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思考
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浅析
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浅析第一篇: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浅析新疆是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屏障,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但是由于国家机制与用人单位对少数民族毕业生的汉语水平标准的提高,每年都有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处于待业状态。
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明显,而此种情况在南疆更为明显。
大部分生源为南疆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大多更愿意留在首府乌鲁木齐,不愿意下基层,这就使乌鲁木齐的就业率饱和,基层的岗位空闲,缺少毕业生就业。
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一)大学扩招近几年大学扩招,大学生的入学率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所以每年的毕业生数量也是在增加,但是就业空间有限,并没有因为大学的扩招而相应的增加就业岗位和就业空间。
大学的扩招造成了毕业人数与就业空间不成正比,新疆的企业使用毕业生的能力远远比不上内地企业,这就进一步造成了少数民族学生难就业的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民族毕业生的汉语水平有限,更多的企事业单位更趋向于民考汉毕业生或者汉族毕业生。
由于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阶段,高校毕业生数直线上升。
在此种情况下有人单位选择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
作为新疆的用人单位,他们更希望选择能够清楚表达意识的毕业生作为自己单位的人员,在此种条件下,少数民族毕业生尤其是民考民的学生就很自然被淘汰。
高校扩招提高了升学率却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就业率。
(二)、生活习惯少数民族毕业生由于自身的成长环境的单一性及封闭性,传统文化扩大了少数族毕业生就业的狭隘性及就业限制。
因为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面对的是双向选择,选择的标准也是各有不同。
事实上少数民族毕业生处于被选择的层面,处于劣势。
(三)、专业技能水平与综合文化素质在同等水平下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水平一般处于劣势。
随着社会整体水平的提高,高校所教授的内容也会相应的有所提升,汉语言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一直接受汉语教育,在社会水平整体提高的情况下,汉语言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远远高于民语言学生。
高校少数民族学校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
高校少数民族学校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少数民族学校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少数民族学校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相比于其他学校学生,少数民族学校学生在就业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困境。
据统计数据显示,少数民族学校学生的就业率相对较低,就业质量和就业薪酬也普遍较低。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少数民族学校学生个人的发展,也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针对这一现象,需要对高校少数民族学校学生的就业困境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帮助这一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身发展。
本文旨在对高校少数民族学校学生的就业困境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和学校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启示。
1.2 目的和意义高校少数民族学校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引言少数民族学校学生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就业形势相对较为严峻,其就业困境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高校少数民族学校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及对策,为解决其就业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
具体目的和意义如下:通过对少数民族学校学生就业困境的剖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其面临的实际困境和挑战,有利于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时更加精准地找到问题根源。
探讨少数民族学校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可以为高校和相关部门提供改进就业指导和培训机制的方向,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
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如加强就业指导与培训、优化校企合作机制、政府政策支持等,有望有效缓解少数民族学校学生的就业困境,促进其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2. 正文2.1 少数民族学校学生就业困境一、少数民族学校学生就业机会有限。
由于学校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大部分企业更倾向于招聘本地人或者有较高学历背景的人才,导致少数民族学校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竞争压力较大。
二、就业能力不足。
少数民族学校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很多学校缺乏与职场需求对接的实践机会,导致学生毕业后缺乏实际操作的能力和经验,难以胜任工作岗位。
浅谈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指导
浅谈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指导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他们在高校学习和就业方面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由于文化、语言、地域等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能面临就业岗位少、竞争激烈等问题。
如何帮助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地融入就业市场,成为了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少数民族学生相对于汉族学生来说,在文化、语言、地域等方面会存在一些差异和困难。
首先是语言方面,少数民族学生使用的母语可能是一些少数民族语言,而在就业市场上,普遍要求应聘者具备一定的汉语沟通能力,这就给少数民族学生增加了一些障碍。
其次是文化方面,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这可能会与汉族文化存在一些差异,造成沟通和融入的困难。
再次是地域差异,少数民族学生往往来自较为偏远的地区,他们可能缺乏一些城市化的就业素养和技能,这也给他们的就业带来一些困难。
二、高校就业指导的作用高校是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他们融入就业市场的重要阵地。
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校应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情况的了解和研究,掌握他们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方案提供依据。
高校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职业规划和技能培训工作,帮助他们提高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高校要加强与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合作,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习机会。
高校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心态,增强就业的信心和勇气。
三、就业指导的几点建议在国家的政策支持和高校的关心帮助下,相信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前景将会越来越好。
希望各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能够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就业市场,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形势面临不小的挑战。
虽然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本文将从就业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率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现状分析随着高校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少数民族学生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少数民族学生在全国高校总人数中已占比近10%。
但是,在就业方面,却面临着许多困难。
1.更难找到合适工作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往往更难与主流社会融合,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更为困难。
2.就业机会偏少现实社会中,少数民族在竞争中往往处于一种劣势地位,很难得到与自身学历、能力相符的职位机会。
许多行业给少数民族学生设了一些门槛,职业发展空间比较有限。
3.工资水平略低与其它群体相比,少数民族学生在就业方面往往会落差一些。
一是他们的保守文化和习惯使他们的职业发展及晋升可以说是水土不服;二是有些人由于没有自主择业选择或认知不足,失去了自主权;三是有一些少数民族学生遭遇歧视,工资水平也要落差一些。
二、影响因素分析少数民族学生在就业方面面临着不少的影响因素:1.就业歧视少数民族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很可能遭受到用人单位的歧视。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一些用人单位可能存在偏见,认为少数民族学生的背景与文化不适合公司文化,造成就业机会偏少。
2.语言不通或缺少相关技能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可能面临着语言不通和缺少相关技能的问题。
在就业市场上,语言和相关技能无疑是必要条件。
3.就业观念薄弱由于文化习俗的不同,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缺乏相关的就业观念。
因此,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也缺乏正确处理求职、面试等方面的技巧。
三、对策分析对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问题,需要采取多种策略来帮助他们。
具体而言:1.政策支持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为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提供一定的支持,如为他们提供更多和更好的求职信息,并加大对少数民族学生用工市场的监管力度,为他们垫平求职障碍。
高校少数民族学校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
高校少数民族学校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提高,高等教育的普及率逐步提升,但是对于我国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就业困境依然存在。
据统计,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就业率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就业岗位多集中在教育、医疗等行业,缺少高技能、高薪资的就业机会。
因此,本文将就高校少数民族学校就业困境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就业困境1.地区发展及文化差异少数民族所在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就业机会和岗位相对较少,加之不同民族之间文化差异较大,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
2.语言和文化障碍少数民族学生往往由于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在就业中遭受到一定的困扰。
由于他们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与主流社会存在较大差异,往往使得其沟通和适应能力不足。
3.学历和技能不足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处环境较为单一,缺乏机会和资源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技能培养,导致其在毕业后无法胜任一些高端职位,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
二、对策分析1.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的政策支持和倾斜,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他们的就业。
2.专业及技能培养高校少数民族学校应加强专业及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竞争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3.文化交流和语言培训学校应加强文化交流和语言培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和适应能力,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4.拓宽就业领域学校应积极拓宽就业领域,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提高其就业经验和就业技能,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5.搭建多渠道就业平台学校应积极搭建多渠道就业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广阔的就业选择,提高其就业成功率。
总之,尽管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困境依然存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策的倾斜,通过高校的努力和支持,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前景将会更加光明,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高校少数民族学校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
高校少数民族学校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势逐渐趋紧,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令人堪忧的就业困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其对策。
一、就业现状1、招聘歧视在就业市场中很多用人单位会存在一些歧视现象,很多招聘人员对于名字、籍贯等因素会有一定的偏见,从而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在面试和就业中受到歧视和压制。
这类歧视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机会和竞争力。
2、少数专业就业率低少数民族学生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往往会选择就近就业,但是这些地区的经济处于发展初期,对于少数民族专业的需求不如对于其他专业的需求。
所以,少数民族专业的就业率总体上相对偏低,与其他专业相比处于劣势地位。
3、教育水平不足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水平普遍相对较低,且就业技能与市场需求不相符,这也使得很多用人单位对他们不够看重,难以获得优质岗位和高薪职位。
二、对策措施1、减少歧视,提高歧视意识应该通过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建设和宣传,遏制招聘歧视现象的存在,并加强对招聘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歧视意识。
同时,少数民族学生应该更好地自我推销并展示自己的特点和潜力,争取更多岗位的机会。
2、增加就业机会,鼓励创业应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扶持力度,多引导和培养一批创业者和产业投资人士,通过增加就业机会和扶持少数民族自主创新,推动少数民族学生就业。
3、提高教育水平,适应市场需求应该加强教育体制改革和课程设置的调整,重视少数民族学生发掘和激发其潜能和创造力,注重培训和提升其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为少数民族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困境并非不可改变的,需要用人单位、政府和学校共同努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优质的教育资源,鼓励创业精神和创新潜力,扶持他们走向成功的道路。
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帮扶问题研究
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帮扶问题研究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并逐渐成为大学毕业生。
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诸多原因,少数民族毕业生在就业方面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
针对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帮扶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制定合适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他们顺利就业、融入社会。
一、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现状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情况相对较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少数民族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普遍面临着地域偏差问题。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很多毕业生不得不外出就业,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少数民族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也经常被歧视和不公平对待。
有些用人单位对他们的族裔、文化传统等存在认知偏差,导致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受到影响。
少数民族毕业生在专业对口、职业技能等方面存在不足,这使得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较弱,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针对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促进他们顺利就业、融入社会。
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支持力度,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提高当地教育水平,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还应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宣传和教育,消除歧视观念,促进全社会对少数民族的包容和理解。
还应引导和鼓励少数民族毕业生到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加强对他们的就业指导和帮扶,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就业。
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重视,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
通过一些相关帮扶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一些少数民族毕业生已经取得了不俗的就业成绩,并成为了就业的成功典范。
在西部地区就业政策的支持下,一些少数民族毕业生选择回到家乡就业,参与当地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成为了当地的技术骨干和企业家。
一些少数民族毕业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不懈的求职,成功进入了大型企业和知名机构工作,成为了行业内的佼佼者。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及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及对策研究一、引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据绝大多数,而其他少数民族则分布在不同的地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相对于汉族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方面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就业能力不足。
本文旨在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及提出对策研究,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提供参考。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分析1. 就业环境不利少数民族多分布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或是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这些地区的就业环境通常相对较差。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这样的地区就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大,就业机会更少。
2. 文化差异造成的就业障碍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造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求职中的障碍,有些企业在招聘时可能存在歧视现象,认为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差异会影响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因此对少数民族应聘者持保留态度。
3. 教育资源不足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大学生的基础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就业能力不足。
4. 少数民族大学生求职观念不够成熟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就业市场的了解不够,对自身的能力和就业定位存在偏差,导致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盲目性和迷茫感。
1. 加强教育资源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础教育水平,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增强其实际就业能力。
2.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职业技能的培训。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掌握实用的专业技能,提高其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3. 加强就业指导与创业培训政府和高校可以加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力度,帮助他们正确树立就业观念,提高求职技巧,增强职场适应能力。
同时也可以加强创业培训,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来实现就业。
4. 加强宣传教育,消除歧视观念在招聘过程中,加强对歧视行为的打击,宣传政策法规,使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正确对待少数民族学生,减少歧视行为,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造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
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研究
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研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民族院校在培养人才、传承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民族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面临着一定的困境。
本文将从就业现状、原因以及解决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就业现状据统计,我国少数民族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而民族院校毕业生在全国高等教育总人数中仅占0.82%。
虽然少数民族人才日益受到重视,但是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依然严峻。
在实际就业中,民族院校毕业生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就业率低: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比一般本科生低,尤其是某些地区的民族院校就业率更是极低。
2.就业难度大:民族院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障碍,如区域歧视、语言不通和缺少社会经验等。
3.就业范围有限:民族院校毕业生往往只能选择到所在的少数民族地区就业,较难进入国内各大城市的优质企业、机构工作。
二、原因当前,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涉及到各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人才结构不适应:民族院校多数以培养少数民族学生为主,培养的人才结构较为单一,其本科毕业生主要以文科居多,科技创新人才较少,这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2.区域限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足、产业布局不合理、城乡差异大等因素,给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限制。
3.就业观念不适应:部分民族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往往希望能够在所在地区就业,缺乏对国家战略发展的认识,这也是导致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三、解决措施针对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寻求解决之策。
1.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在教育教学上,民族院校应该加强专业设置,培养更多的高层次缺乏人才,扩大就业范围,增加就业机会。
2.加强对民族院校毕业生的帮助和扶持力度: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对民族院校毕业生的支持,加大就业招聘力度。
3.加强社会培训和实践:民族院校学生应该加强社会实践和社会技能培训,提升其职业技能水平,从而增强自身竞争力。
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趋势及应对
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趋势及应对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少数民族教育水平的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许多挑战,但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和潜力。
本文将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趋势和应对策略的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就业目标。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
就业岗位分布不均。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相对欠发达,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本地就业岗位较少,往往面临着就业机会不足的问题。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较大。
由于受到学历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与汉族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更容易受到就业歧视。
就业能力较差。
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教育水平和就业技能的限制,就业能力较差,难以适应现代职业需求。
未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将更加明显。
一是就业机会纷繁多样。
随着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加大支持力度,少数民族地区的就业机会将逐渐增加,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
二是就业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少数民族大学生需要具备更强的竞争力才能顺利就业。
三是就业环境越来越多元化。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国际化就业环境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少数民族大学生需要具备更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才能更好地适应就业环境。
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机会,消除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歧视。
2. 提高教育质量和就业能力。
学校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职业需求。
3. 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学校应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提高他们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
高校少数民族学校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
高校少数民族学校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率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接受教育。
少数民族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困境。
本文将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和教育水平与大众化就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少数民族学生的学术基础较为薄弱,缺乏对现代企业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了解。
就业市场上的就业机会有限。
由于少数民族学生毕业的大学专业多为人文社科类、教育类和艺术类专业,这些专业的就业形势相对不容乐观。
就业歧视仍然存在。
一些用人单位对少数民族学生持有偏见,认为他们适应能力较差,不够努力和聪明,难以适应职场的要求。
针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困境,应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教育资源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术基础和专业素养。
加强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
高校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与引导,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与发展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并提供相应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服务。
加强与企业合作与沟通。
高校应积极开展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开设相关的实训课程、实践基地和实习机会,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也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消除用人单位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歧视。
健全就业政策与机制。
政府应制定相关的就业政策和扶持措施,提供各种形式的就业支持,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浅谈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及解决对策-教育文档
浅谈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及解决对策-教育文档浅谈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及解决对策目前我们国家大学生的就业率和供需比日益下降,大学生的就业形式日趋严峻,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
而当今的我们更应该去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1.民族传统与民族风俗习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具有局限性。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和风俗习惯,如今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仍继承得很好,而有些传统风俗则对他们的就业有一定影响。
例如,在苗族地区仍有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和本位主义的思想。
这也就是很多苗族大学生毕业以后回家乡的原因,而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家乡就业机会又很少,这就造成了其就业难的状况。
再如,一些少数民族在饮食上的禁忌,像回族不吃猪肉都或多或少的与如今的快餐文化难已融合,这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2.部分用人单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偏见与歧视也是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目前,有一些用人单位对少数民族的理解仍停留在过去,认为少数民族野蛮、无礼、爱惹事生非……所以,久而久之这样的思维惯性就导致了其思维弊端,这无论是对单位的发展,还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3.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某些方面个人能力的不足是其就业难的客观原因。
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都来自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而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又是相对来说在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比较落后的,这也就造成了当地大学在某些学习方式与学历能力不如别的地区的学生。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优势1.政策的扶持。
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并在之后又设立了五大自治区以及各自治州、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这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民族地区就业(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机关)提供了巨大优势,也是非少数民族所不及的。
2.少数民族大学生相对比较务实,并且工作勤奋、能吃苦。
百分之九十多的少数民族都来自民族地区,而其中又有将近百分之七十的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
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趋势及应对
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趋势及应对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他们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与同等条件下的汉族大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方面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旨在分析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趋势,并探讨应对之策。
一、就业趋势分析1. 就业现状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往往面临着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就业机会有限。
少数民族大学生通常来自较为欠发达的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教育资源匮乏,导致他们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
歧视现象突出。
一些用人单位存在地域歧视和族群歧视现象,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招聘中存在偏见和歧视。
即使他们具备优秀的专业能力和学术成就,也不易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薪酬待遇不平等。
由于受教育资源和经济能力的限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薪酬待遇往往低于汉族同学,甚至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工作歧视”。
2. 就业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需求十分迫切。
少数民族大学生本身也具备一定的就业优势。
他们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优势,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建设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对之策针对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需求,应对之策包括加强教育培训、促进政策落实、加强文化自信等方面。
1. 加强教育培训教育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石,因此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
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2. 促进政策落实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落实和执行。
鼓励用人单位多元化招聘,制定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政策和措施,消除用人单位的歧视和偏见。
3. 加强文化自信少数民族大学生应树立自信心,自觉维护和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加强对汉语和现代化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摘要: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大学生中占有重要比例。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逐年下降、就业过程艰辛、就业层次低、结构性失衡等等。
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家庭和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共同配合和共同努力。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意愿;调查研究一、前言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
在过去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基本上不存在就业问题,因为少数民族在入学以及毕业后工作的分配上都可以受到特殊的优待。
无论成绩如何,少数民族大学生都可以由政府长期包分配,负责安排工作,而且用人单位为落实少数民族政策的政治任务,选择接受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
这种现象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更为普遍和突出。
但是,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现实国情下,政府对大学生的就业政策已经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用人单位有了充分的自主权,劳动力由用人单位自行招聘,企业录用职工的标准也是职工自身的业务发展需要以及毕业生应聘者的实际能力。
这样,在目前的符合国情的经济体制之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等方面就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制约。
因此,从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的角度介入,调查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意愿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此课题将会进行一定的实地考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和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案访谈可以得出这样的观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存在择业价值观念自我化、择业价值判断标准务实化、择业价值取向多元化、择业价值目标功利化和择业主体意识明显化的特点。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正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仅关系到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而且关系到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浅谈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指导
浅谈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指导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多元化社会的形成,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指导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情况一直备受关注,就业指导工作也日益显得重要。
本文将浅谈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指导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一、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存在一些普遍问题。
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家庭条件、文化差异等原因,对就业市场的了解不足,缺乏就业规划和就业竞争意识。
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歧视和偏见,使他们在就业市场上面临更大的挑战。
再则,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在专业选择和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不足,造成就业能力不足。
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范围受限,很难融入主流就业市场。
二、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少数民族学生是国家多元化和民族团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他们的就业指导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发展和社会和谐。
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可以促进教育公平和多元化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
再则,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可以促进国家各族群众共同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可以为国家培养一批高素质、宽容包容、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要解决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与途径。
高校需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建立健全的就业指导体系,并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平台。
高校需要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规划和就业技能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竞争意识。
再则,高校需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就业市场的宣传力度,推动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歧视和偏见,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就业市场。
高校需要与企业和政府开展合作,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帮助,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参与国家发展。
南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提升对策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南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形势逐渐好转。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基础薄弱等因素,南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仍面临不少困难。
本文将从南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入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南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1.就业环境差南疆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人口较少,市场不大,因此就业环境相对较差。
另外,地区经济结构单一,大多来源于农业和畜牧业,而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较慢,未能对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
2.用人单位招聘偏向于本地学历和本民族由于南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受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影响,通常缺乏较为广泛的人脉资源、社会经验及企业实习经历,这就使得在择业时处于比较劣势的位置。
同时,很多用人单位也倾向于在家乡寻找人才,对外地学生的招聘相对较少。
3.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较差由于南疆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大学生教育质量差异较大,很多学生在学术水平、职业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缺陷,从而影响其求职与发展。
二、提升南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对策1.举办职业培训针对南疆地区大学生成长环境差,学科教育偏窄,社会实践机会不足等问题,应开展系列职业技能培训和作业实践。
为其提供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指导、职场实习等社会实践机会,加强职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以提高其竞争力。
2.开展宣传活动大力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宣传就业政策,全方位、针对性的宣传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让在校大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及其需求,规划职业生涯,进一步增强应对就业挑战的能力。
3.建立创业基地南疆地区少数族裔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难以跟全国的一般大学生相提并论,于是在这里推出创业、专业培训等扶持政策,以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发展的速度和状态,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使其更有利于经营,也能够在短期内增加机会,同时也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4.推动校企合作应与产业界合作,加强校企合作,通过产业项目带动就业,开发优势产业,极大地扩大就业市场,改善就业环境,增加人力资源格局和新的就业渠道,疏通毕业生就业出路。
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摘要:近些年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层出不穷,大学生就业难变成需要紧急处理的一个社会问题,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较难处理的问题。
想要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则需知晓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后加以解决。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对策1.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现状(1)以政府方面而言,所有地区均增加了对少数民族毕业生公务员招聘的数量,对参与招考的毕业生提供不同优惠政策,通过适时加分,以便确保优秀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可以录用。
(2)以高校层面而言,所有院校通过不同方式来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使毕业生能够尽快就业。
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少数民族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不高,能够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则更加艰难;另一方面,部分已找到工作的少数民族学生长时间无法及时转变身份,不能满足工作岗位要求。
2.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1)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欠佳,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空间过小。
民族地区的考生,因为文化基础较差,大部分会报考民族类院校以及省内的地方院校。
而这些院校通常在传统专业方面占有较大的比例,应用方面的专业过少,学科专业供求出现偏差,与市场所需脱轨,所以少数民族考生就业的空间过小,竞争力不足[1]。
(2)创新创业教育不佳,毕业生自主创业能力不足。
当前在创新创业的教育方面,高校尚处在初级阶段,特别对于民族院校而言,欠缺系统理论性的教育。
并且,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产业机构不够合理,相关创业政策无法落实,创业空间过小,所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业理念会产生影响。
(3)英语、计算机应试能力较低,降低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英语和计算机证件已经变成通往就业的必经之路。
可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较难获得相关证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选择造成较大的影响。
(4)就业政策倾斜不足,机制不够完善,形成就业挤压。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现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和加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对策建议。
最后对对策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质,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能够改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现状,实现他们的就业和发展。
【关键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现状、对策分析、政府支持、就业指导服务、落实情况评估、发展趋势、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少数民族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这不仅关乎他们个人的发展,也涉及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学习比例不断增加,但是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普遍较低。
由于文化背景、语言沟通、社会融入等方面存在障碍,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很难获得与其能力和学历相匹配的工作机会,这也导致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深入研究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旨在找出问题所在,分析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机会的公平和增加,为他们实现自身价值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旨在帮助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水平和就业率,促进少数民族学生融入社会主流,实现自身价值。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和支持,为相关部门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促进少数民族群体的经济融合和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的实现将有利于增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促进国家的长久稳定发展。
高校少数民族学校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
高校少数民族学校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近年来,随着教育普及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
相对于其他学校的学生,少数民族学校的学生在就业方面面临着更大的困境。
本文将分析少数民族学校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少数民族学校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教师素质普遍较低,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这导致了少数民族学校的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相对落后,限制了他们的就业机会。
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地区的文化和语言差异较大,少数民族学校的学生往往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困难。
他们的汉语水平较低,难以与用人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更难以适应城市工作环境。
歧视和偏见的存在。
尽管法律明确规定了保障少数民族平等就业的权利,但在现实中,歧视和偏见依然存在。
一些用人单位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成绩、背景和能力存在偏见,导致他们在就业市场中面临更多的困难。
针对以上分析,应采取以下对策来解决少数民族学校学生的就业困境: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增加教师培训和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教育质量。
只有改善教育环境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为他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加强语言培训和文化融合。
针对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汉语培训,培养他们的语言沟通能力。
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融合教育,提高他们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歧视和偏见的打击力度。
加强对用人单位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少数民族学生能力的认知,并采取措施鼓励用人单位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少数民族学生。
少数民族学校学生的就业困境存在多个原因,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
只有共同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加强语言培训和文化融合,增加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才能为少数民族学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确保他们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
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趋势及应对
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趋势及应对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在发生着变化。
他们的就业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但是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针对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就业现状及趋势分析1.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中往往面临一定的就业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就业机会有限,加之就业市场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歧视现象依然存在,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着就业歧视和就业机会不足的问题。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相对较弱。
相对于汉族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语言、文化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劣势,导致他们在就业中不容易融入和适应。
就业观念相对滞后。
由于地域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相对滞后,很多人更倾向于回到家乡发展,而不愿意到外地谋求更广阔的就业机会。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优化和社会环境的逐渐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趋势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就业机会逐渐增多。
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越来越多,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逐步发展,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逐渐提升。
随着教育机会的增加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逐渐增强,使得他们在就业中具备更多的竞争力。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逐渐更新。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就业的观念逐渐向开放、包容、现代化方向转变,更多的愿意到外地谋求更广阔的就业机会。
二、应对对策和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和补贴措施,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也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扶持,增加就业机会,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高校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开设相关的就业辅导课程,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思考管理学院人力(1)班2012213984 程清摘要: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始终占据着新闻媒体的各个版面,成为人们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尤其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关系民族和谐社会公平的大问题。
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率将成为社会共同努力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就业、少数民族、毕业生一、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现状2014年4月30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支持外贸稳定增长和优化结构、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等作出部署。
四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的政策涉及中国经济方方面面,而其中,就业是为数不多几个多次“亮相”的关键词。
李克强随后在重庆考察时更是明确指出,“我最关心的是大家就业。
有了就业就有收入,就能逐步过上好生活”。
在经济增速回落的背景下,就业是否足够稳关系到调结构、促改革的空间。
目前普通人员尤其是农民工就业比较充分,核心问题在727万高校毕业生。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结业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和矛盾之一。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其中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严峻形势更为突出。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率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重要课题。
由于诸多原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汉族学生存在一定差距。
从就业率来看,他们在以经济利益为要的人才竞争市场,与汉族同届毕业生接受同等条件的市场选择时,明显处于不利地位。
因此,少数民族的就业问题状况更令人担忧,不容小视。
同时,解决好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是民族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涉及少数民族人才工作的当务之急。
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千万户少数民族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二、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现状成因的几点分析1、个人方面(1)不太注重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现代社会是信息大爆炸的社会,各行各业要求大学生不仅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是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由于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进校享受的低进低出政策,而且在校期间只局限于语言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又由于他们汉语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其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与汉族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并将长期存在,进而影响将来就业等一系列竞争。
而很少考虑自己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等方面的他们,忽略了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汉语水平欠缺、交际能力、沟通能力不足,缺乏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职业技能也不强。
(2)就业意识淡薄,坐享其成心态明显绝大部分少数民族毕业生仍留恋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害怕竞争,对实现自己的就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处于被动地位。
因此没能在大学期间主动培养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而只是在毕业时才感觉就业的压力。
从少数民族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有59.68%感到就业压力过大,有30.24%的学生认为未能就业是因为自身综合素质不高;而未就业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中有63.32%的生活完全依靠父母,愿意通过自己努力过活的只有3.53%。
从面临毕业的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的问卷显示,有84.83%的大学生从未参加过人才招聘会,有 2.82%的学生从不过问人才招聘会,只有2.28%的学生参加过多次人才招聘会。
(3)就业期望值过高,功利化倾向严重少数民族毕业生大多数追求高薪和高层次岗位。
面临毕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有49.8%的学生要求月薪至少在1500元以上才满意,有45.9%的要求月薪至少不低于1000元;未就业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中仍有43.55%的学生要求月薪不低于1000元,而2004年新疆城镇人均月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乌鲁木齐地区也不过才810.74元。
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择业时,有50.2%要求工作环境好,26.1%的要求待遇高,而即将毕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也有50.4%的(4)语言表达和实践能力欠缺这是由少数民族的特殊性造成的。
在以汉语为载体的教育体制和市场形势下,汉语水平的高低无遗是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的重要指标。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的水平往往标志着思维的水平。
因师资队伍不健全,教学质量及条件、语言环境有限,学习时间短等各种原因造成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基础薄弱,加之升入到大学本科阶段所有课程用汉语授课,对语言应用能力的要求骤然提高,这与少数民族学生理解与接受知识的能力不符,很容易造成厌学情绪的产生。
当然,许多少数民族学生预科学习期间在主观上不注重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
造成了在后继专业课学习过程中的语言障碍,产生了专业课基础不扎实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因而导致目前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关键在于语言关没有过,就算少数民族企业家,也不愿意用不会汉语、不懂外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因为他们要和内地和国外做生意,语言不通怎么能胜任工作的要求呢?(5)从众心理与保守心理有些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没有树立起一个正确的择业观,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求职标准,更没有总体职业规划。
同时在择业过程中,缺乏相应机构对其职业能力、职业倾向和职业选择的指导。
随着传播媒体的宣传导向,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忽视自身的特性,参照社会的取向,跟着感觉走。
表现再就业上,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没有更新,视野狭窄,缺乏竞争意识,缺乏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了解,缺乏面对挫折的心理准备。
(6)焦虑情绪和依赖心理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虽然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能,但是由于他们成长过程一般比较顺利,没有遇到过挫折,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方面没有得到锻炼。
在择业时,面对选择又不能很好依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做出合理的决策,而是过分依赖父母和其他人的意见进行取舍,表现出依赖被动,不能“该出手时就出手”。
择业的失败体验又加剧了急于求成的心理负担,再经过招聘的残酷竞争和时间的无情推进,更加剧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不安、烦躁、着急、焦虑,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2、社会及学校方面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已逐渐与市场需求与用人单位选人标准脱节,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传统老旧的专业设置,使得大学生毕业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而且,在少数民族高校,专业设置少,旧,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面相当狭窄。
高校培养的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严重欠缺,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达到用人标准,这必然会增加用人单位的运营成本。
作为人力资源投资方的用人单位,人力资本的投资升值空间是他们共同考虑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讲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愿意把工作机会提供给“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是无可厚非的。
但也正是这一要求成了大学生求职的瓶颈。
这些同样是少数民族毕业生的求职障碍。
另外,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够完善。
据调查显示,36%的学生对基本的就业程序根本不了解。
49%的学生仅了解一些,这说明学校在这一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够。
对于就业学生也希望从学校获得就业信息和用人单位的推荐信息。
就业政策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机制对于资源配置开始发挥基础作用,新疆劳动力市场开始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
但是当前新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政策与入学时的倾斜政策还不配套。
恢复高考二十多年来,高考民汉分数线一直存在150-200分的差距(或再考虑到有些科目是新疆出题,少数民族学生得分的课目构成等因素,实际水平差距还要大得多)没有改变。
调查中,有36.14%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里感到最困难和棘手的问题是学习基础差。
基础教育的差距导致民汉学生两个标准进入高校,高校也只能以两个标准考核和要求,以两个标准毕业。
毕业之后进入同一个人才市场,而市场无情,没有两个标准,它只用一个标准衡量、评价、录用。
因此,导致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尤其困难。
除此以外,社会方面的压力也让少数民族的毕业生倍感压力山大:用人单位的个人经验或者情感因素。
受历史原因、居住地域、民族心理等的长期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存在不容忽视的缺陷。
部分少数民族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发展状况不理想,一些用人单位因此存在偏见,认为其不能很好地胜任相关工作,并以此为由不愿意在招聘时给少数民族学生相应的机会。
用人单位对少数民族毕业生总体的认同程度不高,必然导致“有效需求上的就业难。
”企业调查显示,只有0.9%的企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很满意,有5%的企业认为不满意,而存有顾虑不回答的多达48.6%。
三、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的几点建议1、政府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应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就业政策的一个方面,政府要加快制定和完善保障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权益的各项政策,促进就业市场的健康发育,加快劳动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等相关制度的改革,实现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少数民族的基础教育,逐渐减少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学时的政策倾斜,相对加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政策倾斜。
同时,政府不同于高校,掌握着最全面的信息,应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为高校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指导,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2、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就业指导工作对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一要重视。
应重新定位就业指导工作,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二要采取多种形式。
保障和支持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开展毕业生求职技能培训,多提供给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三要建立全员及全程的就业指导工作。
即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并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四要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大力进行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并不是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也不是让大学生一毕业就去创业,而是给大学生播下将来创业的种子,知道应该如何创业,根据什么样的条件,创办什么样的事业。
当机会来临时,他就会抓住机会进行创业。
高校应加强教育目标的针对性,进一步进行准确的定位并加强管理高校应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并加强管理。
的高等院校应结合新疆的区情和学校的校情,在对市场需求作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决定其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规格,并以此来设置专业结构、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加大学校的改革力度,强化师资队伍,特别是少数民族师资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重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质量,尤其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表达、交际、创新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培养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
3、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素质优化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少数民族大学生须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增强竞争力。
具体而言,少数民族大学生不能将自己的汉语水平仅仅局限在汉语水平的过级率上,而是要在实践过程中真正熟练使用和运用汉语,提高沟通协作和应变能力。
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