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前后NT-proBNP变化及意义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前后NT-proBNP变化及意义李丽;方臻飞;吕春美;朱丹【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2(10)7【摘要】目的探讨成人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的变化,及与肺动脉压力变化的规律.方法选成功行介入封堵术的动脉导管未闭(PDA)男性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肺动脉平均压(mPAP)分为4组:正常PAH组、轻度PAH组、中度PAH组、重度PAH组.术前均行右心导管检查,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平均压(MPAP).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 d、4 d、1月行经胸心脏彩超(TTE),记录各时间点肺动脉收缩压数值.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术前、术后1 d、4 d、1月、血NT-proBNP浓度含量变化,并分析与肺动脉压力相关性.结果正常PAH组、轻度PAH组、中度PAH组、重度PAH组封堵术后第1天、第4天SPAP、NT-proBNP持续下降(P<0.05),以重度PAH组下降最明显.结论 PDA介入封堵术后NT-proBNP水平持续下降,其改变与术后肺动脉压下降程度相符.介入封堵术前后监测血浆NT-proBNP浓度可作为判断患者转归及预后的指标.【总页数】2页(P806-807)【作者】李丽;方臻飞;吕春美;朱丹【作者单位】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1001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41001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41001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41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1;R265.2【相关文献】1.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前后左室收缩功能及电压变化 [J], 李梅;赵胜2.经皮介入封堵治疗低龄低体质量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意义 [J], 沈群山;张刚成;姚艺;尚小珂3.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介入封堵术前后血清醛固酮变化与心肌重塑的关系 [J], 王萌;邢淑华;常亚彬;马妍4.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后心功能变化的探讨 [J], 桑才华;杨天和;蔡运昌;刘晓桥;田翔;谭洪文5.血浆心钠素水平在反映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介入封堵术后心脏结构及心功能变化中的价值分析 [J], 罗红芳;谭慧莲;张腾;吕铁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后的急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规范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1, 11(5), 2155-2160Published Online May 2021 in Hans. /journal/acmhttps:///10.12677/acm.2021.115308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后的急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规范孙仕涵,李谧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庆收稿日期:2021年4月17日;录用日期:2021年5月2日;发布日期:2021年5月19日摘要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尤其在早产儿当中发病率较高。
由于动脉导管未闭左向右分流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左心系统血流量持续增多,导致肺动脉压力增高,管壁重构,最终形成不可逆的梗阻性肺动脉高压,从而错失手术时机,因此应尽早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目前介入封堵术发展迅速,已成为动脉导管未闭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其仍存在一定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从介入封堵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术后急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从而讨论其防治措施及治疗规范。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并发症,介入治疗,危险因素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 Criteria forAcute Complications after PatentDuctus Arteriosus OcclusionShihan Sun, Mi LiAffiliated Children’s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Received: Apr. 17th, 2021; accepted: May 2nd, 2021; published: May 19th, 2021Abstract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is a common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especially in premature infants.孙仕涵,李谧Due to the he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ft-to-right shunt of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the blood flow of the left cardiac system continues to increase, resulting in increased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wall remodeling, and finally irreversible obstructive pulmonary hypertension, thus missing the opportunity for operation. Therefore,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should be treated as soon as possible. At present, interventional occlusion is developing rapidly, and it has become the first cho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but it still has a certain com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the risk factors of acute complications after transcatheter closure of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were analyzed, and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treatment criteria were discussed.Keywords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Complications, Interventional Therapy, Risk Factors Array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15% [1],尤其在早产儿中发生率较高,约55%~75%[2],而诊疗不及时常可因肺小动脉阻力增高,管壁增厚出现梗阻性肺动脉高压,临床上表现为差异性青紫,即艾森曼格综合征等从而错失手术时机。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步骤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步骤
1.右股动脉、右股静脉消毒;铺巾;
2.局部麻醉;
3.穿刺右股静脉(股动脉内侧0.5cm,腹股沟韧带下方2cm,走形方向与大腿外侧平行),
进导丝,置入6F静脉鞘;
4.穿刺右股动脉,进导丝,置入6F动脉鞘;
5.经动脉鞘置入6F PIG导管,至胸主动脉,行主动脉造影,见胸主动脉直径?mm导管与
肺动脉相关;
6.经静脉鞘置入6F右心导管测肺动脉压;
7.在网篮导管辅助下将交换导管通过肺动脉经未闭动脉进入肺动脉、下腔静脉、股静脉建
立轨道;
8.更换6F/7F长鞘管经股静脉通过未闭动脉导管置于主动脉侧,由传递系统将?mmPDA
封堵伞片送入动脉导管处固定;
9.主动脉再次造影,未见残余分流,释放PDA封堵伞片。
10.撤出导管,结束手术。
术中用药:肝素针1000U IV,2次;
术后:心电监护,右股动静脉穿刺术后护理常规,沙袋压迫6小时,右下肢制动24小时;
拜阿司匹林100mg,QD+ST*3个月;抗生素静滴1天。
外科经胸封堵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Tr n t o a i c l s n f r p t n u t sa tr o u ZE a sh r cc o c u i o a e t c u r e i s s o d NG We MENGXu,Z NG C u n, HA h n,L a ,XU IY n
prdt s ogop , a et i temn— c i ophdas a e i io [ 33± . )c s 2 . a eet us pt n inio g u a m l cs n ( . 0 7 m v.(02± e h w r i s n h i i s nr l rn i 19 m,=一2.8 , 00 0 , hr r prtnt e[ 9. . )a t 934 P= .0 ] so e eao i t o i m ( 69±3. )m nv.(5 . 4 55 an t 90 i s 100- . )r , = - 4 i
出血量 小 切 口组 秩 次 和 为 12 大 切 口组 秩 次 和 为 1, 14 T= 6 6 , 14>T - , 0 0 , 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o …o ]P< . 1差 0 3
注: m H = .3 P 1 m g 013 a
即小切 口组 的出血 量低 于大 切 口组 的 出血 量 。小 切
间 3— m小切 口;0例常规正 中大切 口( 5a 1 大切 口组 ) 。于主肺 动脉前 壁缝 2个 荷包 , 在食 道超声 引导 下将输送装置穿刺送入降主动脉释放直径大于 P A 6m D 4— m的封堵器 。将 2 患者 术中和术后资料进 组 行对 比研究。结果 :3例全部封堵成 功 , 死亡 , 2 无 无残余 分流 , 无封堵 器脱 落和移 位 , 无降 主动脉 狭窄 。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手术记录模板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手术记录模板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手术记录模板一、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日期:二、术前准备1. 术前评估:- 患者病史回顾:包括既往病史、过敏史等。
- 体格检查:包括心肺听诊、血压测量等。
- 心电图检查:评估心脏功能及心律情况。
- 胸部X线片检查:确定动脉导管未闭的程度及位置。
2. 术前准备:- 饮食禁食:根据麻醉科建议,患者需要在手术前一定时间内禁食。
-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 麻醉评估:由麻醉科医生进行评估,确定适合的麻醉方式。
三、手术过程1. 麻醉诱导:- 静脉通路建立: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进行药物输注。
- 麻醉诱导剂给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诱导药物。
2. 手术操作:- 切口选择: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
- 导管插入:将导管插入动脉导管未闭处,进行封堵。
- 封堵物选择: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经验,选择合适的封堵物材料。
- 封堵效果评估: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手段,评估封堵效果。
3. 术中监测:- 心电监测:监测患者心电活动变化。
- 血压监测:实时监测患者血压变化。
- 血氧饱和度监测:通过指夹式血氧仪等设备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
四、术后处理1. 恢复室观察:- 呼吸道管理: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 监测项目观察: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 镇痛治疗: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合适的镇痛治疗。
2. 术后护理:- 切口护理:保持切口干燥、清洁,定期更换敷料。
- 患者康复指导: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术后康复指导。
3. 术后随访:- 定期复查:安排患者进行术后复查,评估手术效果及患者恢复情况。
- 心脏超声检查: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评估封堵效果及心功能恢复情况。
五、并发症及处理1. 血管损伤:- 处理方法:根据损伤程度,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2. 感染:- 预防措施:术前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 处理方法:根据感染部位和程度,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的临床观察

动脉导管未闭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的临床观察余忠琴;朱辉银;李涛;肖玉;张勇;席世兵【摘要】目的:观察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行介入封堵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动脉导管未闭患者178例,经临床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确诊,并行左右心导管、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检查,应用经皮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治疗[方法:蘑菇伞封堵法、弹簧栓法、Amplatzer第二代封堵器(ADO-II)封堵法],术后即刻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疗效,术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行经胸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心电图随访观察。
结果经皮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成功率98.9%。
失败原因:大型PDA1例,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放置封堵器后血压下降1例。
并发症:术后1h封堵器脱落1例,降主动脉血流速度增快1例,左肺动脉血流速度增快1例,溶血1例。
结论经皮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治疗创伤小,操作安全,并发症低,在适应证范围内可以替代外科治疗。
%Objectives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tarnscatheter closure of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 with occluder in 178 patients, and to retrospectively explore the follow-up analysis. Methods For the 178 patients with PDA confirmed by clinical examination and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use left and right heart catheter,aortic arch angiography,take percutaneous tarnscatheter closure of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three methods were applied,which were Amplatzermethod,Cook coil method and ADO-II method. Aortic arch angiography and TTE were used immediately after surgery to assess the effect. TTE,chest X-ray and electrocardiogram(EEG) examination were used in follow-up study at 1 day,1 months,6 months,1 year respectively. Result The successfulrate was 98.9%. The causes for procedural failure included large shaped PDA(1 patient),complicated severe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nd hypotension after device implantation(1 patient) . Complication 1 patient had device embolization,1 patient had increased aortic blood flow velocities,1 patient had left pulmonary artery blood flow velocities increased,1 patient had hemolyses. Conclusions Percutaneous tarnscatheter closure of PDA has the advantages of less injury,less complications,high successful rate and effective alternative to surgical repair.【期刊名称】《浙江临床医学》【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2页(P58-59)【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随访【作者】余忠琴;朱辉银;李涛;肖玉;张勇;席世兵【作者单位】442000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442000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442000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442000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442000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442000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正文语种】中文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10%[1]。
小儿动脉导管未闭162例封堵治疗临床分析

Cln c l i ia Ana y i fTr n c t e e o u e f rPa e tDu t l s s o a s a h t rCl s r o t n c us
Ar e i us i 1 2 Chidr t r os n 6 l en
Z A GWe — u ,D I i og I io o g A i A GD n ,X EQ a g H N i h a A —l ,Y N Xa —ln ,L I ,Y N o g U i Ha n Q n
( e to ado g ,T e f l tdY h a opt u mi dclU i r t,T eC r i acl D p.fC ri oy h i i e a ’nH si lfK n n Me ia n esy h ado s u r l A a ao g v i v a
张伟 华 ,戴海 龙 ,尹小龙 ,赖 暮 ,杨 栋 ,薛 强 ( 昆明 医学院附属延安 医院,云南心血 管病 医院心 内科 ,云 南 昆明 6 0 5 ) 501
[ 摘要] 目的 结果 探讨介入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 (D )的临床疗效.方法 PA 经临床和经胸超声心动 图确
诊 P A 12例 ,采用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 ,术后 即刻采用造影或术后 2 D 6 4h行经胸心脏 超声 检查观察疗效.
动脉导管未 闭
( a n d cu r r ss pt t u tsat i u , e eo
11 临床 资料 . 选择 2 0 0 7年 1月至 2 1 0 0年 4月 在该 院住 院
PA D )是 常 见 的先 天性 结扎 ,但其创伤较大,随着介入封堵技术 1 成 熟 ,介 入 治疗 已成 为 P A治 疗 的首 选 方 3趋 D 法 .本 文 回顾 性 分析 了昆 明医学 院 附属延 安 医院 近 3a 堵 器介 入 治疗 小 儿 P A 12例 ,现 报告 封 D 6
介入封堵治疗动脉导管未闭150例临床分析

手术禁忌证 , 在没 有封 堵 手术 的年 代 , 只有 放 弃手 术 , 服 用 降
压、 强心、 利尿等药物保 守治疗 , 生活质量 差 , 因 封 堵 手 术 中 其
封 堵 器 可 以 回收 , 可 以 在 手 术 过 程 中直 接 测 肺 动 脉 压 力 , 对 合
1 临 床 资 料 1 3 0例 中男 性 5 2 例 , 女性 9 8例 , 年 龄 6个
功应 用 于 临床 [ 3 后 , 使 P D A 的介 入治疗 更加 简便 易行 , 安 全
可靠 , 也将 P DA 的 介 入 治疗 推 向 鼎 盛 时期 , 使 9 8 的 左 向右 分 流的 P DA 患 者都 能通 过介 入封 堵 治 疗 而 根 治 , 仅少量 P D A 患 者 仍 需 外 科 治 疗 。 目前 主 要 治 疗 方 法 为 介 入 封 堵 术 , 可 以 达 到 根 治 目的 。我 中心 在 2 0 0 5 年 1 月至 2 0 1 0年 1 2月 已成 功 完 成 了 1 5 O例 P DA 封 堵 术 , 现报道如下 。
益; 术后 出 现 的并 发症 无 致 命 性 , 且通过适 当的处理均可 消除 , 治疗安全性高 ; 我 中心 该 项 手 术 成 功 率 能 达 到 1 0 0 , 与 严格 的
月至 4 6岁 , 体 质量 6 . 0 ~5 6 k g 。心 电 图 显 示 右 柬 支 传 导 阻滞 1 6例 , 左心室肥厚 2 5例 , 右心室肥 厚 1 6例 。 术 前 检 查 采 用 美 国 GE公 司 V I VI 7型 彩 色 多 普 勒 超 声 心 动 图仪 , 检 查 结 果 提 示: P D A主动脉测平 均直 径 1 0 mm、 肺动 脉测平 均 直径 5 mm,
2024年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市场分析现状简介动脉导管未闭(PDA)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特点是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有一条剩余的血管连接。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是一种用于治疗PDA的医疗器械,通过封堵动脉导管来恢复正常血液循环。
本文将对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趋势、竞争态势和前景展望等方面。
市场规模根据当前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的市场规模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预计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封堵器市场的规模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 病例数量增加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动脉导管未闭患者数量逐年增加。
这使得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需求量不断增长,推动了市场规模的增长。
2. 医疗支出增加随着全球医疗支出不断增加,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的市场规模也得到了推动。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儿童心脏疾病的治疗,提高了封堵器市场的发展机会。
市场趋势1. 技术创新当前,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市场存在着技术创新的趋势。
一些制造商不断投入研发,推出更先进的封堵器产品。
这些新产品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和更低的并发症风险,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2. 医疗机构合作为了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一些医疗机构开始与制造商合作,共同研发和推广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
这种合作可以加速新产品的研发和上市,促进市场的发展。
竞争态势目前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
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产品质量和性能不同制造商的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在质量和性能方面存在差异。
一些制造商通过不断改进产品,提高质量和性能来获取竞争优势。
2. 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渗透率在市场竞争中,一些有较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渗透率的制造商更有竞争力。
他们通过广告宣传、医疗机构合作等方式增加品牌曝光度,增加市场份额。
前景展望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治疗效果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手术流程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手术流程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及其手术流程的简要介绍。
可以参考以下内容编写: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指的是婴儿出生后动脉导管未能在出生后关闭。
动脉导管是胎儿期心脏中的一条管道,在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在婴儿出生后应当封闭,以确保正常的血液循环。
然而,一些婴儿在出生后动脉导管未能关闭,这就导致了动脉导管未闭的情况。
动脉导管未闭会导致氧合血流和非氧合血流之间的交错,从而影响正常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供应,严重时可对婴儿的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解决动脉导管未闭带来的问题,医学界发展出了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
该手术旨在通过介入方法,在婴儿的动脉导管位置处封堵该通道,以阻止异常的血流流动。
手术的目标是恢复正常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供应,从而改善婴儿的心脏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是一项复杂的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心脏外科医生及相关团队完成。
手术流程包括麻醉、手术准备、导管插入、导管引导、封堵物释放等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精确而细致的操作。
通过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动脉导管未闭带来的健康问题,提高婴儿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然而,尽管该手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技术发展,以改进手术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1. 引言部分概述了整篇文章的主题和目的。
首先简要介绍了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概念和定义,然后提到了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2.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动脉导管未闭的定义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手术流程。
2.1小节详细介绍了动脉导管未闭的定义和背景知识,包括动脉导管未闭的病因、症状和危害等方面。
2.2小节则重点讨论了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手术流程,包括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3. 结论部分总结了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封堵治疗

。
可靠 、 住 院 时 间短 、 术 后恢 复快 、 并 发 症少 等 优 点 , 已 成 为 临床治 疗 P DA 的首 选 。但 婴 幼儿 P D A 患者 由 于 月龄 小 、 血管 纤 细 、 易发生肺动脉高压 , 介 入 封 堵 治疗 操作 难 度大 , 较 年长 儿及 成人 患 者风 险 更 大 , 如 何规 范 、 安全 地开 展 婴幼儿 P DA介 人技 术是 当今 研 究 的热 点 。本 文 就 介 入 封 堵 婴 幼 儿 P D A 治 疗 中 P D A 大 小 的测量 、 入 路方 式 、 麻 醉 与 穿 刺要 点 、 输 送 轨道 的建 立 、 封 堵 器 的 选择 和释 放 及 术 后 常 见 并 发
2 入 路 方 式
介入 封 堵 P D A 治 疗 已有 4 O余 年 的 历史 , 关 于 其 人路 方式 也 在 不 断发 展 , 目前 在 临床 上 主要 采 用 的入路 方式 有 动静脉 入路 法 和单 纯静 脉途 径 。 2 . 1 动静 脉人 路法 传 统 P D A 介 入封 堵术 前 先行 TTE检查 , 进 行 初 步筛 选 。术 中建 立 股 动 、 静 脉 通 路, 行 主动脉 弓降 部 造影 , 测量 P D A 最 窄 内径 以选 择合适的封堵器型号 , 在 封 堵 器 到位 后 再 次 行 XA 判 断封堵 效 果 。该方 法观 测 P DA 大 小 、 选 择 封堵 器 型 号及 判 断 封 堵 效 果 可 靠 、 准 确 。但 对 于 婴 幼 儿 P DA患 者 , 其股 动脉 管径 细 小 、 穿 刺 难度 大 , 且 婴 幼 儿 配合欠 佳 , 术后 卧床 制动 效果 不 如年 长 患 者 , 穿 刺 点 出血 、 假 性 动 脉 瘤 等血 管损 伤 的 风 险 高 , 且 X 线 曝光量、 造 影 剂用 量较 大 , 对 婴 幼儿 患者 尤为 不宜 。 2 . 2 单 纯 静 脉 途 径 随 着 TT E 及 封 堵 术 的 不 断 改 进, 近年来 有 不少学 者 在单 纯 T TE引导下 仅 经静 脉 途径 介入 治疗 P D A 取得 成功 _ 7 _ 9 _ 。单纯 静 脉途 径 只 需穿 刺股 静脉 , 血管并发症少 , 手术 程 序 简 化 , 造 影 剂用 量少 , X线 透视 时间 短 。但是 仅在 TTE引导 下 行 P DA介 入治 疗需 丰 富 的临床 经验及 超声 、 导管 操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

时 , 可诊断 。 则
胎儿期 的动脉导管是胎儿循 环的一部分 , 是胎儿 的肺 动
脉 和 主动 脉 之 间 主 要 的 生 理 性 血 流通 道 , 于 正 常 的 循 环 通 属
道 。其肺动脉端的开 口位于肺动脉的左肺 动脉起始处 , 主 而 动脉端 的开 口位于左锁骨下动 脉起 始部位 的下 1e m处 ( 图 1 B 。因妊娠期 的胎 儿没有 呼吸 , A、 ) 没有独 立 的肺 循环 , 主 要依靠动脉导管承担胎儿肺循 环的血供 。胎儿 出生后 , 一旦 自主呼吸建立 , 独立 的肺 循环 出现 , 肺部 的血管 阻力 和肺 循
17 9 9年 , ah id发 明 单 面 “ 形 ” 绵 封 堵 器 ;9 1年 ,i R skn 伞 海 19 s .
及发病年龄不同而使 临床症 状各异 , 导管细 小时 常无 症状 , 甚至终生无症状 , 分流量 大时 , 可早期 出现心悸 、 短 、 力 气 乏
和 反 复 呼 吸道 感 染 。
( ) 声 心 动 图 : 声 心 动 图 是 临 床 应 用 最 广 泛 、 方 பைடு நூலகம்超 超 最
环压力降低后 , 绝大多数婴儿的动脉导管在一年 内逐 渐 自行
闭合并退化为主动脉韧带 。当婴儿动脉 导管 的关 闭机制 存 在缺陷不能 自行闭合 时 , 将发生 P A。 D 12 发病与分 型 .
扎 , 结 扎 术 后 约 1 % 的病 例 发 生 再 通 , 后 结 扎 术 改 为 缝 但 0 随
() 2 管型 : 又称 圆柱型 , 导管两端 的直径相 同 , 导管无壶
腹部 ;
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 说明书

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使用说明书北京龙舟飞渡记忆合金应用研究所目录一 封堵器描述二 适应症与适用范围三 手术禁忌症四 注意事项五 警告六 产品信息七 使用方法八 潜在并发症九 使用有效期十 贮存、运输条件十一 包装与标签1封堵器描述龙舟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是由镍钛合金丝编织成网状后通过热处理定型的自膨式封堵器,主动脉端伞盘面用于将其可靠固定在动脉导管的壶腹内;在封堵器植入后,腰部会向外展开,使合金丝紧靠在动脉导管壁上,封堵器内置阻流体。
龙舟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具有超弹性好、即时封堵效果佳、远期残余分流发生率低、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
一 适应症与适用范围龙舟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是一种经皮、经导管植入的封堵器,用于对动脉导管未闭(PDA)进行封堵。
具体适应症为:1.单纯PDA或PDA伴其他轻微心血管畸形不需外科手术纠治患者;2.年龄6个月以上,体重6Kg以上患者;3.PDA最窄处≥2mm。
二 手术禁忌症1.依靠PDA存在的心脏畸形;2.体重小于6千克,年龄小于6个月的患者;3.封堵器安置处有血栓存在,导管插入处有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4.活动性心内膜炎或引起菌血症的其他感染的患者;5.体型或身体状况导致其不适合心导管术的患者;6.进入缺损部位所要通过的脉管系统不足以容纳相应鞘管尺寸的患者;7.肺动脉阻力大于8个Wood单位或者Rp/Rs比值高于0.4的肺动脉高压。
三 注意事项1.产品为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采用环氧乙烷灭菌包装,灭菌有效期为两年,切勿重新灭菌或重复使用,包装破损禁止使用。
2.在给高位缺损、下腔静脉(IVC)缘缺损等高风险患者植入封堵器后会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需要更紧密的随访。
3.必须做好相应的术前、术中、术后准备:1)手术前·相关化验检查:经胸或(和)食道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X线胸片;2·术前1天口服阿司匹林,小儿3~5mg/(kg.d),成人3 mg/(kg.d)或同等效果的其它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药物。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操作规范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操作规范【适应证】体重≥8kg,具有临床症状和心脏超负荷表现,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其它心脏畸形。
【相对适应证】1.体重4~8kg,具有临床症状和心脏超负荷表现,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其它心脏畸形;2.“沉默型”PDA;3.导管直径≥14mm;4.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但已控制3个月;5.合并轻~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轻~中度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
【禁忌证】1.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和导管内有赘生物;2.严重肺动脉高压出现右向左分流,肺总阻力>14woods;3.合并需要外科手术矫治的心内畸形;4.依赖PDA存活的患者;5.合并其它不宜手术和介入治疗疾病的患者。
【介入器材选择】有以下几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蘑菇伞型封堵器(AmplatzerPDA封堵器及国产类似形状封堵器)。
(一)蘑菇伞型封堵器封堵器由镍钛记忆合金编织,呈蘑菇形孔状结构,内有三层高分子聚酯纤维,具有自膨胀性能。
Amplatzer封堵器主动脉侧直径大于肺动脉侧2mm,长度有5mm、7mm和8mm三种规格,肺动脉侧直径可分为4mm~16mm7种型号。
国产封堵器与其相似,但直径范围加大。
(二)弹簧圈包括不可控弹簧圈封堵器如Gianturcocoil和可控弹簧圈封堵器如Cookdetachablecoi1、PFMDuct-Occludcoil,多用于最窄直径≤2.Omm的PDA。
(三)其他封堵器包括AmplatzerPlug,成角型蘑菇伞封堵器,肌部和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等。
其中AmplatzerPlug多用于小型长管状PDA,而后三种多用于大型PDA。
【术前准备】1、术前检查:三大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肝肾功能、胸片、心脏彩超、心电图、血型、传染病检查等。
2、术者术前查房,了解病情。
3、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
4、术前小结、术前讨论。
5、全麻患儿术前一日晚上10点以后禁食,当日晨4点以后禁饮。
6、送手术通知单到南楼5楼导管室,送全麻通知单到南楼3楼麻醉科。
心血管内科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护理

心血管内科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护理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术前访视患者,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主动对患者及其家属介绍PDA的目的、意义、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及术后效果。
针对患者的年龄、不同的心理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合作、信任,关心、安慰、鼓励患者,使患者以最佳心态接受介入治疗。
2.术前准备协助医生做好有关检验,如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胸片及心脏超声等。
在做抗菌药物、碘过敏试验前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并做好记录,向患儿及家属交待有关注意事项。
训练患儿在床上解大、小便。
3.局部皮肤准备进行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备皮时,教会患儿及其家属在清洁皮肤的同时,如何预防着凉。
需要时可用软棉物品擦拭局部皮肤。
4.麻醉准备局部麻醉术前4h禁饮食,静脉复合麻醉术前6h禁食、2h禁饮。
5.静脉通路的准备选用静脉留置针,以保证患者在活动时液体通路的通畅。
手术当日给予5%~10%葡萄糖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保证入液量,以防禁食引起低血容量和低血糖的发生,也有利于穿刺成功。
二、术中护理(1)手术前30min进行病例讨论,收集病例信息资料,进行护理评估。
准备手术所需的导管耗材,如5F、6F动脉鞘,5F猪尾导管,右心导管等,手术器械,适合的封堵器等。
(2)患儿入导管室前,要严格“三查七对”,并查看体重、皮试结果及有关检验单,触摸足背动脉,并嘱患儿排尿。
(3)患儿采取平卧位,为避免双上肢影响PDA造影时左侧角度投照影像,所以要双手抱头。
静脉复合麻醉者去枕平卧,肩部垫高,双手抱头,用约束带固定,保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体重较轻患者臀下垫一软枕,有利于穿刺成功。
根据病情给予吸氧,连接多导记录仪、心电监护仪。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
(4)术中调节室温,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巡视患者,对于清醒的患者,要告知造影时会感到身体发热,不要惊慌。
严密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并发症,密切配合术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治疗1例报告

明显 。
本 例 患者 右下 肢 疼痛 , 考虑 是 深静 脉或 动脉 出血 所致 。 疼痛 剧 烈 时宜 抬 高 患肢 并 用松 软 的被褥 , 必要 时行 冷 敷 。协 助 患者 挪 动肢 体 ,让 患者感 到舒 适 , 且
早 期可 有 瘀斑 , 紫癜 , 牙龈 出血 , 出血 , 1 出血 , 鼻 伤2 1
经 久不 愈 【 。本例 患 者擅 自将 华法 令剂 量增 大 一倍 , 2 ]
次 数 增加 1 服 用 。造 成全 身 出血 ,甚 至危 及 生命 。 倍 Vi 为肝 内合 成凝 血酶 原 的 必要 物 质 , t K 用于 凝 血酶
原 过低 ,Vi 乏症 以及 因服 双 香 豆 素 、水杨 酸等 t 缺 K 过 量 所致 的 出血 , 用迅 速 【 。 例 患者 应 用药 效果 作 2 本 ]
( 稿 日期 : 2 0 — 0 — 1 ) 收 02 3 5
动 脉 导 管 未 闭封 堵 术 治 疗 1例 报 告
郑 元琦 ,邓水 泉 , 高丽玲 ,陈晓曦
末 端 , 远 端 的 伞 片 在 胸 主 动 脉 内 张 开 。 轻 微 撤 退 整 个 长 鞘 使 再 管 及 传 递 系统 ,使 远 端 的 伞 在 动 脉 导 管 的 胸 主 动 脉 端 形 成 楔
形 , 双 伞 装 置 的 中 心 位 于 动 脉 导 管 最 狭 窄 处 中央 。 后 小 心 而 然
细 交待 用药 方 法 , 注意 事项及 不 良反应 , 且让 患者 而 复述 一 遍 ,无 误 后方 可离 开 ,以免 发 生不 测 。 参考 文献 :
[ ]焦 吉芝.基 础护理学 [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 出版社 .1 9 1 M] 90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残余分流的健康宣教

04
残余分流可能 导致心律失常, 影响心脏的节 律和功能。
生长发育影响
影响生长发育:残余分 流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 缓,影响身高、体重等 生长发育指标。
01
影响神经系统:残余分 流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发 育异常,影响认知、语 言、行为等发育。
03
02
影响心肺功能:残余分 流可能导致心肺功能异 常,影响运动能力、呼 吸功能等。
术后4-6周内, 可以恢复正常 活动,如游泳、
瑜伽等
术后6周后, 可以逐渐恢复 剧烈运动,如 篮球、足球等
残余分流的影响
心功能影响
残余分流可能 导致心功能不 全,影响心脏 的正常功能。
01
残余分流可能 导致心室扩大, 影响心脏的结 构和功能。
03
02
残余分流可能 导致心脏负荷 增加,影响心 脏的泵血功能。
定期复查
饮食调理
术后饮食应以清 淡为主,避免油 腻、辛辣、刺激
性食物
多吃富含蛋白质、 维生素的食物, 如瘦肉、鸡蛋、
蔬菜、水果等
适量饮水,保 持体内水分平
衡
避免吸烟、饮酒, 以免影响伤口愈
合和恢复
适当运动
术后1-2周内, 避免剧烈运动
和提重物
术后2-4周内, 可以逐渐增加 活动量,如散
步、慢跑等
04
影响心理健康:残余分 流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 题,影响情绪、行为、 社交等。
并发症风险
1
感染风险:残余 分流可能导致细 菌感染,增加手
术风险
3
心功能不全风险: 残余分流可能导 致心功能不全,
影响心脏功能
2
血栓形成风险: 残余分流可能导 致血栓形成,影
响血流通畅
动脉导管未闭健康教育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健康教育
一、概述
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指通过经皮穿刺股动脉或静脉,将封堵器经输送鞘管置入未闭动脉导管内,恢复或改善其血流动力学状态。
二、术前、术后指导
1、向病人简单解释手术的目的、意义、手术方法、手术环境。
介入手术安全性及注意事项。
2、手术当日更换宽松、舒适的衣服,女性病人不穿带钢圈的文胸,手术前一天指导练习床上排便。
3、手术前禁食、禁水4~6h、术前排空膀胱,病区护士发的降压和抗凝的药物要按时服用,因为手术中需要平稳血压、抗血凝。
4、进入手术室前,须摘除手镯、戒指、手表等。
5、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绝对卧床12~24h,肢体制动6~8h,伤口沙袋压迫6~8h。
穿刺下肢不要屈曲,不要做抬头的动作,尽量不要用力咳嗽,以免增加穿刺部位的压力,防止发生出血。
6、局麻病人术后叮嘱患者多饮温开水,有利于造影剂的排出;如为全麻小儿,术后6h或麻醉完全清醒后方可进食,进食前先喝一两口水,防止误吸的发生。
根据本人的具体情况,养成良好的饮食及卫生习惯,加强力所能及的运动。
7、指导病人戒烟、戒酒,避免情绪紧张、激动,注意饮食。
参考文献:《介入治疗护理学》第二版拟定人:钟** 审核人:xxx 修订日期:2020年x月拟定日期:2020年x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文参考
Closure of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er法及可控弹簧栓子法。
[返回]操作名称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
[返回]别名
PDA封堵术
[返回]适应证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适用于:
1.Amplatzer法
(1)左向右分流的PDA不合并须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者;PDA最窄直径≥2.0mm;年龄通常≥6个月,体重≥4kg。
(2)外科术后残余分流。
2.可控弹簧栓子法
(1)左向右分流的PDA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者;PDA最窄直径:应用单个Cook栓子≤2.0mm;单个pfm栓子≤3mm。
年龄通常≥6个月,体重≥4kg。
(2)外科术后残余分流。
[返回]禁忌证
(5)导管插入途径有血栓形成。
2.可控弹簧栓子法
(1)窗形PDA。
(2)余同上。
[返回]准备
术前各项准备。
1.药品1%利多卡因、肝素、造影剂及各种抢救药品。
2.器械血管穿刺针,动脉鞘管,0.035″加硬导引钢丝(长260cm)及0.035″(14 5cm长)直头导丝。
猪尾形导管及端侧孔导管。
美国AGA公司生产直径5/4~16/14 mm Amplatzer封堵器;5~8F输送鞘。
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直径6/4~22/24mm,7~12F输送鞘。
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直径为3mm(5圈)、5mm(5圈)6.5mm(5圈)及8mm(5圈)可控弹簧栓子(防磁或不防磁);5F Judkins右冠状动脉导管。
3.C形臂心血管造影机。
4.多导生理记录仪、心脏监护仪、临时起搏器和心脏电复律除颤器。
5.备用氧气及气管插管等器械。
6.病史及体检,询问有无对金属过敏史。
7.相关化验检查。
8.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
9.备皮及碘过敏试验。
10.术前4h禁食水。
11.向患者及其家属或监护人解释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返回]方法
1.做好术前准备
2.手术方法
(1)诊断性心导管术
局麻或全麻下(婴幼儿)穿刺股静脉行右心导管检查,穿刺股动脉行降主动脉左侧位或右前斜位造影,测量PDA直径,了解其形态及位置。
(2)操作步骤
①Amplatzer法:静脉推注肝素50U/kg。
先用端侧孔导管将0.035″加硬导引钢丝(长260cm)从肺动脉侧经PDA送入降主动脉,然后保留加硬导丝,撤出端侧孔导管,再沿加硬导丝将输送鞘管送至降主动脉。
选择比所测PDA最窄直径大2~4mm的封堵器(小儿可达6mm),将其安装于输送钢丝的顶端,透视下沿输送鞘管将其送至降主动脉。
待封堵器的固定盘完全张开后,将输送鞘管及输送钢丝一起回撤至PDA的主动脉侧。
然后固定输送钢丝,仅回撤输送鞘管至PDA的肺动脉侧,使封堵器的腰部完全卡于PDA内。
10min后重复主动脉弓降部造影,若证实封堵器位置合适、形状满意,无或仅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且听诊无心脏杂音时,可操纵旋转柄将封堵器释放,重复右心导管检查后撤出鞘管压迫止血。
②可控弹簧栓子法:经股静脉顺行法:穿刺右股静脉插入端孔导管经PDA入降主动脉;选择适当直径的可控弹簧栓子经导管送入降主动脉,将3~4圈栓子置于PDA的主动脉侧,3/4~1圈置于PDA的肺动脉侧。
10min后重复主动脉弓降部造影,若证实封弹簧栓子位置合适、形状满意、无残余分流时,可操纵旋转柄将弹簧栓子释放。
重复右心导管检查后撤出鞘管压迫止血。
经股动脉逆行法:穿刺右股动脉插入端孔导管经PDA入肺主动脉;选择适当直径的可控弹簧栓子经导管送入肺动脉,将3/4~1圈置于PDA的肺动脉侧,其余几圈置于PDA的主动脉侧。
若弹簧栓子位置、形状满意后可操纵旋转柄将弹簧栓子释放。
10min 后重复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成功后撤出导管,压迫止血。
3.术后处理
(1)穿刺侧肢体制动6h,卧床20h,局部沙袋压迫6h。
(2)用抗生素3d。
(3)术后24h、1、3、6及12个月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X线胸片。
肺动脉压不下降反而升高,或心率变慢,主动脉压下降,病人感胸闷、气短、胸痛、头晕甚至晕厥等不良反应,应立即收回封堵器。
然后严密观察病情,酌情处理。
3.高龄病人的PDA封堵,有时可合并不同程度的肺部疾患,尽管封堵术前肺动脉压力低于主动脉压力,但升主动脉及股动脉血氧饱和饱和度可低于正常(不能用PDA伴重度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右向左分流来解释)。
即使试验性封堵术后股动脉血氧饱和饱和度仍不能恢复正常,此时若肺动脉压力下降满意,病人无不良反应也可进行永久封堵,不过应密切随访。
上述两种情况临床经验有限,须积累更多的病例进一步评价其中远期效果。
4.对于PDA合并其他可介入治疗的心血管畸形者,可酌情同期或分期行介入治疗。
而对于PDA合并其他不适合介入治疗但暂时又不宜或不需要外科手术者,如小儿轻度主动脉瓣病变或细小冠状动脉瘘等,可先行PDA封堵术,对合并畸形随访观察,酌情择期外科处理或介入治疗。
5.直径<1.5mm的细小PDA,除有个别发生感染性动脉内膜炎的潜在危险外,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
因此,这部分病人是否需要介入治疗目前尚有争议。
若主动脉造影后发现PDA的部位及形状较易采用弹簧栓子封堵术,多主张一并介入治疗。
而对那些导管甚至导丝都不能通过的细小PDA,其部位及形状也不适合封堵术或介入治疗有一定难度者,可随访观察。
少数采用明胶海绵或自体血栓形成法封堵特殊细小PDA获得满意的效果,但需积累更多病例及进行长期随访加以评价。
6.若从肺动脉侧经PDA送导丝入降主动脉困难时,可尝试经动脉侧送导丝建立股动脉-PDA-肺动脉-股静脉轨道,然后进行封堵。
7.术后不须服抗凝药。
8.对过敏体质或对金属过敏者,封堵术前应行镍钛金属过敏试验。
9.注意防治下述并发症。
(1)溶血:应尽量完全堵闭PDA,避免产生喷射性残余分流。
一旦发生溶血多采用非手术疗法,包括应用激素、碳酸氢钠等,酌情输血;也可采用可控弹簧栓子再次封堵;若无奏效且患者病情有恶化之趋势应行外科手术。
(2)封堵器脱落:操作要规范,封堵器定位要准确。
发生封堵器脱落应酌情采用异物钳夹取;若不成功则行手术处理。
(3)主动脉及肺动脉夹层:为预防其发生,应轻柔操作,一旦发生视病情采取非手术治疗、带膜支架置入或外科手术;若为肺动脉夹层也可尝试经动脉侧送导丝建立股动脉-PDA-肺动脉-股静脉轨道,然后进行封堵。
(4)左肺动脉及降主动脉狭窄:若有明显压差应更换或取出封堵器。
(5)残余分流:少量残余分流可随访观察;中量以上残余分流应行再次封堵术或外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