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30年100件大事”
深圳30年大事记
深圳30年大事记●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厦门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
1980年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规定:特区鼓励客商及其公司投资设厂或与我方合资设厂、兴办企业和其他工业,并在税收、金融、土地和劳动工资等方面予以适当的优惠条件。
这4个特区的总面积为526.26平方公里,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管理体制和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为主,多种经济并存的综合企业、综合体制。
●1981年深圳市升格为副省级市3月,深圳市升格为副省级市。
●1982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正式耸立在蛇口工业大道路口,震动全国。
被誉为“知名度最高,对国人最有影响的口号”。
蛇口工业区创始人袁庚率先提出的这句口号,如春雷般滚过中国大地,振聋发聩,大胆诠释市场经济。
●1983年深圳首家股份制企业诞生1983年,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发行,深圳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
●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视察深圳1984年1月25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来到深圳河畔——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渔民村。
他亲切的关怀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村民们的心田。
而渔民村和深圳的巨大变化,也给老人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次视察以后,他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5年华侨城开始筹建1985年,华侨城开始筹建,拉开了中国内地“主题公园”建设序幕。
●1986年探索国企股份制改造新路随着深圳特区经济的发展,特区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扩大生产,深圳市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制试点的暂行规定》,一些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其中个别企业还发行了股票。
●1987年市委归纳深圳精神“开拓、创新、献身”1987年,深圳市委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将特区精神归纳为“开拓、创新、献身”。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晶报》年度大型策划
!"#$% !& "& )*+ && $'&,- %& (& ./0 )& $$& 123 $& *&A 12-13#月%"日大事小辑责任编辑管姚沈强版式设计邴婧姝校对师义浩2010年6月29日星期二电子邮箱:j b s h e n d u @126.c o m 晶报记者邵登天上有了“深圳星”1991年6月29日,由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第2425号小行星日前被国际行星组织命名为“深圳星”,这是中国迄今以城市命名的第七颗小行星。
2425号小行星是紫金山天文台于1975年3月17日发现的。
到“深圳星”命名时,宇宙中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已有102颗,其中已被命名的有51颗。
在当天的命名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启恒、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和淇向深圳市表示祝贺,并希望这一中国最早设立的、驰名中外的经济特区的名字,伴随小行星光耀星河,与日月同辉。
特区报业大厦落成1997年6月29日,我市一处新的景观—————深圳特区报业大厦胜利落成。
深圳特区报业大厦由深圳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
从1996年元月正式动工,12月份封顶至落成,历时1年半。
参加建设施工的中建三局深圳一公司、熊谷组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华展工程建设监理公司等单位团结奋战,攻克了“大空间独立巨型群柱和大跨度悬架结构”等施工技术难关,当年开工、当年封顶,从三天一层、两天一层到两天三层,创造了新的“深圳速度”。
2004年6月29日,原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党组书记黄亦辉因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折合3500万人民币的巨额财产全部被没收。
宣判后,黄亦辉当庭表示对判决没有意见,不上诉。
一年前,办案人员进入黄亦辉为情人买的住宅——东乐花园41A -2A房,打开主卧室里一米多高的保险柜,见多识广的办案人员被满满一柜一叠一叠的现金惊呆了,随后又在屋里的旅行箱、塑料袋中发现了大笔现金,大多是10万元一叠,几乎所有现金的银行封条都未打开过,最长的已有9年,有些存放太久的现金受潮粘在一起,用手都分不开。
深圳特区30年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深圳特区30年创改革开放活标本 深圳特区 年创改革开放活标本
主 要 内 容
一、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及三十年发展历程
二、深圳经济特区三十年发展经验与启示
一、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及三十年发展历程
1、深圳经济特区成立
20世纪 年代末,走出十年浩劫的中国,开启 世纪70年代末 走出十年浩劫的中国, 世纪 年代末, 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 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 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伟大转折。 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伟大转折。这是一项关系 党和国家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党和国家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1978年,国务院组织的港澳经济考察组回京后 年 建议:把广东宝安、珠海两县改为省辖市, 建议:把广东宝安、珠海两县改为省辖市,建成 具有相当水平的对外生产基地、 具有相当水平的对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吸引 港澳游客的游览区。这一设想得到党中央支持。 港澳游客的游览区。这一设想得到党中央支持。
上划中央收入(2003-2009 上划中央收入(2003-2009) 中央收入
2008年 上划中央收入2090亿元 2008年,上划中央收入2090亿元 2090
1988年11月,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并赋予 年 月 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 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1989年,百万劳工下深圳,形成了特殊的移民潮,深圳成为最早 年 百万劳工下深圳,形成了特殊的移民潮, 聚集打工者的城市之一。 聚集打工者的城市之一。 199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成为中国内地两大证券交易所之一。 年 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 成为中国内地两大证券交易所之一 成为中国内地两大证券交易所之一。 1991年,深圳南星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成为首家获得ISO9000质量 年 深圳南星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成为首家获得 质量 体系认证的单位,这是中国内地企业获取的第一张ISO9000证书。 证书。 体系认证的单位,这是中国内地企业获取的第一张 证书 1992年,邓小平再次视察深圳 发表南方谈话, 1992年,邓小平再次视察深圳,发表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 邓小平再次视察深圳, 会主义指明正确方向,带来了一个思想解放的春天。 会主义指明正确方向,带来了一个思想解放的春天。深圳特区报 为此发表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 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反响。 为此发表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反响。 1993年,深圳设立金融中心,对活跃、组织和监督货币市场起到 年 深圳设立金融中心,对活跃、 了积极作用。 了积极作用。 1994年,江泽民视察深圳,勉励特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 年 江泽民视察深圳,勉励特区“增创新优势, 楼”。
高考热点:11届高考备考: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
高考热点:11届高考备考: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高考热点:11届高考备考: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一、【现实问题】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
30年问,深圳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展开了探索实践,一次次迈出坚实的步伐,诞生了众多的“率先”和“第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的改革开放。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30年的成功探索与实践向世人表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如今,站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的历史变革关口,唯有大扬改革开放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中国才能进入更稳定、更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新阶段。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说: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中央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发挥作用。
二、【命题角度】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时代。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从此,中华民族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革命性征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对世界开放转变。
而经济特区成了改革开放的旗帜和风向标。
对此考查的命题角度大致有以下几点:命题角度一:从三代国家领导人视察深圳来分析深圳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背景。
邓小平:1984年1月24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首次亲临深圳特区视察,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事件。
当时,深圳经济特区刚刚成立4个年头,一方面特区的建设显示出了蓬勃生机;另一方面特区的进一步发展遇到了种种困难,党内舆论也有对特区的非议。
邓小平来到深圳,在亲眼目睹了深圳的发展变化后,欣然提笔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此后,“特区不能办”的议论基本上没有了,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深圳30年大事记
深圳30年大事记●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厦门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
1980年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规定:特区鼓励客商及其公司投资设厂或与我方合资设厂、兴办企业和其他工业,并在税收、金融、土地和劳动工资等方面予以适当的优惠条件。
这4个特区的总面积为526.26平方公里,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管理体制和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为主,多种经济并存的综合企业、综合体制。
●1981年深圳市升格为副省级市3月,深圳市升格为副省级市。
●1982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正式耸立在蛇口工业大道路口,震动全国。
被誉为“知名度最高,对国人最有影响的口号”。
蛇口工业区创始人袁庚率先提出的这句口号,如春雷般滚过中国大地,振聋发聩,大胆诠释市场经济。
●1983年深圳首家股份制企业诞生1983年,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发行,深圳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
●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视察深圳1984年1月25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来到深圳河畔——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渔民村。
他亲切的关怀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村民们的心田。
而渔民村和深圳的巨大变化,也给老人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次视察以后,他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5年华侨城开始筹建1985年,华侨城开始筹建,拉开了中国内地“主题公园”建设序幕。
●1986年探索国企股份制改造新路随着深圳特区经济的发展,特区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扩大生产,深圳市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制试点的暂行规定》,一些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其中个别企业还发行了股票。
●1987年市委归纳深圳精神“开拓、创新、献身”1987年,深圳市委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将特区精神归纳为“开拓、创新、献身”。
深圳经济特区30年100件大事
深圳经济特区30年100件大事深圳经济特区30年100件大事(1)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诞生。
(2)1980年,“炒鱿鱼”、打破“铁饭碗”,深圳在中国内地率先突破固定用工的传统体制,实行双向选择,确立了劳动合同制和配套制度。
(3)1981年,深圳国际商业大厦建设推出“工程招投标”方案,开创中国内地工程招投标先河。
(4)1981年,深圳市物业管理公司成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物业管理企业。
(5)1982年,深圳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口号,被誉为“知名度最高,对国人最有影响的口号”。
(6)1982年,深圳率先放开一切生活必需品价格,逐渐取消粮票和粮本等各类票证,终结了近四十年的票证制度。
(7)1982年,深圳推出工资改革试点,改革劳动分配制度,在中国内地率先实行结构工资制。
(8)1982年,深圳市委机关报《深圳特区报》正式创刊,成为深圳经济特区权威媒体和第一大报。
(9)1982年,国家正式批准了大亚湾核电站项目,这是中国内地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商用核电站。
(10)1983年,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发行,深圳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
(11)1983年,2万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到深圳,参与深圳经济特区建设。
(12)1983年,蛇口工业区管委会推行直选改革,在全国引发一场大讨论。
(13)1983年,《深圳市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办法》出台,深圳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实行劳动用工合同制的城市。
(14)1983年,《深圳市实行社会劳动保险暂行规定》出台,深圳在中国内地率先探索合同制职工社会劳动保险制度改革。
(15)1983年,深圳大学经国务院批准创办,成为深圳第一所全日制高等院校。
(16)1983年,深大电话有限公司在深圳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中外合作电信运营企业。
(17)1984年,“三天一层楼”,国贸大厦成为深圳城市标志,“深圳速度”被载入史册。
写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三十而立,深圳人“上桥过河”,.doc
写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三十而立,深圳人“上桥过河”,关键字:深圳30周年发表写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三十而立,深圳人“上桥过河”本报记者王晓鸥站在莲花山公园山顶,记者顺着小平同志塑像的目光远眺,蓝天白云下,风格各异色彩斑斓的高楼群组成一幅恢宏的城市画面。
:网“从一个边陲小渔村,崛起为一座千万人口的现代化大城市”,几乎所有对深圳的介绍,都是从这句话开始的。
这一奇迹的缔造者就是邓小平,他在南中国海边上“画了一个圈”,这是一个“窗口”,这是一块“试验田”,这在30年后展示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巨大成果。
三十而立。
在喜迎深圳经济特区30华诞的日子里,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报业集团联合举办了“全国重点城市党报深圳采风行”,短短数日,所到之处,记者无不强烈感受到:深圳三十而立,依然充满着梦想和激情。
改革开放的前沿过去30年,深圳一代又一代的特区建设者创造了最大的精神财富:就是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
也许是组织单位的特意安排,采访第一天就来到招商集团。
其最初是晚清洋务运动的产物,在沉寂百年后的经济特区建设之初,在蛇口率先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多运一车泥土加4分钱,谁能想到,这竟然能引起中央高层领导的极大关注。
也许,正是这个“4分钱”所引发的蝴蝶效应,成为一场涤荡深圳特区的旋风,进而从南国边陲一路北上,市场经济之风吹遍全国。
遥想当年蛇口开发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让一代人呼之热血沸腾。
而今,招商集团家大业大,业务主要集中于交通、金融、房地产三大核心产业,“百年老店”在改革开放中焕发青春,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南岭村名闻全国,被誉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特区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缩影”。
村里有个“致富思源展览”,记者看见陈列着一张“三鸟派购证”,什么意思?在那个年代,养鹅、鸡、鸭,需按每家人口限养几只,类似“家禽出生证”,“超生”就要“挨批”。
人活在那个年代还有什么盼头?在一个月黑之夜,500多人的小村竟有一半人偷渡去香港。
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 改革开放显神威
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改革开放显神威1、30年来,深圳以年均25.8%的增长速度累计创造了5.78万亿元GDP,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从边陲小镇迅速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法制健全的现代化大城市。
深圳取得上述成就的主要原因有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③经济特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④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2010年8月20日至21日,温家宝总理在深圳考察工作时强调,只有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国家才有光明前途。
这是因为改革开放是A、党和国家的生命线B、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C、强国之路D、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3、30年来,深圳利用外资和国际先进技术,从“三来一补“企业起步,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都市,形成了较高层次的全方位开放格局的高度的外向型经济。
1979年以来,深圳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456.2亿元,平均每年递增27%。
2009年,在深圳投资的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总数累计达166家。
这表明我国坚持实行的基本国策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科教兴国C、科学发展D、对外开放4、2010年7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扩容,特区面积从327平方公里扩大至1991平方公里,面积增加5倍。
此外,厦门、珠海、汕头等几大特区已经或即将扩容,经经济特区范围扩大至全市。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相继扩容A、有利于“走出去”,但不利于“引进来”B、是深圳经济社会取得更快、更好发展的关键C、是深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D、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5、经济特区深圳曾以三天一楼的“深圳速度”享誉世界,GDP增速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位居前列。
GDP的绿色成分也越来越浓,万元GDP能耗、水耗近年来持续下降,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累计降幅以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标。
深圳特区三十年成就与启示
深圳特区三十年成就与启示新华社深圳8月23日电题:回眸春天故事展望未来新局——深圳特区三十年成就与启示新华社记者王攀、詹奕嘉巨幅邓小平画像下,川流不息的车辆传递着深圳快马加鞭的气息。
以这个城市的名字命名的经济特区迎来三十岁生日。
三十而立。
“而立”既是一个标志,更是一次“大考”。
这意味着一个人能够“独立承担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经确定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责任、目标、方向——在深圳迎来自己“而立大考”的特殊时刻,不论是回顾特区的成功经验,还是观察她正在探索的新发展道路,深圳的成长无疑对其他特区有重要意义。
探索和创新今年8月,《深圳2040城市发展策略》项目正式启动。
“我们希望这份发展策略首先能突出创新特色,让深圳在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继续走在前列、勇当先锋。
”深圳市常务副市长吕锐锋说。
坚持改革、深化开放——从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深圳特区成立那天起,改革、开放这两个词汇就被烙印在深圳特区发展脉络上,成为推动这座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
深圳的改革,是在统筹兼顾的原则下坚持“特”区使命,不断解放思想、不怕牺牲短期利益、敢于突破桎梏,积极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建立之初,特区就以市场为取向,以基本建设管理体制和价格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在工资制度、基建体制、劳动用工制度、价格体制、企业体制、劳动保险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及政府机构等方面进行改革,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深圳的改革,是与对外开放紧密结合、大胆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先进文明成果。
30年来,深圳利用外资和国际先进技术,从“三来一补”企业起步,发展成为工业化和现代化城市,形成了较高层次的全方位开放格局和高度的外向型经济。
“通过坚持对外开放,自身资源不足的深圳快速吸纳国际资源和要素,不仅迅速改变了自身的面貌,而且对全国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李罗力说。
深圳的改革,是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体制改革的统筹行为。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
1.我国首批设立的经济特区有哪些?深圳、珠海、厦门、汕头
2.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年来的伟大实践表明了什么?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党和国家的决策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等4.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年来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根本原因是什么?
主要原因: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和决策;
坚持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大力发扬了“敢试敢闯”的开拓、创新精神;
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等。
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隆重庆祝深圳建区三十周年有何意义?
有利于展示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
有利于形成示范效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有利于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人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有利于更好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6.深圳为什么要提出建设“智能城市”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力实施什么战略?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7.要建成“低碳城市”,深圳需从哪些方面付诸努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大力开发、利用、推广新能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深圳30年
从一个“特”字开始,这个城市就注定了不平凡。
30年前,这里要当“试验田”,“要杀出一条血路来”,要“摸着石头过河”,只有政策,没有资金,怎么走?深圳想出了“招商引资”这种让当时的中国举国震惊的方式。
先行者,必定需要勇气和毅力———这里,敲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的第一槌,拉开了土地利用市场化的序幕;这里,率先实行招聘录用、竞争上岗、合同用工,首开劳动力商品化的先河;这里,率先建立外汇调剂中心;这里,率先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开资本市场之先河;这里,最早推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推进股权多元化,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飞跃,这里打造文化名片
经济在腾飞,但深圳并没有让自己成为“文化沙漠”里的“经济动物”。参观过上海世博会的人都知道,在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里,深圳并没有展示自己的经济奇迹,而是选择了大芬村,这个著名的城中村的变迁史。
细细品味,这种独特的选择意蕴深长———将文化产业作为自己的城市名片,深圳,不仅要做曾经的中国工业企业龙头,还要做未来的文化产业重镇。
正如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所强调的,深圳将始终高举旗帜,坚持改革开放,发扬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继续肩负好“窗口”和“试验田”的作用,履行并完成“排头兵”和“示范区”的崇高使命,以保证深圳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中继续走在前列。
大事选
1980年 放开部分商品价格和收费,在中国内地率先进行价格改革。
深圳的决策者们打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方:“要搞好生态保护区,不是要自己去养鸟、种树,而是要把场子看好,别让坏人进去,里面自然会生长出各种珍禽异兽。”其后,政府的“不越位”验证了这个道理,政府不去干涉企业,而是制定好各种规则,维护好自主创新的“生态环境”,让企业自己迸发强大的创新活力。
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
少 的条 件 。深 圳经 济 特 区 3 0年 的 发展 正是 不 断进 行 改革 、 行 对外 实 开放 , 坚持 “ 引进 来 ” “ 出去 ” 和 走 相结 合 的结 果 。
义、 发展 马克 思主 义 , 国特 色社会 主 义道路 是 实现 中华 民族伟 大 复 中
兴的 必 由之路 、 功之路 。胡锦 涛对经 济特 区提 出 5点要 求 : 成 第一 , 继
续加快 转 变经济 发展 方式 , 力为推 动科 学发展 探 索新 路 。第二 , 努 继 续深化 改革 开放 , 力为推 动科 学发展提 供制 度保 障和动 力源泉 。第 努
5深 圳 3 . 0年 的 发 展 经验 , 重 要 的就 是 坚 持改 革 开 放 , 过 改 最 通 革 开放发 挥 人 的积 极性 和创造 精 神 ,促 进经 济 社会 的 全面 发展 和人 的全面 发展 。深圳 3 O年 的发 展 雄辩 地证 明 , 革开 放 是决 定 当代 中 改
国命 运 的关 键抉 择 , 发 展 中 国特色 社会 主 义 、 是 实现 中华 民族伟 大 复
窗口, 再次 说 明 中 国共 产 党 是 中 国工人 阶级 的先锋 队 , 是 中华 民族 也
的先锋 队。我 们党 始 终 坚持 “ 个代 表 ” 要思 想 , 彻科 学 发展 观 , 三 重 贯 坚 持全 心全 意 为人 民服务 的宗 旨 , 立党 为公 , 执政 为 民。 2当今 世界 是 开 放 的世 界 , . 实行 对外 开放 , 发 展 中 国特 色社 会 是 主义 的必然 选择 , 我 国必 须长 期坚 持 的一项 基本 国策 。 是 改革 是 社会
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
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设立经济特区 1980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正式设置经济特区。
为国内的进一步改革和开放、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承包制的推行,个人付出与收入挂勾,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 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确立了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1986年12月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
《规定》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于进一步简政放权,改善企业外部条件,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促进企业内部机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提出 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 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1992年10月12日—1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深圳经济特区40年大事记
1980-19891980年 深圳经济特区诞生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诞生。
1982年 推出工资改革试点深圳推出工资改革试点,改革劳动分配制度,在中国内地率先实行结构工资制;大亚湾核电站项目获批。
1983年 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发行,深圳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
1984年 邓小平视察深圳邓小平视察深圳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三天一层楼”的国贸大厦成为深圳城市标志,“深圳速度”被载入史册。
1986年 探索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新路《深圳经济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出台,率先探索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新路。
1987年 敲响土地拍卖“第一槌”率先放开土地市场,土地拍卖“第一槌”引发新中国土地使用制度的“第一场革命”;中国内地首个保税工业区沙头角保税区成立;中国内地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
1988年 提出“房屋是商品”观念1989年 百万劳工下深圳86深圳经济特区40年大事记1990-19991990年 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成为中国内地两大证券交易所之一。
1992年 邓小平视察深圳发表南方谈话邓小平视察深圳发表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正确方向,带来了一个思想解放的春天。
1994年 形成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保税生产资料市场深圳市保税生产资料市场向全国“三资”企业开放,成为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保税生产资料市场。
1997年 深圳建立人才大市场深圳建立人才大市场,开劳动力商品化之先河;深圳率先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大体系,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
1998年 开创中国内地审批制度改革先例《深圳市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开创中国内地审批制度改革先例。
2000-20092001年 颁布中国内地第一部土地交易的地方性法规实施《深圳市土地交易市场管理规定》颁布实施,这是中国内地第一部土地交易的地方性法规。
深圳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
六是深化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实行劳动合同 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这些改革,旧体制的 框架基本被打破,初步形成了以市场调节为主、计 划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1988年,国务 院批准深圳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并赋予其相 当于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 会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府制 定地方法律和法规的权力。
这一时期深圳经济开始起飞,以年均30%左右的 速度增长,1987年突破50亿元,1989年突破100亿元。
三十年前的深圳
深圳现在的风光
深圳建立经济特区 虽然只有28年的时间, 但却创造了共和国历史 上经济发展最快、城乡 面貌变化最快、人民实 惠得到最多的新记录。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 深圳经济特区的诞生, 就没有经济特区发展的 今天。从深圳经济特区 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 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 就和未来希望。
深圳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
深圳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腾飞
全面推进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举措是: 一是率先进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创新国有资产管 理体制,实现企业承包制、股份制,推行产权转让和 破产等。二是改革金融体制,建立多层次、开放型的 金融市场。包括又引进一批外资银行,创办招商、深 发展等区域性股份制银行;成立全国第一家外汇调节 中心;建立有色金属期货市场;公开发行股票,建立 证券交易所。三是突破国有土地传统管理体制,首次 进行土地公开拍卖。四是改革住房制度,逐步实现住 房商品化。五是机构调整和公务员制度试点改革。
看了深圳这几十年的巨变,同 学们,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样感到自 豪与骄傲呢?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考政治复习之纪念深圳特区30周年热点
中考政治复习之纪念深圳特区30周年热点1、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于2010年9月6日举行。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成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有力印证。
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发挥作用。
2、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知识链接1、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3、把握一个大局,正确处理改革、稳定、发展之间的关系。
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5、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和意义。
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8、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9、在开放的世界中,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10、我们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
1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1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
13、坚持改革开放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14、我国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要开放。
15、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在“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6、在对外开放中要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同时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17、我们坚定不移的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高考历史热点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素材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
【背景资料】
改革开放创伟业,科学发展再争先。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于20 10年9月6日上午在广东深圳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胜利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继续奋勇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知识链接】
关键词:1978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简史(仅限高中课本)
1.大纲版:对外开放新格局
(1)含义:对外开放是指在独立自主基础上,在平等互利原则下,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
(新中国、旧中国开放的对比,有前提、原则和作用方面都不同)
专心爱心用心
(2)新格局的形成:
①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1988年)(外资、技术、管理)。
②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14个。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环渤海区。
④内地:内地开放城市(沿河、沿边)。
深圳特区30周年述评-回眸春天故事 谱写发展新篇,
深圳特区30周年述评:回眸春天故事谱写发展新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新华社深圳8月23日电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经济特区,8月26日将迎来30周岁生日。
30年前,与香港山水相连的深圳还只是个贫穷落后的边陲渔村,在地图上难觅其踪;30年后,这里已崛起为继上海、北京、广州之后经济总量全国第四的现代化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
30载沧桑巨变,30年勇立潮头。
深圳特区的探索与实践,是我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精彩缩影。
在深南大道深南金田立交桥上设立的“热烈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标语牌。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深圳市在深南大道、滨河大道等主干道上悬挂国旗、红灯笼,设立庆祝标语,迎接深圳经济特区30岁生日。
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从边陲小镇到大都市“深圳速度”创造世界城市化发展奇迹30年,弹指一挥间,但对深圳罗湖区罗芳村的村民而言,这是改变命运的年代。
罗芳村与香港一衣带水,深圳河在这里形成了一道十米多宽的浅湾,一座小桥连接两岸。
桥那头的香港新界也有个罗芳村。
“之所以有两个罗芳村,是因为香港那边的村民几乎都是改革开放前从深圳罗芳村逃过去的。
”在罗芳村生活近30年的社区工作站站长邹有志介绍说,从1950年到1969年,深圳罗芳村有600多人逃到香港。
改革开放前深圳之所以逃港成风,是因为深圳和香港差距太大。
以种水稻为主的深圳罗芳村村民年人均收入只有130多元,而对岸的香港村民每年能赚13000多元,相差100倍。
而如今,罗芳村成了“户户小楼房”的致富村。
罗芳村的变迁,只是深圳特区30年发展奇迹的一个缩影。
1980年的深圳仅有3万多人口、两三条小街道;到2009年,人口超过1400万的深圳GDP已达8201.23亿元,GDP比1979年增长979倍,年均递增25.8%。
改革开放令压抑已久的生产力得以解放,迅速爆发,深圳到处充满了活力与激情。
1984年,中国第一高楼——160米高的深圳国贸大厦封顶,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国贸大厦也因此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经济特区30年100件大事”评选结果出炉 2010-09-0பைடு நூலகம் 18:05: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北京)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中国经济网深圳9月3日讯(记者杨阳腾 李小芳) 9月3日,“深圳经济特区30年100件大事”评选结果揭晓,“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发行”、“深圳获得设计之都称号”等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入选,其中属于“全国第一、首创、率先、开先河”的事件达到54件之多。
在明确标准之后,根据驻深记协、深圳市媒体从业者及相关专家联合推荐,经过长达两个多月数轮征求意见、核对史实的过程,初步梳理确定了200件候选事件,于8月2日向社会公告并接受公众投票。据了解,在候选事件正式公布后20多天中,通过报纸、网站、手机3种渠道,共有180多万人次参与投票。
按照评选活动规则,评选结果由公众投票和评审委员会投票相结合产生,其中评审委员会投票支持率占40%,公众投票支持率占60%。
据悉,评选产生的这100件大事中,属经济建设领域的有29件,政治建设领域的有25件,文化建设领域的有18件,社会建设领域的有28件。时间分布上,80年代发生的事件有42件,90年代发生的事件有24件,新世纪以来发生的事件有34件。
人民日报广东分社副社长、驻深记协主席、评审委员会主席胡谋表示,这100件大事基本都是在深圳经济特区30年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既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这样决定深圳命运的事件,也有深圳在各个时期开创的“全国第一”的创举;既有中央领导在深圳发展的关键时刻视察深圳并作出重要指示的事件,也有“深圳出台最低工资标准”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话题;既有各种重要政策规章的出台,也有“百万劳工下深圳”这样的民间记忆;既有改革开放初期的事件,也有特区扩容、前海规划获批等刚刚发生的重大事件。
据介绍,100件大事的评选参照了2008年“改革开放初期最具影响力的深圳十件大事”评选标准,要求候选事件必须符合四方面条件:第一,在深圳经济特区30年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第二,创造全国第一或在全国开风气之先,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且至今仍持续产生积极影响;第三,能够充分展示“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深圳精神;第四,对特区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探索意义。
深圳经济特区30年100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