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诗人杜牧小传(教学方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杜牧《山行》教案

小学语文:杜牧《山行》教案

小学语文:杜牧《山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杜牧的《山行》。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图片展示、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歌内容。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欣赏。

(2)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和热情。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诗歌内容解析:(1)解读诗歌的《山行》,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

(2)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引导学生掌握诗歌的文学特点。

(3)解释诗歌中的生僻词语和意象,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

3. 诗歌情感表达:通过朗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情感色彩,理解诗人对山野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理解。

(3)诗歌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理解。

(2)诗歌韵律和结构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朗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享意见。

(3)情景模拟法:通过图片展示和情景模拟,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歌内容。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的图片和相关信息,丰富教学内容。

(2)板书设计:通过板书关键词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杜牧诗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学生对山野景色的印象和感受,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诗歌朗读与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山行》,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小学语文三年级山行教案(最新)

小学语文三年级山行教案(最新)

这篇小学语文三年级山行教案范文是我们精心挑选的,但愿对你有参考作用。

【教材分析】《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选自六年制小学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三册,所在第一单元以秋天为专题。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凝炼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山中深秋的美丽景色。

诗人笔下的深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是一篇千古传诵的佳作。

【设计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

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朗诵诗歌和品味诗句为核心,利用多种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采用“双向互动,自主探索”的美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有效地理解诗歌内容,掌握古诗阅读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古诗的能力,达到提高语文素质的目的。

【教学目标】1、学会本首古诗生字“枫”,读准“斜”,理解词语。

2、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熟读古诗,感知美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大家从小到现在一定会背不少诗吧!现在,请你们自由背诵你最喜欢的那一首。

(学生纷纷自由背诵。

)师:同学们真棒!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杜牧写的古诗《山行》。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一幅云雾缭绕山上,深秋的傍晚,在夕照下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的枫林图,并伴以婉约动听的古筝曲。

师:同学们,你们看见了什么?想到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尽情地说。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熟读古诗,感知美:师:你们真会动脑筋!现在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走入这美丽的图画中吧!同学们,预习后你们获得了那些有关的资料和同学交流交流吧!(四人小组交流查阅的有关资料。

诗人杜牧小传_三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诗人杜牧小传_三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诗人杜牧小传_三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他是宰相杜佑之孙。

二十六岁举进士,因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在江西、宣歙、淮南诸使幕作了十年幕僚,“促束于簿书宴游间”,生活很不得意。

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排挤,出为黄州、池州等地刺史。

李德裕失势,内调为司勋员外郎。

官终中书舍人。

杜牧看到唐帝国的种种内忧外患,政治上想有一番作为。

他读书注意“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上李中丞书》)。

善于论兵,作《愿十六卫》、《罪言》、《战论》、《守论》,又注《孙子》。

任地方官时也给人民做了一些好事。

他的某些作品表现了一定的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文宗太和元年朝廷派兵镇压沧州抗命的藩镇,他写了《感怀诗》,慨叹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急征厚敛造成的民生憔悴,很想为国家作一点事。

《郡斋独酌》一诗更直接表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

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

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

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

”又如《河湟》一诗: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自发丹心尽汉臣。

惟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诗人通过河湟无力收复的事件,对朝政的昏乱和国势的衰微,表示无限的忧愤。

这个时候,朝廷里连元载这样曾经想到收复河湟的人也没有了。

尽管河湟的人民还在戎服下面怀着系念祖国的丹心,但是,举国上下却以麻木不仁、醉生梦死的态度来听取从河湟凉州传来的歌舞。

他的《华清宫诗》:“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乡”,也和这诗后两句具有同样沉痛的心情。

《早雁》一诗则用比兴的手法,以雁象征边地人民: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惊飞四散的哀鸿,象征在回纥侵略蹂躏下逃回祖国的边地人民。

诗中既表现了对难民的体贴同情,也暗示统治者对他们的漠不关心,“仙掌”、“长门”,并非泛泛的修词设色,“岂逐春风”也不仅仅是写鸿雁秋来春返的自然现象。

小学语文:杜牧《山行》教案

小学语文:杜牧《山行》教案

教案:小学语文——杜牧《山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理解杜牧的《山行》。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想象和感受秋天的景色。

(2)学会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热爱文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难点:1.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引导学生感受和想象秋天的景色。

教学准备:1.教材《山行》。

2.相关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秋天的特点,如天气、景色等。

2.提问:你们对秋天有什么感受?二、新课导入(10分钟)1.介绍诗人杜牧及其作品《山行》。

2.朗读《山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讲解诗歌中的生字词,如“霜叶”、“红于”等。

三、深入学习(10分钟)1.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境。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四、实践运用(10分钟)1.让学生练习朗读、背诵诗歌。

2.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或写作练习。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诗歌的理解。

2.推荐相关诗歌或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3.布置作业:背诵《山行》,完成练习题。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对于学生的提问,要引导他们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自行解决问题。

在实践运用环节,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将所学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理解《山行》,培养他们欣赏诗歌、热爱文学的兴趣。

教案:小学语文——杜牧《山行》六、课堂活动(10分钟)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2. 图片展示:展示秋天的景色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进一步感受诗歌中的意境。

三年级语文:诗人杜牧小传

三年级语文:诗人杜牧小传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诗人杜牧小传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他是宰相杜佑之孙。

二十六岁举进士,因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在江西、宣歙、淮南诸使幕作了十年幕僚,“促束于簿书宴游间”,生活很不得意。

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排挤,出为黄州、池州等地刺史。

李德裕失势,内调为司勋员外郎。

官终中书舍人。

杜牧看到唐帝国的种种内忧外患,政治上想有一番作为。

他读书注意“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上李中丞书》)。

善于论兵,作《愿十六卫》、《罪言》、《战论》、《守论》,又注《孙子》。

任地方官时也给人民做了一些好事。

他的某些作品表现了一定的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文宗太和元年朝廷派兵镇压沧州抗命的藩镇,他写了《感怀诗》,慨叹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急征厚敛造成的民生憔悴,很想为国家作一点事。

《郡斋独酌》一诗更直接表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

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

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

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

”又如《河湟》一诗: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自发丹心尽汉臣。

惟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诗人通过河湟无力收复的事件,对朝政的昏乱和国势的衰微,表示无限的忧愤。

这个时候,朝廷里连元载这样曾经想到收复河湟的人也没有了。

三年级语文《山行》的设计教案

三年级语文《山行》的设计教案

三年级语文《山行》的设计教案三年级语文《山行》的设计教案1一、教材简析《山行》是晚唐诗人杜牧所写的一首清新俊逸的小诗,诗歌描绘了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一幅浓郁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热爱之情。

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让我们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到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

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教学中,我将在以诵读为重点的基础上,利用媒体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让他们在情境中发挥想像,引导孩子登寒山,仰望白云,欣赏火红的枫林,真切感受自然之美,激发热爱生活之情,去感受自然的美,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二、设计理念古诗学习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须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构建以及多元认识是本节课的出发点。

其二,古诗文化博大精深,贵在积累,让学生掌握一些古诗学习的基本方法,使他们能在课外迁移运用,在更广泛的学习天地中,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

是对学生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熟读成诵,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生自由谈,并说理由。

)现在是什么季节?你能说说这个季节的景色和你的感受吗?师:是呀,到了深秋,满山遍野,五颜六色,你们想不想看看这样的景色?(出示秋景图让生欣赏。

小学语文:杜牧《山行》教案

小学语文:杜牧《山行》教案

小学语文:杜牧《山行》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山行》。

学生能够理解《山行》的意境和主题,体会作者杜牧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学生能够运用《山行》中的词句来描绘自然景色。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创作,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分析《山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山行》,培养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学生能够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培养爱国情怀。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读并背诵《山行》。

学生能够理解和描绘《山行》中的自然景色和意境。

学生能够分析《山行》的修辞手法和结构特点。

2.2 教学难点学生对《山行》中的古诗词语言和文化背景的理解。

学生对《山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深入分析。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熟悉《山行》的背景知识和文学特点。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资源,如《山行》的译文、注释和赏析文章。

3.2 学生准备学生预习《山行》,了解作者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学生收集相关的自然景色的图片或作品,以便在课堂上分享。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自然景色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自然美景的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然景色对人们的影响和意义。

4.2 朗读与背诵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山行》,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教师指导学生背诵《山行》,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4.3 解读与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山行》的意象和意境,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山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示例分析。

4.4 创作与分享教师鼓励学生运用《山行》中的词句,创作自己的自然景色描写。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互相欣赏和交流。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和创作。

5.2 理解与运用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山行》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杜牧《山行》教案设计(通用7篇)

杜牧《山行》教案设计(通用7篇)

杜牧《山行》教案设计杜牧《山行》教案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牧《山行》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杜牧《山行》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会背诵。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用具】:小黑板【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思考,后交流。

)(教师肯定学生所说)因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

但是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收获的季节。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山行》。

【板题】:山行杜牧二、自主合作,读诗明意。

1、简介作者: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诗人。

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

有《樊川文集》。

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自由朗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

3、请生朗读,互相评价。

4、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

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

5、小组汇报交流。

点拨:⑴、山行:在山上行走(谁在山上行走)⑵、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⑶、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⑷、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é,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⑸、白云生处与白云深处的区别:深:浓厚,浓郁;生:生出,存在。

(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杜牧《山行》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

杜牧《山行》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

杜牧《山行》优秀的教学设计杜牧《山行》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杜牧《山行》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杜牧《山行》优秀的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山行》一诗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

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理解诗句中“远上”、“斜”、“生处”、“坐”、“爱”、“于”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设计理念: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语言精练、意境优美、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牢记一个“实”字,遵循诗教规律,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引领学生一步一趋地进入诗的意境,走进诗人的生活。

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学习,整体读、理解读、想象读、延伸读、布置选择性作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为学生营造一个美读、读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整体读——感知美1、激情导入有人说“秋”是美的,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有人说“秋”是萧瑟的,秋风吹起,落叶飘零。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山行》(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山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山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和意思,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山行》,使学生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山行》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间行走时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和意思,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谈论对大自然的感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山行》,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和意思,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 探究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欣赏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板书设计1. 《山行》2. 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 词语解释: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

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山行》。

2. 用自己的话描述《山行》中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搜集其他描写自然景色的古诗,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古诗的意境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杜牧山行教案

小学语文:杜牧山行教案

小学语文:杜牧山行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学心得体会、工作心得体会、学生心得体会、综合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军警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eaching experience, work experience, student experience, comprehensive experience, party member experience, training experience, military and police experience, observation and feedback, essay collection,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语文:杜牧山行教案小学语文:杜牧《山行》教案引导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古诗山行教案优秀6篇

杜牧古诗山行教案优秀6篇

杜牧古诗山行教案优秀6篇杜牧古诗《山行》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了解古代书籍的阅读方式,对古诗诵读活动有兴趣。

2、会有表情地朗诵七言绝句,初步有顺序地摆放诗句。

活动准备:1、大图书一本,《山行》音乐磁带,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2、幼儿大拇指上画红娃娃(绿娃娃),大号字四份。

活动过程:1、小朋友,这儿有本有趣的书。

我们一起来看!你觉得什么地方有趣呢?教师小结:古时候的书就是封面在下面,封底在上面,看书时从后面一页页往前翻。

2、告诉你们,这本书里还藏了一首古诗呢!我们再来看一遍。

教师翻书并念古诗《山行》。

这首古诗的名字叫什么?是哪一个大诗人写的?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3、你们想来学这首古诗吗?出示大号字《山行》。

小朋友,跟我念。

教师念一句,幼儿念一句。

(第一遍)用好听的声音来念。

(第二遍)我们连起来念,会念的小朋友声音响亮一点。

(第三遍)我们再来一遍。

4、这张纸上还有几幅图画。

你们猜猜看,这些图画里藏的是哪个字宝宝?(认识“山、石、白云、车、花”)5、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看颜色标记念。

我是黄娃娃,黄颜色画的字宝宝我来念。

那红颜色的字宝宝谁来念?绿颜色画的字宝宝呢?(四张纸)6、红娃娃、绿娃娃真能干!这儿还有字卡,你们会把这些字卡排成一首古诗吗?那请你来排一排,念一念。

可以去念给后面的老师听。

摆对了,念得好,老师还会奖你一个五角星。

7、念好的小朋友可以将字卡收起来,坐在椅子上,跟着录音机一起唱《山行》这首诗。

(放音乐磁带)附:古诗《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古诗《山行》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理解诗的主题,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4、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积累语言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二、三三、教学用时:1课时四、课型:讲读课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

喜欢旅游吗?让我们跟随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去秋游吧。

纤细情思杜牧诗词教学方案设计

纤细情思杜牧诗词教学方案设计

纤细情思杜牧诗词教学方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杜牧的生平背景和创作特点;2. 熟悉杜牧的代表作品,包括《秋夜将晚帝京钟》,《秋夜将晚帝京钟》等;3. 学会分析杜牧的诗词语言和意境,并理解其中的情感表达;4. 培养学生欣赏和鉴赏杜牧诗词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5.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杜牧的生平背景和创作特点;2. 杜牧的代表作品赏析;3. 杜牧的诗词语言和意境分析;4. 欣赏和鉴赏杜牧的诗词;5. 创作与模仿:仿写杜牧的诗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杜牧的生平背景和创作特点,引起学生对杜牧的兴趣,并提出学习杜牧诗词的重要性。

2. 正文:a) 分析杜牧的代表作品: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听读,深入解读杜牧的代表作品,如《秋夜将晚帝京钟》,《秋夜将晚帝京钟》等,让学生了解其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b) 分析杜牧的诗词语言和意境: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参与讨论,分析杜牧诗词中的语言技巧、意象运用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

c) 欣赏和鉴赏杜牧的诗词:选择杜牧的经典诗词作品进行欣赏和鉴赏,通过朗读、解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杜牧诗词的感受和审美能力。

d) 创作与模仿:在学习了杜牧的诗词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创作与模仿,让学生仿写杜牧的诗词,在模仿中理解杜牧的创作技巧和艺术风格,并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3. 总结与展示: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学生们的创作成果。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学生的作品进行集体欣赏和评析,以激发学生们的写作热情和创作潜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回答问题的能力和与他人的讨论交流程度等来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 作业评价:布置适当的阅读和写作任务,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包括对学生的创作水平、对杜牧的理解和对诗词语言运用的评价等。

3. 学习反思评价:通过课后讨论、写作反思或问卷调查等形式,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和收获进行评价和反思,以及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反馈。

杜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杜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杜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杜牧群文阅读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群文阅读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 了解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 掌握杜牧的代表作品及其特点;3. 分析并理解杜牧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4.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介绍;2. 杜牧代表作品欣赏与分析。

三、教学过程Step 1: 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介绍(15分钟)1. 向学生简要介绍杜牧的基本情况,包括出生地、成长经历等;2. 分析杜牧的文学创作背景,如唐代文化氛围、社会背景等;3.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了解唐代古典诗歌的特点和杜牧作为其中一位代表的重要性。

Step 2: 杜牧代表作品欣赏与分析(35分钟)1. 选择杜牧的数首诗歌作品进行解读,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一》等,以及他的代表性文言文作品;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格律、用词技巧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3. 使用多媒体资料或实物展示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或文物,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和想象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杜牧作品的意义;4.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分析和讨论,例如诗歌中的抒情情感、描写手法的运用等。

Step 3: 集体讨论与个人思考(2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彼此交流对杜牧作品的理解和感受;2.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3. 分享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让全班学生共同受益;4. 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杜牧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

Step 4: 课堂作业(10分钟)布置课堂作业,要求学生阅读杜牧其他作品,并写下自己的感受与思考。

同时,要求他们尝试用杜牧的诗歌风格创作一首短诗。

四、教学评估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表达的成果,评估学生对杜牧群文的理解程度;2. 通过学生的课堂作业和创作成果,进一步评估他们对杜牧作品的鉴赏和创作能力。

金谷园教学设计杜牧

金谷园教学设计杜牧

金谷园教学设计杜牧金谷园教学设计杜牧是一个涉及杜牧及其作品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下是关于金谷园教学设计杜牧的一份详细回答,共计超过1200字。

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1. 了解杜牧的生平和文学成就;2. 阅读并理解杜牧的代表作品;3. 学习分析和解读杜牧诗歌的技巧;4.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5.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杜牧的相关资料和研究文献;2. 杜牧的代表作品,如《秋夕》、《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3. 教学课件,包括杜牧的生平介绍、诗歌分析技巧等;4. 学生的课前阅读作业,包括杜牧的相关诗歌。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呈现杜牧的画像和一些与杜牧相关的图片,以及简要介绍杜牧的生平和成就,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杜牧及其作品的好奇心。

2. 阅读杜牧的诗歌(20分钟):教师分发杜牧的代表作品给学生,让学生自行阅读并尝试理解其中的意境和表达。

然后,教师逐一解读其中的几首诗歌,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3. 分析杜牧的诗歌(3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杜牧一首诗歌的全文,然后逐句解读,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意象和主题等。

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的分析和解读技巧,引导学生学会从文本中寻找线索和进行细致的解读。

4. 学生互动讨论(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整体讨论,让学生彼此分享对杜牧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思想交流。

教师在讨论中积极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

5. 写作练习(30分钟):教师提供一个主题或素材,要求学生根据杜牧的诗歌风格和表达手法,尝试写一首类似杜牧的诗歌。

学生可以选择在课上完成写作,也可在课后完成。

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写作作品进行分享,以便进行互评和共同提高。

6. 教学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并鼓励他们将这些知识和技巧运用到以后的写作和阅读中。

初中语文教案:理解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歌

初中语文教案:理解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歌

初中语文教案:理解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歌杜牧,字牧之,号牧童,唐代文学家、政治家。

他以其深情而又含蓄的诗歌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涵盖了生活、自然、友情、爱情等各个方面,语言简练而含蓄,给人以深远的思考。

本教案旨在通过指导学生理解杜牧的诗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学鉴赏能力。

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杜牧的诗歌,把握其主旨和情感。

2. 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阅读杜牧的诗歌。

3. 学生能够运用杜牧的诗歌创作作文,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1. 解读杜牧的诗歌,理解其主旨和情感。

2. 学习运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阅读杜牧的诗歌。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杜牧的诗歌中隐含的意义。

2. 运用杜牧的诗歌创作作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杜牧的诗歌以及相关解读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杜牧,让学生知道他的背景和作品,并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以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诗歌解读(20分钟)教师选择一首代表作品,进行诗歌解读。

提问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感受和主旨。

然后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意义、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通过讨论,使学生对杜牧的诗歌有更深入的理解。

3. 阅读技巧(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阅读杜牧的诗歌的技巧,包括注意诗歌的节奏、对比和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理解等。

通过分析杜牧的具体例子,引导学生学会正确阅读杜牧的诗歌。

4. 创作作文(2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的阅读技巧,选择一首杜牧的诗歌,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写一篇以该诗为题材的作文。

要求学生表达自己对杜牧诗歌的理解和个人情感。

5. 作文分享(10分钟)学生可以选择向全班分享自己的作文,并互相交流讨论。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杜牧诗歌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延伸1. 阅读杜牧其他的诗歌,进行进一步的解读和讨论。

2. 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阅读杜牧的其他作品,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杜牧的诗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掌握了阅读诗歌的技巧。

杜牧教学设计(摘自网络)

杜牧教学设计(摘自网络)

杜牧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生平及创作风格。

2、把握咏史诗的鉴赏方法及托物寓意的艺术手法。

3、学习诗人借古讽今、忧时伤乱的情怀。

4、熟读、背诵《过华清宫绝句》《题乌江亭》[教学重点]把握咏史诗的鉴赏方法,学习诗人借古讽今、忧时伤乱的情怀。

[教学难点]把握咏史诗的鉴赏方法,《早雁》的象征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问1:在哪个人生阶段,人最喜欢回忆过去?为什么?——晚年。

因为走到风烛残年时,人们常常会回忆青春年少的风华,思索人生途中的得失教训。

问2:一个朝代呢?默契。

而一个王朝的兴、盛、衰、亡正与一个人的生、老、病、死相仿。

对于晚唐诗人而言,唐王朝已经走上了无可挽回的下坡路,开元、天宝盛世正如同青春的美梦,而安史之乱恰似惊破美梦的怪影。

社会危机加深,末世的景象、仕途的迷茫,使这时期的诗人,对社会和历史的思考出现了新的特色,反映在当时流行的咏史怀古题材中,怀古咏史诗的数量大增,普遍表现出伤时悼乱的情调。

杜牧便是众多晚唐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位。

我们已经在《阿房宫赋》中领略了杜牧在文赋上的成就,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在诗歌方面的风流。

二、作者简介:(投影)(1分钟)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

又和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杜牧的祖父杜佑曾经当过宰相,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

杜牧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

文宗大和时中进士后,曾为黄、池、睦、湖等州的刺史,也在朝中做过司勋员外郎、中书圣人等官。

但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始终未能施展抱负。

咏史诗鉴赏步骤:A 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B、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C、诗人写作的目的?(述己志——知人;忧天下——明世)D、写作技巧?三、学习《题乌江亭》(15分钟)1、朗读全诗,思考:这首诗吟咏了哪段历史?你从诗歌哪些地方知道的?(3分钟)——项羽乌江自刎。

题目,江东子弟。

杜牧诗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杜牧诗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杜牧诗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背景介绍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唐代文学家、政治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诗作多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感为主题,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和深情的人物形象,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通过对杜牧的诗歌群文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唐代文化以及杜牧的诗词创作风格与主题。

二、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杜牧的诗歌群文,培养学生对唐代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2. 了解杜牧的创作背景和特点,深入理解其诗歌意境;3. 能够分析杜牧的诗作并进行创作鉴赏;4.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引入唐代文学的背景,简要介绍杜牧及其诗歌创作的特点。

2. 阅读与欣赏:a) 为学生分发杜牧的代表作品,让学生自主阅读并理解其中的意境与主题。

b) 听读杜牧的诗歌群文,通过声音的传达增强学生对杜牧诗词的感知。

c) 组织学生进行诗词鉴赏,让学生分享各自的理解与感悟。

3. 分析与讨论:a) 引导学生发现杜牧诗歌的共同特点与主题,如忧国忧民、写景抒情等。

b) 引导学生分析杜牧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c)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杜牧与其他诗人的作品,探讨其独特之处。

4. 创作与表达:a) 让学生模仿杜牧的诗歌风格,自主创作一首类似风格的诗词。

b) 学生交流并互相欣赏彼此的创作,并进行评价与改进。

c) 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杜牧的诗作,进行朗诵。

四、教学评估与反思1. 教师观察学生在阅读、欣赏以及分析讨论环节的表现,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2. 通过学生的创作作品和朗诵表现,评估学生对杜牧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教师针对教学过程和学生表现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亮点和改进之处,为下一次教学提供参考。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杜牧与其他唐代文学家的作品,拓宽对唐代文学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唐代文学相关的展览或演出,增加对唐代文化的感知。

3. 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阅读更多的杜牧作品,并进行个人的创作和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三年级语文:诗人杜牧小传(教
学方案)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三年级语文:诗人杜牧小传(教学方案)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他是宰相杜佑之孙。

二十六岁举进士,因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在江西、宣歙、淮南诸使幕作了十年幕僚,“促束于簿书宴游间”,生活很不得意。

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排挤,出为黄州、池州等地刺史。

李德裕失势,内调为司勋员外郎。

官终中书舍人。

杜牧看到唐帝国的种种内忧外患,政治上想有一番作为。

他读书注意“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上李中丞书》)。

善于论兵,作《愿十六卫》、《罪言》、《战论》、《守论》,又注《孙子》。

任地方官时也给人民做了一些好事。

他的某些作品表现了一定的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文宗太和元年朝廷派兵镇压沧州抗命的藩镇,他写了《感怀诗》,慨叹安史之乱
以来藩镇割据、急征厚敛造成的民生憔悴,很想为国家作一点事。

《郡斋独酌》一诗更直接表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

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

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

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

”又如《河湟》一诗: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自发丹心尽汉臣。

惟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诗人通过河湟无力收复的事件,对朝政的昏乱和国势的衰微,表示无限的忧愤。

这个时候,朝廷里连元载这样曾经想到收复河湟的人也没有了。

尽管河湟的人民还在戎服下面怀着系念祖国的丹心,但是,举国上下却以麻木不仁、醉生梦死的态度来听取从河湟凉州传来的歌舞。

他的《华清宫诗》:“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乡”,也和这诗后两句具有同样沉痛的心情。

《早雁》一诗则用比兴的手法,以雁象征边地人民: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
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惊飞四散的哀鸿,象征在回纥侵略蹂躏下逃回祖国的边地人民。

诗中既表现了对难民的体贴同情,也暗示统治者对他们的漠不关心,“仙掌”、“长门”,并非泛泛的修词设色,“岂逐春风”也不仅仅是写鸿雁秋来春返的自然现象。

这两首诗的思想内容和现实背景,和白居易《缚戎人》、《西凉伎》是相近的,但他用的是近体,写得更简练浑括。

他的咏史诗也很著名。

有的诗是借历史题材讽刺统治者的骄奢荒淫。

如《过华清宫三绝句》中的两首: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诗里通过人们所熟知的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含蓄而有力地讽刺了晚唐帝王们的荒淫享乐。

其创作意图和他不满“宝历大起宫室、
广声色”而作《阿房宫赋》是完全一致的。

他另一些咏史作品,则带有较为明显的史论特色。

如《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乌江亭》诗:“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都是对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独创的议论。

他这种论史绝句的形式,后来颇为许多文人所仿效。

杜牧的抒情写景的七言绝句,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

例如: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这些诗词采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可以看出他才气的俊
爽与思致的活泼。

前两首在写景中还流露出对时事的忧伤。

但他的诗中也有一些思想感情很不健康的作品,有的诗带有浓厚的个人潦倒失意的感伤情调,缺乏理想的光彩。

而《遣怀》、《赠别》、《叹花》等诗,更是专写征歌狎妓的颓放糜烂生活。

饮酒狎妓是唐代文人中流行的风气,杜牧的这类诗更为后代无行的文人们所称道。

这些作品无疑是他诗中的糟粕。

杜牧作诗是比较重视思想内容的。

他认为文章应“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答庄充书》)。

他很推崇李杜,说“李杜泛浩浩”,“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他的《李贺歌诗集序》一方面肯定李贺歌诗是“骚之苗裔”,同时也指出他缺乏《离骚》那种“言及君臣理乱”,“有以激发人意”的思理。

他说自己的创作是“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献诗启》)。

这些话,可以看出他在诗歌理论上的主张和创作上的积极追求。

但在创作实践上,他那些以华丽词藻写颓放享乐生活的诗,显然和“不务奇丽,不涉习俗”的主张是自相矛盾的。

可在这填写你的名称YOU CAN FILL IN THE NAME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