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术后护理及常见并发症的观察
动脉导管术后护理措施

一、概述动脉导管未闭(PDA)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出生后未能自然闭合的动脉导管。
手术治疗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主要方法。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动脉导管术后护理措施。
二、术后护理措施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术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2. 观察伤口情况术后,患者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护理人员应观察伤口有无出血、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
3. 静脉穿刺部位护理动脉导管未闭手术通常需进行静脉穿刺,术后应加强穿刺部位的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1)术后12-24小时内,患者需卧床休息,避免穿刺部位活动。
(2)保持穿刺部位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3)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
4. 股动静脉穿刺部位护理动脉导管未闭手术可能需要股动静脉穿刺,术后应加强穿刺部位的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1)术后12-24小时内,患者需卧床休息,避免穿刺部位活动。
(2)保持穿刺部位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3)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
5. 饮食护理术后,患者应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如瘦肉、鱼、蛋、奶等。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6. 休息与活动术后,患者需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术后24小时后,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7. 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
护理人员应给予关心、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8.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1)感染:术后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如有感染迹象,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
(2)血栓:术后需注意观察患者肢体活动情况,如有血栓形成迹象,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后的急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规范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1, 11(5), 2155-2160Published Online May 2021 in Hans. /journal/acmhttps:///10.12677/acm.2021.115308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后的急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规范孙仕涵,李谧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庆收稿日期:2021年4月17日;录用日期:2021年5月2日;发布日期:2021年5月19日摘要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尤其在早产儿当中发病率较高。
由于动脉导管未闭左向右分流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左心系统血流量持续增多,导致肺动脉压力增高,管壁重构,最终形成不可逆的梗阻性肺动脉高压,从而错失手术时机,因此应尽早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目前介入封堵术发展迅速,已成为动脉导管未闭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其仍存在一定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从介入封堵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术后急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从而讨论其防治措施及治疗规范。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并发症,介入治疗,危险因素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 Criteria forAcute Complications after PatentDuctus Arteriosus OcclusionShihan Sun, Mi LiAffiliated Children’s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Received: Apr. 17th, 2021; accepted: May 2nd, 2021; published: May 19th, 2021Abstract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is a common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especially in premature infants.孙仕涵,李谧Due to the he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ft-to-right shunt of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the blood flow of the left cardiac system continues to increase, resulting in increased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wall remodeling, and finally irreversible obstructive pulmonary hypertension, thus missing the opportunity for operation. Therefore,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should be treated as soon as possible. At present, interventional occlusion is developing rapidly, and it has become the first cho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but it still has a certain com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the risk factors of acute complications after transcatheter closure of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were analyzed, and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treatment criteria were discussed.Keywords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Complications, Interventional Therapy, Risk Factors Array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15% [1],尤其在早产儿中发生率较高,约55%~75%[2],而诊疗不及时常可因肺小动脉阻力增高,管壁增厚出现梗阻性肺动脉高压,临床上表现为差异性青紫,即艾森曼格综合征等从而错失手术时机。
小儿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患者的护理

【 章 编 号 ] 6 2 6 8 一 (O l 0 -0 6 -0 文 1 7 — 3 3 2 l 】6 3 5 2
【 要 】目的 : 摘 总结 封 堵 器 介 入 治 疗 动脉 导 管 未 闭 ( DA) 者 的 护 理 及 预 防 并发 症 的 方 法 。 方 法 : 1 P 患 对 1例 接 受 介 入 治 疗 的 P A 患 者 进 行 回 D 顾行 分析, 并针对各 自的并发 症实施相应护理 。结果: 1例患者介入 治疗技 术成功率 1 0 .术中 5例室平, l 0 表现为 出血短阵室速的患者有 4例 患者, - t- 4  ̄患者停止应用 , 患者的情况得到恢复 , 患者手术之后 没有 出现其他 并发 症, 患者的恢复情况很好。结论 : 准确的术 前决策, 充分的术前 准备 , 极 的 术 中 、 后 监 护 处 理 , 积 术 时保 证 患者 手 术 顺 利 、 防或 减 少 并 发 症发 生有 t =  ̄ 义 . 预 t - 【 键 词 】 脉 导 管 未 闭 ; 堵 术 ;护理 关 动 封
动脉导管未闭( D , 临床 比较 常见 的先天性疾 病 , P A)是 而给 予患 者 脉瘘 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皮肤温度 、 颜色及双 下肢粗 细是否一致 。 此时要与家属一起做好患儿工作 , 可给予安 进行封堵器介入治疗为现今 比较常用的治疗技术 , 具有很多 的优 点 , 有 的患儿会 出现烦躁情绪 , 其 其对患者的刨伤很小 , 患者的痛苦也很小 , 患者在 手术之 后恢复时 间也 慰 、 鼓励 的方法 , 以讲故事 , 听儿 歌的方法 , 使患儿尽 量坚持 , 免剧烈 避 很 快 。我 院 于 2 0 0 9年 2月至 2 1 0 1年 5月 对 1 1例 P A 小 儿 患 者 进 行 运 动 防止 血 肿 形 成 。 D . 作 动 封 堵 术 介 入 治 疗 , 围 手术 期 实 施 心 理 护 理 , 病 人 及 家 属 以 良好 的 心 2 4并 发 症 的 预 防 与护 理 : 为 一种 侵 入 行 手 术 , 脉 导 管未 闭 封 堵 术 在 使 的术 中及术后仍可 发生心律失常、 穿刺部 位出血 、 血、 溶 瓣膜 关闭不全 态配合治疗 , 达到满意疗 效。现将护理体会介 绍如下 。 等并发症 , 中以心律失常最为常见 , 其 此时应给予及时处理 。所有患者 1 临床 资 料 1 1一 般 资料 : 组 1 例 , 5例 , 6例 。年 龄 2 1 . 本 1 男 女 ~ 2岁 , 均 (. 土 进行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 的情况见 表 1 平 61 。 表 1 所 有 患 者 进行 治 疗 后 出 现 的并 发 症 的 情 况 7 , 重 3 5 4 KG, 均 (0 5 2 . ) 均经 心 脏 超 声 、 电 图 、 床 )体 . ̄ 2 平 2.士 z5。 心 临 体格检查及 X线 胸 片确诊 为 P A。所 有病 例均 选择 性心 血管 造影 , D P A最窄处 内径 17 2 4 5 . ) D . ~1 (. 土3 7 mm, 4例行经喉镜全屏静脉麻 醉, 7例 使 用 利 多 卡 因局 部 麻 醉 。 1 2方法 : . 给予患者应用利多卡因进行 局部的麻 醉, 如患者 的年 龄 比较 小不可以对麻醉进行配合 , 给予其进行 喉镜全屏 静脉麻 醉的方 式进 可 行 麻 醉 。行 肝 素 抗 凝 , 5 取 F猪尾 导 管 至 降 主 动 脉 起 始 段 处 行 降 主 动 脉 起始部造影 , 主动脉显影 同时肺动脉显 影 , 示 动脉导管 最小 直径 , 降 显 退 出 猪尾 导 管 。取 右 心 导 管 沿 导 引 钢 丝 送 至 肺 主动 脉 主干 处 , 丝 穿 钢 越 P A 至 降主 动 脉 , 立 轨 道 。 经轨 道 送 人 输 送 器 , 出 钢 丝 , 动 脉 D 建 退 经 鞘管送入 5 F猪 尾 导 管再 次 行 降 主常 , 2 4 1心 律 失 常 : .. 许多 患 者 在 寻 找 缺 口 , 置 封 堵 器 时 的 操 作 过 程 中有 放 无造影荆分流 , 证实操作完成, 可以把造影 管拿出来。所有患者进行 操 过 性 的心 律 失 常 特 别是 室 性心 律 失 常 。 本 文 中 出 现 出血 室 性 早 搏 的 作均得到成功 , 进行封堵的成功几率为 1 0 。封堵器置入后 即刻行降 患者有 5例患者 , 0 表现为短阵室速 的患者有 4例 患者 。给予 患者停止 故对 患 者 治疗 时应 给 予 其 进 行 心 电监 护 措 施 , 并 主动脉造影 , 见有残 余分 流存在者 , 未 术后 1个月 随访 亦无残 余分 流 应 用 治疗 后 患 者 改 善 , 出 者 。手术时间 5  ̄9 mi, 0 0 n 平均( 2 1mi 术 中 5例出现室性早搏 , 要 求 术 者 在 治 疗 时 操 作动 作 轻 巧 , 现 问题 要 马 上 停 止 。 6 士7 ) n, 4 例 出现短阵室速 , 停止操作 即恢 复, 术后无严 重并发 症发生 , 患者恢 复 24 2患者进行穿刺位置出现出血表现 : .. 因为在手术之 中给予患者使用 良好 。住 院 天 数 3 8天 , 均 (. 土1 6 天 。 ~ 平 47 .) 肝 素 治 疗 , 予 其 进行 拔 管 之 前 进行 压 追 的 部 位 不 准 确 , 行 压 追 的 时 给 进 2 护 理 措 施 间也不够 时间 , 这会 导致患者 出现出血 的表现 , 出血之后致使 血肿发 生 。避 免 此 类 情 况 发 生 , 行 压 迫 可 进 行 2 进 O分 钟 左 右 , 可 把 纱 布 叠 也 2 1手术之前 的准备工作 .
动脉导管未闭护理常规

动脉导管未闭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患者多为患儿,对父母依赖性强,教会一些年长病儿的配合。
2.配合医生严格完善术前检查,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及主要脏器功能。
3.防止受凉感冒,预防和控制各种感染。
4.若为婴儿应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如烫伤、坠床、误吸等。
5.做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训练,以利术后排痰,床上使用便器。
6.术前一日常规准备:交叉配血,备皮,术前晚进少渣饮食,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术晨禁食水,测量生命体征。
二、术后护理1.严密监测循环系统各项指标和神志变化,如心率、心律、血压、外周及末梢循环。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卧位。
患者术后循环稳定,给予半卧位。
3.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供氧,雾化吸入湿化气道,鼓励咳痰,协助叩背,及时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促进肺复张。
4.观察术区有无出血、渗血,若有异常,通知医生给予及时处理。
5.引流管的护理:引流装置要保持密闭,妥善固定,确保管路通畅,定时挤压,防止血块堵塞;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和颜色和温度。
如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
6.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7.泌尿系统的护理:观察尿量及尿色,严格的记录24h出入量。
8.术后并发症护理1)术后高血压的观察:血压应维持在正常水平或偏低,防止高血压脑病、视力损害、左心衰、肾损害。
2)喉返神经损伤的观察: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时,应指导患者吃普食或米糊等粘稠食品,防止饮水误吸。
3)乳糜胸的观察。
若术中损伤胸导管,2~3日会出现乳糜胸。
引流液逐渐减少可给予高蛋白饮食。
动脉导管未闭护理常规

动脉导管未闭﹙一﹚定义动脉导管未闭是指存在于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先天性异常通道,位置在左锁骨下动脉远侧的降主动脉峡部和左肺动脉根部之间。
﹙二﹚临床表现1、导管细、分流量小者,多无自觉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
2、导管粗、分流量大者,可出现气促、咳嗽、乏力、多汗、心悸等症状,因肺充血而易患感冒和呼吸道感染,早产儿患者易致呼吸窘迫症。
3、若肺血管发生器质性变化并出现双向分流时,患者轻度活动即可发生左心衰竭而致死。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1、低效性呼吸型态与术后伤口疼痛有关。
2、心输出量减少与心功能减退、水电解质失调有关。
3、有脱管的危险与患者烦躁、管道固定不当有关。
4、体温升高与术后炎症应激反应有关。
5、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6、皮肤受损的危险与被动体位、活动受限有关。
7、潜在并发症高血压、喉返神经损伤等。
﹙四﹚观察要点1、术前(1)心功能监测,严密的观察心律的性质和心率。
(2)肺功能监测,观察患者呼吸的频率、节律,有无咳嗽,咳痰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3)监测体温,观察有无感染征象。
2、术后(1)循环系统的护理。
(2)呼吸系统的护理。
(3)肾功能的监测。
(4)管道护理。
(5)体温监测。
(6)并发症观察。
﹙五﹚护理措施1、术前(1)按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2)测量四肢血压。
(3)活动:有肺动脉高压者避免剧烈活动,防止缺氧发作。
(4)预防感染:保暖防寒,避免受凉后感冒,并发呼吸道感染。
(5)遵医嘱吸氧,提高肺内氧分压,利于肺血管扩张、增加肺的弥散功能,纠正缺氧。
(6)遵医嘱给予极化液,调整心功能者,使用强心、利尿、扩管药,确保药物的准确输入,监测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记录出入量或尿量。
2、术后转入CICU(1)按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CICU一般护理常规。
(2)术后严密监测血压变化,以防持续处于高压状态,甚至出现高血压危象。
(3)降压:若血压高达142/101mmHg或比术前增高38mmHg以上时,遵医嘱及时给予降压药物硝普钠或酚妥拉明等,给药后,密切观察血压变化、疗效和不良反应,准确记录用药量;根据血压变化遵医嘱随时调整剂量,使用硝普钠时应现配现用,注意避光,8小时后应更换药液,以免药物分解,影响疗效。
动脉导管未闭护理ppt课件

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密切观察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 常。
处理方法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如药物治疗、电复 律等,同时做好记录。
其他并发症
感染
导管部位感染可引起局部炎症、红肿等症状 ,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
预防措施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干 燥,及时换药。
处理方法
动脉导管未闭护理 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19
目录
• 动脉导管未闭概述 • 护理的重要性 • 术前护理 • 术后护理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患者及家属教育 • 总结
01
动脉导管未闭概述
定义
• 动脉导管未闭:指胎儿出生后,动脉导管持续开放,血液从主动脉流向肺动脉,导致左心室 负荷增加,左心室肥厚,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防止血栓形成
对于存在血栓形成风险的 患者,应采取相应的护理 措施,如使用抗凝药物、 定期检查等。
控制血压和心率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可 以控制患者的血压和心率 在正常范围内,降低并发 症的风险。
03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评估患者心理状况
了解患者的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 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
鼓励患者表达感受
04
术后护理
伤口观察
伤口部位
观察手术部位是否有渗血 、渗液、红肿等情况。
疼痛管理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取 适当措施缓解疼痛。
敷料更换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 干燥和清洁。
生命体征监测
体温
监测体温变化,预防术后感染。
心率
监测心率变化,评估心脏功能恢 复情况。
血压
监测血压变化,预防术后出血和 血压波动。
动脉导管未闭后注意事项

动脉导管未闭后注意事项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是指在出生后动脉导管未能正常闭合的一种心脏畸形。
动脉导管是胎儿在子宫内的存在,负责将氧气富集的血液从母体供给胎儿的肺动脉到体动脉,但在出生后应该会自行关闭。
然而,对于一些患者而言,动脉导管未能封闭,造成了动脉导管未闭的情况。
动脉导管未闭一般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而术后的注意事项对于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并发症都非常重要。
术后限制活动:动脉导管未闭手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休息和活动限制。
术后病人通常需要在床位上休息一段时间,以减少体力活动。
逐渐增加日常活动量,但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起。
医生会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计划和指导。
定期复查:手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诊跟踪治疗。
定期复查有助于确保手术效果良好,以及预防并发症和复发。
通常,在1周、1个月和3个月后进行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病情进展。
复查包括常规体格检查、心脏超声波检查等。
抗生素预防感染:动脉导管未闭手术后,患者需持续一段时间的抗生素治疗以预防感染。
手术后的患者可能会存在造口感染、呼吸道感染等风险。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方法来决定用药方式和药物剂量。
在使用抗生素期间,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去医院进行血液和尿液检查,以确保药物的治疗效果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定期服用药物:术后的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以促进康复和预防复发。
药物治疗通常包括抗凝剂、镇痛药、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定时吃药,并注意不要忽略、越量用药或突然停药。
定期复查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反应和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调整:动脉导管未闭手术后,饮食调整对于康复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饮食应以低盐、低脂为主,避免高钠、高脂食物的摄入。
饮食中应包含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钙、镁等。
此外,患者需要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食物、咖啡和酒精等。
动脉导管未闭护理措施

动脉导管未闭护理措施什么是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是指婴幼儿期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导管在出生后未闭合或部分闭合的一种疾病。
动脉导管未闭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通常在婴儿出生后的数日内或几个月内发现。
动脉导管未闭的护理措施动脉导管未闭需要综合护理措施来解决,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护理措施:监测患者的病情对于动脉导管未闭患者,持续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和皮肤色泽等。
此外,还应该记录每天的体温、体重和进食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不正常的情况。
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动脉导管未闭会导致血液在体内循环不畅,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吃奶困难。
在护理中,护士应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特别是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来说。
如果患者无法正常进食,可能需要通过管饲或静脉营养来提供所需的营养。
保持患者的舒适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可能会感到不适或疼痛。
护士可以通过控制环境温度、提供舒适的睡眠条件、提供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如给予合适的镇痛药物来帮助患者舒适度。
防止感染患有动脉导管未闭的婴儿具有较高的感染风险。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该严格遵守洗手和消毒的规程,确保环境的清洁卫生,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教育家属护理中,护士应该主动向患者家属提供有关动脉导管未闭的教育,包括疾病的原因、症状、治疗方法、护理措施以及预后等内容,以提高家属对疾病的了解,并指导家属如何进行居家护理。
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通常需要手术干预,护士应积极参与并协助医生进行相关治疗。
在术前,护士需要准备相应的设备、药物和护理用品,并向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的术前准备指导。
在术中,护士需要密切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操作,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手术效果。
术后,护士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监护,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结束语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护理措施在患者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导管封堵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后残余分流的护理

用医学杂志 20 年箍 垫 鲞箜 07
经 导 管 封堵 小 儿 动 脉 导管 未 闭结 扎 术 后 残余 分 流 的护 理
陈 娇 陈雄 英 叶 敏 陈新梅
摘 要 目的 : 总结 1 2例经导 管封 堵小儿动脉导 管未闭结扎术后残 余分流 的护理 。方 法 : 1 对 2例 惠儿进行 术前 评 估 及 充 分 的 术前 准 备 , 后 密 切 观 察 病 情 、 意 心 率 、 律 、 音 及 尿 颜 色 的 改 变 , 好 穿刺 伤 口及 肢 体 的 术 注 心 杂 做
3 g 5 O 。 例听诊有连续性杂音 , 例为收缩期杂音 。 k 7 所 有 患 儿 术 前 均行 超 声 心 动 图及 彩 色 多普 勒 检 查 证 实 有 残余 分 流 P A的存 在 。 D 12 治疗 方 法 所 有病 例 均 采 用 经 动脉 途 径完 成 堵 . 闭。 先穿 刺 股动 脉 , 素化 ; 降 主动脉 造 影显 示残 余 肝 行 分流 P A 的形状 并 测量 其 最 窄 处 大小 ,根 据测 量 结 D 果选 择 合适 的堵 闭器 。行 造 影示 P A残 余 分 流 大小 D 1 . l 1 残 余 分 流 小 于 27mm 的 病 例 选 用 5~3ml,0例 ' l . Co ok可 控 式 弹 簧 圈 堵 闭 器 进 行 堵 闭 . 分 流 大 于 2例 28m 的病 例选 用蘑 菇 伞堵 闭 器进 行堵 闭。 . m 1 结 果 所 有 病例 均 封 堵 成 功 , 诊 杂音 消 失 , . 3 听 均 无并 发 症并 于术 后第 2天 出 院 。术后 2 , 、 、 、2 4h 1 3 6 1 个 月 复查 超声 心 动 图均无 残 余分 流 。
的改变. 要做好 穿刺伤 口及 肢体的护理 ,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关键 词 动脉导管 未闭 儿童 护理 经导管治疗 残余分流
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护理PPT课件

第四章:护 理宣讲
第四章:护理宣讲
家庭护理知识:向家属介绍动脉导管未 闭的相关知识与护理要点。 注意事项:告知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应注 意的事项与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
第四章:护理宣讲
康复指导:提供康复训练建议 ,帮助患儿恢复身体功能。
第五章:护 理经验交流
第五章:护理经验交流
案例分享:分享成功护理案例,帮助家 属理解护理过程与效果。
小儿动脉导管 未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PPT课
件
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护理措施 第三章:并发症预防 第四章:护理宣讲 第五章:护理经验交流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第一章:概 述
第一章:概述
动脉导管未闭的定义:动脉导 管在出生后未能关闭,导致血 液在心脏与主动脉之间流动的 情况。
症状和影响:心脏负荷增加、 氧合血流减少、呼吸困难等。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第二章:护理措施
定期随访:定期进行复查与监 测,评估治疗效果。
第三章:并 发症预防
第三章:并发症预防
感染预防:保持环境清洁,避免交叉感 染。
营养不良预防:合理搭配饮食,避免营 养不良的发生。
第三章:并发症预防
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 间,避免过度疲劳。 身体活动:鼓励适量运动,提 高身体抵抗力。
互动讨论:答疑解惑,回答参与者提出 的问题。
第五章:护理经验交流
护理技巧分享:分享护理中的 实用技巧与经验。
第六章:总 结与展望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护理成效总结:总结护理措施的效果, 回顾患儿的护理过程与改善情况。 展望未来:展望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护理 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结语:感谢听众的参与与支持 ,希望本次分享对大家有所帮 助。
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的护理

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的护理作者:肖颖李斌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2期摘要:目的总结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
方法对60 例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患儿行介入治疗术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配合要点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术前准备充分,术中配合默契,严格无菌操作,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既加快了手术进度,减轻了患儿痛苦,又缩短了接触放射线的时间。
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的术中配合,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和全麻术后的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预防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护理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在先心病中发病率占(10%~15%),近年来,随着心脏介入诊疗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更多的先心病可以通过介入治疗得到彻底根治[1]。
相比外科手术,介入治疗手术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已在临床广泛开展[2]。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 60例(男 28例,女32 例),年龄6个月~1岁,体重6~10kg。
所有病例均经心脏彩色B超诊断,符合PDA介入治疗的条件。
1.2方法1.2.1麻醉方法采用氯胺酮+异丙酚静脉麻醉,局部利多卡因浸润麻醉。
1.2.2手术方法穿刺患儿右股动脉、股静脉后,将猪尾导管送至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测量出PDA的形态、大小,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建立输送轨道,沿轨道导丝送入相应型号的输送鞘管,将封堵器安装于推送杆的前面,通过输送鞘送入缺损部位,在X线下打开封堵器,封闭缺口,造影,如无分流,释放封堵器,回撤输送装置,完成操作。
2 结果60例患儿均顺利通过手术,术后第2d复查心脏彩超无残余分流,封堵器位置准确稳定,杂音消失,无明显的胸闷、胸痛;3例患儿术后体温升高(最高达39℃),经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
3 护理3.1术前护理3.1.1心理护理患儿由于年龄小,来到医院这个陌生的环境,就会产生恐惧感。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术后的近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管 医院 C U刘 强主任在资料搜集过程 中 C
给 予 的大 力 支 持 和 帮 助 。
d h [ ] E rJ C ri hrcS r,0 7 3 u s J . u ado oa ug 2 0 , 2 t
( ) 2 5— 1 . 2 : 1 2 9
8 Bu e a G, a mi aiM , h s aM , t 1 P ru. tr C r n t C e s e . e c a
准 为 0 1 。 以 P A术 后 是 否 出现 并 发 症 .0 D 为 因变量 ( 0=否 , 1=是 ) 以 性 别 ( , 0:
跟踪随访 观察远期效果 , 进一 步明确影 响 介入治疗手术疗 效和术后 并发 症的危 险 因素 , 以进一 步提 升 P A等先 天性 心脏 D 病介入治疗的近期 和远期效果 。 致谢 : 在此特别感谢广东省人 民医院 心血管儿科的钱明阳主任 、 广州市儿童医 院麻醉科宋兴荣主任 、 深圳市孙逸仙心血
a . o g—t r flo — u n u l y o i 1L n e m ol w p a d q ai fl e t f
a tr co u e o e tiu a e t l d fc n a f ls r fv n rc lr s p a ee t i — e
唐 远 平 黄 冬 平 张 国 强 李 济 宾 5 0 1 山大 学 公 共 卫 生 学 院 ( 州 ) 10 0中 广 508 10 0广 东省 妇 幼保 健 院 摘 要 目的 : 价 动脉 导 管 未 闭 ( D 评 P A)
移位或脱落 、 死亡 等任一情 形 , 即认 为患 者发生术后并发症 。( 手术 时 间: 麻 4) 从
封堵器 的临床应用 和迅 猛发 展使 得 P A D 介 入治疗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 已成为替代外科手术 治疗 P A的首选方 D 法 。本 文回顾 性分析 P A介入治疗 患者 D 的临床 资料 , 探寻 影 响 P A介入 治疗 术 D 后并 发症 的危险 因素 , P A介 入治 疗 为 D 适 应症 、 操作规范 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 依 据
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并发症

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并发症发症,包括以下几种:1、术中大出血:最严重且常导致死亡的意外事故。
发生大出血的破口较隐蔽,通常在导管后壁或上角。
出现大出血,手术医师应保持镇静,迅速用手指按压出血部位。
暂时止血后,吸净手术野血液,若降主动脉已先游离(切忌乱下钳夹),可牵起条带,用两把动脉钳阻断主动脉上下血流,同时钳夹导管,然后切断导管,寻找出血破El,再连同切端一并用3—0或4—0无创伤聚丙烯缝线作连续或8字形间断缝合。
如降主动脉未先游离,用示指按压暂时止血后,立即肝素化,紧急建立体外循环,分别在左锁骨下动脉根部和降主动脉或左股动脉插入动脉供血管,切开心包于右心耳或右心室流出道插入静脉引流管,迅速建立转流,并行血液降温。
然后游离导管邻近的降主动脉,钳夹降主动脉的导篱,切断缝合导管和裂口。
2、左喉返神经麻痹:术后声音嘶哑的原因,除气管插管引起喉头声带水肿外:主要是术中牵拉,引起左喉返神经水肿,或结扎切缝导管时损伤神经。
,致术后早期进水或流质时呛咳,声音沙哑。
经泼尼松、维生素B1和B6 以及理疗等治疗,水肿可于2~3周内消退恢复,神经损伤后声的关闭虽可由右侧声带移位代偿,使进食不致呛咳,但声音低沉沙哑则为永久性。
3、导管再通:一般发生于导管结扎术后,主要由于结扎管腔不够禁闭,或结扎线松脱,或因结扎线撕裂导管内膜,并发假隆动脉瘤,瘤内破裂而再通。
发生率约在2%。
临床上在术后早期或若干时日后又听到典型的心杂音,彩超证实主、肺动脉间有分流。
过去多采用直接切断缝闭法治疗,由于导管周围有瘢痕组织,粘连紧密,游离导管困难,易引起破裂,故需冒较大手术风险。
目前导管再通的处理有两种较妥当的方法:一是导管填塞术,简便易行,是首选的方法;二是深低温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缝闭导管开口,手术虽较复杂但比较安全,详见后。
4、假性动脉瘤:这是极严重的并发症,由局部感染或手术损伤导管所造成。
临床表现为术后2周发热不退,出现声音嘶哑或咯血,左前胸上方可有杂音,胸部放射线摄片示肺动脉段突出呈现块状阴影。
动脉导管未闭护理小讲课

告知患者活动时注意安全,避免摔 倒、碰撞等意外事件发生。同时遵 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增加活动 量。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出血风险监测及应对
密切观察
01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心率等变化,以
及引流液的量和颜色,及时发现出血迹象。
止血药物应用
02
根据出血情况,及时给予止血药物,控制出血。
鼓励积极参与
鼓励患儿及家长积极参与康复过程,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家庭环境优化建议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家庭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患儿长时间处于 密闭环境中。
保持家庭卫生,定期打扫房间、清洗衣物 和玩具等,减少感染机会。
避免烟雾刺激
安全防护
家庭成员应避免在室内吸烟,以免烟雾刺 激患儿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
输血准备
03
对于大量出血的患者,应做好输血准备,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
定。
感染预防措施
无菌操作
在手术和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源进入 患者体内。
抗生素应用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伤口护理
保持手术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避免感染。
心律失常监测和处理
心电监护
术后持续进行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心律失常。
发病机制
在胎儿时期,动脉导管是连接肺动脉和主动脉的正常通道,允许血液绕过未发育 的肺部。出生后,随着肺部的膨胀和功能完善,动脉导管逐渐关闭。然而,在某 些情况下,动脉导管未能正常闭合,导致血液持续从主动脉流回肺动脉。
流行病学特点
1 2
发病率
动脉导管未闭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之一, 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12%~15%。
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护理业务学习

学习如何向患儿及家属提供小儿动脉导 管未闭的家庭护理指导 提供患儿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建议,以 促进康复和预防并发症
家庭护理指导
解答家属的疑问,提供心理支持和 安慰
实践技巧与案 例讨论
实践技巧与案例讨论
培养护理技巧和实践操作能力,包括导 管清理、心电图监测等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分享护理经验 和教训
实践技巧与案例讨论
加强与医疗团队的协作,提高 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小儿动脉导管 未闭护理业务
学习
目录 概述 解剖及病理生理学知识 护理评估与护理干预 并发症与并发症护理 家庭护理指导 实践技巧与案例讨论
概述
概述
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 天性心脏病,需要护士进行专业护 理 本次PPT旨在介绍小儿动脉导管未 闭护理的相关业务学习内容
解剖及病理生 理学知识
护理评估与护理干预
学习如何监测和评估护理干预的效 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并发症与并发 症护理
并发症与并发症护理
了解小儿动脉导管未闭可能发生的并发 症,如感染、心力衰竭等 学习如何进行并发症的护理,包括控制 感染、给予支持性治疗等
并发症与并发症护理
学习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如规范操作、加强健康教育等 措施
解剖及病理生理学知识
了解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的解剖结构和病 理生理学变化 了解不同类型的动脉导管未闭以及相关 的病因和症状表现
解剖及病理生理学知识
了解动脉导管未闭对儿童身体 的影响和并发症的可能性
护理评估与护 理干预
护理评估与护理干预
学习如何进行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护理 评估,包括体征观察和检查项目 学习如何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护理干预, 如给予氧气治疗、药物治疗等
动脉导管未闭术后并发症分析

动脉导管未闭术后并发症分析
林贵宪;王联群;李培军
【期刊名称】《中国循环杂志》
【年(卷),期】1993(000)012
【摘要】1 临床资料我院自1963年6月至1990年12月30日,共收治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1384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1107例,其中男358例,女1026例,男女之比约为1:2.87,年龄1.5岁~40岁,3岁以下86例(占6.21%),3~14岁860例(占62.14%),)
【总页数】1页(P747)
【作者】林贵宪;王联群;李培军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4.2
【相关文献】
1.动脉导管未闭1251例经导管介入治疗并发症分析 [J], 刘洋;张刚成;尚小珂;肖书娜;卢蓉;余莹;陈谦
2.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和并发症分析 [J], 陈林;肖颖彬;闵家新;王学峰;钟前进;刘俗团;陈柏成;陈进劲
3.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的气道护理与术后并发症分析 [J], 周丽梅
4.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和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术后并发症分析 [J], 陈浚江; 卢泳茵; 余杰雄
5.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危险因素及相关并发症分析 [J], 孙玄;陈玲;周建华;高金枝;胡晓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术后护理及常见并发症的观察
发表时间:2016-05-21T11:07:25.3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4期作者:张秀娟[导读]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心血管外科ICU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约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总数的15%~20%,女多于男,比例约为2-3:1。
张秀娟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心血管外科ICU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摘要】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患儿术后如何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
方法:对1例典型PDA患儿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结果:患儿手术成功,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加强动脉导管未闭的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术后护理;并发症观察【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264-02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约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总数的15%~20%,女多于男,比例约为2-3:1[1]。
动脉导管是胎儿期的正常结构,经此通道胎儿血液由肺动脉流入主动脉。
出生后肺动脉阻力下降,前列腺素E1及E2显著减少和血液氧分压增高,约85%正常婴儿在出生后2个月内动脉导管闭合,成为动脉韧带,逾期不闭合者即成为动脉导管未闭[2]。
若不予治疗,因肺动脉高压,最终呈现双向或右向左分
流导致右心衰竭而死亡。
手术结扎或切断缝扎导管即可治愈,术后的优质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可确保疗效。
现将我科2015年7月正式成立施行的第一例动脉导管未闭手术的术后护理及观察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患儿,女性,一岁5月,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确诊为动脉导管未闭,在全麻低体温体外循环下行动脉导管缝闭术,术程顺利,术前、术中、术后诊断一致。
术闭返ICU,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稳定内环境、抗炎,预防并发症,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对症支持治疗与护理。
术后第二天拔除气管插管,加强体疗,加强营养,生命体征平稳,于术后第六天安全返回普通病房,最终顺利出院。
2.术后护理
2.1 循环系统监护患儿术后入ICU立即给予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血压、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及CVP变化。
术后血压一般较高,常用硝普钠避光独立静脉通路泵入,据血压调整药物用量,患儿拔除气管插管后改为口服卡托普利。
保持出入量平衡,强心利尿的治疗原则不是指盲目地控制入量,而是在维持循环稳定的前提下滤除多余的水分,减轻心肺负担。
2.2 神经系统监护观察和记录双侧瞳孔的大小、是否对称,对光反射是否存在。
密切观察患儿清醒的时间,醒后初步判定意识状况及四肢肌力、肌张力,感觉及活动情况并记录。
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3 呼吸系统监测患儿术后入ICU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听诊双肺呼吸音,判断插管情况,根据血气分析调节呼吸机的参数设置。
抬高床头30度,保持呼吸道通畅,严格无菌操作。
适时停用镇静药物,于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自主呼吸良好,意识清醒的状态下拔除气管插管,给予面罩吸氧。
拔管后需加强体疗与雾化,帮助咳痰,必要时吸痰,防止肺部感染及肺不张。
2.4 动静脉通路的护理保持动静脉通路的通畅,用配置好的肝素连接动静脉换能器冲管。
若发现管路不通畅,及时查找原因,如为部分血凝块堵塞管路,应当回抽出血凝块,切不可强行推入,以免造成血栓。
每天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更换敷料,如有污染渗出及时更换,严格无菌操作。
进行约束,以防患儿自行拔出。
输液或取血时避免空气进入,严格执行留置时间。
2.5 尿量的观察
尿量是术后反映肾血流灌注及体液平衡的重要指标。
应密切观察和记录每小时尿量及尿液颜色。
若尿量小于0.5ml/(kg·h),诊断为尿少。
体外循环术后无尿和少尿最常见的原因是容量不足,应遵医嘱补充容量。
容量充足的前提下仍尿少,遵医嘱应用利尿剂,但要注意电解质平衡。
2.6 术后营养支持患儿术后处于高代谢状态,应用呼吸机、发热、抵抗术后感染和伤口愈合所需能量比正常情况高,因此应加强营养供给。
未拔除气管插管时,主要给予静脉营养或鼻饲肠内营养,严防术后低血糖。
拔除气管插管后4~6小时,逐渐恢复到患儿术前的饮食习惯。
2.7 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管的通畅,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温度和量,引流量大于1ml/(kg·h)时应引起注意。
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分钟一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
妥善固定,标示,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防止意外脱出。
2.8 皮肤护理
患儿术后入ICU应注意有无皮肤压红压伤,及时应用气垫床,枕部、骶尾部、足跟部等压疮好发部位给予美皮康敷料保护。
治疗过程中要严防医疗器械的压伤,约束带松紧适宜,做好床单位的护理。
保持伤口处清洁干燥,如有渗液及时更换敷料,严格无菌操作。
2.9 体温升高的护理患儿体温升高时可在四肢大动脉处冷敷。
冷敷时观察皮肤颜色,避免冰袋与皮肤直接接触,间断更换冷敷部位。
严格控制冷敷的时间,冷敷时间过长易引起皮下脂肪坏死。
应予保暖,防止寒颤。
对物理降温无效者,可遵医嘱给予小儿退热药。
3.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3.1 出血的观察
动脉导管粗大或并发肺动脉高压,血管壁脆弱,易使缝合端出血。
应严密观察血压,注意引流液的流出速度、颜色及温度,若引流速度过快,管壁发热,持续2小时引流量都超过4ml/(kg·h),应考虑有活动性出血,准备二次开胸止血。
3.2 声音嘶哑的观察
喉头水肿及喉返神经损伤均可引起声音嘶哑。
气管插管选择不当造成喉头组织水肿。
手术中直接或间接损伤喉返神经造成喉返神经损伤。
若患儿拔除气管插管表现为声音嘶哑,应使患儿少讲话少哭闹,必要时可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严防患儿进食进饮时误吸。
3.3 动脉导管再通的观察
术后结扎线松脱,感染可造成血流再通。
在胸骨左缘第1第2肋间再现双期杂音,若诊断明确,应在适当时期再次手术。
3.4 乳糜胸的观察
术中若损伤胸导管,术后2~3天可出现乳糜胸,应禁食,引流液减少后可逐渐给予低脂肪、高蛋白饮食。
如保守治疗无效,应手术结扎胸导管[3]。
【参考文献】
[1]崔炎.儿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1-195.
[2]吴在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83-384.
[3]周金泉,张维青,孙浩峰.心脏外科护理手册[M]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1: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