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备课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时、分、秒》单元备课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时、分、秒》单元备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1、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感悟时间单位“时”、“分”、“秒”及进行三者之间的单位换算。
2、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正确区分时间和时刻这两个概念。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课题:秒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61页,练习十五第1、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课件(或挂图)、各种钟表,钟面模型,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课件出示主题图,其中的钟面时刻为11:59)这是春节联欢晚会现场。
看墙上的大钟,你能告诉大家,现在是几时几分吗?新年钟声就要敲响了,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
师生一起倒计时:15,14,13, (1)师: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板书:秒)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还用到时间单位秒?学生可能会举例:火箭发射、跑步比赛等。
二、自主探索,学习1分=60秒1、探索计量“秒”的工具。
师:像“秒”这样小的单位又该怎样计量呢?这里有一个钟表店(课件出示),你认为哪些钟表是可以计量“秒”?把你的想法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广泛发表意见。
可能会有以下的发现:(1)电子表(或钟)。
(2)有秒针的钟表。
(3)秒表。
2、学习1分=60秒。
师:电子钟表、秒表以及有秒针的钟表都可以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
现在请大家拨一拨你手上的钟面,你有什么发现?(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就提示:分针走1格,秒针走多少?秒针走1圈,分针走多少?)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在反馈汇报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秒针和分针的运行关系,即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1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教材分析:小学里面积和体积的公式很多,而周长的公式,《课标》只要求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而本单元式学习它们的唯一机会,同时周长的学习也是今后学习面积与体积的基础,所以地位非常重要。
教学内容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
第一个信息窗是“给花坛安护栏”,通过两个小朋友提出“给每个花坛安护栏”的建议,将学生的注意力由欣赏花坛引入对周长的探索学习,并利用指一指、描一描、画一画等操作活动理解周长的意义,并能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出简单图形的周长。
第二个信息窗是“购买花坛护栏”情境图左边呈现的是同学们在测量长方形花坛长与宽的活动情景,右边提供了正方形花坛的边长数据,信息牌上面显示护栏的单价,引出“给不同形状的花坛安装护栏需要多少钱?”的问题,引入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学习。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能力目标: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应用周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情感目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细绳等教学方法:观察、操作,合作探究学情分析:学生已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在此基础上,学习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时,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手段,特别是动手操作,让学生的手、脑、眼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着力帮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共性和各自的特点,形成表象,建立周长的概念,理解计算周长的方法,明白算理。
小学生的思维活动,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而基本概念的形成对于初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对称四、采访果蔬会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 1、除法估算2、稍复杂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3、混合运算五、走进新农村 ——位置与变换 1、在东、西、南、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2、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
实践活动——变化的影子 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六、美丽的街景 ——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3、混合运算4、回顾整理七、我家买的新房子啦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面积和面积单位(1) 面积的认识 (2)面积单位2、面积计算(1)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的面积的计算实践活动——点击双休日 合理安排双休日八、奇妙的变化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初步认识分数2、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九、摸名片 ——统计与可能性可能性的大小十、回顾整理 ——总复习二、教学目标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活动、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会1、通过具体的情景,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应用两位数乘两位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在具体情景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移和旋转现象。
4、在东、西、南、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
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在认识图形、方向及面积单位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对统计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的分析判断,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一位数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XX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教案(青岛版)
XX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教案(青岛版)一、先第一部分“说课标”,(一)课程目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程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总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数学思考目标、问题解决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
同时,又把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
它们之间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三年级处于第一学段,而本单元在整个小学阶段又占据重要地位,所以我从这四个方面解读本单元的课程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2.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掌握验算方法。
数学思考目标:、经历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口算、笔算、验算过程,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2.会独立思考,表达想法。
问题解决目标:.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目标:.能在他人帮助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二)内容标准下面,我就来阐述本单元的内容标准:.会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应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二、再说第二部分“说教材”(一)编写特点本册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经过重新修订和整合,仍旧保留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的内容,并把其安排到第五单元,这一单元的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材在编排上更加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知识衔接更紧凑,过程更具探索性,它的编写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选取素材具有地方特色,激发学生兴趣。
放风筝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活动,自然对风筝的制作过程感兴趣。
本单元选取了参观风筝厂的真实素材,以“按时交货”,“制作风筝”,“包装风筝”为线索,提供了丰富而现实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投入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去。
(第二方面)改动情境图,使“情境串”更科学、合理、可操作。
本单元“情境串”与旧教材相比,变动较大。
原有教材有四个信息窗,本册教材压缩成三个信息窗,内容也作了调整,将原有的独立验算部分融入到笔算中,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分开成两个信息窗,一个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一个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设计更加合理,层次更加清晰。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生活中的数详细内容:数的认识、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数的顺序等。
2. 第2章:认识图形详细内容:平面图形的认识、分类、图形的拼组、观察物体等。
3. 第3章:计算器详细内容:计算器的使用、计算器的基本操作、计算器的简单应用等。
4. 第4章:数据收集与整理详细内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统计图表的认识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概念,理解数的组成,熟练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 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并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的概念、图形的认识、计算器的使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 教学重点:数的运算、图形的分类与拼组、计算器的操作、统计图表的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计算器、图形模型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计算器、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新课内容,结合教材实例进行讲解。
3.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 板书内容:按照教学过程,列出重点知识点、公式、图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数的认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
(2)图形的认识:画图题、选择题、判断题。
(3)计算器的使用:操作题、应用题。
(4)数据收集与整理:填空题、绘图题、分析题。
2. 答案:详细给出每个题目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2. 拓展延伸: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拓展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清晰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教材的章节和详细内容,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被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1
评一评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
小学数学主体课程备课
三年级第三单元备课人:时间2015年9月1日
课题
信息窗一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理解并体会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学具操作,明确笔算算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解决“平均每天大约要做多少只燕子风筝”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估计的结果比实际大还是小?说出理由。
三、当堂检测
一级挑战:
1.练习:选择合适的答案。(学生活动预设:可以让学生首先看出要把被除数看成什么数,就能够被除数整除,当然这个数还要非常接近原来的数)
172÷8≈(30 20 40)437÷6≈(60 80 70)
261÷9≈(20 30 40)380÷4≈(70 80 90)
二级挑战:
220÷2= 240÷2= 420÷6=
132÷3= 232÷3÷= 413÷5=
72 2÷4= 423÷2= 143÷3=
三级挑战:
54÷6 120÷6 630÷7
450÷9 720÷9 490÷7
小结:把被除数看成接近借助口诀能够除尽的整百整十数进行估算。
重、难点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难点:掌握估算算方法,能解释估算的过程
学具、教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复习:口算(学生活动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计算失误,教师要及时给以引导和纠正)
160÷8 60÷2480÷8
90÷3240÷4 450÷5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智慧广场——转化 青岛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智慧广场——转化青岛版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转化。
通过将图形进行平移、翻转、旋转等操作,将原本相同的图形需要转化为不同的位置、大小或方向,从而展现出物体在空间中的变化。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包含以下重点:1.平移、翻转、旋转的概念和步骤;2.利用图形的特点进行转化操作;3.实际问题的解决。
本单元的学习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点、线、面的概念和特性,以及形状、大小、方向、位置等量与空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1.理解平移、翻转、旋转的概念;2.能够进行简单的平移、翻转、旋转操作;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平移、翻转、旋转的操作步骤;2.图形的特征及转化后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1.平移、翻转、旋转的概念理解;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时间内容设计1课时概念讲授:平移的概念翻转的概念旋转的概念利用示意图进行讲解,学生对新概念进行理解和掌握2课练习:通过图形进行平移操作通过图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操作,逐时形进行翻转操作渐掌握操作方法2课时练习:通过图形进行旋转操作分析图形特征及操作后变化的规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操作,逐渐掌握操作方法及规律1课时实际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1.演示法;2.合作学习法;3.问答法;4.探究法。
教学技巧1.利用黑板、标志笔进行示意图演示;2.组建小组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3.合理地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教学反思本单元以图形转化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图形来加深对空间变化的理解。
通过贴近实际问题的教学方式设计实践任务,让学生融入其中,进一步提升学习兴趣。
但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操作时需要控制好操作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操作方法,并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让学生逐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信息窗2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青岛版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一)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2。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正确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学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上节课老师带领同学们到风筝厂去参观,厂长向订购商保证一定按时完成任务,我们去看一看车间里为了完成任务他们是怎么做的?出示信息窗(一组的信息)学生认真观察后提问:你从信息窗中获得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一组3小时做了63只燕子风筝学生根据以上信息提问题:一组平均每小时做了多少只燕子风筝?1.请学生根据问题列算式: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非常有价值,那么算式你会列吗?生列式:(63÷3=)2.为什么用除法列算式……根据我们的学习经验,如果是平均分的问题,我们用除法来解决。
这个问题也就是要我们把(63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探索63÷3的算法。
1.摆小棒计算。
师:63÷3也就是把63只风筝平均分成3份,如果带63只风筝来给大家分会很麻烦,那我们就借助另外的工具来分一分。
(小棒)注意:在分小棒之前,先想一想,我们应该先分哪些小棒,再分那些小棒,想好了同桌合作在作业纸上分一分。
师:请同学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刚才这位同学说先分……再分……哪位同学能把刚才的过程再给大家说一遍?(先分成捆的把6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得20根,然后把单根的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一根,这样就把63根小棒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是21根。
)课件演示一遍分小棒的过程:下面我们再来一起看一下分小棒的过程。
2.竖式计算。
师:请同学们把刚才分小棒的过程回想一下,你能用竖式把刚才摆小棒的过程表示出来吗?试一试写在练习本上。
找学生展示自己的算法并作出评价。
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位同学的计算过程:第一次我们先分六个十,用6个十除以3,每份分得两捆,所以商2,这个2要写在十位上,表示两个十。
【名师课件】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第2课时整十数、几十几百的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 学校买来360本数学课外读物,平均分给4个班, 每个班分得多少本?
360÷4=90(本)
360÷6=60(本)
答:平均分给4个班,每个班分得90本。 平均分给4个班,每个班分得90本。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谢谢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归纳总结:
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 利用数的组成计算:先把被除数看作几个
十,再把几个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 个十,商就是几十。 2. 想乘法算除法。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 . 口算。
120÷4=30 540÷6=90 490÷7=70 160÷8= 20 360÷9=40 150÷5= 30 140÷7= 20 350÷7= 50
买一棵树 苗需要6元
(1)平均每个班捐了多少元? 360 ÷ 4 = 90(元) 答:平均每个班捐了 90 元。
(2)360元能买多少棵树苗? 360 ÷ 6 = 60(棵)
答:360元能买 60 棵树苗。
11.哪一天的成绩最好
这是我5天练习 踢毽子的情况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周一:60÷6 = 10(个) 周二:160÷8 = 20(个) 周三:50÷5 = 10(个) 周四:140÷7 = 20(个) 周五:270÷9 = 30(个)
1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平均每天完成多少只 才能按时完成任务?
品种
未完成 只数
60
240 320
离交货 天数
2 6
4
320 ÷4 = 80(只) 答:平均每天完成80只 才能按时完成任务。
6. 谁跑得快?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马:120÷6 = 20(米) 大象:63÷7 = 9(米) 猎豹:240÷8 = 30(米)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变换》单元备课主讲稿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变换》单元备课主讲稿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看方位图,对照方位图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初步体会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
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通过孩子们去参观新农村,在村口借助地形图确定参观路线的情境,引入对位置的学习。
第二个信息窗通过参观饮料加工厂,引入对平移、旋转现象的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辨认方向。
教学难点是:借助路线图确定现实生活中物体所在的具体方位。
(三)前后联系:学生已经能够辨认生活中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且了解了绘制地图时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绘制的。
本单元继续学习的方向与位置的知识是今后继续学习“用角度表示方向的知识基础。
平移、旋转现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平移、旋转的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一)基本目标1.结合“凤凰村路线图”,在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中,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不同的方向。
2. 能在观察公园路线图、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能看懂简单的路线图,并运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行走线路。
3.能结合生活实例,比如:开关抽屉、方向盘的转动等现象,感受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4. 在辨认方向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在观察、解决实际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二)拔高目标1.学习方向以后,学会看城市公交等路线图、地图,能独立绘制简单的路线草图或建筑方位图。
2.在观察感受方向的过程中,体会方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利用平移和旋转地知识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感受数学美。
3.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学情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展开的,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教学重 难 点
重点: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口算算理。
教具:课件、生产进度表 教 学 准 备 学生:学具盒
预习提纲:
教研组长 签字
3
2014.10.20
宁阳县东疏镇刘茂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备课---刘太民
课时备课
第 1 课时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1、同学们,你知道哪里被称为“世界风筝之都”吗?(潍坊) 每年的 4 月 20 日至 26 日,国际风筝节在我们山东潍坊举办,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80 多支风筝队来参加风筝大赛。同学们想不想走 进风筝之都看一看那热闹的场面呢?这些风筝是怎样制作出的呢?让 我们一起走进风筝厂去参观一下吧。 2、出示课本情境图,教师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 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本节要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一)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1、师:我们先来看“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鹰风筝?”这个问题, 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生 1: 60÷2 二次 备课
10
0.20
宁阳县东疏镇刘茂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备课---刘太民
第 3 课时
一、谈话导入: 我们学习了整十整百除以一位数及估算的方法,今天我们如何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呢? 二、合作探究: 1、自主练习 4 题: 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依据栏目要求填空,路程、时间、速 度、三个量中,已知任意两个,求另一个量。 2、第 6 题:先独立估算,在交流估算的结果,想像每种动物比赛名 次。 3、第 6、7 题:学生先独立试做,交流订正。第 7 题要仔细观察, 发现规律,利用规律正确填写。 4、第 8 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解决。 5、自主练习第 9、10 题 第 9 题:讨论题目的要求是什么?明确:即比较每天每分钟踢 毽子个数。第 10 题:弄清要求平均每班分多少根跳绳。必须先知道 一共做多少根跳绳。 三、当堂达标测试: 算一算 900×2 = 99×8 ≈ 406×7 = 80×4 = 6×403≈ 498×3 = 20×6+13 = 402×5≈ 9×190 = (5+25)×4 = 206×4≈ 514×2 =
第五至九单元(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第五至九单元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能够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2. 学会使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够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3. 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和分类常见的几何图形。
4. 学会使用时间单位进行计时,能够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5. 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五单元:分数的认识与运算1. 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2. 分数的加减运算: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六单元:长度的测量与单位换算1. 长度的测量:学会使用尺子进行长度的测量。
2. 长度单位换算:掌握厘米、分米、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第七单元:几何图形的认识与分类1. 几何图形的特征:掌握点、线、面、体的基本特征。
2. 几何图形的分类:能够识别和分类常见的几何图形。
第八单元:时间的认识与单位换算1. 时间的认识:学会使用钟表进行时间的计时。
2. 时间单位换算:掌握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第九单元:综合应用1. 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数学思维训练: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分数的概念1. 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出分数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分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
3. 练习:进行分数的读写练习。
第二课时:分数的加减运算1. 讲解: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 练习:进行分数加减运算的练习。
第三课时:长度的测量1. 讲解:讲解使用尺子进行长度测量的方法。
2. 练习:进行长度测量的练习。
第四课时:长度单位换算1. 讲解:讲解厘米、分米、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 练习:进行长度单位换算的练习。
第五课时:几何图形的特征1. 讲解:讲解点、线、面、体的基本特征。
2. 练习:进行几何图形特征的练习。
第六课时:几何图形的分类1. 讲解:讲解常见几何图形的分类方法。
2019-2020学年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认识周长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美化校园信息窗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提出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体验统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活动一:课前交流,激起兴趣师:同学们,在平时你都有哪些爱好呢?生1:我爱好滑旱冰。
生2:我爱好看电视。
……师: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老师知道同学们的爱好非常广泛。
我呢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平时喜欢把看到的美的事物拍摄下来。
今天,也拍摄了一组关于我们校园的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校园图片)生:好。
师:图片欣赏完了,想说点什么?生1:我们的校园真漂亮!生2:真美丽!师:看得出来大家都为生活在我们这个美丽的大家庭里感到骄傲和自豪。
下面我们来准备上课?【评析:用学生亲切、熟悉的校园图片为切入点,迅速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样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既能激发学生对校园的热爱,又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活动二:创设情景,感受周长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都感觉到我们的校园非常漂亮,但是听咱们的校长介绍,为了让咱们的校园变的更加美丽,学校还决定在校园里建造各种形状的花坛。
今天老师把花坛的规划图给带来了,想不想看?生:想。
(课件出示花坛图片)师:这么漂亮的花坛,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你知道吗?生: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师指生说)师(指到扇形):那么请同学们看这个图形,像不像我们夏天用到的(师手势演示扇的动作)扇子?它就叫做扇形。
师:这么美丽的花坛,要想保护好里面的花草,我们应该怎么做?生1:按时给它浇水。
生2:不进去踩踏。
生3:在花坛一边竖上牌子,写上:爱护花草。
生4:可以给花坛安上护栏。
生5:派监督员在一边看着。
……师:大家可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看来大家不但爱动脑、爱思考,而且还非常有爱心。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备课(上册)新版本
学校:福山区东华小学
年级:三年级
科目:数学
教师姓名:陈阳蕾
使用时间: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第二单元——位置与变换
第三单元——混合运算
第四单元——时、分、秒的认识
第五单元——图形的周长
第二单元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
第三单元采摘节混合运算
第四单元时分秒的认识
开始:10:20 开始:12:15
结束:10:50 吃午餐用的时间是17分钟。
游戏用的时间是结束时间:12:32
50-20=30(分钟)15+17=32分
四、巩固练习39页3、4
板书设计
歌曲大联唱
数一数5分5分的数5、10、15、20 算一算55-35=20分钟
学生达标情况
班级上课人数达标人数达标率矫正后达标率3.8 56 52 92.9% 92.9℅
3.9 56 53 9
4.6% 94.5%
教
后
记
大多数学生能掌握。
第五单元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周长》整合课教案
阶段
1.给出例题,计算周长
2.全班交流讨论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
共学
阶段
师生共同总结和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练习
设计
完成课后练一练
作业
设计
完成练周长
2.长方形计算
正方形计算
教学
后记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周长》整合课 教案
课型
整合课
课题
周长
时间
教学
目标
1.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
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2.在测量、计算等活动中,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
重难
点
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周长的意义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首学
阶段
1.展示生活图片和实物,通过描边线的方式回顾周长
2.小组交流讨论总结周长的定义。
互学
阶段
1.回顾长方形正方形,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2.小组内交流讨总结正方形,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3.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小组合作总结长方形的特点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
的方法。
5小组展示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备课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化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给定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他的方向,看简单的路线图;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一、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和地位:本单元关于位置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平移、旋转现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平移、旋转的基础。
因此,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辨认方向,在观察生活现象中感受平移、旋转。
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中,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西、南、北),辨认其余七个不同的方向,并能运用合适的术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平面图上的方位,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2、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4、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本单元的知识点和技能:本单元共设两个信息窗。
第一个信息窗通过孩子们去参观新农村,在村口借助地形图确定参观路线的情境,引入对位置的学习。
第二个信息窗通过参观饮料加工厂,引入对平移、旋转现象的学习。
四、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他方向,看简单的路线图2、难点: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方向。
五、重难点教学方法:1、亲身体验中,学会辨认方向。
学生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单元要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并能用准确的方位名词对某一地点的位置进行描述。
2、在直观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平移、旋转现象。
直观操作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时,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中物体运动现象的基础上,借助学具的直观操作,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描述,充分感受物体的运动方向,认识平移、旋转现象。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已设置)
第五单元风筝厂见闻第五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整十、整百、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及验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及验算。
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除法计,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除法的口算及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3、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发展估算意识。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除法的意义。
2、能熟练地口算整百整十数的除法口算3、能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的除法。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6、学习验算的方法。
7、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教材分析:本单元以风筝厂的见闻为大的学习背景,使学生学习用一位数除多位数的方法,内容包括口算除法、笔算除法、验算三部分。
本册教材中的除法,每个例题都有配有不同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并在学习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和方法。
单元教学建议: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探索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
3、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建议教学课时数:10课时1、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2、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1)3、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2) 4、智慧广场 5、我学会了吗第一课时《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内容:课本44--45页教学目标:1、能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体会乘除法的关系,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重、难点)。
2、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出示口算题卡,直接写得数。
8÷4= 27÷3= 36÷4= 35÷5=18÷2= 32÷4= 18÷9= 24÷4=说一说是怎样口算的。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单元备课
单元备课科目: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备课本单元教材分析:(一)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并能够正确使用。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本学期的第一个单元,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常用质量单位。
由于克、千克、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克与吨这两个质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较少,缺少必要的生活经验。
因此,教学中要切实组织好观察、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初步形成质量观念。
因此,本单元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三者的不同。
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知识,了解三种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将三者形成对比,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自然界中的数学,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
同时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克、千克、吨的认识和对常见物品质量的估计。
教学难点是:初步建立质量观念。
教学课时分配:2课时(新授)单元教学策略:实践活动设想: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单元备课科目: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备课本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富饶的大海为主要情境,分5个信息窗,从出海归来——养殖海产品——加工海产品——销售海产品——海产工艺品,包含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和进位乘法;乘法的竖式计算;末尾和中间含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混合运算。
这是初次接触乘法的竖式计算,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和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学习连乘和代小括号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等量代换》教学教案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等量代换》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等式的意义,能够用代数式表示各种等量关系;2.了解等式两侧除数相等的性质;3.熟练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4.提高对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等式的意义,找到数学问题中的等量关系;2.熟练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理解等式的意义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举例子来简单介绍什么是等式,并且介绍等式符号“=”。
例如:假设甲有三本书,乙有一本书,问甲和乙手中总共有多少本书?可以用等式表示为:3 + 1 = 4。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到数学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且通过画图等方式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
例如:小明的身高是120厘米,小红的身高是100厘米,问小明比小红高多少?可以用等式表示为:20=120−100。
2. 等式两侧除数相等的性质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学题目来引导学生理解等式两侧除数相等的性质。
例如:$6 \\div 3 = 2$,$18 \\div 3 = 6$,问$2 \\cdot 6$等于多少?可以用等式表示为:$6 \\div 3 = 18 \\div 6$。
3. 熟练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在学生理解等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等量代换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来让学生熟悉等量代换的步骤。
例如:已知a+2=5,求a的值。
可以用等式两侧减2的方式,将等式变形为a=3。
4. 提高对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在学生熟练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后,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做一些综合性的数学题目,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能力。
例如:甲、乙、丙三人年龄之和为60岁,丙的年龄是甲、乙年龄和的$\\frac{1}{3}$,问丙的年龄?可以用等式表示为3(a+b)+a+b=60,其中,a+b表示甲、乙年龄之和,a表示甲的年龄,b表示乙的年龄。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演示法:对于理解等式的意义,可以通过演示简单的例子让学生理解;2.图像法:对于帮助学生理解等量代换,可以使用图形来辅助教学;3.互动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学生答疑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长的意义
教学
准备
树叶、半圆(2个)
预习提纲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请学生欣赏各种形状的美丽的花坛,如何保护这些美丽的花。(围护栏)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1、认识周长
A认一认每个花坛的形状,它们分别为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扇形。
B请学生指一指在花坛的什么地方围护栏(花坛一周),揭示课题。
数学单元备课
三年级二班姓名时间:
单元
名称
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
教
材
分
析
图形的周长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切实组织好动手操作和实际观察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
作业:练习册30页1、2、4题
二次备课
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2
先让学生独立的拼一拼
伏山镇陈行小学数学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课时
第45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内容
课本P68
教
学
目
标
1、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应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初步有条理的思考。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周长的意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重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难点是理解周长的意义。
教
学
目
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应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初步有条理的思考。
四、拓展练习
1、自主练习9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哪些地方需要围栅栏,哪些地方不围?
2)独立思考。
3)汇报交流:(200+100)×4+100×4=1600
2、聪明小屋: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怎么穿?(一件上衣配一件下衣)
2)独立思考
3)汇报交流:如果选择紫色的裙子有4种穿法,如果选择绿色的裙子也有4种穿法,所以共八种穿法,即2×4=8
2,重视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提倡策略多样化。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有用的信息,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倡和鼓励学生从自己的思维角度来思考,探索周长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并在交流方法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注重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一方面要运用好教材中提供的素材,体会周长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要提供给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如,量窗框周边的长,测量篮球场周边的长等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问题能力。
4、自主练习10
1)同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请同学们指一指有几种走法?
12×2+8×6=72(厘米)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表现怎么样?
作业:课本66页7、8题
二次备课
复习乘法的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通过此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此题,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伏山镇陈行小学数学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内容
课本65-66页
教学
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图形周长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各种图形周长的长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的能力
教学
准备
相关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自主练习3
1)先让学生估一估,然后量一量,量时强调要与0刻度对齐。
2)独立计算。
课时
第44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内容
课本P67
教
学
目
标
1、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应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初步有条理的思考。
3.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得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练习课:3课时
测试课:1课时
讲评课:1课时
伏山镇陈行小学数学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课时
第4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周长的初步认识
内容
课本64页
教
学
目
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感知图形周长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各种图形周长的长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2)独立列式
3)交流:2×2+1×2=6(米)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6
1)引导学生看懂图意,他们再量物体的周长
2)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估计物体的周长。(拃、步、伸展胳膊)
3)选择合适的方法估计教室的长度,课桌的长、宽。
通过此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3.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得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
重、
难点
教学重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难点是理解周长的意义。
教
学
思
路
1,用情境图,以亲身体验为基础,为学习做好准备。教材情境图是一个现实生活中花坛的画面。教学时,教师可以活用情景图,组织学生观看本校或者公园的花坛,也可以出示学生熟悉的一些不同形状的花坛照片,让学生主动的投入到美化环境、保护花坛的活动中,进而引出安装护栏的问题,为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2、主练习7
72×4 5×21 57×3 84×6
324×2 231×4 412×4 192×4
1)请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
3、自主练习9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并说思路。(要求2米金线够不够,先求5个灯罩需要多少线)
2)独立解决。
3)交流:2米=200厘米47×5=235(厘米) 200>235答2米金线不够。
2)摆一摆,拼一拼,同桌合作拼图找出长和宽及边长,然后算图形的周长。
4
3) 汇报交流:请学生展示拼成的长方形,
2
拼成的新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周长是多少?
请学生展示拼成的正方形
4
2
拼成的新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周长是多少?
3、自主练习5
1)复习长度单位: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1、解决长方形周长8米
(1)出示4米
(指名到板前指一指长方形的周长)
(2)独立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完成后小组交流,小组汇报,教师板书,在汇报时,说明自己的理由。
8+4+8+4=24米2×(8+4 Nhomakorabea=24米
2×4+2×8=24米
2.长方形花坛护栏需要8元/米的甲种护栏,需要多少钱?(学生独立完成)
梯形:6×3+11=29平行四边形:6×2+9×2 =30
六边形:6×6=36
2)量一量
A出示圆形卡片及绳子,请学生思考怎样知道它的周长。学生可能会说先用绳子绕,再量绳子。
B学生动手操作。
C全班交流。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教师展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半圆,请学生指出它的周长,并告诉学生半圆的周长为50厘米,思考两个半圆的周长是100厘米吗,为什么?
长方形
10+5+10+5=30(米)10×2+5×2=30(米)
正方形
6+6+6+6=24(米)6×4=24(米)
扇形
5+6+5=16(米)5×2+6=16(米)
小结:周长的计算就是把各边的长的合起来,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时用乘法。
9
11
巩固练习1)计算下列各图的周长
6
6
6
11
6
6
请
6 9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1×6=6 2×2+3×2=10 3×3+2=11
通过此题,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题意。
2、自主练习4
1)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哪些地方需要安灯,是求的周长吗?
2)独立列式。
3)全班交流:3×8+3×3+2×10=53(米)
3、自主练习5
1)引导学生读题,要求拉花的长度,只要求板报的周长。
4,采用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提供的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组织好各种活动,一方面加深对周长含义的理解,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
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
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的图片,课件
实践
活动
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各种图形的周长
课
时
分
配
本单元共安排8课时
新授课:3课时
三:类化练习,限时做业:
1.求出下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25cm
15cm
2.量一量,在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3.给出2个长4cm,宽2cm的长方形,拼一个长方形,并计算出它的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