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的鉴别要点――摘自《走近伤寒论》

合集下载

泻心汤类方学习体会

泻心汤类方学习体会

泻心汤类方学习体会刘磊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这三个方子在组成上相差不大,一般称为泻心汤类方。

这个类方在临床上应用的是非常广泛的。

学习胡希恕经方理论体系对这方面的论述后体会如下。

《伤寒论》149条讲:“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也,宜半夏泻心汤。

”从这里至少可以知道半夏泻心汤有痞满的症状表现,前提条件还有呕而发热。

在《金匮要略》也有一条关于半夏泻心汤的记录:“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这总结的很精练。

就说这个半夏泻心汤,是病人在心下痞满、呕吐、肠鸣下利的这样的症状下才应用它,这样一种病理状态是适合应用半夏泻心汤的。

为什么我们不能很好的应用这个方子,只是我们对它认识的不够深入,不能熟练的掌握在何种病理状态下应用它,这个方子的适用症是什么,它所适应的疾病的指证是什么,如果我们熟练的掌握了这些那我们就能很好的应用这个方子,其实每一个方子的应用都有一定的规律在里面,只要我们摸索出这个规律,那你就可以把方子发挥到它最佳效果。

那么半夏泻心汤的应用指征是什么?仲景先师明确指出,就是“呕而肠鸣,心下痞者”,我们总结一下,就是上呕、中痞、下利,上中下三个重要症状。

但是,这些我们在最早学习这个方子的教材当中都提到了,为什么还是不会用呢?我以前也是这样的,理解的应用指征了,但是还是不会用,原因是我们还是不理解,这到底是在治疗一种什么样的病理状态。

我们看一条关于甘草泻心汤的论述,对于我们理解泻心汤类方非常关键。

《伤寒论》第158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从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第一:从症状来看,从上述中我们可以得到腹中雷鸣,心下痞满,干呕这几个症状,也就是说在甘草泻心汤的方证中会出现这样的症状,肠鸣甚者,就可以表现为下利,干呕也是呕之轻者,可见也是上呕、中痞、下利俱全的;第二:从发病过程来讲,这样一种病理状态(痞满,干呕,腹中雷鸣)是怎样得来的呢,从原文可知:这是伤寒中风误用了下法之后,导致胃虚,本来不虚,误下后虚了。

五个泻心汤

五个泻心汤

五个泻心汤仲景五个泻心汤的临床运用孤云独闲按:《伤寒论》中有五个泻心汤,作用各不相同。

最近看了一些泻心汤的案例,再对照原文,想到以下几个问题:1、外感病中,仲景主要遵循,或者说是严格遵守六经辩证的原则。

“六经”是统领外感疾病的纲领,简单地说,仲景把外感疾病的各种症状归属于“六经”,这样非常清晰。

其次,六经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阐述了外感疾病的传变规律,即沿着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的顺序发展。

当然,我说的是“通常”情况,如果是因为病人体质、旧病,特别是误治导致的“变证”就难说了,没有太多的规律,只有常见的情况。

为什么要先谈一下“六经”的问题呢?是因为:五个泻心汤反映的病症,究竟属于哪一经?“心”的位置指什么?是表是里,还是半表半里?2、五个泻心汤的主症,就一个字:痞。

究竟什么是“痞”?《伤寒论》在说到五个泻心汤的条文中有如下描述:若心下满……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

胃中不和,心下痞鞕。

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

把上面概括一下,痞的特点是:心下痞,按之濡,有时会见到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鞕)。

简单地说,痞证没有食积、瘀血等硬物积聚。

3、为什么用“泻”治心下痞?根据上面的分析,痞不是实积。

既然如此,为什么仲景都冠以“泻”字呢?特别是甘草泻心汤明明指出胃中虚,有几方中都用了人参、甘草、大枣以补中气,为什么仲景还要“泻”?究竟把什么东西泻掉?后代医家在评论泻心汤时,都用了“辛开苦降”这个说法,难道这就是仲景名以“泻”的真实含义吗?对于上述三个问题,我给不出答案。

只能根据自己的思考和别人的案例,谈点个人看法。

1、痞,不属于六经中的某一经,但可以看作是从太阳经往少阳、阳明传变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状态。

2、泻心汤证中的“痞”,是热气结于心下,不是实积,所以按之濡,不痛。

因为主因是热气痞结,所以五个泻心汤中均使用了黄连、黄芩两味药。

3、为什么称为“泻”?因为热气是外邪,要泻去;又热气是阳热亢盛,亢则泻之。

《伤寒论》名方生姜泻心汤原文及解析

《伤寒论》名方生姜泻心汤原文及解析

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减干姜,增生姜)【方剂组成】生姜12 克,炙甘草10 克,人参10 克,干姜 3 克,黄芩10 克,半夏12 克,黄连 3 克,大枣 4 枚【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半夏泻心汤减干姜量,而加大量生姜,故治半夏泻心汤证寒饮较重,呕逆下利较甚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伤寒论》第157 条:伤寒汗出解之后。

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注解:伤寒经过发汗汗出后,伤寒证已解,但又发作胃中不和的证候。

噫气即暖气。

食臭即伤食的酸臭味,干噫食臭,即所谓消化不良,吞酸嘈杂的意思。

胁下有水气,即胃中有水气。

心下痞硬、腹中雷鸣、下利与前甘草泻心汤的为证同,此宜生姜泻心汤主之。

按:人有宿痰,常由新病而诱发,本条所述胃中不和,并不是药有所误,亦是早有的宿病,因新感后又复发作也。

又由于本条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的说明,则本方有用于胃下垂、胃扩张、以及胃酸过多等疾患的机会甚明,并由于腹中雷鸣下利的说明,更可知亦有应用于胃肠炎机会。

总之,一般胃肠疾病,现以上三方证者很多,依证选用之均有良效。

【辨证要点】心下痞满、噫隐食臭、肠鸣下利者。

【验案】彭某,女性,30 岁,病历号31221,1965 年8 月26 日初诊。

因吃葡萄而患腹泄已三天,每日三次水样便,腹微疼,咽干不思饮,心下痞满,纳差,暖气,腹时胀满而肠鸣漉漉,四肢乏力,苔白腻,脉弦滑。

原本中寒,又值外邪相加,中阳不运,水饮内作,因见肠鸣下利,暖气,纳差等症,与生姜泻心汤;生姜12 克,干姜3 克,炙甘草10 克,党参10 克,半夏12 克,黄芩10 克,黄连10 克,大枣4 枚结果:上药服一剂,腹泄,腹疼止,服三剂诸证好转。

【《经方躬行录》三种泻心汤--泄热散寒辨不同】

【《经方躬行录》三种泻心汤--泄热散寒辨不同】

【《经方躬行录》三种泻心汤--泄热散寒辨不同】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原文】1.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得心汤。

(149)2.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金匮要略》第十七篇)3.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157)4.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158) 【组成】半夏泻心汤:半夏15g 黄芩10g 干姜10g 人参10g 炙甘草10g 黄连3g 红枣12枚生姜泻心汤:上方减干姜为3g,加生姜12g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加炙甘草为12g【煎服】水浸20分钟,煎30分钟,约600ml,分早、午、晚3次服。

【主治】半夏泻心汤:心下痞,呕吐,下利。

生姜泻心汤: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肠鸣,呕吐重于下利。

甘草泻心汤:屡经误下,心下痞硬,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干呕,心烦。

【加减】1.寒盛者,倍干姜,或更加附子。

2热盛者,倍黄连。

3.兼表证者,加柴胡、桂枝。

4.腹胀,小便不利,或下肢浮肿者,加茯苓、陈皮。

【禁忌】无中虚或无寒热夹杂者,忌之。

【类方】1.桂枝人参汤:同可治心下痞。

不同者,桂枝人参汤证为虚寒之痞,并无口苦、心烦等上热症状。

内中》)。

2.大黄黄连泻心汤:同可治心下痞。

然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纯为实热,绝无虚寒证象。

3.五苓散:同可治心下痞。

不同者,五苓散所治之痞为气化不利,心下宿水而成,与寒热相杂之痞迥然不同。

4.旋复代赭汤:同可治心下痞硬。

不同者,旋复代赭汤证系脾虚肝旺、寒饮上逆,其痞硬并不因噫气而减。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六九)半夏泻心汤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六九)半夏泻心汤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六九)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方半夏半斤洗、黄芩三两、干姜三两、甘草三两、人参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劈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半夏泻心汤,首先我们把人参,甘草,大枣,干姜这四味药先拿出来,干姜、甘草,人参,红枣,这是张仲景用在滋补上的药,张仲景用滋阴的药,用的时候,主用人参,最轻的,生姜、甘草、大枣,比较中级的滋补就加白芍,生姜,甘草,大枣,滋补最重的就是人参,生姜,甘草,大枣。

这就是张仲景的补药。

我们所说的经方,就是经典之方,张仲景不会用其他的补药,经方是绝对处方,是治病用的。

经方很少使用中补,强补的药。

补药,可以用,将来把伤寒和金匮学得很强了,身体很好,表证一进来就去掉了,根本就不会有病。

没病的时候,可以滋补,滋补的时候,其他的药就可以参斟了。

张仲景用来治病的补药,就是人参,白芍,甘草,生姜,大枣。

用补药的时候,就是因为病情发展造成了肠胃的津液不够了才会使用的。

就象我们前面介绍的心下痞,就是被误下了,本来该发表,结果被误攻下了,造成了心下痞,肠胃津液不够了,所以,用了人参,干姜,大枣,甘草。

甘草在治疗肠胃的时候,我们一般用生甘草,不用炙甘草。

当我们发现病人有寒的时候,我们才会用到炙甘草。

甘草生用有几个好处,第一,生甘草能够蓄水。

有人会说,排水都来不及,还要来蓄水。

这里是肠胃的津液不够了,需要把补进去的津液能够蓄在里面,所以,用生甘草来蓄水。

人参加进去的时候,就不用炙甘草,就用生甘草。

第二个,主是甘草解毒,《神农本草经》说甘草解百毒。

从那个时代背景来讲,就是指解食物的毒,我们吃坏食物的毒。

所以,我们在治疗肠胃病的时候,有表证,一定要担心攻下。

这个人本来肠胃就不好,可是,又不能不吃饭。

如果吃饭,消化不好,如果停在肠胃里面很久,食物坏死掉了,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用到甘草来解百毒。

只要有甘草在里面,病人的身体就不会受到食物的影响。

张仲景在用生甘草和炙甘草的时候,考虑得非常的仔细。

刘渡舟老先生讲透“泻心汤类方”

刘渡舟老先生讲透“泻心汤类方”

刘渡舟老先生讲透“泻心汤类方”导读《伤寒论》中,泻心汤类五方的组成、功效及组方原则,你都清楚吗?为何泻心汤类方中,要加入旋覆代赭汤?用3分钟的时间,跟随本文,跟随刘老,来看一看吧!泻心汤类共有五方,即半夏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

为了比类发明,并把旋覆代赭汤列于其后。

泻心汤是治疗心下痞气的主方。

它是因于脾胃之气不和,升降之机乖戾,使气痞于心下所致。

因此,它兼有胃气不降的呕吐、噫气和脾气不升的大便下利等证。

至于热邪结于心下的热痞,以及上热下寒导致的卫阳不能固表的恶寒汗出之痞,虽不能完全归咎于脾胃的气机升降失调,然气机痞于心下,而使胃脘之气不和则一。

所以,五个泻心汤中,调和脾胃阴阳而治心下痞气则只有半夏泻心、生姜泻心、甘草泻心汤三方。

余如大黄黄连泻心汤和附子泻心汤,乃是针对寒热具体情况而制定的,它们虽有心下痞证,而其病机似应另当别论。

旋覆代赭汤证,也兼见心下痞,可以作为泻心汤的类证,但病机属于胃虚肝逆,而又痰气相因,故虽有噫气不除之特点,然无呕吐下利之变,而与脾胃升降失序者又有不同,故亦不得混为一谈。

半夏泻心汤【药物组成】半夏(洗)半升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擘)十二枚【煎服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适应证】本证的特点: 中见心下痞满不舒,上见呕吐或带酸苦,下见大便泻利,舌苔白腻,脉多见滑,而是其候。

【原文】第149 条。

【方义】本方系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而成。

半夏泻心汤属于和解剂之一,其病由于中州气机升降不利,中焦痞塞,胃气不降而生热,故以芩连之苦寒以降之;脾气不升而生寒,故用干姜之辛热以温之;痰饮扰胃,上逆作吐,故用半夏化饮降逆止吐;脾胃气弱,不能斡旋上下,故以参草枣以补之。

本方清上温下,苦降辛升,蠲痰消痞,为治疗心下痞的主方。

【选注】尤在泾:“痞者,满则不实之谓。

夫客邪内陷,即不可从汗泄,而满而不实,又不可从下夺,故惟半夏、干姜之辛,能善开其结;黄连、黄苓之苦,能泄其满。

《伤寒论》五泻心汤之病机异同

《伤寒论》五泻心汤之病机异同

《伤寒论》五泻心汤之病机异同《伤寒论》五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均为主治痞证之剂。

痞,《释名》谓“气痞结也”,成无己注“否而不泰为痞”,乃升降失常,阴阳不调,寒热互结,虚实错杂,上下不能交泰而致。

诸泻心方大多寒热并用,补泻兼施,而有和解阴阳、调畅枢机之功。

内中有任一药以多用,有合数药于一功,错综变化,法度谨严。

前哲运用的经验历征宏搏,不胜枚举,但对其立方之本旨,犹乏完善阐述,兹就笔者的一些体会讨论如下:(一)仲景立五泻心汤共同主症为心下鞕,其成因多为胃气素虚,或治疗失误(吐、下),以致无形邪热内陷心下,因其内无痰水、宿食等实邪阻滞,与结胸(如大、小陷胸汤证),水痞(如五苓散、十枣汤证)等有本质的区别,故仲景原文明确交代:“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然前人对其病机犹有属太阳、阳明、太阴、少阳之争。

实际上,太阳为开,阳气发于外,为卫气之藩篱,证治不离乎表。

仲景指出:“表未解,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即说明表证与痞证有两种根本不同的病机。

若果为太阳误下攻痞,则论中已设桂枝人参汤温中解表主治。

阳明为合,阳气蓄于内,其为病多胃实家。

《伤寒论》说:“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内实……此名阳明也”。

“实”是邪气旺盛之意,前人又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说,而痞证虚实互见,介乎两者之间,故非属阳明可知。

太阴为阴中之至阴,气化见于中焦,其病多表现在里,若误下伤阴,胸下结硬,则当予温里以为治,如理中、四逆辈。

《伤寒杂录》说:“凡言泻心者,少阳邪将入太阴也”,这里“将”字,点明泻心证并非发于太阴。

据临床所见,泻心汤痞证见于心下,约当胸之下、脘之上的膈中部位。

膈,居脏腑上下之间,阴阳表里之半,为少阳所主。

前人谓,太阳外主皮毛,内主胸中;阳明外主肌肉,内主脘中;而少阳外主腠理,内主膈中,为人体气机出入升降活动的枢纽。

如其人本质素弱,病势消极(“病发于阴”),误下之后(“而反下之”),客热下陷,虚邪上逆,升降失职,少阳枢机不利,则病变内陷,阴阳互结,遂成不交之痞(“因作痞也”,见《伤寒论》原文131条)。

《伤寒论》五种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辩证要点

《伤寒论》五种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辩证要点

《伤寒论》五种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辩证要点泻心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太阳篇》,用以治疗太阳病误下变证的五种痞证。

痞证是指患者胃脘部有痞闷不舒或有堵塞感的一种自觉症状,不仅可见于伤寒误下邪陷,亦可见于内科杂病、温热病等。

仲景五泻心汤,首创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的治疗大法。

五泻心汤既有病因病机侧重点的不同,又有虚实和虚实夹杂之异,但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是其共同特点,故调理脾胃气机升降是治疗痞证的关键所在。

半夏泻心汤出自宋本《伤寒论》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汤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鞭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此为柴胡证误下后脾胃虚弱,湿热中阻,脘腹胀满,以呕为主的痞证。

半夏泻心汤为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

本方以半夏为君,配干姜辛开温散,降逆止呕,黄芩、黄连苦寒降泻,人参、大枣、甘草健脾和胃,辛开苦降,共起降逆开结,和中泻热消痞之功。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

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运用:本方用于寒热错杂之痞证。

临床应用以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为辨证要点。

病案举例:女,50岁,1981年3月14日门诊。

心下痞,腹胀,胃中嘈杂,矢气嗳气则舒,心慌气短,四肢肿胀,时有自汗,背痛,寒热往来,胸中懊憹,失眠,小便时黄,大便时干或不爽,苔薄黄,舌红,脉弦细微数。

此为邪热阻滞心下,脾虚气分不足。

治以健脾利气,宣通气机,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处方:半夏9克,干姜2克,黄连6克,黄芩9克,太子参9克,甘草6克,香橼皮9克,白芍12克。

5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心下痞,腹胀、胸闷、气短诸症减轻。

甘草泻心汤[[1,原文《伤寒论158条》伤寒...]]

甘草泻心汤[[1,原文《伤寒论158条》伤寒...]]

甘草泻心汤[[1,原文《伤寒论158条》伤寒...]]1,原文《伤寒论158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

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

甘草泻心汤主之。

方二十一。

甘草(炙,四两)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洗,半升)大枣(擘,十二枚)黄连(一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

温服―升,日三服。

(臣亿等谨按上生姜泻心汤法,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今详泻心以疗痞。

痞气因发阴而生,是半夏、生姜、甘草泻心三方,皆本于理中也,其方必各有人参,今甘草泻心中无者,脱落之也。

又按千金并外台秘要治伤寒?食,用此方,皆有人参,知脱落无疑。

)2,原文《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

蚀于上部则声喝,[一作嗄。

]甘草泻心汤主之。

(十)甘草泻心汤方:甘草四两黄芩人参干姜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上七味,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 此贴被书剑一生在2008-11-24 23:14重新编辑 ] 甘草泻心汤一、大便燥结岳美中医案:宋某某,男,59岁,1960年12月31日初诊。

便燥数月,每于饥饿时雷脘胀痛,吐酸,得按则痛减,得矢气则快然,惟矢气不多,亦不口渴。

诊见面部虚浮,脉象濡缓。

投甘草泻心汤加茯苓。

3剂后大便甚畅,矢气转多。

改投防己黄芪汤加附子4?5克。

1剂后大便甚畅,胃脘痛胀均减,面浮亦消,惟偶觉烧心。

原方加茯苓服用2剂。

3个月后随访,诸症皆消。

按语:大便干燥,多责之于腑实热结,或津亏肠枯。

然本案便燥,不见口渴等热炽津伤之象,但见胃痛、吐酸之证,知别有它因。

观胃痛得按痛减,乃气虚也;痛而且胀,矢气快然,又气滞也。

综合脉象分析,乃脾虚而气机阻滞之候。

脾虚气塞,肠道不运,则致大便干燥。

《伤寒论》113——生姜泻心汤

《伤寒论》113——生姜泻心汤

《伤寒论》113——⽣姜泻⼼汤黄元御医学研究第五⼗⽅——⽣姜泻⼼汤太阳百⼆⼗七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下痞硬,⼲噫⾷臭,胁下有⽔⽓,腹中雷鸣下利者,⽣姜泻⼼汤主之。

⽣姜四两(60克)半夏半升(65克)黄芩三两(45克)⽢草三两(4克)炙,黄连⼀两(15克)⼈参三两(45克)⼲姜⼀两(15克)⼤枣⼗⼆枚上⼋味,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

温服⼀升,⽇三服。

伤寒,汗出解后,胃中不和,⼼下痞硬。

⽔⾕不消,陈宿停留,浊⽓冲胸,⽽⼲呕⾷臭。

胆邪克⼟,⼟虚不能制⽔,⽔郁胆部,⽽积于胁下。

⼟败⽊贼,阴⽓激宕,腹中雷鸣,⽽病下利。

⽣姜泻⼼汤,⽣姜、半夏,降其浊阴,黄芩、黄连,清其⼼胆,姜、⽢、参、枣,温补中⽓,以转枢轴也。

附:《伤寒说意》若伤寒汗出解后,胃中⽓不调和,⼼下痞硬,⼲噫⾷臭,胁下有⽔⽓,腹中雷鸣下利者,此甲⽊克⼟,⼟虚不能制⽔,⽔郁胆部,⽽积于胁下,⽔合⽊邪,以贼中⽓,脾陷泄⽽胃⼟逆塞也。

宜⽣姜泻⼼汤,姜、⽢、参、夏温补中⽓,以转枢机,芩、连清其胆⽕也。

图⽚1 伤寒,汗出表解,阳⽓也泄,阳泄⽽中虚,胃中不和者,甲⽊克之,此⼟虚⽽⽊贼之理,胃为中⼟,胃不和则升降不利,胆⽊不降,则⼼下痞硬,⽔⾕不消,陈宿停留,浊⽓冲胸,则⼲噫⾷臭。

⼟虚⽽⽊贼,不能制⽔,此是不能化⽔义,则胁下有⽔⽓,腹中雷鸣下利也。

2⼼下痞硬者,胆⽊不降,热结⼼下也。

⼲噫⾷臭者,是浊⽓上冲,嗳⽓噫⽓上⽓之义,并有⾷物酸腐馊臭味。

胁下有⽔⽓者,此是胃阳之虚,内停之⽔⽓不化,脾阳之虚,不能⾏⽔,流于胁下,⾛于肠间之义,也就是胃阳虚不能化⽔,脾阳虚不能⾏⽔之义,所以⼟虚不能制⽔,⽔⽓激宕,腹中雷鸣,⽽病下利。

3 卷七,阳明下篇:胃主受盛,脾主消克,⾷⾕不化者,脾家之弱。

痞病开头,痞者,异⽇之太阴病也。

胃主受盛⽽不和者,脾阳之虚也。

⽣姜半夏,温胃寒以化⽔⽓,降胃⽓之逆,以化⽔⽓。

⼈参⼲姜,温脾阳之治本虚。

黄连黄芩,泻相⽕以消痞热。

五“泻心汤”异同比较和临床运用(转)

五“泻心汤”异同比较和临床运用(转)

五“泻⼼汤”异同⽐较和临床运⽤(转)五个“泻⼼汤”为《伤寒论》“太阳病篇”中响当当的经⽅,乃仲师为伤寒汗下后见“⼼下痞”⽽设;但临床上不仅局限于此,【只要是邪正郁结于⼼下胃脘⽽成“虚痞”者(涉及西医所说的整个消化系统的疾患,凡合乎此类证机者)皆可运⽤,疗效确切。

】然医者多喜⽤其中之⼀⼆,尤其是半夏泻⼼汤,对其他⼏种的掌握不是很得要领。

笔者看过许多医家对五“泻⼼汤”⽅证及其运⽤的鉴别解读,但觉得还是不明朗,没有留下较鲜明、深刻的印象。

窃以为,主要的原因是其解读没有贴近临床,总是在经⽂字句和“以⽅测证”中打转。

下⾯就谈谈我个⼈对五“泻⼼汤”的理解和运⽤。

按照仲师条⽂次序,五“泻⼼汤”分别为:半夏泻⼼汤、⼤黄黄连泻⼼汤、附⼦泻⼼汤、⽣姜泻⼼汤和⽢草泻⼼汤。

研读经⽂可知,【五泻⼼汤的⽅证实质就是个“⼼下痞”。

但这个“痞”为“虚痞”,即邪正之⽓郁结之虚软“⽓痞”⽿,⽽⾮邪浊痰⽔结滞之硬实“结胸”矣。

】然五“泻⼼汤”所治之“痞”其⽅证各不相同。

⼤黄黄连泻⼼汤此⽅由⼤黄、黄连、黄芩(黄芩原脱,宋⾂补⼊)三黄组成。

从药物组成看,就可知所治就是“热⽓痞”或“热痞”,仲师“其脉关上浮”亦印证了这⼀点。

【因是虚痞,故仲师以⿇沸汤(沸腾的开⽔)渍之去滓服⽤,以取三黄苦寒清轻之⽓,薄其苦泄重浊之味,以清中焦郁热之痞。

这就是仲师⽅药运⽤的精妙技巧。

】【self:可以⽤作茶饮⽅?】但在当下临床中,医者和患者使⽤此法较少。

如煎汤服⽤,因其皆为苦寒厚重之品,属“⼀边倒”的⽅⼦,多⽤于胃热、胃⽕炽盛所致脘胀胃疼、齿衄、⼝臭、胃⾎、便结等症。

如为热痞,余临床多加味以治。

⼤家于临床或许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就是患者明摆着是湿热郁结中焦所致的脘痞胀满之证,然患者⾷饮凉物则脘痞尤甚,⽽单煎服三黄,则患者往往由痞转痛,乃郁结由松⽽紧矣。

此时余常于三黄中加附⼦或⽣姜少许,则效果⾃是喜⼈。

】但这⾥的三黄加少许附⼦,跟仲师附⼦泻⼼汤是有区别的。

半夏泻⼼汤先说“⽼⼤”半夏泻⼼汤。

胡希恕:半夏泻心、生姜泻心、甘草泻心……泻心类几个方有什么区别?

胡希恕:半夏泻心、生姜泻心、甘草泻心……泻心类几个方有什么区别?

胡希恕:半夏泻心、生姜泻心、甘草泻心……泻心类几个方有什么区别?半夏泻心汤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149】》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10】》首先我们还是应该先辨六经再辨方证,在六经的指导下去看待方证的问题,我们知道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这五个泻心汤都归属于六经厥阴病的范畴,所以当我们临床中看到一个患者,它的病位在半表半里,同时是寒热错杂的阴证时,才考虑用五个泻心汤来治疗。

半夏泻心汤方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从五个泻心汤的条文来看,尤其是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这三个经方,它们的核心主证都是具有一个“痞”,比如半夏泻心汤:“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比如生姜泻心汤的“心下痞硬”;比如甘草泻心汤的“其痞益甚”等。

所以说明三个方子的主要症状都是一个“心下痞”。

图片来源:拍摄于医承有道中医馆通过观察三种泻心汤的方药组成,得出其治法为辛开苦降,其病机是寒热错杂于心下,气机郁滞而致痞或痞硬的感觉,但实际上并没有有形之邪,所以用半夏、干姜辛开,用黄芩、黄连苦降,其实最重要的还有人参、甘草、大枣的甘调作用,把辛开苦降拓展为辛开苦降甘调的治法,所以三个泻心汤的治法都是辛开、苦降、甘调,因其核心药物基本上是相同的。

三个泻心汤也恰恰符合“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半表半里的病机,因此需要用到甘温补益的药物如参姜草枣,是不是和小柴胡汤剂有些类似?生姜泻心汤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厥阴病几种泻心汤,寒热错杂泄利鉴别

厥阴病几种泻心汤,寒热错杂泄利鉴别

厥阴病几种泻心汤,寒热错杂泄利鉴别痞证属厥阴,泻心最常用作者/毛进军痞证,是患者的自觉症状,自觉心下窒塞胀闷不舒,但按之柔软没有压痛,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外无形迹,内无压痛,自觉痞满不舒。

正如《伤寒论》149条“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及第154条“心下痞,按之濡”。

痞证多属于厥阴病的范畴,当然也有主证属于阳明病、太阴病等范畴的可能。

关键点就在于太阴寒饮与阳明里热的“互结”二字。

“痞”有互结阻滞不通之意,中医多指痞证为胸腹间满闷结滞、气机阻塞不舒的证候。

如痞满,即胸腹郁结满闷;痞利,即痞结又下利;痞气,即脘腹部有状如覆杯、痞结成块的病证,如脾脏肿大;痞疾,即腹内郁结成块的病证;痞结,即脘腹部郁结痞满、阻塞不通的病证;痞塞,即郁结、阻滞不通;心下痞硬,即正虚邪实、结滞于中焦而痞塞不通;心中痞,即胸中胃脘部痞塞互结不通,等等,都有一个关键字“结”。

因此,痞证为太阴虚寒水饮湿邪与阳明热邪等病邪寒热错杂互结,致使阴阳不交、气机阻滞闭塞、升降失司而逆乱,中阻上逆下侵所致心下痞满、或呕、或下利等证候的一类病证。

o厥阴痞证的泻心汤类的方证病机辨析要点《伤寒论》中五个泻心汤证(半夏泻心汤证、生姜泻心汤证、甘草泻心汤证、黄连汤证及旋覆代赭汤证)为辨治厥阴痞证的典型代表方证,但各方的辨治侧重点不同。

(一)半夏泻心汤证《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因胃气虚,太阳或少阴伤寒误下而病传厥阴所致但满而不痛的痞证。

“满而不痛”并不是说痞证没有疼痛,而是相对于大陷胸汤证“心下满而硬痛”的大实痛来说的。

痞证也会有胀满而疼痛的证候,但这个疼痛不是太重。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中说:“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的鉴别要点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的鉴别要点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的鉴别要点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的鉴别要点——摘自《走近伤寒论》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虽然都是治疗心下痞的汤方,但因证候不同、程度不同、病因不同,用药自然也有些差异,治疗范围也略有不同。

从证候上来说,半夏泻心汤证最简单,仅是心下痞,生姜泻心汤证在此基础上多了心下痞且硬,干哕,嘴里有异味,肠鸣而下利的证候,甘草泻心汤在此基础上多了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肠鸣而下利,且下利次数多的证候。

从程度上来说,半夏泻心汤证为最轻,其次生姜泻心汤证,甘草泻心汤证为最重且急迫。

从病因上来说,虽然均是误治而来,但误治引起的结果却不同,半夏泻心汤证的心下痞为“心下”水火无形之气产生的热气与里虚脾之阳不足的寒气相争相阻,即是热气与寒气相阻,自然没有有形的物质产生,只是心下胀满不硬;生姜泻心汤证的心下痞硬为“心下”水火无形之气与脾之寒气,再加上胃有停水宿食,停水宿食为有形物质,三者相争相阻,因此心下胀满且硬,兼在上(干噫食臭)在下(雷鸣下利)的证候;甘草泻心汤证的心下痞硬而满为“心下”水火无形之气与脾之寒气,再加上胃空(缺乏津液),致使“心下”之水火无形之气乘虚而入于胃,客气上逆,胃被此邪气充满,因此心下胀硬而满,兼在上(干呕,心烦不得安)在下(雷鸣下利,日数十行)。

从用药上来说,生姜泻心汤比半夏泻心汤多了一味生姜,甘草泻心汤比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少了一味人参。

用治疗范围上来说,这三个泻心汤被广泛运用于各种胃肠疾病的治疗,虽然如此,其治疗的重点和范围却不尽相同。

如某种胃病,半夏泻心汤主要治疗胃胀且不硬;生姜泻心汤主要治疗胃反酸,口有异味,干哕,胀而且硬兼肠鸣下利;而甘草泻心汤主要治疗胃有烧灼感,干呕,心烦,安静不下来,胀硬而且满兼肠鸣下利次数多。

同样治疗某种胃病,半夏泻心汤证突出的是胃胀,生姜泻心汤证突出的是胃胀而硬,反酸有异味,甘草泻心汤证突出的胃胀硬而满有烧灼感。

半夏、生姜、甘草泻心汤证

半夏、生姜、甘草泻心汤证

半夏、生姜、甘草泻心汤证“心下痞',与“心下痛”的实证不同,它一直被定论为虚证。

痞为气机阻塞的表现,心下痞自然就是气机阻塞在“心下”了。

医圣仲景说,“但满而不痛,此为痞”,这里的“满”指全部充满,没有余地的意思,也就是我们平常感觉的胀满。

这里为什么说它是心下不适之虚证呢?那就要看它发病的原因了,“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阴为里,为什么会病发于阴呢,是因为原本这个人有正气不足,或胃气不足或脾气不足或肾气不足等里证,再加上误下导致外邪内入到心下,引起了心下痞。

不足即为虚,因此心下痞为虚证。

需要提醒的是,正气不足不单是阳气不足,也包括阴气不足:正气包括阴阳,换句话来说,人体所需的气与水、水与血、气与血,水与火均为阴阳的对子,若人体无血则无法生存,人体无水也无法生存,唯有气血水火并存才能生存,任何一个不足即为虚。

心下痞的主要症状为“心下”胀满,从前面心下痛的论述来看,虽然“心下”的覆盖面很广,但心下痞不适的症状主要集中在横膈膜以下,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胃胀、上腹部胀满、腹胀等症状,都有可能是病在“心下”引起的。

医圣仲景在《伤寒论》一书中对“心下痞”也有其详细的辨证,我们看看治疗“心下痞”的五个泻心汤证有何相同又有何不同。

先看这个条辨:“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我们首先来分析治疗“心下痞”之半夏泻心汤证,此证的典型症状为“心下”胀满,痞与结胸的鉴别要点是,痞为但满而不痛,结胸为心下满而硬痛。

此证从何而来,从误下而来,本来是少阳证(柴胡汤证具),结果给了他药”,如果“柴胡证仍在”,还没问題,“不为逆”,转方给柴胡汤,病就好了。

要是不辨证而继续用“他药下之',那么“误下”的结果就导致邪陷“心下”。

“心下”为水火升降(水升火降)的场所,邪陷于此必然引起水火的升降失调,再加上患此病的人素来里虚,半夏泻心汤证的里虚是太阴脾土阳气不足而有寒,说得直白些,就是这个人本身就存在着消化吸收差,脾胃虚寒的毛病。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161条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161条

【每⽇⼀诵】伤寒论第161条第161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下痞硬,噫⽓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上七味,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

温服⼀升,⽇三服。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我理解。

毕竟,尽信书则不如⽆书!⽂末有留⾔,⼤家可以发表⾃⼰的注解,⼀起提⾼!⾦·成⽆⼰《注解伤寒论》⼤邪虽解,以曾发汗吐下,胃⽓弱⽽未和,虚⽓上逆,故⼼下痞硬,噫⽓不除,与旋复代赭⽯汤降虚⽓⽽和胃。

硬则⽓坚,咸味可以软之,旋复之咸,以软痞硬。

虚则⽓浮,重剂可以镇之,代赭⽯之重,以镇虚逆。

⾟者散也,⽣姜、半夏之⾟,以散虚痞。

⽢者缓也,⼈参、⽢草、⼤枣之⽢,以补胃弱。

清·吴谦《医宗⾦鉴》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设表⾥俱清,⾃然胃和思⾷⽽愈。

今邪虽解,⽽⼼下痞,胃虚结也;噫⽓不除,胃⽓逆也。

然治痞之法,⽆出诸泻⼼汤。

故于⽣姜泻⼼汤⽅中,去芩、连、⼲姜,以病解⽆寒热之邪也。

佐旋覆代赭⽯者,所以补虚宣⽓,涤饮镇逆也。

【集注】⽅有执⽈:解,谓⼤邪已散也。

⼼下痞,噫⽓不除者,正⽓未复,胃⽓尚弱,⽽伏饮为逆也。

故⽤旋覆代赭⽯汤,以养正⽽散余邪也。

喻昌⽈:⼤意重在噫⽓不除上。

既⼼下痞,更加噫⽓不除,则胃⽓上逆,全不下⾏,有升⽆降。

所谓弦绝者,其声嘶;⼟败者,其声哕也。

故⽤代赭⽯领⼈参下⾏,以镇安其逆⽓也。

汪琥⽈:此噫⽓较前⽣姜泻⼼汤之⼲噫不同,是虽噫⽽不⾄⾷臭,故知其为中⽓虚也。

沈明宗⽈:误下成痞,观此之发汗解后,亦可成痞。

盖发汗、吐、下,皆伤内⽓。

然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所以微邪从虚内陷,浊阴上逆冲⼼,则⼼下痞,⽽噫⽓不除也。

罗天益⽈:汗、吐、下解后,邪虽去⽽胃⽓已亏矣。

胃⽓既亏,三焦因之失职,清⽆所归⽽不升,浊⽆所纳⽽不降,是以邪⽓留滞,伏饮为逆,故⼼下痞,噫⽓不除也。

⽅中以⼈参、⽢草养正补虚,⽣姜、⼤枣和脾养胃,所以安定中州者⾄矣。

刘渡舟:《伤寒论》中的七个寒热错杂方

刘渡舟:《伤寒论》中的七个寒热错杂方

刘渡舟:《伤寒论》中的七个寒热错杂方??上医治未病,预防大于治疗。

学会在颜面和舌头的望诊中,读出健康状态、趋势和隐患,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伤寒论》所载的寒热之药并用方剂,概括起来有柴胡桂枝干姜汤、栀子干姜汤、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黄连汤、乌梅丸、麻黄升麻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一共八个方子。

而柴胡桂枝干姜汤已经讲过,栀子干姜汤从略,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可以以半夏泻心汤为代表。

下面分别对各方剂进行简要叙述。

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是寒药、热药杂用的方子。

它属于和解脾胃寒热之邪的代表方。

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都是在它的方药基础上加减变化而成。

它是治疗脾胃之气失和、心下痞满而挟有痰饮的一种病证。

因其挟有痰饮,故兼有呕吐之证。

如结合临床观察,此证当有心下痞满、呕吐、肠鸣下利,或大便不调之证。

本证的产生,由于脾胃阴阳不和,升降失序,中焦之气痞塞、寒热错杂,痰饮内生之所致。

故用半夏泻心汤苦降辛开、和胃涤痰为主。

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芩、黄连、人参、炙甘草,大枣组成。

此证气机升降不利,中焦痞塞,胃气不降而生热,故方用芩、连之苦寒以降之,脾气不升而生寒则肠鸣下利,故用干姜之辛热以温之,痰饮扰胃,逆而作呕,故用半夏降逆和胃以止呕。

脾胃气弱,不能斡旋上下,故以参,草、枣以补之。

本方清上温下、苦降辛开、寒热并用,以和脾胃,为治心下痞的主方。

【按】心下为半表半里部位(在胸之下、腹之上),故其为病,则用泻心汤和解为宜。

然小柴胡汤治在肝胆,而泻心汤则治在脾胃。

两证的气机皆有出入升降不利的特点,又皆系阴阳的乖戾不和所致,若不用和解而用它法治疗,则病不能愈。

尤以“心下”位于胸腹之间,乃气之上下要道,故阴阳交通不利则作痞。

痞者塞也,气滞而不行,非血非水,中实无物,故按之则濡,但气痞耳。

张某,男,36岁。

素有饮酒癖好,因病心下痞满,时发呕吐,大便不成形,日三四次,多方治疗,不见功效。

脉弦滑,舌苔白。

辨证:证为酒伤脾胃,升降失调,痰从中生。

《伤寒论》名方之甘草泻心汤

《伤寒论》名方之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增甘草)【方剂组成】半夏12 克,炙甘草15 克,人参10 克,黄芩10 克,黄连3 克,干姜10 克,大枣4 枚【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半夏泻心汤增量缓急安中的甘草,故治半夏泻心汤证,中气较虚而急迫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伤寒论》第158 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

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注解:伤寒或中风,均当汗以解之,而医反下之,虚其里则邪热内陷,因使下利日数十行,以至食物不得消化,水被热激,走于肠中则腹中雷鸣;胃虚邪凑则心下痞硬;水热壅逆则干呕心烦不得安。

医见心下痞硬,又误认为病去未尽,而复下之,遂使痞硬益甚,因此心下痞硬并非里实之热结,而是胃中虚客气上逆所致,愈下愈虚,痞亦愈甚,宜以甘草泻心汤主之。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第10 条: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

注解:形色善变,精神不安,有如神灵所作,因谓为狐惑病,此病亦常有烦热,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为虚烦有热;不欲饮食,恶闻食臭为胃虚多湿,其有蚀疮在喉者,即称之为惑;其有蚀疮在阴者,即称之为狐。

蚀于喉之上部而语声沙哑者,宜以甘草泻心汤主之。

按:《金匮要略》关于狐惑病的证治,除本条外,还说:“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口又说“蚀于肛者,雄黄熏之。

”又说“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_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

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基于以上的说明,则古人所谓为狐惑病,颇似今之白塞氏综合征。

实践证明,甘草泻心汤对于口腔溃疡确有明显疗效。

胡老曾治一产后患者,口腔及舌全部烂赤,饮食不入,痛苦万状,与本方一剂,满口红赤均生白膜,即能进粥。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八零)生姜泻心汤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八零)生姜泻心汤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八零)生姜泻心汤伤寒论第157条辨: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原文解释】外感病,汗出表解之后,因胃中不和,而致胃脘部痞硬,嗳气有食臭味,胁下有水汽,肠中鸣响如雷而下利的,用生姜泻心汤主治。

当病人告诉你胃里面不舒服的时候,同时兼有下利,就已经是生姜泻心汤了。

生姜泻心汤胃中不和,就是胃中有停水。

病人只要告诉你,他是拉肚子,肚子里面咕噜咕噜地响,你问他胃里难不难过,他说胃里面很不舒服,然后还打干呕,呕出来的气味有酸臭的味,舌苔又是黄的。

生姜泻心汤,强调了生姜,就是重用生姜,生姜就是把胃里面的水排掉。

胃外面的水产生恶心,那是用半夏。

这里并没有恶心,只是干噫,这个时候就是用生姜。

所以,胃里面的水要靠生姜,胃外面的水要靠半夏。

这是半夏和生姜止呕的区别。

我们上一节讲了五苓散,后面我们学到猪苓汤的时候,再把这两个方剂进行比较一下。

都是小便不利,怎么来区分,什么时机使用?生姜泻心汤方:生姜(四两,切)、甘草(三两,炙)、人参(三两)、干姜(一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生姜四两,不要真的用四两,一般用过四五片打碎就可以了,炙甘草三两,我们在治肠胃病的时候,大多是用生甘草,这里用炙甘草的原因,是配合生姜把坏死的食物里的水排掉,要排水的时候不能用生甘草,生甘草是蓄水的。

这个方子还用到干姜,生姜干姜并用,还有黄芩,这个处方开得非常的好。

张仲景告诉我们,干姜是温中,胃里面有寒的时候,要靠干姜,可是寒里面有水的时候,这个水干姜去不掉,一定要靠生姜来排水,胃外面有水有恶心的现象这是用半夏,水把胃包住了,影响到胃的蠕动而产生呕逆。

泻心汤都会有胃热,有胃热就用到黄芩,黄连。

黄芩黄连我们常会在治疗肠胃方面的热证时使用。

病人有干噫食臭,才会有使用半夏的时机,这个方子中用到半夏,一定是有打嗝这些现象出现。

五个泻心汤

五个泻心汤

五个泻心汤刘渡舟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刘渡舟教授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半个多世纪,上溯歧黄之道,下迨诸家之说,力倡仲景之学,博采众长,学验俱丰,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于临床各科均有自己独到的经验。

现将刘老在脾胃病治疗上的经验简论于后,虽不能赅尽刘老经验,亦能述其大略。

1 尊仲景活用五泻心汤慢性胃炎属于中医学“痞证”、“胃脘痛”、“胃痞”的范畴,其临床症状以胃脘胀满为主,而《伤寒论》五泻心汤是治疗心下痞气的主方,与慢性胃炎正相合拍。

导师刘渡舟教授认为: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首当从脾胃不和入手,脾胃之气不和,升降之机乖戾,使气痞于心下而成心下痞。

五泻心汤中,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是调理脾胃阴阳的,大黄黄连泻心汤和附子泻心汤乃是针对寒热具体情况而制订的,虽然不能完全归咎于脾胃的气机升降失调,然气机痞于心下,而使胃脘之气不和则一。

因此,仲景创五泻心汤以治疗心下痞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脾胃病的治疗提出了系统的方法。

刘渡舟教授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对仲景之学有高深的造诣,现就导师应用泻心汤类方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论述如下。

1.1 半夏泻心汤本方由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炙甘草、大枣组成。

它是治疗脾胃之气失和,心下痞满而挟有痰饮的一种痞证,后人将其称为痰气痞。

因其挟有痰饮,故兼有呕吐之证。

此证气机升降不利,中焦痞塞,胃气不降而生热,故用芩、连之苦寒以降之;脾气不升而生寒则肠鸣下利,故用干姜之辛热以温之;痰饮扰胃,逆而作呕,故用半夏降逆和胃以止呕;脾胃气弱,不能斡旋上下,故以人参、草、枣以补之。

本方清上温下,苦降辛开,寒热并用,以和脾胃,为治疗心下痞的主方,也是导师治疗慢性胃炎的常用方。

1.2 生姜泻心汤药物组成:生姜、甘草、人参、干姜、黄芩、黄连、半夏、大枣。

本方即半夏泻心汤加生姜减干姜用量而成。

治疗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肠鸣下利,或胁下作痛,小便不利,脉沉弦,舌苔水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虽然都是治疗心下痞的汤方,但因证候不同、程度不同、病因不同,用药自然也有些差异,治疗范围也略有不同。

从证候上来说,半夏泻心汤证最简单,仅是心下痞,生姜泻心汤证在此基础上多了心下痞且硬,干哕,嘴里有异味,肠鸣而下利的证候,甘草泻心汤在此基础上多了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肠鸣而下利,且下利次数多的证候。

从程度上来说,半夏泻心汤证为最轻,其次生姜泻心汤证,甘草泻心汤证为最重且急迫。

从病因上来说,虽然均是误治而来,但误治引起的结果却不同,半夏泻心汤证的心下痞为“心下”水火无形之气产生的热气与里虚脾之阳不足的寒气相争相阻,即是热气与寒气相阻,自然没有有形的物质产生,只是心下胀满不硬;生姜泻心汤证的心下痞硬为“心下”水火无形之气与脾之寒气,再加上胃有停水宿食,停水宿食为有形物质,三者相争相阻,因此心下胀满且硬,兼在上(干噫食臭)在下(雷鸣下利)的证候;甘草泻心汤证的心下痞硬而满为“心下”水火无形之气与脾之寒气,再加上胃空(缺乏津液),致使“心下”之水火无形之气乘虚而入于胃,客气上逆,胃被此邪气充满,因此心下胀硬而满,兼在上(干呕,心烦不得安)在下(雷鸣下利,日数十行)。

从用药上来说,生姜泻心汤比半夏泻心汤多了一味生姜,甘草泻心汤比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少了一味人参,炙甘草被置换成了甘草。

用治疗范围上来说,这三个泻心汤被广泛运用于各种胃肠疾病的治疗,虽然如此,其治疗的重点和范围却不尽相同。

如某种胃病,半夏泻心汤主要治疗胃胀且不硬;生姜泻心汤主要治疗胃反酸,口有异味,干哕,胀而且硬兼肠鸣下利;而甘草泻心汤主要治疗胃有烧灼感,干呕,心烦,安静不下来,胀硬而且满兼肠鸣下利次数多。

同样治疗某种胃病,半夏泻心汤证突出的是胃胀,生姜泻心汤证突出的是胃胀而硬,反酸有异味,甘草泻心汤证突出的胃胀硬而满有烧灼感。

刚才讲到,甘草泻心汤在《金匮要略》里治疗狐惑证,因其没有表证,所以加了人参,狐惑证指的口腔咽喉及前后阴腐蚀溃疡为特征的疾患,由此得知,不管是口腔溃疡、胃溃疡,还是前后阴溃疡等,只要有甘草泻心汤证,用甘草泻心汤方治疗就能痊愈,所以我们治疗疾病时不要局限于某一种疾病名,最重要的是证候,只要有其证候,不管什么病名均可用其汤方治疗。

所以,在临床上,这三个汤方可不仅仅用于胃肠疾病,对于肝胆疾病、皮肤病、妇科病、性病、乃至精神类疾病等。

又或者是某种肿瘤等疑难杂症,只要有其证,使用其汤方,必定事半功倍,而且还会出奇制胜,正所谓知此知彼,百战百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