y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所得直线是x轴,根据“炮”的位置,可得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由坐标系知炮位于点(﹣2,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利用“将”的位置向左平移一个单位所得直线是y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所得直线是x轴是解题关键.-有意义,那么直角坐标系中 P(m,n)的位置在()16.mmn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C【解析】【分析】先根据二次根式与分式的性质求出m,n的取值,即可判断P点所在的象限.【详解】依题意的-m≥0,mn>0,解得m<0,n<0,故P(m,n)的位置在第三象限,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坐标所在象限,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二次根式与分式的性质.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A(0,2),B(﹣1,0),C(0.﹣2),D为顶点构造平行四边形,下列各点中,不能作为顶点D的坐标是()A.(﹣1,4)B.(﹣1,﹣4)C.(﹣2,0)D.(1,0)【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可以解决问题.【详解】若以AB为对角线,则BD∥AC,BD=AC=4,∴D(-1,4)若以BC为对角线,则BD∥AC,BD=AC=4,∴D(-1,-4)若以AC为对角线,B,D关于y轴对称,∴D(1,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关键是熟练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解决问题.18.若x轴上的点P到y轴的距离为3,则点P的坐标为()A.(3,0)B.(3,0)或(–3,0)C.(0,3)D.(0,3)或(0,–3)【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可得P点的纵坐标,根据点P到y轴的距离是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可得答案.【详解】由x轴上的点P,得P点的纵坐标为0,由点P到y轴的距离为3,得P点的横坐标为3或-3,∴点P的坐标为(3,0)或(-3,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利用y轴上点的横坐标为得出P点的横坐标是解题关键,注意点到x轴的距离是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一点(m,n),规定以下两种变换:①f(m,n)=(m,﹣n),如f(2,1)=(2,﹣1);②g(m,n)=(﹣m,﹣n),如g(2,1)=(﹣2,﹣1).按照以上变换有:f[g(3,4)]=f(﹣3,﹣4)=(﹣3,4),那么g[f(3,2)]等于()A.(3,2) B.(3.﹣2) C.(﹣3,2) D.(﹣3,﹣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f、g的规定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g[f(3,2)]=g(3,﹣2)=(﹣3,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读懂题目信息,理解f、g的运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0.如果点P(m+3,m+1)在x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A.(0,2)B.(2,0)C.(4,0)D.(0,﹣4)【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点P在x轴上,即y=0,可得出m的值,从而得出点P的坐标.【详解】根据点P在x轴上,即y=0,可得出m的值,从而得出点P的坐标.解:∵点P(m+3,m+1)在x轴上,∴y=0,∴m+1=0,解得:m=﹣1,∴m+3=﹣1+3=2,∴点P的坐标为(2,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注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x轴上时纵坐标为0,得出m的值是解题关键.。

新初中数学函数之平面直角坐标系难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新初中数学函数之平面直角坐标系难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新初中数学函数之平面直角坐标系难题汇编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0,﹣4)在( )A .x 轴上B .y 轴上C .原点D .与x 轴平行的直线上【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点P 的坐标为(0,﹣4)即可判断点P (0,﹣4)在y 轴上.【详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0,﹣4)在y 轴上,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熟练掌握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长方形ABCD 的三个顶点()(32),(12),1,1,A B C ---,,则第四个顶点D 的坐标是( ).A .()2,1-B .(3,1)-C .()2,3-D .(3,1)-【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对边相等且每个角都是直角),由矩形ABCD 点的顺序得到CD ⊥AD ,可以把D 点坐标求解出来.【详解】解:根据矩形ABCD 点的顺序可得到CD ⊥AD , 又∵()(32),(12),1,1,A B C ---,, ∴A 、B 纵坐标相等,B 、C 横坐标相等,∴A 、D 横坐标相等,即3;D 、C 纵坐标相等,即-1,因此(31)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和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利用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是解题的关键.3.如果点M (3a ﹣9,1+a )是第二象限的点,则a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C.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点在第二象限的条件是: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解:∵点M(3a﹣9,1+a)是第二象限的点,∴,解得﹣1<a<3.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A.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点的坐标.4.点P(a,b)在y轴右侧,若P到x轴的距离是2,到y轴的距离是3,则点P的坐标为()A.(﹣3,2)B.(﹣2,3)C.(3,2)或(3,﹣2)D.(2,3)或(2,﹣3)【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点P在y轴右侧可知点P在第一象限或第四象限,结合点P到x轴的距离是2可知点P的纵坐标是2或2-,而再根据其到y轴的距离是3得出点P的横坐标是3,由此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点P在y轴右侧,∴点P在第一象限或第四象限,又∵点P到x轴的距离是2,到y轴的距离是3,-,横坐标是3,∴点P的纵坐标是2或2-),∴点P的坐标是(3,2)或(3,2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5.已知点A 的坐标为(a +1,3﹣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点A 在y 轴上,则a =3B .若点A 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则a =1C .若点A 到x 轴的距离是3,则a =±6D .若点A 在第四象限,则a 的值可以为﹣2【答案】B【解析】【分析】依据坐标轴上的点、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以及不同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 .若点A 在y 轴上,则a +1=0,解得a =﹣1,故本选项错误;B .若点A 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则a +1=3﹣a ,解得a =1,故本选项正确;C .若点A 到x 轴的距离是3,则|3﹣a |=3,解得a =6或0,故本选项错误;D .若点A 在第四象限,则a +1>0,且3﹣a <0,解得a >3,故a 的值不可以为﹣2;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轴上的点、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以及不同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题时注意:横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纵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6.如图,点P 在第二象限,OP 与x 轴负半轴的夹角是α,且35,cos 5OP α==,则P 点的坐标为()A .()3,4B .()3,4-C .()4,3-D .()3,5-【答案】B【解析】【分析】 过点P 作PA ⊥x 轴于A ,利用35,cos 5OP α==求出OA ,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PA 即可得到点P 的坐标.【详解】过点P作PA⊥x轴于A,∵35,cos5 OPα==,∴3cos535OA OPα=⋅=⨯=,∴22PA OP OA=-=4,∵点P在第二象限,∴点P的坐标是(-3,4)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函数,勾股定理,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点,解题中注意点所在象限的坐标的符号特点.7.若点M的坐标为2-a b|+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点M在x轴正半轴上B.点M在x轴负半轴上C.点M在y轴正半轴上D.点M在y轴负半轴上【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根据二次根式的定义及绝对值的性质分别判断出点M的横、纵坐标的符号;然后根据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进行分析即可作出判断.【详解】2a-有意义,则-a2≥0,∴a=0.∵|b|≥0,∴|b|+1>0,∴点M在y轴的正半轴上.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点的坐标的知识,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正方形O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OA1B1C1,依此方式,绕点O连续旋转2018次得到正方形OA2018B2018C2018,如果点A的坐标为(1,0),那么点B2018的坐标为()A.(1,1)B.(0,2)C.(20,)D.(﹣1,1)【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图形可知:点B在以O为圆心,以OB为半径的圆上运动,由旋转可知:将正方形O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OA1B1C1,相当于将线段OB绕点O逆时针旋转45°,可得对应点B的坐标,根据规律发现是8次一循环,可得结论.详解:∵四边形OABC是正方形,且OA=1,∴B(1,1),连接OB,由勾股定理得:2,由旋转得:OB=OB1=OB2=OB32,∵将正方形O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OA1B1C1,相当于将线段OB绕点O逆时针旋转45°,依次得到∠AOB=∠BOB1=∠B1OB2=…=45°,∴B1(02),B2(-1,1),B3(20),…,发现是8次一循环,所以2018÷8=252 (2)∴点B2018的坐标为(-1,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也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规律型:点的坐标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规律的方法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是坐标原点,四边形ABOC是正方形,其中,点A 在第二象限,点,B C在x轴、y轴上.若正方形ABOC的面积为36,则点A的坐标是( )A .()6,6-B .()6,6-C .()6,6-D .()6,6- 【答案】B【解析】【分析】 由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把正方形的边长计算出来,根据点A 在第二象限和,B C 在x 轴、y 轴上,可以得到点A 的坐标.【详解】解:∵正方形ABOC 的面积为36,∴假设正方形ABOC 的边长为x ,则236x =,解得6x =或者6x =-(舍去),又∵点A 在第二象限,因此,A 点坐标为()6,6-,点,B C 在x 轴、y 轴上,故B 为答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以及直角坐标系的基本特点,知道正方形面积能反过来求正方形的边长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直线m ⊥n ,在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 轴∥m ,y 轴∥n ,点A 的坐标为(-4,2),点B 的坐标为(2,-4),则坐标原点为( )A .O 1B .O 2C .O 3D .O 4【答案】A试题分析:因为A 点坐标为(-4,2),所以,原点在点A 的右边,也在点A 的下边2个单位处,从点B 来看,B (2,-4),所以,原点在点B 的左边,且在点B 的上边4个单位处.如下图,O 1符合.考点:平面直角坐标系.11.已知点P (1﹣a ,2a+6)在第四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3B .﹣3<a <1C .a >﹣3D .a >1【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第四象限的点的横坐标是正数,纵坐标是负数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即可.【详解】解:∵点P (1﹣a ,2a+6)在第四象限, ∴10260a a ->⎧⎨+<⎩解得a <﹣3.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无解).12.若点(24,24)P m m -+在y 轴上,那么m 的值为( )A .2B .2-C .2±D .0【答案】A【解析】【分析】依据点P (2m-4,2m+4)在y 轴上,其横坐标为0,列式可得m 的值.∵P (2m-4,2m+4)在y 轴上,∴2m-4=0,解得m=2,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点的坐标,解题关键在于掌握y 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3,2),(3,1),(3,0),(4,0).根据这个规律探索可得,第100个点的坐标为( )A .(14,8)B .(13,0)C .(100,99)D .(15,14)【答案】A【解析】【详解】由图形可知:点的个数依次是1、2、3、4、5、…,且横坐标是偶数时,箭头朝上, ∵1+2+3+…+13=91,1+2+3+…+14=105,∴第91个点的坐标为(13,0),第100个点横坐标为14.∵在第14行点的走向为向上,∴纵坐标为从第92个点向上数8个点,即为8;∴第100个点的坐标为(14,8).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图形的变化找规律的方法,首先要分析图形中每一列的点人个数的变化规律是,1,2,3,4,5,…,由此找出第100个点所在的列,再根据奇数列是从上往下依次增加1,偶数列是从下往上依次增加1,由此即可找到第100个点所对应的坐标.14.如果(,)p a b ab +在第二象限,那么点(,)Q a b -在第( )象限A .一B .二C .三D .四【解析】【分析】由点P 在第二象限得到a+b<0,ab>0,即可得到a 与b 的符号,由此判断点Q 所在的象限.【详解】∵点P 在第二象限,∴a+b<0,ab>0,∴a<0,b<0,∴-a>0,∴点(,)Q a b 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象限中点的坐标特点,熟记每个象限中的点坐标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5.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位置的是( )A .天益广场南区B .凤凰山北偏东42oC .红旗影院5排9座D .学校操场的西面【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有序数对可以确定坐标位置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解:A 、天益广场南区,不能确定位置,故本选项错误;B 、凤凰山北偏东42o ,没有明确具体位置,故本选项错误;C 、红旗影院5排9座,能确定位置,故本选项正确;D 、学校操场的西面,不能确定位置,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位置的确定,有序数对可以确定一个具体位置,即确定一个位置需要两个条件,二者缺一不可.16.如图,象棋盘上,若“将”位于点(1,﹣2),“象”位于点(5,0),则炮位于点( )A .(﹣1,1)B .(﹣1,2)C .(﹣2,1)D .(﹣2,2)【解析】【分析】根据“将”的位置向左平移一个单位所得直线是y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所得直线是x轴,根据“炮”的位置,可得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由坐标系知炮位于点(﹣2,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利用“将”的位置向左平移一个单位所得直线是y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所得直线是x轴是解题关键.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是菱形,点C的坐标为()2,3,则菱形OABC的面积是()A6B13C 3132D.313【答案】D【解析】【分析】作CH⊥x轴于点H,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C的长,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OA=OC,即可求解.【详解】如图所示,作CH⊥x轴于点H,∵四边形OABC 是菱形,∴OA =OC ,∵点C 的坐标为()2,3,∴OH =2,CH =3,∴OC =22OH CH +=2223+=13∴菱形OABC 的面积=OA·CH =313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公式,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OB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1,3)A ,(0,0)O ,(2,0)B ,第一次将三角形AOB 变换成三角形11AOB ,1(2,3)A ,1(4,0)B ;第二次将三角形11AOB 变换成三角形22A OB ,2(4,3)A ,2(8,0)B ;第三次将三角形22A OB 变换成三角形33A OB …,则2020B 的横坐标是( )A .20192B .20202C .20212D .20222【答案】C【解析】【分析】 对于A 1,A 2,A n 坐标找规律可将其写成竖列,比较从而发现A n 的横坐标为2n ,而纵坐标都是3,B n 的纵坐标总为0,横坐标为2n+1,即可得到2020B 的横坐标.【详解】解:因为B (2,0),B 1(4,0),B 2(8,0),B 3(16,0)…纵坐标不变,为0, 同时横坐标都和2有关为2n+1,那么B 的坐标为2020B (20212,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观察图形及总结规律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找到点B 横坐标都与2有关的规律.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一点(m ,n ),规定以下两种变换: ①f (m ,n )=(m ,﹣n ),如f (2,1)=(2,﹣1);②g (m ,n )=(﹣m ,﹣n ),如g (2,1)=(﹣2,﹣1).按照以上变换有:f[g (3,4)]=f (﹣3,﹣4)=(﹣3,4),那么g[f (3,2)]等于( )A .(3,2)B .(3.﹣2)C .(﹣3,2)D .(﹣3,﹣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f 、g 的规定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g [f (3,2)]=g (3,﹣2)=(﹣3,2).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读懂题目信息,理解f 、g 的运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中心,把点()2,3A 逆时针旋转180︒,得到点B ,则点B 的坐标为( )A .()2,3-B .()2,3--C .(2,3)-D .(3,2)--【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详解】由题意A ,B 关于O 中心对称,∵A (2,3),∴B (-2,-3),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中心对称,坐标与图形的变化,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函数之平面直角坐标系难题汇编含解析

函数之平面直角坐标系难题汇编含解析

函数之平面直角坐标系难题汇编含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 )A .(-1,1)B .(-1,-1)C .(1,1)D .(1,-1)【答案】D【解析】【详解】 解:根据第四象限的坐标特征,易得小手盖住的点的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选项D 符合此特征,故选:D2.点P(1﹣2x ,5x ﹣1)在第四象限,则x 的范围是( )A .15x <B .12x <C .1152x <<D .12x >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点的位置得出不等式组,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详解】解:∵点P (1﹣2x ,5x ﹣1)在第四象限,120510x x ->⎧∴⎨-<⎩, 解得:15x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位置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根据题意得出不等式组是解此题的关键.3.如果点P (),3m 在第二象限,那么点Q ()3,m -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第二象限的横坐标小于零可得m 的取值范围,进而判定Q 点象限.【详解】解:由点P (),3m 在第二象限可得m <0,再由-3<0和m <0可知Q 点在第三象限, 故选择C.【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坐标的符号特征.4.已知直线y x m =-+与直线1y x =-的交点在第四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1m >-B .1m <C .11m -<<D .11m -≤≤【答案】C【解析】【分析】解方程组求出交点坐标,根据交点在第四象限得到不等式组,即可求出答案.【详解】 解方程组1y x m y x =-+⎧⎨=-⎩,得1212m x m y +⎧=⎪⎪⎨-⎪=⎪⎩, ∴直线y x m =-+与直线1y x =-的交点坐标是(12+m ,12m - ), ∵交点在第四象限, ∴102102m m +⎧>⎪⎪⎨-⎪<⎪⎩, 得-1<m<1,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一次函数交点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交点的横纵坐标即是方程组的解,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特点,熟记每个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是解题的关键.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干个半径为2个单位长度,圆心角为60︒的扇形组成一条连续的曲线,点P 从原点O 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上下起伏运动,点在直线上的速度为2个单位长度/秒,点在弧线上的速度为23π个单位长度/秒,则2019秒时,点P 的坐标是( )A .()2019,0B .()2019,3C .()2019,3-D .()2018,0【答案】C【解析】【分析】 如图,过半径OA 的端点A 作AB x ⊥轴于点B ,设第n 秒运动到点n P (n 为自然数),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和扇形的弧长公式求得414+34+442(41,3),(42,0),(43,3),(44,0)n n n n P n P n P n P n +++++-+,根据201945043=⨯+即可求解点P 的坐标.【详解】如图,过半径OA 的端点A 作AB x ⊥轴于点B ,设第n 秒运动到点n P (n 为自然数)2,60OA AOB ︒=∠=Qsin 3cos 1AB OA AOB OB OA AOB ∴=⋅∠==⋅∠=,圆心角为60°的扇形的弧长为60221803ππ⨯= 12345(13),(2,0),(3,3)(4,0),3),,P P P P P ∴-L1244(413),n n P n P ++∴+4+34+4(42,0),(43,3),(44,0)n n n P n P n ++-+201945043=⨯+Q∴2019秒时,点P 的坐标为(2019,3-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类的规律题,掌握各点坐标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6.下列结论:①坐标为3-的点在经过点(3,0)-且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②0m ≠时,点()2,P m m -在第四象限;③点()3,4-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3,4)--;④在第一象限的点N 到x 轴的距离是1,到y 轴的距离是2,则点N 的坐标为(2,1).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 【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点的坐标的概念,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特征以及不同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得到正确结论.【详解】①横坐标为3-的点在经过点(3,0)-且平等于y 轴的直线上,故正确;②当0m ≠时,点()2,P m m -在第四象限或第一象限,故错误;③与点()3,4-关于y 对称点的坐标是(3,4),故错误;④在第一象限的点N 到x 轴的距离是1,到y 轴的距离是2,则点N 的坐标为(2,1),故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的概念,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特征以及不同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7.如图,点P 在第二象限,OP 与x 轴负半轴的夹角是α,且35,cos 5OP α==,则P 点的坐标为()A .()3,4B .()3,4-C .()4,3-D .()3,5-【答案】B【解析】【分析】 过点P 作PA ⊥x 轴于A ,利用35,cos 5OP α==求出OA ,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PA 即可得到点P 的坐标.【详解】过点P 作PA ⊥x 轴于A , ∵35,cos 5OP α==, ∴3cos 535OA OP α=⋅=⨯=,∴22=-=4,PA OP OA∵点P在第二象限,∴点P的坐标是(-3,4)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函数,勾股定理,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点,解题中注意点所在象限的坐标的符号特点.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点P(3,2)到x轴距离是3B.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3)和点(﹣2,3)表示同一个点C.若y=0,则点M(x,y)在y轴上D.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三象限内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同号【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点的坐标到坐标轴的距离、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及第三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特点逐一判断可得.【详解】A、点P(3,2)到x轴距离是2,此选项错误;B、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3)和点(﹣2,3)表示不同的点,此选项错误;C、若y=0,则点M(x,y)在x轴上,此选项错误;D、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三象限内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同为负号,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到坐标轴的距离、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及第三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特点.9.若点P(x,y)在第三象限,且点P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2,则点P的坐标是( )A.(-2,3) B.(-2,-3) C.(2,-3) D.(2,3)【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3,则这一点的纵坐标是3或-3,到y 轴的距离为2,那么它的横坐标是2或-2,再根据点P 所处的象限即可确定点P 的坐标.【详解】∵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3,∴点的纵坐标是3或-3,∵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2,∴点的横坐标是2或-2,又∵点P 在第三象限,∴点P 的坐标为:(-2,-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的几何意义,横坐标的绝对值就是点到y 轴的距离,纵坐标的绝对值就是到x 轴的距离.10.如图,已知A :(1,0).A 2(1,-1),A 3(-1,-l).A 4 (-1, 1), A 5 (2, 1),...则点A 2020的坐标是( )A .(506,505)B .(-505,-505)C .(505,-505)D .(-505,505)【答案】D【解析】【分析】 经过观察可得在第一象限的在格点的正方形的对角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依次加1,纵坐标依次加1,在第二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依次加-1,纵坐标依次加1;在第三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依次加-1,纵坐标依次加-1,在第四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依次加1,纵坐标依次加-1,第二,三,四象限的点的横纵坐标的绝对值都相等,并且第三,四象限的横坐标等于相邻4的整数倍的各点除以4再加上1,由此即可求出点A 2020【详解】解:易得4的整数倍的各点如:4812,,A A A∵20204505÷=,∴点2020A 在第二象限,∴2020A 是第二象限的第505个点,∴2020A的坐标为(-505,50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规律,属于规律型,考查点的坐标,首先确定象限,再找出点之间的规律.11.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点M(-2,3)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B【解析】∵−2<0,3>0,∴(−2,3)在第二象限,故选B.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3a﹣5,a+1).若点A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且点A在y轴的右侧,则a的值为()A.1 B.2 C.3 D.1 或 3【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点A的横、纵坐标相等或互为相反数,然后列出方程即可求出a的两个值,最后根据点A在y轴的右侧,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点A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3a﹣5=a+1或3a﹣5=﹣(a+1),解得:a=3或1,∵点A在y轴的右侧,∴点A的横坐标为正数,∴3a﹣5>0,∴a>53,∴a=3,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点的坐标特征,掌握点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则点的横、纵坐标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3.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和小刚的位置如图所示,如果小华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小刚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 .(5,4)B .(4,5)C .(3,4)D .(4,3)【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已知两点的坐标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确定其它各点的坐标即可解答.【详解】如果小华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如图所示就是以小华为原点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所以小刚的位置为(4,3).故选D .【点睛】本题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点的位置,关键是由已知条件正确确定坐标轴的位置.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点(),P x y ,我们把点()1,1P y x '-++叫做点P 的伴随点.已知点1A 的伴随点为2A ,点2A 的伴随点为3A ,点3A 的伴随点为4A ,…,这样依次得到点123,,,,,n A A A A L L .若点1A 的坐标为()3,1,则点2019A 的坐标为( ) A .()0,2-B .()0,4C .()3,1D .()3,1-【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伴随点”的定义依次求出各点,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用2019除以4,根据商和余数的情况确定点A 2019的坐标即可.【详解】解:A 1的坐标为(3,1),则A 2(-1+1,3+1)=(0,4),A 3(-4+1,0+1)=(-3,1),A 4(0,-2),A 5(3,1),…,依此类推,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2019÷4=504…3,∴点A 2019的坐标与A 3的坐标相同,为(-3,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点的坐标规律,理解“伴随点”的定义并求出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是解题的关键.15.若点P(a ,b)在第二象限,则点Q(b ,1﹣a)所在象限应该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A【解析】【分析】先根据点P(a ,b)在第二象限判断出a <0,b >0,据此可得1﹣a >0,从而得出答案.【详解】∵若点P(a ,b)在第二象限,∴a <0,b >0,则1﹣a >0,∴点Q(b ,1-a)所在象限应该是第一象限,故选:A .【点睛】本题是象限的考查,解题关键是判断横、纵坐标的正负16.如果(,)p a b ab +在第二象限,那么点(,)Q a b -在第( )象限A .一B .二C .三D .四【答案】D【解析】【分析】由点P 在第二象限得到a+b<0,ab>0,即可得到a 与b 的符号,由此判断点Q 所在的象限.【详解】∵点P 在第二象限,∴a+b<0,ab>0,∴a<0,b<0,∴-a>0,∴点(,)Q a b 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象限中点的坐标特点,熟记每个象限中的点坐标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7.若x 轴上的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3,则点P 的坐标为( )A .(3,0)B .(3,0)或(–3,0)C .(0,3)D .(0,3)或(0,–3)【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x 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可得P 点的纵坐标,根据点P 到y 轴的距离是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可得答案.【详解】由x 轴上的点P ,得P 点的纵坐标为0,由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3,得P 点的横坐标为3或-3,∴点P 的坐标为(3,0)或(-3,0),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利用y 轴上点的横坐标为得出P 点的横坐标是解题关键,注意点到x 轴的距离是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一点(m ,n ),规定以下两种变换: ①f (m ,n )=(m ,﹣n ),如f (2,1)=(2,﹣1);②g (m ,n )=(﹣m ,﹣n ),如g (2,1)=(﹣2,﹣1).按照以上变换有:f[g (3,4)]=f (﹣3,﹣4)=(﹣3,4),那么g[f (3,2)]等于( )A .(3,2)B .(3.﹣2)C .(﹣3,2)D .(﹣3,﹣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f 、g 的规定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g [f (3,2)]=g (3,﹣2)=(﹣3,2).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读懂题目信息,理解f、g的运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Y的顶点O,A,C的坐标分别为(0,0),(4,0),(1,3),则顶点B 19.如图,若OABC的坐标为()A.(4,1)B.(5,3)C.(4,3)D.(5,4)【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点的平移性质,即可求出点B的坐标.【详解】解:∵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OC∥AB,OA∥BC,∴点B的纵坐标为3,∵点O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C,∴点A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B,∴点B的坐标为:(5,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点坐标平移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解题.20.如图,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5)、(3,5),则点C坐标为()A.(﹣2,6)B.(﹣1,6)C.(﹣2,7)D.(﹣1,7)【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A、B的坐标判断出y轴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结合图形可得点C的纵坐标比A、B的纵坐标大2,然后解答即可.【详解】如图所示,∵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5)、(3,5),∴则点C坐标为(﹣1,7),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准确识图,判断出y轴的位置以及点C的纵坐标与点A、B的纵坐标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E
-4
-5
-6
1. ΔABC中,点 A的坐标为(0,1),点
C的坐标为(4,3),如果要使 ΔABD与
ΔABC全等,那么点D 的坐标是
(4,-1) .
y
或(-1,3)
或(-1,-1)
C
A
B
O
x
2.已知:如图,O为坐标原点,四边形
OABC为矩形,A(10,0) ,C(0,4),点
D是OA的中点,点P在BC上运动.
5.对任意实数x,点 (x, x2-2x )一定不在
( C)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6. (1)三角形ABO是以OB为底的等腰三角形, 点O为坐标原点,点B在x轴上,点B与坐标 原点的距离为3,点A与x轴的距离为2,写 出A,B的坐标_A_(_1_.5_,_2_) _B_(_3_,0_)_;或__A_(_1_.5_,_-2_)_B__(3.,0);
它到y轴距离的2倍,则m=_-_7__或___3__. 7
3.已知点P(a+1,2a-1)关于x轴的对 称点在第一象限,a的取值范围是 1 a. 1
2
4. 点P(4,y) 在第一象限内, 且OP与x 轴正
半轴的夹角为60° , 则OP等于 ( C )
(A) 4 3 (B) 4 3 (C) 8
3
(D) 2
(1)当△ODP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
则P点的坐标为(_3__,4__)_____. 或(2,4) 或(8,4)
(2)当△ODP是边长
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则P点的坐标为
(_3_,_4_)__或__(_2_,_4__)_或__(_8_,_4_.) 或(2.5,4)
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
或A( 5 - 3,2), B(-3,0) 或A( 5 - 3,-2), B(-3,0) 或A( 5,2), B(-3,0) 或A( 5,-2), B(-3,0) 或A(- 5 - 3,2), B(-3,0)或A(- 5 - 3,-2), B(-3,0)
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 (1,1) ,点B的坐标为(11,1) ,点C到直线 AB的距离为4,且 ΔABC是直角三角形,
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给出下
列结论:① DCP BOP 的值不变,பைடு நூலகம்
CPO
② DCP CPO 的值不变,其中有且只有一个
BOP
是正确的,请你找出这个结论并求其值.
y
①的值为1,
①正确。
C
D
P
A
B
O
x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地点击鼠标, 留下同学们的风采。
_P_'_(_b_,_a_)_(不必证明);
7y
6
l
5
C
(3)已知两点D(1,-3)、E(-1,-4),
4 3
试在直线l上确定一点Q,使点
2A
B
Q到D、E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
1
'
A
-6 -5 -4 -3 -2 -1 O 1 2 3 4 5 6 x
并求出这个距离和为___2_9__.
-1 -2
-3
'
D
平面直角 坐标系
1. 到x轴的距离等于2的点组成的图形是
(D)
A. 过点(0,2)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 B. B. 过点(2,0)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 C. 过点(0,-2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 D. 分别过(0,2)和(0,-2)且与x轴平 行的两条直线
2. 已知点M(2m+1,3m-5)到x轴的距离是
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 ”方向排列,
如(1,0),(2,0),(2,1),(3,
2),(3,1),(3,0),…,根据这
个规律探究可得,第100个点的坐标
为 (14,8) . y
(5,4)
(4,3) (5,3)
(3,2) (4,2) (5,2)
(2,1) (3,1) (4,1) (5,1)
O (1,0) (2,0) (3,0) (4,0) (5,0)
x
4.(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
S 积 四边形ABDC .C(0,2) D(4,2) S四边形ABCD 8
(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连接PA,PB,使 SPAB=
y
S四边形ABDC ,若存在这样
一点,求出点P的坐标,若 C
D
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P(0,4)
A
O
-1
B
3
x
(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PO,
或A(-1.5,2) B(-3,0);或A(-1.5,-2) B(-3,0);
6. (2)三角形ABO是以OB为腰的等腰三角形,
点O为坐标原点,点B在x轴上,点B与坐标
原点的距离为3,点A与x轴的距离为2,写
出A,B的坐标A_(__5_,_2_),_B__(3_,_0_)或__A_(_3_- __5_,2_)_, _B_(.3,0) 或A( 5,-2), B(3,0)或A(- 5,2), B(3,0) 或A(- 5,-2), B(3,0)或A(3 - 5,-2), B(3,0) 或A(3 5,2), B(3,0)或A(3 5,-2), B(3,0) 或A(- 5,2), B(-3,0)或A(- 5,-2), B(-3,0)
坐标为(2,0),请在图中分别标明B(5,3) 、C(-2,5) 关于直
线l的对称点 的位置,并写出他们的坐标:_B_'_(_3_,_5_)___、
__C__'(_5_,_-_2__) ;(2)结合图形观察以上三组点的坐标,你会
发现:坐标平面内任一点P(a,b)关于第一、三象限的角
平分线l的对称点 的坐标为
则满足条件的点 C有___8__个.
(1)当∠A=90°时,C(1,5)或(1,-3) (2)当∠B=90°时,C(11,5)或(11,-3) (3)当∠C=90°时,C(3,5)或(9,5)
或(3,-3)或(9,-3)
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是第一、三象限的
角平分线. (1)由图观察易知A(0,2)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