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导管未闭堵塞术
手术讲解模板:动脉导管伞堵术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伞堵术
手术步骤:
。 进行导管切断、缝合时宜边切边 缝,万一出血易于处理。可先切断导管一 半,用3-0~5-0缝线作连续缝合,先缝主 动脉侧的断端,后缝肺动脉侧的断端,然 后继续边切边缝合。缝完第一道后,转回 来继续缝合第二道。第二道要更加靠近导 管钳,避免损伤第一道缝线。助手持导管 钳时,应注意分别将钳压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伞堵术
手术步骤:
主动脉之间导管所在的部位)能触到震颤, 即证明诊断正确。 3.切开纵隔胸膜 在迷走神经后侧近降主动脉处纵行切开纵 隔胸膜,并缝牵引线将胸膜连同迷走神经 向前侧拉开。 4.分离导管 用组织 剪锐性及用小纱布球钝性分离导管的前、 上、下缘,显露从迷走神经向下向后侧绕 行导管的喉返神经,注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伞堵术
术后处理: (2)用抗生素3d。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伞堵术
术后处理: (3)术后24h、1、3、6及12个月复查经 胸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X线胸片。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伞堵术
并发症: 伤口感染。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伞堵术
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是否有继发出血 术后24小时 内应严密观察引流量及其中含血的浓度 (必要时可查引流液的血红蛋白)。术后数 日内,应透视观察胸内(尤其导管附近)有 无血肿阴影;如发现胸内大量出血,应立 即再次手术止血。
术前准备: 4.多导生理记录仪、心脏监护仪、临时起 搏器和心脏电复律除颤器。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伞堵术
术前准备: 5.备用氧气及气管插管等器械。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伞堵术
术前准备: 6.病史及体检,询问有无对金属过敏史。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伞堵术
术前准备: 7.相关化验检查。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伞堵术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后 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后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术后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1.术后卧床休息时间为16-24小时,患者穿刺一侧下肢应绝对制动至少6小时,不得抬头、弯曲穿刺一侧的下肢或侧卧,如需大小便也应在床上进行。
家长要特别注意小儿的安静休息,防止穿刺部位出血。
全麻的小儿应侧卧以防呕吐误吸。
2.术后长时间卧床及制动可能导致腰痛,可在腰背部垫软物,必要时注射镇静剂或镇痛药。
下床活动后这些症状会消失。
3.术后需要观察伤口局部有无出血,家长要密切关注小儿的情况。
如包扎的敷料渗血,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同时注意包扎侧肢体的颜色,有无明显发凉或疼痛等异常现象。
4.术后患者应如常饮食,不应过度担心大、小便不方便而不愿进食及喝水。
但术后卧床不活动及术前长时间禁食可能导致腹胀、胃痛等情况,不宜吃得过饱、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或喝奶制品或生冷食物。
最好吃一些粥类或面汤类的食物,待可下床活动后再如常进食。
全麻的小儿应在完全清醒后再进食水。
以上是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术后需要注意的问题,患者和家属应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以免出现意外情况。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是一种常见的介入手术,可有效治疗该病。
手术后需要注意患者的尿液颜色、眼睑结膜颜色以及溶血情况,特别是对于有残余分流的患者更应注意。
术后1个月内不宜进行剧烈体力活动,术后1、3及6个月需要进行超声心动图及X线心脏拍片复查。
对于有残余分流的患者,应积极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术后一般静脉应用抗生素3天即可,但应服用阿司匹林每日100~150毫克,连用2个月。
总之,在手术前后,患者要保持冷静的心态,不必过于紧张。
这样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希望患者能够健康康复。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流程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流程英文回答:Arterial duct closure procedure is a medicalintervention used to treat a condition called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 which is the failure of the ductus arteriosus to close after birth. This procedure aims to close the ductus arteriosus and restore normal blood flowin the heart.The first step in the procedure is to prepare thepatient for the surgery. This involves conducting athorough medical evalu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examination, blood tests, and imaging studies such as echocardiogram.The patient is usually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the day before the procedure.On the day of the procedure, the patient is taken tothe operating room and placed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An endotracheal tube is inserted to assist with breathingduring the surgery. The patient's vital signs, including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and oxygen saturation, are closely monitored throughout the procedure.To access the arterial duct, a small incision is madein the patient's chest. The surgeon then carefullyidentifies and isolates the ductus arteriosus. There are several techniques that can be used to close the ductus arteriosus, including surgical ligation, transcatheter occlusion, and coil embolization.In surgical ligation, the ductus arteriosus is tied off using sutures or clips to prevent blood flow. This is a more invasive procedure that requires a larger incision and may require a longer recovery time.Transcatheter occlusion is a less invasive technique that involves inserting a catheter through a blood vessel and guiding it to the ductus arteriosus. A device, such as an occluder or coil, is then placed to block the blood flow through the ductus arteriosus.Coil embolization is another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 where small metal coils are inserted into the ductus arteriosus to block blood flow. The coils cause the blood to clot, eventually closing off the ductus arteriosus.After the ductus arteriosus is successfully closed, the incision is closed and the patient is moved to the recovery room. The patient is closely monitored for any signs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bleeding or infection.The recovery time after arterial duct closure procedure varies depending on the technique used and the individual patient. In general, patients are able to resume normal activities within a few days to a week after the procedure. However, it is important to follow the doctor'sinstructions regarding post-operative care and follow-up appointments.中文回答: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是一种用于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医疗干预措施,该病情是指在出生后导管未能关闭。
心血管内科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诊疗技术

心血管内科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诊疗技术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Arteriosus,PDA)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是指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存在先天性的异常通道,多位于主动脉峡部和左肺动脉根部之间。
动脉导管未闭可以是单一的畸形,也可与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同时存在。
外科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死亡率为1.9%,但是高达25%的患者会出现声带麻痹、呼吸衰竭、败血症及快速心律失常、术后出血须再次开胸等并发症,虽然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总的手术死亡率已降至0.5%~1.0%,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降低,但对于动脉导管未闭形态已发生变化的患者,手术风险仍很大。
而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高达99%~100%,且已相当成熟,是先心病介入治疗中成功率最高、疗效最确切的方法,已被内、外科医生和患者广泛接受。
1.适应证
(1)动脉导管未闭最窄处内径应≥12mm,年龄≥6个月,体重≥4kg。
(2)合并肺动脉高压以左向右分流为主,肺动脉压力<8wood单位。
(3)外科手术或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后,存在较大残余分流。
(4)无其他重大心血管畸形及合并症。
2.禁忌证
(1)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和导管内有赘生物。
(2)严重肺动脉高压出现右向左分流,肺阻力>14wood 单位。
(3)合并需要外科手术矫治的畸形。
(4)依赖动脉导管未闭生存的心脏畸形。
(5)合并其他不宜手术和介入治疗疾病。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步骤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步骤
1.右股动脉、右股静脉消毒;铺巾;
2.局部麻醉;
3.穿刺右股静脉(股动脉内侧0.5cm,腹股沟韧带下方2cm,走形方向与大腿外侧平行),
进导丝,置入6F静脉鞘;
4.穿刺右股动脉,进导丝,置入6F动脉鞘;
5.经动脉鞘置入6F PIG导管,至胸主动脉,行主动脉造影,见胸主动脉直径?mm导管与
肺动脉相关;
6.经静脉鞘置入6F右心导管测肺动脉压;
7.在网篮导管辅助下将交换导管通过肺动脉经未闭动脉进入肺动脉、下腔静脉、股静脉建
立轨道;
8.更换6F/7F长鞘管经股静脉通过未闭动脉导管置于主动脉侧,由传递系统将?mmPDA
封堵伞片送入动脉导管处固定;
9.主动脉再次造影,未见残余分流,释放PDA封堵伞片。
10.撤出导管,结束手术。
术中用药:肝素针1000U IV,2次;
术后:心电监护,右股动静脉穿刺术后护理常规,沙袋压迫6小时,右下肢制动24小时;
拜阿司匹林100mg,QD+ST*3个月;抗生素静滴1天。
PDA介绍

成角动脉导管末闭的封堵治疗
成角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末闭的即刻疗效好
A.未闭的动脉导管与主动脉成角。 B. 释放封堵器后无主动脉狭窄
国 产 成 角 封 堵 器 前 后 主 动 脉 造 影
术后处理
术后卧床12h。静脉给予抗生素,3-5d。 口服阿司匹林3—5mg/kg,3-6个月。
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一)
大直径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根据未闭导管直径选择合适封堵器 (进口者最大18mm,国产者最大24mm),可根据需要制作合适 的封堵器;因易发生溶血并发症及残余漏,故不推荐应用治疗房间 隔缺损的封堵器封堵大的动脉导管未闭
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三)
细小直径动脉导管末闭的治疗 :困难是导管不易通过末闭动
封堵方法
Porstmann堵塞法
临床上最早应用的方法,因血管损伤较大,已被 其他更好的方法替代
弹簧圈堵塞法
小于3.5mm的动脉导管未闭应用弹簧圈
Amplatzer堵塞法
安全,操作方便
Amplatzer堵塞法(一)
Amplatzer封堵器与输送系统:进口封堵器的腰部直径
有4-18mm,共7种型号。国产封堵器腰部直径呈圆柱形,腰部直 径4mm,5mm,6mm,7mm,8mm,9mm,10mm,12mm,14mm,16mm, 18mm,20mm,22mm,24mm,共14种。
经导管动脉导管未闭堵塞术
PDA定义和分型
动脉导管末闭(PDA)是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天性心脏病 的9%—12%,男女比例约为1∶2,它可以是单一的畸形,也可合并 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如房室间隔缺损等)。 分型:1.管型 长度多在1mm内,导管两端基本相等, 成人病 例多属此型。 2.窗型 导管极短,几乎无长度,肺动脉与主动脉紧贴呈窗 状,一般直径较大。 3.漏斗型 长度与管型相似,但近主动脉处粗大,近肺动脉 处狭小,呈漏斗状,有时甚至类似动脉瘤
B超引导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10

B超引导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10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婴儿期较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在正常发育的胎儿中,动脉导管是一种用来连接主动脉和肺动脉的血管,起到混合、分配和分流血液的作用。
但是,出生后动脉导管没有封闭的话,就会导致血液在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继续流动,这可能引起一系列问题,如心功能不全、肺充血等。
对于这种情况,医生通常会采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来治疗。
B超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B超是一种安全、无创伤的检查方法,它通过利用高频声波,对患者体内的器官进行成像。
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中,B超主要用于引导医生准确地定位导管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并且可以及时观察管腔内的血流情况。
在进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前,医生首先会要求患者进行一次全面的B超检查。
通过B超检查,医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动脉导管的具体情况,如位置、形态和血流情况等。
根据B超检查的结果,医生可以更好地制定手术方案并决定所需封堵器材的大小和数量。
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过程中,B超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手术前,医生会用B超来引导导管的插入位置和角度。
通过实时的B超监控,医生可以确保导管准确地插入到动脉导管的口部,避免误伤周围的组织和血管。
同时,医生还可以通过B超观察导管的位置是否稳定,以及有无移位或异常情况。
在手术过程中,B超还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封堵器材的放置效果。
通过B超监测,医生可以及时观察封堵器材是否成功封堵了动脉导管,并且可以评估封堵效果的良好程度。
如果B超发现封堵效果不理想,医生可以及时调整器材的位置或尺寸,以保证封堵效果的最佳化。
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B超也可以用于术后的评估。
通过B超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封堵器材的稳定性和动脉导管的闭合情况。
同时,B超还可以检查术后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导管移位、血栓形成等,以及评估心功能的恢复情况。
总而言之,B超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定位和评估导管的情况,以及及时观察术后的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手术讲解模板:动脉导管未闭堵塞术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未闭堵塞术
手术步骤: 3.Amplatzer法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未闭堵塞术
手术步骤:
静脉推注肝素50U/kg。先用端侧孔导管将 0.035″加硬导引钢丝(长260cm)从肺动 脉侧经PDA送入降主动脉,然后保留加硬 导丝,撤出端侧孔导管,再沿加硬导丝将 输送鞘管送至降主动脉。选择比所测PDA 最窄直径大2~4mm的封堵器(小儿可达 6mm),将其安装于输送钢丝的顶端,透 视下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未闭堵塞术
手术步骤: 且听诊无心脏杂音时,可操纵旋转柄将封 堵器释放,重复右心导管检查后撤出鞘管 压迫止血。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未闭堵塞术
手术步骤: 4.可控弹簧栓子法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未闭堵塞术
手术步骤:
经股静脉顺行法:穿刺右股静脉插入端孔 导管经PDA入降主动脉;选择适当直径的 可控弹簧栓子经导管送入降主动脉,将 3~4圈栓子置于PDA的主动脉侧,3/4~1 圈置于PDA的肺动脉侧。10min后重复主动 脉弓降部造影,若证实封弹簧栓子位置合 适、形状满意、无残余分流时,可操纵旋 转柄将弹簧栓
适应证: (2)外科术后残余分流。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未闭堵塞术
适应证:
4.可控弹簧栓子法(1)左向右分流的PDA 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者;PDA最 窄直径:应用单个Cook栓子≤2.0mm;单 个pfm栓子≤3mm。年龄通常≥6个月。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未闭堵塞术
手术禁忌: 1.重度肺动脉高压有右向左分流者忌用经 动脉泡沫塑料堵塞法和经静脉双盘堵塞法。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未闭堵塞术
注意事项:
(5)直径<1.5mm的细小PDA,除有个别 发生感染性动脉内膜炎的潜在危险外,对 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因此,这部分病人 是否需要介入治疗目前尚有争议。若主动 脉造影后发现PDA的部位及形状较易采用 弹簧栓子封堵术,多主张一并介入治疗。 而对那些导管甚至导丝都不能通过的细小 PDA,其部位及形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手术流程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手术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动脉导管未闭(PDA)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通常在新生儿期就会被发现。
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方法

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方法什么是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简称PDA)是一种常见的心脏先天性疾病,指的是出生后动脉导管未闭合。
在正常情况下,胎儿在子宫内通过动脉导管将经肺动脉输送的血液引流至体循环。
然而,一旦婴儿出生后,动脉导管没有及时关闭,会导致氧合血液与未氧合血液混合,给心脏和全身带来不利影响,严重时可能引起严重心衰和高血压。
诊断动脉导管未闭的方法通常,医生会通过听诊、超声心动图和X光等检查手段来诊断动脉导管未闭。
一旦确诊,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来修复这一问题。
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方法1. 外科手术外科手术一直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主要方法之一。
手术通过胸腔开口,切除或者结扎未闭的动脉导管,以达到关闭导管的目的,让血流得以正常分流。
这种手术方法在许多情况下是相当有效的,但可能需要较长的恢复期。
2. 经导管介入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导管介入治疗也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动脉导管未闭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在导管的一端植入相应的装置,以堵塞或者塑形未闭的动脉导管,达到关闭的效果。
相比于传统的外科手术,经导管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点。
3. 药物治疗除了手术方式,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帮助控制症状。
例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利尿剂等药物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是这些药物并不能治愈动脉导管未闭,仅仅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动脉导管未闭手术后,患者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常见的术后注意事项包括:•定期复诊,确保手术效果;•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感染;•规律服药,控制相关症状;•保持心情愉快,避免产生心理压力。
结语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综合考虑。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治疗方法有所帮助。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护理精品PPT课件

• 自理能力缺陷——与手术有关 • 知识缺乏——缺乏手术相关知识
• 病情观察
护理措施
有无心悸、胸闷、胸痛、 烦躁、低血压、心律失常
原有杂音重新出现是封堵器 移位、脱落的特征性表现
足背动脉搏动、肢端苍白 或冰冷,主诉麻木或疼痛
• 穿刺点观察
有无出血、 血肿
• 体位护理
术肢制动24小时
• 饮食护理 • 预防感染 • 生活护理 • 舒适护理
辅助检查
• X线检查:
导 管 细 者 X线检查可无异常 分流量较大 左室增大
左房增大
以左室增大为主 肺血增多,肺动脉段突出 主动脉结正常或凸出
• 超声心电图:可显示未闭的导管 和血液分流
• 心导管检Hale Waihona Puke :可显示未闭的动脉 导管治疗
• 外科手术:住院时间长、创伤大
• 介入治疗:住院总时间短、失血量少、并发 症少、创伤小、恢复快
护理措施
• 心理护理 • 相关知识 • 术前常规护理
• 备皮 • 更衣
常规护理
双侧腹股沟 及会阴部
• 建立静脉通路
• 戴腕带 • 饮食
术前晚22:00禁食, 00:00点以后禁饮
• 床上大小便的指导
术后第一天护理问题
• 舒适的改变——与长时间卧床有关
• 潜在并发症:感染、出血、血肿、封堵器 脱落、栓塞、迷走神经反射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

时 , 可诊断 。 则
胎儿期 的动脉导管是胎儿循 环的一部分 , 是胎儿 的肺 动
脉 和 主动 脉 之 间 主 要 的 生 理 性 血 流通 道 , 于 正 常 的 循 环 通 属
道 。其肺动脉端的开 口位于肺动脉的左肺 动脉起始处 , 主 而 动脉端 的开 口位于左锁骨下动 脉起 始部位 的下 1e m处 ( 图 1 B 。因妊娠期 的胎 儿没有 呼吸 , A、 ) 没有独 立 的肺 循环 , 主 要依靠动脉导管承担胎儿肺循 环的血供 。胎儿 出生后 , 一旦 自主呼吸建立 , 独立 的肺 循环 出现 , 肺部 的血管 阻力 和肺 循
17 9 9年 , ah id发 明 单 面 “ 形 ” 绵 封 堵 器 ;9 1年 ,i R skn 伞 海 19 s .
及发病年龄不同而使 临床症 状各异 , 导管细 小时 常无 症状 , 甚至终生无症状 , 分流量 大时 , 可早期 出现心悸 、 短 、 力 气 乏
和 反 复 呼 吸道 感 染 。
( ) 声 心 动 图 : 声 心 动 图 是 临 床 应 用 最 广 泛 、 方 பைடு நூலகம்超 超 最
环压力降低后 , 绝大多数婴儿的动脉导管在一年 内逐 渐 自行
闭合并退化为主动脉韧带 。当婴儿动脉 导管 的关 闭机制 存 在缺陷不能 自行闭合 时 , 将发生 P A。 D 12 发病与分 型 .
扎 , 结 扎 术 后 约 1 % 的病 例 发 生 再 通 , 后 结 扎 术 改 为 缝 但 0 随
() 2 管型 : 又称 圆柱型 , 导管两端 的直径相 同 , 导管无壶
腹部 ;
2024年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动脉导管未闭(PDA)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其特点是肺动脉和主动脉之间的动脉导管未在新生儿时期闭合。
这种疾病导致了血液在心脏和肺循环之间的异常分流,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治疗PDA,医疗领域发展出了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
这种封堵器可以通过介入手术的方式将动脉导管堵塞,恢复正常的血液流动。
市场现状分析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报告,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市场在过去几年中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预计到2025年,全球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x%。
市场驱动因素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市场的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推动:1.新生儿出生率增加:近年来,全球新生儿出生率持续增加,导致了PDA患者数量的增加,进而推动了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的需求增长。
2.技术进步: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的研发与创新不断推动着市场的发展。
新的封堵器技术使手术更加安全、便捷,并提高了治疗效果,吸引了更多的患者采用。
3.医疗支出增加:随着全球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心脏疾病的关注度不断增加。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作为心脏疾病的治疗手段之一,受益于医疗支出的增加。
市场挑战与机遇尽管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市场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但仍面临一些挑战:1.价格竞争:市场上存在着多个厂商提供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价格竞争激烈。
部分地区价格压力较大,影响了市场的利润空间。
2.临床实践限制: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的使用仍受到临床实践的限制。
一些医生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有限,需要更多的培训和推广工作。
然而,市场仍存在着巨大的机遇:1.新兴市场增长: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水平逐渐提高,对于心脏疾病治疗的需求也在增加。
这些新兴市场为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
2.创新研发: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技术对于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
新型材料、更好的设计以及改进的封堵器都有望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扩大了市场规模。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操作规范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操作规范【适应证】体重≥8kg,具有临床症状和心脏超负荷表现,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其它心脏畸形。
【相对适应证】1.体重4~8kg,具有临床症状和心脏超负荷表现,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其它心脏畸形;2.“沉默型”PDA;3.导管直径≥14mm;4.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但已控制3个月;5.合并轻~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轻~中度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
【禁忌证】1.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和导管内有赘生物;2.严重肺动脉高压出现右向左分流,肺总阻力>14woods;3.合并需要外科手术矫治的心内畸形;4.依赖PDA存活的患者;5.合并其它不宜手术和介入治疗疾病的患者。
【介入器材选择】有以下几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蘑菇伞型封堵器(AmplatzerPDA封堵器及国产类似形状封堵器)。
(一)蘑菇伞型封堵器封堵器由镍钛记忆合金编织,呈蘑菇形孔状结构,内有三层高分子聚酯纤维,具有自膨胀性能。
Amplatzer封堵器主动脉侧直径大于肺动脉侧2mm,长度有5mm、7mm和8mm三种规格,肺动脉侧直径可分为4mm~16mm7种型号。
国产封堵器与其相似,但直径范围加大。
(二)弹簧圈包括不可控弹簧圈封堵器如Gianturcocoil和可控弹簧圈封堵器如Cookdetachablecoi1、PFMDuct-Occludcoil,多用于最窄直径≤2.Omm的PDA。
(三)其他封堵器包括AmplatzerPlug,成角型蘑菇伞封堵器,肌部和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等。
其中AmplatzerPlug多用于小型长管状PDA,而后三种多用于大型PDA。
【术前准备】1、术前检查:三大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肝肾功能、胸片、心脏彩超、心电图、血型、传染病检查等。
2、术者术前查房,了解病情。
3、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
4、术前小结、术前讨论。
5、全麻患儿术前一日晚上10点以后禁食,当日晨4点以后禁饮。
6、送手术通知单到南楼5楼导管室,送全麻通知单到南楼3楼麻醉科。
先心病介入封堵治疗 (2)

先心病介入封堵治疗
先心病介入封堵治疗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用于修
复或矫正先天性心脏病的异常结构,以提高心脏功能和改
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体的介入封堵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先心病类型和患者情
况而定,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
1. 维持动脉导管开放:对于新生儿或婴儿出生后未闭合的
动脉导管,通过介入手术使动脉导管维持开放状态。
2. 房间隔缺损封堵:通过导管插入患者的血管,在心脏的
房间隔缺损位置放置一个特殊的封堵器,关闭缺损的部分。
这样可以防止血液在房间隔缺损处倒流,改善心脏功能。
3.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通过导管插入患者的血管,在动脉导管口放置一个封堵器,关闭未闭的动脉导管。
4. 动脉导管狭窄扩张:对于动脉导管狭窄的患者,通过导管插入患者的血管,使用特殊的导丝和扩张球囊来扩张狭窄的部分,恢复正常的血流通畅。
5. 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扩张:对于狭窄的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可以通过导管插入患者的血管,使用扩张球囊来扩张瓣膜,以恢复正常的血液流动。
先心病介入封堵治疗相比传统的开心脏手术有较小的创伤和恢复时间短的优势。
然而,该治疗方法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先心病患者,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手术讲解模板:动脉导管未闭手术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未闭手术
手术步骤:
此法适合于因术前漏诊,当矫治心内畸形 时,出现心脏膨胀,始考虑到存在动脉导 管未闭的病人。有些单位也用于成人动脉 导管未闭合并心内畸形,或合并重度肺动 脉高压病人。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未闭手术
手术步骤:
在心内直视手术中遇到术前漏诊动脉导管未闭出现心脏膨胀或经右心切口 大量失血时,可立即切开肺动脉远端。放入堵塞器,堵闭动脉导管在主动 脉侧的开口,再进行处理。导管开口在1.0cm以下者,可采用带小垫片涤 纶无创线间断褥式缝合法缝闭(图6.7-20)。 动脉导管开口>1.0cm者,宜用一圈带小垫片缝线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未闭手术
手术步骤: 腔,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请麻醉师膨胀 塌陷之肺组织,关胸。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未闭手术
手术步骤: 2.动脉导管未闭切断缝合术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未闭手术
手术步骤:
适用于成年、较粗大动脉导管和并有严重肺动脉高压病人。手术切口和显 露均与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相同。因导管粗,肺动脉压高,分离导管过程 中易造成破裂而大出血。为能有效控制导管出血,切开纵隔胸膜和分离导 管前,先在导管上、下方分离降主动脉,并用大弯钳分别引导阻断带,备 控制导管出血用(图6.7-14)。
手术步骤:
般先用剥离剪锐性分离导管前壁(图6.7-10)。再分离下缘,小心剪开导 管上方之韧带组织,显露出导管上缘,沿导管上缘向上后分离,最后用小 直角钳由下向上,顺导管后壁伸出导管上缘,然后再用直角钳由上方轻轻 将导管后壁间隙适当扩大,导管四周完全得到游离(图6.7-11)。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未闭手术
胸膜外分离动脉导管结扎法,适用于婴幼 儿患者,切开肋间肌后,经胸膜外分离, 游离导管,进行结扎。优点是不必进入胸 膜腔。
心脏外科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心脏外科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技术操作规范动脉导管结扎术【适应证】1 .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及难以控制的心力衰竭病史者,应尽早手术。
2 .合并肺动脉高压时应尽早手术。
3 .介入栓堵治疗无效者。
4 .合并急或亚急性心内膜炎,应经抗感染治疗,控制感染后3个月再手术、但如出现假性动脉瘤或心内赘生物应尽早手术。
【禁忌证】1.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或发纲者,有右向左分流,视为禁忌。
5 .合并法洛四联症、主动脉弓中断、肺动脉闭锁或三尖瓣闭锁等,动脉导管未闭作为代偿机制存在,在根治术前不能单独闭合动脉导管。
【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
气管插管,气、静复合全麻。
较大儿童可配以单次硬膜外麻醉或配合使用硝普钠静脉滴注降压。
6 .右侧卧位,经左第4肋间侧切口入胸。
7 .术前诊断较粗的动脉导管可置3根控制带(降主动脉、主动脉弓、左锁骨下动脉)。
8 .缝、扎或夷闭法。
动脉导管直径V1.Cm时,可用10号丝线结扎动脉导管两端,中间贯穿缝扎1针。
育径0.8Cm以下,可用钛夹2枚分别夹闭导管两端。
9 .较粗导管,可用导管钳分别阻断导管两端,切断导管后以5-0滑线先连续缝合肺动脉端,再缝合主动脉端,纱条压迫止血5~10min.10 体外循环条件下,结扎动脉导管或切开肺动脉,以双头无创带垫片针线缝合或补片修补。
11 短粗动脉导管可使用PottsSmith钳切断缝合。
12 或经股动脉介入栓堵动脉导管。
13 第7肋间置胸引管1根。
【注意事项】1.术前6~8h禁食、禁水,术前使用开塞露1支排便。
2 .术毕禁食、禁水,术后第1日可饮水,并复查胸部X片。
3 .术中尽量避免损伤喉返神经及乳糜导管,避免动脉导管破裂出血。
术毕充分膨肺。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