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鹅的养殖技术及流程

合集下载

鹅的孵化技术

鹅的孵化技术

鹅的孵化技术鹅的孵化技术是指将鹅蛋放入孵化器中,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使鹅蛋顺利孵化出小雏鹅的技术。

以下是鹅的孵化技术的主要内容:一、选蛋选好的蛋是孵化成功的关键。

选择健康、无病无虫、大小均匀、形状完整的蛋。

最好选择在产蛋期内,经过消毒处理后,存放在干燥通风处,温度控制在10℃左右。

二、预孵化将选好的鹅蛋放入预孵箱中进行预孵化处理。

预孵箱可以是一个简单的盒子或者专门设计的设备。

预孵箱中需要保持恒定温度和湿度,以促进胚胎发育。

一般情况下,预孵箱中温度应该控制在37.5℃左右,湿度应该保持在60%~70%之间。

三、进入孵化器经过预孵化后,将鹅蛋放入专业的孵化器中进行正式孵化。

对于不同品种和不同年龄段的鸟类,需要根据其特点来设置相应的温度和湿度。

一般情况下,孵化器中的温度应该控制在37.5℃左右,湿度应该保持在55%~65%之间。

四、孵化过程中的管理在孵化过程中,需要对孵化器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每天需要检查一次温度和湿度是否正常,并对孵化器内部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此外,还需要注意通风和加水等操作,以保证鹅蛋能够顺利孵化出小雏鹅。

五、孵化成功后的处理当鹅蛋成功孵化出小雏鹅后,需要将其及时转移到育雏箱中进行养殖。

在转移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环境的恒定温度和湿度,并给予适当的饲料和水源供应。

总之,鹅的孵化技术是一个复杂而又精细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以确保成功率。

通过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些技术手段,可以提高鹅蛋的孵化率和小雏鹅的存活率,为养殖业提供更好的经济效益。

鹅养殖技术与管理

鹅养殖技术与管理

鹅养殖技术与管理
鹅是我国传统的家禽之一,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鹅养殖技术与管理是鹅养殖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鹅的生产效益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鹅养殖技术
1.选种:选用优良品种的鹅苗,具有生长快、体型大、肉质好等特点,能够提高鹅的生产效益和质量。

2.饲料:鹅的饲料应该以粗饲料为主,如玉米、豆饼、麦麸等,同时要适量添加蛋白质饲料,如鱼粉、肉骨粉等,以满足鹅的营养需求。

3.环境:鹅的生长环境应该保持干燥、通风、清洁,避免饮水池水质污染,同时要注意保温,防止鹅受寒。

4.疾病防治:鹅的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疾病的防治,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保证鹅的健康生长。

二、鹅养殖管理
1.规范化管理:鹅养殖要遵循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饲养计划,定期进行饲料、环境、疫苗等检查,确保鹅的健康生长。

2.科学喂养:鹅的喂养要科学合理,根据鹅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制定不同的饲料配方和喂养量,避免浪费和营养不良。

3.定期清洁:鹅舍要定期清洁,保持干燥、通风、清洁,避免饮水池水质污染,防止疾病的发生。

4.加强疾病防治:鹅养殖过程中要加强疾病防治,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保证鹅的健康生长。

鹅养殖技术与管理是鹅养殖的重要环节,只有科学合理的技术和规范化的管理,才能提高鹅的生产效益和质量,实现鹅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蛋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蛋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蛋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蛋鹅是一种专门用于产蛋的鹅品种,具有产蛋量高、适应性强等特点。

以下是一些蛋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1. 选择合适的场地:蛋鹅需要一个安静、干燥、通风良好的场地,最好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

2. 提供充足的饲料:蛋鹅需要充足的营养来维持健康和产蛋,因此需要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如玉米、豆粕、麦麸等。

3. 保持环境卫生:蛋鹅的养殖环境需要保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杂物,防止疾病传播。

4. 加强管理:蛋鹅需要定期检查和治疗,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如产蛋量下降、生病等。

5. 提供适宜的温度和光照:蛋鹅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来维持健康和产蛋,因此需要提供适当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6. 定期防疫:蛋鹅需要定期进行防疫,如注射疫苗、消毒等,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总之,蛋鹅的养殖需要注意场地选择、饲料供应、环境卫生、管理、温度和光照、防疫等方面,以确保蛋鹅的健康和产蛋量。

蛋鸽的养殖技术

蛋鸽的养殖技术

蛋鸽的养殖技术蛋鸽,也被称为家鸽或者信鸽,是一种普遍被用于养殖和赛鸽的鸟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蛋鸽的养殖技术,并分点列出其中的关键信息。

一、选择合适的蛋鸽品种:- 不同品种的蛋鸽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常见的品种包括中华雕、黑花斑、白耳、灰耳等。

选择合适的品种,需考虑其适应性、产蛋能力和观赏价值。

二、提供适宜的饲料和饮水:- 蛋鸽需要平衡的营养摄入,主要以谷物(如玉米、小麦)、豆类和油料为主食。

同时,可以适量添加鸽粟、酪蛋白粉等高蛋白饲料,以提高蛋鸽的生产性能。

- 注意饮水设施的清洁,确保蛋鸽可以随时饮水。

同时,可以添加一些饮水添加剂,如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有助于提高蛋鸽的免疫力和生产性能。

三、合理的饲养环境:- 提供适宜温度和适当的湿度,蛋鸽的理想舍鸽温度在15~30℃之间,湿度则在60%~70%之间。

夏季应保持通风,避免高温和高湿度对蛋鸽的不良影响。

- 为蛋鸽提供充足的空间,每对蛋鸽至少需要2-3平方米的空间。

同时,要注意舍鸽的干净卫生,经常清理鸽舍和更换鸽舍内的杂物。

四、培养良好的繁殖管理习惯:- 雌性蛋鸽每年可产蛋2-3次,孵化期为17-19天。

在繁殖季节,应提供适宜的鸽蛋孵化环境,如使用孵化器、维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等。

- 注意保护孵化出的雏鸽,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和营养摄入,帮助其健康成长。

五、定期的健康检查:- 蛋鸽易患鸽病,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和预防措施。

可以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排虫和驱除外寄生虫等,同时注意观察蛋鸽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六、科学的选配和繁殖:- 为了提高蛋鸽的产蛋能力和赛鸽能力,可以进行科学的选配和繁殖。

根据蛋鸽的品种特点和优点进行合理的配对,以获得更好的后代。

以上就是蛋鸽的养殖技术的关键要点。

通过选择合适的品种、提供适宜的饲料和饮水、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培养良好的繁殖管理习惯、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及科学选配和繁殖,可以帮助养殖者养殖出更健康、高产的蛋鸽。

蛋鹅饲养及管理技术

蛋鹅饲养及管理技术

蛋鹅饲养及管理技术
1.产蛋前的饲养管理
鹅产蛋前以粗饲放牧为主的,应提早补饲,每天喂2-3次,为开产打好基础。

一般在鹅产蛋前20天左右开始喂精料,大型鹅每天每只喂精料(玉米、高粱、麸皮和饼类)150-200克,粗糠100-150克,另外补喂0.4-0.5%的食盐和4.5%的贝壳粉。

2.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母鹅进人产蛋期后,食欲旺盛,食量增加,可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

在不放牧时需喂大量青菜与牧草,并补喂精饲料2-3次,每次200-250克,以后随产蛋多少和体质情况建行凋整。

母鹅产蛋多在下半夜到上午9点之前。

因此,9点前不宜外出放牧,应在舍内补饲,让其交配、产蛋后再外出放牧。

放牧时如发现仍有不吃草,引颈鸣叫者,是要产蛋的表现,要立即赶回舍内产蛋。

产蛋母鹅行动迟缓,放牧时要慢慢驱赶,防止跌伤造成在腹内碎蛋。

产蛋期,鹅舍周围与四角,应铺3-4厘米的软草或设专用产蛋箱,供母鹅产蛋用。

以上内容由收集整理,仅作为《蛋鹅饲养及管理技术》的参考资料;如果您有更好的农村实用技术,欢迎给的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栏目投稿。

1。

蛋鹅的养殖技术及流程

蛋鹅的养殖技术及流程

四季鹅养殖技术一.为蛋鹅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1.清洁和消毒。

蛋鹅育雏完成后,可以再电站下进行放养.电站边上或附近空地处合理的建设鸭舍,作为蛋鸭下蛋的地方。

蛋鹅进电站放养前半个月,将鹅舍的地面、支架等处打扫干净,用热石灰水粉刷地面附近的电站底座,把洗净的用具放入鸭舍,用0。

2%的百毒杀喷洒1次后,再按每立方米容积福尔马林液30毫升加15克高锰酸钾混合,关好门窗密闭后熏蒸24小时以上。

雏鹅进棚前2-3天再对房舍场地用消毒威喷洒彻底消毒一次,棚舍门口处应设消毒池。

2。

、温度、湿度:如果需要自己育雏,要注意育雏似的温度湿度。

出壳后的雏鹅因绒毛短,调节体温能力差,一旦外界温度不适,会影响成活率,舍内的湿度要与温度相对均衡。

进鹅苗前2天,在鹅舍铺好细木刨花、碎新鲜稻草等垫料。

准备好250瓦的红外线灯、煤炉等取暖设备,并检查所用设备是否完好.育雏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为:1-2日龄28—29℃相对湿度60—65%;3-6日龄26—28℃;相对湿度60-65%;7—14日龄23—25℃,相对湿度65%左右;15—20日龄19-22℃;相对湿度65—70%;21日龄后适应15℃的常温,在恢复常温时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降温. 垫料及保温。

3。

备好水盘、料盘.水盘和料盘按5羽雏鹅配1个均匀摆放,调好高度。

4。

饲养密度:每群雏鹅以500羽为宜,应根据雏鹅的体形大小和生长情况,不断高速饲养密度。

一般中、小型鹅7日龄以内每平方米饲养18——25羽,7-15日龄每平方米12-15羽,15—21日龄7—10羽,以后随着鹅的不断生长,降低每平方米的饲养羽数。

二.育雏1。

育雏密度及湿度。

为有效利用鹅舍设施,一般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8~25羽,最好用高为35厘米的围栏将雏鹅分群,舍内湿度控制在60%~65%,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鹅的体质下降,影响生长,所以应勤添垫草,换气排湿,降低湿度.2. 挑选雏鹅。

挑选健壮的鹅苗,健鹅苗的特征是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完全,腹部松软,腿部粗壮有力,体重适中,精神活泼,眼睛有神,用力一抓感到其挣扎有力,有弹性。

春养蛋鹅精心管安全高产有保证

春养蛋鹅精心管安全高产有保证

经常 “ 噪鹅 ” , 即轻 轻驱 赶 鹅群 作 舍 内 圆圈运 动 。
6 留好公 鹅

将夹 生米 饭拌 点蛋 黄 , 散 在雏 鸭 身上 , 可 以吸 引其 互相 啄 食 , 或 米饭 在嘴 内嚼几 下 , 可 带点 甜 味 , 再
喷在 雏鸭 身上 , 以刺 激其食 欲 。

般 鹅群 可 利用 3 — 4年 , 要 选 留好公 鹅 。 因
2 . 3 开 食 技 法
草菜叶占 7 0 %的混 合 饲 料 , 其 中加 有 豆 饼 , 使 粗 蛋 白水 平 为 1 5 %~ 1 6 %, 每 天每 只喂 给 2 5 0 ~ 3 0 0 g ,
并 全 面供 应 足够 优质 粗 饲料 . 如秕 谷 、 干 草 粉等 。
如果 有 放 养 条 件 的 , 以放牧为主 , 适 当喂 少 量 精
体 质欠佳 , 要 加点热 水 , 适 当提高水 温 。 1 . 2 . 2 喷洒 温 水 将 雏 鸭 放 在潮 湿 的席 或 塑 料 布 上 ,塑料 布 四周 下边 用 竹竿 或 木条 稍 稍垫 起 , 使 水不外流 , 然 后 向雏 鸭 身 上 喷 洒 温 水 , 让 雏 鸭互 相 啄 食 身 上 的 水珠 , 水珠刺激鼻孔 , 打 喷 嚏 而排
料。
4 加喂 夜食 饲喂 时 , 可在 地上 放两 块 塑料
2 . 3 . 1塑料 布撒 料
晚上 喂食 是 提高 产蛋 率 重 要措 施 , 特 别 是 产 蛋前 期 和产 蛋期 一 定要 喂 夜食 .每夜 1 ~ 2次 , 可
年产蛋 4 0 ~ 8 O枚 。 5 舍饲 “ 噪鹅 ” 春季 母鹅 的饲养 仍 以舍 饲 为主 , 活动量 少 。 应

人工孵鹅的方法

人工孵鹅的方法

人工孵鹅的方法鹅是一种优质的食品禽畜,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为了提高鹅的养殖效益,人们采用了人工孵化的方法,以增加鹅苗的数量和质量。

下面将介绍人工孵鹅的方法。

一、选种选种是人工孵化的第一步,只有选好了好种,才能培育出高质量的鹅苗。

选种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品种优良、体型健壮、性格温和的种鹅。

2、选取年龄在1-3岁之间、体重在4-6公斤之间的种鹅。

3、选取毛色漂亮、羽毛整齐、嘴巴干净的种鹅。

4、选择种鹅前,要对其进行检查,确保其身体健康。

二、孵化器的选择孵化器是人工孵化的关键设备,其选购要注意以下几点:1、孵化器的大小要适中,一般可容纳100-200只鹅蛋。

2、孵化器要具有自动控温、自动转蛋、自动加湿等功能。

3、孵化器的材质要坚固耐用,易于清洁和消毒。

4、孵化器的温度、湿度、通风等参数要符合鹅蛋的孵化要求。

三、孵化前的准备工作在孵化前,要对孵化器进行清洁和消毒,以杀灭细菌和病毒,保证鹅蛋的健康孵化。

同时,还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将鹅蛋放在清洁、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受热、受震。

2、在孵化前24小时,将鹅蛋放置于20℃左右的环境下,使其适应孵化器内的温度。

3、在孵化前,将孵化器的温度、湿度、通风等参数进行调整,以符合鹅蛋的孵化要求。

四、孵化过程的管理孵化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温度控制:孵化器内的温度要控制在37.5℃左右,不宜过高或过低。

2、湿度控制:孵化器内的湿度要控制在60%-70%之间,不宜过高或过低。

3、转蛋管理:在孵化过程中,要定时进行鹅蛋的转蛋,以保证鹅蛋的均匀受热。

4、通风管理:孵化器内要保持良好的通风,以保证鹅蛋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五、孵化后的管理孵化后,要对鹅苗进行以下管理:1、保持温度:鹅苗出壳后,要保持温度在33℃左右,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2、喂食管理:鹅苗出壳后,要及时喂食,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3、饮水管理:鹅苗出壳后,要及时提供清洁、卫生的饮水,以保证其健康成长。

养鹅完整养殖流程

养鹅完整养殖流程

养鹅完整养殖流程
养鹅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养殖业,因为鹅肉味道鲜美,而且鹅毛也有
很高的经济价值。

下面是养鹅的完整养殖流程。

1. 筹备阶段
在开始养鹅之前,需要做好一些筹备工作。

首先需要选好场地,选择
一个通风良好、阳光充足、水源丰富的地方。

其次需要购买合适的育
雏器材和饲料。

最后还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需求,以便制定
合理的计划。

2. 雏鸟管理
在购买雏鸟时,要选择健康活泼、体形匀称、毛色亮丽的小雏鸟。


育雏期间,要保持温度适宜、清洁卫生、提供足够的食物和水源,并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预防针注射。

3. 生长期管理
当小雏鸟长到一个月左右时,就可以转移到大型笼子或自由放养区域中。

在这个阶段,要注意保持环境干燥清洁、提供足够的食物和水源、
加强饲料营养,以促进鹅的生长和健康。

4. 繁殖期管理
当鹅达到性成熟期时,就可以进行繁殖。

在这个阶段,要选择健康的种鹅,并为其提供足够的食物和水源、保持环境干燥清洁、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预防针注射。

此外,还需要注意观察鹅蛋孵化情况,并对孵化后的雏鸟进行适当的管理。

5. 屠宰与销售
当鹅长到合适的体重时,就可以进行屠宰。

在屠宰前,要让鹅停食12小时以上,并提供足够的水源。

屠宰后,要及时处理内脏和羽毛,并冷藏或加工销售。

总之,养鹅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养殖业。

只有做好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鹅群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效。

蛋鹅喂养 提高鹅产蛋绝招 饲养的方式非常重要 下蛋的注意事项

蛋鹅喂养 提高鹅产蛋绝招 饲养的方式非常重要 下蛋的注意事项

蛋鹅喂养提高鹅产蛋绝招饲养的方式非常重要下蛋的注意事项蛋鹅应该怎样去喂养,饲养的方式非常的重要,需要人工补光吗饲养的方法。

规模化的养鹅场对鹅都有不同方法的饲养方式,而且对于池水的水质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去保持清洁,而且要保证运动场和鹅舍内都能够每天去打扫。

而且还要去定期的消毒。

添加达龙蛋无忧,改善蛋壳质量,提高产蛋率,延长产蛋高峰,降低死淘率,减少料比,为我们养殖户提供便利,可以做到提供免疫力,多产蛋高收益。

尤其是母鹅在产蛋期行动一定要非常的缓慢,而且在入鹅舍或者是下水的时候应该去及时的阻拦。

在入鹅舍的时候或者是下水的时候,一定要有秩序的,而且在放目前一定要去熟悉当地的草地和水质的情况,一定要全掌握农药的使用情况,不能够让鹅群在非常污染的河水或者是池塘中去饮水,洗浴。

下蛋的注意事项。

母鹅会有选择窝去下蛋的习惯,第一次产蛋的地方往往会成为母鹅固定产蛋的场所,所以在产蛋鹅舍中应该确设置产蛋的箱子。

在准备生产的时候可以去有意识的训练。

母鹅在产蛋箱中去产蛋,母鹅的产蛋时间大多数是在下半夜或者是在上午的十点左右。

一定要去及时的在鹅舍中去补充饲料。

当鹅产蛋结束之后再去进行放水,而且在上午放牧的场所应该去尽量的靠近鹅舍,这样更加方便鹅会回窝产蛋,而且这样也减少了母鹅在野外产蛋儿造成种蛋丢失或者是损伤的几率。

人工的补光。

光照的时间长短和光的强弱都会对鹅的生长和繁殖带来很大的影响。

光照分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两种,人工光照会更加的方便一些。

而且现在有很多的养殖场中都去采用人工补光,这样在鹅生产和养殖的时候都会有一定的作用。

光照应该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够提高鹅的产蛋量和种蛋的受精率,这样才能够让养殖户受到更多的经济收益。

蛋鹅养殖技术与管理方法

蛋鹅养殖技术与管理方法

蛋鹅养殖技术与管理方法概述:蛋鹅经济价值高,但想要养的好,还是要具备一定的养殖技术,科学饲喂管理鹅群才行。

养殖蛋鹅,在饲喂与管理上,要注意不同阶段的饲喂管理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每进入一个阶段,一定要进行合理的调整。

蛋鹅经济价值高,但想要养的好,还是要具备一定的养殖技术,科学饲喂管理鹅群才行。

养殖蛋鹅,在饲喂与管理上,要注意不同阶段的饲喂管理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每进入一个阶段,一定要进行合理的调整。

下面我们详细来看看吧:一、蛋鹅的饲养方法1、鹅产蛋前期饲养这阶段养得好坏是增产的关键,过肥过瘦都会影响产蛋。

公鹅每天喂3次,母鹅每天喂2次。

产蛋前20天左右,大型鹅每100只每天喂精料19.5公斤,粗糠11.5公斤;小型鹅每100只每天喂精料16.5公斤,粗糠7.5公斤。

母鹅在产蛋前1个月,应注射小鹅瘟疫苗,以防在育雏期发病。

从当年9月至第二年4月为产蛋期。

因母鹅产蛋先后不一致,因此,在产蛋期间有三种母鹅,一种是产蛋母鹅,二种是抱窝孵蛋母鹅,第三种是抱窝完毕母鹅。

2、产蛋期母鹅的饲养在产蛋期除放牧外,每天喂料2-3次,刚开始的一次在上午9时,喂早了影响种鹅多吃草。

大型鹅每日每头给精料0.25公斤,小型鹅每日每头给精料0.1-0.15公斤。

在不放牧时间内,大量喂用青菜与牧草,每2**1次。

放牧条件较好的,可节省精料。

3、抱窝母鹅饲养母鹅抱窝后就利用它孵蛋,一般孵10--15天(大型鹅孵20天)就要更换母鹅,以免母鹅过瘦使恢复期拖长。

这时蛋壳较薄,为此,应更换已孵化15天左右的母鹅,这种母鹅体重较轻不易压破蛋。

大型鹅在孵化期,多数只喂水不喂料。

小型鹅在孵化期,每隔1--2天放出喂料。

母鹅放出喂料时,要把孵化的蛋翻动一次,再盖上草保温。

母鹅喂料后放入塘中洗澡吃草,上岸后等毛干后放回栏中。

天冷下雨时只喂料、饮水,而不洗澡。

天气太热、太冷会影响孵化。

天冷,室内生炉子;天热,母鹅站立不肯孵化,可一天饮3-4次清凉井水,或湿棉花盖于鹅头,即感凉快。

产蛋鹅饲养管理技术

产蛋鹅饲养管理技术

产蛋鹅饲养管理技术蛋鹅顾名思义就是以下蛋为主的鹅种,现在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有人专门饲养产蛋鹅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和肉鹅相比,的蛋鹅的饲养技术会存在一些不同,那么产蛋鹅具体的饲养方法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产蛋鹅饲养管理技术一、饲养产蛋鹅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鹅蛋,但是鹅的饲养期长,采食量大,年产蛋量较少。

在饲养过程中,如何提高产蛋量和蛋的受精率,是养好产蛋鹅的关键。

由于鹅的品种不同,其成熟期也不一样,小型鹅开产时间为150-180天,大型鹅为210-240天。

母鹅产蛋量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的,产蛋高峰在第2-3年,第4年产蛋量开始下降,但有少部分鹅产蛋高峰可保持4-5年。

因此,产蛋鹅群应按1岁鹅占30%,2岁鹅占25%,3岁鹅占20%,4岁鹅占15%,5岁鹅占10%的比例组成,才能保证鹅群有较高的产蛋量,而且历年产蛋量也较为均衡。

二、在饲养产蛋鹅的过程中,应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

采用定时不定量、满足供应的方法饲喂。

饲料要多样化,谷实类与粗糠比为2:1,每天晚上要多加些精料,大型蛋鹅每天每只喂精料(谷实类)0.20-0.25千克,小型蛋鹅0.15-0.20千克。

饲喂时,必须按先喂青料后精料、然后休息的规律。

第1次在早晨5-7时开始喂混合料,然后喂精饲料,第2次在中午10~11时,第三次在下午5-6时。

在产蛋高峰时,必须使鹅吃好吃饱,尤以产蛋后期更应精心饲养,稍有疏忽便可导致停产而开始换羽,因此可多喂几次,并加喂夜食或任其自由采食。

三、舍饲也要有一定的放牧运动时间,让鹅能得到充足的觅食、光照、洗浴、交配。

要选择清洁的池塘供鹅洗浴、饮水和交配。

为有利种鹅进行交配,池塘水深应在1米左右。

四、产蛋鹅群在人为控制的舍饲条件下,性成熟提前,产蛋整齐。

产蛋量高而稳定。

五、母鹅产蛋的时间多在早晨2-8点。

产蛋的持续期不够一致,有隔天产蛋的,有连产两天的,也有隔1-2天再连产2枚的。

产蛋期舍内温度维持在4℃以上,其方法是加挂门窗草帘和夹防风障。

鹅的养殖流程和方法

鹅的养殖流程和方法

鹅的养殖流程和方法一、鹅舍的准备。

1.1 选址。

养鹅呀,那鹅舍的选址可重要啦。

咱得找个地势高、干燥的地儿,可别在低洼潮湿的地方建鹅舍,不然鹅住得不舒服,还容易生病呢。

最好是离水源近一些,鹅可是水禽,爱水得很。

而且周围环境要安静,太嘈杂的地方鹅会受到惊吓。

就像咱们人一样,住在吵闹的地方也心烦不是?1.2 建造。

鹅舍的建造也有讲究。

要保证通风良好,空气不流通的话,那鹅舍里就会有一股难闻的气味,鹅在里面可憋得慌。

空间也要足够大,每只鹅都得有自己活动的小天地。

地面呢,可以用水泥地,方便打扫,但是也要铺上一些干草,让鹅住得暖和。

鹅舍还得有遮阴的地方,夏天太阳毒的时候,鹅能躲一躲,可不能让鹅在大太阳底下晒着,那可就成“热锅上的蚂蚁”啦。

二、鹅苗的选择与饲养。

2.1 选择。

挑选鹅苗的时候可得擦亮眼睛。

要选那些活泼好动、羽毛光亮的鹅苗。

那些病恹恹的鹅苗可不能要,这就跟咱们买东西一样,得挑好的。

你要是选了不好的鹅苗,后面可有的头疼了。

而且尽量从正规的养殖场或者信誉好的卖家那儿买,这样质量有保障。

2.2 饲养。

刚买回来的鹅苗,要先给它们喝点水,这叫“开口水”。

水要干净卫生,水温也得合适,不能太凉也不能太热。

就像咱们照顾小婴儿一样,得细心周到。

然后再喂饲料,饲料要营养均衡,有玉米、豆粕等。

鹅苗小的时候,一天要喂好几顿呢,少食多餐嘛。

随着鹅慢慢长大,饲料的量和种类也可以适当调整。

2.3 温度与光照。

鹅苗对温度和光照很敏感。

小鹅苗的时候,温度要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就像给它们盖了一层温暖的小被子。

要是温度低了,小鹅就会挤在一起取暖,很容易压死。

光照也不能少,充足的光照能让鹅长得健康。

但是也不能太强的光照直射,不然鹅也受不了。

三、鹅的成长管理。

3.1 放牧。

鹅长大了些就可以放牧啦。

找一片草地,让鹅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吃草。

这时候的鹅就像一群快乐的小天使,在草地上跑来跑去。

不过放牧的时候也要注意,别让鹅吃到有毒的草,要看好它们。

而且天气不好的时候,像下雨天,就别放牧了,把鹅赶回鹅舍,可不能让鹅淋成“落汤鸡”。

蛋鹅养殖技术与管理

蛋鹅养殖技术与管理

蛋鹅养殖技术与管理
蛋鹅养殖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养殖方式,它具有养殖周期短、投资少、回报快等优点,因此备受农民朋友的青睐。

然而,要想获得高产、高效的养殖效果,需要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

一、场地选择
蛋鹅养殖场地应选择在通风、采光、排水良好的地方,避免选择低洼潮湿的地方,以免影响鸡的健康。

同时,场地应该远离工厂、污染源等环境污染物,保证鸡的健康和安全。

二、饲料管理
蛋鹅的饲料应该选择优质的饲料,包括玉米、豆粕、鱼粉等,同时要注意饲料的搭配和营养均衡。

在饲喂过程中,要注意定时定量,避免过度饲喂或不足饲喂,以免影响鸡的健康和生产效率。

三、疾病防治
蛋鹅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疾病的防治。

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鸡舍的卫生和消毒,避免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同时,要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避免疾病的扩散和影响养殖效果。

四、环境管理
蛋鹅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环境的管理。

在鸡舍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度拥挤和通风不良。

同时,要注意鸡舍内的噪音和光照,避免对鸡的生产和健康造成影响。

总之,蛋鹅养殖技术和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农民朋友们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养殖和管理,才能获得高产、高效的养殖效果。

鹅的养殖技术及方法

鹅的养殖技术及方法

鹅的养殖技术及方法怎么养鹅?养鹅不管是肉还是蛋,在我国都有着非常大的市场,不过养鹅却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

在养殖时,我们要根据鹅的不同生长阶段来合理调整饲养管理方法。

那么养鹅需要掌握哪些养殖技术呢?怎么养鹅?养鹅不管是肉还是蛋,在我国都有着非常大的市场,不过养鹅却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

在养殖时,我们要根据鹅的不同生长阶段来合理调整饲养管理方法。

那么养鹅需要掌握哪些养殖技术呢?养鹅技术1.鹅舍的建造。

雏鹅体温调节能力较差,育雏时,雏舍要有好的保温性能,要求舍内干燥,留有通气排风口,空气流通顺畅但不漏风;窗户面积与舍内地面比例以(1∶10)~(1∶15)为宜,屋内高2米。

舍内地面比舍外高25~30厘米,育雏床用木板或塑料网搭建,中间用木板或丝网间隔成3~5平方米的小格,地面用水泥或三合土制成,有利冲洗消毒以及防止鼠害侵袭。

舍内建有供暖设备,周围环境安静。

育雏舍前建造运动场,场地平坦而略向沟倾斜,以防雨天积水。

舍内有排水沟,将水槽放在排水沟上,以便使溢出的水能流入沟中。

沟上铺铝丝网式木条,舍内分成若干小间,每间面积12平方米,可容纳50只鹅。

2.鹅苗育雏。

①饮水与开食。

雏鹅出壳12~24**即可饮水与开食,饮用水要用25℃左右的凉开水,水中加入0.05%氯化钠和0.1%的葡萄糖水溶液,让雏鹅自由饮用。

刚开食时可把青菜、菜叶切成碎叶状后拌入精料粉放在食槽中引导雏鹅,2天后逐渐增加精料用量。

②温度。

温度对于雏鹅非常关键。

0~7日龄,舍内温度为28~30℃,每天降1℃,直至常温。

观察雏鹅鹅苗温度是否正常,也可根据具体表现确定,温度正常时的雏鹅三五成群,表现活泼,静卧无声,粪便颜色呈棕褐色或青褐色条状,略带白色。

③密度。

自温育雏时,通常饲养密度为1日龄-7日龄,25~30只/平方米;8日龄-15日龄,20~25只/平方米;16~25日龄,15~20只/平方米。

用火炉或地下烟道加温育雏时,1~10日龄,20~25只/平方米;11~20日龄,15~20只/平方米;21~30日龄,10~15只/平方米。

鹅场养鹅技术

鹅场养鹅技术

鹅场养鹅技术
鹅场养鹅技术是指在养殖鹅的场地内,采用科学的养殖方法和技术,使鹅群健康成长,提高产蛋量和肉鹅的品质,增加养殖效益。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养鹅技术:
1. 场地选择和环境控制:选择具有良好排水和通风条件的场地,在鹅棚内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避免过度潮湿或干燥的情况。

2. 饲料和营养管理:鹅的饲料应该包含足够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根据鹅的年龄和用途进行合理的配方。

同时,鹅的喂养次数、喂养量和时间也需要控制得当,以保证鹅的营养需求。

3. 疾病预防和治疗:对鹅进行常规的防疫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避免疫情扩散,降低损失。

4. 繁殖管理:对于肉鹅和蛋鹅的繁殖管理略有不同。

肉鹅要适当控制繁殖量,以免影响生长速度,而蛋鹅要注意不同品种的产蛋量和蛋质的质量。

5. 人员技术培训:为鹅场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和管理指导,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以确保鹅场的正常运营和管理。

鹅场养鹅技术的实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的鹅场。

同时,合理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也可以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1 -。

秋季蛋鹅的养殖技术介绍

秋季蛋鹅的养殖技术介绍

秋季蛋鹅的养殖技术介绍一、蛋鹅的秋季饲喂及光照管理1、饲喂管理:产蛋期鹅的饲养应以舍饲为主,放牧以辅。

日粮配合比例大致为谷物类60%~70%,饼类10%~15%,糠麸类10%~15%,填充料草粉10%~15%,矿物质饲料4%~5%。

饲喂量除自由采食青料外,大型鹅种每只鹅每次喂料150~180克,小型鹅种100~130克,日喂3次。

喂料应定时定量,先粗后精。

早上放牧至10时回舍喂料,喂后在水边阴凉处休息,并投给青料,下午2时喂一次料,1小时后放牧,黄昏回舍后喂第三次料。

2、光照管理:鹅在产蛋期间的光照时间,每天不应当多于13小时,产蛋高峰期应当维持15~16小时光照。

二、秋季蛋鹅的放牧管理1、产蛋期母鹅行动迟缓,耕作时只宜追随跑,不容不能转让。

尽量少跑坡地和高低不平的路,以免导致腹内和输卵管内出血引致腹膜炎等,及时搜集种蛋,耕作时辨认出有的鹅有产蛋整体表现,例如不愿随群、高声叫做、行动恐惧、寻巢等,应当及时将其赶去舍内或领回鹅棚使其产蛋。

2、根据鹅采食积极性主要在早晨和傍晚的特点,鹅群的放牧要早出晚归,放牧到八成饱时应赶至水源处饮水戏水。

高温天气要增加戏水次数和延长戏水时间。

放牧前要注意放牧地和水源不要被农药等污染,同时对放牧的草地、茬地、畦地等要有计划地轮换放牧。

三、蛋鹅秋季的疾病防控措施规模化养殖蛋鹅的经济效益的高低主要看管理,养殖的成败与否则要看病害的防疫,在养殖过程中应该时刻保持鹅舍的干净、地面的干燥和空气的流通性,同时还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养殖场地、养殖器具进行消毒。

在养殖过程中如何辨认出疫情必须及时隔绝化疗并对死鹅展开埋藏处置,定期防疫驱虫,对鹅群按照免疫系统程序口服小鹅瘟疫苗、禽流感疫苗、蛋子瘟菌苗等,并定期恳请兽医上门查虫驱虫。

放牧不要太远鹅就是草食水禽,存有饲养条件的也不要将产蛋鹅妩媚动人太远,因鹅有回穴产蛋的习惯,如果看见母鹅吃草,头颈弯曲、叫声则就是恋巢的整体表现,就要把它赶去棚内产蛋。

鹅怎么养殖技术及方法

鹅怎么养殖技术及方法

鹅怎么养殖技术及方法
鹅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因此,鹅的养殖技术及方法备受关注。

下面将介绍鹅的养殖技术及
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合适的场地是养殖鹅的第一步。

鹅的养殖场地要求
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同时要有足够的水源供应。

场地的大小要根
据养殖规模来确定,一般来说,每亩地可养殖鹅只能在200只左右。

其次,鹅的饲养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鹅的饲料主要以玉米、豆饼、糠饼等为主,要保证饲料的质量和营养均衡。

此外,要定期清
理鹅舍,保持干净卫生,防止疾病的传播。

定期给鹅进行疫病防治,保证鹅的健康生长。

鹅的养殖还需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鹅对温度和湿度的要
求比较高,一般来说,鹅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5-20摄氏度,湿度要
保持在60%-70%左右。

在冬季,要给鹅提供保暖设施,防止受冷。

另外,鹅的繁殖管理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鹅的繁殖季节一般
在春季,要选择健康、体型良好的种鹅进行繁殖。

鹅的繁殖期间要
给予足够的营养,保证雏鹅的健康成长。

最后,鹅的销售也是养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在鹅达到出售标准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保证鹅肉的销售。

综上所述,鹅的养殖技术及方法包括场地选择、饲养管理、温湿度控制、繁殖管理和销售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鹅的养殖事业蒸蒸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季鹅养殖技术一.为蛋鹅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1.清洁和消毒。

蛋鹅育雏完成后,可以再电站下进行放养。

电站边上或附近空地处合理的建设鸭舍,作为蛋鸭下蛋的地方。

蛋鹅进电站放养前半个月,将鹅舍的地面、支架等处打扫干净,用热石灰水粉刷地面附近的电站底座,把洗净的用具放入鸭舍,用0.2%的百毒杀喷洒1次后,再按每立方米容积福尔马林液30毫升加15克高锰酸钾混合,关好门窗密闭后熏蒸24小时以上。

雏鹅进棚前2-3天再对房舍场地用消毒威喷洒彻底消毒一次,棚舍门口处应设消毒池。

2.、温度、湿度:如果需要自己育雏,要注意育雏似的温度湿度。

出壳后的雏鹅因绒毛短,调节体温能力差,一旦外界温度不适,会影响成活率,舍内的湿度要与温度相对均衡。

进鹅苗前2天,在鹅舍铺好细木刨花、碎新鲜稻草等垫料。

准备好250瓦的红外线灯、煤炉等取暖设备,并检查所用设备是否完好。

育雏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为:1-2日龄28-29℃相对湿度60-65%;3-6日龄26-28℃;相对湿度60-65%;7-14日龄23-25℃,相对湿度65%左右;15-20日龄19-22℃;相对湿度65-70%;21日龄后适应15℃的常温,在恢复常温时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降温。

垫料及保温。

3. 备好水盘、料盘。

水盘和料盘按5羽雏鹅配1个均匀摆放,调好高度。

4.饲养密度:每群雏鹅以500羽为宜,应根据雏鹅的体形大小和生长情况,不断高速饲养密度。

一般中、小型鹅7日龄以内每平方米饲养18——25羽,7-15日龄每平方米12-15羽,15-21日龄7-10羽,以后随着鹅的不断生长,降低每平方米的饲养羽数。

二.育雏1. 育雏密度及湿度。

为有效利用鹅舍设施,一般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8~25羽,最好用高为35厘米的围栏将雏鹅分群,舍内湿度控制在60%~65%,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鹅的体质下降,影响生长,所以应勤添垫草,换气排湿,降低湿度。

2. 挑选雏鹅。

挑选健壮的鹅苗,健鹅苗的特征是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完全,腹部松软,腿部粗壮有力,体重适中,精神活泼,眼睛有神,用力一抓感到其挣扎有力,有弹性。

如发现卵黄吸收不完全,可用25瓦灯泡放在雏鹅腹部烘5~10分钟,促进卵黄吸收。

挑选时有以下几个要点:1)看眼。

眼睛要有神,眼流泪、干涩或瞎眼的不能买;2).听声。

听小鹅叫声是否清亮,声音沙哑的不能买;3)、动脚。

小鹅脚不仅要粗壮,还要看它的脚蹬动是否有力,脚软无力和拐脚的不能买;4)、摸脐。

脐部要柔软不碍手,脐发硬或大肚脐的都不能买;5)、看毛色。

羽毛要蓬松发亮,干结无光的不能买;6)、试翻身。

把小鹅仰面放(背朝下脚朝上)能立即翻起的是老鹅婆孵的,若仰面放,不能立即翻身起是当年留种的新鹅婆蛋孵的.3. 雏鹅的饮水和开食。

水盘中备好2%的葡萄糖水,0.03%高锰酸钾水溶液和复合维生素水溶液,为缓解运输过程中带来的应激,可在水中加入抗菌素、恩诺沙星等。

鹅苗进舍后,1~2小时内应先饮水,身体弱不会饮水的,应人工驯饮;当雏鹅听到响声即站起来,头颈伸长、开始啄食,即可开食(一般在雏鹅出壳后20-25小时内),把准备好的小鹅专用饲料、切碎的嫩黑麦草、苦荬菜放入料槽,任其采食,对个别不会食料的雏鹅,人工驯食1~2次。

4.饲喂方法。

雏鹅的消化系统发育未完全,体积较小,雏鹅从食入到排出经过消化道的时间为2小时左右。

因此饲喂雏鹅要做到少食多餐。

1周龄前,每天可喂8~10次,其中2~3次在晚上喂,这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关键;2周龄时每天可喂6~8次,其中晚上一定要喂1~2次;3周龄起鹅舍内放入砂盘,保健砂砾以绿豆大小为宜。

5. 饲料和牧草。

根据雏鹅的生理特点,应选用优质小鹅专用饲料(特殊情况下可用小鸡料代替),这样不仅可以满足雏鹅的生长需要,而且可以提高育雏成活率,从而增加养鹅的经济效益。

牧草可选用嫩黑麦草、苦荬菜等多汁青绿饲料,切碎后与精料拌和饲喂,供雏鹅自由采食,育雏期精料和牧草的比例为1:2。

6. 光照和温度。

观察雏鹅的叫声和在舍内分布情况,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适当调整温度和光照。

1周龄前要保持全天光照,舍温28~30℃;2周龄保持晚间光照,舍温24~28℃,以后逐步调低舍温;4周龄前舍温保持在20℃以上,晚上喂料时使用灯光照明。

7. 分群、卫生及通风。

随着鹅体的长大,要进行分群。

随后视天气情况,如果适宜可大圈饲养,但每群最好不超过200只。

雏鹅在生长过程中,每天从身上抖落的皮屑、羽毛较多,可在每天中午温度较高时抽风换气,没有条件的可短时间开窗开门换气。

勤扫栏舍,清除粪便,勤换垫料,保证舍内空气新鲜,同时搞好环境清洁卫生。

8 适时放牧:雏鹅初次放牧的时间,可根据气候而定,最好是在外界气温与育雏室温度接近时进行,通常热天是在出壳后3-4天,冷天是在出壳后10-15天进行初次放牧。

放牧前喂少量饲料,并让雏鹅在水池边草地上自由活动半小时,让其下水活动几分钟,再赶上岸让其自由活动,待毛干后赶回育雏室。

放牧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好头鹅和训练“语言信号”。

(2) 选好放牧场地,要求离鹅舍近,道路平坦、水质干净无污染、草嫩、噪音小。

(3)合理组群,放牧鹅群300-500只为宜,并且日龄相同。

(4)迟放早收,上午在草上露水干后放牧,下午收鹅时间早些。

20日龄后,雏鹅开始长大毛,即可全天放牧,只需晚上补饲一次。

9. 定期消毒育雏舍。

每天打扫鹅舍,经常清洗饲料槽、水槽,每隔5~7天用0.2%的百毒杀喷洒1次。

10. 严格执行免疫计划。

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免疫程序,及时、正确地进行免疫,加强雏鹅对疫病的抵抗力。

成年鹅的饲养1.鹅生长至4~10周龄,由于觅食消化、抗病很强,主要以放牧为主,结合补饲中鹅料,并且应离开育雏舍,转入生长鹅舍。

中鹅的放牧场地要有足够数量的青绿饲料,草质要求可比雏鹅低些。

鹅早出晚归以适应其多吃快拉的特点。

放牧和回舍时赶鹅速度要慢,特别是吃饱后的鹅。

中鹅常以野营为主,搭建棚舍以竹、木为好,棚舍要求建在水边高地,能避风遮雨即可。

45日龄以下的中鹅羽毛尚未长全,要避免雨淋,天气炎热的中午应让鹅在树阴下休息,防止中暑。

并做好定期驱虫工作。

2.一般每日饲喂4~5次,其中晚上加喂1次。

喂料时可把牧草切碎和精料拌和后放在食槽内,精料和牧草的比例为14,精料可用自配料,其配方(%)为:玉米粉粒45,米糠15,麸皮10,豆粕22,鱼粉4,骨粉 1. 5,贝壳粉1.6,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0.5,食盐0.4。

3.配合料用量应随着饲养日龄逐日增加,牧草可切成1~2厘米长喂鹅。

如果没有水上运动场,饮水器内要不断清水,每天清洗2次。

生长鹅舍每天打扫1次,勤换垫草,遇晴天,可在运动场上加喂牧草,吃完了就添加,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安全,让鹅充分生长。

4.适当调整鹅群,将体弱幼小的鹅集中在一起,单独特殊照顾饲养。

对鹅群抽样称重,分析鹅生长情况。

若生长过慢,要找出原因。

饲养期28~60日龄为生长高峰期,60日龄以后,生长开始减慢,70日龄可将群鹅出售上市。

5.饲养员必须加强巡栏,注意观察鹅只状态,发现早期病鹅及时隔离和治疗。

检查和发现病鹅的最适时间是每天早晨天刚亮、中午、深夜及两次喂料之间,此时鹅群正处于休息、睡眠中,病鹅容易表现出各种异常状态,易于发现刚病或有轻微病症的鹅。

6.在饮水中加入抗菌药物,如氟哌酸、恩诺沙星等,从1日龄开始,连用1~3天。

能有效地控制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等。

7.仔鹅25日龄用吡喹酮10毫克/公斤体重驱绦虫。

如果仔鹅水草食得多,应全群服用驱虫药1次。

8.做好消毒工作,减少禽出败、黄曲霉菌病的发生。

一旦发现病鹅应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常见病的防治(一)小鹅瘟1、症状。

该病可分为最急性、亚急性2种病型。

(1)最急性:原因突然死亡。

多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雏鹅。

(2)亚急性:多发生于2周龄以上的鹅群,有精神、不吃食、下痢水便等现象。

一部分鹅会自愈。

2、防治措施。

(1)在种鹅产蛋前1个月左右连用两次小鹅瘟疫苗,使种蛋中含有母源抗体,从而使雏鹅产生被动免疫。

(2)如果种鹅没有注射小鹅瘟疫苗,对刚出壳的小鹅要注射弱毒苗。

对种鹅已经接种的,根据当地疫情发生情况也酌情注射弱毒苗。

(3)对病鹅和同群鹅要用高免的抗小鹅瘟血清进行防治。

(二)禽霍乱1、症状。

不明原因突然死亡,多在流行初期。

鹅闭目呆立,不敢下水,饮水增多,精神萎糜,食欲废绝,下痢稀便似草绿色,体温在41℃~43℃,病程2天~3天,很快死亡。

2、防治措施。

(1)疫区应在该病流行之前彻底消毒,尽量避免该病再次发生。

(2)发现疫情及时治疗。

磺胺类药物、喹乙醇及抗生素类药物都有良好效果。

一般用0.02%的复方新诺明拌饲料,再用青霉素、链霉素合剂肌肉注射3天~4天,每天2次基本可以控制该病。

(三)鹅流行感冒1、症状。

病鹅表现为精神萎缩,食欲不振,雏鹅打堆,流鼻涕,呼吸困难并摇头,甩头时鼻涕粘在羽毛上,羽毛会污湿蓬乱。

2、防治措施。

(1)对1个月龄以内的雏鹅注意保暖,科学饲养管理。

(2)该病多发地可以注射灭活苗进行预防。

(3)对病鹅群肌肉注射青霉素,口服磺胺嘧啶片效果较好,同时注意保暖,改善饲养管理条件。

(四)副伤寒鹅的副伤寒由沙门氏菌引起,多发生于雏鹅。

常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而导致。

表现为腹泻、结膜炎、消瘦等症状,成年鹅症状不明显。

1、症状。

病鹅主要表现为下痢、粪如清水,病鹅日趋衰弱,食欲消失、腹泻,粪便污染后躯,干涸后封闭肛门,导致排粪困难。

2、防治措施。

(1)注意饲养管理,不喂腐败的饲料,患慢性病的种鹅要淘汰,常发地区从种蛋孵化起就应注意消毒,雏鹅要加强饲养管理。

(2)用敌菌净饮水、拌料效果好。

(五)鹅虱1、症状。

鹅虱吸食血液及羽毛、皮屑,还会伤皮肤,造成鹅生长发育缓慢,消瘦,成年鹅产蛋量下降。

2、防治措施。

(1)鹅舍要经常清扫,垫草常换。

鹅舍经常用0.2%的敌敌畏喷洒消毒。

(2)已有鹅虱的鹅可用0.5%的敌百虫粉剂喷洒羽毛中。

蛋鹅全期防疫程序:3日龄~7日龄:小鹅瘟高免血清0.5毫升/只肌注(按说明)。

40日龄:禽霍乱疫苗1毫升/只肌注。

120日龄:小鹅高免血清0.5毫升,禽霍乱病苗1毫升/只左右肌注。

种蛋的孵化及管理四季鹅的公鹅130天、母鹅110天性成熟开始有求偶交配现象,留种繁育应选择昂首挺胸、肉瘤高突、鸣声宏亮、生殖器健全的公鹅做种公鹅;选择胸宽下垂、肉瘤较低,性情温顺的母鹅做种母鹅,公母比例为1:4~5。

母鹅每月产蛋13枚~15枚开始恋窝停产,这时要做好孵化前的准备。

孵化箱可用砖砌成,也可用竹筐、塑料箱里面放入7厘米~8厘米厚的干草做垫料,每个孵化箱放置一个内装谷糠的圆袋,在母鹅孵化时圈住种蛋以防种蛋滚出母鹅的孵化怀抱,孵化箱前面放入一个水盆、食盆,让抱窝孵化的母鹅自由采食。

孵化期为28天~30天,大多数孵化的母鹅都会自行翻蛋,个别翻蛋不均匀的母鹅可人工辅助翻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