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注浆模具制作、泥浆性能、成型方法
陶瓷注浆模具制作、泥浆性能、成型方法
陶瓷注浆模具制作、泥浆性能、成型方法一、石膏模具1、石膏的特性:石膏是模型制作的主要原料,一般为白色粉状晶体,也有灰色和淡红黄色等结晶体,属于单斜晶系,其主要成分是硫酸钙,按其中结晶水的多少又分为二水石膏和无水石膏,陶瓷工业制模生产应用一般为二水石膏,就是利用二水石膏经过180摄氏度左右的低温煅烧失去部分结晶水后成为干粉状,又可吸收水而硬化的特点。
除天然石膏外,还有人工合成石膏。
一般石膏调水搅拌均匀的凝固时间为2-8分钟,发热反应为5-8分钟,冷却后即成结实坚固的物体。
理论上石膏与水搅拌时进行化学反应需要的水量为18.6%;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实际加水量比此数值大的多,其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定流动性的石膏浆以便浇注,同时能获得表面光滑的模型;多余的水分在干燥后留下很多毛细气孔,使石膏模型具有吸水性。
吸水率是石膏模型一个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注浆时的成坯速度。
陶瓷用石膏模的吸水率一般在38-48%之间。
石膏粉放置在干燥的地方,使用时不要溅到水,石膏袋子要干净,严防使用过的石膏残渣或其它杂物混入袋中。
2、石膏浆的调制:(1)准备好盆和石膏粉;(2)在盆中先加入适量的水,再慢慢把石膏粉沿盆边撒入水中,一定要按照顺序先加水再加石膏。
(3)直到石膏粉冒出水面不再自然吸水沉陷,稍等片刻,就用搅拌棒搅拌,要快速有力、用力均匀。
成糊状即可。
(4)石膏在调制时的比例为:水:石膏=1:1.4-1.8左右。
(5)注意挑除石膏浆里的硬块和杂质。
3、模型翻制操作:常用的材料和工具有:钢锯条、锯条刀,直尺三角板、毛刷、海绵、脱模剂等。
a、清理工作台,把石膏母模清理干净,在石膏母模上均匀涂抹脱模剂,一定注意各个部位必须均匀涂上,不能遗漏。
b、按顺序合模夹紧,并安放好各种模具内配件。
c、调制石膏浆,缓缓注入围好的空腔内,并不断搅动或震动石膏浆,使气泡排出,直至注满母模。
d、静置一段时间,等石膏发热固化后,可开模,如不容易打开,可以用轻敲、气冲、水冲泡等方法打开。
注浆成型的操作步骤
注浆成型的操作步骤
1. 将陈腐的泥浆用搅拌机搅拌后使用,并过筛,确保泥浆中没有渣滓。
2. 确认模具的接触面干燥,模具内干净,无灰尘和碎片。
用带子将模具的侧面、顶部和底部绑在一起。
3. 将泥浆以连续的动作倒入模具,等倒满了再停,不然成型表面会有波纹,而且无法去除。
4. 泥浆经过一段时间才会成型,水分会从泥浆中吸出并渗入石膏模具,泥浆会减少,要及时补浆。
一般等待的时间取决于模具的大小和当时的温度,一般肉眼就可以分辨间隔一段时间就可以晃一下模具看看厚度。
5. 当达到理想的厚度就可以将石膏模具里的泥浆小心地倒出来。
最好一边旋转石膏模具一边往外倒泥浆,这样做可以保证器皿的各个位置厚度相同。
6. 回浆之后,要把模具翻转过来以防止不均匀沉积。
7. 模具晾到一定硬度,可以先把口部用工具把多余的部分削掉。
8. 模具内的泥浆干了以后会有所收缩,这时应该把模具打开,让模具的泥浆干掉,直到可以放心的用手拿。
9. 取出来的坯要晾干几个小时。
10. 晾干后,用锋利的刀以及海绵沿着接缝将多余的粘土刮去。
陶瓷模具成型工艺流程
陶瓷模具成型工艺流程
陶瓷制造工序之一。
将配料做成规定尺寸和形状,并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生坯。
有干压成型、半干压成型、可塑成型、注浆成型法等、等静压法。
其中等静压法为新兴陶瓷生产工艺。
该方法生产的陶瓷工件经烧结成型后,具有强度大,密度均匀,良好的可加工性。
古代陶器有模制、泥条盘筑、捏塑法等。
陶瓷成型流程大致:原料采用低压快排或高压注浆等方式通过石膏或树脂型母模成型——干燥——施釉——烧成——组装——包装,每道工序都需经过全检或实验。
注浆成型:凡将瘠性料靠温度及塑化剂的作用,制成具有一定流动性及悬浮性的浆料,注入模型中凝固成型的方法
压制成型:将干粉状坯料在钢模中压成致密坯体的一种成型方法可塑成型法:利用模具或刀具等运动所产生的外力对具有塑性的坯料进行加工,使坯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成型的方法
等静压成型:指粉料的各个方向同时均匀受压的一种技术放尺:根据产品图纸规格的尺寸和公差要求,在加工成型和制备工作模具时按坯体的收缩率以及工艺因素对收缩的影响来加大相应的尺寸旋压成型利用旋转的石膏模和样板刀使泥料成型;滚压成型中利用旋转的石膏模和回转型的滚压头使泥料成型。
《陶瓷作品素材》课件——陶瓷石膏浇铸
2021年3月26日
一、石膏浇铸介绍
石膏浇铸(也称注浆成型)是将制备 好的泥浆注入多孔模型(石膏模)内,贴 近模壁的一层泥浆中的水分被模具(如石 膏)吸收后便形成了一定厚度的均匀泥层; 将余浆倒出后,泥坯因脱水收缩而与模型 脱离开来形成毛坯。从广义来说,凡是坯 料具有一定液态流动性,注入模型中凝固 成型的成型方法都可称为注浆成型法。
陶瓷 咖啡 杯绘 制训 练
作业要求:
1.绘制石膏浇铸工艺流程图1张。
2.工艺流程正确。
3.线条清晰明了。
4.画面整洁,题写姓名。
5.把自己完成的作饰计—茶与杯制制作作
泥浆泥浆注入石膏模,石膏模吸水形成薄泥层。 动力:石膏模的毛细管力。毛细管越细,水的表面张力越大,脱水推动力越大。 阻力:石膏模和坯体。 薄泥层的形成:石膏模—颗粒间;颗粒吸附于石膏模,形成薄泥层。
四、注浆成型方法
1. 普通注浆成型 空心注浆(单面注浆)
空心注浆对泥浆性能要求:比重小,稳定性好,触变性较小,细度较好。 空心注浆多用于浇注杯、壶、水箱等类产品的坯体。
四、注浆成型方法
1. 普通注浆成型 实心注浆(双面注浆)
空心注浆对泥浆性能要求:比重小,稳定性好,触变性较小,细度较好。 空心注浆多用于浇注杯、壶、水箱等类产品的坯体。
四、注浆成型方法
2. 强化注浆 压力注浆:用加大泥浆压力的方法加速水分扩散,从而加快吸浆速度。 真空注浆:用真空装置在石膏模外抽真空,或将石膏模放入真空室内。 离心注浆:使模型在旋转情况下注浆,泥浆受离心力左右紧靠模壁面成致密的坯体。
一、石膏浇铸介绍
注浆成型工艺简单,适于生产一些形状复杂且不规则、外观尺寸要求不严格、壁 薄及大型厚胎的制品。
陶瓷注浆成型工艺流程
陶瓷注浆成型工艺流程
1. 准备原材料:选择合适的陶瓷粉末和注浆材料,按配比混合均匀。
2. 注浆:将混合好的材料注入注浆机中,控制好注浆机的压力和速度,将材料注入模具中,待材料固化后取出。
3. 去除模具:将固化好的陶瓷件从注浆模具中取出,注意不要损坏陶瓷件的表面。
4. 烘干:将取出来的陶瓷件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处理,使其完全干透。
5. 烧结:将干透的陶瓷件放入窑中进行高温烧结处理,使其成为实心的陶瓷制品。
6. 修整:烧结后的陶瓷制品可能存在缺陷或不平整的问题,需要进行修整和打磨处理,使其表面更加光滑。
7. 检验:对制品进行质量检验,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并对其进行称重和尺寸检验。
8. 包装出库:对合格的陶瓷制品进行包装和标识,送入仓库进行储存和销售。
陶瓷注浆模具制作、泥浆性能、成型方法分析
陶瓷注浆模具制作、泥浆性能、成型方法一、石膏模具1、石膏的特性:石膏是模型制作的主要原料,一般为白色粉状晶体,也有灰色和淡红黄色等结晶体,属于单斜晶系,其主要成分是硫酸钙,按其中结晶水的多少又分为二水石膏和无水石膏,陶瓷工业制模生产应用一般为二水石膏,就是利用二水石膏经过180摄氏度左右的低温煅烧失去部分结晶水后成为干粉状,又可吸收水而硬化的特点。
除天然石膏外,还有人工合成石膏。
一般石膏调水搅拌均匀的凝固时间为2-8分钟,发热反应为5-8分钟,冷却后即成结实坚固的物体。
理论上石膏与水搅拌时进行化学反应需要的水量为18.6%;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实际加水量比此数值大的多,其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定流动性的石膏浆以便浇注,同时能获得表面光滑的模型;多余的水分在干燥后留下很多毛细气孔,使石膏模型具有吸水性。
吸水率是石膏模型一个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注浆时的成坯速度。
陶瓷用石膏模的吸水率一般在38-48%之间。
石膏粉放置在干燥的地方,使用时不要溅到水,石膏袋子要干净,严防使用过的石膏残渣或其它杂物混入袋中。
2、石膏浆的调制:(1)准备好盆和石膏粉;(2)在盆中先加入适量的水,再慢慢把石膏粉沿盆边撒入水中,一定要按照顺序先加水再加石膏。
(3)直到石膏粉冒出水面不再自然吸水沉陷,稍等片刻,就用搅拌棒搅拌,要快速有力、用力均匀。
成糊状即可。
(4)石膏在调制时的比例为:水:石膏=1:1.4-1.8左右。
(5)注意挑除石膏浆里的硬块和杂质。
3、模型翻制操作:常用的材料和工具有:钢锯条、锯条刀,直尺三角板、毛刷、海绵、脱模剂等。
a、清理工作台,把石膏母模清理干净,在石膏母模上均匀涂抹脱模剂,一定注意各个部位必须均匀涂上,不能遗漏。
b、按顺序合模夹紧,并安放好各种模具内配件。
c、调制石膏浆,缓缓注入围好的空腔内,并不断搅动或震动石膏浆,使气泡排出,直至注满母模。
d、静置一段时间,等石膏发热固化后,可开模,如不容易打开,可以用轻敲、气冲、水冲泡等方法打开。
陶瓷注浆成型技术
- 1 - 空石膏模注浆放浆坯体图1 空心注浆陶瓷注浆成型技术一、概述注浆成型是利用石膏模的吸水性,将具有流动性的泥浆注入石膏模内,使泥浆分散地粘附在模型上,形成和模型相同形状的坯泥层,并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厚,当达到一定厚度时,经干燥收缩而与模壁脱离,然后脱模取出,坯体制成。
注浆成型是一种适应性大,生产效率高的成型方法。
凡是大型、形状复杂、不规则或薄胎等制品,均可采用注浆成型法来生产,因此注浆成型在日常陶瓷、工业美术瓷、卫生洁具瓷及现代陶瓷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一)注浆成型的方法 l、基本注浆方法 (1)空心注浆(单面注浆) 该方法用的石膏模没有型芯。
操作时泥浆注满模型经过一定时间后,模型内壁粘附着具有一定厚度的坯体。
然后将多余泥浆倒出,坯体形状在模型内固定下来,见图 1 所示。
这种方法适用于浇注小型薄壁的产品,如陶瓷坩埚、花瓶、管件、杯、壶等。
空心注浆所用泥浆密度较小,一般在 1.65-1.8g/cm 3 ,否则倒浆后坯体表面有泥缕和不光滑现象。
其它参数如下: 流动性一般为10-15 秒稠化度不宜过大(1.1-1.4) 细度一般比双面注浆的要细,万孔筛筛余0.5%--1%。
(2)实心注浆(双面注浆) 实心注浆是将泥浆注入两石膏模面之间(模型与模芯)的空穴中,泥浆被模型与模芯的工作面两面吸收,由于泥浆中的水分不断减少,因此注浆时必须陆续补充泥浆,直到穴中的泥浆全部变成坯时为止。
显然,坯体厚度与形状由模型与模芯之间的空穴形状和尺寸来决定,因此没有多余的泥浆倒出。
其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 2 - 该方法可以制造两面有花纹及尺寸大而外形比较复杂的制品:如盅、鱼盘、瓷板等。
实心注浆常用较浓的泥浆,一般密度在1.8g/cm 3 以上,以缩短吸浆时间。
稠化度(1.5 -2.2),细度可粗些,万孔筛筛余1%--2%。
2、强化注浆法为缩短注浆时间,提高注件质量,在两种基本注浆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新的注浆方法,这些方法统称为强化注浆。
陶瓷的五种成型方法
陶瓷的五种成型方法陶瓷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的材料,成型是陶瓷制作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陶瓷的五种成型方法,包括手工成型、模具成型、轮盘成型、注浆成型和挤出成型。
一、手工成型手工成型是最古老、最传统的陶瓷成型方法之一。
通过手工将陶泥塑造成所需形状,然后进行干燥和烧制。
手工成型的优点是灵活性强,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自由创作,但是生产效率较低。
二、模具成型模具成型是一种常用的陶瓷成型方法。
首先制作出所需形状的模具,然后将陶泥放入模具中,经过压实、挤压等工艺,使陶泥成型。
模具成型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形状一致,但是对于复杂形状的陶瓷制品较难实现。
三、轮盘成型轮盘成型是一种利用陶瓷轮盘进行成型的方法。
陶泥放在旋转的轮盘上,通过手工操作使陶泥成型。
轮盘成型的优点是成型速度快,形状规整,但是对于大型陶瓷制品不适用。
四、注浆成型注浆成型是一种利用注浆机进行成型的方法。
将陶泥制成浆状,通过注浆机注入到模具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固化后,取出成型的陶瓷制品。
注浆成型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制品表面光滑,但是对于细节丰富的陶瓷制品较难控制。
五、挤出成型挤出成型是一种利用挤出机进行成型的方法。
将陶泥制成柱状,通过挤出机的压力将陶泥挤出成所需形状。
挤出成型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制品成型快速,但是对于复杂形状的陶瓷制品较难实现。
总结起来,陶瓷的成型方法包括手工成型、模具成型、轮盘成型、注浆成型和挤出成型。
不同的成型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陶瓷制品,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成型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陶瓷制品的成型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制模、成型、干燥和烧制等,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最终的陶瓷制品质量。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读者对陶瓷的成型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陶瓷注浆成型工艺
陶瓷注浆成型工艺注浆成型工艺是陶瓷制作中一个重要手段,其工艺流程是首先按照设计图纸用石膏块制作一件未来所需瓷器形状相同的造型,如瓶、罐、壶等圆形器物使用车削方法制成,四方六方等非圆形器物用雕塑方法完成,这个过程称之为“制种”种制好后,再用水将石膏粉调成糊状将“种”全部包裹,并预留石膏凝固后取出“种”的开合缝,待石膏硬结后,取出“种”,石膏就成为模具,石膏模具彻底干燥后用橡胶带捆好,在模具的顶部开一孔,由此孔向模具内注入特别配制的泥浆,这种泥浆加入了化学制剂,使得泥沙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悬浮状态,干燥的石膏模具接触到泥浆后立刻会吸收水份,悬浮的泥沙会均匀的吸附在模具内壁上,随着时间长短不同,吸附的泥沙厚度也不同,需要薄胎时间就短一些,需要胎厚一些时间就长一些,待达到需要的厚度以后,将泥浆从模具中倒出,再等吸附在模具内壁上的泥沙稍干燥后,即可打开模具取出制好的泥坯;瓷器的成型工序完成。
其工艺原理是利用石膏模具的吸水性能,将悬浮在水中的泥沙吸附在内壁上,达到一定厚度的泥沙吸附后,再将剩余的泥浆倒出,既形成中空的器皿泥坯,其优点是工艺简单、方便的制作各种非圆形不能使用辘轳车旋转制作的泥坯如方形,菱形,等以及壶嘴、瓶耳等,使用注浆工艺成型使得镶器类、小器类瓷器成本大大下降,质量大幅度提高。
但是由于其工艺特点,又有些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无法解决,一是合缝线残留,由于两块或更多块模具的相接处的缝隙影响泥沙的吸附,造成接缝处泥坯密度与其他处不同,高温烧成时其收缩率不同,烧成的瓷器胎体上会留下隆起或下凹的线状痕迹,俗称“合缝线”,明显时用肉眼可以看到器皿相对两侧的合缝线,不明显时用手抚摸可以感觉到,合缝线影响瓷器外观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圆形器皿一般采用上下开模,将合缝线留在器皿的腹部,经过车削后,在车削痕的掩盖下,基本找不到合缝线,如果器皿上下两头凸出,则采用三开、四开模减少合缝线,棱角造型器皿尽量把合缝线留在棱角处;其二由于依靠吸附所以壁厚基本相同如果底部有足,在足部位的内底有一圈下凹沟,其形成原因是足部占用了吸附的泥沙,而下凹无法用泥补平,因为补上去的泥和原来坯上的泥密度不同高温烧成时会出现收缩不均的问题,一般解决办法是尽量采用无足造型。
陶瓷注浆成型工艺流程
陶瓷注浆成型工艺流程
陶瓷注浆成型是陶瓷制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工艺流程的合理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陶瓷制品的质量和性能。
在陶瓷注浆成型工艺中,需要经过原料准备、注浆、成型、烘干等多个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陶瓷注浆成型工艺的流程。
首先,原料准备是陶瓷注浆成型的第一步。
在原料准备阶段,需要将陶瓷原料进行配比,并进行搅拌混合。
通常情况下,陶瓷原料主要包括粘土、瓷石、瓷釉等,不同种类的陶瓷制品所需的原料配比也会有所不同。
在搅拌混合过程中,需要确保原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以保证后续工艺的顺利进行。
其次,注浆是陶瓷注浆成型的关键环节。
在注浆过程中,需要将搅拌好的陶瓷浆料注入模具中,以形成所需的产品形状。
注浆需要控制浆料的流动速度和压力,以确保产品成型的精度和一致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浆料中的气泡和杂质,以防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外观。
接下来是成型环节。
在成型过程中,需要对注浆后的产品进行振实和压实,以提高产品的密实度和强度。
成型过程中需要注意控
制振实和压实的力度和时间,以确保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外观质量。
最后是烘干环节。
在烘干过程中,需要将成型后的产品进行适当的干燥处理,以去除产品中的水分。
烘干过程需要根据产品的材质和厚度来确定时间和温度,以避免产品出现开裂或变形的情况。
综上所述,陶瓷注浆成型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注浆、成型和烘干四个主要环节。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工艺参数,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和特点,对工艺流程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竞争力。
陶瓷注浆成型工艺
陶瓷注浆成型工艺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陶瓷注浆成型工艺这玩意儿,可有意思啦!你想想看啊,那原本普普通通的泥浆,就像变魔术一样,能变成各种精美的陶瓷制品。
这可不是一般的神奇呀!陶瓷注浆成型呢,就像是给泥浆安了个家。
先得准备好模具,这模具就好比是个小房子,等着泥浆住进去呢。
把泥浆小心翼翼地倒进模具里,看着它慢慢地填满每一个角落,就好像给小房子穿上了一件特别的衣服。
然后呢,就得等啦!等泥浆在模具里安安稳稳地待上一段时间,让它慢慢凝固成型。
这过程就像是在等待一朵花慢慢开放,需要点耐心呢。
等泥浆凝固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把模具打开啦!哇哦,这时候你就能看到初步成型的陶瓷啦,虽然还带着点粗糙,但已经有模有样啦!不过,这可还没完事儿呢。
接下来还得给它精心修整一番,把那些不平整的地方打磨打磨,让它变得更加光滑细腻。
这就像是给一个小孩子梳妆打扮,要让它漂漂亮亮的。
你说这陶瓷注浆成型工艺是不是很有趣呀?就好像是在创造一个个小生命一样。
而且啊,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和图案,那可真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
你看那些摆在商店里精美的陶瓷制品,说不定就是通过陶瓷注浆成型工艺做出来的呢。
它们曾经也是普普通通的泥浆呀,经过这么一番奇妙的旅程,就变成了让人爱不释手的宝贝。
咱再想想,要是没有陶瓷注浆成型工艺,那我们的生活得少多少乐趣呀?那些漂亮的花瓶、精致的碗碟,不就都没啦?那多可惜呀!所以说呀,陶瓷注浆成型工艺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呢!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能享受到陶瓷带来的美好。
怎么样,朋友们,是不是对陶瓷注浆成型工艺有了更深的了解呀?下次再看到那些漂亮的陶瓷制品,可别忘了它们背后的神奇工艺哦!。
陶艺注浆的正确方法
陶艺注浆的正确方法
陶艺注浆的正确方法如下:
1. 配料加水:在配料中加入较多水分(25—32%),调成泥浆。
2. 注浆成型:将泥浆注入有吸水性的石膏模子内,吸去一部分水分,脱模即得生坯。
3. 干燥:放置一段时间后,倾去多余泥浆,泥层自然地收缩而与模型脱离,即可把形成的粗坯取出。
4. 烧制:干燥后的注浆陶艺要进行烧制,根据所使用的材料选择合适的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作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注浆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包括泥料和胎料,要考虑到其可塑性、水分含量和易于处理等因素。
同时,注浆的技术操作对于陶艺作品的质量也有直接影响,需要熟练的手法。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泥料的湿度,避免泥坯过湿无法塑形或者过干易断裂。
此外,还需要注意紧固件要分布均匀并锁紧,防止注浆时跑浆。
进浆管与添浆管依次插紧,添浆管处用来盛浆的容器要高于模型悬挂,且管子要拉直,便于进浆、回浆及排气。
泥浆要使用配浆人员已化好的泥浆,使用前要确保充分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未充分搅拌的泥浆不得使用。
在抽进注浆罐前要进行过筛,筛目要求为100目。
过筛时要缓慢往筛内添浆,不得漫筛。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陶瓷大件注浆工艺流程
陶瓷大件注浆工艺流程
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l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
陶瓷大件注浆工艺流程:
①模具制作:根据产品设计,使用石膏等材料制作多孔模具。
②料浆配制:将陶瓷粉料与水混合,加入粘结剂、稳定剂等,调制成适宜流动性的泥浆。
③模具填充:将配好的泥浆注入模具内,借助模具的毛细作用均匀分布并沉积。
④脱模排余:待泥浆初步凝固,拆开模具,移除多余泥料,留待坯体。
⑤干燥定型:将坯体放置于室温或控湿环境中自然干燥,或采用烘干设备加速干燥过程。
⑥修整加工:干燥后,对坯体进行修边、打磨等处理,确保表面光滑及尺寸精准。
⑦素烧上釉:将坯体进行初次烧制(素烧),然后施釉,准备进行釉烧。
⑧釉烧成品:经过高温釉烧,陶瓷大件最终成形,色泽光亮,质地坚硬。
陶瓷注浆成型工艺流程
陶瓷注浆成型工艺流程陶瓷是一种古老而又精美的艺术品,它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陶瓷制品的制作过程中,注浆成型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将为您介绍陶瓷注浆成型的工艺流程。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原料。
陶瓷制品的原料主要包括粘土、瓷石、石英、长石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混合、研磨等工序,最终形成适合注浆成型的陶瓷浆料。
接下来,是模具的制作。
模具是用来给陶瓷制品定型的工具,通常由石膏或硅胶制成。
制作模具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将模具分割成若干个部分,然后用模具胶将其粘合在一起,最终形成完整的模具。
然后,是注浆成型的过程。
首先,将准备好的陶瓷浆料倒入模具中,然后用振动台将浆料振实,以确保模具内部充满浆料并且没有气泡。
接着,将模具放置在震动台上,震动台会以一定的频率和幅度进行震动,使得浆料在模具内部均匀分布并且排除气泡。
经过一定时间的震动,浆料逐渐凝固成型,最终形成陶瓷制品的初步形态。
随后,是脱模和修整。
经过一定时间的凝固,陶瓷制品可以从模具中取出,但此时制品还不完整,需要经过修整工序。
通常会使用刀具对制品进行修整,去除多余的浆料和修复表面的瑕疵,最终使制品达到设计要求的形态和质量。
最后,是烧制工序。
经过注浆成型和修整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烧制,以使其达到一定的硬度和耐用性。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的陶瓷材料和制品设计要求来确定,一般来说,烧制温度在1000℃以上,时间在几小时到几十小时不等。
综上所述,陶瓷注浆成型是陶瓷制品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精心的原料准备、模具制作、注浆成型、脱模修整和烧制工序,我们可以制作出各种精美的陶瓷制品,为人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艺术和美感。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您对陶瓷注浆成型工艺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简述陶瓷注浆成型的过程
简述陶瓷注浆成型的过程一、引言陶瓷注浆成型是一种重要的陶瓷成型工艺,它是指将陶瓷粉末和液体粘结剂混合后,在模具内进行注浆成型,然后经过干燥和烧结等工艺步骤,最终制成各种形状的陶瓷制品。
本文将从原料准备、注浆成型、干燥和烧结等方面详细介绍陶瓷注浆成型的过程。
二、原料准备在进行陶瓷注浆成型之前,需要准备好一定比例的陶瓷粉末和液体粘结剂。
通常情况下,陶瓷粉末可以选择氧化铝、氧化锆、碳化硅等材料,并且需要对其进行筛分处理以保证其颗粒大小均匀。
液体粘结剂可以选择有机胶水或者无机胶水等材料,并且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其比例以保证混合后的浆料流动性适中。
三、注浆成型1. 模具设计:在进行注浆成型之前,需要根据所需制品形状设计相应的模具。
通常情况下,模具可以选择金属或者硅胶等材料制作,其内部需要具有所需制品的形状和尺寸。
2. 浆料混合:将陶瓷粉末和液体粘结剂混合后,需要进行搅拌处理以保证其均匀性。
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机械搅拌或者手动搅拌等方式进行。
3. 注浆成型:将混合后的浆料注入到模具内部,然后通过震动或者压实等方式使浆料充分填充模具内部。
在注浆成型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注浆速度和压力,以保证制品质量。
四、干燥在完成注浆成型之后,需要将制品取出并进行干燥处理。
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自然风干或者烘干等方式进行。
在干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以避免制品出现开裂等问题。
五、烧结在完成干燥之后,需要将制品进行烧结处理。
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电子束烧结、高温气氛固相反应等方式进行。
在烧结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以保证制品的致密性和强度。
六、总结陶瓷注浆成型是一种重要的陶瓷成型工艺,其过程包括原料准备、注浆成型、干燥和烧结等步骤。
在进行注浆成型时需要注意控制浆料比例、注浆速度和压力等因素,以保证制品质量。
在干燥和烧结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等因素,以避免制品出现开裂等问题。
陶瓷大件注浆工艺流程
陶瓷大件注浆工艺流程一、准备工作。
做陶瓷大件注浆呀,前期准备可不能马虎。
得先把原料准备好呢。
咱要用的陶瓷原料要精心挑选,那些质量不好的可不行,就像挑水果一样,得挑最水灵的。
一般来说,原料得是那种细腻均匀的,这就好比做蛋糕要用好面粉一样。
还有就是模具啦,模具可是很关键的。
模具的尺寸要和咱们想做的大件陶瓷匹配,而且得保证模具的内部光滑,要是模具坑坑洼洼的,做出来的陶瓷大件肯定不好看,就像在坑洼的路上走,肯定不顺畅。
二、调制泥浆。
接下来就是调制泥浆这一步。
泥浆可不是随便搅和搅和就行的。
要把陶瓷原料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
这个比例可就像做饭放盐一样,放多放少都不行。
水太多了,泥浆就太稀,像稀粥一样,这样注到模具里就不容易成型。
水太少呢,泥浆太稠,就很难流动,在模具里也不能很好地填充各个角落。
而且在调制泥浆的时候,还可以根据需要加入一些添加剂,就像是给菜肴加调料一样,这些添加剂可以让泥浆的性能更好,比如说让它干得更快或者是让陶瓷的质地更坚硬。
三、注浆操作。
到了注浆这个激动人心的环节啦。
把调制好的泥浆慢慢倒入模具中。
这时候得小心翼翼的,就像给小婴儿喂奶一样,不能太急,不然泥浆会溅得到处都是。
泥浆在倒入模具的过程中,它会慢慢填充模具的空间。
这个时候要注意观察泥浆的流动情况,如果发现有地方泥浆流不过去,就得轻轻晃动一下模具,就像哄孩子睡觉一样轻轻晃,帮助泥浆到达模具的每个角落。
四、脱模处理。
等泥浆在模具里待了一段时间,就像面团发酵好了一样,就可以脱模啦。
脱模也是个技术活呢。
要小心地把陶瓷大件从模具里取出来。
这个过程可不能太粗鲁,要是用力过猛,可能会把陶瓷弄破或者弄变形。
就像从蛋壳里把小鸡拿出来一样,得小心翼翼的。
而且在脱模之后,要对陶瓷大件进行初步的检查,如果发现有瑕疵,就得及时修补,就像给受伤的小动物包扎一样。
五、后期修整。
脱模后的陶瓷大件虽然已经有个大概的样子了,但是还需要后期修整呢。
要把一些多余的部分去掉,就像给树木修剪枝叶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注浆模具制作、泥浆性能、成型方法一、石膏模具1、石膏的特性:石膏是模型制作的主要原料,一般为白色粉状晶体,也有灰色和淡红黄色等结晶体,属于单斜晶系,其主要成分是硫酸钙,按其中结晶水的多少又分为二水石膏和无水石膏,陶瓷工业制模生产应用一般为二水石膏,就是利用二水石膏经过180摄氏度左右的低温煅烧失去部分结晶水后成为干粉状,又可吸收水而硬化的特点。
除天然石膏外,还有人工合成石膏。
一般石膏调水搅拌均匀的凝固时间为2-8分钟,发热反应为5-8分钟,冷却后即成结实坚固的物体。
理论上石膏与水搅拌时进行化学反应需要的水量为%;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实际加水量比此数值大的多,其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定流动性的石膏浆以便浇注,同时能获得表面光滑的模型;多余的水分在干燥后留下很多毛细气孔,使石膏模型具有吸水性。
吸水率是石膏模型一个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注浆时的成坯速度。
陶瓷用石膏模的吸水率一般在38-48%之间。
石膏粉放置在干燥的地方,使用时不要溅到水,石膏袋子要干净,严防使用过的石膏残渣或其它杂物混入袋中。
2、石膏浆的调制:(1)准备好盆和石膏粉;(2)在盆中先加入适量的水,再慢慢把石膏粉沿盆边撒入水中,一定要按照顺序先加水再加石膏。
(3)直到石膏粉冒出水面不再自然吸水沉陷,稍等片刻,就用搅拌棒搅拌,要快速有力、用力均匀。
成糊状即可。
(4)石膏在调制时的比例为:水:石膏=1:左右。
(5)注意挑除石膏浆里的硬块和杂质。
3、模型翻制操作:常用的材料和工具有:钢锯条、锯条刀,直尺三角板、毛刷、海绵、脱模剂等。
a、清理工作台,把石膏母模清理干净,在石膏母模上均匀涂抹脱模剂,一定注意各个部位必须均匀涂上,不能遗漏。
b、按顺序合模夹紧,并安放好各种模具内配件。
c、调制石膏浆,缓缓注入围好的空腔内,并不断搅动或震动石膏浆,使气泡排出,直至注满母模。
d、静置一段时间,等石膏发热固化后,可开模,如不容易打开,可以用轻敲、气冲、水冲泡等方法打开。
e、每块模具做完,都要及时用钢锯条刮平修整,模具子口要吻合。
f、做好的模具要烘干后用,烘干时温度不得高于60摄氏度,以免模具粉化报废。
注意:整个制作模具的过程要求胆大心细,必须牢记涂抹脱模剂、开牙口、刮平。
要求模具整体光滑,表面平整,内部光洁,不允许有飞棱和毛边。
二、注浆泥浆的质量要求1. 细度有恰当的细度并有一定的颗粒级配,泥浆细度是涉及泥浆流动性、制品收缩、高温液相、产品吸水率等的重要因素。
它将会影响泥浆的悬浮性、渗透性及坯体的抗折强度,注浆成型所要求的泥浆细度比较严格。
泥浆细度过粗,抗折强度低,造成较多的半成品破损,加工性能差。
待别是双面吃浆产品及立浇座便器等在双面吃浆部位,易造成接触不实,分层而在烧成中出现分层或凸起等现象,同时在烧成过程中,颗粒间接触面少,瓷化不完全,产品吸水率大,易出现风惊、炸裂。
泥浆细度的控制,首先是入磨前控制硬质原料的粒度。
它不仅影响到球磨的时间,而且影响到球磨后泥浆中的颗粒级配。
目前我国在卫生陶瓷的实际生产中,对粒度的控制普通用万孔筛(250目)筛余来表示。
其实是不科学的。
因为我们从有关资料及实践中得知,卫生陶瓷泥浆中350目筛筛余量在5-10%,小于10微米颗粒占44-55%的泥浆性能优良。
为达此目的,一方面要从配方上着手,另一方面要设法控制球磨前硬质原料粒度。
对泥浆粒度的检验也应按上述方法进行。
这对泥浆性能的稳定较有好处。
2.水分在保证流动性及成型性能的前提下,水分越少越好,通常为28%~35%,生产上习惯用控制泥浆密度来控制含水率,泥浆密度一般为~1.85g/cm3,一般小件制品可取下限,而大件制取其上限。
3.流动性泥浆的流动性要好,保证注浆时泥浆能充满整个模型。
生产上习惯用控制相对粘度即流动度来控制流动性。
要求涂-4粘度计30s,陈腐后达到45s左右,相对粘度主要与泥浆的含水率和稀释用电解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产上通过加入电解质来获得含水率低、流动性好的浓泥浆。
4.触变性用稠化度来衡量,它等于100ml泥浆在恩氏粘度计中静置30min 后流出时间与静置30s后流出时间的比值。
一般希望泥浆稠化度较小,以便于管道输送又能保证成坯。
触变性是指泥浆在静止时粘性会增加,一经搅拌或振动,稠化的泥浆又获得流动性,如再恢复静止状态,则又重新稠化,这种可逆变化的性能称为触变性。
泥浆的触变性主要来源于黏土性能及杂质的我少,触变性的测定方法,一般都有是测定两次流动时间,一次是搅拌后静止一分钟的流动时间a,一次是静止30分钟后的流动时间b,b/a叫做厚化系数。
稍有触变性的泥浆,坯体的加工性能要好些。
如果触变性太强,会使泥浆漏浆困难,排浆性不好,坯体还会出现糖心,易变形,模型的狭窄部位容易出现存浆裂,同时给操作带来困难,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及证明肥复实践。
5.悬浮性浆料中的固体颗粒能较长时间呈悬浮状态,这样便于泥浆的输送及贮存,在成型过程中也不易分层。
6.、泥浆的真空处理泥浆在制备、储存和输送过程中,难免会混入一定数量的空气。
为了使制品表面光洁平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良好的物理性能,在浇注前一般要对泥浆进行真空脱气处理,另外泥浆经真空脱气处理后还可以改善其流动性。
在盛满泥浆的封闭式浆塔中,先用压缩空气进行搅拌,作用是使泥浆的组合成均匀并保持悬浮状态,减少分层现象,并使电解质的作用更加完全。
在搅拌过程中有一些细小的气泡可以随同压缩空气溢出,但是有大部分气体仍残留在泥浆中。
如果不使用真空脱气处理,泥浆中的大量气体就无法排除这样就容易使坯体产生气泡、棕眼等缺陷。
为保证制品的质量,应进行真空脱气处理,根据资料介绍,利用真空脱气装置,将50升泥浆经真空处理10-15分钟,可使干坯及制品的强度提高15-20%。
实践证明,通常要用700-720mmHg的真空度进行脱气并保持一定时间,才能起到真空脱气的作用,从而使干坯及制品的强度提高。
三、注浆料的制备流程及选择注浆料的制备流程大致与可塑料制备流程中泥浆压滤前的流程相似。
所不同的是注浆料中必须加入电解质以稀释泥浆,获得流动性好、含水率低的浓泥浆。
泥浆稀释泥浆的稀释要控制下列工艺参数。
1.合理控制泥浆的密度和颗粒细度。
当泥浆的容积密度过大,或颗粒太细时,颗粒间距较小,颗粒间引力较大,泥浆的流动阻力就大,当引力大于胶粒间的斥力时就会聚沉,反之,如果泥浆的密度过小,或颗粒太粗,则会降低成坯密度和坯体强度,泥浆也会因颗粒沉淀而破坏稳定性。
2.添加电解质及其稀释机理根据泥浆的组成和性质,选用合适的电解质作稀释剂是泥浆制备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粘土—水系统中,粘土颗粒由于断键、同晶取代(如硅氧四面体中的Si4+被Al3+所取代,铝氧八面体中的Al+被二价的Mg+、Ca+所取代),总是带有电荷的(通常为负电荷)。
由于化水化作用,被粘土颗粒吸附的只能是水化阳离子。
距离粒子表面越远,引力也越弱,吸附阳离子浓度就越小,粘土颗粒周围形成包括吸附层和扩散层的水化膜。
粘土胶团开成了三个不同层次:胶核(粘土颗粒本身)、胶粒(胶核加吸附层)、胶团(胶粒加扩散层),胶团结构见图3-4-11。
当粘土颗粒移动时,只有吸附层随之移动。
吸附层表面对溶液存在电位差,称之为ζ电位。
胶粒的ζ电位大,则胶粒间的斥力大,不易相互聚合产生絮凝从而使泥浆稳定,流动性也好。
ζ电位主要取决于扩散层厚度和胶核表面电荷密度并与它们成正比关系。
电解质中的一价阳离子(H+除外)的电价比二价、三价的要小,但水化离子的半径却比二价三价阳离子的大,因此在泥浆中加入由一价阳离子(Na+)组成的电解质后,由于一价离子(H+除外)吸附能力弱,所以进入胶团吸附层的离子数少,使整个胶粒呈现的负电荷较多。
同时,一价离子水化能力强,进入扩散层厚度增加,水化膜加厚,导致ζ电位增加使泥浆的稳定性、流动性增强。
此外,泥浆的pH值对泥浆的稳定也有重要意义,因为粘土颗粒是片状的,一般边上带正电,面上带负电,如果加入电解质后使溶液呈碱性OH-过剩)则可使部分颗粒边上也带负电,从而防止颗粒的边-面之间因带不同电荷而相互吸引导致凝聚,促使泥浆稀释。
陶瓷工业用电解质分无机和有机两大类(多为相应钠盐),其中最常用字的有水玻璃\纯碱(Na2CO3)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腐殖酸钠等。
生产是常常同时使用水玻璃和纯碱作电解质以调整吸浆速度和坯体强度。
水玻璃与纯碱的质量比可取1:3。
单用水玻璃的泥浆成坯时泥浆渗水性差,易粘模,坯体致密,强度较大;而单用纯碱的泥浆成坯体疏松吸浆速度快、脱模快,但干坯强度小。
在使用水玻璃时要选用适当的模数,即SiO2/Na2O的比值,通常取3左右。
纯碱必须防止受潮,变成NaHCO3,从而使泥浆絮凝。
电解质的用量要合适,太少不能充分置换H+、Ca2+等,太多则会使部分扩散层离子压入吸附层,使胶粒的净电荷减少,扩散层厚度减少,导致颗粒ζ电位减小,泥浆发生絮凝。
四、注浆成型操作:注浆成型主要是利用石膏模具吸收水分的特性,使泥浆吸附在模具壁上而形成均匀的泥层,在一定时间内达到所需的厚度,再倾倒出多余的泥浆,在模具中的其余泥层水分继续受石膏模具吸收而逐渐硬化,经干燥并产生体积收缩与模具脱离,即获得完好的粗坯。
(1)模具的准备和清理包括:按标准对新模型进行检查,模型内表面有油污及残缺的地方必须清除干净,新模型的水分一般为6—8%,但形状复杂小而薄的可以高一些,反之则可低一些,最低不小于4%;模型的烘干,一般控制在室温28~35℃温度,防止因干燥不均而使制品变形:使用前要将模型上附着的灰土等杂质清除干净,使模型能对合严实以避免跑浆漏泥;增强坯体在模型上的附着力,有利于防止杂质对坯体造成污染。
(2)对模型吃浆面根据脱模情况刷模,分刷滑石粉和刷水(包括清水和泥浆水)。
当脱模困难时刷滑石粉,用细纱布包裹滑石粉在吃浆面上轻轻拍打;如脱模时发现模具不挂坯,则可少刷滑石粉或者不刷滑石粉,不刷滑石粉仍不挂坯的就要用清水或者泥浆水擦模。
(3)正确进行组装对已处理好需要组合使用的模型,对正合严、夹紧、塞紧注浆管和微气压管准备注浆。
(4)泥浆要做到浆内无泥块、杂质,不可随意加水。
经真空滤气后打入注浆管道。
(5)将泥浆轻缓地注满模型,应避免“泥浆冲击”造成斑点、圈纹等缺陷。
(6)使用试验浇注杯,判断正确的放浆浆时间,从而达到要求的浇注件厚度。
(7)回浆时应预先敞开气孔,避免“抽吸”现象。
目前有三种空浆方法:自然压力回浆,即利用管道的坡度,将放出的泥浆在自然压力下流回泥浆池;利用泥浆泵,通过回浆管道,将管道及模型里多余的泥浆抽回泥浆池,这种方法往往因管道漏气影响效果;气压回浆,即利用注浆线上的微压气管打入压缩空气,压出泥浆,回浆压力控制在-。
(8)判断脱模所要求达到的固化程度(巩固时间)。
太早,注件会塌下来:太迟,注件收缩并且在受到模子束缚的地方会自行裂开,造成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