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考点之《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政府工作报告学习
政府工作报告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学习每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中国政府都会发布一份政府工作报告,概述上一年的工作成果,并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向全体人民公布工作成绩和展望未来的重要报告,也是人民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
学习政府工作报告,不仅可以了解政府的工作方向和政策取向,还有助于认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升公民素质和国家认同感。
一、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性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向全国人民汇报政府工作的一份重要文件,反映了政府对当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认识和思考,也是政府向全体人民公布工作成绩和展望未来的重要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详细介绍了全国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情况、各领域工作进展情况、主要任务安排、重点工作、政策措施和预期目标等,为全国各类人民提供了有关国家各方面工作的基本信息。
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政府的工作思路、政策导向和发展目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和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从政府工作报告中获取有益信息1、了解经济发展情况。
政府工作报告详细介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主要的发展方向、重点工作和预期目标。
通过阅读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当前国家经济形势,掌握国家的产业发展方向和政策取向,为个人和企业的发展做出战略规划和布局。
2、了解社会建设情况。
政府工作报告也涵盖了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社会建设领域的问题。
阅读政府工作报告,可以了解国家对这些领域的规划和建设情况,了解民生保障政策的实施情况,也可以为自己和家庭的发展提供参考。
3、了解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政府工作报告也关注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家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措施,理解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为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政府工作报告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政府工作报告,不仅可以获取有益信息,更能够提高公民素质和国家认同感。
1、提高公民素质。
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可以提高公民对国家和政治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完善自己的公民意识和行为,提高公民素质。
2020《政府工作报告》热点解读课后测试
2020《政府工作报告》热点解读• 1.课程学习• 2.课程评估• 3.课后测试课后测试测试成绩:90.0分。
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A••B••C••D••••出压减()%以上。
(10 分)•✔ A••B ••C •••80.0••••✔ A ••B ••C ••D ••••A•••2.0••3.0••4.0••多选题•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
(10 分)••••••D •••••A ••B ••C •••••••A ••B •减房租••贴利息••••判断题•1、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
(10 分)•✔ A••B•••••✔ A••B••••3、人民要当家,最主要莫过于管住“钱袋子”;人民要“做主”,最关键的是知道权利在做什么。
(10分)•✔ A•••••。
高中政治2022年高考时政热点专项练习(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附参考答案和全方位解读)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1.报告强调,强化稳岗扩就业政策落实,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面对就业岗位,劳动者应该()①改善就业、创业环境,鼓励自主择业、创业②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抓住新区建设机遇④培养良好的创新意识,发扬艰苦创业精神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报告在强调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时指出,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促进国企聚焦主责主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支撑和带动能力。
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意义在于()①增强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实现利益共享③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④使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3.报告指出,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改革创新,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弘扬企业家精神,制定涉企政策要多听市场主体意见,支持企业家专注创业创新、安心经营发展。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有利于()①方便人民生活,扩大就业②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推动创业创新,促进企业安心经营发展④有利于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报告在强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时指出,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对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要同步落实监管责任和措施。
据此回答4-5题:4.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①决定了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②有利于维护国家产业和经济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③有利于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持续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④是我国完善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效能的根本目的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5.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①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②有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和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③有利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④是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牛鼻子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6.报告在强调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时指出,稳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2024年高考政治试卷(新课标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政治试卷(新课标卷)一、选择题1.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的同时,也描绘了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
反映空想社会主义者为建立美好社会而努力的有()①缔结反映各族人民意愿的国家联盟②进行共产主义的“新和谐公社”新村实验③成立被誉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的巴黎公社④倡导建立人人劳动、普遍协作的“和谐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中共中央办公厅2024 年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指出,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经党中央同意,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中国共产党()①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政治保障③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重要举措④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利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促进消费稳定增长,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
下列举措有助于促进消费增长的有()①提升餐饮质量和配送标准化水平②取消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③对“以旧换新”的家电产品给予适当补贴④提高家庭第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以下是某县关于如何盘活本地闲置耕地的讨论。
农户:家里青壮年外出打工了,耕地闲置了,不如流转给村集体吧!村集体:可是我们不擅长经营!不如把闲置耕地外包给专业合作社,农户、村集体和专业合作社三方按合理比例分红。
专业合作社:这个咱在行!咱把流转的这800多亩耕地整治后,进行规模种植和管理。
县政府:这个经营模式好!谁种植就补贴谁!该经营模式好在()①让农户闲置耕地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②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效率③运用初次分配机制,调动农业种植的积极性④增强村集体的经营能力,扩大集体收入来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某市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按区域联结辖区单位、行业等各领域党组织、群团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采取派驻党建指导员等方式组建联合党委,畅通各类群体之间的诉求表达和协商渠道,推动区域党建工作互联互动。
2020年高考政治热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考点(经济生活)解读 (共53张PPT)
2.“无废城市”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 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 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无废城市”的建设有利于( ) D
①维护绿色产业的市场秩序,优化资源配置
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③推进新旧动能的转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关系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 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①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 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 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 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 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 怎样 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建设 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 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 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 化
[解析] 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发展实体经济 的必要性:实体经济是财富创造的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能够增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提高自主创 新能力,提升质量和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用新技术改造 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升级。
2020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热点:
的重要途径。开展消费扶贫需要( A )
①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农产品供给水平和质量
②动员社会各界扩大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的消费
高中政治2024届高考具体热点问题讲解与练习(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高考政治具体热点问题讲解与练习(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时政背景】2023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2024年3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指出要有序推进重点行业设备、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教育医疗设备等更新改造,积极开展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
2024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
2024年3月18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方案内容】一、意义: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既利当前、更利长远。
二、要求: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大力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
三、四大行动、五个方面、二十项重点任务(一)实施设备更新行动:1.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2.加快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3.支持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更新;4.提升教育文旅医疗设备水平。
(二)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5.开展汽车以旧换新;6.开展家电产品以旧换新;7.推动家装消费品换新。
(三)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8.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9.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10.有序推进再制造和梯次利用。
11.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
(四)实施标准提升行动:12.加快完善能耗、排放、技术标准;13.强化产品技术标准提升;14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标准供给;15强化重点领域国内国际标准衔接。
2020年高考政治热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考点(经济生活)解读 (共53张PPT)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 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 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新发展理念
绿色 发展
开放 发展
解决的问题
怎样坚持
注重的是解决 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问题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 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 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 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 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 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 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活动
2020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热点: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考点解读(一)
01
经济生活
高质量发展 就业优先
财政政策 新动能
货币政策 扩大内需
经济高质量发展
报告原文
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0万亿元,消费 持续发挥主要拉动作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较快增长。 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取得一批重大成果。新兴产业持续壮大,传统 产业加快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开展,企业数量日均净增1万户以上。
注重的是解决 发展内外联动
问题
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 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 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 经济体系
2018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解读——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8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解读——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九个热点专题带预测题)内容包括:一、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二、各领域改革三、消费和投资四、实体经济品质革命五、“三农”问题六、对外开放七、生态文明建设八、民生问题九、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1.报告原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大力简政减税减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2.考点解读(1)涉及经济生活考点:供给与需求关系及其影响、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公司经营与发展、融资、财政的作用、税收的作用、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
(2)涉及政治生活考点: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等。
(3)涉及哲学考点: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等。
3.模拟高考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大力简政减税减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上述供给侧改革的措施,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参考答案:①掌握系统优化方法,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用改革的办法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实现整体功能的最大化。
②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要扎实有效去产能、积极稳妥去杠杆、多措并举降成本,努力取得更大成效。
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因城施策去库存,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政策措施。
④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
要精准加力补短板。
(其他角度答题只要符合要求并合情合理即可。
17届高考政治备考:简政放权
17届高考政治备考:简政放权一、【背景材料】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
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
继续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注重解决放权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问题,对下放的审批事项,要让地方能接得住、管得好。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开展证照分离试点。
全面公布地方政府权力和责任清单,在部分地区试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经营服务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家职业资格,实行目录清单管理。
深化价格改革,加强价格监管。
修改和废止有碍发展的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及时公布查处结果。
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企业信用信息统一归集、依法公示、联合惩戒、社会监督。
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
”二、【考点链接】1、经济生活(1)有利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简政放权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建立和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2)有利于政府转变职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3)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4)能够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2、政治生活(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简政放权必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2)有利于政府转变职能,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造福于民。
2020届高考政治大题《政治生活》第02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学生版)
大题精选精练--《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一、材料分析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8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指出,大力培育绿色环保产业,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
统筹调配全国环境执法力量,实行异地交叉执法、驻地督办,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
制定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建立健全环保信息强制性公开制度。
有关地方和部门的落实情况,纳入国务院大督查和相关专项督查,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强化表扬激励,对庸政懒政怠政的严肃追责问责。
材料二:全国治沙英雄、全国劳动模范石光银30多年来,勇担责任带领群众植树造林;他关心乡亲,个人出资实行生态移民,帮助50户特困农民走上致富之路;他建言乡村振兴,建议有关部门要增加退耕还林还草规模;积极巡视,及时制止破环退耕还林的不良行为;他还被联合国邀请出席防治荒漠化会议,介绍治沙经验,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地方各级政府应如何按国务院的要求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石光银的行为对公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启示。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进一步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制度建设,A省政府创新审批服务体制机制,构建了政务服务实体大厅、网上平台、管理机构“三位一体”的省级服务管理体系:优化提升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将以前需多部门联合审批的事项进行整合,实现企业、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以省政务服务大厅为引领,不断推进市、县政务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站、村级代办点审批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最大限度将审批服务向基层延伸,实现个人事项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开发建设“互联网+监管”平台,审批部门可将审批信息通过该平台同步推送到相关监管部门,监管部门也能将监管信息实时反馈给审批部门,实现审批与监管信息共享。
2020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复习:政府工作报告 考点知识总结
2020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复习:政府工作报告考点知识总结1.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报告原文】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
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
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
【知识解读】政治角度:我国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建设中负有重要职能,主要是进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经济角度:①财政是促进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等作用。
②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哲学角度: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发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具有能动性。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设问举例】政府工报告提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体现了国家实施怎样的经济政策?其积极意义有哪些?2.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报告原文】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
财政、货币和投资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稳就业。
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知识解读】经济角度:①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②解决就业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经济。
③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积极就业政策。
政治角度: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②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019高考政治最新时政速递课件:聚焦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之二:报告中的政治生活(共14张PPT)
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国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
与发展,作出了世人共睹的重要贡献。这表明( A.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世界格局已经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
D. 反对霸权主义已经失去了现实基础
创新演练
3.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
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三、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 及人民群众。针对外部环境变化给就业带来的影响,及时出台稳 就业举措。大力推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政策落实,加强乡村 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
热点解读 3.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原则。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保障基本民
生,推动解决重点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
人民过上好日子。这说明了我国政府坚持了对人民负
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热点解读
4.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 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过去一年, 认真贯彻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加强党风 廉政建设。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惩处腐败 分子,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这体现了党为 人民服务的宗旨。
创新演练
参考答案: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必须执政为民,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 主义国家,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理应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②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更加
重视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坚持对人民
负责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必然要求。
2020年高考政治时事政治复习: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关键句知识解读
2020年高考重大时政热点解读:2020政府工作报告关键句知识解读(含答案要点)1.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报告原文】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
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
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
【知识解读】政治角度:我国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建设中负有重要职能,主要是进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经济角度:①财政是促进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等作用。
②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哲学角度: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发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具有能动性。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设问举例】政府工报告提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体现了国家实施怎样的经济政策?其积极意义有哪些?2.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报告原文】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
财政、货币和投资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稳就业。
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知识解读】经济角度:①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②解决就业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经济。
③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积极就业政策。
政治角度: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②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专题6: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课件)高考政治重大时政热点预测
3.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 路”走深走实。
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 的落实落地。稳步推进重大项目合作,实施 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积极推动数字、 绿色、创新、健康、文旅、减贫等领域合作。 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4.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 作。
推动落实已生效自贸协定,与更多国家和地 区商签高标准自贸协定和投资协定。推进中 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推动加入《数字 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与进步跨太平 洋伙伴关系协定》。全面深入参与世贸组织 改革,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让更多合 作共赢成果惠及各国人民。
②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能为我国经济高质 量发展提供支撑。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 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有效对冲全球贸易投资复苏 乏力带来的挑战,巩固和增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释放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巨大 潜力和强大动能。
③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世界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 产品、更宝贵的合作机会,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力。
④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同一大批国家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
时政演练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断向前,为高质量发 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也为世界合作共赢注入中国动力。下列对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国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主导经济全球化 ②扩大对外开放是基于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时代趋势 ③中国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会,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机遇 ④两种资源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根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中国“主导”经济全球化说法错误,①说法错误。 ②: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 展空间,说明扩大对外开放是基于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时代趋势,②符合题意。 ③: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断向前,为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也为世界合作共赢注入中国动力,说明中国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会,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机遇,③符合题意。 ④: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在立足自身发展的 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2024高考政治热点:聚焦2024年“两会”
聚焦2024年“两会”【热点综述】◎热点概述: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24年3月3日-13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审议批准俞正声主席代表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批准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状况的报告,听取并探讨了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探讨民法总则草案。
委员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仔细履职尽责,主动建言献策,提出很多有价值的看法和建议。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2024年3月5日-15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安排执行状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安排、关于2024年中心和地方预算执行状况与2024年中心和地方预算、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6个决议草案;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审议表决关于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等3个确定(草案)。
◎备考指南:每年的两会既是我国一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纲领,也是高考备考的重要热点。
透视两会,我们既能看到国家意志的重点和方向,也能把握高考的重点和切入点。
本专题涉及的高考考点主要有:经济生活——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提高效率、促进公允;财政的巨大作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政治生活——我国政府的职能;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我国的外交政策与和平发展道路。
文化生活——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对待传统文化的看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生活与哲学——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敬重客观规律;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高考政治生活考点分析(96中学杨博)
2013高考政治命题预测---《政治生活》
(1)公民的政治生活
人民民主的特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途径和方式等知识。
(2)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政府在政治生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生活中也是和考生接触紧密的政治主体,是高考考查极为高频的考点,广大考生必须把本章列为重中之重,政府的职能、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依法行政、权力监督、权威政府等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考生可重点关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理论。
(4)当代的国家社会
重点关注国家利益、时代主题、国际竞争的实质、和我国的外交政策。
尤其关注国家利益和我国的外交政策。
时政专题九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与《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备战2023年高考政治之时政热点考前冲刺集训
时政专题九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与《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背景材料】2023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首先是对过去一年和五年工作进行了回顾。
然后,阐述了今年发展的预期目标,并对今年政府工作提出建议。
报告强调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点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考点链接】1.人民代表大会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报告强调,推动完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50件,制定修订行政法规180件次。
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
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这些都有利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维护国家主权。
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
主权国家的权利: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等基本权利。
报告强调,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决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3.国际关系民主化。
面对影响和平与发展的诸多挑战,中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
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
报告强调,中国成功举办上合组织青岛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多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
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023年成人高考时事政治考点
以下是一篇关于2023年成人高考时事政治考点的文章。
一、概述在2023年的成人高考时事政治考试中,考生需要掌握的考点包括国内外时事热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等。
其中,对于国内外时事热点的考察,重点在于了解热点事件的基本情况、背景和发展趋势,并能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
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的考察,重点在于了解其背景、意义和内容,并能够正确理解其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指导作用。
二、重要时事热点国内时事热点(1)经济发展: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为6%左右,强调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同时,加强了对科技创新、环保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支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政治改革:加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进了全面依法治国、反腐败斗争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加强了对基层民主建设的支持,推动了基层治理创新。
(3)文化教育:加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同时,加强了对教育公平和职业教育的支持,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国际时事热点(1)国际经济: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强劲,但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对全球经济稳定构成挑战。
同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国际政治:国际局势变化多端,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国际安全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同时,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改革和完善的需求。
(3)科技环保: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快速发展,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同时,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它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发展方向,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和实践举措。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和目的,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政治考点之《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一、《经济生活》角度解读2020政府工作报告1.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
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李克强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支持农民就近就业创业,扩大以工代赈规模,让返乡农民工能打工、有收入。
3.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必须大力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
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降低15%。
减免国有房产租金,鼓励各类业主减免或缓收房租,并予政策支持。
坚决整治涉企违规收费。
4.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内需潜力大,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民生导向,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
推动消费回升。
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5.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保障国家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发展战略性产业、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关键作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国企要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
6.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
7.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保障民营企业平等获取生产要素和政策支持,清理废除与企业性质挂钩的不合理规定。
8.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大减税降费力度。
强化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放水养鱼,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加大剩余贫困县和贫困村攻坚力度,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支持扶贫产业恢复发展,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
强化兜底保障。
搞好脱贫攻坚普查。
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
10.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面对外部环境变化,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二、《政治生活》角度解读2020政府工作报告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
2.我国政府具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等职能。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依法打击各类犯罪,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3.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政府工作存在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较突出,少数干部不作为、不会为。
一些领域腐败问题多发。
在疫情防控中,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暴露出不少薄弱环节,群众还有一些意见和建议应予重视。
我们一定要努力改进工作,切实履行职责,尽心竭力不辜负人民的期待。
4.政府必须实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政务公开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政务公开,提高治理能力。
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会议议程包括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议案,审查国务院关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审查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等等。
6.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享有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和质询权等权利。
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将讨论“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团、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向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提出的议案。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议程包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等等。
8.人民政协是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在20209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列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听取并讨论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讨论宪法修正案草案和监察法草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及其他有关报告,全体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责,通过提案、大会发言、小组讨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深入协商议政,积极建言献策。
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0.主权是主权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行径。
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共同反对“台独”、促进统一,我们一定能开创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
11.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扩大开放中深化与各国友好合作,中国始终是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的重要力量。
三、《文化生活》角度解读2020政府工作报告1.文化对经济、社会具有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物等事业。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倡导全民健身,使全社会充满活力、向上向善。
2.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有序组织中小学教育教学和中高考工作。
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县城学校建设,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
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
要优化投入结构,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让他们有更光明未来.四、《生活与哲学》角度解读2020政府工作报告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综合研判形势,我们对疫情前考虑的预期目标作了适当调整。
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正确的认识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向来不畏艰难险阻,当代中国人民有战胜任何挑战的坚定意志和能力。
3.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对疫情前考虑的2020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作了适当调整。
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019年的发展成就是在攻坚克难中取得的。
5.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各级政府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遵循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办好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