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手模型教案

合集下载

《手拉手》优秀教学教案

《手拉手》优秀教学教案

《手拉手》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十章“图形的密铺”,详细内容为“手拉手”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手拉手图形的构成、特点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手拉手图形的概念,学会识别和创造手拉手图形。

2. 培养学生运用手拉手图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索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手拉手图形的构成规律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手拉手图形的概念、特征及其识别和创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拉手模型、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手拉手卡片、剪刀、胶带、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手拉手图形,如公园里的地砖、衣服上的图案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手拉手图形的构成规律。

3.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讲解手拉手图形的识别方法,并结合例题进行示范。

(2)学生跟随教师步骤,完成例题的解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手拉手图形的识别和创造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5. 知识拓展(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手拉手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艺术创作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增强对数学美的感受。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手拉手图形2. 板书内容:(1)手拉手图形概念(2)手拉手图形构成规律(3)手拉手图形识别方法(4)手拉手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在手拉手卡片上画出至少三种不同的手拉手图形。

(2)运用手拉手图形的知识,设计一幅创意图案。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3.6手拉手(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 北师大版

3.6手拉手(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  北师大版

3.6手拉手(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手拉手”问题的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手拉手”问题的概念。

2. 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解决“手拉手”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 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用具。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数学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手拉手吗?”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手拉手,是指两个人或两个物体通过牵手或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殊的排列方式。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找出手拉手的特点和规律。

2. 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你们能发现手拉手有什么特点吗?”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板书:“手拉手的特点是:两个人或两个物体通过牵手或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连续的链条或图形。

”4.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能想到哪些手拉手的应用场景呢?”5.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板书:“手拉手的应用场景有:排队、拉手舞、手拉手游戏等。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手拉手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

2. 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请每组代表分享解答过程和答案。

3.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发现解题的方法和策略。

四、巩固(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手拉手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2. 学生解答后,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手拉手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 学生总结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手拉手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手拉手》活动教案

《手拉手》活动教案

《手拉手》活动教案《手拉手》活动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手拉手》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手拉手》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手拉手剪纸的特点,知道连续纹样的基本知识。

2、尝试用连续折剪方法表现相连的人物,并用已学过的各种线条和简单的图案进行装饰。

3、体验剪纸活动的'乐趣以及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1、前期准备:已有剪单独纹样、对称纹样小朋友的经验。

2、物质准备:范例剪纸《手拉手的小朋友》2幅、春天背景KT 板3张;《手拉手去郊游》教学ppt;剪刀、彩色长条纸、白纸等人手一份;胶水、抹布每组各一个。

活动过程:1、创设春天情境,自由谈话导入。

师:春天到了,天气变暖和了,我们一起去看看春天的景色吧!你看到了什么?春天到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小动物也都醒来了!春天可真美!看!一群小朋友去郊游啦!2、欣赏剪纸《手拉手的小朋友》,引导幼儿有目的观察,发现手拉手剪纸的美。

师:这和我们以前剪纸的小朋友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小结手拉手剪纸特点:以一个单独纹样的图案向左右重复排列。

欣赏连续纹样剪纸作品,感受手拉手剪纸的美。

3、演示ppt1,设疑:怎样剪出手拉手的小朋友?师:想一想怎样剪出手拉手的小朋友?用什么折叠方法呢?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1)幼儿相互讨论,引导幼儿尝试折叠。

(运用连续折剪的方法)(2)幼儿自由探索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发现幼儿表现手拉手的方法。

4、演示ppt2,解决疑问。

(1)师:你们成功了吗?谁愿意把你的作品拿上来给大家看一看?师:你成功了吗?为什么没成功?谁知道原因?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好方法?你是怎样做的?(2)演示ppt2,教师以小结方式解决难点。

小结:手拉手剪纸运用的是连续折叠方法,在画的时候,画的图案要到纸的两边边缘,和左右两边拉拉手,这样剪出来的图案才能手拉手连在一起。

手拉手模型学案

手拉手模型学案

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初识手拉手【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手拉手模型,知道手拉手模型常见的三种构成方式;2.知道手拉手模型中有一对全等三角形,并能正确找出;3.能用SA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学习重点】证明三角形全等【学习难点】正确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学习过程】一、知识准备已知:∵∠BAC=∠B’AC’(已知)∴∠BAC一∠CAB’=∠B’AC’一(等式的性质)即∠BAB’=二、互动探究(一)由倒下的直角板想到(二)常见“手拉手”模型的构成及证明1.共顶点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构成的手拉手模型∆ABC和∆A’B’C都是等腰Rt∆,模仿前面,给后面图形中的全等三角形涂上阴影。

思考:手拉手模型中的变与不变,及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证明(1)不论三角形旋转到什么位置,哪两对线段始终是相等的?(2)哪一对角在旋转过程中,大小在变化,但始终是相等的?例1.已知,如图,在∆ABC和∆A’B’C’中,A’C=B’C,AC=BC,∠ACB=∠A’CB’=90º. 求证:∆ACA’ ≌ ∆BCB’回顾上面的问题及证明过程,你了解到手拉手模型有哪些特征?2.共顶点的两个等边三角形构成的手拉手模型例2.如图,已知∆ABC和∆AED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BD=CE3.共顶点的两个正方形构成的手拉手模型例3.如图,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DEFG都是正方形。

求证:(1)∆EDC ≌∆GDA。

(2)AG⊥CE.三、小结反思三个常见手拉手模型共同特征是:四、直击期末如图,∠BAD=∠CAE=90º,AB=AD,AE=AC,AF⊥CB,垂足为F。

求证:(1)∆ABC ≌ ∆ADE(2)求∠FAE的度数(3)延长CF到G点,使BF=GF,连接AG。

求证:CD=CG;并猜想CD与2BF+DE 的关系。

《手拉手》(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手拉手》(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手拉手》(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手拉手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手拉手问题的解决方法。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手拉手问题的解决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数学知识。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手拉手问题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手拉手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现象,教师总结并引出手拉手问题。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手拉手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手拉手问题的解决方法。

3. 教师出示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手拉手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实际生活中的手拉手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拓展(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手拉手问题的变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手拉手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手拉手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环节,因为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手拉手问题解决方法的关键步骤。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实践,逐步发现并理解手拉手问题的解决方法。

以下是针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观察与思考(5分钟)1. 教师出示手拉手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第12章全等三角形-手拉手模型(教案)

第12章全等三角形-手拉手模型(教案)
a.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学生对全等三角形性质的理解可能只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几何原理。
b.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选择: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可能会对选择合适的判定方法感到困惑。
c.手拉手模型的实际操作: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技术难题,影响对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的理解。
举例解释:
-对于全等三角形性质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动画或实物模型,直观地展示全等三角形的各个对应角和对应边是如何一一对应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性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判定方法和实际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手拉手模型的应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具体例子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全等三角形判定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手拉手模型的制作和验证。这个操作将演示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的基本原理。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判定方法的理解存在一些挑战。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学生们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但同时也暴露出他们对几何图形在实际应用中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在理论介绍和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掌握不够牢固,特别是SAS和ASA的判定条件容易混淆。我通过反复举例和对比分析,希望帮助他们建立起清晰的认识。此外,我注意到在讲解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而不是单向灌输知识。

第三单元第7课时《手拉手》(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7课时《手拉手》(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7课时《手拉手》(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手拉手问题的解题方法,能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手拉手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1. 手拉手问题的解题方法。

2. 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手拉手问题的解题方法。

2. 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手拉手问题的教学PPT,教学用具。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手拉手问题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主题。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手拉手问题的解题方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教师总结并给出正确答案。

3. 教师通过PPT展示手拉手问题的解题过程,学生跟随教师的步骤进行学习。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手拉手问题的实例,学生独立解答。

2.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解答过程和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拓展(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手拉手问题的变式,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教师总结并给出正确答案。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2. 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重点,并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手拉手问题的作业,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作业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手拉手问题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手拉手问题的解题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初二数学手拉手模型(一)

初二数学手拉手模型(一)

初二数学手拉手模型(一)引言概述:初二数学手拉手模型是一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通过手拉手合作模式,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初二数学手拉手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并分别从创设情境、设计问题、组织合作、总结反思和评价几个大点,详细阐述每个大点下的细节。

正文内容:一、创设情境1. 选择适当的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3. 确定学生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并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二、设计问题1. 设计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合作的问题。

2. 确定问题的难度和范围,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3. 鼓励学生提出多种解决方法,并比较它们的优劣。

三、组织合作1. 将学生分为小组,并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到合作中。

2.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3. 提供适当的教学资源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四、总结反思1. 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问题的解决过程,发现其中的规律和方法。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收获,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交流。

3. 提供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反馈,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五、评价1. 设计合适的评价标准,全面评价学生在手拉手模型中的表现。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过程,反思自己的学习和合作经验。

3. 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

总结:初二数学手拉手模型以创设情境、设计问题、组织合作、总结反思和评价为主要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这种模型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数学理解和应用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模型的各个环节,可以促进他们主动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提高数学学习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初二上学期直线专题之手拉手模型教案(有答案)

初二上学期直线专题之手拉手模型教案(有答案)

初二上学期直线专题之手拉手模型教案(有答案)初二上学期直线专题之手拉手模型教案(有答案)教学目标1. 了解直线的定义和特征。

2. 掌握直线的绘制方法。

3. 通过手拉手模型教学,加深学生对直线性质的理解。

4.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数学教材2. 教具:纸张、铅笔、直尺、橡皮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 给学生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引导学生讨论它们的特征。

2. 向学生提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直线吗?直线有什么特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

第二步:概念讲解1. 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解,向学生介绍直线的定义和特征。

2. 引导学生探索直线与其他线段的区别,并讲解直线的无限延伸性质。

第三步:绘制直线方法1. 向学生展示使用直尺和铅笔绘制直线的方法。

2. 指导学生练使用直尺绘制直线,并纠正他们可能出现的错误。

第四步:手拉手模型演示1. 向学生展示手拉手模型,解释它与直线的关系。

2. 引导学生研究如何使用手拉手模型进行直线的演示和研究。

第五步:练与巩固1. 给学生提供一些练题,让他们练使用直尺绘制直线。

2. 检查学生的练情况,并对他们的错误进行指导和纠正。

课堂作业1. 布置练题,要求学生使用直尺绘制给定的直线,并写出对应答案。

2. 布置学生用手拉手模型探索直线的性质,写出自己的发现。

教学反思通过手拉手模型教学,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深入理解了直线的性质。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的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的兴趣。

同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准确的表达,加强对学生的巩固性训练。

《手拉手》教案通用

《手拉手》教案通用

《手拉手》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十一章《图形的密铺》,详细内容为“手拉手”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手拉手图形的特点、分类及拼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手拉手图形的基本概念,掌握手拉手图形的分类和拼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手拉手图形的分类和拼组方法。

难点:手拉手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拉手图形模型、多媒体设备。

学具: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手拉手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服装、家居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手拉手图形的特点。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讲解手拉手图形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观察手拉手图形的构成元素。

3.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手拉手图形的分类和拼组方法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展示解题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巩固手拉手图形的分类和拼组方法。

5. 小组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利用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等学具,设计并制作手拉手图形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手拉手图形2. 内容:(1)手拉手图形的基本概念(2)手拉手图形的分类(3)手拉手图形的拼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生活中的手拉手图形,并说明其特点。

(2)运用手拉手图形的拼组方法,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

2. 答案:(1)生活中的手拉手图形有:衣服上的花纹、地砖的图案等。

(2)图案设计答案不唯一,符合手拉手图形的拼组方法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手拉手图形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拼组方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图形的拼组方法掌握不够熟练。

公开课《手拉手》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1)

公开课《手拉手》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1)

公开课《手拉手》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平面几何中的对称问题》,详细内容围绕“手拉手”模型进行展开,通过探究几何图形中的对称性质,深化学生对轴对称的理解,并运用此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手拉手模型的定义,掌握其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手拉手模型性质的理解及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手拉手模型的建立,性质推导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三角板、量角器。

学具:直尺、圆规、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手拉手的舞蹈演员,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对称性,自然引入“手拉手”模型。

2. 新课导入(1)回顾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

(2)提出“手拉手”模型,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其性质。

3. 例题讲解(1)选取经典例题,讲解如何运用“手拉手”模型解决几何问题。

(2)通过步骤分解,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进行课堂讨论。

六、板书设计1. 公开课《手拉手》2. 主要内容包括:(1)手拉手模型的定义;(2)手拉手模型的性质;(3)经典例题及解题方法;(4)随堂练习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和一边,求另一个角。

b.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求证:该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思考题:除了轴对称,还有哪些几何性质可以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2. 答案(1)a. 通过手拉手模型的性质,推导出另一个角的度数。

b. 利用手拉手模型,证明该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留作课堂讨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1)本节课学生对“手拉手”模型的理解程度;(2)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3)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3.6手拉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3.6手拉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3.6手拉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手拉手问题的解题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手拉手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手拉手问题的解题方法。

2. 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手拉手问题的解题方法。

2. 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手拉手问题题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手拉手问题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信息,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手拉手问题的解题方法,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路。

2. 教师总结并板书解题方法。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给出手拉手问题的题目,学生独立解答。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分享(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点评并给出建议。

五、巩固(5分钟)1. 教师给出手拉手问题的变式题目,学生独立解答。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手拉手问题的解题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总结并给出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手拉手问题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让学生掌握了手拉手问题的解题方法。

同时,通过分享和巩固环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手拉手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解答手拉手问题的过程。

这个环节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和巩固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实践环节中,教师首先给出手拉手问题的题目,然后学生独立解答。

手拉手教案(优秀3篇)

手拉手教案(优秀3篇)

手拉手教案(优秀3篇)《手拉手》教案篇一《手拉手》这个活动是一节有关美术的艺术活动,主要是目标是让幼儿绘画与好朋友手拉手的亲密情景;适当的在画中添加背景,表现好朋友在一起的活动场景;同时也回忆了和小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尝试用绘画表达对好朋友的喜爱之情。

为了能使孩子们更快的进入活动,我首先用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找朋友》音乐,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也能为接下来绘画手拉手的内容做直观铺垫,同时引导孩子们去观察两人手拉手的状态,如两人需要把一只手拉住好朋友的一只才能不分开;两人应该站的距离要近才能拉手等等。

从孩子们的总结和体验中说出了绘画“手拉手”的重要特征,在进入第二环节示范绘画的时候,我尽量用孩子们所说的语言来作画,这样能使孩子们更加能理解。

由于我们之前已经有画人物的经验,对于这次画手拉手孩子们还是不觉的很难,大家都很有自信的开展自己的绘画。

孩子们的作品往往很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他们用色很大胆,背景用上了一些草地、蓝天等等,作品内容饱满、丰富、富有想象。

孩子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用动作来帮助思维,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

《纲要》强调,要让幼儿主动探索,经历、体验探究和发展的过程。

教师是引导者,幼儿是学习主体,所以他们应该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亲历实验过程,感知结果。

手拉手篇二目标1.在画直立人的基础上学习绘画小朋友手拉手的动态,表现与好朋友的亲密关系。

2.能适当添画背景,表现活动的场景。

准备油画棒,绘画纸。

过程1.观察好朋友。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手拉手站立的两个幼儿与一人站立有什么不一样。

重点观察手臂的姿势及两人各有一只手拉在一起的动态。

2.我和好朋友手拉手。

每位幼儿选一个好朋友手拉手,一起走走,然后选一个座位坐在一起。

引导幼儿画一画我和好朋友手拉手的情景。

启发幼儿想一想和好朋友手拉手在哪里玩,然后添画相应背景。

3.说说我的好朋友。

展览作品,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和好朋友手拉手在千什么。

幼师模拟手拉手教案

幼师模拟手拉手教案

幼师模拟手拉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手拉手是一种互相帮助、合作的方式。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播放器及音乐
2. 幼儿园教室或室外场地
3. 手拉手游戏道具(如绳子、彩带等)
三、教学步骤
1. 热身活动
在音乐的伴奏下,让幼儿自由活动,放松身体,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

2. 引导讨论
老师向幼儿介绍手拉手游戏,并引导幼儿讨论手拉手的意义和好处,让他们明白手拉手是一种合作和互助的方式。

3. 模拟手拉手
老师示范手拉手的正确姿势和动作,然后让幼儿两两搭桥手拉手,进行模拟练习。

4. 小组合作
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手拉手一起走路,要求他们保持平衡和步伐一致,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5. 手拉手游戏
老师带领幼儿进行一些手拉手游戏,如“绳子传递”、“彩
带编织”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到手拉手的乐趣和意义。

6. 总结
老师和幼儿一起总结手拉手游戏的过程,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强调合作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手拉手教案的实施,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增强了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同时,手拉手游戏也锻炼了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团队合作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初中高频手拉手模型教案

初中高频手拉手模型教案

初中高频手拉手模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手拉手模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手拉手模型的全等条件和三大结论。

3. 能够运用手拉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手拉手模型的定义和特点。

2. 手拉手模型的全等条件和三大结论。

教学难点:1. 手拉手模型的全等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2. 三大结论的证明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者黑板,展示手拉手模型的图片和定义。

2. 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的题目,用于学生练习和巩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手拉手模型的概念,展示一些手拉手模型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手拉手模型的特点。

2. 提问学生:手拉手模型有哪些特点?手拉手模型和普通三角形有什么不同?二、讲解手拉手模型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1. 讲解手拉手模型的定义:两个顶角相等且有共顶点的等腰三角形形成的图形。

2. 讲解手拉手模型的特点:两个顶角相等,两个底角相等,两边相等。

3. 对比普通三角形,手拉手模型的两边相等,两个底角相等,顶角相等。

三、讲解手拉手模型的全等条件和三大结论(20分钟)1. 讲解手拉手模型的全等条件:SAS(Side-Angle-Side,即两边和夹角相等)。

2. 讲解三大结论:结论1:BCB'C'(左手拉左手等于右手拉右手)。

结论2:BOB'BAB'(用四点共圆证明)。

结论3:AO平分BOC'(用四点共圆证明)。

四、例题解析(15分钟)1. 给出一个例题,让学生根据手拉手模型的全等条件和三大结论进行解答。

2. 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指导学生运用手拉手模型进行证明和解答。

3. 给出答案,并进行解释和解析。

五、练习和巩固(10分钟)1. 给出一些实际问题的题目,让学生独立进行解答和证明。

2. 引导学生运用手拉手模型的全等条件和三大结论进行解题。

3. 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手拉手模型的理解和应用。

六、总结和复习(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手拉手模型的定义、特点、全等条件和三大结论。

手拉手教案

手拉手教案

手拉手教案手拉手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手拉手”这个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使学生理解“手拉手”以团队协作为核心。

2.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方法:1.运用讲解和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视频引出本课的主题,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们认为团队合作对个人和集体有什么好处?Step 2:理论讲解(15分钟)教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讲解“手拉手”的含义和重要性。

例如,“手拉手”代表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帮助、支持和合作,只有通过团队的协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大的成功。

Step 3:示范(10分钟)教师可以和一些学生一起表演一个小剧目,展示如何通过“手拉手”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Step 4: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需要团队合作的情况?2.在团队合作中,你们遇到过哪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3.你们认为怎样才能做到更好的团队合作?Step 5:小组活动(30分钟)每个小组从以下两个活动中选择一个进行:1.编排一段小剧目,讲述一个团队协作的故事,并在班级中表演。

2.设计一个小游戏,要求团队成员通过相互合作和互相帮助来完成任务。

Step 6:展示和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依次展示他们的活动成果,并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师可以问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在这个活动中,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Step 7:课堂延伸(10分钟)教师可以请学生分享一些成功的团队合作的经验,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运用团队合作的方式。

Step 8:课堂结束(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再次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手拉手》教案精选

《手拉手》教案精选

《手拉手》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章《图形的变换》中的第三节“平移与旋转”,具体内容为“手拉手”问题。

通过研究“手拉手”问题,让学生掌握平移的性质和运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性质,能够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平移的性质及其运用。

难点:如何将平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平移演示模型。

2. 学具:直尺、圆规、剪刀、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手拉手”游戏,引导学生观察游戏中的平移现象。

(2)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平移,让学生直观感受平移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通过课件展示例题:“小明和小华手拉手,从A点平移到B 点,求平移的距离。

”(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关键信息,明确解题思路。

(3)教师示范解题过程,讲解平移的性质及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分享解题心得。

4. 小组合作探究(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2)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解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

六、板书设计1. 《手拉手》2. 主要内容:(1)平移的概念及性质(2)平移的计算方法(3)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小明和小华手拉手,从A点平移到B点,已知AB的距离是5米,求他们平移的距离。

(2)在生活中找一个平移的例子,描述平移的过程,并计算平移的距离。

2. 答案:(1)5米(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平移的概念和性质掌握情况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平移与其他几何变换(如旋转、对称等)的关系,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手拉手》教案通用

《手拉手》教案通用

《手拉手》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手拉手》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手拉手”问题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手拉手”问题的意义,知道“手拉手”问题是一种合作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学会用“手拉手”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如合作植树、合作搬砖等。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手拉手”问题的解题方法,能运用“手拉手”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手拉手”问题的解题方法,能运用“手拉手”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手拉手”问题的意义,知道如何用“手拉手”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讲解两个小朋友合作搬砖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手拉手”问题的意义。

2. 讲解“手拉手”问题的解题方法:教师通过示例,讲解如何用“手拉手”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如合作植树、合作搬砖等。

3.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第1题,教师及时批改,进行反馈。

4. 小组合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课后练习第2题,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手拉手”问题意义:合作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解题步骤:1. 理解问题情境2. 确定合作对象3. 分工合作,解决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课后练习第3题答案:略2. 作业题目:用“手拉手”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后拓展活动,如举办“手拉手”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中的“手拉手”问题1. 理解“手拉手”问题的实际背景:它通常用来描述两个或多个个体通过合作来共同完成一个任务的情况。

初二上学期多边形专题之手拉手模型教案(有答案)

初二上学期多边形专题之手拉手模型教案(有答案)

初二上学期多边形专题之手拉手模型教案(有答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多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常见多边形的名称、边数以及角度。

3. 能够画出给定多边形并计算其周长和面积。

4. 初步了解多边形在日常生活和建筑中的应用。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白板、多边形拉拉链模型、直尺、量角器、计算器。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擦、直尺、量角器。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 引入多边形的概念,让学生回顾线段、角度的定义。

2. 出示多边形拉拉链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模型中的多边形,提问模型中有哪些多边形,学生互相交流回答。

第二步:研究多边形的定义和性质1. 给学生讲解多边形的定义,即由多条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

2. 介绍不同边数的多边形的名称:三边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以及更多边形。

3. 引导学生观察多边形的各个角度,并讨论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之和性质。

第三步:研究常见多边形的名称、边数和角度1. 让学生在纸上练画出不同边数的多边形,并标注边数与角度。

2. 教师逐一引导学生讨论多边形的名称、边数和角度,确保学生掌握常见多边形的基本特征。

第四步:研究计算多边形的周长和面积1. 教师出示多个不同多边形的示例,引导学生测量和计算其周长和面积。

2.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独立计算给定多边形的周长和面积。

第五步:应用多边形的知识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多边形,例如房屋的形状、饭桌的形状等,并讨论多边形的应用。

2.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校园中寻找更多的多边形,并记录下来。

第六步:复和检测1. 综合复多边形的定义、性质、常见名称、边数、角度、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2. 教师出示一些练题,学生独立完成并交互讨论答案。

四、教学反思该教案通过手拉手模型的方式,巧妙引导学生认识多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常见名称,培养学生观察、测量和计算的能力。

通过多个实例和应用讨论,加深学生对多边形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培养自主研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研究的兴趣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拉手模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手拉手模型的基本概念
2、掌握手拉手模型的全等与三大结论
3、会利用手拉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能熟练的找出手拉手模型中的全等三角形及其三个结论,并能自己证明。

2、教学难点
会利用手拉手模型的基本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教师讲练和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教师问:有同学还记得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吗?
学生答: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角的内部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

(2)八字形结论。

(3)中位线的定义和性质。

三角形中位线定义: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
半。

(4)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

2、新知讲解
(1)手拉手模型的定义
(2)手拉手模型的三角形全等证明
(3)手拉手的三个结论证明
3、练习巩固
(1)等腰三角形顶点公共的模型
(2)等边三角形顶点公共的模型
4、学以致用
(1)分析题目
(2)点评题目
5、课堂小结
(1)
五、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