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蜻蜓》音乐教学反思
《红蜻蜓》音乐教学反思
《红蜻蜓》音乐教学反思
音乐教学反思:
在教授《红蜻蜓》这首音乐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教学之前,我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我应该提前准备好教材,了解和研究曲目的背景和特点。
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曲目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学生,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演绎曲目。
其次,在教学中,我没有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
我更多地依赖讲解和示范,而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进行实践和互动。
我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集体演奏和个别表演练习,让他们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音乐的魅力。
另外,在反馈和评价方面,我也存在一些问题。
我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表演技巧和细节,只注重他们是否演奏正确。
我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音乐感悟能力的培养,给予他们更具体和有建设性的反馈。
最后,在教学结束后,我没有及时总结和归纳教学经验和学生的表现。
这样我就无法及时发现教学上的不足和问题,并进行改进。
我应该充分利用教学反思的机会,把握住自我调整的机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音乐技能。
通过对《红蜻蜓》音乐教学的反思,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并且找到了改进的方向。
希望以后能够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音乐《红蜻蜓》教学反思
音乐《红蜻蜓》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的想法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能够用优美的声音、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通过聆听、范唱、模仿等形式,在体验、合作中准确表现歌曲。
准确把握歌曲演唱速度、节奏以及高音的演唱方法,表现歌曲艺术形象。
五年级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具有三度音程构唱的基础;具备了基础的合唱能力,但两个声部一起唱,学生在音准、歌词逻辑重音、歌词如何归韵方面存在问题,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地指导。
二、成功之处在歌词的逻辑重音中,学生初次接触。
在学生合唱中演唱出逻辑重音很重要,逻辑重音唱对了歌曲不用处理,听起来自然很舒服更贴近人性化,会觉得唱的有情感,但学生演唱中比较有难度,不过在本课中让学生初步了解和试着演唱逻辑重音,在以后长期训练学生是可以掌握的,并且学生将转化成为自己的一种能力,举一反三所有的歌词还有旋律的逻辑重音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演唱。
在歌曲歌词中归韵的问题也是很重要的,比如:红(hong)蜻(qing)蜓(ting)都有ing 、ong、在演唱时要唱i ---ng 和o--- ng 这样元音才能统一。
不过这些技能需要长时间的提醒学生慢慢的将不正确的方法改正过来,如果合唱中归韵的问题解决了,合唱将会很和谐,声部之间才能碰出美妙的和声。
本着训练学生能力胜过教会学生一首歌的原则,这节课主要的目的是结合作品《红蜻蜓》训练学生演唱能力,培养学生好的演唱习惯和歌唱方法。
三、不足之处在这节课当中,学生在演唱表现方面很好,基本完成了两个声部的合唱的教学,音准较好。
问题是除了合唱团的和有特长的学生积极配合外,我在今后应更关注那些演唱不好的学生让他们也投入进来,设计更多这些唱得不好的学生关注的环节,这样才能让所有学生感受音乐,感受合唱带来的美感。
《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内容1.1 课程名称:红蜻蜓教案1.2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红蜻蜓》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演唱《红蜻蜓》这首歌曲,理解其歌词内涵。
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理解歌词背后的传统文化意义。
1.4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钢琴、教学卡片等。
1.5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红蜻蜓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红蜻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红蜻蜓的兴趣。
步骤二:学习歌词(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注意讲解歌词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如“田间飞舞”、“捉迷藏”等,让学生理解歌词背后的意义。
步骤三:学唱歌曲(10分钟)教师弹奏钢琴,引导学生跟唱歌曲。
注意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帮助学生正确演唱。
步骤四:分组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互相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步骤五: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并给予鼓励。
二、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红蜻蜓》这首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正确演唱。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掌握不够熟练,部分学生对歌词背后的传统文化意义理解不深。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音乐基础训练,注重对歌曲文化内涵的讲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评价四、教学拓展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红蜻蜓的生态特点和保护意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可以推荐学生学习其他有关红蜻蜓的歌曲或文学作品,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课后作业1. 回家后复习《红蜻蜓》歌曲,加强演唱练习。
2. 家长协助学生了解红蜻蜓的生态特点和保护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3. 学生自愿选择一首有关红蜻蜓的歌曲或文学作品进行学习,下节课分享学习心得。
六、教学活动设计6.1 歌曲接龙:在课堂的五分钟,可以组织一个歌曲接龙活动。
教师先唱一首有关昆虫的歌曲,由学生接龙,要求每位学生唱一首不同的有关昆虫的歌曲。
红蜻蜓教学设计及反思
红蜻蜓教学设计及反思《红蜻蜓》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学唱《红蜻蜓》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3、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运用均匀的气息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
教学难点:记忆歌词,并准确演唱歌曲。
教材解读:《红蜻蜓》是日本作曲家山田耕作采用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谱写成,至今已有四十年,它在日本广为流传。
歌曲是拍的分节歌,全曲只有八个小节,却非常深情、流畅。
歌曲的主旋律起伏较大,音域达十一度。
和声式的第二声部围绕在主音1而写成,起伏不大,使歌曲的和声色彩非常浓厚。
歌曲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红蜻蜓而引起回忆,想到童年时代的生活,使人神往。
演唱时委婉、动听,富于艺术感染力。
教学过程:一、情境体验1、在背景旋律中回忆童年美好的事。
1/ 3师:同学们,美好的童年总是给我们太多的回忆,童年是美丽的,最让童年的你开心的事是什么?生回答(如在__上放风筝;去爬山……)2、在背景旋律中感受一位日本女孩童年美好的回忆。
师:多年以前,在日本美丽的富士山下住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当山上的桑树结满桑果的时候,她就会在傍晚的时候,挎着一个小竹篮上山去采桑果。
这时候,天空中布满了美丽的晚霞,很多很多的红蜻蜓在晚霞中满天飞舞,这景色真美啊,小女孩被眼前的美景吸引并深深的陶醉了。
红蜻蜓——这童年时代美好的记忆从此永远地刻在了小女孩的脑海中,不能忘怀。
多年以后,小女孩长大了,当她回到故乡,重新来到山上,不禁回忆起童年时代的朋友——红蜻蜓,童年多么难忘啊!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小女孩那美丽的童年吧。
3、在背景音乐中生齐读《红蜻蜓》歌词,体验歌词的美4、生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师:刚刚大家似乎都沉静在其中了,请问,你是被什么吸引住了呢?(可能是梦境、音乐)二、感受歌曲旋律1、生聆听旋律2、随音乐画图谱3、用“lu”哼唱旋律4、伴着旋律唱第一段歌词5、处理歌曲感情6、学习音乐知识认识渐强、渐弱记号,复习换气记号。
歌曲《红蜻蜓》教学反思
歌曲《红蜻蜓》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一、教材章节: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第五册,第十课《红蜻蜓》。
二、详细内容:学习日本儿童歌曲《红蜻蜓》,歌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描绘了红蜻蜓飞舞的情景,歌词充满了童真和梦想,富有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一、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准、节奏演唱《红蜻蜓》。
二、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三、通过学习《红蜻蜓》,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难点与重点一、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特别是高音区的演唱。
二、教学重点:歌曲《红蜻蜓》的学唱,以及对歌曲内涵的理解。
教具与学具准备一、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音响、乐谱。
二、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红蜻蜓》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新歌教学(10分钟)1、教师钢琴伴奏,教唱《红蜻蜓》,重点指导音准、节奏。
2、学生跟唱,教师逐一纠正发音不准确的地方。
3、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歌曲讨论(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内容,理解歌曲的含义。
四、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2、全班合唱,检查学习效果。
五、课堂小结(5分钟)板书设计歌曲《红蜻蜓》教学目标1、音准、节奏准确。
2、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美。
3、培养音乐兴趣,激发生活热情。
作业设计一、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演唱《红蜻蜓》,分享学习成果。
二、请学生写一篇日记,记录学习《红蜻蜓》的过程和感受。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课后反思二、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红蜻蜓》歌曲比赛,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2、引导学生收集其他儿童歌曲,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
3、邀请家长参与音乐活动,增进家校合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歌曲《红蜻蜓》的音准和节奏《红蜻蜓》是一首具有日本风格的儿童歌曲,它的旋律优美、节奏轻快。
然而,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并非易事。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红蜻蜓》反思
《红蜻蜓》教学反思
《红蜻蜓》是一首曲调深情、优美,歌词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
在设计本课教学环节过程中,我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让学生通过欣赏、活动、感受等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在设计创编演唱形式这环节时,先让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再选一位代表说出演唱形式。
接着就按不同组分别进行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演。
最后一环节是通过评比、奖励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
通过自评、同学评、老师评的评价手段,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之处,相互促进学习,让他们更加喜欢音乐课,更开心,更有信心展现自我。
本节课教学不足之处:
在练习两声部合唱这环节中,合作技能还不是很好。
主要是节奏不稳定,声音不美(很多学生在唱的过程中没有听到自己的声音)。
所以没有很好地体验快乐和感受乐曲中的美感,甚至还跑调(两个声部相互跟着跑了)。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做到有计划、有方法、有效率地进行训练,从而不断提高合唱技能,合唱水平,让学生自信地展现自我。
《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名称:《红蜻蜓》教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红蜻蜓》这首歌曲,了解红蜻蜓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红蜻蜓的图片,聆听歌曲,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唱《红蜻蜓》歌曲,了解红蜻蜓的生活习性。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红蜻蜓的图片。
2. 歌曲:《红蜻蜓》曲谱。
3. 教学器材:钢琴、吉他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红蜻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红蜻蜓的外貌特征,了解红蜻蜓的生活习性。
2. 欣赏歌曲:播放《红蜻蜓》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
3. 学唱歌曲:教师弹奏钢琴或吉他,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
4. 分组演唱: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演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学唱歌曲时,对音高和节奏的把握有一定的困难。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克服这一困难。
我也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延伸1. 观察活动:组织学生到户外观察红蜻蜓,让学生亲身体验红蜻蜓的生活环境,加深对红蜻蜓的了解。
2. 绘画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绘制红蜻蜓的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3. 写作活动:以“我眼中的红蜻蜓”为主题,让学生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红蜻蜓的认识和感受。
七、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红蜻蜓》歌曲的视频或音频。
2. 学生绘画的红蜻蜓图画。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 对于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要耐心指导学生,帮助他们掌握。
3. 在户外观察活动时,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垃圾等,让学生实际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红蜻蜓反思
《红蜻蜓》教学反思:
演唱歌曲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
歌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实行……要重视增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水平。
歌曲《红蜻蜓》的主旋律起伏较大,音域宽广,和声式的第二声部围绕主音“1”起伏不大,使歌曲的和声色彩非常浓厚。
全曲虽短小,但曲调非常优美抒情,三段歌词却将美好童年的生动情景体现在人们的眼前,令人难以忘怀。
完全唱好需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一声部,第二课时是二声部及合唱。
第一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唱出歌曲情绪,唱出强弱变化。
难点是唱好“晚霞中的红蜻蜓哟”、“停歇在那竹竿尖上”这两句的节奏。
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歌曲的曲调美和情景美,创设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和表现歌曲的艺术美。
学生对这首歌曲的喜爱水准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
他们审美感受力强,歌曲演唱优美动听,两个声部的配合协调。
我想,这不但是因为歌曲优美,更重要的是挖掘了歌曲的美,学生感受到了美,从而表现了歌曲的艺术美。
虽然学生能演唱好这首合唱歌曲,但是学生的合唱技能还需持续提升。
合唱技能的学习是唱好一首歌曲的基础,节奏不稳、音准和声感不好、声音不美是不可能唱好一首歌的,也不可能很好地体验和领会到乐曲丰富的美感的。
合唱中声音不美,并且经常“跑调、乱节奏”,究其原因一般都是因为平时不注重合唱技能训练的结果。
合唱是音准、节奏、声音、咬字吐字均要协调统一的声音艺术,合唱技能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
今后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做到有计划、有方法地实行训练,持续提升合唱技能,让学生充分享受和表现合唱的艺术美。
《红蜻蜓》教学反思
《红蜻蜓》教学反思《红蜻蜓》教学反思1《红蜻蜓》是四年级第五课《童年的回忆》中的一首学唱歌曲。
是一首在日本广泛流传、妇孺皆知的儿童歌曲。
也是在我国少年儿童中传唱很久远的儿童歌曲。
歌曲以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的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此歌曲是一首两声部的合唱歌曲。
要让四年级的孩子把歌曲唱得和谐、统一,并能够唱好歌曲,是有一定难度的。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首先,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接着复听歌曲范唱,让孩子们模唱歌曲的第一声部。
通过聆听和模唱,大部分孩子就能够演唱第一声部的歌曲了。
又通过多次跟琴练唱,第一声部演唱就很快掌握了。
接下来聆听歌曲伴奏,重点聆听记忆第一声部的曲调,让学生们模唱这一曲调。
因为他们已经学会了第一声部的歌曲,所以,很快就唱会了第一声部的曲调。
为了加深他们对第二声部曲调的印象,继续聆听歌曲伴奏,并在他们聆听伴奏的同时,我跟着演唱第二声部的曲调,接着跟着我的范唱,演唱第二声部曲调,跟琴多次练习后,我们师生合作,请学生们演唱第一声部曲调,我演唱第二声部曲调,相互交换练习,这样和谐的二声部就“诞生”了。
接着分小组填上歌词合唱歌曲,我以为孩子们能够掌握的,可是这次演唱,合唱变成了齐唱,孩子们唱着唱着就都回到了第一声部。
又进行了反复练习后,终于可以“合唱”歌曲了。
课后,我反思了这堂课的教学:先入为主,是人们的习惯,所以,在学习歌曲时,应该先学唱第二声部,把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的学习上就好了。
而且在两声部歌曲的学习中,歌曲的第一句是唱好二声部的关键,应重点练唱。
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探讨合唱课的教法,让我们的音乐课堂,能够传出更加多样、丰富的歌声。
《红蜻蜓》教学反思2【案例再现】师:播放音乐生:听音乐拍手进教室,师生问好。
师:指导学生发声练习《樱花》生:用“lu”模唱旋律。
注意声音自然柔和。
师:你对这首乐曲的曲调有什么感受?它是哪个国家的乐曲?师:播放乐曲旋律《红蜻蜓》.提问:这首乐曲和《樱花》有什么相似之处?生:聆听歌曲《红蜻蜓》范唱提问:歌曲让你产生什么感受?表达了什么内容?师:歌曲由日本作曲家山田耕筰采用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谱写而成的。
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红蜻蜓》观评课记录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红蜻蜓》观评课记录及教学反思
观评课记录
马老师:孟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声情并茂,语言具有亲和力, 注意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在本节课中,孟老师通过模唱、手势、三角铁伴奏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四三拍的强弱规律;在合唱训练时,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用低声部的骨干音代替完整的低声部演唱,合唱效果好,巧妙的达成教学目标。
李老师: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流畅,充分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孟老师始终引导着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去解决本课的难点,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良好;有两点建议:一是教师的语言进一步的精炼,二是学生活动时可以再更加丰富。
《红蜻蜓》教学反思
《红蜻蜓》这首歌曲是一首优美抒情日本歌曲,同时也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本节课我抓住两个难点:一是引导学生能运用声音的强弱来表现旋律的起伏,二是完成二声部的合唱,在教学设计上,我始终围绕着如何解决这两个难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通过手势动作,学生模唱,师生合作等去解决这两个难点,同时我又关注学生对歌曲的表现,四年级的孩子还处于孩童时期,他们可能还体会不到成年人对童年时光的那种依恋,所以我在聆听时大屏幕上多次出现课本上的插图,而不是出示乐谱,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给学生创设一种情景与氛围,加之老师的语言烘托,使得学生最终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如学生自主展示的不多,教学语言还需进一步精炼,对歌曲情景美、意境美的挖掘还不够深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继续改进,多思考、多交流,力争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红蜻蜓》教学反思
《红蜻蜓》教学反思《红蜻蜓》是四年级第五课《童年的回忆》中的一首学唱歌曲。
是一首在日本广泛流传、妇孺皆知的儿童歌曲。
也是在我国少年儿童中传唱很久远的儿童歌曲。
歌曲以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的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此歌曲是一首两声部的合唱歌曲。
要让四年级的孩子把歌曲唱得和谐、统一,并能够唱好歌曲,是有一定难度的《红蜻蜓》教学反思《红蜻蜓》教学反思。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首先,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接着复听歌曲范唱,让孩子们模唱歌曲的第一声部。
通过聆听和模唱,大部分孩子就能够演唱第一声部的歌曲了。
又通过多次跟琴练唱,第一声部演唱就很快掌握了《红蜻蜓》,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接下来聆听歌曲伴奏,重点聆听记忆第一声部的曲调,让学生们模唱这一曲调。
因为他们已经学会了第一声部的歌曲,所以,很快就唱会了第一声部的曲调。
为了加深他们对第二声部曲调的印象,继续聆听歌曲伴奏,并在他们聆听伴奏的同时,我跟着演唱第二声部的曲调,接着跟着我的范唱,演唱第二声部曲调,跟琴多次练习后,我们师生合作,请学生们演唱第一声部曲调,我演唱第二声部曲调,相互交换练习,这样和谐的二声部就“诞生”了接着分小组填上歌词合唱歌曲,我以为孩子们能够掌握的,可是这次演唱,合唱变成了齐唱,孩子们唱着唱着就都回到了第一声部。
又进行了反复练习后,终于可以“合唱”歌曲了《红蜻蜓》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课后,我反思了这堂课的教学:先入为主,是人们的习惯,所以,在学习歌曲时,应该先学唱第二声部,把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的学习上就好了。
而且在两声部歌曲的学习中,歌曲的第一句是唱好二声部的关键,应重点练唱。
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探讨合唱课的教法,让我们的音乐课堂,能够传出更加多样、丰富的歌声。
小学音乐_《红蜻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效果分析通过课堂上的学生表现和随机抽查,学生们都能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对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和力度记号都已掌握。
但是在气息上、感情处理上还有不足,有些学生天分很好,在演唱时能够把歌曲的感情充分的表现出来。
总的来说,本节课学生的积极性还是值得表扬的,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兴趣,不足之处还需要多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多聆听,在听的基础上尝试去模唱,这样才能不断的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崔口镇联合学校18-19学年第二学期教学案学校:崔口镇联合学校小学分部年级:学科:音乐主备人红蜻蜓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孩子年龄在10-11岁左右,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都处在迅速发展阶段。
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认可,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这一特点,本阶段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乐理知识和识谱视唱能力,但对情绪情感的感知还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启发。
由于这首歌是由两个声部组成,我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设计成两个课时,以便更好的掌握这首歌曲。
红蜻蜓教材分析《红蜻蜓》这首歌曲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环球采风这一单元。
歌词虽然通俗易懂,却在平白中蕴涵了丰富的情感。
词曲结合,浑然天成,是一首非常难得的优秀儿童歌曲。
在教学中,要注意气息的运用,均匀、悠长,力度稍弱,随旋律的走向自然地起伏气息的控制,是这首歌曲演唱时的重点。
这是一首日本歌曲,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旋律优美流畅,一气呵成,歌词朴实,富有田园气息。
歌曲为大调式,上下两个乐句的结构。
旋律起伏、深情,两个乐句的旋律线基木相同,先上后下,节奏也基本相似,因此,给人一种朴素的感觉。
开始两小节情绪一下子发展到最高音,这在一般歌曲中是较少见的。
紧接着一个六度的下行到“1”,然后经过“2”微微上扬至“3”,非常深情。
第二乐句旋律的走向与第一乐句基本相同,只是没有第一乐句那样的大跳,显得较平稳。
由于这首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朴素的情感深受人们喜爱,以至于会把它误认为是一首童谣。
《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
《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红蜻蜓》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让学生感受《红蜻蜓》的音乐魅力。
(2)运用集体合作、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红蜻蜓》的背景介绍。
2. 歌曲《红蜻蜓》的旋律和歌词学习。
3. 歌曲《红蜻蜓》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4. 歌曲《红蜻蜓》的演奏技巧和合作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红蜻蜓》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歌曲《红蜻蜓》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2)歌曲《红蜻蜓》的演奏技巧和合作实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红蜻蜓》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对生命充满敬畏之情。
2. 学习歌曲:(1)教师带领学生聆听《红蜻蜓》歌曲,感受其音乐魅力。
(2)学生跟唱歌曲,教师指导发音和节奏。
3. 歌曲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红蜻蜓》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4. 演唱实践:(1)学生单独演唱《红蜻蜓》,教师点评并指导。
(2)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 演奏实践:(1)教师演奏《红蜻蜓》,学生跟随演奏。
(2)学生独立演奏,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教学效果:(1)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学习效果:(1)反思学生是否掌握了《红蜻蜓》的歌曲旋律和歌词。
3. 教学改进:(1)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4. 总结经验:(1)总结本次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值得借鉴的做法。
《红蜻蜓》教案设计和反思
《红蜻蜓》教案设计和反思
《红蜻蜓》教案设计和反思
教材分析
《红蜻蜓》是一首日本著名的儿童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作,根据日本诗人三本露风回忆童年情景的诗作谱而成。
歌曲为3/4拍、宫调式,共8小节,为上、下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曲调自然流畅,感情真挚,具有梦幻般的意境。
歌曲的主旋律起伏较大,音域达10度,和声式的.第二声部围绕主音“1”起伏不大,使歌曲的和声色彩非常浓厚。
歌曲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乐句旋律上行,第二乐句以下行作为呼应。
歌曲中设置了较多的力度记号,力度变化细腻、频繁,但又与旋律的其份额结合紧密。
歌曲虽然短小,但曲调极其优美抒情,将美好的童年的生动情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歌曲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作者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由于其心理和生理的发展特点,在教学中要用各种手段,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学生的基本情况如下:
1、声乐方面:能用缓呼缓吸的呼吸方法,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欣赏方面:能根据音乐的基本要素,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意境。
3、表演方面:能比较正确的表达歌曲内容。
4、存在问题:音准不够,视唱能力有待加强。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演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的旋律,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并能初步运用声音的强弱来表现旋律的起伏。
2、能专注地聆听歌曲,感受合唱的效果,在情境中体验和感受歌曲深情优美的音乐情绪。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声部合唱时音准的把握以及声音的和谐统一。
教学过程。
《红蜻蜓》音乐教案(6篇)
《红蜻蜓》音乐优秀教案〔6 篇〕《红蜻蜓》音乐优秀教案 1教学目标情感目标:用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追忆童年的歌曲意境。
力气目标:两声部和谐地演唱《红蜻蜓》,感受合唱之美。
学问目标:理解和把握不同的力度记号教学重、难点1. 歌曲《红蜻蜓》两个声部合唱时,低声部学生音准不易把握。
2.《红蜻蜓》歌词虽然通俗易懂,却在平白中蕴涵了丰富的情感。
词曲结合,浑然天成,是一首格外难得的优秀儿童歌曲。
在教学中,要留意气息的运用,均匀、悠长,力度稍弱,随旋律的走向自然地起伏气息的把握,是这首歌曲演唱时的重点。
教学预备手风琴竖笛教学方法自学与引导、启发式、合作式。
教材分析《红蜻蜓》是一首日本歌曲,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惊奇回忆,旋律秀丽流畅,一气呵成,歌词朴实,富有田园气息。
歌曲为大调式,上下两个乐句的构造。
旋律起伏、深情,两个乐句的旋律线基木一样,先上后下,节奏也根本相像,因此,给人一种朴实的感觉。
开头两小节从“ ”心情一下子进展到最高音,这在一般歌曲中是较少见的。
紧接着一个六度的下行到“1”,然后经过“2”微微上扬至“3”,格外深情。
其次乐句旋律的走向与第一乐句根本一样,只是没有第一乐句那样的大跳,显得较平稳。
由于这首歌曲秀丽的旋律和朴实的情感深受人们宠爱,以至于会把它误认为是一首童谣。
教学过程一、导入局部引导学生复习所学过的日本歌曲引入二、学习歌曲1.赏识《红蜻蜓》动画,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
2.学习第一声部曲谱。
〔《红蜻蜓》第一声部谱例〕1〕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跟琴唱曲谱。
2〕教师要求学生划拍唱曲谱。
3〕教师提示学生留意换气记号,每两小节换一次气。
4〕分小组唱曲谱。
3.学习歌词1〕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第一段歌词。
师:提示学生在演唱时,请留意曲谱上的换气记号,做到准时换气。
2〕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其次段歌词。
3〕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第三段歌词。
4.学习其次声部曲谱。
〔《红蜻蜓》其次声部谱例〕1)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低声部曲谱〔留意提示学生划拍唱〕。
《红蜻蜓》音乐教学反思
《红蜻蜓》音乐教学反思音乐教学是一项复杂而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教师全面了解音乐理论和技巧,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指导能力。
在教学《红蜻蜓》这首音乐时,我遇到了一些挑战,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在这篇反思中,我将回顾我的教学过程,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首先,我注意到我在教授音乐理论的过程中,可能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背景知识和概念。
当我让学生分析音乐的元素和结构时,有些学生表现出困惑和不理解。
这提示我在教学前应该先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概念,使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结构和元素。
其次,我意识到我在指导学生表演技巧方面可能不够清晰和具体。
在学生的演奏中,我注意到一些技巧错误和不准确的音符演奏。
这可能是因为我没有清晰地解释和示范正确的表演技巧。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多地使用示范和实践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技巧。
此外,我还要反思我在鼓励学生创造性表达方面的不足。
在教学《红蜻蜓》这首曲子时,学生的演奏都比较机械和缺乏表达力。
我意识到我没有鼓励学生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并在演奏中加入个人的情感和风格。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多地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独特表达方式。
最后,我也要反思我在评价和反馈学生表演时的方法。
我发现自己在给予学生反馈时可能过于苛刻和抱怨,没有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这可能对学生的动力和自信心产生负面影响。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和兴趣。
总之,教学《红蜻蜓》这首音乐是一个有意义但也有挑战的过程。
通过反思和改进,我相信我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理解和表演这首音乐。
我将在教学前提供更多的背景知识和概念,更清晰具体地指导学生技巧,鼓励学生创造性表达,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我期待在这个过程中看到学生的进步和成就。
小学音乐_《红蜻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红蜻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3、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运用均匀的气息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及难点:1、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
2、切分音的唱法。
3、用优美的声音、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红蜻蜓》是日本作曲家山田耕作采用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谱写成,至今已有四十年,它在日本广为流传。
歌曲是3/4拍的分节歌,全曲只有八个小节,却非常深情、流畅。
歌曲的主旋律起伏较大,音域从5.——i达十一度。
和声式的第二声部围绕在主音1而写成,起伏不大,使歌曲的和声色彩非常浓厚。
歌曲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红蜻蜓而引起回忆,想到童年时代的生活,使人神往。
演唱时委婉、动听,富于艺术感染力。
【教学过程】:一、导课师: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快乐而又难忘的童年,在这个快乐的童年生活中,少不了一些可爱的小伙伴们陪我们共同成长,带给我们无数的开心和快乐,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他们中的几位,你们猜猜他们是谁呢?(课件播放动画人物( 1 ))生:一休哥、樱桃小丸子、机器猫、蜡笔小新、奥特曼师:我们大家都认识并喜欢他们,那你们知道他们是来自哪里?是哪个国家的呢?生:动画片人物,都是日本的。
师:对了,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看这些日本动画片。
其实,日本的儿歌也是非常好听的,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日本儿歌《红蜻蜓》(课件( 2 ),相信大家也一定会喜欢的,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2页。
二、初识歌曲师:现在让我们先来听赏一下这首歌曲。
(课件(3))师:介绍歌曲背景。
《红蜻蜓》是一首3/4拍的日本歌曲,是日本作曲家山田耕筰采用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谱写成。
多年以前,在日本美丽的富士山下住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当山上的桑树结满桑果的时候,她就会在傍晚的时候,挎着一个小竹篮上山去采桑果。
红蜻蜓教学反思(6篇)
红蜻蜓教学反思(6篇)红蜻蜓教学反思1《红蜻蜓》是一首特别美丽而富有情趣的合唱歌曲,是日本作曲家山田耕作依据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歌谱写而成的。
针对本首歌曲的旋律特点,我设计了一个嬉戏的铺垫,让同学通过听辨“小蜻蜓”的歌声熟识两个声部的旋律,把枯燥的识谱教学趣味化。
然后让同学扮演两只蜻蜓同时唱歌,这样循序渐进,让同学在角色扮演、模唱等环节中把合唱旋律练习地特别娴熟,为歌词的演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而本首歌曲的重点难点是三度音程的音准把握,后来在另一个班我设计了一条短小的三度训练曲,对唱曲后来的音准有很大关心。
老师在进行合唱教学中可依据所教歌曲量身定制一条练声曲,并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长期坚持下来,将有助于同学合唱水平的大大提高。
通过这首歌曲的教学,让我剧烈地感受到合唱教学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到达的,老师应依据同学的年龄特点从中班级开头制定相应的教学打算,有打算地进行训练,让孩子们从合唱中体验合作的欢乐,体验通过努力制造出的美妙。
红蜻蜓教学反思2《音乐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内容的几点提示”部分提出:演唱歌曲是同学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加的表现形式。
唱歌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要重视加强合唱教学,使同学感受多声部音乐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阅历,培育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力量。
歌曲《红蜻蜓》的主旋律起伏较大,音域从“—”达十度,和声式的其次声部围绕主音“1”起伏不大,使歌曲的和声颜色特别深厚。
全曲虽短小,但曲调特别美丽抒情,三段歌词却将美妙童年的生动情景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令人难以忘记。
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歌曲的曲调美和情景美,创设意境,让同学身临其境,感受和表现歌曲的艺术美。
同学对这首歌曲的宠爱程度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
他们审美感受力强,歌曲演唱美丽悦耳,两个声部的协作协调。
我想,这不仅是由于歌曲美丽,更重要的是挖掘了歌曲的美,同学感受到了美,从而表现了歌曲的艺术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蜻蜓》音乐教学反思
《红蜻蜓》音乐教学反思《音乐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内容的几点提示部分提出:演唱歌曲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
歌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要重视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歌曲《红蜻蜓》的主旋律起伏较大,音域从-达十度,和声式的第二声部围绕主音起伏不大,使歌曲的和声色彩非常浓厚。
全曲虽短小,但曲调非常优美抒情,三段歌词却将美好童年的生动情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令人难以忘怀。
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歌曲的曲调美和情景美,创设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和表现歌曲的艺术美。
学生对这首歌曲的喜爱程度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
他们审美感受力强,歌曲演唱优美动听,两个声部的配合协调。
我想,这不仅是因为歌曲优美,更重要的是挖掘了歌曲的美,学生感受到了美,从而表现了歌曲的艺术美。
虽然学生能演唱好这首合唱歌曲,但是学生的合唱技能还需不断提高。
合唱技能的学习是唱好一首歌曲的基础,节奏不稳音准和声感不好声音不美是不可能唱好一首歌的,也不可能很好地体验和领会到乐曲丰富的美感的。
合唱中声音不美,并且经常跑调乱节奏,究其原因一般都是因为平时不注重合唱技能训练的结果。
合唱是音准节奏声音咬字吐字均要协调统一的声音艺术,合唱技能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
今后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做到有计划有方法地进行训练,不断提高合唱技能,让学生充分享受和表现合唱的艺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