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研究
市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绩效评价
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关注 和推广。
目前,我国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尚处于发展初期,但随着政府支持力度加大、社会力量参与增多以 及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发展前景广阔。
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收集数据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 ,确保数据质量和可靠性。
选择评价方法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如模糊综 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数据来源
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数据来源于多个方面,包括老年人满意度调查、养老服务提供者的自评报告、社区管理部门的 统计数据等。
数据处理方法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绩效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加强员工培训
定期为员工提供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训,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 和能力。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营造良好的工作 氛围。
鼓励员工创新和进步
建立创新奖励机制,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性想法和建议,促进个人和 团队的共同成长。
创新服务模式和拓展市场
01
02
03
创新服务模式
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群体 特点,开发新的服务项目 和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 需求。
拓展市场
加强市场调研和分析,了 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 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和业务 领域。
加强合作伙伴关系
与相关企业和服务机构建 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 开发和推广新的服务项目 和产品,实现互利共赢。
06
CATALOGUE
研究结论和展望
04
社区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的探讨
社区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的探讨社区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其管理效率、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质。
为了提高社区管理效率,许多政府和社区管理机构开始采用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估方法。
本文将聚焦于社区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
一、社区绩效管理的意义社区绩效管理是指通过制定绩效目标和对绩效指标的量化评估,从而优化社区管理流程,提高整体管理效率的过程。
它能够优化社区管理的几个方面:1.提高管理效率在绩效管理的框架下,每个部门和个人都设置了明确的绩效目标和指标,使得大家能够将工作重点集中在与绩效目标相关的事项上,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避免资源的浪费。
2.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绩效评估,可以看出社区每个部门的绩效表现,进而判定哪些部门需要得到更多资源支持,哪些部门需要调整和改进。
这对于优化资源的安排和分配非常重要。
3.提高服务质量社区的服务质量对居民的满意度至关重要。
绩效管理和评估的实施使社区管理机构能够监控和评估服务质量,并充分利用信息系统,针对反馈的问题进行改进,以提升整体的服务质量。
二、社区绩效评估的指标社区绩效评估是指在绩效管理的框架下,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评估,从而判断社区管理的水平、团队和个人表现及所需资源的优先级。
社区绩效评估需要制定绩效评估指标,其内容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效益社区管理的经济效益,是社区普遍关注的重要因素。
其评估指标包括:收入、资产规模、管理成本等。
2.效率和质量社区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是居民关心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其评估指标包括:效率、服务质量、服务响应速度、满意度等。
3.员工表现社区工作人员的表现也需要得到评估。
其评估方法包括:出勤率、工作质量、员工满意度等。
4.社区形象社区形象也是社区管理需要关注的一个方面。
其评估指标可包括:环境卫生、社区活动等。
绩效评估的指标需要以社区的实际情况为考虑,可以通过对居民的需求进行调查,收集反馈意见,建立反馈机制,对社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从而制定出合适的评估指标。
社区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与政策考量
社区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与政策考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城市社会治理的重要议题,大庆市通过社区改革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开展了有益尝试,在探讨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以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人本价值三个维度为基础设计了大庆市社区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标签:社区;绩效评估;指标一、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意义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社会治理,重点培育优先发展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些思想为我国社会治理指明了发展方向。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城市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以人为本推进社会全面发展,是全国各地方城市建设的重要议题。
大庆市在2012年推进社区改革,撤销街道办事处,建立区政府直接对接的70个大社区。
实现了政社分开、精简机构、依法管理,取得了社会治理的初步成效。
课题组实地走访调研了大庆市会战社区、格林小镇社区、新城社区、平安社区、龙凤社区等五个社区,与社区工作站管理人员、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进行了多次座谈,广泛深入了解大庆市社区改革后机构运行、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等各方面情况。
本文认为,目前大庆市社区服务评估存在评估结果模糊、主观性大;评估“碎片化”,无法评估社区整体绩效;公众评价缺失;人员培训不足等问题。
绩效评估有助于社区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立社区服务绩效评估体系是提升城市社会治理能力基础和前提。
其作用体现在:一是有助于推进城市社区基本服务规范化,绩效指标体系可作为一个基本框架对服务的方向和类别予以规范。
二是有利于促使社区服务部门主动听取公众意见,对公众真实需求保持较高水平的敏感度,可有效改善并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三是绩效评估结果可成为优化资源的依据。
四是能帮助基层社区管理部门明确自身定位,推动政府职能部门和社区服务机构的有效对接和整合。
社区治理的绩效评估方法论研究
社区治理的绩效评估方法论研究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社区治理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然而,如何对社区治理的绩效进行评估却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社区治理绩效评估的目的、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等角度进行探讨。
一、社区治理绩效评估的目的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治理绩效,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评估的核心是“质量”,只有通过对治理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估,才能真正做到提高治理水平,保障群众权益,促进社区繁荣发展。
二、评估指标1、社会公正社会公正是社区治理的核心指标之一。
通过对社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公共资源配置、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评估,了解社区治理是否能够保障社会公正。
2、公共安全公共安全是社区治理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社区卫生环境、消防安全、治安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估,了解社区治理是否能够促进公共安全。
3、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评估社区治理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社区的民主参与、社会公信力、社会稳定等方面进行评估,了解社区治理是否能够促进社会和谐。
4、环保状况环保状况是社区治理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社区环境保护措施、环境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持等方面进行评估,了解社区治理是否能够促进环保状况的改善。
5、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社区治理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社区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就业机会等方面进行评估,了解社区治理是否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三、评估方法1、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评估方法,可以将社区治理绩效分解成若干个层次,通过对每一层次的权重进行评估,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大小,从而得出社区治理绩效的总体评估结果。
2、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评价模型是一种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社区治理绩效进行评价的方法。
通过对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划分并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社区治理绩效的总体评价结果。
该方法不仅可以避免主观性的干扰,还可以全面地反映社区治理的实际情况。
3、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寻找原始数据中的主成分来评估社区治理绩效的方法。
浅谈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绩效评估
浅谈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绩效评估发布时间:2023-01-16T05:45:49.301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9月17期作者:张爱春[导读] 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绩效评估的基本定义入手,了解我国现阶段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评估状况张爱春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610500摘要: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绩效评估的基本定义入手,了解我国现阶段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评估状况,分析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为构建合理有效公平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评估体系贡献力量。
关键词: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绩效评估一、背景情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作为弥补需求缺口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起到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社会福利行业蓬勃发展,因此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不断增多。
如何来管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成了一个关键问题。
想要对机构进行管理,必须要了解机构开展工作中的强项与弱项,需要对机构的工作情况进行有效评估。
运用绩效评估的方法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工作状况进行检验,有助于提高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运作效率,促进社会工作服务事业有序发展。
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评估简介(一)基本定义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是指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和弃婴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机构。
随着社会福利从“专为弱者提供服务”扩大到“为全民服务”,社会福利机构的概念也进一步扩大,实现服务对象的公众化、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和服务水平的专业化。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绩效评估是指评估人员按照评估的目的和要求,采取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评估体系,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效率和效果等指标进行评价和测量,并及时反馈评定结果的过程。
(二)主要作用绩效评估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管理和发展具有多重意义:第一,优化资源的配置。
既然有评估就有竞争,在竞争的压力大必定会促进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不断完善,提高自身的能力。
(完整word版)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民政部社会工作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社会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4)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东理工大学、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深圳市现代公益组织研究与评估中心、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广东省民政厅、浙江省民政厅。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斌、周巍、陆士桢、南燕、李真、陈城、滕爱聪、李进民、王颖。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指南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目标、原则、主体、内容、方法和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财政性资金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评估。
其他资金购买或委托实施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估可参照使用。
2术语和定义2.1社会工作服务socialworkservice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运用专业方法为有需要的服务对象(个人、家庭、社区、组织等)提供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和资源协调等方面的专业性服务,以协助服务对象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提升服务对象适应环境的能力。
2.2社会工作服务项目socialworkserviceprogram为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需求,在一定时间内,运用一定的资源,按照预定的服务目标、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所设计、实施的社会工作服务任务。
3评估目标3.1评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专业服务效果及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
3.2总结社会工作服务经验,提炼社会工作服务技巧,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水平。
3.3作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结项的依据以及为项目购买方确定项目执行方继续承担相关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资质提供依据。
4评估原则4.1客观性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准确反映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投入、运作、产出以及成效方面的实际情况。
4.2专业性原则注重考察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在服务项目中的运用。
4.3系统性原则通过层次化结构对指标体系进行结构化分类,确定各类评估指标的权重,全面、综合地反映服务项目的整体情况。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共享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共享评估指标体系研究1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研究背景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不稳定因素使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形势严峻复杂。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承载了更多的社会治理任务。
但是近年来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出现了与经济发展速度不同步的现象,诸多社会治理失效现象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
同时,随着具有政府责任,社会协调和公众参与的多主体机构的社会治理体系的不断深化,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提高党委领导,政府责任,民主协商,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法治保护和科学技术支持的社会治理体系”社会治理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提出了“建设性社会治理的总体目标”。
党长期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的基础是社会基层。
加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共享能力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
坚持和完善城市基层社会共建,治理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城市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必须认真研究。
基层人民如何共享治理成果,以及成果共享的水平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成为研究的重点。
因此,基于对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以及基层人民对治理成果共享水平的研究,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共享以及共享评估指标呼之而出,并成为当前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在新时期城乡融合发展进程的推进与城市多元主体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不断深入的背景之下,延伸多元主体的基层社会治理内涵,巩固当前阶段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成果,是拓展社会治理格局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在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在当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基础上强调为了“促进城乡群众发展”,治理中的基层治理和自我管理已成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开端。
在2015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中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构建社会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结构”。
进一步上升为“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在2019年举行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围绕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步伐,提升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正式提出了完善共同建设、共同治理、共享治理的社会治理政策,从而开辟了新时期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新格局。
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工作目标与绩效评估
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工作目标与绩效评估社区卫生工作者是为了保障社区居民健康而从事卫生服务工作的专业人员。
他们的工作目标是确保社区居民获得高质量的医疗和健康服务,并提升整个社区的健康水平。
为了评估社区卫生工作者的绩效,必须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并建立相应的衡量指标。
一、工作目标设定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工作目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预防措施:社区卫生工作者应积极推广健康知识,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供预防性医疗服务,以降低居民患病风险。
2. 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社区卫生工作者应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包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急救处理,门诊医疗等。
3. 协调医疗资源:社区卫生工作者应协调整合社区内各类医疗资源,确保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效率。
4. 管理慢性病患者:社区卫生工作者应关注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工作,包括定期随访、指导用药以及提供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指导。
5. 应急响应与健康评估:社区卫生工作者应参与协助应急响应工作,评估疫情或突发事件对社区居民健康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和防控。
以上是社区卫生工作者的主要工作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根据不同社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职责安排。
二、绩效评估指标为了评估社区卫生工作者的绩效表现,国家或地区应建立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绩效评估指标:1. 工作量:评估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工作量,如每天的接诊人数、服务群体覆盖范围等。
2. 服务质量:评估社区卫生工作者的服务质量,包括医疗技术水平、医疗准确性、患者满意度等。
3. 健康宣教效果:评估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健康宣教效果,包括健康知识的普及程度、宣教活动的参与度等。
4. 慢性病管理:评估社区卫生工作者在慢性病管理方面的表现,包括患者的血糖、血压控制率、患者遵循治疗建议的情况等。
5. 应急响应能力:评估社区卫生工作者在疫情或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中的表现,包括协助组织应急工作、及时报告疫情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绩效评估指标,在实际评估中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量化或者定性的评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方法细则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方法细则一、工作目标具体而言,工作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健康管理效果:衡量卫生服务中心在居民健康管理方面的工作效果,是否能够及时发现并对居民的慢性疾病进行有效管理和干预。
2.科学知识普及:衡量卫生服务中心在宣传科学健康知识方面的工作效果,是否能够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和科学预防疾病意识。
3.医疗服务效率:衡量卫生服务中心在就医服务方面的工作效率,包括挂号、医生问诊、检查和发药等环节的时间和流程是否能够保证高效服务。
4.急诊处理效果:衡量卫生服务中心在急诊处理方面的工作效果,包括急诊接诊时间、急诊诊断准确率和急诊排队等指标。
5.满意度评价:衡量居民对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满意度和意见反馈,通过居民调查和专家评估等方式进行评估。
二、绩效指标根据以上工作目标,我们可以提出一些绩效指标来评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绩效。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绩效指标:1.健康管理效果指标:慢性病患者的随访率、控制率和疾病稳定率等指标。
2.科学知识普及指标:科普宣传活动的参与人数、宣传效果评估等指标。
3.医疗服务效率指标:平均等待时间、就诊时间和医生工作量等指标。
4.急诊处理效果指标:急诊平均接诊时间、急诊疾病诊断准确率和急诊队列时间等指标。
5.满意度评价指标:患者满意度调查得分、意见反馈收集和问题解决率等指标。
三、绩效考核方法根据以上的工作目标和绩效指标,可以采用综合评价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进行考核。
1.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定期组织居民满意度调查、专家评估和医生自我评估等方式,对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量化卫生服务的品质、效率和满意度等综合指标。
2.定量考核方法:根据绩效指标,设定具体的指标和期望目标,进行定量考核。
可以采取计分制、奖金制和晋升制度等方式进行考核。
例如,设定慢性病随访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达到目标得到相应的积分或奖金。
3.引入科学评估方法:借鉴国内外医疗质量评估的成果,采用科学的风险分析、质量指标和评估工具,对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进行质量评估。
我国和谐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 收稿 日期 】 0 0 0 — 2 2 1— 7 1 【 基金项目】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 目“ 旅游发展与建设和谐社 区、 和谐村镇的互动性研究—— 以民族村寨旅游社区为例 ”6 9 2 0 0 3 ) ( 12 0 90 9 【 者简介 J周 ̄ ( 9 0 ) 女, 作 1 7一 , 湖南人 , 士, 博 昆明理工大学 管理 与经济学院教授 、 士生导师 , 究方向: 硕 研 旅游规划 与管理 ;  ̄ ( 96 ) 18一 女, 湖北监利人 , 昆明理工大 学管理 与经济 学院硕 士研 究生, 究方 向: 游管理 。 研 旅
生 活 以来 , 国社 区建 设 经 历 了从 社 区 服 务 为 主 的 社 区建 设 阶 我
段 到建设和谐社 区阶段 。嘲铂 谐社 区建设 是我 国社区建设具有 跨越性 的重要发展 阶段 , 而社 区评价 指标 体系是贯穿于整个发 展过程 中的一条重要发展线索。和谐社 区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是 当前学术界一个重要 的研究热点。究竟什么是和谐社 区, 如 何评价一个社 区是和谐 的 , 这些都是 和谐社 区建设亟待解决的 问题 。本文就有关我 国和谐社 区评价指标体系 的内涵 , 构建原 则, 内容和评 价方法等相关 研究做综述 整理 , 以期 为后续研 究 作相关参考与展望。
表 1 和 谐 社 区 的 不 同表 述
民政 部 和谐柱 区的 表述 居民 自 、管理有序 、服务 完苦 、治安 良好 、环 境优美、文明样和 治
当前 ,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 国社会 本单元 。 和谐社区建设是和谐社会 建设 的基石 和重要切人 口。【 1 g (自 9 6年民政部第 一次把社 区概念引入现实 I
表 2 各地和谐社 区评价 标准与指标体 系
的 一 级 指 标 和八 个 二 级 指 标 的和 谐 社 区建 设 的标 准 体 系 表 。张 再 云基 于 和 谐 社 区 的 概 念 , 静 态 构 成 的 角 度 , 为 指 标 体 系 从 认 可 从 物 质 层 而 的 社 区 经 济 、 境 层 面 的 社 区 环 境 与 治 安 、 活 环 生 层 面 的社 区 服 务 、 理 层 面 的 社 区 归 属 感 、 会 层 面 的 社 区 归 心 社 属 感 、 度 层 面 的社 区 自治 和文 化 层 面 的社 会 文 化 等 七 个 层 面 制 来 构 建 。 他 指 出 构 建 和 谐 社 区 的指 标 体 系 应 首 先 发 展 出 典 型 的 , 合 的和全面 反映和 谐社 区的维度 , 后再 在每 个维度上 综 然 建 立 具 体 指 标 。 谢 颖 基 于社 区 建 设 的基 本 理 念 , 社 会 发 展 水 从 平 、 础 设施 水 平 , 济 发 展 水 平 、 境 和 社 区参 与 和 认 同五 个 基 经 环 方 面 来 构 建 和谐 社 区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 出 了和 谐 社 区 指 标 体 系 给 的基本 框架 , 并通过访谈 调查指 出了和谐社 区评价指 标体系在 具体社 区中的作用。 上 述 构 建 的指 标 体 系 具 有 一 定 的 综 合 性 和 可 比性 , 本 涵 基 盖 了 和 谐 社 区 的 基 本 内涵 , 缺 少 量 化 特 征 即具 体 的 综 合 评 估 但 模 型。和谐社 区评 价指标体 系的构建是一项 复杂的系统工程 ,
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考指标体系设计思路解读 - 社区科研公共服务
谢 谢!
– 可获得性
–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一、组织绩效和绩效评估理论概念
---指标体系制定的原则
组织绩效指标 VS 示范中心评估指标
合理性功能
满意度
适应功能
机构管理
生产功能 文化功能
公共卫生服务 基本医疗服务 中医药服务
二、复核评估工作思路
• 机构自评----创建----申请
• 省内全面评估
– 2011-2012年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回头看” 活动
• 创建工作组织架构
– 在卫生部妇社司的领导下
• 总负责人:陈博文 • 秘书:尹德卢 • 组织协调组
– 由中国社区卫生服务协会的工作人员组成,负责组织协调 现场评估组在评估过程中的有关事项,确保现场评估工作 顺利完成。
• 技术指导组
– 由评估专家组成,负责现场评估工作技术指导 – 咨询专家:黄金虎 董艳敏
一、组织绩效和绩效评估理论概念
---效果指标和资源投入指标绩效水平
一、组织绩效和绩效评估理论概念
• 如何评价更好?
– 一个指标? – 一组指标综合加权?
• 示范=完美? • 指标之间的比较----十个指头不一般齐!
– 分享的经验 – 克服不足的原因
• 评估结果分析思路
– 目标指标为什么不同?
• 机构运行平稳吗? • 获得足够资源了吗? • 员工满意吗?
• 意义:2013年,各地要对已有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一 次“回头看”活动,加强跟踪指导,巩固创建成效,保证示范 中心的引领作用。
• 国家抽查复核
– 2013年候选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复核 – 2011-2012年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回头看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构建和完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针对当前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的发展需求与现存问题,系统梳理并探讨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核心要素和质量标准。
研究首先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和实践经验,分析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多元性、全面性和可及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原则与目标。
本研究通过深入剖析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实际运作流程,设计了一套涵盖服务提供、服务效果、服务满意度、服务资源管理以及服务体系建设等多个维度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该体系不仅注重量化评估,同时也关注到定性评价在反映心理健康服务质量和居民心理健康改善方面的重要作用。
预期通过这一研究,能够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质量控制、效能提升以及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实用的参考依据,从而推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朝着更加规范化、专业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需求,促进公众整体心理健康的提升和社会福祉的进步。
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系统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全面覆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各个方面,包括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效果、服务对象满意度等。
每个指标都应视为系统的一部分,共同反映服务的整体状况。
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设定应基于科学研究和理论依据,确保每个指标都能客观、准确地反映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实际情况。
实用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简洁明了,便于操作和实施。
指标的数量和类型应适中,避免过于复杂,确保在实际工作中易于理解和应用。
动态性原则: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服务内容和方式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新。
可比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具备一定的可比性,使得不同社区、不同时间点的心理健康服务能够进行比较,从而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
参与性原则: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到服务对象、服务提供者、管理者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反映各方的需求和期望。
城市社区宜居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城市社区宜居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作者:刘健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17期【摘要】本文基于社区功能、社区工作、宜居属性与相关标准,形成由6个模块,34项指标构成的城市社区宜居评价指标体系,提出通过约束性与引导性指标分别考量社区硬环境和软环境,在实施过程中实现指标的动态修正。
为社区形成各具特色的评价指标,有效配置基层公共服务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城市社区宜居社区社区功能基层服务一、社区功能与宜居建设要求(一)社区功能在城市规划学领域,社区拥有“居住”与“支持”两大功能。
“居住”功能强调私密性、内向性与静态空间,“支持”功能强调公共性、开放性与流动空间。
二者之间形成一种层次结构的过渡性[1]。
“居住”是社区的基本功能,“支持”则为其提供保障,二者紧密联系。
在社会学领域,社区功能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化”、“社会调控”、“社会福利保障”与“社会参与”五大功能。
经济功能是指社区工厂、商店、宾馆等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的功能;社会化功能是指通过各种教育手段,使自然人形成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的功能;社会调控功能是指社区各类机构与团体维护社区秩序,保障社区安全的功能;社会福利保障是指社区福利部门、社会团体、政府部门开展的主要面向社区弱势者的照顾和关怀、社区居民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支援,社区医院、诊疗所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等功能;社会参与功能是社区为居民提供经济、政治、教育、康乐和福利等多方面活动的参与机会,增强社区凝聚力的功能[2]。
这五大基本功能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二)宜居建设要求2000年,民政部下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城市社区的工作重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动了城市社区建设。
2006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要求将政府服务覆盖到社区,鼓励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社区服务。
2011年,国务院下发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将合理配置社区服务设施、优化社区服务内容、壮大社区服务队伍、完善社区服务体制机制作为发展目标。
社区社会工作者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分析
社区社会工作者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分析在探索建立一个以社会工作专业视角为基础的评估体系是十分有意义的。
下面是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以及行为事件访谈法来建构出一套绩效指标,并借助D E A 模型对绩效进行数学处理,最终利用M AT L A B 软件对社区社会工作者的绩效进行核算。
为了方便大家,店铺整理了社区社会工作者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当前社区社会工作者绩效评估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绩效评估缺乏专业性当前社区社会工作者绩效评估并没有体现出社区工作是以培养和发扬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助精神为追求,也没能体现出社区社会工作者应该调动和利用社区资源来解决社区问题,更没能体现出社区社会工作者应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中来和提高社区的福利水平,并促进社区发展这些社区工作的特征。
绩效指标权重设置不科学社区社会工作者绩效评价存在着指标的权重问题。
依据什么给某一个指标限定权重,哪一项指标或哪几项指标尤为重要,这种重要程度如何确定,通过调研发现,一些社区给某一指标所赋的权重仅仅是由社区领导凭主观感觉来设定,好一点的社区会采用德尔菲法即专家来设定指标的权重。
管理理念落后当前社区社会工作者绩效评估仅注重过程管理,缺乏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和以成果为标准的目标管理。
例如履行本职岗位职责情况,社区社会工作者做到什么程度算履行了本职岗位,该本职岗位的要求又是什么。
如果我们根据社区社会工作的定义来看,社区社会工作的直接内容或功能是预防和解决社区内的各种社会问题,如贫困、失业、残疾人服务、有关社区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服务等,那么社区社会工作者有没有解决这些社区问题,解决问题的效果又如何,这是当前的社区社会工作者绩效评估缺少目标管理的表现。
注重成绩却忽视效率从上述绩效指标中我们仅仅可以看到绩效中“绩”,但是却看不到“效”。
如何在绩效指标中体现效率是很重要的,以上绩效指标中只有产出(社区社会工作者的最终成绩)却没有投入(社区社会工作者所利用的资源)。
社区公益服务项目绩效评估
社区公益服务项目绩效评估导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社区公益服务项目绩效评估的原则、要求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社区公益服务项目资助机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在上海市行政区域内组织运作的社区公益服务项目,进行事先、事中、事后的绩效评估。
亦适用于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对在上海市行政区域内管理、运作的社区公益服务项目进行自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039-2009 顾客满意测评通则GB/T26315-2010 市场、民意和社会调查术语GB/T26316-2010 市场、民意和社会调查服务要求3 术语和定义GB/T26315-2010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社区公益服务 community public welfare service在政府、社会的资助和扶持下,由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具有公共性、福利性的服务,以及居民之间的互助性服务。
3.2社区公益服务项目 community public welfare service projects在政府、社会的资助和扶持下,为满足社区或社区中特定群体的特定的服务需求,由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按照预定的服务目标、服务期限、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和服务要求,使用一定的资金,所提供的无偿或低偿的社区公益服务。
4 评估的基本原则4.1 科学性原则以科学理论为导向,准确反映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在投入、运作、产出以及效能等方面的实际状况。
4.2 定量化原则绩效评估指标通过赋值量化,以定量统计方法进行评估。
4.3 系统性原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化结构予以分类,以层次分析法界定各类评估指标的权重。
4.4 可操作性原则评估方法简单易行,统计演算直观,具有可操作性。
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评估中的效率指标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指南分析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指南分析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指南分析为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需求,在一定时间内,运用一定的资源,按照预定的服务目标、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所设计、实施的社会工作服务任务。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提供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指南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目标、原则、主体、内容、方法和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财政性资金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评估。
其他资金购买或委托实施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估可参照使用。
2术语和定义2.1社会工作服务socialworkservice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运用专业方法为有需要的服务对象(个人、家庭、社区、组织等)提供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和资源协调等方面的专业性服务,以协助服务对象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提升服务对象适应环境的能力。
2.2社会工作服务项目socialworkserviceprogram为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需求,在一定时间内,运用一定的资源,按照预定的服务目标、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所设计、实施的社会工作服务任务。
3评估目标3.1评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专业服务效果及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
3.2总结社会工作服务经验,提炼社会工作服务技巧,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水平。
3.3作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结项的依据以及为项目购买方确定项目执行方继续承担相关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资质提供依据。
4评估原则4.1客观性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准确反映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投入、运作、产出以及成效方面的实际情况。
4.2专业性原则注重考察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在服务项目中的运用。
4.3系统性原则通过层次化结构对指标体系进行结构化分类,确定各类评估指标的权重,全面、综合地反映服务项目的整体情况。
4.4可操作性原则评估方法符合项目实际,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易于操作。
5评估主体5.1评估组织者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评估组织者一般为购买方,负责确定评估方式和评估执行方,落实评估经费,统筹评估相关事宜。
社区社会工作者胜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与胜任能力要素要求之间的差距,以此作为培训方案设置 的依据。最后,为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奖惩、晋升或淘汰提 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根据胜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社会 工作者的胜任能力水平进行考核评定,根据评定等级对其 进行奖惩、晋升或淘汰。
二、文献综述
自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麦克里兰博士 提出胜任能力概念以来,胜任能力在企业管理、政府行 政和公共教育等研究领域得到了关注。维斯(Anthony A Vass)[1] 归纳了司法社会工作者的 6 项核心胜任能力。 欧哈根(O’Hagan)[2] 对儿童福利社会工作者、临床 社会工作者等不同的社会工作者的胜任能力进行了分类 研究,总结出不同类别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胜任能力要 求。我国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对胜任能力进行研究, 现对社区工作者胜任能力的研究日趋成熟。不同学者从 不同的角度开展了各种研究,刘茜 [3] 从理论范式上构建 出我国社会工作者的胜任能力指标体系框架。董云芳 [4]
社会工作者胜任能力指标体系设计需要考虑胜任能 力要素要求,而对于胜任能力要素的提取,不同学者研 究得出的维度有所不同。李永红 [7] 认为,社区社会工作 者胜任能力要素应包括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公道正派 和廉洁亲民、社会工作的专业能力、现代管理和沟通能力、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白峰 [8] 从知识、能力、素养三个 维度入手,提作者胜任能力要素归纳为价值伦理、 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三方面,建议发展社会工作教育应 该从这些要求出发。
三、社区社会工作者胜任能力评价指标体 系的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1. 国际通用标准的借鉴
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规定了每个社会工作的学生 在毕业之前所必须具备的十项核心胜任能力,包括职业 认同、专业伦理、批判性思维、尊重差异个性、人权和 社会公正、实践为基础的研究、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理论、 政策实践、实务环境、接案预估介入评估,且对每项胜 任能力的定义及其行为表现做了详细规定。这十项核心 胜任能力的本质是对社会工作毕业生的专业知识、理念 和技能的基本要求。因此,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核 心胜任能力要素的确定为构建我国社区社会工作者胜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研究综述摘要我国现阶段城市社区服务发展迅猛,要求我们尽快完善相关理论研究,根据国内外城市社区绩效评估体系研究以及城市社区相关理论研究的现状、动态和趋势,来研究形成适合我国社区的绩效体系。
关于社区绩效服务的许多研究成果为我们所研究的体系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但总体上仍面临巨大的问题。
绩效评估体系研究的形成对我国的社区服务和绩效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字:绩效评估体系指标社会服务满意度一、建立绩效评估体系的意义和背景我国现阶段城市社区服务发展迅猛,要求我们尽快完善相关理论研究,大多数文献对社区建设的发展、原则、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且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有人认为社区建设是一个依靠国家力量自上而下推动的过程;也有人认为社区建设是一个市民社会不断发育,并借助市民社会力量促进社区发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社会自我支持系统的过程。
然而,在建立社区绩效评估体系方面则没有仔细研究,并留下了空白。
为此,我们有必要根据国内外城市社区绩效评估体系研究以及城市社区相关理论研究的现状、动态和趋势,来研究形成适合我国社区的绩效体系。
关于社区绩效服务的许多研究成果为我们所研究的体系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但总体上仍面临巨大的问题。
绩效评估体系研究的形成对我国的社区服务和绩效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关于绩效的主要观点(一)价值观1.基本模式在我们看来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一般存在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公众主观评价,另一种则是客观测量。
公众主观评价又叫做外部评价,它是指基于公众对公共服务质量感知而进行的定性化测量,其注重对服务满意度等软指标的评价。
客观测量则叫内部评价,它是指服务机构采用数量化指标对公共服务实际成效进行的评价,强调的是对在绩效评估当中成本效益的分析。
国外对于主观评价与客观评级是否一致这一问题一般有两种看法。
国外学者奥斯特罗姆在其研究中指出,依靠单一的主观评价模式必然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应该进行多模式评价的比较,其比较分析后虽然没有获得完全一致的评价结果,但是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即提出的问题越具体,主客观评价的相关性就越高,只要方式正确选取的指标适宜,主客观评价理应是一致的。
然而,斯蒂帕克不同观点公众主观评价与客观测量并不一致,因为公众对公共服务的质量感知并非完全基于服务的实际质量做出,非服务性因素对公众主观评价的影响更明显。
布朗和库尔特在其研究中得出了与斯蒂帕克类似的结论,即客观绩效没有对公众主观评价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公众主观评价的准确性应该受到质疑。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帕克斯和珀西则认为公众主观评价是基于服务质量的真实感知做出的,公众具有辨别服务水平的能力,公众主观评价与客观测量之间是契合的。
服务质量高并不意味着公众满意度就高,原因在于服务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看法的不同,个人的期待和服务特征等综合因素决定了公众作出怎样的主观评价,公众主观评价局限于给定的具体标准,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失去其应有的意义,而且测量公众满意度等软指标存在一定难度,其在很大程度上很容易受到公众情绪的主观因素等影响。
对公众主观评价的质疑,国内学者曾莉认为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绩效评价的概念入手,绩效是不可能测准的,绩效评价实质上是客观测量基础上的主观评价,其客观性和准确性受到评价主体的信息掌握和知识拥有程度#利益相关性等因素影响,就连整个绩效评价都应谨慎对待。
第二,评估形式不可靠,大部分的公众主观评价基本上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而问卷整理后的汇总数据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第三,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内外功能互相冲突,因为基于内部效能优化而采取的客观测量与外部公众的效能感受很难取得一致,甚至有时候二者是冲突的。
第四,公众主观评价的条件缺乏,可能导致其评价结果失效。
总的来说,公众主客观指标是否吻合受多种因素影响,要保持主客观评价之间的一致性需要通过以公众感知为前提,这样才能保证其准确性。
公众主观评价的结果准确性高就要做到评价对象具体化。
2.政府考核内容与居民利益的关系我国学者麻宝斌认为,要想使政府绩效考核内容与居民利益的需求相一致,就必须改善政府社区公共服务组织和居民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实现社区自治,唯一的选择是确保社区公共服务组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他认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强政府弱社会的格局还难以改变,只有通过不断增强社会组织的综合实力,加快社区自治的脚步,强政府强社会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麻宝斌强调三种途径,一是确保社区自治组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二是大力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提供社区公共服务的活动;三是培养社区社会资本。
(二)指标体系我们要想制定出一整套适合于我国社区的绩效评估体系,选取怎样的指标、建立什么样的指标体系十分重要。
田华的社区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就包括体现效率价值取向的指标,体现质量价值取向的指标,体现满意价值取向的指标和体现公平价值取向的指标。
田华认为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核心价值必须通过一定的指标体系来实现, 包括评估指标系统、评估项目和绩效等级划分标准等。
体现政府社区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工具性价值系统包括了指标系统和技术系统。
从内容来看, 政府社区的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了社区就业、社区保障和救助、社区卫生、社区文化、教育、体育、社区安全等公共服务。
基本的指标系统应该包括体现经济- 效率价值取向指标;体现质量价值取向的指标;体现满意价值取向的指标;体现公平价值取向的指标。
戴钰则从总投入类指标(主要是指财政支出)、功能情感类指标(主要包括基础教育与公共卫生类指标;基础设施指标基础设施情况;当地的投资环境;居民的生活质量;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个人情感类指标(温饱情感类;自尊与社会情感类)、社会情感类指标等方面来阐述了绩效评估体系。
对于社区服务的绩效评估的阐述,大部分学者都是从公众满意角度进行阐述的,所谓社区服务的公众满意是指公众或市民对于社区提供的服务质量和绩效的总体判断。
在国外,在 2000-2001年瑞增(Ryzin)等与纽约城市委员会合作对纽约城市居民公共事务满意度进行调查;杉( D.C.Shin) 从评价和结果等方面对公共服务的质量进行阐述,并建立了城市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评价模型;在国内,国内邹凯、马葛生将顾客满意度理论引入公众满意度的测评体系中,建立了社区服务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
而张钢等人进一步从顾客价值角度入手,指出顾客价值可分为四个维度。
它们分别是功能价值,(将公共服务的感知质量和预期价值进行比较);情感价值(源于公共服务所附带产生的个体需要满足效应);社会价值(源于公共服务所带来的社会关系调整与地区和谐等效应);感知代价(源于公民在使用公共服务过程中的费用或付出)。
陈昌盛(2008)根据公众的需求层次,将公共服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三类,第二层次主要包括公共安全、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第三层次主要包括一般公共服务、科学技术、文化娱体三类。
熊国强、成建萍等人认为体系指标应该细化,社区工作人员数、工作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所占比例、办公面积、办公设施配备率、警务人员数、成立年限、组织体系健全程度、社区服务中心面积、贫困人员救助服务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密度、文体活动场所开放时间、大型文体活动次数、可绿化土地的绿化覆盖率、户外环境整洁程度、警务人员配置比、外来人口登记管理率等应该成为我们所重视的范畴。
(三)实践服务1.养老方面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不得忽视的一个重点方面,因此欲想建立一个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养老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有学者认为,绩效评估是一项活动实施的结果,既包括实施这种活动所投入资源与获得效果的对比关系,也包括投入资源的合理性和结果的有效性。
所以,我们不能只认为绩效衡量的是结果,还包括对其他各方面的衡量。
威廉.N.邓恩将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容概括为“4E”,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效果性(Effectiveness)和公平性(Equity),这一理论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社区绩效评估亦应该将该理论应用到其中。
我们可以将绩效评估的理解集中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公平性等四个目标中,威廉.N.邓恩认为就过程而言,投入是否满足经济性要求,过程是否合规与合理;就结果来说,产出与投入相比是否有效,结果是否达到预期。
作为公共服务,考虑投入与产出的效率,以及效果与公平性,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绩效评估需要考量的重要方面,尤其须顾及公众的满意程度。
章晓懿、梅强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中指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公平性是指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利用、服务补贴等方面是否体现了公平原则,确认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是否受到公平的待遇并关注需要特别照顾的弱势群体是否能够享受到足够的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经济性则体现在关注投入和整个过程中的成本,力求节约资金。
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投入,一般包括物力投入、财力投入、人力投入和社会力量的投入等方面。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效率性主要是指投入和产出之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效率主要是指包括上门服务、助餐点、老人日托中心和助浴等各类服务的利用效率,譬如,实际服务人数与规划服务时设计的人数比之比等。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效果性主要是指政策、项目实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订的目标和其他预期结果,关注预期目标与实际达成之间的关系。
2.教育方面教育服务也是公民满意度测评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早期的外国学者都有论著。
亚当﹒斯密所主张的是家长缴费,米尔顿﹒费里德曼要求实现教育凭单计划,哈耶克肯定了义务教育的必要性。
PanosTsakloglou等人提出,执行政策应该根据不同级别的教育服务的目标和提供方式而定;在国内,李秩认为,教育的生产和分配方式包括政府部门直接提供、委托其他政府部门提供、合同外包、特许经营、补贴、抵用券、市场运作、志愿服务、自我协助、政府贩售以及管制激励与税收激励等形式。
崔玉平把特许权竞标方法应用到教育中来。
这样才能保证其发展和建设的质量,其次是数量。
叶益民则认为教育服务应该在市场提供和政府生产之间实现制度安排的多样性。
对于教育的满意程度完全要靠公众的感觉是不足够的,其政府也要发挥应有的功能。
3.医疗卫生方面Julia﹒A﹒Heath强调公共服务包括社区卫生,社区的居民有权利有义务广泛参社区卫生服务的计划、决策、提供等各方面。
张艳春、赵琨、刘清伟、隋宾艳、党勇等人认为对于卫生服务绩效的评价,澳大利亚和英国均采用投入、过程、产出和结果为主要内容的逻辑框架。
经文献研究结果显示,投入/背景(in-put/context),活动( activity),产出(output),结果(outcome)是当前社区卫生服务方面评价应用最多的、较为完整的逻辑框架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