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一沁园春.长沙知识点

高一沁园春.长沙知识点

高一沁园春.长沙知识点沁园春.长沙是高一新学期的第一课,为了更好的学习这篇课文的相关知识点,今天本店铺将这篇课文的相关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总结,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高一沁园春.长沙知识点1.文学体载的种类:文学体载可分为小说、散文、戏剧、诗歌四大类2.诗歌的分类①按题材可分:田园诗(代表人陶渊明)山水诗(代表人王维)边塞诗(代表人岑参)此外还有讽喻诗、打油诗等。

②按内容可分:叙事诗、抒情诗、史诗、哲理诗等③按形成可分:格律诗、民歌体、自由诗、散文诗等④从时间上可分:古体诗、近体诗、词、曲、新诗3.诗歌的四个特点: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4.诗歌按表现内容的方法可分:①赋:直接陈述铺叙②比:即打比方③兴:即先借用别的事物来引发所咏之词。

5.词:①名称: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最初叫“曲子”、“杂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过“乐府”(如《东坡乐府》),也有叫“诗余”、“琴趣”的,一般叫“长短句”。

②词牌:原是词的音乐曲调的名称,因它是可合乐演唱的诗体,故需标明曲调。

如“沁园春”、“水调歌头”等③词题:即词的标题名称。

如“长沙”、“游泳”等④词序:有些词为了说明写此词的缘由,在词题与正文间写有说明。

如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⑤阕:词的一段叫一阕,是从音乐上的名称而来的。

⑥分类: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最长不过240字。

⑦填词:词有严格的规定,“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写词之人,须按词牌规定的格式,韵律填写,称为填词。

沁园春长沙鉴赏感悟课文指津1925年,国内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五州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同进,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

这年秋天,在湖南直接领导农民运动的毛泽东,离开湖南去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中途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气势磅礡,画面壮阔,意象壮美,意境高远。

苏教版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知识点及同步练习题

苏教版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知识点及同步练习题

苏教版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知识点及同步练习题本文是关于苏教版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知识点及同步练习题,感谢您的阅读!《沁园春长沙》知识点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一、文学常识作者毛泽东,字润之。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伟大的革命领袖。

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的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

该词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

二、拼音百舸(gě)争流挥斥方遒(qiú)浪遏(è)飞舟三、词类活用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把……看作粪土(意动用法)四、重点词语1.漫江满江。

漫:满、遍2.百舸争流舸:大船争流:争着行驶3.鹰击长空击:搏击,这里指鹰飞得矫健有力4.鱼翔浅底翔:这里指鱼在清澈的水中轻快地游动浅底:江水清澈,显得很浅5.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类:一切生物秋天:深秋6.怅寥廓怅: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寥廓:高院空阔,指宇宙的广阔7.谁主沉浮主:主宰沉浮:事物的盛衰、消长8.峥嵘岁月稠峥嵘:不平常稠:多9.恰同学少年恰:正当、刚好10.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11.书生意气书生:青年学生意气:意志和概念12.挥斥方遒挥斥:奔放遒:强劲有力13.激扬文字激扬:激浊扬清14.粪土:把……看做粪土15.击水:游泳16.浪遏飞舟遏:阻止五、课文理解1.词的上、下阙各写了什么内容?上阙:写橘子洲头所见的湘江秋景。

下阙:回忆往事,寄托胸襟和抱负。

沁园春长沙知识点笔记

沁园春长沙知识点笔记

沁园春长沙知识点笔记《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 1925 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以下是关于这首词的详细知识点笔记:一、文学常识1、词牌名“沁园春”是词牌名。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牌最初是特定的乐曲名称,后来成为一种固定的格律形式。

不同的词牌,在句数、字数、平仄、押韵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2、作者毛泽东(1893 年 12 月 26 日-1976 年 9 月 9 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二、重点字词1、橘子洲:地名,又名水陆洲,在长沙城西的湘江中。

2、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3、漫江:满江。

漫,满,遍。

4、百舸:许多大船。

舸,大船。

5、争流:争着行驶。

6、鹰击长空: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

击,搏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

7、鱼翔浅底:鱼在清澈的水里游。

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8、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

万类,指一切生物。

霜天,指深秋。

竞,竞相。

9、怅寥廓: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

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

寥廓,指宇宙的广阔。

10、苍茫:旷远迷茫。

11、主:主宰。

12、沉浮:这里指盛衰。

13、携来:挽,牵。

来,助词,无实义。

14、百侣:很多的伴侣。

侣,这里指同学。

15、峥嵘岁月稠:不平常的日子是很多的。

沁园春长沙笔记整理重点

沁园春长沙笔记整理重点

沁园春长沙笔记整理重点《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 1925 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笔记整理重点:一、词牌名与题目“沁园春”是词牌名,词牌规定了词的格律、字数、句数、平仄等。

“长沙”则是题目,表明了这首词所描绘的地点。

二、创作背景了解创作背景对于理解词作的内涵至关重要。

当时,国内局势动荡,国共合作即将形成,毛泽东肩负着历史使命。

在途经长沙时,他面对湘江上美丽壮观的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

三、上阕内容及重点上阕主要描绘了长沙的秋景。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这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独立”一词展现出作者卓然超群的形象。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作者从山上的枫林写到江中的船只,“红遍”“尽染”“碧透”等词,色彩鲜明,展现出秋天景色的绚丽多彩和生机勃勃。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几句进一步拓展了视野,从天空中的鹰到水中的鱼,描绘了万物在秋光中竞相自由生长的景象。

重点: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壮阔、充满活力的氛围,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四、下阕内容及重点下阕主要回忆了青年时代的革命斗争生活,抒发了作者的壮志豪情。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作者回忆起曾经与同学们一起畅游橘子洲的情景,“百侣”突出了同伴众多,“峥嵘岁月稠”强调了那段时光的不平凡。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描绘了同学们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形象,充满了朝气和理想。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展现了同学们敢于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视权贵如粪土的豪迈气概。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结尾以问句的形式,表现了作者和同伴们的英勇无畏和壮志豪情,同时也呼应了上阕中湘江的壮阔景色。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沁园春·长沙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沁园春·长沙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沁园春·长沙
一、文学常识:
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源于隋唐,盛行于宋。

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词牌:古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

同一词牌的词结构格式相同。

二、课文再现
背诵《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七律·长征》《浪淘沙·北戴河》
三、写作素材
毛泽东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出他在青年时期就有伟大的理想,“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正是他当年青春激情的写照。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第 1 页共1 页。

《沁园春 长沙》知识梳理

《沁园春 长沙》知识梳理

《沁园春·长沙》知识梳理一、词的知识词,又称长短句。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有词牌,又称词调。

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

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

“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

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二、关于作者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又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书法家,代表作品有《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

三、了解意象与意境意象:意,蕴含的感情或哲理;象,作品中的客观物象。

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形成意象。

意境: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四、字词知识1.识记下列词语的读音沁园春(qìn )橘子洲(jú )百舸(gě )怅寥廓(chàng liáo kuò )苍茫(cāng máng )峥嵘(zhēng róng )挥斥(chì )方遒(qiú )浪遏飞舟(è )2.识记下列词语的意思舸:大船。

这里泛指船只。

寥廓: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

苍茫:旷远迷茫。

峥嵘:山势高峻,这里是不平凡、不寻常的意思。

挥斥方遒:挥斥,奔放;方,正;遒,强劲有力。

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沁园春长沙笔记整理重点

沁园春长沙笔记整理重点

沁园春长沙笔记整理重点《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 1925 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笔记整理重点:一、创作背景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对于理解其内涵至关重要。

1925 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割据、社会动荡的时期。

毛泽东在韶山开展农民运动,遭到了反动军阀和地主豪绅的追捕。

他离开韶山前往广州,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和自己的壮志豪情,写下了这首词。

二、诗词原文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三、重点字词1、“橘子洲头”:橘子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的一个狭长的陆地,因盛产橘子而得名。

2、“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3、“百舸争流”:许多大船争着在江面上行驶。

4、“怅寥廓”: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

5、“沉浮”:这里指盛衰。

6、“百侣”:很多的伴侣,这里指同学。

7、“峥嵘岁月稠”:不平常的日子很多。

8、“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9、“粪土当年万户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四、诗词意境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

作者通过“看”字引领,从山上的枫林到江中的船只,从天空的雄鹰到水底的游鱼,展现了万物在秋天里竞相自由生长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辽阔、壮美、充满活力的意境。

同时,作者面对如此壮丽的景色,不禁发出“谁主沉浮”的天问,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担当。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沁园春长沙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沁园春长沙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沁园春长沙【导语】进入到高中阶段,大家的学习压力都是呈直线上升的,因此平时的积存也显得尤为重要,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为大家总结了高一年级各版本及各单元的素有知识点内容,期望大家能谨记呦!!【沁园春长沙知识点】1.字词百舸(gě)橘(jú)子洲廖(liáo)廓峥嵘(zhēng róng)挥斥方遒(qiú)遏(è)2.背景与主题《沁园春·长沙》创作于1925年秋。

这年2月,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韶山从事革命活动。

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

在韶山人民的保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到达长沙,并独自去了橘子洲头。

词人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画和对青年时期革命斗争生活的回想,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叹和以天下为己任,藐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3.伟人与词作《沁园春·长沙》不是普通词人的词作,它体现着一代伟人的博大胸襟和蔼势。

在具有诗人气质的革命领导的笔下,自然之景注入了伟人强烈而浓厚的主观色彩。

词的上阙写景。

作者旧地重游,先描画了一幅“湘江秋景图”:深秋时节,独立橘子洲头,望着滚滚湘江水不停息地奔流着。

火红的枫林,重重叠叠,碧透亮澈的江面上,无数船只争相竞驶,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动,雄鹰在长空中奋力搏击。

随着视角的变化,动景与静景结合,远景与近景交替,思路开阔,面对寒秋严霜万物生气盎然、勃发的场面,词人思绪万端,由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引出了“谁主沉浮”,表现出诗人豪迈的气势及博大的胸怀。

万人皆悲的秋景,在革命家毛泽东的眼中却出现出一种色彩斑斓、生气勃发的美,一种催人奋进,给人气力的美。

词的下阙由景抒情,通过回想,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斗争风采和豪迈气势,并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下阙集中描写了主宰大地命运的青年革命家群像,正值青春年少,风采焕发,有火一样的革命热情,有敢于藐视一切*的气势。

沁园春长沙笔记整理重点

沁园春长沙笔记整理重点

沁园春长沙笔记整理重点《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 1925 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笔记整理重点:一、词牌名与题目“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

词牌名规定了词的格律和字数等形式要求,而题目则点明了词的写作地点和主要内容。

二、写作背景了解写作背景对于理解词作的内涵至关重要。

1925 年,国内的革命形势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农民运动也日益高涨。

毛泽东当时在韶山开展农民运动,随后前往广州。

途经长沙时,他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

三、上阕内容及重点上阕主要描绘了长沙的秋景。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开篇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寒秋”给人一种萧索之感,但“独立”二字又展现出作者的坚毅和自信。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几句是对上阕秋景的集中描绘。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写出了岳麓山经霜变红的枫叶,展现出色彩斑斓的秋景。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描绘了湘江江水清澈,众多船只奋勇争先的场景。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则展现了天空中雄鹰翱翔和水中鱼儿游动的自由景象。

“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是对以上各种景象的总结,强调了万物在秋天里都充满生机,竞相展现自由的状态。

上阕的重点在于通过描绘长沙的壮丽秋景,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为下文抒发情感做铺垫。

四、下阕内容及重点下阕主要回忆了青年时代的革命斗争生活,抒发了作者的壮志豪情。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作者想起曾经和同学们一起畅游橘子洲的情景,回忆起那段不平凡的岁月。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高一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重难点解析

高一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重难点解析

高一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重难点解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重难点解析本店铺整理了高一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重难点解析》供考生参考学习。

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沁园春长沙》的知识点

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沁园春长沙》的知识点

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沁园春长沙》的知识点一、要点字词百舸 (g ě) 橘(j ú) 子洲廖(liáo)廓峥嵘 (zh ēng r óng) 挥斥方遒 (qi ú) 遏( è)二、背景与主题《沁园春·长沙》创作于 1925 年秋。

这年 2 月,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韶山从事革命活动。

军阀赵恒惕要拘捕毛泽东同志。

在韶隐士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奥密走开韶山,抵达长沙,并单独去了橘子洲头。

词人经过对长沙秋景的描述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想,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触和以天下为己任,歧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激情壮志。

三、伟人与词作《沁园春·长沙》不是一般词人的词作,它表现着一代伟人的广博胸怀随和魄。

在拥有诗人气质的革命领袖的笔下,自然之景注入了伟人激烈而浓重的主观色彩。

词的上阙写景。

作者旧地重游,先描述了一幅“湘江秋景图”:暮秋节气,独立橘子洲头,望着滔滔湘江水不暂停地奔腾着。

火红的枫林,重重叠叠,碧透清亮的江面上,无数船只争相竞驶,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动,雄鹰在长空中奋力搏击。

跟着视角的变化,动景与静景联合,远景与近景交替,思路宽阔,面对寒秋严霜万物活力盎然、勃发的场面,词人思路万端,由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引出了“谁主沉浮”,表现出诗人豪放的气派及广博的胸怀。

万人皆悲的秋景,在革命家毛泽东的眼中却表现出一种色彩斑斓、活力勃发的美,一种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的美。

词的下阙由景抒怀,经过回想,形象地归纳了初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采和豪放气派,并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下阙集中描绘了主宰大地命运的青年革命家群像,正当青春年少,风范焕发,有火同样的革命热忱,有敢于渺视全部反动派的气势。

正是他们,主宰并且可以主宰这个世界。

他们有壮心,有才华,是民族的将来与希望。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激情洋溢。

王国维以前说过:“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知识点归纳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知识点归纳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知识点归纳【原文】: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题解】:1925年秋,湖南省长赵恒惕再次通缉毛泽东。

毛泽东离开长沙去广州,这首词是离开长沙时所作。

【注释】:1、沁园春:词牌名,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

2、橘子洲:在长沙附近的湘江中。

3、舸(gě):大船。

4、同学少年:毛泽东于1913年至1918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

1918年毛和萧瑜、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

5、遒(qiú):强劲。

6、遏(è):阻止。

【译文】:在深秋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座山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满江秋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雄鹰敏捷矫健,在辽阔的蓝天里飞翔,鱼儿轻快自如,在明净的水底里时沉时浮,一切生物都在秋天里争求自由。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回到过去,我和我的朋友,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漫游.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达官贵人,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大家是否记得,当年我们在江水中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驶而来的船?【关于词的知识】1、词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2、“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

可以分上下两段,叫“片”或“阕”。

3、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沁园春长沙》考试知识点整理

《沁园春长沙》考试知识点整理

《沁园春长沙》考试知识点整理《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的代表作品,诗中的描写了壮丽风景以及伟人的精神气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沁园春长沙》考试知识点整理,希望大家喜欢!《沁园春长沙》考试知识点整理一一、重点字词百舸(gě) 橘(jú)子洲廖(liáo)廓峥嵘(zhēng róng) 挥斥方遒(qiú) 遏(è)二、背景与主题《沁园春·长沙》创作于1925年秋。

这年2月,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韶山从事革命活动。

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

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到达长沙,并独自去了橘子洲头。

词人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三、伟人与词作《沁园春·长沙》不是普通词人的词作,它体现着一代伟人的博大胸襟和气魄。

在具有诗人气质的革命领袖的笔下,自然之景注入了伟人强烈而浓厚的主观色彩。

词的上阙写景。

作者旧地重游,先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图”:深秋时节,独立橘子洲头,望着滚滚湘江水不停息地奔流着。

火红的枫林,重重叠叠,碧透明澈的江面上,无数船只争相竞驶,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动,雄鹰在长空中奋力搏击。

随着视角的变化,动景与静景结合,远景与近景交替,思路开阔,面对寒秋严霜万物生机盎然、勃发的场面,词人思绪万端,由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引出了“谁主沉浮”,表现出诗人豪迈的气概及博大的`胸怀。

万人皆悲的秋景,在革命家毛泽东的眼中却呈现出一种色彩斑斓、生机勃发的美,一种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的美。

词的下阙由景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并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下阙集中描写了主宰大地命运的青年革命家群像,正值青春年少,风采焕发,有火一样的革命热情,有敢于藐视一切反动派的气魄。

苏教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知识点整理

苏教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知识点整理

苏教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知识点整理沁园春·长沙,是文学家辛弃疾所创作的一首唐诗。

这首诗以长沙的沁园春为背景,描绘了长沙的秀美景色以及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苏教语文必修一中收录了这首诗,并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辛弃疾的诗歌创作,同时也增进对长沙这座城市的了解。

本文旨在对苏教语文必修一中关于沁园春·长沙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并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

一、诗意赏析沁园春·长沙这首诗主题鲜明,乐观向上,表达了作者对家乡长沙的热爱之情。

诗中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长沙的春天美景,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仗等,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丰富多彩,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长沙的地理特点长沙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偏南,濒临湘江两岸,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中亚热带阴雨型气候区的过渡地带。

长沙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长沙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这座城市自古以来就是优秀文化人才辈出的地方,孕育了许多名人。

三、辛弃疾简介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号稼轩居士,中国南宋时期的文学家、诗人。

他是南宋初期著名的辞章文词家,被誉为“宋词四大家”之一。

辛弃疾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理想的追求。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的文坛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辛弃疾的创作背景辛弃疾的诗歌创作背景主要是南宋末年,而《沁园春·长沙》则是辛弃疾放逐期间所创作的。

当时,辛弃疾因力主坚持与金国抗战而不被相信,被贬为太平军副副指挥使,放逐到黄州(今湖北黄冈)。

他被放逐期间,思念家乡长沙的美景,创作了这首《沁园春·长沙》。

五、诗歌内容解析《沁园春·长沙》共五十字,分六句,写了长沙的春季景色。

诗的前两句写春天悄悄降临,石城花开。

接着,诗人叙述了自己与家乡的情感联系,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沁园春长沙重点内容笔记

沁园春长沙重点内容笔记

沁园春长沙重点内容笔记
《沁园春·长沙》的重点内容笔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词牌与标题
1. 词牌名:沁园春。

沁园春是中国词牌的一个名称,通常用来表达一种豪迈、激昂的情感。

2. 标题:长沙。

这首词的创作地点位于长沙,标题直接反映了词的主题和背景。

二、创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创作于1925年晚秋,当时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前往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三、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绘长沙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词人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民族命运的深沉忧虑。

词中充满了豪情壮志,展现了革命家的风采。

四、艺术特色
1. 意境开阔:词人以长沙的自然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2. 语言凝练:词中的语言简练而有力,每个字都饱含深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3. 豪放风格:这首词展现了毛泽东豪放的个性,词中的
情感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革命豪情。

五、名句赏析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句词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展现了革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对《沁园春·长沙》的重点内容笔记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词的意境、情感和主题思想,感受到毛泽东作为革命家的豪情壮志和民族情怀。

沁园春长沙笔记整理重点

沁园春长沙笔记整理重点

沁园春长沙笔记整理重点《沁园春·长沙笔记整理重点》《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 1925 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笔记整理重点。

一、词牌名与题目“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

词牌规定了词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

二、创作背景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对于理解其内涵至关重要。

1925 年,当时国内的革命形势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

三、上阕内容及重点上阕主要描绘了长沙的秋景。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这几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独立”一词,展现出诗人卓然屹立的形象。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是对上阕秋景的集中描绘。

诗人从山上的枫林写到江中,再到天空和水底,视野开阔,层次分明。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写出了枫叶如烈火般的颜色,展现出秋天山林的壮美。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描绘了江水清澈,船只竞相行驶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击”字生动地表现了鹰的矫健勇猛,“翔”字形象地描绘了鱼的自由自在。

“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对前面景象的总结,强调了万物在秋天都充满活力,竞相展现自己的生命力。

重点: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壮阔、生机勃勃的氛围,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四、下阕内容及重点下阕主要回忆了青年时代的革命斗争生活,抒发了诗人的壮志豪情。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诗人想起曾经和同学们一起畅游橘子洲的情景,那些不平凡的岁月至今仍历历在目。

《沁园春·长沙》相关文学常识

《沁园春·长沙》相关文学常识

《沁园春·长沙》相关文学常识1.文学体载的种类:文学体载可分为小说、散文、戏剧、诗歌四大类2.中国诗歌发展的脉络:3.诗歌的分类①按题材可分:田园诗(代表人陶渊明)山水诗(代表人王维)边塞诗(代表人岑参)此外还有讽喻诗、打油诗等。

②按内容可分:叙事诗、抒情诗、史诗、哲理诗等③按形成可分:格律诗、民歌体、自由诗、散文诗等④从时间上可分:古体诗、近体诗、词、曲、新诗4.诗歌的四个特点: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5.诗歌按表现内容的方法可分:①赋:直接陈述铺叙②比:即打比方③兴:即先借用别的事物来引发所咏之词。

6.词:①名称: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最初叫“曲子”、“杂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过“乐府”(如《东坡乐府》),也有叫“诗余”、“琴趣”的,一般叫“长短句”。

②词牌:原是词的音乐曲调的名称,因它是可合乐演唱的诗体,故需标明曲调。

如“沁园春”、“水调歌头”等③词题:即词的标题名称。

如“长沙”、“游泳”等④词序:有些词为了说明写此词的缘由,在词题与正文间写有说明。

如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⑤阕:词的一段叫一阕,是从音乐上的名称而来的。

⑥分类: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最长不过240字。

⑦填词:词有严格的规定,“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写词之人,须按词牌规定的格式,韵律填写,称为填词。

7.常见词牌前两句的字数①忆江南(3、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②忆秦娥(3、7)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③念奴娇(4、3)大江东去,浪淘尽。

④沁园春(4、4)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⑤清平乐(4、5)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⑥永遇乐(4、8)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⑦水调歌头(5、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⑧西江月(6、6)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⑨蝶恋花(7、4)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

⑩浣溪沙(7、7)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同一词牌,它的总体字数是一样的,句数有时略有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知识点《沁园春长沙》知识点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一、文学常识作者毛泽东,字润之。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伟大的革命领袖。

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的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

该词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

二、拼音百舸(gě)争流挥斥方遒(qiú) 浪遏(è)飞舟三、词类活用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把……看作粪土(意动用法)四、重点词语1. 漫江满江。

漫:满、遍2. 百舸争流舸:大船争流:争着行驶3. 鹰击长空击:搏击,这里指鹰飞得矫健有力4. 鱼翔浅底翔:这里指鱼在清澈的水中轻快地游动浅底:江水清澈,显得很浅5. 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类:一切生物秋天:深秋6. 怅寥廓怅: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寥廓:高院空阔,指宇宙的广阔7. 谁主沉浮主:主宰沉浮:事物的盛衰、消长8. 峥嵘岁月稠峥嵘:不平常稠:多9. 恰同学少年恰:正当、刚好10. 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11.书生意气书生:青年学生意气:意志和概念12. 挥斥方遒挥斥:奔放遒:强劲有力13.激扬文字激扬:激浊扬清14. 粪土:把……看做粪土15. 击水:游泳16. 浪遏飞舟遏:阻止五、课文理解1.词的上、下阙各写了什么内容?上阙:写橘子洲头所见的湘江秋景。

下阙:回忆往事,寄托胸襟和抱负。

2. 全词共有几幅画面?各取一个小标题。

4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3. ①上阙写到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用词中的一句话概括) 上阙中的景物(意象):山、林、江、舸、鹰、鱼。

特点:万类霜天竞自由。

(绚丽多姿,生机勃勃)②作者面对此情此景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4. “主沉浮”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深意:词人由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引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主沉浮”在这里是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实质是词人进入深沉的历史思索,提出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抒写出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壮志豪情。

作用:上阙交代时间、地点,写绚丽多姿,生机勃勃的秋景,并生发感慨,设问;下阙回忆青年时代的革命活动,抒发自己的壮志情怀——巧妙作答。

因此这三句在全词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5.在全文中起过渡作用的是哪一句?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6.中流击水图的情景中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取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凌云壮志,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志振兴中华的慷慨豪情,含蓄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主沉浮”的正是我辈同学少年。

7.《沁园春·长沙》是如何借景抒情的?本文的“景”,由“看”领出。

诗人看到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水中“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天上“鹰击长空”,水底“鱼翔浅底”,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则从眼前的山、林、水、船、鹰、鱼,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面对如此壮丽的山河和生机勃勃、奋发自强的大自然,作者情不自禁:“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通过询问大自然盛衰荣枯应该由谁主宰的问题,表现出诗人博大胸怀和革命者的凌云壮志。

从而实现了由“景”到“情”的飞跃,达到借景抒情的目的。

8. 内容概括在长沙逗留期间毛泽东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年的革命形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抒写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强信心,表现了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革命战斗精神。

9. 艺术手法景中寓情,情景交融;用词准确,富有表现力。

六、拓展提升1. 毛泽东的“独立寒秋”的形象与柳宗元的《江雪》中“独钓寒江”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江雪》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时所做,表现了诗人与恶势力不妥协的心志,两诗意境相似,然而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襟境界又不可相提并论。

同步练习题: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百舸(gě)橘(jǘ)子洲湘江(xiāng)遒劲(qiú)B.惆怅(chàng)寥(liáo)廓苍茫(chāng)携来(xié)C.漫江(màn)挥斥(chì)峥嵘(zēng )百侣(lǚ)D.稠(chóu)密辟谣(pì)遏(è)制沉浮(chén)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了这已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此地标题,它揭示这一首词的内容。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局势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等。

它始于宋代。

C.本词写于1925年,时值革命浪潮日益高涨,工农运动蓬勃发展,词人面对此情此景,不由得抒发感慨,点明自己的革命壮志。

D.这首词的词眼是“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A.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4.“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这个诗句的常序应当是()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去。

C.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5.下列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东方红1949》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了那段观众们早已看熟了的历史,带着观众们重新回忆了那段红色的峥嵘岁月,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B.恰同学少年,我们需要树立远大志向,在风华正茂时,勤学苦练,修学储能,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C.他们敢闯新路、敢为人先,始终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中流击水、乘风破浪,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D.某市自2009年1月18日开始办理国家司法考试现场报名以来,每天前往市司法局的报名者不绝如缕。

有关负责人强调,已经在网上报名的同志,仍须现场报名确认。

6.下列各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B.中国斥资约180亿美元来处理长期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并采取包括限制上百万辆汽车上路、改造数千台燃煤锅炉在内的多项措施,为世博会打造了一个更清洁的上海。

C.政策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说,政府要逐步改善社会管理职能,破除二元结构,逐步取消农村户口,执行按照居住地登记户籍管理,这是户籍改革的大方向。

D.有关报道披露,由于长期管理缺位、过度采挖,导致锡矿山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大量采空区未得到有效治理,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

7.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上阕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B.上阕“怅寥廓”三句提出谁来主宰当时革命命运的问题,目的是对国民党右派阴谋夺权的行为予以重击。

C.下阕用“携”“忆”两句过渡,由描绘旧地重游,转入对革命者早期生活的回忆,而一个“忆”字引起了后面八句诗的铺叙。

D.最后“曾记否”以下三句,同上阕一样,是以设问句结尾,但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表示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的大任。

8.下列对这首词写法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情景交融。

词人的心情是惆怅而激昂的,写长沙深秋景致,毫无一般旧诗歌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B.对比手法的运用。

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是动作的对比。

C.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

如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表现出鹰的矫健飞腾;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描绘出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

D.本首词上阕集中写景,下阕主要通过叙事来抒情,情中显志。

二、阅读鉴赏(一)阅读《沁园春·长沙》,完成后面的题目。

9.作者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的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试作简要分析。

10.面对美丽的秋景作者为何“怅”?”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含意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11.“层林尽染”“百舸争流”中的“染”和“争”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试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词,完成12-14题。

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2、这首词的主旨句是那一句?13、联想与想象是诗词的两只翅膀,作者由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之景联想到了什么?14、词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观?“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倾注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三、语言表达15、毛泽东的诗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很高,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有些诗词至今脍炙人口。

某班在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后举行了“毛泽东诗词朗诵会”主题活动,现在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结束语,来结束这次朗诵会。

要求:引用毛泽东的诗词;语言连贯富有激情;不少于50字,运用1种修辞以上。

《沁园春·长沙》答案:1.D 解析:A.“橘”应读“jú”;B.“苍”应读“cāng”;C.,“峥”应读“zh ēng”。

2、B.解析:一般人词起源于盛唐。

3.D解析:“粪土/当年/万/户侯”应是“粪土/当年/万户侯”。

4.D5、D。

解析:“不绝如缕”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用来指人。

6、B。

解析:A.介词残缺,在“和”字前面或后面加上“与”。

C、“执行”和“管理”搭配不当,改为“执行按照居住地登记户籍地管理规定。

”D、去掉“由于”;或保留“由于”,去掉“导致”。

7、答案:B解析:B项,文中没有对国民党右派阴谋夺权的重击这个含义。

8、答案:D解析:D项,诗歌上阕不是全部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一)9.从山上选取了“林”,江面选取了“舸”,天空选取了“鹰”,水中选取了“鱼”来进行描写。

其中“林”是静景,“舸”“鹰”“鱼”是动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