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研究
第六章 个案研究

单一被试研究的思想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一场有关 采集欧洲人尿样的论战,法国生理学家伯纳德 (C.Bernard)认为没有必要从当地中央火车站采集 成群被试的尿样,然后通过计算平均值来获取欧洲 人尿样的数据,因为尿样的平均值只是代表一个虚 构的抽象数值,并不能表示每一个欧洲人个体尿样 的实际情况。最后,伯纳德赢得了这场论战的胜利, 他提出的对单一被试进行深入细致的长期研究的策 略,在生理学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
第一节 什么是个案研究
3.个案研究的意义
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不可缺少的研究方法。 很适合教师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是因材施教的基础,具有实践意义。 是教育反思的主要手段。 此外,个案研究还适应于对那些不能预测、控制或由于道德 原因不能人为重复进行的事例进行研究。
第一节 什么是个案研究
第二节 个案研究的基本步骤与方 法
2、 收集个案资料
全面地收集个案资料是个案研究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全面系统的个案资料有 助于研究者对个案的完整认识。收集资料的方式是多样的,可采用书面调查、 口头访问的方式,也可采用观察、测验、评定的方式,还可以通过查阅个案 的个人资料的方式获得信息。个案资料的来源大致有:
出外游逛,学习成绩不良,常用混乱的人称说话, 将“我”称“她”,老师叫她回答问题时,她经常 说“她不会回答,我会回答”,弄的父母及老师经 常莫名其妙。 4.测查结果:经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测定,智商为98, 言语得分109,操作得分86。广泛成绩测验,词语 认识4.4级,拼写5.4级,算术3.3级。曾在神经科 检查,神经系统正常,无阳性发现。
第二节 个案研究的步骤
个案研究的活动过程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构成:
1、 确定研究对象
研究者应根据个案研究的目的和内容,以及对个案问题 行为的界定,选择典型的人或事为研究对象。例如,研 究的目的是了解超常儿童的特点,探索超常儿童的成长 规律,那么就应该选择智商高的、学习成绩出众的学生 作为研究对象。在教育教学研究中,个案研究的对象通 常是:生理心理障碍者、学业低成就者、行为偏差学生、 情绪异常学生、资优学生等。
第六章 个案研究

第七章个案研究教学目标:①明确个案研究的含义和意义;掌握个案研究的步骤;了解个案研究的主要方法;理解个案研究的意义和特点②尝试个案研究的方案设计和实施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重点、难点:个案研究的步骤第一节个案研究概述问题:根据调查对象的多少来分,调查可以分为哪几种?(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其中对特殊或典型对象进行最深入、最全面的是个案调查。
)相应的,教育研究根据研究对象的多少可以分为成组研究和个案研究。
一、个案研究概念和特点1、概念:研究者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对象进行的研究。
也叫“追踪研究”,典型的“解剖麻雀”。
2、发展:个案,来源于医学,是指具体的一份病例,后来个案研究逐渐在社会现象、心理现象和教育研究中运用。
现已广泛运用于优生与差生的研究中。
如1978年,中国超常儿童研究会就用此法研究了全国各地数百名超常儿童。
3、特点:研究对象的单一性个人或个人组成的团体,此对象一般具有单一性、具体性研究目的的针对性以更好的补救、训练、矫正为目的(寻找问题所在,并提供帮助。
研究过程的精细性数量少,目的具体,分析更精细。
从时间、空间,从纵向、横向进行比较、归纳等进行研究研究时间的长期性追踪原因,了解发展变化,故时间长,如对超常儿童,往往追踪几年或十几年。
研究方法的综合性通常需要调查(观察、访谈、问卷)、测量、统计、实验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二、个案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1、优点:自然状态下,规模小,时间没限制,故特别适合一线教师使用;对个案调查深入细致,具有针对性,特别利于因材施教;及时了解情况,反馈教学,教育反思的主要手段;规模小,可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研究方法灵活多样;2、局限性:对象少,代表性较差,普适性差;常常是定性分析,难以标准化,故易作出主观的不精确的结论;需要较长时间,对象易流失,研究结论的可靠性被削弱;所以,最好进行“集体性”的个案研究,可以提高代表性和进行定量分析,也可以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可弥补其局限性。
第六章 个案研究

(三)分析与指导
1.分析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我们现在所确定的个案, 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他们的问题,之后再进行 分析. 所用方法主要有:追因法,临床法,产品分 析法等.当然其他方法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 的.
2.生成策略 教育会诊法是生成有效策略的很好的方法.
3.指导阶段 除运用前一阶段生成的策略外,要充分发挥研 究者的主动性,根据实际状况调整策略.
第六章 个案研究
一,个案研究简介
起源于医学,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 于社会科学研究,后逐渐成为教育科学研究 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的对象是单一的,典型的个人,机 构或团体. 个案研究又被称为"解剖麻雀法",可见它 是非常适合于我们教师团体使用的一种研究 方法.
(一)个案研究的概念
(一)追因法 (二)追踪法 (三)临床法 (四)产品分析法 (五)教育会诊法
教育会诊法
基本程序(巴班斯基): 1.确定会诊目的; 2.确定参加者; 3.由主持者详细说明被诊者情况和自己的看法; 4.集体讨论,交换意见; 5.为被诊者做出鉴定,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 6.根据鉴定材料教师进行自我分析,提高教育教 学能力.
以单一的,典型的个例(可以是个人,机构, 团体,事件)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种研 究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进行深 入细致地研究的过程.
(二)个案研究的特点
1.研究对象具有个别性和典型性; 2.研究内容具有全面性和深入性; 3.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 4.研究背景的自然控制.
二,个案研究的具体方法
三,个案研究的 1.某些方面有显著的行为表现; 2.与这方面有关的测量评价指标与众不同; 3.教师,家长等主要关系人都有类似的印象和 评价.
(二)收集研究资料
个案研究

练习:
仔细阅读“培养后进生交往自信心的个案 研究”见课本P131——136。
二、研究目的与重点
(一)目的:探讨随班就读的教育方法,提 高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 (二)研究重点: 1.诊断教育问题的成因; 2.寻求有效教育的对策;
三、研究的步骤、内容与方法
(一)诊断阶段
1.用测量法、观察法、访谈法确定研究对象,即确定Y 同学不同于常人的表现; 2.详细、准确、全面收集Y同学个案资料,用分析、类 比等方法对Y同学进行现状评定; 3.整理分析资料; (二)指导阶段 1.寻求解决Y同学的教育教学方面存在问题的对策; 2.制定指导计划; 3.对策实施步骤 (三)追踪评估研究阶段 1.阶段评估:指导后的效果 2.调整指导方案
3.调查及检测结果分析
根据各项测验结果,课堂行为观察及与家长、班 主任、任课教师、学生本人会谈情况,简单分析 如下: (1)Y同学智力商数低,适应能力较差,属明显 弱智。造成弱智的原因是婴儿期持续高烧造成轻 度脑损伤所至。但也不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 (2)由于智力低下,接受力差,造成学习困难; 又因学习障碍多,经常遭受挫折和失败,得不到 成功的体验。因而厌学且形成诸多不良习惯,尤 其是造成了心理上的自卑和情绪障碍。结舌和紧 张症也与此有关。
(3)通常采用的“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教 学进度和家长强制性的辅导方法均不适合Y 同学的学习需要。教师和同学的冷落态度 也是重要的消极影响因素。 (4)尽管两次留级,但由于第一次留级后 一直把他当作旁听生看待,因此,几乎没 学什么知识。知识漏洞大,需大量进行补 课。
三、教育的措施和效果 (一)教育的具体措施 1.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接纳环境。 2.改进教学方法,满足Y同学的学习需要。 3.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促 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 4.进行语言行为矫正。
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case study)指采用各种方法,搜
集有效、完整的资料,对单一对象进行深入细 致的研究过程。通常个案研究是对特定的人、 事、物所进行的描述和分析,研究对象可以是 一个人、一个机构、一个社会团体等,资料搜 集可以采用查阅档案记录、问卷、测验、访谈、 观察等方式。 个案研究一般都采用评判法进行,即以系统的 方式对个体、个别事件或案例作深入的研究调 查,结合主观评判试图用推理方式解释、分析 所收集来的事实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 策略。
THANK YOU!
教育教学研究历来重现个体的发展和个别差异,通过个案 研究可以详细地描述个案特征,有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 以个案的具体实例来解释和说明某种抽象的理论和观点, 为进一步证实理论或假设提供依据;
验证某一种治疗方案或辅导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解决某类 问题提供操作性的策略与步骤; 个案研究信息的累积有助于对事物总体的归纳,可以为以后的研 究分析、理论概括做好准备。 在可能的情况下,试图将个案研究结论适度地推广到更大的同 类群体中去,发现或描述个体或事件的总趋势;
个案研究是针对单一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的 特殊事件,广泛系统地收集有关资料,从 而进行系统的分析、解释、推理的过程。 狭义的个案研究是指对单一特定的人、事、 物所作的描述、分析或报告。 广义的个案研究可界定为:采用各种方法, 收集与研究问题相关的资料,对单一个体 或一个单位团体作深入细致研究的过程。
个案研究的含义
个案研究的意义
个案研究的应用范围
在教育研究中,个案研究往往适用 于对不良问题的研究或对某些难以 重复、难以预测和控制的事例进行 研究,如学生辍学、学业失败、家 庭破裂、道德不良、青少年犯罪等。 也适用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人格 偏差的诊断研究和矫正研究。
个案研究

二、主要心理问题分析 通过几个月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黎明与人交往时最主要的表现是:自卑 心理、孤独心理、压抑心理。这三种心理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父 母期望值过高通过家访我了解到黎明的父母都属于聪明能干的人,他们在工作 上都很成功,对黎明的要求很高,希望他成绩优异,出人头地,为父母挣面子。 但年来,黎明的成绩一直很不理想,让他们很失望。但他们又不能接受现实, 还为黎明请了一个大学生做家教老师,仍然希望黎明能提高成绩,为他们家争 光。而这年来是黎明的童年最重要的阶段,也是他性格、交往意识的形成期。 他需要父母爱护、关心,需要父母设身处地、从他的角度提要求,需要父母对 他的各个方面进行指导。而黎明的父母不针对孩子的实际,一味地提出高要求, 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与需要。这一切使得黎明长期处于孤独之中、高压之下、悲 观之间,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心,缺乏理解,心理负担过重,造成其性格的 缺陷,形成自卑、压抑心理。 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由于黎明总是达不到 父母最起码的要求,他们倍感丢面子,对黎明的教育方法非常粗暴,只是单纯 的打骂,很少有耐心地说理与交谈。
第三节 个案研究的方法
四、产品分析法 在教育研究中,通过分析教育活动产品既 可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技能、熟练程 度、情感状态和知识范围等;也可以了解 教师的工作方法,可以看出教师是否贯彻 了量力性、系统性、巩固性等教学原则, 教师的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等;还 可以了解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如 何,学校的工作质量如何等情况。因而运 用产品分析法可以全面了解研究对象在教 育活动中的状况。
第一节 个案研究概述
四、个案研究的局限性 1. 由于个案研究的对象数量较少,其代表性受到影 响,因此,难以从个案研究中得出普遍性的规律 和结论,而且依据个案研究得出的研究结果的适 用性也常常被人怀疑。 2.个案研究一般只能揭示对象的类型特征,常常是 定性的分析,尚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其分析的 方法也难以标准化,容易做出主观的不精确的结 论。 3.个案研究中的个案追踪研究需要较长时间,需要 研究对象的长期合作,部分研究对象的流失也会 给研究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其研究结论的可靠 性常常削弱。
名词解释个案研究

名词解释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或检视一项特定议题而进行的具有研究价值的研究。
它是一种研究手段,属于实证研究的一种方法。
个案研究的重点是关注某个具体对象或事件,通过对个案的研究和分析,来更好地了解问题和现象,以及识别其中潜在的因果关系。
个案研究可以是关于单一个案的,也可以是关于少数个案的,其目的是分析背后的因素和机制。
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访谈,抽样等方法对个案进行深入研究,以扩大对该议题的理解。
个案研究可以综合各种研究方法完成,由于关注点更为具体,因此其结论也更可靠。
个案研究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特定情况下其他观点或决策,它们也被用来验证发展中的理论或模型,甚至有助于研究人员发现新的理论或模型。
综上所述,个案研究是一种通过对个体或少数个体的研究来探究并理解事务的一种研究手段,通常可以帮助研究者实现更深入的理解,以便它们准确地预测相关问题和因素,同时也是验证和发现新理论发展的重要工具。
社会工作——个案研究

社会工作——个案研究(一)概念个案研究是对单个对象(如家庭、团体、机构、社区等)的某项特定行为或问题进行的整体和深入的研究。
它偏重于探讨当前的事件,强调对事件的真相、原因等方面作深入、周详、历史的考察,了解其详细状况、发展过程及与社会场境的联系,提出处理问题的方法。
寻找原因、提出策略、建构理论、协助发展和提升绩效是其目标。
(二)特点个案研究具有以下4个特点。
1.凸显研究的“对象”维度观察法和访问法虽然也可以关注单个对象,但是主要体现观察或访问的单类技术,从而较多地展现研究的“方法”维度品性。
与观察法和访问法不同,个案研究作为一种研究,则更多地体现研究的“对象”维度品性,强调研究对象的个别性。
2.技术和资料多元化个案研究旨在全面了解研究对象,研究者可以进行多角度测量,针对多类相关主体,运用多种工作技术(如访问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横剖研究,纵贯研究),记载多方面资料。
访问记录、观察记录、个人文稿、官方文献、新闻报道、他人评论等都是其重要的资料载体。
3.研究步骤不甚严格由于可以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难以仅仅参照某种方法的操作步骤进行各项工作。
因而,不拘时地成为其步骤特征。
4.资料详尽深入由于横向研究和纵贯研究均可运用且具体方法较多,个案研究应该比单一方法所得资料更具广度,也更加详尽。
与此同时,由于可以使用历史视角把握生活史及有关文献,且在过程中注重对象的主观感受,因此其资料也比较深入。
(三)一般步骤个案研究包含确定研究对象、获准进入、取得信任和建立友善关系、收集资料(观察和访谈为主)、整理和分析资料、报告研究结果等。
上述内容可以归入定性研究的相应阶段。
“确定研究对象”需要仔细了解其相关背景,然后根据相关性、可行性等因素进行对象选择。
这些工作可以视为研究准备。
“获准进入”到“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过程可以归于收集、整理和分析阶段,在此过程中,资料的获取、梳理和探究是相互衔接并应融为一体。
“报告研究结果”则是研究总结的工作内容。
个案研究名词解释

个案研究名词解释个案研究是指对一个特定的个人、小组或组织进行详细的观察、调查和分析的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旨在深入了解个案的特征、行为、动态和关联性,并通过详尽的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为理论建设、实践指导和政策制定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和实证依据。
个案研究的核心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深度研究。
个案研究注重对个案的全面、深入的观察和描述,通过对个案进行长时间的跟踪和细致的观察,旨在发现和理解个案内在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
2. 详实数据。
个案研究依赖于丰富、详实的数据收集,包括面谈、观察、文件分析等多种方法。
通过多元数据来源的整合,可以形成全面而具体的个案信息,有助于对个案进行综合分析和解读。
3. 多视角分析。
个案研究不仅关注于个案的自身特征,还会考虑个案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和影响。
因此,个案研究在分析和解释个案问题时,需要运用多种观察、理论和研究方法,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视角。
4. 理论建构。
个案研究不仅仅是描述个案的过程,更强调对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机制的理论建构。
通过个案研究的数据分析和综合,可以发现、建立和验证理论模型,使理论更贴近实际、更能解释和预测个案行为和发展。
个案研究在教育、心理学、社会科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个案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出一些通用规律和特殊情况,为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改进提供实证支持。
同时,个案研究还可以帮助个案的相关当事人进行问题解决和干预指导,提高个案的适应性和发展潜力。
总而言之,个案研究是一种深入、详实、多视角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个案的观察、调查和分析,旨在揭示个案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为理论发展、实践改进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启示。
第六章个案研究法.

(4) 模型分析。
以学生制作模型为分析对象的一种作品 分析法。 模型作品分析的内容包括制作 原理的掌握程度,模型的创意水平、部 件及其关系的协调程度、材料性能价格 比、模型的综合性能水平及外观感。
(5) 手工制品分析。
以学生的手工制作品为分析对象的一种 作品分析法。 手工制品的分析内容包括: 材料与形式对主题的表现水平,部件质 量及其关系的合理程度颜色搭配的协调 程序,作品细节的表现程度,作品的外 观等。
(2)临床法应用的一般过程
①由教师、父母或学生本人提出具体的行 为问题或学习问题需要帮助,然后观察 他的行为。 ②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教育测量情况、 同伴评价、家庭情况,以及该生在各种 环境中的表现,明确当前的情况。
③根据这个学生的发展史、学校记录和家庭历史 等材料,了解其过去的历史。找出行为的一贯 性。 ④根据可能的假设设置处理方案。 ⑤根据初步处理的结果判别假设是否正确,是否 需要修改或者必须完全推翻。 ⑥为了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一般宜用实验法再加 以检验。
二、个案研究的具体方法及其实施
教育个案研究可以根据研究目的、
对象、内容的不同,采用追踪法、 追因法、临床法、作品分析法等 具体的个案研究方法。
1.追踪法
个案追踪法就是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连续 跟踪研究单个的人或事,收集各种资料, 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 法。
追踪研究方法尤其适用于以下三种
个案研究范例
研究主题:童年早期的多重人格的个案研究。 一、确定研究对象 1.个案姓名:王XX,性别:女,年龄:8岁,就学 年级:小学三年级。 2.问题简述:该生父母陈述,女儿脾气坏,不听话, 学习差,常有与别的孩子不同的行为,令人无法理 解(如有时对父母说话时,突然像换了一人似的), 可能脑子有毛病。
个案研究法

(三)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个案研究作为一种教育研究的方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但并不是完全孤立的。
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甚至进行实 验(准实验)、观察、调查等。这就说明个案研究往往是多种 研究方法的综合。当然,个案研究也可以贯穿在其他的研究方 法中。
(四)研究过程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 例如:对个别智力超常儿童的研究
➢ 如对某个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 • 他是否经常有些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 • 在创造力测验上的得分是否高于常人; • 教师和家长等对该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诸如脑子活、常提怪问
题等是否有较深的印象,能否举出一些事例等. ➢ 个案研究的典型性就是要通过对该个案的调查研究,找出它与
• (三)有助于教师开展集体教育工作 个别中蕴含着一般 ,特殊中反映着普遍。通过个案研究,
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整个班级或年级的情况,从而更好地 开展集体教育工作。 • (四)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
通过对个案的辅导,帮助教师不断总结一些积极的教育 措施的实施经验,从而得出对以后教育工作的有益启示。
四、个案研究的局限
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从主观上分析:内在的动力,如动机、态度、情感、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2.从客观上分析:教育、社会环境、家庭等与学生的生理、 心理以及学生的成长、发展存在哪些相适应或不适应的地方, 并找出这些适应或不适应的矛盾关键之所在; 3.从个案行为结果各种现象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分析了解影响 个案的各种因素。
(五)追踪指导研究
➢ 个案研究涉及的变量多,对象复杂且变化快,在施行个案 指导措施以后,还要继续追踪研究,以检查用于指导的那 些教育措施是否有效。
➢ 若指导有效,特殊行为已经改正,个案研究工作就算告一 段落;
个案研究的分类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评析

2、依据研究方法划分
根据研究方法,个案研究可分为定性个案研究和定量个案研究。定性个案研 究以深入访谈、观察和文献分析为主,强调对个案的深度理解和发展过程的描述。 定量个案研究则采用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如问卷调查、测验和实验等,注重 数据的实证支持和因果关系的探究。
二、个案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 用现状
4、研究者和参与者的关系:研究者与参与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和互动程度可 能影响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方面因素,确 保研究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5、结果的推广和应用:在总结研究成果时,要充分考虑其可推广性和应用 价值。
参考内容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Web文档的数量和种类急剧增加,如何有效地对Web 文档进行分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贝叶斯分类器是一种基于概率统计的分类 方法,在Web文档分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次演示将对贝叶斯分类器的原理、 实现细节、优缺点进行评价,并探讨其未来在Web文档分类中的应用前景。
1、研究目的和问题: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如果需要 深入了解特定个体或情境,个案研究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方法。
2、数据收集和分析:在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研究问题的复 杂性和个案之间的差异性。同时,尽量避免研究者主观意志对结果的影响。
3、研究时间和成本:个案研究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因此在研究过 程中要充分考虑时间和成本因素,避免浪费资源。
贝叶斯分类器是一种基于贝叶斯定理的分类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每个类别 看作是一个高维空间中的一个点,每个维度代表一个特征。分类时,将待分类项 看作是高维空间中的一个点,根据各类别所对应的高维空间中的位置,计算待分 类项属于各个类别的概率,将待分类项划分到概率最大的类别中。
如何做个案研究

第二章个案研究内容提纲:什么是个案研究·什么状况下适合采用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旳有关问题·个案旳选择·能从个案研究中得出普遍性结论吗·个案研究旳边界·个案研究措施旳长处·个案研究措施旳缺陷·自测表个案研究个案研究通过重点研究一种(或少数几种)特殊现象旳实例,对在特定状况下发生旳事件、关系、经历或过程进行深度剖析。
个案研究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研究,特别是小规模旳研究。
研究者在选择个案研究方略旳同步,也选择了一系列有关旳观点和偏好,这两者结合就形成了个案研究与众不同旳特点。
旳确,个案研究旳许多特性可以在其他措施中找到,这些特性未必是该措施所独具旳。
然而,当这些特性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社会研究中一种普遍使用旳措施。
采用这种措施开展研究,在设定研究方向和制定研究计划旳时候有其自身旳基本原则,它旳基本原则同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旳基本原则有所不同。
一、什么是个案研究1. 聚焦单一事例首要旳一点,也是界定个案研究特性最有争议旳一点,就是它只关注所要研究旳单一事例。
有时,研究者也会使用两个或更多旳事例,但是,基本上,个案研究只聚焦于个别而不是普遍旳事例上。
因此,个案研究措施与群体研究措施相反,它集中精力在一种而不是多种案例上。
进一步调查那些有广泛含义旳个别案例有也许从中得出许多深刻旳见解,重要旳是,它无需像调查法那样,对大量事例进行研究。
个案研究旳目旳就是透过特殊现象来解释普遍旳道理。
2. 深度研究要获得有价值旳、独特旳见解,依托旳是可以运用一种不同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优于)其他也许使用旳措施来研究事物。
个案研究可以做到调查研究一般所做不到旳细节性研究。
当研究者做出战略性决定,尽他所有旳努力去研究一种事例时,显然会有更大旳机会进一步探究更多旳细节,发现泛泛研究所不能得出旳东西。
3. 注重关系与过程社会背景中旳关系与过程是互相连接和关联旳。
要理解一件事情必须要理解许多其他旳事情,更重要旳是,要理解多种不同旳部分之间是如何连接旳。
第九章 个案研究法

第二节 个案研究的操作
三、个案研究的方法
(三)临床法 2.临床法应用的一般过程 (1)提出存在的具体问题。 (2)根据各种测量情况、他人评价情况、家庭情况和当事人的现实表现等,明 确当前存在的具体问题。 (3)探寻当事人存在问题的具体原因。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其他方面的? (4)根据可能假设设置处理方案。 (5)根据初步处理结果判别假设是否正确,是否需要修改或推翻研究方案。 (6)可以结合实验法进行研究,以便提高研究的科学性。
第二节 个案研究的操作
三、个案研究的方法
(一)追踪法 1.个案追踪法的适用情景。 (1)探索发展的连续性。如陈鹤琴对自己孩子808天的个案观察。 (2)探索发展的稳定性。如研究智商的稳定性问题,就要从儿童直到成年。 (3)探索早期教育对其以后影响的研究。如单亲家庭儿童成长发展研究。
第二节 个案研究的操作
三、个案研究的方法
(一)追踪法 2.个案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的基本步骤 (1)确定追踪研究的课题。如,某学生特殊创造才能的追踪研究。 (2)实施追踪研究。 (3)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并作出合理评价。 (4)提出改进个案建议。
第二节 个案研究的操作
三、个案研究的方法
(二)追因法 追寻和探究现象的原因。包括5个部分: 1.确定结果和研究的问题。如某校某班某门课程教学质量特别高。 2.假设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如教学方法、师生关系、学生主动性等。 3.设置比较对象。如同一教师所教授的另一个平行班的成绩怎样? 4.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对比。如比较这两个平行班的具体差异的因素。 5.检验结果。如进一步验证前面结果,必要时可以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第一节 个案研究法概述
一、个案研究法的内涵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1.什么是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
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
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
个案研究是特别适合实习生使用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
由于实习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是放在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上,开展大规模的教育调查和严格控制实验,往往有一定的困难。
而个案研究的对象少,研究规模也较小;同时个案研究一般都是在没有控制的自然状态中进行的,也不要在一段时间内突击完成。
实习生可以抓住一两个典型的学生,结合教学、教育工作实践进行研究。
2.个案研究的具体方法及其实施个案研究究竟应当如何展开?根据研究目的、对象、内容的不同,大家可采用追踪法、追因法、临床法、作品分析法等具体的个案研究方法。
(1)追踪法个案追踪法就是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连续跟踪研究单个的人或事,收集各种资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
追踪研究短则数月,长达几年或更长的时间。
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陈鹤琴对他的长子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追踪研究。
个案追踪研究的实施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确定追踪研究的课题研究者首先要明确追踪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和教育工作中要善于发现某一方面具有典型特征的学生或事例作为追踪研究对象并明确要对学生或事件的哪些方面进行了解。
②实施追踪研究追踪研究一定要紧紧围绕课题确立的内容进行,要运用规定的手段收集有关的资料,不能让重要的信息遗漏,也不能被表面的现象迷惑。
追踪研究需要较长时间,研究者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③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对收集到的各种个案资料,要进行细心的整理和分析,作出合理判断,揭示出个案发展变化的特征和规律。
④提出改进个案的建议研究者要根据对个案追踪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提出改进个案的建议,指导和促进个案的发展。
(2)追因法追因法是先见结果,然后根据发现的结果去追究其发生的原因。
个案研究——精选推荐

个案研究上篇个案研究基本理论第一章个案研究概述第一节个案研究的基本概念俗话说,一滴水中可以看到整个太阳,一粒沙中反映出整个世界。
个案研究法就是这样一种通过研究个体反映总体的方法。
它是以某个具体的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解剖麻雀的方法,考察其具体的状态、发展变化的过程,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作为研究相同、相似或相对的问题的范本或借鉴。
这样被考察的具体单位就是一个个案,它可以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包含若干人数的特殊群体(这时候整体就形成了一个个案);它也可以是一种事物,如一所学校,或者一种特殊的现象,如一所学校的某项教育措施。
从研究手段上来说,个案研究其实就是一种调查研究的方法。
第二节个案研究的对象和类别青年骨干教师\中小学特级教师\先进教研组\优秀学校\薄弱学校\研究的目的:寻找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探究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探求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促进机制、保障机制、青年三节个案研究的优点、作用和局限性个案研究法的特点1.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个别的,但不是完全孤立的个别,是某一种整体中的个别。
因而埘这些个别对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个体和整体的某些特征和规律。
个案研究的目的固然是为了了解把握某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但也是通过个案研究,揭示一般规律。
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对少数儿童的个别谈话,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
当然,我们也要处理好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个别虽然反映某些一般的特征,但个别毕竟不等于一般。
因此,不宜机械地把个别推广到一般中去,要谨慎思考和分析,以免犯以个别代替一般的错误。
另外.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的个别,应具有与众不同的典型性,因为不具有典型性的个别是没有研究价值的。
作为典型的个案研究应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在某些方晰是否有显著的行为表现;第二,与这方面有关的某些洲量评价指标是否与众不同;第三,教师、家长等主要关系人是否都有类似的印象和评价。
2.研宄内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个案研究的对象相对单一、量小,这就保证了研究者在时空上有条件对研究对象进行多方位、多层面和多维度的研究。
第六章 个案研究

二、个案研究法的基本步骤
(一)确定研究对象 几类学生是重点: 学习困难的学生;行为不良的学生;情 绪障碍的学生;最好的学生和最差的学 生;有显著特殊行为的学生
(二)历史资料的收集 与分析
1、个案资料的内容 (1)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 (2)个体身体健康资料 (3)个体成长及心理发展资料 (4)个体家庭背景资料 (5)个体当前问题资料
二、个案研究法的应用范围
在教育研究中,个案研究往往适用 于对不良问题的研究或对某些难以 重复、难以预测和控制的事例进行 研究。
三、个案研究法的特点
(一)研究对象的单一性 (二)研究目的的针对性 (三)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四)研究内容的精细性 (五)研究时间的长期性
四、教育个案研究的意义
(一)能为教育对象提供有效的帮助, 有利于因材施教 (二)能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特殊案 例,丰富研究内容 (三)能有效揭示典型、特殊教育现象 或对象的特点和规律,促进教育科学的 发展
(五)教育会诊法 在教育教学中,教育理论工作者会同班 主任、科任教师以及家长,运用教育科 学理论,分析研究学生的生理、心理特 点,提出教育措施 的具体方法。
教育会诊法的基本环节:
1.明确会诊的目的 2.确定会诊参加者。 3.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详细说明对某个学生的看法, 并列举理由 4.组织集体讨论,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5.共同为学生作出鉴定,确定学业不良和品德不良的 主要原因,提出预防和克服的有效措施 6.根据鉴定材料,对教师集体活动作出自我分析,改 进教育教学工作。
(四)产品分析法 研究者通过研究对象的作业、作品、日 记等的分析,去了解其心理活动特点和 规律的方法。
分析的对象:
1.反映一个地区或一所学校的教育工作情况的 材料。如指示、计划、通知、总结、报表、会 议记录、规章制度、日志等。 2.反映教师教育教学的工作情况的材料。如教 师工作计划、考察报告、教学工作总结、教研 组会议记录、听课笔记、作业批改情况。 3.反映学生学习、知识、思想、心理状况等的 材料。如日记、作文、书信、试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个案研究模式要探讨个案研究模式,关键是要了解何为“个案”。
对很多人来说,“个案”这个词耳熟能详,生活中也会常常遇到。
但是要在研究的范畴内,对“个案”进行明确的定义并非易事。
科学研究中的个案,必须是一个界定清楚的对象,而非过程。
这个对象可以是一个个体,也可以是一个群体,比如一个家庭或社会团体。
有时甚至可以是一个机构,比如学校和医院。
个案研究可以定义为,使用任何适当的研究方法对个案展开的细节性研究,其常见研究目的是对个案的特征做到尽可能充分的理解。
六个质性研究模式中,个案研究是历史最悠久的一个。
大名鼎鼎的达尔文物种起源研究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其实都在使用个案研究的方法。
1 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研究中的芝加哥学派,将个案研究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化城市中社会问题的研究,主张研究者多进行实地考察,对社会问题给予更深入和全面的描述。
这些研究理念对后来其他领域的研究影响深远,也使个案研究方法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许多突破性进展,都是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获得的。
就应用语言学领域而言,很多已经被大家广泛认可的理论,其实都源自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进行的一系列个案研究。
比如,著语言学家韩礼德曾经以自己的儿子Nigel为观察对象,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语言习得研究。
( Halliday, 1975)其后不久,韩礼德开始建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体系。
其中的很多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都同这项个案研究中的发现有密切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说明个案研究的特点和类别,我们先来看一个应用语言学个案研究的实例。
一、个案研究实例:柬埔寨难民在加拿大的第二语言学习过程该研究由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帕特丽夏·达夫(以下称“研究者”)完成,项目于1986年开始,持续近两年半时间。
(Duff,1993)研究对象吉姆是时年28岁的柬埔寨难民,研究开始时移居加拿大仅有两个月。
吉姆在研究者生活的社区派发报纸,两人由此结识。
和吉姆认识一段时间后,研究者萌生了开展…项第二语言学习个案研究的念头,并在吉姆同意的情况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
吉姆的人生经历坎坷,15岁就因为柬埔寨的内乱而辍学,之后辗转于越南和泰国的难民营。
他的英语学习经历断断续续,在柬埔寨和泰国难民营中都曾经短暂地学习过英语,在项目开始前已经有了基本的交流能力。
但是吉姆讲的英文句子支离破碎,有很多语法和发音上的问题。
在移居加拿大后,吉姆参加了由加拿大政府主办的英语强化课程,加享大的语言环境也使吉姆有了更多使用英语的机会。
该项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两个。
一个目的是观察吉姆使用的英语,怎样完成从话题主导型表述到主语主导型蠢述鳆技化。
这主要是考虑到吉姆的母语高棉语同很多亚洲语言一样,是话题主导型的语言。
另一个研究目的是观察吉姆完成不同的表达任务时,语言能力有何差异。
为了实现这两个研究目的,研究者不定期地和吉姆见面,谈论一些预先准备的话题,借此观察其英语学习的进展。
谈话的内容包括吉姆的个人经历、柬埔寨的神话传说等。
除此之外,研究者还要求吉姆完成一些有特定目的的语言活动,如图案讲解和图形顺序描述。
每次谈话和活动的内容都进行了录音,并转录为文字资料,供进一步分析之用。
研究共收集了36小时的谈话录音,生成了数百个供分析用的文本。
在对研究资料进行细致分析后,研究者发现吉姆的英文水平提升缓慢,很多语法问题一直没有明显的改善,话题主导的表述习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没有多大的改变。
英文中常用的由形式主语it. there引导的句式,在吉姆的英文表达中比例始终很低。
研究者认为吉姆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主要是由于他学习英语时已是成人,母语的影响力非常强大。
但研究者也注意到,吉姆的英文仍在不断进步,没有彻底化石化。
而且,在完成一些目的性较强的表述任务时,吉姆的语言能力表现得较强。
根据这项个案研究,研究者推测其他具有同样或近似背景的柬埔寨难民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应该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过于注重研究对象的语言能力,没有对其生活环境和个人经历对语言能力的影响给予更多的关注。
同时,她也认为没能对吉姆进行更长期的观察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者和吉姆一家发展了很好的个人友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有来往。
研究者在个案研究领、域成绩卓著,她的著作《应用语言学个案研究》(Case study research in applied linguistics 的专著。
上述的个案研究实例是她早期进行的研究之一,对其后来开展和指导同类型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是,以现在的研究水平来衡量,这项研究有很多明显的不足之处。
选用该项研究作为个案研究的实例,也是希望读者能够在自己的研究中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二、个案研究的特点和类别(一)个案研究模式的主要特点我们在第一章罗列了质性研究的主要特征。
除了具有这些质性研究的共同特征,个案研究模式还有一些自身的突出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整体性、独特性和启发性。
整体性是指个案研究强调将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多方面的描述。
不同于质性研究的其他模式.个案研究不强调案例和现象之间的相互比较,而是希望在较为完整的情景脉络中,充分掌握研究现象本身的特征。
在上述研究实例中,吉姆各方面情况都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并成为研究关注的问题。
但是我们也看到,该研究过分重视语言能力本身,多多少少忽略了吉姆作为一个个案的其他特征。
事实上,吉姆在英文发音和词法方面都存在问题,这些问题自然会影响到他的语法能力。
如果能在这两个方面进行一些探讨,研究就会变得更完善,解释力也更强。
换句话说,研究实例没有充分体现个案研究的整体性特点。
在开展个案研究之前,应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和语吉的各方面特征,有通盘的考虑。
独特性是个案研究模式最突出的特点。
个案研究主张每个研究对象都是一个独特个体,每个独特个体都有其独特性质。
正因如此'研究者必须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经验世界,而且在将研究结论推广到其他情景时,要格外小心。
在研究实例中,研究者曾经认为吉姆的英语学习经历可以反映出具有相同经历的柬埔寨难民的一些共同特征。
事实上,吉姆的个人经历和语言学习过程是无法复制的。
即便是拥有同样的背景与经历,也未必意味着或表现出同样的第二语言学习特征。
每个人的语言天赋和心理素质大不相同,这些都会影响到语言学习的成效。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汉语学习者呈现一种多元化特征,他们的年龄、语言背景、学习环境乃至学习动机都有巨大的差异。
个案研究的方法非常适合揭示不同类型学习者的特质,但是研究的发现很难推广到其他类型的学习者身上。
这一点在开展有关研究时需要特别注意。
个案研究模式也是深具启发性的研究方法。
很多个案研究的成果果激发了新的研究思路,引发了更大规模的研究,甚至建构起了新的理论。
比如对爱因斯坦大脑结构的个案研究,揭示一些其不同于常人的结构特征,由此引发了大规模的大脑结构对比研究。
20世纪70年代,研究人员对美国加州女孩Genie进行了长期和细致的个案研究。
( Curtiss,1977) Genie 因为不幸的家庭境遇,13岁时还没有。
掌握自己的第一语言。
研究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帮助Genie学习语言,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这项个案研究的成果,实际上对语言学习关键期假设提出了挑战,证明人在所谓关键期之后仍然可以学会语言。
这项研究引发了很多关于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也提示研究人员对已有的语言习得理论进行修正。
由于汉语的独特性,很多同汉语习得和学习有关的理论尚处在建设阶段。
个案研究的方法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好的研究切入点,对已有理论进行完善和提高。
(二)个案研究模式的主要类别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个案研究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类,即个案的数量和研究的具体目的。
本节的个案研究实例只涉及一个研究对象,可以称之为单一个案研究。
与之对应,个案研究中也可以使用多个研究对象,称之为多重个案研究。
单一和多重个案研究并无优劣之分,只是为了满足不同的研究需要。
当一个研究对象就可以满足所有样本选取条件时,单一个案研究就可以让研究者详尽了解个案的本质。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单一个案研究不足以回答所有研究问题,研究者就会同时选择多个个案,进行有关研究资料和信息的收集。
相较于单一个案研究,多重个案研究也有其优缺点。
个案研究中研究对象的选择,主要是依据其独特性。
当研究者决定选择多个研究对象时,就意味着要在研究对象的独特性上打折扣。
选择多个研究对象还意味着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收集更广泛的资料。
但是多重个案研究有利于研究者在不同个案之间进行对比,揭示个案差异,还可以通过归纳法揭示较大群体的整体特征。
可以说,单一个案研究凸显研究对象的独特性,而多重个案研究则有利于提升研究的整体性。
有一个趋势值得大家注意,多重个案研究越来越为应用语言学研究所青睐。
以该领域内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为例,过去五年发表的质性研究报告中,使用多重个案的研究数量,已经大大超过使用单一个案的研究数量。
出现这种趋势有两个原因。
首先,应用语言学研究不同于社会学、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该领域的部分研究者深受生成语言学重视逻辑和推理的影响。
很多研究者为了加强其研究的客观性和逻辑性,主动地采取了加大样本数量,引入量化分析等方法。
其次,语言现象的复杂性和体系性,能够在多个研究对象身上体现得更为清楚。
个案研究还可以按照研究目的分为本质型个案研究和工具性个案研究两大类。
( Stake,1995)第一种研究类型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建构新的理论,而仅限于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
第二种研究类型与之相反,其主要目的是透过特定案例的研究,来揭示某一现象的本质。
也可以说,研究对象本身往往不是研究兴趣所在,而是在建构理论的过程中扮演着附属性的角色。
工具性个案研究越来越为应用语学研究所重视。
道理很简单,研究人员都希望自己的研究不只是停留在个案本身的描述,最好能够形成有更大价值的理论体系。
这或许不是最合理的发展方向,但确实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现状。
如果我们把个案研究的两种分类方法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到表3-1。
如表3-1所示,两种分类方法相叠加,可以形成四种主要的个案研究形式。
以目前的情况看,第四种越来越受到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青睐,语言教学研究尤其不主张用单一个案来进行工具型研究。
三、个案研究模式适合解决的问题作为一种非常关注研究对象的研究模式,个案研究非常适合解决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同语言学习者有关的各类问题。
这类问题包括学习者的学习历程、语言背景、社会身份和学习动机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这里只能讨论几个最为常见、也是研究者比较关注的问题。
为了使这些问题更具体化,我们使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的实际例子加以说明。
问题一:为何一部分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在一定阶段就停滞不前,而另一部分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则不断提升?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学生会很快出现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