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试题库及答案5---几何精度测量习题
哈工大结构力学试题库五章

哈⼯⼤结构⼒学试题库五章第五章位移法⼀判断题1. 图a为对称结构,⽤位移法求解时可取半边结构如图b所⽰。
答:(×)题1图2. 图⽰结构,⽤位移法求解,有三个结点⾓位移和⼆个结点线位移未知数。
(×)。
题2图题3图=所施加的弯矩相同。
(×)3. 以下两个单跨梁左端产⽣14. ⽤位移法计算刚架,常引⼊轴向刚度条件,即“受弯直杆在变形后两端距离保持不变”。
此结论是由下述假定导出的:(D)A 忽略受弯直杆的轴向变形和剪切变形;B 弯曲变形是微⼩的;C 变形后杆件截⾯仍与变形曲线相垂直;D 假定A与B同时成⽴。
5. ⽤位移法计算图⽰结构时,独⽴的基本未知数数⽬是4 。
(×)题5图题6图6. 图⽰结构⽤位移法计算时,其基本未知量的数⽬为3个(√)。
7. 在位移法典型⽅程的系数和⾃由项中,数值范围可为正、负实数的有:(D)A 主系数;B 主系数和副系数;C 主系数和⾃由项D 负系数和⾃由项。
8. ⽤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考虑了到的条件是:(A)A物理条件、⼏何条件、和平衡条件;B平衡条件C平衡条件与物理条件D平衡条件与⼏何条件9. 规定位移法的杆端弯矩正负时,对杆端⽽⾔,以顺时针为正,对结点则以逆时针为正,这⼀规定也适合于杆端剪⼒的符号规定。
(×)10. 图a对称结构可简化为图(b)来计算。
(×)题10图题11图11. 图⽰结构⽤位移法求解时,基本未知量个数是相同的(√)12. 图⽰结构⽤位移法求解时,只有⼀个未知数(√)题12图题13图题14图13. 图⽰结构横梁⽆弯曲变形,故其上⽆弯矩。
(×)14. 图a对称结构可简化为图b来计算,EI均为常数。
(×)15. 图⽰结构⽤位移法求解的基本未知量数⽬最少为3。
(√)题15图题16图16. 图⽰结构EI=常数,⽤位移法求解时有⼀个基本未知量。
(√)。
17. 位移法中固端弯矩是当其基本未知量为零时由外界因数所产⽣的杆端弯矩(√)18. 位移法的典型⽅程与⼒法的典型⽅程⼀样,都是变形协调⽅程。
几何精度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章1、试写出下列基本系列和派生系列中自1以后的5个优先数的常用值:R10,R10/2,R20/3,R5/3。
解:R10优先数系自1开始的5个优先数常用值是1,1.25,1.6,2,2.5;R10/2优先数系自1开始的5个优先数常用值是1,1.6,2.5,4.0,6.3;R20/3优先数系自1开始的5个优先数常用值是1,1.4,2,2.8,4; R5/3优先数系自1开始的5个优先数常用值是1,4,16,63,250。
2、自6级开始各等级尺寸公差的计算公式为10i ,16i ,25i ,40i ,64i ,100i ,160i ,…。
自3级开始螺纹公差的等级系数为0.50,0.63,0.80,1.00,1.25,1.60,2.00。
试判断它们属于何种优先数的系列(i 为公差单位)。
解:前者属于R5系列,后者属于R10系列。
3、下面两列数据属于哪种系列?公比q 为多少?(1)电动机转速有(单位为r /min ):375,750,1500,3000…。
(2)摇臂钻床的主参数(最大钻孔直径,单位为mm ):25,40,63,80,100,125等。
解:前者属于R10/3派生系列,公比q :2;后者前三项属于R5系列,公比q :1.6,后三项属于R10系列,公比q :1.25,属于R5和R10的复合系列。
第二章1、设某配合的孔径为φ15 +0.027 0mm ,轴径为φ15 -0.016-0.034mm ,试分别计算其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尺寸公差、极限间隙(或过盈)、平均间隙(或过盈)、配合公差,并画出其尺寸公差带及配合公差带图。
解:(1)极限尺寸:孔:D max =φ15.027 D min =φ15 轴: d max =φ14.984 d min =φ14.966(2)极限偏差:孔:ES=+0.027 EI=0轴:es= -0.016 ei= -0.034 (3)尺寸公差:孔:T D =|ES-EI|= |(+0.027)-0|=0.027 轴:T d = |es-ei|=|(-0.016)-(-0.034)|=0.018(4)极限间隙:X max = ES -ei=(+0.027)-(-0.034)=+0.061 X min = EI -es=0-(-0.016)=+0.016平均间隙(5)配合公差:T f = T D + T d =0.027+0.018=0.045()0385.021minmax+=+=XX X av(6)尺寸公差带和配合公差带图,如图所示。
哈工大试题库及答案---几何精度习题

第二章几何量精度目的:从基本几何量的精度项目入手,了解几何量线性尺寸、角度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的基本概念及有关国标的基本内容,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间的关系——公差原则。
重点:掌握尺寸精度及配合的选用;形位公差的标注;形位公差带的特点;公差原则。
难点:尺寸精度及配合的选用;形位公差带的特点;公差原则。
习题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2.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3.国家标准规定,孔只是指圆柱形的内表面。
()mm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4.图样标注φ200-0.0215.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6.某孔要求尺寸为φ20-0.046,今测得其实际尺寸为φ19.962mm,可以判断该孔合格。
-0.067()7.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8.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9.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0.05mm。
()10.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11.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12.对称度的被测中心要素和基准中心要素都应视为同一中心要素。
()13.某实际要素存在形状误差,则一定存在位置误差。
()mm孔,如果没有标注其圆度公差,那么它的圆度误差值可任14.图样标注中Φ20+0.021意确定。
()15.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16.线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17.零件图样上规定Φd实际轴线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 mm。
这表明只要Φd实际轴线上各点分别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距离不超过0.02 mm,就能满足同轴度要求。
哈工大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

哈工大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1. 大地水准面是指( ) [单选题] *A) 平均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内部沿延伸形成的封闭曲面。
(正确答案)B) 平均静止的海平面。
C) 一个处处与铅垂线正交的曲面。
D) 静止的液体表面。
2. 测量工作野外测量的基准线和基准面是( ) [单选题] *A) 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B) 水准面和铅垂线(正确答案)C) 大地水准面和法线D) 参考椭球面和铅垂线3. 椭球定位是指( ) [单选题] *A) 确定地球椭球大小的过程。
B) 确定地球椭球与大地水准面相关位置的过程。
(正确答案)C) 确定地球椭球空间位置的过程。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 参考椭球面是( ) [单选题] *A) 形状大小确定且经过椭球定位的地球椭球的表面。
(正确答案)B) 形状大小与大地体相当的椭圆绕短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椭球面。
C) 野外测量的基准面D) 处处与铅垂线正交的面5. 测量计算的基准面和基准线是( ) [单选题] *A) 水准面和铅垂线B) 大地水准面和法线C) 参考椭球面和法线(正确答案)D) 参考椭球面和铅垂线6.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是我国根据1952年—1979年在黄海的验潮资料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的高度作为全国高程的起算面,由该起算面确定的高程系统称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我国青岛水准原点在该高程系中的高程为( ) [单选题] *A) 72.289B) 72.260(正确答案)C) 0.000D) 100.0007、已知某直线的象限角为西南30度,则其坐标方位角为()。
[单选题] *A、30度B、330度C、150度D、210度(正确答案)8 某点位于东经123°54′,则该点所在的6°带的带号和中央子午线分别是( ) [单选题] *A) 21,123(正确答案)B) 20,117C) 19,111D) 21,1259. 高差是( ) [单选题] *A) 两点高程之差。
几何公差测量 试题库_标注题:答案

几何公差测量试题库_标注题:答案六、标注题:1.将下列精度要求标注在图样上。
(1)内孔尺寸为Φ30H7,遵守包容要求;(2)圆锥面的圆度公差为0.01mm,母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1mm;(3)圆锥面对内孔的轴线的斜向圆跳动公差为0.02mm;(4)内孔的轴线对右端面垂直度公差为0.01mm。
(5)左端面对右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2mm;(6)圆锥面的表面粗糙度Rz的最大值为6.3µm,其余表面Ra的上限值为3.2µm。
N2.如图所示零件,试在图样上标注各项形位公差要求。
(1)、孔Φ1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1mm;(2)、外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4mm;(3)、圆锥孔Φ2对孔Φ1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2mm;(4)、左端面对右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5mm;(5)、左端面对孔Φ1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3mm。
3.如图所示为圆锥齿轮的毛坯,试在图样上标注各项形位公差要求。
(1)、齿轮轴孔Φ1采用包容原则;(2)、齿顶圆锥面的圆度公差为0.02mm;(3)、齿顶圆锥面的斜向圆跳动度公差为0.04mm;(4)、右端面对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5mm;(5)、右端面的全跳动度公差为0.03mm。
4.将下列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图样上。
(1)A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1mm;(2)Φ50孔的形状公差遵守包容要求,且圆柱度误差不超过0.011mm;(3)Φ65孔的形状公差遵守包容要求,且圆柱度误差不超过0.013mm;(4)Φ50和Φ65两孔心线分别对它们的公共孔心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mm:(5)Φ50和Φ65两孔心线分别对A面的平行度公差为Φ0.015mm。
5.将下列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图样上。
(1)Φ40h8圆柱面对两Φ25h7公共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15mm;(2)两Φ25h7轴颈的圆度公差为0.01mm;(3)Φ40h8左右端面对Φ25h7两公共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2mm;(4)键槽10H9中心平面对Φ40h8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15mm。
几何量精度的习题

几何量精度复习题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一、填空题(25分)1.公差标准是对__的限制性措施,__是贯彻公差与配合制的技术保证。
2.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包括_________精度、_______•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3.测量误差按其特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类。
4.实际偏差是指__,极限偏差是指__。
5.尺寸公差带具有和两个特性。
标准化后,尺寸公差带的大小,由决定;尺寸公差带的位置由决定。
6.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配合采用制配合,其内圈的基本偏差为;外圈与外壳孔配合采用制配合。
mm的公差等级为__,基本偏差代号为__。
7.孔φ65 -0.042-0.0728.尺寸φ80JS8,已知IT8=46μm,则其最大极限尺寸是__mm,最小极限尺寸是__mm。
9.孔的基本偏差数值为__mm,孔的的公差为__mm。
10.φ50H10的孔和φ50js10的轴,已知IT10=0.100mm,其ES=__mm,EI=__mm,es=__mm,ei=__mm。
11.已知基本尺寸为φ50mm的轴,其最小极限尺寸为φ49.98mm,公差为0.01mm,则它的上偏差是__mm,下偏差是__mm。
12.常用尺寸段的标准公差的大小,随基本尺寸的增大而__,随公差等级的提高而__。
13.公差等级的选择原则是__的前提下,尽量选用__的公差等级。
14.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为__________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为__________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为__________配合。
15.标准规定,•基孔制配合中,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其数值等于____。
16.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相同点是__,不同点是__。
17.在形状公差中,当被测要素是一空间直线,若给定一个方向时,其公差带是__之间的区域。
若给定任意方向时,其公差带是__区域。
18.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
哈工大工程制图作业答案

′
k2′
′
k1′
′
′ ′
′
′
k2
k1
(2)
第三章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3-21 以线段AB为底作等腰三角形,使定点C属于直线MN. 3-22 以点A为顶点作等边 ABC,使底边BC属于直线MN.
′
c
′
′ ′
′
b′
′
c′
′
c
c
b
第三章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3-23 求属于直线MN的一点K,使其距平面 ABCD为20mm。 3-24 已知点M距平面△ABC为20mm,作出点M的水平投影。
习题 2-5 习题 2-9 习题 2-14 习题 2-18,19 习题 2-24,25 习题 2-29 习题 2-34,35
习题 2-6,7 习题 2-10,11 习题 2-15,16 习题 2-20,21 习题 2-26,27 习题 2-30,31 习题 2-36,37
返回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 1)
′ ′
′
′
′
′
′
′
2-16 过点A作直线,与CD、EF相交.
( 1)
′
′
′
′
′
d ( 2)
c
d
′
′
′
′
( 2)′ ′′′ Nhomakorabea′d c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2-17 完成下列个题.
(1) 作一直线KL,使其与AB平行,与CD相交,确定K。
′
l
′
′ ′ ′
k
l
(3) 作一直线平行于AB,与CD、EF均相交。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课后习题答案.ppt

答案: 根据表1.1 得 1.00, 1.25, 1.60, 2.00, 2.50, 3.15, 4.00, 5.00,6.30,8.00, 10.0,12.5, 16.0, 20.0 ,25.0, 31.5,40.0, 50.0,63.0, 80.0, 100。
2
第1章 绪 论
作 业 题 答 案(P8)
1. 按优先数的基本系列确定优先数: (1)第一个数为10,按R5系列确定后五项优先数。
答案: 根据表1.1得 (10.0),16.0,25.0, 40.0, 63.0,100。
(2)第一个数为100,按R10/3系列确定后三项优先数。 答案: 根据表1.1得 (100), 200,400, 800。
(或极限过盈)平均间隙(或平均过盈)和配合公差,并画
出尺寸公差带图,并说明其配合类别。 10
答案: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
作业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
目
录
第 1 章 绪 论 作 业 题 答 案-----------------------------------------(3) 第 2 章 测 量 技 术 基 础 作 业 题 答 案 ------------------------(5) 第 3 章 孔轴结合尺寸精度设计与检测 作 业 题 答 案 ----------(9) 第4章 几何精度精度设计与检测 作 业 题 答 案 ----------(26) 第5章 表面粗糙度轮廓设计与检测 作 业 题 答 案------------(39)
( 6) 算术平均值 的 0极 .01。 限 x81误 .0 43差 4 0.01。 8 xlim 2. 用两种测量方法分别测量尺寸为100mm和80mm的零件, 其测量绝对误差分别为8μm和7μm,试问此两种测量方法 3. 哪种测量方法精度高?为什么?
哈工大材料力学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写在划线内(每空1分,计16分) ⒈ 工程构件正常工作的条件是 ――――――――――――、、――――――――――――、―――――――――――――。
⒉ 工程上将延伸律------- δ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
⒊ 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上最大剪应力max τ出现在―――――――――――各点,其值=τmax -------------。
4.平面弯曲梁的q 、F s 、M 微分关系的表达式分别为--------------、、-------------、、 ----------------。
5.四个常用的古典强度理论的表达式分别为―――――――――――――――――、―――――――――――――――――――――、 ――――――――――――――、―――――――――――――――――――――――――――――――――。
6.用主应力表示的广义虎克定律为 ――――――――――――――――――――― ;――――――――――――――――――――――;-―――――――――――――――――――――――。
二、单项选择题⒈ 没有明显屈服平台的塑性材料,其破坏应力取材料的――――――――――――。
⑴ 比例极限p σ; ⑵ 名义屈服极限2.0σ; ⑶ 强度极限b σ; ⑷ 根据需要确定。
2. 矩形截面的核心形状为----------------------------------------------。
⑴ 矩形; ⑵ 菱形; ⑶ 正方形; ⑷三角形。
3. 杆件的刚度是指――――――――――――――-。
⑴ 杆件的软硬程度; ⑵ 杆件的承载能力; ⑶ 杆件对弯曲变形的抵抗能力; ⑷ 杆件对弹性变形的抵抗能力;4. 图示二向应力单元体,如剪应力改变方向,则―――――――――――――。
⑴ 主应力的大小和主平面的方位都将改变;⑵ 主应力的大小和主平面的方位都不会改变; ⑶ 主应力的大小不变,主平面的方位改变; ⑷ 主应力的大小改变,主平面的方位不变。
哈工大机械精度大作业参考资料

机械零件的精度设计1内容提要1. 机械零件精度设计的内容及选用;2. 圆柱齿轮精度设计的内容及选用:(1)单个齿轮的精度设计内容及选用;(2)齿轮坯的精度设计内容及选用;(3) 齿轮副的精度设计内容及选用。
3. 轴的精度设计内容及选用;4. 齿轮减速器箱体的精度设计内容及选用;5. 装配图上标注的尺寸和配合代号。
计算齿轮圆周线速度,确定其平稳性精度。
运动精度要求不高,故也选8级;载荷分布均匀性精度一般不低于平稳性精度,我们选7级。
2008)8 2008)2008)= 0.155mm。
用插入法得jbnminr0.1450.1151.26IT926.1r =×==b 1.10r =F 得由表15根据E sns =-0.110、E sni =-0.223和F r=0.056代入式(10.8),可得公法线长度上、下偏差为sin 72.0cos n n sns bns αα−=E Esin 72.0cos n n sni bni αα+=E E 按计算结果,在图样上的标注为117.0196.0551.87−−=k W 117.020sin 056.072.020cos 110.0 00−=×−−=196.020sin 056.072.020cos 223.000−=×+−=即Φ58H7 =E E03.00 58+φ072.039.2458h 39.245 −==φφa d 即20(3) 基准端面的圆跳动公差由式(10.14)得基准端面对基准孔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2.0βd i F b D t ×=5. 确定齿轮副精度(1)齿轮副中心距极限偏差由表10.8查得f a =±0.0315则在图样上标注为0315.0150±=a ()016.0021.0232/600.2=×=21(2)轴线平行度偏差由式(10.11)得垂直平面上的平行度偏差最大值为()/βF b L f =∑δ由式(10.10)得轴线平面上的平行度偏差最大值为()/5.0βF b L f =∑β()035.0021.060/100=×=()018.0021.060/1005.0=×=表4.16齿面表面粗糙度为Ra≤1.25μmRa的上限值为1.25~2.5μm 取2 μm。
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年第二学期材料力学试题(A 卷)一、 选择题(20分)1、图示刚性梁AB 由杆1和杆2支承,已知两杆的材料相同,长度不等,横截面积分别为A 1和A 2,若载荷P 使刚梁平行下移,则其横截面面积( )。
A 、A 1〈A 2B 、A 1 〉A 2C 、A 1=A 2D 、A 1、A 2为任意2、建立圆周的扭转应力公式τρ=M ρρ/I ρ时需考虑下列因素中的哪几个?答:( )(1)扭矩M T 与剪应力τρ的关系M T =∫A τρρdA (2)变形的几何关系(即变形协调条件) (3)剪切虎克定律(4)极惯性矩的关系式I T =∫A ρ2dA A 、(1) B 、(1)(2) C 、(1)(2)(3) D 、全部 3、二向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其最大主应力σ1=( ) A 、σ B 、2σ C 、3σ D 、4σ4、高度等于宽度两倍(h=2b)的矩形截面梁,承受垂直方向的载荷,若仅将竖放截面改为平放截面,其它条件都不变,则梁的强度()A 、提高到原来的2倍B 、提高到原来的4倍C 、降低到原来的1/2倍D 、降低到原来的1/4倍5. 已知图示二梁的抗弯截面刚度EI 相同,若二者自由端的挠度相等,则P 1/P 2=( )A 、2B 、4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 分题一、3图 工程技术学院 _______________专业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题一、4题一、1图C 、8D 、16二、作图示梁的剪力图、弯矩图。
(15分)三、如图所示直径为d 的圆截面轴,其两端承受扭转力偶矩m 的作用。
设由实验测的轴表面上与轴线成450方向的正应变,试求力偶矩m 之值、材料的弹性常数E 、μ均为已知。
哈工大试题库及答案---机械精度检测技术习题

第六章 机械精度检测技术内容概要:在介绍基本检测原则和常用检测仪器的基础上,论述了各典型参数和零件的测量方法,以及新技术在检测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学会根据不同精度要求合理选择测量器具和测量方法,能运用最基本的检测原则和方法对各典型参数和零件进行测量,并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对精度检测技术能力得到一定的训练。
学习重点:检测的基本原则、孔轴的检测方法、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检测原则与方法。
学习难点: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形大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检测原则与方法。
习 题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光滑极限量规是依据包容原则综合检验光滑工件的尺寸与形状的无刻度的检具。
( )2、光滑量规通规的基本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极限尺寸。
( )3、止规用来控制工件的实际尺寸不超越最大实体尺寸。
( )4、检验孔的尺寸是否合格的量规是通规,检验轴的尺寸是否合格的量规是止规。
( )5、塞规是检验孔用的极限量规,它的通规是根据孔的最小极限尺寸设计的。
( )6、环规是检验轴用的极限量规,它的通规是根据轴的最小极限尺寸设计的。
( )7、塞规中的止规是按轴的最大极限尺寸设计的,作用是防止轴的实际尺寸大于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 )8、用以检验工作量规的量规是校对量规。
( )9、塞规的工作面应是全形的,卡规应是点状的。
( )10、通规和止规公差由制造公差和磨损公差两部分组成。
( )11、给出量规的磨损公差是为了增加量规的制造公差,使量规容易加工。
( )12、规定位置要素Z 是为了保证塞规有一定使用寿命。
( )13、国家标准规定,工作量规采用内缩极限。
( )14、安全裕度由测量器具的不确定度所决定。
( )15、验收极限即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分别减速去一个安全裕度A 。
( )二、选择题(将下面题目中所有正确的论述选择出来)1、按极限尺寸判断原则,某轴mm0800240032。
--φ实测直线度误差为0.05mm 时,其实际尺寸合格的有_____________。
几何量精度习题答案.docx

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几何量精度习题解答一、判断题1.X2. X3. X4. X5. X6. X7. X8. J9. V 10. V 11. X 12. X 13. X14.X 15. V 16. V 17. X 1& X 19. V 20. X 21. J 22. X 23. V 24. X25.X 26. V 27. X 28. J 29. V 30. X 31. V 32. V 33. X 34. J 35. X 36. V 37. X 3& V二、选择题1.A;D; E2. B; C3. A; B4. A;C; D5.A; B6. B;C7.B;C; E 8. B; D 9. C;D; E 10. A; C; E11. B; C; E 12.B; D 13. A;D; E 14. B;C; D 15. B; D 16. B; C 17. A; C1& A; B 19. B;C; D 20.A; E 21. A; B; D三、填空题1.儿何量误差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2.零(部)件在装配前,允许有附加地选择;装配时允许有附加地调整但不允许修配;装配后能满足预定使用性能要求。
3.零(部)件在装配或换前,不作任何地选择;装配时不作调整或修配;装配后能满足预定使用性能要求。
4.实际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最大(或最小)极限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5.标准公差基本偏差6.+0.019 -0.0197.IT7 S8.①80. 023 ①79. 9779.-17 ①47. 95810.+0.100 0 +0.050 -0.05011.-0.01 -0. 0212.增大减小13.0 -0. 05014.高一同15.基轴16.公差带形状相同前者公差带轴线位置浮动而后者轴线的位置是固定的。
17.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18.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19.距离为公差值t,且相对基准中心平面(或中心线、轴线)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21 .距离分别为公差值匕、t2的两对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22.径向全跳动误差径向全跳动误差23.内凹或中凸24.满足其功能要求25.相同固定浮动26.直径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平面成理论正确角度的圆柱面内的区域直径为公差值t,且以线的理想位置为轴线的圆柱面内的区域27.0.02528.给定任意方向的线相对第一基准B,第二基准A的位置度公差为①0.1,且遵守最小实体要求。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第10版答案哈工大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第10版答案哈工大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构件是机器的_运动___单元体;零件是机器的__制造___单元体;部件是机器的__装配___单元体。
2、平面运动副可以分成______高副__和____低副___,高副又可以分成__旋转副_____和___移动副____。
3、轮系运动时,所有齿轮几何轴线都固定不动的,称___定轴轮系____轮系,至少有一个齿轮几何轴线不固定的,称___行星轮系______轮系。
4、为确保拎传动的工作能力,通常规定小带轮的包角α≥___120°_______。
5、若键的标记为键B20×70GB-79,则该键为__B____平键,b=___20___,L=_____70___。
6、轴的促进作用就是_____车轴轴上的转动零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轴的贯穿情况相同,可以分成___传达运动和转矩____、___心轴_____、__转轴、传动轴_______。
7、凸轮机构是由_____机架_______、________凸轮____、______从动件______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
8、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曲柄SWEEPS旋转时,摇杆往复转动的平均速度相同的'运动特性称作___急回特性_________。
9、在蜗轮齿数不变的情况下,蜗杆的头数越少,则传动比就越_______大_____。
10、齿轮压板时,当主动齿轮的____齿根__促进从颤抖齿轮的___齿顶___,一对轮齿已经开始步入压板,所以已经开始压板点应属______从动轮齿顶圆______与压板线的交点;当主动齿轮的___齿顶___促进从颤抖齿轮的___齿根___,两轮齿即将瓦解压板,所以中止压板点为________主动轮齿顶圆____与压板线的交点。
11、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采用____基孔制__制,外圈与轴承孔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_______制。
模电第5章习题解答 哈工大

Ri
Ui U i g mU gs Rs2 Rg
Rg 3Rg 3M g m Rs2 1 1 g m ( Rs1 Rs2 )
上式在变换过程中,使用了Ui U gs g mU gs ( Rs1 Rs2 ) 这一关系,略去了 I i 在 R s2 上 的压降。
Ro Rd 10k
U i U gs U o g mU gs Rd
Au gm Rd
对转移特性曲线方程式求导数,可得
gm
2 Up
I DSS I DQ 0.69mS
A u =-6.9 3. CS 开路时的电压放大倍数 CS 开路实际上就是电路出现电流串联负反馈,电压增益下降。如果没有学习反馈, 仍然可以用微变等效电路法求解。放大电路微变等效电路如解图 5-4(b)。
U GSQ 2k I DQ
2 I DSS U (1 GS ) 1mS UP U GS(off)
gm
Au
g m Rd 1 10 3.33 1 g m Rs 1 1 2 Ri Rg 1M
Ro Rd 10k 3. 为显著提高|A u |,应在 R 两端并联旁路电容。
U GS U G U S
VDD Rg2 Rg1 Rg2
U GS 2 ) UP
I D Rs
U DS V DD ( R Rd ) I D
I D I DSS (1
上述三个方程联立求解,可得两组解: 第一组:ID =0.46mA UGS= -0.6V 第二组:ID2 =0.78mA UGS2 = -3.8V<Up 第二组数据不合理,故工作点为:ID =0.46mA ,UGS= -0.6V 2. 用微变等效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 微变等效电路如解图 5-4(a);
哈工大机械精度设计历期末试题及答案

1、国标规定矩形花键配合的定心方式为,配合尺寸有2、现代工业对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归纳起来有四项,分别为---------- 、一一、、。
3、基准制分为------------ 和 ------------- 。
4、一零件表面切削加工要求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为6.3卩玛在零件图上标注为5、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采用基 ---------- 制,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采用基 ---------- 制。
6、孔在图样上的标注为$ 80S8,已知IT8=45 其基本偏差为土22.5朽叫该孔的最大实体尺寸为79.9775mm,最小实体尺寸为80.0225mm。
7、在选择孔、轴配合的基准制时,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选用------- 。
8、齿轮传动准确性的评定指标规有 ------------ 、 ------------- 、----------- 。
二、已知下列配合,画出其公差带图,指出其基准制,配合种类,并求出其配合的极限盈、隙。
(20分)1、$ 20H8( ) /f7(二)2、$4H6(二)/m5(二)三、判断题(对打▽”错打X”填入括号内)(10分)(X ) 1、最大极限尺寸一定大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一定小于基本尺寸。
V) 2、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V ) 3、一般以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作为基本偏差。
X ) 4、在间隙配合中,孔的公差带都处于轴的公差带的下方。
(X ) 5、位置公差就是位置度公差的简称,故位置度公差可以控制所有的位置误差。
(X ) 6、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尖端可以从材料的外面或里面指向被注表面。
X ) 7、测表面粗糙度时,取样长度过短不能反映表面粗糙度的真实情况,因此越长越好。
(V )&螺纹的精度分为精密、中等、粗糙三个级别。
V) 9、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螺纹的大径。
X ) 10、切向综合误差△ Fi是评定齿轮传动平稳性的误差指标。
四、下列各组配合,已知表中的数值,解算空格中的数值,并填入表中。
几何精度规范学作业5答案

第一章几何精度设计概论1-1 判断题1.任何机械零件都存在几何误差。
(√)2.只要零件不经挑选或修配,便能装配到机器上,则该零件具有互换性。
(×)3.为使零件具有互换性,必须把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4.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规定,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是GB/Q,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是GB/T(×)1-2 选择填空1.最常用的几何精度设计方法是(计算法,类比法,试验法)。
2.对于成批大量生产且精度要求极高的零件,宜采用(完全互换,分组互换,不需要互换)的生产形式。
3.产品标准属于(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
4.拟合轮廓要素是由(理想轮廓,实际轮廓,测得轮廓)形成的具有(理想形状,实际形状,测得形状)的要素。
第二章尺寸精度2-1 判断题1.公差可以认为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2.只要两零件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认为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3.基本偏差用来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4.孔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
(×)5.30f7与30F8的基本偏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6.30t7与30T7的基本偏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7.孔、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反映配合精度的高低。
(×)8.孔的实际尺寸大于轴的实际尺寸,装配时具有间隙,就属于间隙配合。
(×)9.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愈高。
(√)10.配合公差越大,配合就越松。
(×)11.轴孔配合最大间隙为13微米,孔公差为28微米,则属于过渡配合。
(√)12.基本偏差a~h与基准孔构成间隙配合,其中a配合最松。
(√)13.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14.有相对运动的配合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均选用过盈配合。
(×)15.不合格的轴孔装配后,形成的实际间隙(或过盈)必然不合格。
作业题答案

即 50e5 50
0.050 0.061
。
。
(4 ) ¢50E8的极限偏差: 即 ES=+89μm,EI=+50 μm。
50E8 50
0.089 0.050
1. 用杠杆千分尺测量某轴直径共15次,各次测量值(mm) 分别为: 10.492, 10.435, 10.432, 10.429, 10.427, 10.428, 10.430, 10.434, 10.428, 10.431, 10.430, 10.429, 10.432, 10.429, 10.429。若测量值中没有系统误差,试求: (1)算术平均值 x。 (2) 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σ。 (3) 试用3 σ 法则判断该测量数据中有无粗大误差? (4) 单次测量的极限误差Δlim, 如用此杠杆千分尺对该轴仅测量 1次,得测量值为10.431,则其测量结果应怎么表示? (5) 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σ ?
14
8. 已知30N7
答 案 :
(1)配合公差:
-0.007 -0.028
和30t6
0.054 0.041
。
试不用查表法计算¢30H7/n6与¢30T7/h6的配合公差,并 画 出尺寸公差带图。
① 对¢30H7/ n6 Tf=0.034 ② 对¢30T7/ h6 Tf=0.034
+28
H6 7. 已知 50 r5
0.016 0.045 0 0.034
/
H8 , 50 e7
0.039 0.050 0 0.07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精度检测基本概念
内容概要:主要论述几何量精度检测的基本理论,包括测量的基本概念、计量单位、测量器具、测量方法、测量误差和测量数据处理等。
教学要求:在掌握机械精度设计的基础上,对其检测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并能运用误差理论方面的知识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后,正确地表达测量结果。
学习重点:测量误差和测量数据的处理。
学习难点:测量误差的分析。
习题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直接测量必为绝对测量。
( )
2、为减少测量误差,一般不采用间接测量。
( )
3、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应尽量选用高等级量块作为基准进行测量。
( )
4、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 )
5、0~25mm千分尺的示值范围和测量范围是一样的。
( )
6、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示值误差数值。
( )
7、某仪器单项测量的标准偏差为σ=,若以9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其测量误差不应超过。
( )
8、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
( )
9、选择较大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 )
10、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 )
二、选择题(将下面题目中所有正确的论述选择出来)
1、下列测量中属于间接测量的有_____________
A、用千分尺测外径。
B、用光学比较仪测外径。
C、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径。
D、用游标卡尺测量两孔中心距。
E、用高度尺及内径百分表测量孔的中心高度。
2、下列测量中属于相对测量的有__________
A、用千分尺测外径。
B、用光学比较仪测外径。
C、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径。
D、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内径。
E、用游标卡尺测外径。
3、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_________
A、指示表的度盘与指针转轴间不同轴所产生的误差属于随机误差。
B、测量力大小不一致引起的误差,属随机误差。
C、测量被测工件的长度时,环境温度按一定规律变化而产生的测量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D、测量器具零位不对准时,其测量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E、由于测量人员一时疏忽而出现绝对值特大的异常值,属于随机误差。
4、下列因素中可能引起系统误差的有_____________
A、游标卡尺测轴径时所产生的阿贝误差。
B、光学比较仪的示值误差。
C、测量过程中环境温度的随时波动。
D、千分尺测微螺杆的螺距误差。
E、测量人员的视差。
5、列论述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
A、量块即为长度基准。
B、可以用量块作为长度尺寸传递的载体。
C、用1级量块可以3等量块使用。
D、测量精度主要决定于测量器具的精确度,因此测量器具的精度越高越好。
E、测量器具的不确定度为示值误差和示值稳定性的综合。
6、列论述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
A、量块按级使用时,工作尺寸为其标称尺寸,不计量块的制造误差和磨损误差。
B、量块按等使用时,工作尺寸为量块经检定后给出的实际尺寸。
C、量块按级使用比按等使用方便,且测量精度高。
D、量块需送交有关部门定期检定各项精度指标。
E、任何一级的量块都有可能检定成任何一等的量块,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上。
7、下列测量值中精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
A、真值为40mm,测得值为
B、真值为40mm,测得值为
C、真值为40mm,测得值为
D、真值为100mm,测得值为
E、真值为100mm,测得值为
8、下列有关标准偏差σ的论述中,正确的有
A、σ的大小表征了测量值的离散程度。
B、σ越大,随机误差分布越集中。
C、σ越小,测量精度越高。
D、一定条件下,某台仪器的σ值通常为常数。
=σ/n。
E、多次等精度测量后,其平均值的标准偏σ
X
9、高测量精度的目的出发,应选用的测量方法有_________
A、直接测量
B、间接测量
C、绝对测量
D、相对测量
E、非接触测量。
10、下列论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测量误差δ往往未知,残余误差γ可知。
B、常用残余误差分析法发现变值系统误差。
C、残余误差的代数和应趋于零。
D、当|γ|>3σ时,该项误差即为粗大误差。
E、随机误差影响测量正确度,系统误差影响测量精密度。
三、填空题。
1、测量误差按其特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类。
2、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随机误差通常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具有以下基本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系统误差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消除。
5、被测量的真值一般是不知道的,在实际测量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代替。
6、一个完整的测过程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四要素。
7、测量器具的分度值是指___________,千分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___。
8、测量器具的测量范围是指______________,测量直径为φ33mm的轴径所用外径千分尺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_mm
9、量块的研合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实际使用中,量块按级使用时,量块的尺寸为标称尺寸,忽略其____________;按等使用时,量块的尺寸为实际尺寸,仅忽略了检定时的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
1、测量和检验有何不同特点?
2、何谓尺寸传递系统?目前长度的最高基准是什么?
3、什么是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举例说明。
4、随机误差的评定为什么以±3σ作为随面误差的极限偏差?
5、什么是系统误差,举例说明。
6、什么是粗大误差?如何判断?
7、什么是测量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
8、试用83块一套的量块组合出尺和。
9、在83(或46)块成套量块中,选择组成Φ35f6的两极限尺寸的量块组。
10、83(或46)块成套量块中,选择组成Φ48P7的两极限尺寸的量块组。
11、用两种方法分别测量尺寸为100mm和80mm的零件,其测量绝对误差分别为8µm和7µm,试用测量的相对误差对比此两种方法的测量精度的高低。
12、在立式光学比较仪上对塞规同一部位时行4次重复测量,其值为、、、,试求测量结果。
13、某仪器已知其标准偏差为σ=±,用以对某零件进行4次等精度测量,测量值为、、、,试求测量结果。
14、用立式光学比较仪对外圆同一部位进行10次重复测量,测量值为、、、、、、、、、试求单一测量值及10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的测量极限误差。
15、在某仪器上对轴尺寸进行10次等精度测量,得到数据如下:、、、、、、、、、。
若已知在测量过程中破在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试分别求出以单次测量值作结果和以算术平均值作结果的极限误差。
16、在相同条件下,对某轴同一部位的直径重复测量15次,各次测量值分别为:、、、、、、、、、、、、、,判断有无系统误差、粗大误差,并给出算术平均值的测量结果。
17、在某仪器上对轴进行10次等精度测量,
得到数据如下:、、、、、、、、、,判断有无系统误差误
差、粗大误差,并给出最后的测量结果。
18、图5-1所示零件,测得如下尺寸及其测
量误差:d1=ф±,d2=ф±,l=±3mm,试求中心
距L值及其测量误差。
图5—1 被零件局部尺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