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笔记

合集下载

体育课上课笔记

体育课上课笔记

体育课上课笔记
以下是一份体育课上课笔记的示例:
体育课上课笔记
目标:学习篮球基本技巧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内容:
热身运动:跑步5分钟,跳绳1分钟,高抬腿1分钟,深蹲跳1分钟。

运球练习:学习双手运球和单手运球,重点是保持视线不离开球,同时注意控制球的力度和方向。

在运球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和随时准备做出反应。

投篮练习:学习正确的投篮姿势和投篮角度。

重点是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力度,同时注意观察篮筐的位置和角度。

练习从不同角度和距离进行投篮。

传球练习:学习正确的传球技巧。

重点是准确把握传球的力度和方向,同时注意观察队友的位置和移动。

练习在不同场景下进行传球。

防守练习:学习如何进行防守和抢断。

重点是保持专注和快速的反应,同时注意观察对手的动作和意图。

练习在不同情况下进行防守和抢断。

拉伸放松:进行全身拉伸,重点拉伸下肢和腰部肌肉。

总结:
今天学习了篮球的基本技巧,包括运球、投篮、传球和防守。

在练习中,要注意细节和准确性,同时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

下一步是加强训练,提高技能水平。

运动训练笔记

运动训练笔记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第一节竞技体育概述一、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一)源起:(概念)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的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1、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2、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形成;3、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等到方面。

(二).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百年回顾1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2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3运动竞赛活动日益活跃④现代奥运会百年盛世⑤运动竞技水平及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⑥竞技体育发展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二、竞技体育的构成: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概念)运动训练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有竞技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

三、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1、竞争性;2、规范性;3、公平性;4、集群性;5、公开性;6、观赏性。

四、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简)1、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2、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3、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4、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5、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6、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第二节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一、运动训练在竞技体育中的地位:(问答)(一)释义: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二)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中的主体构件: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来自于遗传效应、生活效应及训练效应多元的途径。

(三)运动训练与运动员选材的关系: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包括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和后天训练获得性竞技能力两个部分。

运动训练学17版本框架笔记

运动训练学17版本框架笔记

运动训练学17版本框架笔记运动训练学17版本框架笔记1. 运动训练学的含义和作用:- 运动训练学是一门研究运动训练的学科,旨在通过系统和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

- 运动训练学的作用是为运动员提供科学的训练指导,达到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表现的目的。

2. 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内容:- 运动训练学研究运动训练的理论和实践,包括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的制定等。

- 运动训练学还研究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技术,以及运动训练对身体和心理的影响。

3. 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原理:- 适应原理:运动训练要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特点和训练目标进行合理的训练,以适应运动要求和提高训练效果。

- 高效原理:运动训练要科学合理地组织训练内容和方法,以提高训练效果和节约训练时间。

- 连续性原理:运动训练要持续进行,力求形成训练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以保持训练效果。

4. 运动训练学的训练方法:- 分类训练方法: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目标进行分类,如力量训练方法、耐力训练方法、速度训练方法等。

- 综合训练方法:将多种训练方法相结合,综合发展运动员的各种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

5. 运动训练学的训练计划:- 训练周期:将整个训练过程划分为不同的周期,包括基础期、竞赛期和恢复期等,以保证运动训练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 训练内容和方法:根据不同的训练目标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

- 训练量和强度: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目标,控制训练量和强度,以达到训练效果最大化。

总结:运动训练学是一门研究运动训练的学科,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

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适应原理、高效原理和连续性原理,训练方法包括分类训练方法和综合训练方法,训练计划包括训练周期、训练内容和方法以及训练量和强度的控制。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第2版)教材学习辅导书(笔记和课后习题解析) 【圣才出品】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第2版)教材学习辅导书(笔记和课后习题解析) 【圣才出品】

第1章运动训练学导言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归纳】考点一: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1.竞技体育表1-1竞技体育2.运动训练表1-2运动训练3.运动训练学表1-3运动训练学考点二:不同层级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1.一般训练理论一般训练理论是普适性的训练理论,研究与阐释适用于所有运动项目的共同规律以及训练活动的操作行为,为运动训练活动的参与者提供基本的原理性的理论知识。

2.项群训练理论一组具有相似竞技特征及训练要求的竞技项目称为一个项群,项群训练理论是指揭示不同项群竞技规律与训练规律的理论。

(1)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①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决定因素分类表1-4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对竞技项目的分类②依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分类表1-5按动作结构对运动项目的分类③依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分类表1-6按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对运动项目的分类(2)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内容及应用表1-7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内容及应用3.专项训练理论表1-8专项训练理论考点三:运动训练构成要素的理论体系1.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1)运动成绩表1-9运动成绩(2)竞技能力①释义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主观条件或自身才能,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以及知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②构成因素及其表现表1-10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及其在比赛中的主要表现③结构模型表1-11竞技能力结构模型2.运动训练方法(1)释义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方法。

(2)多维分类体系表1-12运动训练方法的多维分类体系(3)常用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①系统控制性训练方法。

《运动训练学》课程笔记

《运动训练学》课程笔记

《运动训练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竞技运动概念、价值与功能一、竞技运动概念1. 定义:竞技运动是指在一定规则限制下,以个人或团队形式进行的,旨在通过技能、体能、智力和心理素质的较量,争取最佳成绩的体育活动。

2. 特点:(1)竞争性:竞技运动的核心在于参与者之间的竞争,追求胜利和优异成绩。

(2)规则性:竞技运动有明确的规则,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秩序性。

(3)身体运动性:竞技运动通常涉及身体活动,对参与者的体能和技巧有较高要求。

(4)不确定性:竞技运动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即使是实力较强的选手也可能输掉比赛。

(5)观赏性:竞技运动往往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吸引观众的关注和兴趣。

二、竞技运动价值1. 健身价值:(1)提高心肺功能:通过竞技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和肺部的功能。

(2)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竞技运动有助于肌肉力量的增强和耐力的提升。

(3)改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竞技运动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 教育价值:(1)培养道德品质:竞技运动可以培养运动员的公平竞争、尊重对手、团队精神等道德品质。

(2)锻炼意志力:竞技运动中的挑战和困难可以锻炼运动员的意志力和抗压能力。

(3)提高智力:竞技运动中的策略和战术运用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智力水平。

3. 社会价值:(1)促进社会融合:竞技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有助于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2)传递社会价值观:竞技运动可以传递公平、正义、勇气等社会价值观。

(3)提升国家形象:在国际竞技舞台上取得优异成绩可以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

4. 经济价值:(1)带动体育产业发展:竞技运动可以带动体育用品、体育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2)创造就业机会:竞技运动产业的发展为许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3)商业赞助和广告:竞技运动赛事吸引了大量的商业赞助和广告投入。

5. 文化价值:(1)文化传承:竞技运动中的许多项目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2)文化交流:国际竞技运动赛事成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平台。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一、竞技体育引论1.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1)竞技体育的源起①竞技体育的含义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②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体育运动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逐步开展起来的,竞技体育同样如此。

a.原始人类为了能够更好地狩猎,开始采取各种跑、跳、投等多种形式的身体活动,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运动能力进行培养,逐渐形成了初级的身体练习活动。

b.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各种身体活动形式被人类不断地加以分类、提炼和总结,并相互比较、渐渐演化出了区分胜负的竞技活动。

c.原始公社末期,由于部落间的武装冲突十分频繁,为了增强社会成员的作战能力,加强内部团结,也逐渐在宗教活动中,加入竞技运动的内容。

d.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逐渐由单纯的生存需要转而为包括娱乐、愉悦在内的多元需要,人们出于强身健体的目的而参加竞技活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竞技运动的审美观念也逐渐形成。

e.随着价值观的转移,竞技运动逐渐与宗教、军事和生产活动的联系明显地减弱,成为一种更具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现象。

③竞技体育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动因a.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创立和发展了竞技体育活动;b.心理学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的形成;c.社会学因素人们全面地认识到竞技体育对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参与和观赏竞技体育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2)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百年回顾①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19世纪下半叶,现代竞技体育首先在欧美工业发达国家开展起来。

而随着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全球性发展,亚、非、拉众多国家加快了现代化的进程,竞技体育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展。

不发达国家的竞技运动水平也得到迅速的提高。

②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管理体制竞技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管理体制。

运动训练学笔记重点

运动训练学笔记重点

运动训练学笔记重点一、运动训练学概述1.定义:运动训练学是一门研究运动员在教练员的指导下,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的训练活动,提高运动技能和竞技水平的应用科学。

2.目的: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战术素养和心理素质,为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服务。

3.任务: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组织实施有效的训练方法,评价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培养高素质的优秀运动员。

二、运动训练原则1.个体化原则:根据运动员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技术水平等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2.循序渐进原则:训练强度、量、难度等应逐步增加,避免过大的跳跃。

3.系统化原则:训练内容、方法、手段等应形成完整的体系,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4.超负荷原则:训练负荷应超过运动员的原有水平,以促使运动员不断突破自我。

5.反馈与调整原则:及时对运动员的训练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调整训练计划和方法。

三、运动训练方法1.基本技术练习:针对运动员的技术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技术水平。

2.体能训练: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等身体素质。

3.战术训练:培养运动员的比赛意识和应变能力,提高比赛水平。

4.心理训练:培养运动员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比赛稳定性。

5.恢复训练:通过合理的休息、营养补充、按摩等方式,帮助运动员尽快恢复身体机能。

四、运动训练计划1.年度训练计划:根据运动员的目标和实际情况,制定全年的训练安排,包括训练周期、阶段目标、主要任务等。

2.阶段训练计划:将年度训练计划细化为各个阶段的训练安排,明确每个阶段的训练重点和任务。

3.周训练计划:根据阶段训练计划,制定每周的训练安排,包括训练天数、每天的训练内容和负荷等。

4.课时训练计划:根据周训练计划,制定每次课的训练安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体育考研运动训练重点笔记 第二版

体育考研运动训练重点笔记 第二版

第一章运动训练学导言名词解释运动训练: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而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运动员选材:挑选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及竞技潜力的儿童少年或后备力量参加运动训练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的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竞技体育管理:在专门的管理体制组织管理下,使得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得以实施并达到理想效果的专门管理体制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以及有效组织运动训练活动行为的科学运动成绩: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发挥状况及竞技结果的综合评定竞技水平:运动员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竞技能力: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主观条件或自身才能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竞技表现:运动员按照专门制定的竞技规则,在比赛中展示的竞技水平和比赛名次运动员:是运动训练活动的主体,是运动训练负荷的承载者和运动训练成果的表现者一般训练理论:是普适性的训练理论,研究与阐释所有运动项目的共性规律以及训练活动的操作行为项群训练理论:是一组具有相似竞技特征及训练要求的竞技项目称为一个项群,项群训练理论就是揭示不同项群竞技规律与训练规律的理论专项训练理论:即研究运动专项训练活动规律及组织操作行为的训练理论运动训练的竞技价值:1.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2.运动训练是创造运动成绩的基础工程竞技体育包括:运动训练、运动员选材、竞技参赛、竞技体育管理运动训练的活动主体:运动员个人和运动训练团队运动竞赛是竞技体育核心的构成要素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竞争性、集群性、规范性、公平性、公开性、观赏性竞技体育的社会功能:1.激励人类奋斗精神2.满足民众观赏需求3.推动经济发展4.适应政治需要5.显示社会团体和国家的综合实力运动训练学的主要研究任务:1.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2.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运动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3.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运动训练学的主要学科特征:本源性、实践性、综合性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专项训练理论训练学理论的构成要素:训练原则、训练方法、训练内容、训练负荷、训练安排项群训练理论中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1.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分类: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速度性、耐力性)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技心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 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隔网对抗性、格斗对抗性、攻防转换对抗性)2.依运动项目的结构分类:单一动作结构(非周期性、周期性、混合性)多元动作结构(固定组合、变异组合)多项组合结构(同属多项组合、异属多项组合)3.依运动成绩评定方法分类:测量类、评分类、命中类、得分类、制胜类专项训练理论的主要特点:1.与训练和比赛实践联系最为密切2.项目特点最为鲜明3.发展创新速度最快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1.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2.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3.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竞赛规则、评定手段、裁判员的道德与业务水平)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知识能力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在比赛中的表现:体能: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协调、灵敏技能:动作质量、动作稳定性战术能力:自身发挥、干扰对手、影响判定心理能力:参赛情绪动员、比赛情绪控制、竞技意志保持知识能力:竞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高度发展的协调能力是运动员掌握合理的运动技术的重要先决条件运动技能水平的高低可以从技术的合理性和稳定性两方面予以判定建立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作用:1.可科学的概括并准确地描述这些共性特征,以便为运动员确定竞技能力训练目标提供标准的参照系2.对运动员早期选材和基础训练起到远程导向的作用竞技能力各因素的特性:互补性、整体性、整合性、内部可迁移性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的功能:1.准备的把握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2.科学的诊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显示状态3.合理的选择运动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4.恰当的确定不同竞技能力安排的比例,准确的制定和实施参赛战术,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运动训练负荷由负荷强度和负荷量构成。

体育专业---运动训练重难点,考试复习笔记

体育专业---运动训练重难点,考试复习笔记

1、运动训练: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经济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2、项群:田麦久和他的同事将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命名“项群”,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命名为“项群训练理论”3、运动成绩: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4、竞技需要的原则: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5、动机激励原则: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调控的能力。

6、系统训练原则:持续的、循序渐进的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7、超量恢复: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不仅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

8、运动训练方法: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

9、模式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10、分解训练法: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的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11、重复训练法: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联系方法。

12、体能训练: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

13、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14、最大力量:肌肉通过最大随意收缩可阻力时所表现出来的最高力值。

15、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

16、反应速度: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声、光、触等)快速应答的能力。

17、竞技能力:运动员的参赛能力。

简答1、竞技体育的构成: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竞技体育管理。

2、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化。

2、经济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之间的互补性。

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

运动训练学考研重点笔记

运动训练学考研重点笔记

运动训练学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名词解释: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运动员选材:运动员选材是竞技运动的开始,是挑选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及竞技潜力的儿童少年或后备力量参加运动员的起始性工作,是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将有潜质的运动员选拔出来从事运动训练的竞技体育活动。

3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社会的媒介。

4运动训练(07,10):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5运动训练学(06,11):研究和阐明运动训练规律,有效的组织运动训练活动的综合应用性学科。

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05):田麦久和他的同事将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命名为“项群”,揭示具有共同特点的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

第三章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1运动成绩(04,06,07):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这一评定既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也包括竞赛的胜负和名次。

2竞技能力(08):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

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的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中。

3竞技水平(05):运动员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是运动成绩的构成部分。

4运动能力:人体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

在竞技运动的即称为竞技能力。

5竞技能力结构模型:依据运动员竞技能力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方式的具体特征与功能建立的反映竞技能力构成同性的模型。

是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概述,归纳,抽象。

反映着竞技能力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本质特征。

6竞技能力结构:运动员竞技能力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体育培训笔记

体育培训笔记

体育培训笔记体育,一项让我既热爱又困惑的科目。

每当提及它,我的心中总会涌现出无尽的激情与挑战。

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体育技能,我参加了一次专业的体育培训课程。

这次培训的地点位于市体育馆,由经验丰富的张教练亲自指导。

一进入体育馆,我感受到那股浓厚的运动氛围。

张教练详细地为我们讲解了训练计划,包括力量训练、耐力训练和灵活性训练等多个方面。

在力量训练中,我们主要进行了卧推、深蹲和硬拉等动作。

起初,我对于如何正确地进行这些动作感到有些迷茫。

但在教练的耐心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正确的姿势和技巧。

力量训练不仅是提升肌肉力量的过程,更是培养意志和毅力的过程。

每一次的卧推、深蹲和硬拉,都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和超越。

耐力训练则是一场与自己的较量。

在跑步机上,我开始时只能坚持几分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耐力水平。

通过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极限,我发现自己的心肺功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灵活性训练中,教练教给我们一些拉伸动作和柔韧性练习。

这些动作看似简单,但却对于预防运动损伤和提高运动表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不断地拉伸和柔韧性练习,我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灵活和协调。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张教练还为我们讲解了关于营养补充和休息恢复的知识。

他强调,一个合理的营养补充和充足的休息是提高运动表现的关键。

在训练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合理的营养补充使我精力充沛,而充足的休息则帮助我在训练中更好地恢复。

这次体育培训让我收获颇丰。

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运动技能,还学到了如何合理地安排训练计划和补充营养。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知识和经验将帮助我在体育道路上走得更远。

未来,我计划继续参加类似的培训课程,不断挑战自己,突破自己的极限。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将这些经验和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于体育的魅力。

结语:体育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

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挑战,我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还能够培养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毅力。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第2版)教材学习辅导书 笔记 课后习题解析 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上)(圣才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第2版)教材学习辅导书 笔记 课后习题解析 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上)(圣才

第3章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上)
3.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归纳】
考点一: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1.体能训练概述
(1)体能释义
体能是以人体三大供能系统的能量代谢活动为基础,通过骨骼肌系统表现出来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

(2)体能训练
表3-1体能训练
2.力量素质及其训练
(1)力量素质
①释义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

②类型
a.最大力量;
b.快速力量;
c.力量耐力。

③影响因素
表3-2力量素质的影响因素
(2)最大力量
①概念
表3-3最大力量的概念
②负荷特征
表3-4发展最大力量的不同肌肉收缩方式的负荷特征
(3)快速力量
表3-5快速力量
(4)力量耐力
表3-6力量耐力
(5)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
表3-7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
3.速度素质
(1)释义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也指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快速移动、快速完成动作和对外界信号快速做出运动反应的能力。

(2)类型
表3-8速度素质的类型
(3)作用、特征及其任务
表3-9速度素质在不同项群中的作用、特征及其任务
(4)影响因素
①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
a.人的感受器(视觉、听觉);
b.其他分析器的特征;。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第2版)教材学习辅导书 笔记 课后习题解析 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圣才出品)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第2版)教材学习辅导书 笔记 课后习题解析 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圣才出品)

第5章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
5.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归纳】
考点一:运动训练方法
1.意义
表5-1运动训练方法的意义
2.基本分类
表5-2训练方法的基本分类
3.基本依据
表5-3训练方法的基本依据
4.基本要素与功能
表5-4训练方法的基本要素与功能
考点二:运动训练控制方法
1.模式训练法
(1)释义
模式训练法是一种依靠训练信息指标从宏观上控制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方法,亦即根据信息理论,运用数学方法,将各种影响专项运动成绩的主因素指标参数与不同运动成绩之间构成具有定量关系的训练模式和评定标准,并据此对训练过程实施控制的方法。

(2)基本结构
表5-5模式训练法的基本结构
(3)基本特点
表5-6模式训练法的基本特点
(4)应用方式
应用的三个步骤:
①按照检测项目要求测验,并对照评分标准找出与检测成绩对应的标准分数,同时按照“综合性、均衡性、适应性”的计算方法评出等级,确诊运动员现实状况。

②根据训练模式确定下一阶段发展目标和训练重点,选择训练手段,实施模式训练。

③在预定的时间按照检测项目的要求进行测验,以检查模式训练的结果,并对照评分标准找出问题(重复第一步骤)。

2.程序训练法
表5-7程序训练法。

《运动训练学》课程笔记

《运动训练学》课程笔记

《运动训练学》课程笔记《运动训练学》第一章运动训练学导言课程笔记在本章中,我们被引入到《运动训练学》的核心概念及其学科价值。

作为一本深入探讨运动训练规律和有效组织方法的科学书籍,它不仅涵盖了基础理论问题,还包括了广泛的应用实例,如专业竞技训练、大众健身指导和体育教学。

1. 运动训练学的定义与学科定位-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及其有效组织方法的科学,它旨在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这一学科不仅关注于技术层面的提升,还涉及到心理、战术以及健康管理的综合培养。

2. 学科的发展历程- 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运动训练学开始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

至今,它已成为体育科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不断吸收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促进其理论与实践的深化。

3. 当前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当前,运动训练学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科学训练方法的普及程度不高等。

- 运动训练学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需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科学化训练方法的普及率,以及增强对运动损伤预防和康复训练的研究。

4. 运动训练学的学科任务与研究方向- 该学科的根本任务是揭示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提出有效的训练方法和组织措施,以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侧重于如何科技支持下的训练方法创新,以及如何在日益增加的赛事和训练要求中找到平衡点,保证运动员的健康与持续发展。

5. 运动训练学的实践意义- 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科学的训练是提高性能、赢得比赛的关键;对于普通人群,运动训练学提供了科学健身的方法,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 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和应用能够帮助专业运动员提升竞技表现,同时也为普通人群提供了科学的健身指导,促进健康和福祉《运动训练学》第二章运动训练的辩证协同原则课程笔记本章深入探讨了运动训练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辩证协同原则。

这些原则是为了确保训练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最大限度地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同时保障其健康和持续发展。

运动训练学笔记_百度文库

运动训练学笔记_百度文库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本章节的教学任务:掌握竞技体育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运动训练的概念和特点第一节竞技体育概述一、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一)竞技体育的起源: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二是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以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体育的形成;三是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以及审美等方面的功能,因而推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二)竞技体育发展的百年回顾:竞技体育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同步地发展与完善。

从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开展,建立相对应完整的管理体制,体育竞赛活动日益活跃,现代奥运会的百年盛事,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竞技体育的职业化与商业化等几个方面可以清楚地描绘出20世纪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

1、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19世纪后半期,现代竞技体育首先在欧美工业发达国家开展起来。

而随着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许多国家加快了现代化的进程,竞技体育得到了广泛的开展。

参加和观赏竞技体育都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不同的竞技体育项目中占据了优势。

2、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现代世界竞技体育活动是以国际奥委会几个单项联合会为核心组织进行的。

另外还有不同人群的国际体育组织分别组织自己领域内的竞技体育活动。

在各大洲、各个国家和地区,也都相应建立了奥委会和单项联合会,肩负着同样的使命,包括确定规则、组织比赛、筹集资金、进行培训,构成了全球性的管理网络。

3、运动竞赛活动日益活跃:运动竞赛是竞技体育领域最有代表性、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

奥委会、单项锦标赛、世界杯赛及系列大奖赛是最有代表性的世界性比赛,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赛事体系。

运动训练重要笔记-考研复习重点

运动训练重要笔记-考研复习重点

高原习服和适应区别在高原低氧环境所存在的生物(包括人类),由环境所决定的器官功能和结构的变化,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为短时的仅表现功能和结构的调整和代偿,称之为习服(acclimatization)。

另一种通过长期基因突变,使功能结构发生深刻改造和重建,而这些特性又通过生殖传给后代而巩固下来,称之为适应(adaptation)。

“习服”是指平原人在高原经数周、数月甚至多年而产生的一系列反应过程,是一种可逆的非遗传性的生理和形态变化,使之能生存于一个外异环境。

习服使机体产生对高原低氧的耐力,这正是人体具有深刻柔韧性的表现。

“适应”是在高原居住并经许多代后发生的改变,大致反映了对低氧环境真正的遗传选择性反应。

适应是有遗传学基础可以遗传,并发展为具有生化、生理和解剖学特征,使之能在高原环境达到最佳境地。

根据训练类型高原训练主要形式(1)平原运动员→高原训练→平原比赛(2)平原运动员→高原训练→高原比赛(3)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平原比赛(4)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高原比赛核心力量训练耿建华核心肌群区域的概念核心是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具体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所包含肌群有背部、腹部和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

核心肌群的生理机制腰-骨盆-髋关节包括29块肌肉,都位于人体的核心部位,这些肌肉在人体运动中起到稳定、传导力量、发力减力等作用。

这些肌群对于人体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

竖脊肌是腰-骨盆-髋关节之中的一块肌肉,但对脊柱和骨盆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竖脊肌与腹肌还互相配合,为人体在静止和运动中各种技术动作的完成提供支持和保证,在此骨盆肌群也参与工作。

骨盆带(pelvic girdle)是由骨组成的一个环状的架构,附着上的肌肉对于稳定骨盆的正常位置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下肢加速、减速和髋关节内收外展运动的项目。

这些骨在前面相接融合,形成耻骨联合。

如果骨盆和骶髂关节的柔韧性较差,在运动时肌肉收缩和拉长对其施加的压力增加,加上内收肌力的薄弱,对耻骨极易造成损伤。

体育硕士体育综合田麦久《运动训练学》考研考点笔记

体育硕士体育综合田麦久《运动训练学》考研考点笔记

体育硕士体育综合田麦久《运动训练学》考研考点笔记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归纳】考点一: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1竞技体育表1-1 竞技体育2运动训练表1-2 运动训练3运动训练学表1-3 运动训练学考点二:不同层级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1一般训练理论一般训练理论是普适性的训练理论,研究与阐释适用于所有运动项目的共同规律以及训练活动的操作行为,为运动训练活动的参与者提供基本的原理性的理论知识。

2项群训练理论一组具有相似竞技特征及训练要求的竞技项目称为一个项群,项群训练理论是指揭示不同项群竞技规律与训练规律的理论。

(1)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①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决定因素分类表1-4 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对竞技项目的分类②依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分类表1-5 按动作结构对运动项目的分类③依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分类表1-6 按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对运动项目的分类(2)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内容及应用表1-7 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内容及应用3专项训练理论表1-8 专项训练理论考点三:运动训练构成要素的理论体系1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1)运动成绩表1-9 运动成绩(2)竞技能力①释义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主观条件或自身才能,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以及知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②构成因素及其表现表1-10 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及其在比赛中的主要表现③结构模型表1-11 竞技能力结构模型2运动训练方法(1)释义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方法。

(2)多维分类体系表1-12 运动训练方法的多维分类体系(3)常用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①系统控制性训练方法表1-13 系统控制性训练方法②具体操作性训练方法表1-14 具体操作性训练方法3运动训练负荷(1)释义运动训练负荷是指在运动训练活动中,各种练习施加于运动员机体生理的和心理的训练刺激。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第2版)教材学习辅导书 笔记 课后习题解析 运动训练过程与训练计划(圣才出品)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第2版)教材学习辅导书 笔记 课后习题解析 运动训练过程与训练计划(圣才出品)

第7章运动训练过程与训练计划7.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归纳】考点一: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构架1.运动训练过程的层级体系(1)运动训练过程的序列层级①多年训练。

②年度训练。

③大周期训练。

④周训练。

⑤课训练。

(2)不同层级的训练过程表7-1运动训练过程层级表2.多年训练过程的序列安排(1)阶段划分表7-2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2)目标设定运动员竞技发展全过程的终极目标是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全部训练活动都是围绕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持续发展而展开的。

表7-3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规划3.多年训练过程中的链接模式(1)运动训练过程中的衔接问题①相邻的两节训练课、两个训练日乃至两个训练小周期。

②相邻两个训练大周期和两个训练年度。

③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

(2)链接模式①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中的“链接区间”释义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中的“链接区间”,是指相邻两个区间性多年训练过程之间互相交叉重叠、兼具前后两个阶段特点的训练时期,承载着实现训练目标转换、提高训练效率的任务,包括链接一区、链接二区和链接三区。

②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中的链接区间表表7-4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中的链接区间表③三个链接区间的训练的意义a.三个链接区间的训练,同时具有相邻两个阶段的训练特点,是相邻两个区间性多年训练过程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和紧密联系的纽带。

b.在给运动员施加训练刺激、发展竞技能力的基础上,链接区间的训练关键在于实现训练的流畅转换,保持训练的连续性,提高训练的组织效益。

这对于保证运动员全程训练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运动训练的基本流程表7-5运动训练的基本流程考点二:运动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1.训练计划的制订表7-6训练计划的制订。

《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 笔记和课后习题 含考研真题 详解》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 笔记和课后习题 含考研真题 详解》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 笔 记和课后习题 含考研真
题 详解》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名校
思路
习题
训练
训练学
知识点
教材
真题
复习
运动 运动员
考生
笔记
书 田麦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知识
精华
第章
能力
目录
01 第1章 竞技体育与运 动训练
02
第2章 运动训练的科 学管理
03 第3章 运动员选材
04
第4章 运动训练的基 本原则
05
第5章 运动训练方法 与手段
06
第6章 运动员体能及 其训练
目录
07 第7章 运动员技术能 力及训练 第9章 运动员心理能
09 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 练
08
第8章 运动员战术能 力及其训练
010
第10章 多年训练过 程的计划与组织
目录
011 第11章 运动员年度 训练过程的计划与组 织
4.1 复习笔记
4.3 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第5章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5.2 课后习题详解
5.1 复习笔记
5.3 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第6章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6.2 课后习题详解
6.1 复习笔记
6.3 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第7章 运动员技术能力及训练
7.2 课后习题详解
7.1 复习笔记
7.3 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第8章 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8.2 课后习题详解
8.1 复习笔记
8.3 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第9章 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 能及其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第一节竞技体育概述一、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一)源起:(概念)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的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1、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2、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形成;3、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等到方面。

(二).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百年回顾1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2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3运动竞赛活动日益活跃④现代奥运会百年盛世⑤运动竞技水平及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⑥竞技体育发展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二、竞技体育的构成: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概念)运动训练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有竞技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

三、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1、竞争性;2、规范性;3、公平性;4、集群性;5、公开性;6、观赏性。

四、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简)1、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2、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3、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4、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5、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6、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第二节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一、运动训练在竞技体育中的地位:(问答)(一)释义: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二)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中的主体构件: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来自于遗传效应、生活效应及训练效应多元的途径。

(三)运动训练与运动员选材的关系: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包括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和后天训练获得性竞技能力两个部分。

科学的选材出了具有优势的先天性遗传能力的可造之材,还必须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训练才能有效地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并使得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的竞技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现。

(四)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的关系。

二、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论)★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每名运动员都从事着特定专项的训练,其训练的目标是在特定的专项上夺取比赛的胜利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具有鲜明的专一性。

运动项目和内容的专一性,并不排斥有利于专项竞技能力的其他项目的训练内容和手段,而是要分析各种内容和手段对提高专项能力的作用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无论哪一个运动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里能力和运动智能构成的。

个项目运动员的主体竞技能力和次要的竞技能力,各以适当的发展水平。

相应的结构协调的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表现于专项竞技之中的综合竞技能力。

同时,各子能力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良好发展的优势子能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展滞后的劣势子能力产生补偿作用。

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运动员在每一个特定时刻的状态都是前一个运动状态的延续,又是后一个运动状态的先形。

训练过程这种延续进行和前后制约的特性。

即称做连续性。

同时,每一个连续的运动训练过程又都必然的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的训练任务,内容,方法。

手段,以及负荷都有各自的特点。

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外加于人体的负荷,能引起人体功能的改变,是之更好的承受外加的负荷,这就是人体对训练的生物适应过程。

负荷的适度增加能够导致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但当负荷超过运动员的最大承受能力时。

运动员机体便会产生劣变现象。

5、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对运动训练全国城市是科学的调控,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是实施科学训练,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重要工作环节。

而在竞技比赛和运动训练过程中,由于经常会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训练和比赛过程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愿意确定的训练计划和对训练和比赛的设计都需要给与相应的调节,实施必要的变更,以力求原定训练目标的实现。

6、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有着广泛的多学科联系。

作为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任务,即运动员各种竞技能力的提高,都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现代科技的帮助与支持。

三.运动训练全过程的组成环节,(简答重)即运动员状态诊断、训练目标的建立、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活动的组织实施、训练效果的检查评定、训练状况的反馈调控、直至训练目标的最终实现,无一不广泛地应用着现代科技的成果。

四、运动训练学的任务及内容:(一)运动训练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简答重)☆主要任务:1.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

2.深入探索尚未被人们所认识和认识还不十分清楚的运动训练规律.3.进一步健全运动训练学理论和内容体系.4.广泛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和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中5.运用一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各专项训练实践(二)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框架。

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第一节项群训练理论总论一、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一)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运动训练的理论体系即由一般学和专项训练学两个层次所构成。

田麦久和他的同事将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命名为项群,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命名为项群理论。

(二)基本内容:1、各个项群的形成与发展;2、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体能又包含形态、机能及素质三个方面。

3、各项群运动成绩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影响比赛结果的基本因素是运动员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及其在比赛中的发挥、竞赛对手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及其在比赛中的发挥以及运动竞赛结果的评定这样三个方面。

4、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

(三)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1、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基础上的共同规律;以项群为基本单位去认识和概括同类属竞技项目的共同特点,既能获得远远大于一个单项运动实践的视野,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去把握几个或几十个运动单项共同的训练规律,又不会因受到其他类属项目不同的特点的约束,而使一个项群的共有规律无法显现出来2、加强了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运动训练学理论具有鲜明的应用性,它的任务之一就是把众多基础理论学科知识综合起来指导运动训练的实践.而一般训练学理论由于需要反映所有运动项目的共同规律,必须高度的抽象和概括,同时也就加大了与单个运动项目训练实践之间的距离.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和建立有助于这一距离的缩短3、实现了训练学理论原有两个层次之间的有机过渡。

在几十个独立的竞技运动项目的专项训练理论与以研究所有运动项目共同规律为内容的一般训练理论之间有着一段明显的距离,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和建立,在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它既是一般训练理论的延伸又是专项训练理论的拓展.通过项群理论这一新的层次,把运动训练理论体系中原有的两个理论层次紧密的连接了起来二、竞技运动基础上的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一)竞技运动基础上的分类标准的择定:1、首先选定决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作为分类的一个重要标准;2、选择运动基础上的动作结构作为另一个重要的分类标准;3、造选择运动成绩评定方法,作为竞技项目分类的第三个标准。

(二)竞技运动基础上主要分类体系的建立:(大问题)★1、依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分类(体能和技能);把体能主导类项目分为快速力量性,速度性及耐力性把技能主导类项目分为表现难美性.表现准确性.同场对抗性.隔网对抗性及格斗对抗性2、依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分类(单一动作结构(周期性、非周期性及混合性)、多元动作结构(固定组合.变异组合)、多项组合结构(同属多项组合.异属多项组合)3、依运动成绩的说不定方法分类(测量、评分、命中、制胜、得分);三、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简)1、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项群训练理论可以给战略制定者以有益的帮助。

首先,对现有不同等级的运动项目进行对应的项群分析,能帮助我们从宏观上把握众多运动项目发胀的状况,便于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科学的分析造成各类项目发展水平高低不已的原因..即而,可以选出与现有优势项目隶属于同一项群但暂时落后的项目2、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运动项目的宏观管理;有序性是系统的重要特性之一,项群的划分和项群理论的建立使得竞技项目这一巨大群体的内部结构更加有序,进而为运动训练组织机构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对其实施更为有效的宏观管理提供了新的可能3、同群基础上训练规律的探讨和揭示;与原有的两层次训练理论体系相比,运动训练理论体系中这一中间层次的建立,为我们研究,解释具有共同特点的项目群体内部的训练规律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先决条件。

4、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人才的流动;对运动训练结果有着重要影响作用的选材工作,近年来受到教练员和体育科学家门的高度重视。

在运动训练实践中有位数不少的运动员是从邻项中选拔过来的.载运动训练接许多人的思维中,本以前潜存着朦胧的项群意识,项群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将会使人们这种朦胧的潜意识转化为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主动的积极的思维和活动,从而促进经济人才的合理流动5、项群训练理论与运动训练方法的移植、创新与发展。

任何一个竞技运动项目的发展过程,都不可能处于完全闭锁式底状态,在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中,很自然的会从其他项目中吸收那些对自己适用的理论,技术与方法。

同时,也不断地把自己科学的理论,精湛的技术以及有效的方法传输给别的项目第二节各项群训练基本特征概述一、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一)优秀选手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特征分析:1、体能特征:身体形态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求运动员具有优美的形体,表现出动作敏捷而灵巧。

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高,视.听.触觉及本体感觉准确,灵敏。

在素质方面,力量,柔韧,灵敏,动作速度和专项耐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2、技能与战术能力特征:技能主要表现为时空判断准确,对身体姿态控制的能力强,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专门器械,以及与同伴的协调配合。

而在战术运用上,主要体现在动作编排上的扬长避短,动作的合理布局等方面3、心理和智能特征:感知觉灵敏度高,善于自我调节,具有果敢精神。

在智能上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善于分析和判断动作。

(二)比赛成绩决定因素特征分析:比赛成绩是由裁判员根据运动员临场发挥的技术水平进行评分,在与众多对手得分相比较后判断名次而决定的。

运动员的成绩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效应,有运动员技术水平发挥的主观因素,也有竞技条件,裁判员评分,以及对手状况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