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工艺流程

合集下载

光伏电池片的工艺流程

光伏电池片的工艺流程

光伏电池片的工艺流程1.硅材料准备:光伏电池片一般选用高纯度的多晶硅或单晶硅作为基材。

硅材料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水分。

2.硅片生长:硅片生长是将高纯度硅材料通过熔化再结晶的方式制备硅单晶或多晶片。

单晶硅片生长主要通过克里斯托夫棱镜法或气相转化法。

多晶硅片生长主要通过一直拉长法或静液旋转法。

3.硅片切割:在硅片生长完毕后,需要将硅锭切割成薄片,称为硅片。

硅片切割可以使用线切割机或切割切割机进行。

4.磨边清洗:硅片在切割后会产生边角和切割液,需要进行磨边处理和清洗。

首先使用化学溶液清洗硅片表面的污染物,然后使用机械磨边设备对边角进行修整。

5.渗铁等离子体增塑:硅片在增塑过程中会通过磁控溅射等技术在表面形成一层铁硅合金薄膜,这层薄膜能够提高硅片的光电转换效率。

6.瓦斯碳化:硅片在瓦斯碳化过程中会通过化学反应在表面形成一层非晶硅薄膜,从而提高硅片的导电性和光吸收能力。

7.电极成型:电极成型是将导电金属沉积到硅片的两侧,用于收集并导出电子。

一般使用金属铜或铝作为电极材料,通过真空沉积、压制和烧结等工艺将电极材料与硅片结合。

8.清洗和检验: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对硅片进行清洗和检验。

清洗可以去除硅片表面的污染物,而检验则可以检测硅片的质量和性能。

9.包装和组装:最后,经过测试和质量控制的光伏电池片会被包装和组装成太阳能光伏电池模组或组件,以供应到市场上使用。

综上所述,光伏电池片的工艺流程包括硅材料准备、硅片生长、硅片切割、磨边清洗、渗铁等离子体增塑、瓦斯碳化和电极成型等步骤。

这些工艺步骤的完整和精细是保证光伏电池片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关键。

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工艺流程

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工艺流程

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工艺流程
以太阳能电池片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它是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

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硅片生产、晶体生长、切片、清洗、扩散、腐蚀、金属化、测试等环节。

硅片生产是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的第一步,它是将硅矿石经过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

硅片生产的主要工艺包括矿石选矿、冶炼、精炼、晶体生长等环节。

其中,晶体生长是硅片生产的核心环节,它是将高纯度硅熔体通过晶体生长炉中的晶体种子生长成大晶体的过程。

晶体生长完成后,需要将大晶体切割成薄片,这个过程称为切片。

切片的目的是将大晶体切割成薄片,以便后续的加工。

切片完成后,需要对硅片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

清洗完成后,需要对硅片进行扩散。

扩散是将掺杂物(如磷、硼等)通过高温处理,将其扩散到硅片表面的过程。

扩散完成后,需要对硅片进行腐蚀,以去除扩散过程中产生的氧化物和杂质。

腐蚀完成后,需要对硅片进行金属化。

金属化是将金属电极(如铝、银等)通过高温处理,将其与硅片表面结合的过程。

金属化完成后,需要对太阳能电池片进行测试,以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

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加工而成。

随着太阳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工
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片的转换效率和降低成本,为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普及和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

太阳能电池片工艺流程及原理

太阳能电池片工艺流程及原理

太阳能电池片工艺流程及原理一、简介太阳能电池片,作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将太阳能转换为直流电能。

其工艺流程涉及多个复杂步骤,每个步骤都对最终的性能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了解太阳能电池片的工艺流程及工作原理,有助于更好地优化生产过程,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二、太阳能电池片工艺流程1.硅片准备:首先,通过切割硅锭得到硅片,并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和尘埃。

硅片的品质和厚度对电池片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磷掺杂:在硅片上施加磷元素,通过扩散技术将磷元素掺入硅片中,形成n型半导体。

磷的掺杂浓度决定了电池片的导电性能。

3.镀膜:在硅片表面镀上一层减反射膜,以减少表面反射,提高光吸收效率。

常用的减反射膜材料包括二氧化硅和氮化硅。

4.印刷电极:使用丝网印刷技术在硅片背面印刷电极,并烘干。

电极的形状和尺寸影响电池片的电流收集能力。

5.烧结:通过高温烧结使电极材料与硅片紧密结合,提高电极的导电性能。

6.测试和分选:对电池片进行电性能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选。

合格的电池片进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的则进行回收处理。

7.包装:将合格的电池片进行包装,以保护其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的性能。

包装材料一般选用防潮、防震的材料。

三、工作原理太阳能电池片的工作原理基于光伏效应,即光子照射到半导体材料上时,光子能量使电子从束缚状态进入自由状态,从而产生电流。

具体来说,当太阳光照射到硅片上时,光子能量激发硅中的电子,使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从而在价带和导带之间产生电子-空穴对。

在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向电池片的负极和正极移动,形成光生电流。

此时,如果将电池片的正负极短路,则会有电流流过电路,从而实现光电转换。

四、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长,太阳能电池片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效率:通过改进生产工艺、研发新型材料和优化电池结构,不断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工艺流程

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工艺流程

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工艺流程1. 硅片准备在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过程中,首先需要准备硅片。

硅片是太阳能电池板的核心材料,通常由高纯度晶体硅材料制成。

在准备过程中,首先需要将硅原料净化,去除杂质,然后将硅原料熔化,形成硅锭。

接下来,硅锭通过切割技术被切割成薄片,形成硅片。

2. 涂层制备在制备过程中,硅片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涂层处理。

首先,硅片会被清洗和去除表面杂质。

之后,硅片会被涂覆一层反射层,以提高太阳能的光吸收效果。

接着,通过化学方法涂覆一层抗反射膜,以减少反射损失。

最后,硅片会被覆盖一层保护层,防止受到外部环境的侵害。

3. 电池片制备接下来是电池片的制备过程。

首先,通过光刻技术在硅片上制造暗电极和光电极。

然后,通过扩散技术将硅片暗电极中注入杂质,形成PN结。

随后,通过金属化技术在光电极和暗电极上涂覆金属电极,以便于电流的收集和传输。

最后,通过退火技术将电池片进行烧结,以提高电池片的效率和稳定性。

4. 模组组装在模组组装阶段,电池片会被加工成规定大小,并且被安装在透明玻璃上。

透明玻璃起到保护和支撑电池片的作用。

同时,模组中还要安装背面板、接线盒、连接器等组件,以便将太阳能电池板与外部电源连接。

最后,根据需要,在模组表面覆盖一层防紫外线和耐候性的材料,以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寿命和效果。

5. 质量检测最后一个工艺是质量检测。

在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对整个制造过程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测试,以确保太阳能电池板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主要包括外观检查、电性能检测、环境适应性测试等。

只有通过了所有的质量检测,太阳能电池板才能出厂销售。

以上就是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工艺流程。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的操作和控制,可以生产出高质量、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板,促进太阳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电池片工艺流程

电池片工艺流程

电池片工艺流程
电池片工艺流程是指太阳能电池的制造过程,主要包括硅片制备、铝化膜、铝电极、N型掺杂、P型掺杂、金属化和制品检验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池片工艺流程。

硅片制备是电池片制造的第一步。

先将硅棒放入电炉进行高温熔化,然后从熔融的硅池中拉扯出硅棒,再用电锯将硅棒切割成薄片,形成硅片。

铝化膜是指在硅片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铝薄膜,用于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首先,将硅片放入酸性溶液中进行清洗;然后,将硅片在氟酸溶液中进行蚀刻,去除氧化层;最后,将硅片浸泡在氧化铝溶液中,在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铝电极是电池片上的电极,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通过在硅片表面涂覆一层铝粉末,并进行高温烧结,将铝粉末固定在硅片上,形成铝电极。

N型掺杂和P型掺杂是为了改变硅片材料的电性质,使其在光照下产生电荷。

通过在硅片表面喷射掺杂源,如硫酸或磷酸,然后进行高温退火处理,使掺杂源扩散到硅片内部,形成N 型和P型区域。

金属化是为了使电流能够从硅片中流出,通过在硅片上涂覆一层金属化膜,如银膏或铝膏,并进行高温烧结,将金属固定在硅片上,形成金属接触电极。

制品检验是在制程中和制程结束后对电池片进行检验和测试,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

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光感度测量、电流电压特性测试等。

总结起来,电池片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制造过程,涉及到多个步骤和工艺。

这些工艺通过将硅片制备、铝化膜、铝电极、N型掺杂、P型掺杂、金属化和制品检验等环节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高效的太阳能电池片,为太阳能发电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太阳能电池片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

太阳能电池片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

太阳能电池片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太阳能电池片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如下:1. 电池片切片:根据客户订单要求,在连接切片仪的电脑中输入相关数据(如:片宽&片高),将电池片放入切片台中,单击“运作”或按“空格键”,切片仪运作,取出电池片,沿切割线将电池片分成几小块。

2. 电池片测试:打开电流电压测试仪,将电池片放入仪器的台面上,用测试笔在电池片上轻轻地点击一下的同时用脚踩下仪器的脚踏,仪器显示相关数据,看这些数据是否符合要求。

3. 电池片选片:按电池片的尺寸大小,对通过测试的电池片进行分片,按电池片的颜色由浅至深进行分类,每种类型的电池片,每12PCS一叠放置在纸箱中,每排电池片之间需用泡沫绵隔开,电池片与纸箱之间同样也需要用泡沫绵隔开。

4. 表面制绒:单晶硅绒面的制备是利用硅的各向异性腐蚀,在每平方厘米硅表面形成几百万个四面方锥体也即金字塔结构。

由于入射光在表面的多次反射和折射,增加了光的吸收,提高了电池的短路电流和转换效率。

5. 扩散制结:太阳能电池需要一个大面积的PN结以实现光能到电能的转换,而扩散炉即为制造太阳能电池PN结的专用设备。

6. 去磷硅玻璃:该工艺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制造过程中,通过化学腐蚀法也即把硅片放在氢氟酸溶液中浸泡,使其产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络和物六氟硅酸,以去除扩散制结后在硅片表面形成的一层磷硅玻璃。

7. 等离子刻蚀:由于在扩散过程中,即使采用背靠背扩散,硅片的所有表面包括边缘都将不可避免地扩散上磷。

PN结的正面所收集到的光生电子会沿着边缘扩散有磷的区域流到PN结的背面,而造成短路。

因此,必须对太阳能电池周边的掺杂硅进行刻蚀,以去除电池边缘的PN结。

通常采用等离子刻蚀技术完成这一工艺。

以上就是太阳能电池片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供您参考。

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工艺流程

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工艺流程

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工艺流程
1.耐火砖制备:首先,制备耐火砖。

耐火砖通常由陶瓷材料制成,用于电池板的烧结过程中充当保护材料。

2.硅片生产:硅片是太阳能电池板的核心部分。

首先,将纯硅原料加热至高温融化,并按照设定工艺参数进行熔融处理。

然后,通过液态硅的拉拔方式将其拉伸成硅棒,再经过切割和抛光等工艺处理,制得薄薄的硅片。

3.备电池片:在硅片的表面涂上抗反射膜,以提高光吸收效率,并使其表面不反射光线,同时在背面涂上金属薄膜,以确保电流的传导。

4.背面结构制备:制备电池板的背面结构,通常使用铝、不锈钢或玻璃等材料,并涂上保护膜,以保护电池片和提高电池板的耐候性能。

5.焊接:使用银浆或铜带将电池片与背面结构连接起来,形成电池板的正负极。

6.封装:将电池板置于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制成的封装层中,以保护细薄的硅片。

7.包装和测试:检查电池板的质量,并封装和包装成最终的产品。

以上是太阳能电池板制造的主要工艺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这仅仅是一个简化的概述,实际的生产流程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制造商和不同的电池板类型有所不同。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工艺也在不断演变和改进。

太阳能电池片生产流程解析

太阳能电池片生产流程解析

太阳能电池片生产流程解析一、概念太阳能电池:就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半导体器件。

二、工艺流程太阳能电池工艺流程:清洗制绒→扩散→刻蚀→去PSG→ PECVD→丝网印刷→烧结→测试分档→分选→包装(一)、制绒和清洗硅片表面处理的目的:去除硅片表面的机械损伤层,清除表面油污和金属杂质,形成起伏不平的绒面,增加硅片对太阳光的吸收效率。

绒面腐蚀原理:利用低浓度碱溶液对晶体硅在不同晶体取向上具有不同腐蚀速率的各向异性腐蚀特性,在硅片表面腐蚀形成角锥体密布的表面形貌,就称为表面织构化。

角锥体四面全是由〈111〉面包围形成,反应式为:Si+2NaOH+H2O →NaSiO3+2H2↑制备绒面的目的:减少光的反射率,提高短路电流(Isc),最终提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陷光原理:当光入射到一定角度的斜面,光会反射到另一角度的斜面,形成二次或者多次吸收,从而增加吸收率。

影响绒面质量的关键因素:1.NaOH浓度 2.异丙醇浓度 3.制绒槽内硅酸钠的累计量 4. 制绒腐蚀的温度 5.制绒腐蚀时间的长短 6.槽体密封程度7.异丙醇的挥发程度化学清洗原理HF去除硅片表面氧化层:SiO2 + 6HF → H2[SiF6] + 2H2OHCl去除硅片表面金属杂质:盐酸具有酸和络合剂的双重作用,氯离子能与Pt2+、Au3+、 Ag+、Cu+、Cd2+、Hg2+等金属离子形成可溶于水的络合物。

★注意事项NaOH、HCl、HF都是强腐蚀性的化学药品,其固体颗粒、溶液、蒸汽会伤害到人的皮肤、眼睛、呼吸道,所以操作人员要按照规定穿戴防护服、防护面具、防护眼镜、长袖胶皮手套。

一旦有化学试剂伤害了员工的身体,马上用纯水冲洗30分钟,送医院就医。

(二)、扩散太阳电池制造的核心工序——PN结(太阳电池的心脏)扩散的目的:形成PN结太阳能电池磷扩散方法1.三氯氧磷(POCl3)液态源扩散2.喷涂磷酸水溶液后链式扩散3.丝网印刷磷浆料后链式扩散,现大多采用的是第一种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工艺---扩散
生产工艺---表面成膜
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PEVCD)
PEVCD被使用来在硅片上沉积氮化硅材料,是在 300-900℃的温度下通过化学反应产生Si3N4的过 程。典型的化学反应为: SiH4 + NH3 → Si3N4 + NH3 + N2 多晶硅太阳电池广泛使用PECVD淀积SiN ,由于 PECVD淀积SiN时,不光是生长SiN作为减反射膜, 同时生成了大量的原子氢,这些氢原子能对多晶硅 片具有表面钝化和体钝化的双重作用,可用于大批 量生产高效多晶硅太阳电池,为上世纪末多晶硅太 阳电池的产量超过单晶硅太阳电池立下汗马功劳 。随着PECVD在多晶硅太阳电池成功,引起人们 将PECVD用于单晶硅太阳电池作表面钝化的愿望 。
生产工艺---制备电极(1)
生产工艺---制背电极(2)
生产工艺---背表面钝化
五、生产设备—清洗设备
生产设备—扩散炉
生产设备—刻蚀
生产设备—PECVD
生产设备—测试仪
生产设备—烘干炉
生产设备—快烧炉
五、生产环境及其它
相对湿 度 % 45~70 45~70 45~70 45~70 45~70 45~70
多晶硅的制绒工艺:是加入铬酸和氢氟酸,利用铬酸的强氧化性将 切割后硅片上的污物清除,并产生SiO2和C2O3,达到在硅片上形 成减反织构的目的。
丝网印刷:银浆或银铝浆等导电材料印刷在硅片上,作为太阳能电 池电子导通的主要通道。
四、生产工艺介绍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工艺流程如下:生产工艺Fra bibliotek--清洗和表面腐蚀
生产工艺---制绒
表面绒面化
由于硅片用P型(100)硅片, 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对单晶硅 片进行各向异性腐蚀的特点来 制备绒面。当各向异性因子 >10时(所谓各向异性因子就 是(100)面与(111)面单晶 硅腐蚀速率之比),可以得到 整齐均匀的金字塔形的角锥体 组成的绒面。绒面具有受光面 积大,反射率低的特点。可提 高单晶硅太阳电池的短路电流, 从而提高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 效率。
绒面受光面积
金字塔形角锥体的表面积S0等于 四个边长为a正三角形S之和
1 3 S0 4 a a 3 a2 2 2
由此可见有绒面的受光面积比光 面提高了倍即1.732倍。
绒面反射率
当一束强度为E0的光投射到图中的A点,产生反射光Φ1和进 入硅中的折射光Φ2。反射光Φ1可以继续投射到另一方锥的B点, 产生二次反射光Φ3和进入半导体的折射光Φ4;而对光面电池就 不产生这第二次的入射。经计算可知还有11%的二次反射光可能 进行第三次反射和折射,由此可算得绒面的反射率为9.04%。
六、主要原材料
太阳能电池生产最主要的材料是单晶硅片或多晶硅片。
其它辅料包括:
化学液( NaOH 、IPA、乙醇、铭酸、HF) 特气(CF4、SiH4、NH3)
大宗气体(CDA、N2、O2)
水(PCW、DI) 单晶硅的制绒工艺:是通过NaOH和乙醇反应,在硅片上形成减反 织构,增强电池对光线的吸收能力。
房间编号
房间名称
温度 ℃
净化级别 ISO标准 (美联邦标准) 10万 1万 10万 10万 10万 10万
A201-1 A202-1 A203-1 A204-1 A205-1 A206-1
扩散前清洗区 扩散间 扩散后清洗区 刻蚀区 PECVD区 丝网印刷区
23± 2 23± 2 23± 2 23± 2 23± 2 23±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