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区域经济学重点

区域经济学重点

区域经济学重点区域经济学重点一、简述经济区域的内涵与特点答:(一)经济区域的内涵:经济区域是指一国之内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和自主权益,在专业化分工中担负一定职能,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

(二)经济区域的特点1.经济区域是一个空间范畴,泛指人类活动的地域空间载体;2.经济区域应具有必要的地域构成要素,是在全国专业化分工中分担一定职能、经济上较为完整的地区;3.经济区域是一个主权国家疆域内,赋予了相当权益的经济共同体;4.经济区域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通常按同质性方法和集聚性方法把区域分为同质区和极化区以及基于两者的规划区。

二、简述经济区域的构成要素答:(一)经济中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要素在特定区域空间上不断运动聚集形成的具有一定经济能量的点,一般表现为各级各类城市。

(二)经济腹地:载负着具有内在联系的经济运动,且这些经济运动具有共同指向、共同经济中心的地域范围。

(三)经济网络:经济区域中维系经济中心和经济腹地的联系渠道。

三、简述经济中心的含义答:(一)经济中心的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要素在特定区域空间上不断运动聚集形成的具有一定经济能量的点,一般表现为各级各类城市。

(二)经济中心的意义和作用1.经济中心的意义:经济中心是经济区域区别于自然区和行政区的重要标志。

2.经济中心的作用:集聚作用与扩散作用。

(三)经济中心的空间特征1.经济中心具有层次性(1)不同层次的区域有不同层次的经济中心;(2)同一个城市可以有不同层次的中心地位;(3)特定范围形成不同等级的中心,构成规模等级体系。

2.经济中心具有选择性(1)经济中心必须凝聚相当的经济能量,而且这种能量凝聚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行政命令的结果;(2)在我国,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常常重叠,这是一种特有的现象。

3.经济中心不是地理中心或几何中心四、什么是同质区与极化区?答:(一)同质区的概念:同质区是指根据区内某些重要因素的一致性和相似性进行划分的区域。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题型:名词解释、选择、判断、简答、论述1、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1)要求靠近市场。

(2)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

(3)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4)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

(5)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

(6)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

(7)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

(8)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

(9)要求聚集性。

(10)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

2、主导产业选择的标准(1).需求潜力大。

主导产业的产品应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具有较大量、长期、稳定的需求。

当然首先是针对国内市场。

市场需求是所选择的主导产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必要条件。

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拉动,主导产业很快就会衰落。

(2).技术进步快且适用性强。

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特别重视技术进步的作用,所选择的主导部门应当能够集中地体现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和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我国受科技和教育水平的制约,整个产业技术水平还很低,不能过分追求高技术。

我国技术与经济发展本来就有多层次的特点,技术进步也具有不同层次的内涵,并非一定具有最高水平。

所以,我国选择主导产业,必须考虑到技术发展的多层次性和协调性,选择具有启动关联作用的“适用技术”。

(3).部门带动性强。

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它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它应具有较大的前、后向联系和影响,通过这种关联产生对一系列部门的带动与推进作用,并使这些部门派生出对其它部门的进一步促进作用,从而产生经济发展中的连锁反应和加速效应。

(4).就业效果好。

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相对过剩,这一方面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另一方面也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

因此,我们选择的主导产业应具有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这样可以既缓解就业压力,又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比较利益优势。

(5).有进口替代或出口创汇能力。

虽然我国主导产业应以国内市场作为主体市场,但在开放条件下,还必须具有国际竞争意识,重视国际贸易的作用。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1、地域合理规模:具有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方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

2、产业集群: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特定领域内联系密切的企业和相关支撑结构在一定地域内的集中所构成的产业群。

3、区域竞争力:一个区域在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发展实力的强弱程度。

4、区域创新系统:区域网络中的企业、大学、研究结构、政府等网络节点在融入区域创新环境过程中组成的能够促进创新产生的系统。

5、中心城市:在特定区域内经济上有着重要地位,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吸引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的城市,并且主要是指那些具有综合性、多功能的经济中心作用的大城市。

6、地区生产专业化:生产在空间上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的生产形式,是区域产业发展经常采取的一种产业配置的形式。

7、区域创新环境:是一个地区保持持续竞争力、发展力所具备的物质、文化、社会环境。

它是区域内各行为主体和参加要素在长期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以支持、产生和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相对稳定的网络系统。

8、统筹城乡发展:是从二元经济走向同质经济的过程中,国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把城乡作为一个发展整体,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使城市和乡村相互兼顾,并对农村有所倾斜的二者协调共进的一种策略选择。

9、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10、增长极模式: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这些主导产业部门通常积聚在大城市中心。

经济的增长首先出现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区域产生影响。

二、单选题1、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区域性、非均衡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开放性2、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和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的比值。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全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区域: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广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3. 区域开发: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简答题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区域经济发展〔2区际经济关系〔3区域经济政策。

2、区域开发的影响:该主观行为如果是科学合理的,就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果是伪科学、不合理的,就是限制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章区域资源环境一、名词解释1.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环境中一切对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有用的物质。

2.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3.人力资本:是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二、简答题1.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1.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2.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减少、依赖程度降低的趋势3.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越来越重要2.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1.纯自然资源型。

采取这种发展模式的区域往往有着储量巨大的一种甚或多种重要的矿产资源。

特点是: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为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四种基本类型:高消耗高效益型<如美国>和高输出高收益型<如中东各石油输出国等>:在资源消耗殆尽后区域仍能持续发展。

高消耗低效益型<如苏联、中国>和高输出低收益型<如非洲资源输出国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出省份>:一旦资源消耗完毕,严重影响整个区域的发展。

2.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四种发展模式里最好的一种,典型例子:美国。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部分)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2,经济区位:产业、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经济活动最适合的空间位置,是关于经济过程的一种相对区位。

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

3,经济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地区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之间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流动和转移,以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替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习惯势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

[4,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的过程,包括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5,二元产业结构:就是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同时并存的现象。

6,区域: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的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或异质相关联的地域单位。

7,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即指向周围区域的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8,极化效应:指伴随主导产业或推动型产业在一定地域形成,从而使其它产业在周围地域集中的现象,也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中的过程。

9,均质区域:根据区域内某些重要因素特征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进行划分的区域。

10,极化区域:根据若干异质部分在功能上紧密联系进行划分的区域。

11,计划区域:指实际存在的管理区域。

12,区位: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

13,区域经济发展: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

第一章导论1.简述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①自然条件的不同:区域差异可以理解为“级差收益”②资源的稀缺性:要求资源的优化配置③生产要素的不均衡分布和不完全流动性(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①规模经济②聚集经济(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运输成本、储藏成本和空间成本(4)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2.区域有什么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特征:地域性;独立性;开放性;综合性。

区域经济学复习汇总

区域经济学复习汇总

名词解释一、区城经济学是指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城经济发展,增加社会福利的社会科学。

二、区域是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三、区域开发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四、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它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

五、地区主导产业是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六、聚集效应是指由于某些产业部门、某些企业向某个特定地域集中所产生的使生产成本降低的效果。

七、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八、生产要素禀赋是指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

九、区域经济合作是经济主体为了谋求经济社会利益,而促使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流动和重新组合的过程。

十、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十一、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商品交换的活动。

十二、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十三、主导产业应该是能够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在区域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的产业。

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2.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谢费尔3.中心地理论:克里斯塔勒4.区位经济学:廖什5.制度环境的核心内容:产权理论6.恶性循环理论:纳克斯7.大推进理论:罗森斯坦—罗丹8.非均衡增长理论的代表:赫希曼、辛格9.首先提出三次产业的划分:克拉克10.投入产出表的重要系数,是反映产业间经济技术联系的指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11.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主导产业升级12.要素禀赋论:俄林13.在开放的、交通方便的地区:市场原则14.在经济开发程度低的地区,或者在山区和交通不便的地区,由于客观上的原因与外界隔绝:行政原则15.在新开发的地区:交通原则多项选择题1.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三大类A.全国国土B、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C、以及跨国界的特定区域2.中心地理论的概念建立分三个步骤A.根据已有的区位理论,确定个别经济活动的市场半径B.引进空间组合概念,形成一个多中心商业网络;C.将各种经济活动的聚集纳入一套多中心网络的等级序列中去。

区域经济学复习重点

区域经济学复习重点

区域经济学复习范围第一章导论1.1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狭义上: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广义上: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研究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的发展变化规律。

联系上: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和地理学知识。

1.2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六个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海陆统筹。

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可持续、创新。

一、区域经济学的作用:1.综合开发利用区域条件2.确保生态环境良性循环3.建立国家或地区经济系统4.开展地域空间结构研究二、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史使命:第一,研究的核心问题:深入研究中国作为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们利用规律驾驭经济活动、提高发展效率的基本途径。

1.农业—集体—承包2.城市—公有—多种所有制第二,区域经济学者有义务回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及人们有效作用于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1.港口发展问题2.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第三,研究的历史使命:我国的政府需要一门系统阐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的理论,该理论应能够回答处于区域发展各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基本问题以及政府可能采取的对策。

1.3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一、经济地理对区域的认识:1.对区域认识的延伸在自然地理的基础上加入人类和经济的因素。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人类和自然都应属于区域的特征。

把一个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类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结合起来,是经济地理学对区域进行研究的主要特点。

2.区域的分类——区划自从人们认识了区域,区划就成为人们对区域内部的组成及其区域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的一种必然手段。

首先把地表看作一个整体,然后对地表进行逐层分解,形成一个区域系统。

3.类型区(产业相同的一个地区)类型区的划分是依据区域的相同性或相异性的关系,即区内的相同性和区际的相异性来划分的。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区域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可大可小.视研究的问题与规划的目的决定一个区域的范围与所要探讨的区域问题.2、经济区域从研究经济活动出发,对地理空间的范围划定.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经常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三大类:全国国土,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以及跨国界的特定区域.3、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4创新能力的集中性.5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4、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5、区域开发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区域开发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观行为.6、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1如何组织区域内经济发展.2研究区际关系,经济分工与协作.3区域经济政策.7、区位理论的初期研究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母体是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发源在20世纪初的德国.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8、农业区位论杜能认为,影响农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即特定农场或地块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在证明这些论点的过程中,杜能提出了着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即农业区位论.其理论的假设为:1假定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孤立于世界之外,四周为荒地的孤立国.其中心有一个大城市,这个城市是唯一的,必须供应全境一切工业产品,而城市的食品则完全依赖四周的土地;2假设孤立国内各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3假设孤立国内各地交通条件完全一致,唯一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运费同运输距离成正比;4农业生产以取得最大现金收益为目的,农产品价格、劳动者工资和利息固定不变.从这些假定出发,杜能认为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P,而利润是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与运费T这三个因素决定的.数学表达式为:P=V-E+T尽管杜能理论还存在一些缺陷,如忽视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没有研究其它产业的布局,但其贡献是不朽的.他因第一个研究区位问题而被尊为区位论,也就是产业布局学的鼻祖.9、工业区位论19世纪末,德国工业的大发展,要求人们将工厂布局在生产成本最低点.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工业布局问题.韦伯在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区位论,韦伯理论的基本框架是:研究运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再研究劳动费与聚集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工业寻求最优区位三阶段1第一阶段,暂定劳动费与聚集效益因子都不起作用,孤立地研究在只有运费因子单独起作用的情况下,工业最合理的布局模式;2第二阶段,研究在加进了劳动费因子的作用时,上述工业布局模式将发生何种变形;韦伯认为工厂的设立会从最低运费的地点移至劳动力费用最低的地点.3第三阶段,研究当加进聚集效益因子的作用时,这一工业布局模式又会相应地发生何种变形.10、运输区位论区位论的研究十分重视运输因素,但运输因素本身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美国学者胡佛提出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线路运营费用;二是站场费用.胡佛指出:1若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且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线,则企业布局在交通线的起点或终点最佳,因为在中间设厂将增加站场费用.这是大城市工业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2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其它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11、现代区域经济学产生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是美国着名区域经济学家艾萨德教授.把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区位决策引入到一般化的经济学当中,探讨在平衡状态下空间经济的一般形态,并进而探讨空间经济的相互依存问题.艾萨德对区域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将纯理论的推导带入到对空间上的区域的各发展阶段的经济分布及其空间结构的研究,并设计出区域分析和应用的模型.这些模型为区域经济学进入主流经济学奠定了基础.12、埃德加.胡佛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要素包含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自然资源的位置确定之后,或者不能被移动,如土地、森林、矿山、草原等,或者很难移动,如水资源等.社会经济资源当中最主要是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他们的流动虽然是正常的,但必须付出相应的流动成本.所以,任何一个地区都具有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必要.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由于集中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不可能将生产要素进行彻底的分割,并将其均衡地分布在所有的地区.必须考虑到规模经济和聚集的要求,在条件好的地方,集中布局各类产业.聚集区的形成又带来人口的增加,从而形成城市,成为地区的经济中心. 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所谓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是指由于距离因素的影响,产品与服务的移动,必须支付相应的运输成本,否则就不可能流动.而为了减少距离成本,产品与服务生产的地方化就十分必要.第二章区域人口、资源环境1、人口资源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社会、经济、自然三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子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复合生态系统.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即构成了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它决定着复合生态系统的运行机构和发展规律.2、复合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矛盾1人类生活对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相对稳定性的要求与当前自然生态环境急剧变化的矛盾. 2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快速性与自然环境恢复和调节的缓慢性之间的矛盾.3地球上蕴藏的矿产和地下水资源等的有限性与人类的需要及开采能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4地球的体积是有限的,物质的生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人口的发展如无计划是无限的.3、自然资源的定义、特点自然资源是由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的基础性物质.自然资源的特点:稀缺性、可替代性、区域性第三章、区域经济增长1、区域经济增长的定义1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2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则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只有把经济总量的提高、人口规模和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结合起来,才能正确理解区域经济增长的含义.2、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大致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进入生产过程的,亦即投入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资源、技术等;另一类是形成生产环境的,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指基础设施条件,相关产业的布局条件等,软件环境则包括经济制度、管理方式及组织形式等等.3、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是一个多种因素综合的过程.若分解,则有:——从供给需求角度的分析: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需求拉动机制——从地区相互关系分析:本地发动型、周边地区带动型——从制度变迁分析:结构转换的驱动机制.4、低水平均衡增长理论——拉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在人口增长的压力下,投资增长只有突破一定的水平,才能实现经济增长的突破.——纳克斯的恶性循环理论.低收入——低储蓄——资本形成不足——收入低.5、非均衡增长理论主张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非均衡增长与均衡增长的区别,就在于认为由于落后地区资本的有限,不可能大规模地投向所有部门,而只能集中起来投入到几类有带动性的部门,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解决资本不足的问题.6、赫希曼的主导部门产业理论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战略就是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创造发展机会.赫希曼指出,如果是政府投资,则应选择公共部门,特别是基础设施,造成良好的发展的外部环境;如果是私人资本,则应投入到具有带动作用的制造业部门.主导产业:指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专门化产业,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产出规模大,产值比重大,关联效应强,是区域经济的主体或核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关联效应1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前,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原料、燃料和生产设备等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2后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3旁侧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过程当中,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8、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最有效手段,是把区域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到主导部门的发展上来,通过对主导部门的投入,激活产业链条,扩大区域市场需求,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把增长极理论发展到地域空间布局原理上,完善了增长极理论.增长极是在城市区配置下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它不仅是推动型产业及其综合体,而且也是拥有这种产业综合体的城市.布德维尔的定义增长极的形成有两大途径: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引导企业和行业在某些大城市或发达地区聚集而自动产生;②由政府通过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主动建立.9、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任何一个增长极都同时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者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如果极化效应强于扩散效应,溢出效应为负值,表明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点的聚集作用较强;反之,则溢出效应为正值,表明增长极已经具有了一定规模,生产要素产生了向周围极化区域的回流.极化效应:主导产业和推动产业配置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生产综合体增长点,吸引周围其他经济活动向其集中,导致集聚经济优势,出现极化现象.所谓极化就是物质、能量、信息向区域核心集聚的过程.极化效应可分为规模经济、区位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三种类型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经济条件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某一设施或企业规模经营规模扩大,可生产单位产品成本的降低,从而获得经济利益.它源于企业内部的经济合理性.区位经济是指某一部门或行业的全部企业都可以由于配置在某一共同区位而获得经济效益,它源于企业内部、部门或行业内部的经济合理性.城市化经济是由于把各类经济活动配置在一起,从而使某一处于一定级别的中心地区位的总体规模扩大,随之而出现的综合经济利益,它源于部门或行业外部、城市内的经济合理性.扩散效应增长极一旦形成并继续发展,必然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这种影响称为扩散效应.扩散效应具体表现在:①形成对其投入原料的新需求,扩大了市场,推动了区域内相关原料生产部门行业的建立和扩大规模;②扩大了有关部门的产量,增大的供给推动区域内使用这些新产品的部门经营规模扩大;③专业化产业部门的形成,促使了区域内地域分工的深化,全面提高劳动效率,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动力和实力;④增长极的极化与区域内相关行业的发展,产生对区域内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促使劳动力的转移以及部分资金的扩散;⑤增长极的极化与区域内相关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创造新的需求,同时也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引导生产,促进区域发展;⑥增长极的创新,使其作为技术、信息源不断向区域输入,提高区域内劳动力生产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10、点轴理论点,即增长极核、生长点.轴,即生长轴.其中心内容是:随着联结各中心地重要交通干线铁路、公路等的建立,形成了新的有利区位,方便了人口的流动,降低了运输费用,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新的交通线对产业和劳动力具有新的吸引力,形成有利的资源环境,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线集聚并产生新的居民点.这种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交通线被称为“生长轴”.11、核心—外围地理论美国城市和区域规划学家约翰·弗里德曼于1966年提出.任何区域都是由一个或若干个核心区与边缘与所组成的.核心区可以是由一个城市或城市群及其周围地区组成.核心区居中,其他区居核心的外围地带.核心区是发展变化的根源,它能够产生和吸收创新,主导着外围区及整个地域的发展方向.当核心区在形成过程中达到能够自我发展所需的规模时,集聚效益显着,吸引着资金和人才.核心区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组织,保证生产效益显着,从而增强外围区的吸引力.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核心区将其发展所得扩散到外围区去,使外围区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料、燃料销售量增加,从而促进那里生产发展、就业机会扩大、次级核心区成长.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1、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社会进步、福利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等在内的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过程.2、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论传统社会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后工业化社会钱氏理论对于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区域经济不同于国别经济,产业结构不可能系统完整.3、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相应提高,劳动力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并进一步向第三产业转移.原因: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4、库兹涅茨法则基本内容: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5、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率或霍夫曼系数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6、雁行形态说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雁行形态模式的两个变型:产业发展的次序一般是从消费资料产业到生产资料产业,从农业到轻工业,进而到重工业的不断高级化过程.消费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粗制品向精制品转化,生产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生产生活用的生产资料向生产生产用的生产资料转化,最终使得产业结构趋向多样化和高级化. 7、现代产业集群理论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它强调指出,具有国家竞争优势的产业通常具有很高的地方化和根植性特征,一个区域形成的产业发展具有路径依赖,通过技术升级不断地在自身所延伸的范围内发展,而不呈现明显的产业类型转变.如台湾地区的电子产业、意大利的轻纺产业.集群cluster概念是由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引入,用于对围绕某个产业的企业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上集聚的经济现象的描述.是指包括企业、支撑机构及政府等参与者在地理上围绕某个些产业而集中形成一个网络,网络内部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和商业关系支持着各参与方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也就是把集群联系在一起的是包括供求关系、共性技术、共同的市场导向、共同的劳动力市场和地方性文化等在内的一系列因素.每个个体的单个竞争能力都是这个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集群的特点:一是弹性精专.集群内单个企业的生产总是集中于有限的产品和过程,形成专业化的特点,专业化的分工是与生产的技术可分性以及垂直分离的生产组织方式相关的;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在相互的竞争中相互联系,互相协作和补充,区域作为一个集体,其生产是相当灵活和多样化的.二是地理集中性.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是产生外部规模经济的基础,是集群作为一种地域经济现象存在的基础.三是根植性.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深深地嵌入到区域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关系中.四是拥有相关的支撑机构.指区域内有各种各样的机构,包括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培训机构、贸易协会、创新中心、政府部门、商业服务组织,等等,这些机构之间建立了有机的网络,并存在密切的联系,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它们都有强烈的提高本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集体意识,共同投入到提高区域竞争力的行动中去.五是创新性.集群内企业通过相互竞争和学习,有利于创新.8、区域产业结构演进机制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是在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同时作用下进行的.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就引导和推动着区域产业结构不断地发生变化.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产生作用的途径:供需关系能够引导各产业之间建立起经济技术联系,使它们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价格机制则可以调整要素在各产业之间流动和配置.竞争机制能够促进各产业努力进行技术更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使各产业按照技术的先进性出现兴起和衰落的更替.市场机制的缺陷: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控也不是万能的.市场价格信号失真,就可能导致某些产业发展过度,而另一些产业可能发展不足.无序的竞争则可能导致重复建设,使资源总体配置效率降低.政府干预: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作用方式:制订区域的产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之间的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次序等,将其作为指导区域产业发展的根据.运用财政、税收、信贷、价格、工资等政策工具,通过对不同的产业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以便有效地协调各产业之间的发展关系,使它们的发展符合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要求.通过维持市场秩序、规范企业和个体的行为、消除限制要素在产业之间合理流动的种种障碍、促进市场信息畅通等,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干预的缺陷:政府干预同样也有其局限性,如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决策失误,或者干预过度,都可能导致区域产业结构的畸形,降低结构效率.9、地区生产专业化是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者产业.区位商计算公式为:LQij=Lij/Li/Lj/L 式中,LQij表示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L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Li表示i地区的全部产出;Lj表示全国j行业的全部产出,L表示全国所有行业的总产出.10、产业间关联系数影响力反映一个产业部门影响其它产业部门的程度.在投入产出分析中,用影响力系数来反映当国民经济某一个产业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其它产业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越大,表明该产业部门对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感应度反映一个产业部门受其它产业部门影响的程度.在投入产出分析中,用感应度系数来反映当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产业部门因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产业部门为其它产业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感应度系数越大,表明该产业部门受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影响越大,当经济增长率较高时,其发展也就越快. 11、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高专门化水平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符合区域资源环境特点第五章区域产业布局1、产业布局的定义产业布局是主体政府或者企业家在一定的体制或机制条件下对客体企业在地域上的配置过程,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可以从体制机制、主体、客体和区位条件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上述四个因素影响着企业的微观布局.——体制机制不同的体制机制条件对企业布局主体的思路和行为具有深刻的影响.企业布局主体必须根据体制机制的认可程度来决策自身的行为.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都是按照国家需要和政府的指令性计划进行布局;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府的政策、规划引导下,根据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进行布局.。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1、区域:“区域”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地球上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

2、空间:经济活动中的“空间”,是经济变量、经济现象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以分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不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区域发展状态的“指示器”。

3、区域经济: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

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4、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5、区域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1)“区域经济”的定义: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

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2)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③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④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

6、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及其基本内涵:、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它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第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联系实际)1)“部分先富”论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部分先富”的战略思考:①改革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②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③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共同富裕”论伟大构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区域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区域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区域经济学复习知识点1、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也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聚集经济效益:指由于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集中所产生的高效益。

3、自然资源:人在自然介质中可以认识、可以萃取、可以利用的一切要素及其集合体,包括这些要素互相作用的中间产物或最终产物。

4、区域经济系统:由一定地域空间内相互作用的经济要素(经济腹地、经济中心、经济网络)所组成,具有严密的结构和完整的功能的综合体。

5、人力资源: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6、人力资本: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7、区域经济系统运动:指区域经济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规模、等级、性质等在一定时空的演变过程。

8、区域经济增长: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广义则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

9、增长极:主导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

10、极化效应:增长极形成后,吸纳周围的生产要素,使本身日益壮大,使周围的区域成为极化区域。

(回波效应)11、扩散效应:增长极扩张到足够强大时,会产生向周围地区的扩散作用,将生产要素扩散到周围的区域从而带动周围区域的增长。

12、区域产业结构:指区域内具有不同发展功能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

13、地区主导产业: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以地区生产专业化为前提。

14、地区生产专业化:它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一、简答题(一)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内容1.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状况。

2.区域经济的整张与发展(主要研究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环境的主要内容和评价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和方法, 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实现路径)。

3.区际关系(主要研究区域贸易利益的形成及实现路径,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

4.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主要研究城乡结构与区域城市体系的建设问题,研究宏观空间结构)。

5.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宏观政策与管理的角度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制定以及如何规范地方政府的职能,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来指导,监督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如何改善投资环境,塑造地区形象并提升所在地区的区域竞争)。

6.区域经济学的展望(探讨21世纪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态势)。

(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2.中间产品的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3.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4.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三)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均衡增长理论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2.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理论3.非均衡增长理论非均衡增长的概念1.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2.连锁效应:(前向关联效,后向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新增长理论1.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2.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理论3.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四)区位选择基本要素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自然资源)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与劳动力,资金,市场、运输)3.科技因素(投资软环境,智力资源)技术进步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技术进步改善了产业本身的分布状况;技术进步改变了产业内部结构。

(科技对产业区位选择影响是通过技术进步体现的)(五)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①能源指向, ②原料地指向, ③劳动力指向, ④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⑤无固定指向,⑥高科技指向(六)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1.在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

区域经济学重点笔记

区域经济学重点笔记

第一章导论1 区分经济区域和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学初步形成的标志:1956年胡弗《区域经济学导论》(1)区域经济学所研究的空间:经济区域。

(强调空间)①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多为具有相对完善的点、线、面结构的功能区。

如:地域生产综合体、行政—经济区、核心—边缘区,通常为异质区。

②人们出于研究的目的划分的经济区域,通常属于同质区。

(2)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区域经济。

(强调经济活动)①区域经济指的是特定的经济区域及其相互之间经济活动。

②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或国际经济的组成部分。

¥③在通常情况下,区域经济并不具有宏观经济的基本属性。

④国家尺度以下的地方经济,以及城市经济都可以被看作是区域经济。

⑤在中国,区域经济往往还特指行政区经济。

2 经济区域的特点。

(1)、有限的空间。

(2)、往往包括在一个国家的疆域内。

(3)、经济上完整。

(4)、在经济系统中具备专业化分工的职能。

3 古典区位论的缺陷。

(1)假设前提是完全竞争(2)部门最优与整体最优往往不一致¥(3)自由竞争下的自由放任往往导致区际间不平衡(4)研究方法局部均衡,静态(5)单纯考虑纯粹的经济因素,忽略了创新环境、制度变迁、不确定的政治因素、社会文化背景等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区域早期区位论:重商主义贸易观古典贸易与分工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斯密) 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古典的区域经济学时期——古典的区位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市场区位论中心地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位论的发展:1)从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地区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2)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的推导,变为力求作出接近区域实际的、可具有应用型的区域模型第二章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 区位与区位决策的含义。

(1)区位:指可以供(经济)活动选择的位置或者是(经济)活动位置的确定过程。

区位通常指经济活动出现的最有利的有限空间范围。

(特定空间,寻找最优空间过程)(2)区位决策:人类在自己的社会生活中,不得不为自身或所代表的机构(企业、社团、政府等)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

区域经济学重点

区域经济学重点

高婷婷区域经济学重点第一章:1、区位论的概念、发展:1)以单个厂商区选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区位理论2)研究①古典区位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韦伯、克里斯、廖什区位:厂商生产活动的位置;如何确定最佳位置就是区位理论的核心问题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位理论的发展:单个厂商发展为地区总体经济结构;理论推导转向区域模型;从第一、二产业扩展到第三产业;不仅考虑生产成本最低、利润最大化到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

2、区域经济学的发展:以人地关系的区域差异作为研究对象的地理科学;从古典的单个厂商生产组织研究扩展到产业区位分析的空间经济学;城市和区域经济配置。

3、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1)区域结构2)区域经济活动组织3)区域地域结构及其组成单元4)区际分工与联系5)区域经济政策4、新区域经济观的基本内涵:1)突破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的概念;2)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研究范围和层次,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3)科技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选择最佳区域经济模式,提供了最好的区域经济环境;4)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特区的设立。

区域经济学(新区域经济观):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5、区域经济(名词):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

第二章1、基本概念:区位: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志为一定的空间坐标;经济区位: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区位决策:决策主体的区位决策过程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2、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绝对优势理论;1)地域分工理论(区域结构变动的理论):相对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2)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大国经济的区域发展规律):①无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增长极理论②有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3)经济增长理论4)现代区域经济理论①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体系:关税同盟理论自由贸易区理论共同市场理论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综合发展战略理论②总部经济的理论体系③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④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与增长极理论⑤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循环经济第三章: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合作,相互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部逐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区域经济学复习重点

区域经济学复习重点
(1)什么公司可以成功投资国外?
企业所有权优势:跨国公司所拥有的无形资产、协调或减低风险优势。
(2)为什么要到国外投资?
内部化优势:为降低交易成本和市场不确定性,将所有权优势转移至国外子公司,而不是转让、出售或租赁给外国企业。
(3)应选择什么样的区位投资?
区位优势:拥有前两项优势的企业,必须从全球角度考虑,充分利用东道国区位优势(包括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市场潜力、外资政策等)。
(2)外部规模经济(集聚经济、外部效应):分
本地化经济:单一产业集中带来的成本节约
城市化经济:多样化产业集中带来的成本节约
第三节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1.中心地:区域的中心点,为区域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功能。
2.市场区: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3.门槛人口(Threshold population):中心地存在所需最低顾客人数。
4.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分析(三个层面):
(1)不同城市的选择:
人口数量和消费偏好;
总体消费能力
竞争者的数量、规模和质量
(2)城市内部某一区域的选择:
服务区和服务设施对顾客的吸引力
竞争企业的量与质
到达该服务设施和路线状况
该区域扩展方向
(3)具体地点的确定:
综合成本
相邻企业基本情况
交通状况
停车场的充足性
第一章绪论
1.区域:地球表面特定范围的空间;人为划定以整体考虑的空间集合体。
2.经济区域及其划分类型:
均质区:按照其内部特征的相似性划分
结节区:按照其功能一体化程度划分
规划区:从政府政策制定的角度划分
3.经济学: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
4.区域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的分支;资源要素(包括市场)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

区域经济学复习要点

区域经济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二)区域经济的特点1.系统整体性系统整体性是区域经济具有共性的基础。

区域经济实质上是由各个区域内、同级区域间、各级区域间的各种经济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具有明确的结构和功能的复杂经济系统,类似国家经济表现出综合性、宏观性、目的性和全局性的特征。

区域经济所追求的是区域内、外各种经济活动在结构上的合理组合和功能上的互补,对所能支配的区域内外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从而在整体上实现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产生出单一经济活动无法获得的经济效果。

2.空间差异性空间差异性是区域经济的鲜明特点之一,就是区域内部或区域间的各种经济活动和行为(包括要素禀赋、部门构成、经济规模、经济增长能力等)表现出的空间上的不同,可以说,现实中完全相同的区域经济活动是不存在的。

也正是这样,区域经济活动才表现出多样性和丰富多彩性。

这也要求我们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时,充分重视区域经济的空间空间差异性特征,从区情出发,实事求是,不可生搬硬套。

3.互补性(或开放性)区域经济活动的关联性和空间差异性必然导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要素和商品供需关系或发展上的互补性,而且区域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区域经济发展直接或间接受其他相关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越大。

实际上,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各区域之间的互补性之强,以至于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离开其他区域而独立进行。

如“十五”计划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沿海的发展与内地的资源和市场的互补性考虑的。

4.利益的相对独立性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区域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每个区域都有其自己的经济利益,这就决定了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竞争。

而在这种竞争中,落后地区总是处于劣势,这样就会使地方保护主义抬头,人为地制造行政区域基础上的市场分割,阻碍资源要素和商品的流通,出现经济发展中的区域间相互扯肘现象。

这种现象严重地阻碍了全国统一市场地形成,经济学家称之“诸侯经济”尽管如此,区域经济包含在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中,其发展要符合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受到国民经济全局利益的约束,并在一定程度上服从于国民经济全局利益。

区域经济学重点整理

区域经济学重点整理

区域经济学重点整理一导言1.经济区域概念及三个特征:经济区域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一般按照地理、行政、文化、经济特征划分。

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是人类经济活动及其必需的生产要素存在和运动所依赖的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

(2)、能够独立地存在和发展,区域是区内各经济主体在经济上紧密联系,社会、文化趋于或融合为一体的地域空间,不仅区域内部经济主体具有独立性,而且任何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也有较为明显的功能差异或界面分割,各区域相对独立,具有能够组织和协调内部经济活动和区际经济联系的能力。

(3)、在更大范围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

一个独立的区域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它是在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优化调整自身组织结构、发挥自己独特功能的单位。

2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从宏观角度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各个区域间的相互关系的经济学科。

目的是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二第一章(一)屠能的农业区位论1屠能,nen区位理论的鼻祖。

1820-1830,初步形成的标志《孤立国》屠能。

2形成背景(1)19世纪初,德国的农业面临由庄园式向自由式转变,提出了耕作业和畜牧业的土地利用以及同市场的关系问题。

(2)屠能从区位地租出发,得出农产品种类围绕市场呈环带状分布理论化模式。

(3)假定:“孤立国”。

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社会经济单位。

3屠能圈理论的含义(1)农地利用类型和农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天然特性,更重要的是其经济状况,特别是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

(2)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为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利润=产品价格-(生产成本+运费) >0即:P = p - (c + t)4、屠能圈农业布局6层次(1)自由农作圈,蔬菜和牛奶等鲜活农产品。

(2)林业圈,木材,用于能源。

区域经济学重点

区域经济学重点

1.三个理论基石(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不可移动、流动受限)(2)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空间集中经济,源于规模经济、聚集经济)(3)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储存、运输成本、空间成本)2.新经济地理学的三个命题?如何理解?三个命题: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运输成本(1)收益递增。

由于生产规模的夸大带来产出的增加,从而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各国或区域间通过发展专业化和贸易,提高其收益;集中是经济规模的反映,地理上的集中形成大型的聚集地区,其规模优势远远大于某一个部门或产业的集中优势,从而为地区获得竞争优势创造了前提。

(2)不完全竞争模型。

由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创立的不完全竞争模型,被克鲁格曼引入到区域经济的分析当中,例如,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当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之后形成工业地区,而另一个地区则仍处于农业地区,两者的角色将被固定下来,各自的优势被“锁定”,从而形成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关系。

(3)运输成本。

假设以保罗·萨缪尔森引入的“冰山”理论的形式存在,即假设只有制成品有运输成本,任何制成品的价值在运输中都有一部分丢失了,而不是设计一个单独的运输业的存在。

由这三个基石,设计出区域经济的“中心一外围模型”。

这个模型是新经济地理学派对区域经济学的主要贡献。

3.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的区位和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关系及其区域经济政策的经济学科。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区位理论2、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开发3、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4、区际经济分工与合作5、区域空间网络结构6、经济区划7、区域经济政策4.如何选择地区主导产业?地区主导产业:是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确定主导产业的依据:(1)较高劳动力专门化率,即区位商>2(2)产业规模足够大,区域内增加值比重较大(3)较高产业关联度,能够强力带动区域内部其他产业的发展(4)市场潜力较大,具有实际和潜在巨大需求和高收入弹性(5)比较优势、劳动生产率较高,能够合理配置资源,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主导产业选择的一般趋势: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相适应(1)区域经济发展初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区域:地球表面特定范围的空间;人为划定以整体考虑的空间集合体。

2•经济区域及其划分类型:均质区:按照其内部特征的相似性划分结节区:按照其功能一体化程度划分规划区:从政府政策制定的角度划分3•经济学: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

4•区域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的分支;资源要素(包括市场)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

定义: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学科属性:区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5•研究内容:涉及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以及这种选择怎样决定整个国民经济宏观格局。

---经济学观点6•区域经济的客观基础:资源禀赋集中经济距离成本7•区域经济学渊源一区位论区位论:研究经济活动最优空间的理论区位论发展三阶段:第二章区位论1.区位(location):人类活动的空间。

2•区位论: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选择(点)及空间配置(面)的理论。

第一节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一、理论背景1、杜能(Von Thinen 1787-1850)区位理论的鼻祖德国农业向商品化、规模化过渡时代The Isolated State《孤立国》(1826)2、“孤立国”假定:匀质平原中央有一个城市;周围农业以中心城市为市场。

企业经营型农业;马车运输,运费受农产品重量和市场距离的影响“孤立化”研究方法二、理论演绎过程利润导向,运费为主要成本因子农业生产的利润V=P-(C+T),其中P为农产品价格,C为生产成本,T为运费。

(市场距离/,运费/,利润直至为0 ) 三、圈层布局论1、杜能圈-…阳n? 话岂声区©芒住.口侔、严旷畐〕•■咨茅瞇业注i飭、够虫山崩靛作J•-轮律朮祝业世.、眷胸N俺科存轉…韩业区2、农业圈层布局级差地租:因租佃较好土地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额外租金。

因土地肥力和位置不同而产生。

农业地租距离函数达恩(Dumn,1954) 四、评价: 理论意义:提出距离衰减(distanee decay)的空间格局变化规律。

体现以市场为导向,以最少耗费,生产最多产品的现代生产布局思想局限性:适用于经济封闭、交通落后的时代。

市场距离因素的作用下降。

要综合全面考虑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现代农业区位决策:第二节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工业区位三因子:最小成本点的三个指向,即决定工厂区位的因子主要:运输成本(transportation cost )劳力成本(labor cost )集聚(agglomeration )2.区位决策:布局指向性定义:即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产业布局所反映出某种特点的倾向。

产业布局指向分为运输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集聚指向型等。

(1)运输指向型产业:主要由运费高低决定某产业部门的生产成本分原料(燃料)地和市场指向型(2)劳动力指向型产业:劳动力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最大时,产业区位选择首选劳动力因素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3)集聚指向型产业:如果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用)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则其区位由集聚因素决定。

3.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规模经济(Scale Economies):由于投入增加而使产品平均成本下降。

*类型:(1)内部规模经济:单个企业大规模生产带来平均固定成本的下降。

(2)外部规模经济(集聚经济、外部效应):分本地化经济:单一产业集中带来的成本节约城市化经济:多样化产业集中带来的成本节约第三节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1.中心地:区域的中心点,为区域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功能。

2.市场区: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3.门槛人口(Threshold population ):中心地存在所需最低顾客人数。

4.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分析(三个层面):(1)不同城市的选择:人口数量和消费偏好;总体消费能力竞争者的数量、规模和质量(2)城市内部某一区域的选择:服务区和服务设施对顾客的吸引力竞争企业的量与质到达该服务设施和路线状况该区域扩展方向(3)具体地点的确定:综合成本相邻企业基本情况交通状况停车场的充足性第四节新经济区位论1. 一体化( integration ):沿现有产业活动的自然延伸方向发展。

(1)水平一体化:在不同的地方建立相同生产线,以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

(2)垂直一体化:企业向上游或下游产品的方向扩展2.跨国投资的原因:*成本的权衡:国际贸易(输出产品)还是跨国投资(国外生产)*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什么公司可以成功投资国外?企业所有权优势:跨国公司所拥有的无形资产、协调或减低风险优势。

(2)为什么要到国外投资?内部化优势:为降低交易成本和市场不确定性,将所有权优势转移至国外子公司,而不是转让、出售或租赁给外国企业。

(3)应选择什么样的区位投资?区位优势:拥有前两项优势的企业,必须从全球角度考虑,充分利用东道国区位优势(包括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市场潜力、外资政策等) 。

第三章区域产业结构第一节产业及产业分类经济结构:区域各经济单位间的联系和数量关系。

按属性分: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演进1.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 (综合分析题)(1)配第—克拉克定理*17 世纪,配第:制造业比农业,进而商业比制造业能够得到更多的收入。

*1950 年代,克拉克: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三产业转移。

(2)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转换论*前工业化时期,第一产业是财富创造和就业的主要领域*工业化中前期,第二产业逐渐成为财富主要创造者,而第三产业则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领域*工业化后期以后,第二产业创造财富比重也开始下降,第三产业则成为经济发展主体。

2.工业结构演进(1)高加工度化(2)技术集约化(3)重(化)工业化: 以轻工业为中心向以重工业为中心转移*重工业化的衡量指标: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霍夫曼系数=—————————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霍夫曼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霍夫曼系数趋于下降。

3.产业结构规律性演变的原因(1)根本原因:人的需求因经济水平而变。

*高需求收入弹性产品的产业份额在加大。

产品需求收入弹性=产品需求增长率/人均收入增长率。

*不同收入阶段的表现:第一阶段,温饱等生理性需求占统治地位;第二阶段,追求便利和机能阶段第三阶段,追求时尚和个性阶段(2)各产业技术进步速度的不同技术进步速度/ -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一产业优势/ -生产要素转移。

某产品比较劳动率=某产品国民收入相对比重/某产品劳动力相对比重工业比农业,重工业比轻工业,组装工业比原材料工业在生产率上升率上有较大优势。

4.国际贸易的促动(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I960年代哈佛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的弗农教授I新产品阶段:美国为生产国和出口国n成熟阶段:美国对其它发达国家直接投资,使其生产迅速增加川标准化阶段:向欠发达国家投资。

美国开始进口,发展中国家生产迅速增加,并开始出口(2) “雁行模式”1932年,日本学者赤松。

后进国家产业结构要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I进口n国内生产川出口1.关于区域专门化产业*主要为区外提供商品和劳务的部门和产业。

在地域分工中担当特定作用。

*区位商大于1。

区位商越高,专门化越高。

(区位商(劳动力专门化率)=某区域某产业从业人数占本区域总劳动力数量的比例/较高级别区域该产业从业人数占总劳动力数量比例。

)今严瓦药eij —i区域j部门的职工人数Enj—全国j部门的职工人数ei—i区域职工总人数En—全国职工总人数2•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标准外部条件:高需求收入弹性高生产率上升率自身条件:区域优势明显产业关联度高3•辅助产业的配置(1)类型上游产业:提供产前服务和原料下游产业:提供产后服务,进一步加工侧向联系产业:提供产中服务配套,饮食、维修、中介等。

(2)配置: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的协调发展区域专门化与多样化相结合区域内产业分布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区域大中小企业发展相结合4•基础结构: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部门和行业,包括技术性工程设施和社会性服务设施。

5•基础设施建设配置:协调基础结构与直接生产部门的时序关系(1)优先发展论罗丹,1943基础设施应超前建设:可为生产部门提供外部经济效果,达到收益递增(2)滞后发展论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论从投资效益出发,有限资本应优先发展工业部门,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当有了较大收益后,再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基础设施。

(3)同步发展论“纳克斯陷阱”贫困的恶性循环论从供给的角度,低收入T低储蓄T资本形成不足T生产率低下T低收入。

从需求的角度,低收入T低购买力T 投资不足T生产率难以提高T 低收入。

6.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均衡增长论罗森斯坦一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在大范围内,对工农、外贸、基础设施等各部门按比例大规模投资,使各部门间互相形成需求,促使资本进入。

第四节区域产业组织论7.产业集群论(综合题)(1)概念:特定的地域范围,相关企业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相互竞争,集结成群,形成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系统的产业群。

(2)组成核心的产业(出口导向生产者)支持性产业或相关性产业(部件、原材料和支持性服务提供者)灵敏的经济基础,包括人力、技术资源、基础设施、金融税收环境。

(3)特征(或形成途径)积极的企业驱动力:企业类型多样化企业灵活性大企业间关联程度高供应渠道良好国际联系广泛性灵敏的经济基础高适应力的人力资源:易得技术易于企业融资先进的基础设施税收环境优越良好的自然资源(4)形成与演进(1)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形成,历时较长。

一般形成过程约30~40 年的时间。

(2)演进要靠核心产业的发展。

第四章区域空间结构第一节城市化1.城市化:工业化使非农活动比重上升,进而导致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点物质面貌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城镇型转化和强化。

2. 城市化类型从城市化进程的结果分:(1)健康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城镇数量和规模增长适度(2)病态的:过度城镇化,人口向城市的集中超过经济发展的承受力。

低度城镇化,人口的集中远低于城市经济增长所需人口的增速。

从城市中心来考察:(1)向心型(集中型)(2)离心型(分散型)郊区化:人口、工业、商业在城市中作由内向外的离心迁移。

逆城市化:人口从大城市和大都市区向小城市或小都市区迁移的过程。

从建成区扩展方式:分外延型和飞地型飞地:指与当地经济少有联系的产业门类或区域。

(1 )某国的一块土地跑到另一国。

(2)某一单位的土地坐落于其他单位土地范围内。

(3 )外向型工业集中的地区,其工业门类由国外需求决定,与周边经济联系较少,大多是飞地从城市发展的动力:分自力型的和它力型(1)自上而下型通过国有大型企业或重点项目建设招收工人;通过城市发展招收征地工;通过既有城市经济发展的扩散。

(2)自下而上型苏南模式:以乡镇企业、集体经济为主。

后以外资拉动为主。

温州模式:以商促工,以家庭工业为主体的农村个体经济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