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上)第一周周清化学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上)第一周周清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花生霉变 C.瓷碗破碎 D.火药爆炸
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
3.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用燃着的火焰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复燃
D.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4.一定会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是()
A.食物变质 B.烧碱潮解 C.矿石粉碎 D.分离液态空气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A.氢气可用作燃料B.氮气作保护气
C.稀有气体可制成电光源 D.氧气用作医疗急救
6.端午粽飘香,下列制作粽子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清洗糯米 B.把肉切成小块 C.用粽叶包粽子 D.烧火煮粽子
二、填空题
7.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规律的科学.
8.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
①硬度;
②熔点;
③密度;
④颜色.
9.如下图是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小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柠檬酸是一种白色
)以上信息中属于柠檬酸物理性质的是(写出两条)、.
(2)小明想利用此种雪碧汽水和同学们进一步验证柠檬酸的酸性:
①小明首先将适量的雪碧汽水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石蕊试液变红色.据此,小明断定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他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
②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不够严密,她的理由是;她建议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步操作,即(写出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
(3)该汽水保存方法中“禁止加热、避免阳光直晒”其原因是.
三、信息分析题
10.2014年央视“3.15晚会“发出消费预警称劣质涂改液中一些有害成分严重超标.某种品牌修正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如图,请仔细阅读、观察,根据此图分析、推测修正液的性质.各答出一点: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I 氯气(Cl2)在通常情况下为黄绿色有毒气体.
材料ⅡCl2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点燃或强光照射时发生爆炸.
材料ⅢCl2可用于制备多种消毒剂,含氯元素的消毒剂有ClO2、NaClO、Ca(ClO)2等.(1)实验室闻氯气的正确操作是.
(2)氢气和氯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反应从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和基本反应类型角度分类,分别属于、.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选填字母序号)
A.燃烧一定包含着化学变化
B.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D.爆炸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鲍沟中学九年级
(上)第一周周清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花生霉变 C.瓷碗破碎 D.火药爆炸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判断是否只有物理变化即是分析各选项是否是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利用其概念解决此题.
【解答】解:蜡烛燃烧与火药爆炸均是燃烧,霉变是缓慢氧化,以上是典型的化学变化,只有瓷碗破碎只是外形的改变没有生成任何新物质.
故选C
【点评】此题是对物理变化的判断的考查,只要抓住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即可解决问题,此类题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D、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燃烧爆竹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用燃着的火焰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复燃
D.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考点】蜡烛燃烧实验.
【分析】蜡烛的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外焰温度最高,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的石灰水变浑浊,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蜡烛燃烧,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B、蜡烛熔化时,石蜡熔化,会产生“烛泪”,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用燃着的火焰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石蜡蒸汽凝成的石蜡固体,具有可燃性),蜡烛能复燃,故选项说法错误.
D、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的石灰水变浑浊,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蜡烛燃烧的现象、实验结论等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4.一定会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是()
A.食物变质 B.烧碱潮解 C.矿石粉碎 D.分离液态空气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食物变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烧碱潮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分离液态空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A.氢气可用作燃料B.氮气作保护气
C.稀有气体可制成电光源 D.氧气用作医疗急救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解答】解:A、氢气可用作燃料,是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氮气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稀有气体可制成电光源,是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氧气用作医疗急救,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6.端午粽飘香,下列制作粽子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清洗糯米 B.把肉切成小块 C.用粽叶包粽子 D.烧火煮粽子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清洗糯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把肉切成小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用粽叶包粽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烧火煮粽子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二、填空题
7.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规律的科学.
【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
【分析】根据化学的概念、研究范畴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故答案为: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
【点评】化学在丰富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改善生存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了解化学的研究范畴,使之服务于生活和生产.
8.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
①硬度小;
②熔点低;
③密度比水小;
④颜色银白色.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分析】可以用小刀切说明金属很软,在水中能熔化说明金属的熔点低,能浮在水面上说明金属的密度比水小.
【解答】解:可以用小刀切说明金属很软,在水中能熔化说明金属的熔点低,能浮在水面上说明金属的密度比水小.故填:小;低;比水小.银白色.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颜色,要充分理解实验现象,并且能够把实验现象和物质的性质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如下图是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小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柠檬酸是一种白色
)以上信息中属于柠檬酸物理性质的是(写出两条)白色晶体、可溶于水.
(2)小明想利用此种雪碧汽水和同学们进一步验证柠檬酸的酸性:
①小明首先将适量的雪碧汽水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石蕊试液变红色.据此,小明断定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他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②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不够严密,她的理由是汽水中的碳酸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她建议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步操作,即(写出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加热加过紫色石蕊试液的汽水,如红色不消失则证明柠檬酸具有酸性.
(3)该汽水保存方法中“禁止加热、避免阳光直晒”其原因是碳酸受热分解,使瓶中气压加大,可能发生爆炸.
【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溶液的酸碱性测定;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分析】(1)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等,化学性质是指必须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可燃性等;
(2)紫色石蕊试液只有遇到酸性溶液才会变红色,碳酸是一种不稳定的酸;
(3)根据题中信息结合碳酸的性质分析.
【解答】解:(1)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指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故答案为:无色晶体;可溶于水;
(2)①紫色石蕊试液只有遇到酸性溶液才会变成红色,故答案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②由于汽水中还含有碳酸,而且碳酸在受热的情况下很容易分解,建议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步操作加热加过紫色石蕊试液的汽水,如红色不消失则证明柠檬酸具有酸性.故答案为:汽水中的碳酸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加热加过紫色石蕊试液的汽水,如红色不消失则证明柠檬酸具有酸性;
(3)碳酸受热分解,使瓶中气压加大,可能发生爆炸,因此该汽水保存方法中标有“禁止加热、避免阳光直晒”字样.故答案为:碳酸受热分解,使瓶中气压加大,可能发生爆炸.【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酸的有关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信息分析题
10.2014年央视“3.15晚会“发出消费预警称劣质涂改液中一些有害成分严重超标.某种品牌修正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如图,请仔细阅读、观察,根据此图分析、推测修正液的性质.各答出一点:
(1)物理性质:具有挥发性;
(2)化学性质:具有毒性.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解答】解:根据某品牌修正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和图片可知:用完后及时盖上帽,说明该物质易挥发,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严禁食用说明修正液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有毒,对人体有害,毒性属于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1)具有挥发性;(2)具有毒性.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修正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和图片等新信息的分析、整合、归纳能力.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I 氯气(Cl2)在通常情况下为黄绿色有毒气体.
材料ⅡCl2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点燃或强光照射时发生爆炸.
材料ⅢCl2可用于制备多种消毒剂,含氯元素的消毒剂有ClO2、NaClO、Ca(ClO)2等.(1)实验室闻氯气的正确操作是打开瓶塞,瓶口和鼻孔在一条水平线上,用手在鼻孔对面轻轻煽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
(2)氢气和氯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反应从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和基本反应类型角度分类,分别属于放热反应、化合反应.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选填字母序号)
A.燃烧一定包含着化学变化
B.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D.爆炸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1)实验室闻气体的正确操作是:打开瓶塞,瓶口和鼻孔在一条水平线上,用手在鼻孔对面轻轻煽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
(2)燃烧过程中放热;
(3)燃烧一定包含着化学变化,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爆炸不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解答】解:(1)实验室闻氯气的正确操作是:打开瓶塞,瓶口和鼻孔在一条水平线上,用手在鼻孔对面轻轻煽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
故填:打开瓶塞,瓶口和鼻孔在一条水平线上,用手在鼻孔对面轻轻煽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
(2)氢气和氯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同时属于化合反应.
故填:放热反应;化合反应.
(3)A.燃烧生成新物质,一定包含着化学变化;
B.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例如氢气能够在氯气中燃烧;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D.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轮胎充气过多导致的爆炸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氧化反应.
故填:D.
【点评】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而燃烧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要注意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