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慢性泪囊炎手术治疗分析
分析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中不同鼻腔黏膜瓣处理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
![分析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中不同鼻腔黏膜瓣处理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1541c7e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4.png)
分析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中不同鼻腔黏膜瓣处理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鼻腔泪囊吻合术是一种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通过鼻内镜下的手术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在进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时,不同的鼻腔黏膜瓣处理方法会对手术的临床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中不同鼻腔黏膜瓣处理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一、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症状及原因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的鼻泪管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泪囊区域的持续性肿胀、分泌物的堵塞、眼睑的红肿和局部的疼痛等。
慢性泪囊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泪囊及泪道的慢性感染或慢性炎症,导致泪液不能正常排出,从而造成眼部症状的出现。
目前,对于慢性泪囊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而在手术治疗中,鼻腔泪囊吻合术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其通过恢复泪液的正常排出通道,来缓解患者的症状。
二、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手术技术及其优势鼻腔泪囊吻合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可以通过鼻内镜进入鼻腔进行操作,无需外部切口。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在鼻腔内发现并清除泪囊区域的炎症组织,然后将泪囊与鼻腔相连接,并使用黏膜瓣进行吻合,从而恢复泪液的正常排出通道。
鼻腔泪囊吻合术的优势主要包括手术创伤小、恢复期快、术后疼痛轻等,因而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
对于手术中使用的不同的鼻腔黏膜瓣处理方法,其对术后临床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
三、不同鼻腔黏膜瓣处理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在鼻腔泪囊吻合术中,常见的鼻腔黏膜瓣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游离黏膜瓣、泪道黏膜瓣及局部黏膜瓣。
这些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手术的临床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下面将对其进行分析。
1. 游离黏膜瓣处理方法游离黏膜瓣处理方法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处理方式,其主要优势是操作简便,对手术器械的要求较低。
在手术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从鼻腔内取下一小片黏膜组织,并用作手术中的吻合材料。
游离黏膜瓣处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较大的局部损伤,可能会造成鼻腔内的黏膜组织缺损,导致术后的愈合不良或者并发症的发生。
探讨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探讨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https://img.taocdn.com/s3/m/555e3d160722192e4536f67e.png)
探讨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摘要:目的观察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慢性泪囊炎患者131例(138眼),在泪道和鼻腔粘膜表面麻醉下行球头硅胶管逆行植入术。
术后1周冲洗泪道1次/d,之后每个月冲洗泪道1次。
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成功植入球头硅胶管,手术时间平均8.5 min。
术后溢泪症状立即改善,泪道冲洗均通畅。
观察8~37个月,平均15.5个月。
不流泪,冲洗泪道通畅121眼(87.68%);流泪,冲洗泪道不通17眼(12.32%)。
结论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操作简便,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球头硅胶管植入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泪囊鼻腔吻合术,因为手术复杂、创伤大,年老体弱患者难以耐受;又因面部留有切口瘢痕使年轻患者不易接受。
近年来开展的鼻泪道疏通置管术因创伤小、面部无瘢痕扩大了手术适应证。
连云港市眼科医院自2004年7月至2008年采用球头硅胶管(广州博视医疗保健研究所)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4年7月至2008年在本院顺利行球头硅胶管植入术的慢性泪囊炎患者131例(138眼),所有患者术前泪道冲洗确诊鼻泪管阻塞引起慢性泪囊炎,鼻腔检查排除下鼻甲肥大、鼻腔息肉等疾病。
其中男9例(9眼),女122例(129眼)。
年龄32~77岁,平均54.2岁。
≤45岁38例(40眼),≥65岁14例(15眼)。
1.2 器械 7号长8 cm空心泪道探针,尼龙线制成的直径3 mm扩张绳,球头硅胶管(空心圆管,长3.5 cm、球头外径4.2 mm、导管外径2.5 mm、球头部有8 cm长环状牵引线、下方有1.5 cm长环状牵引线。
),0-3丝线,鼻腔取线钩,泪点扩张器,泪道冲洗针。
1.3 手术方法 1%的庆大霉素溶液冲洗泪道直至泪囊分泌物冲洗干净。
鼻腔滴入呋嘛滴鼻液。
用0.5%地卡因冲洗泪道行泪道粘膜表面麻醉,0.5%地卡因棉签伸入下鼻道行鼻腔粘膜表面麻醉。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分析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ed5171561252d380eb6e25.png)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分析作者:孙廷励张晓湄张永红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4年第20期[摘要] 目的比较泪道浚通术、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9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2例慢性泪囊炎患者(170眼)分为三组,58眼接受泪道浚通术(泪道浚通术组),57眼接受球头硅胶管植入术(球头硅胶管植入术组),55眼接受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术(联合术组)。
所有患者随访期6~12个月,期间观察其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包括泪道冲洗通畅度、泪道阻塞的症状和体征消失程度),以治愈、好转和无效作为疗效评价标准,计算有效率。
结果泪道浚通组有效率为77.58%。
球头硅胶管植入术组有效率80.70%。
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术组有效率89.09%,联合术组与其他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泪道浚通术组和球头硅胶管植入术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三种手术方式中,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是治疗慢性泪囊炎最有效的方法,球头硅胶管植入术及泪道浚通术疗效次之,两者无显著差异。
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成本低廉,手术时间短,微创,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泪道浚通术;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术[中图分类号] R473.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7(b)-0041-03慢性泪囊炎是较常见的眼病,在鼻泪管下端阻塞,泪囊内有分泌物滞留的基础上发生[1]。
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重建鼻内引流通道,即使阻塞的鼻泪管再通[2]。
传统的手术方式是经皮肤鼻腔泪囊吻合术,新兴的手术方式有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泪道激光成形术、泪道支架植入术、泪道浚通术等,其治疗效果不尽相同。
本研究选择2012年2月~2013年9月对在柳州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就诊的慢性泪囊炎患者170眼,分别做泪道浚通术、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术(简称联合术),观察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慢性泪囊炎患者112例170眼,其中男15例20眼,女97例150眼;年龄22~72岁;发病1~10年。
两种术式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分析
![两种术式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9dde3831126edb6f1a109a.png)
・90 ・ 9
论 著
两 种 术 式 治 疗 慢 性 泪 囊 炎 疗 效 分 析
曾振 东 , 陈 辉 , 陈 卓
C E iC E Z u . h it epe o i lfC eg u C eg u S h a 10 1 C i H N Hu,H N ho TeFr o lsH s t hn d , hn d ,& u n6 04 ,hn sP pao a
【 bt c】 O j t e oea a e u teeet f x r l ar cs ns m ( D R n tns no A s at r be i T vl t t ri fco et n c oy o i t y E C )adir a ed— cv u e h c av f e a d y t h o o na a l
i d ey e sii a u optl rm a u r f 0 7 t a u r f 0 9.Al p t nsw r olwe pfr3 —1 nh . - c aro y t s t rh s i ,fo J n ay o 0 oJ n a o 0 s o a 2 y 2 l ai t eefl d u o e o mo ts Re 2
t n s l n oc pc d e oy t hn s m ,E C 治 疗 慢 性 泪 囊 炎 的 疗 效 。 方 法 采 用 回顾 性 分 析 , 2 0 r a a e d so i a r c s r iot y I D R) a y o o 对 0 7年 1月 ~
慢性泪囊炎运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的研究
![慢性泪囊炎运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c739bf7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73.png)
慢性泪囊炎运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的研究慢性泪囊炎是指泪囊及其周围组织长期存在的一种炎症,主要症状为泪囊部位肿胀、疼痛、分泌物增多等。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按摩引流、泪囊冲洗等,但是缺点是疗效不佳、易反复发作。
近年来,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被广泛应用于慢性泪囊炎的治疗,在治疗效果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本文主要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和优势。
一、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操作方法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是将泪囊与鼻腔内部直接相连接,使泪液在流入鼻腔前就被引流掉,避免了泪囊炎长期存在。
手术前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确定手术范围、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
手术过程中,首先是麻醉及局部加压止血,然后鼻内镜下探查泪囊,手术者用特制手术钩将泪囊顶端取出,用电凝切断鼻泪管与泪囊之间的韧带,并将其扩张开。
接下来,施行骨切术,切下鼻腔的鼻中隔骨部分及鼻泪管入口的骨缘部分,扩大鼻泪管入口,保证术后情况良好。
最后进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即将已取出的泪囊通过探头戳入鼻腔中,并用缝合线固定住,将鼻腔与泪囊直接连接起来。
术后要进行适当的抗感染及止血治疗。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相比于传统治疗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 创伤小、无皮肤切口,不影响面容美观。
2. 减少了手术过程中麻醉的时间,减少了麻醉的副作用和风险。
3. 通过鼻内镜操作,能够直接看到手术场所,可对操作部位精细处理,操作更加精准。
4. 术后恢复时间短,病人轻松舒适,对于患者来说,手术后无需住院就可以出院。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已经得到了多项研究的证实。
一项针对68例患者进行的研究表明,手术疗效满意度达到了89%。
另外一项关于30例患者的临床研究也证明了手术的疗效,并且手术后的不良反应非常少,仅有一例发生并发症,手术成功率高达97%。
总之,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作为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新手术技术,已经逐渐被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并显示出较好的效果,具有操作简便、疗效好、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提高了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分析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2073b601f69e31433294ea.png)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泪嚢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嚢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泪嚢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泪嚢鼻腔吻合术,观察组采用改良泪嚢鼻腔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
结果观察组术后1年、2年、3年时的泪道阻塞发生率分别为2.0%、6.0%、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0%、16.0%、20.0%(P<0.05)。
结论:改良泪嚢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嚢炎的有效方法,其吻合口位置较低、骨窗较大、术后再阻塞的发生率低。
【关键词】改良泪嚢鼻腔吻合术慢性泪嚢炎泪道阻塞疗效传统的泪嚢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嚢炎较为有效,但不足点是皮肤存在伤口,有碍面部美观,且术后泪嚢阻塞率较高。
近来有部分研究采用改良泪嚢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嚢炎,显著降低了术后泪嚢阻塞的发生率[1]。
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改良泪嚢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嚢炎患者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0例慢性泪嚢炎患者,均为单眼患病,术前全身检查无明显异常,均无严重的鼻部疾病而不宜手术者。
全部患眼泪道冲洗不通畅,针尖可以触及骨壁,6号圆头侧孔探针经下泪小点探通鼻泪管,冲洗通畅。
其中男性43例,女性57例,年龄17~70岁,平均37.5±4.5岁。
病程10个月~5年,平均2.1±1.5年。
泪嚢指压阳性68例,返流物为脓性者58例,粘液者10例,将该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均常规冲洗泪道,均行泪道碘油造影,明确泪道、泪嚢情况,患侧鼻腔术前3d滴用1%麻黄素,术前中鼻道填塞1%麻黄素棉片+1%地卡因,常规消毒、铺巾、暴露泪嚢区,2%利多卡因加0.1%肾上腺素少许行眶下神经,滑车上下神经阻滞及局部浸润麻醉。
慢性泪囊炎运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的研究
![慢性泪囊炎运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e69f1c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6.png)
慢性泪囊炎运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的研究慢性泪囊炎是指泪囊长期慢性炎症所致的一种疾病,主要症状为泪液流出减少、眼泪往往痛、酸,甚至局部发红、肿胀等。
慢性泪囊炎是泪囊病变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在眼科临床中比较常见,治疗方案也较多种多样。
现如今鼻内镜下治疗慢性泪囊炎已逐渐成为了一种常用的治疗方式。
本文旨在探索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与可行性。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是在鼻内镜下采用自体粘连材料,将泪囊与鼻腔直接连接,使泪液能够直接经过泪囊汇入鼻腔,达到减轻泪囊炎症引起的肿胀与疼痛的效果。
当前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在治疗慢性泪囊炎方面的效果已被广泛证明。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外科手术能够显著的改善慢性泪囊炎患者的症状。
另一项研究针对35例患者开展了长达5年的随访调查,结果显示手术后患者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其疾病复发率也非常低。
相较于传统的治疗方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有以下几个优势:1.手术风险较小,对患者生理创伤较小。
2.术后正常活动受限性较低,仅需要稍加休息便可恢复正常生活。
3.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较短。
4.手术效果稳定并持久,疾病复发率较低。
适用于一下病情:1.慢性泪囊炎的患者;2.传统治疗无法有效缓解症状的患者;3.泪囊炎症较重,已经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
在进行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排除一些基础疾病的干扰。
对于手术过程中的操作,需要选择有经验的专家进行操作,尽可能的减少手术风险。
由于术后存在口鼻部局部疼痛,需要注意药物的选择。
六、总结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其优越性在现如今的医疗环境下已经被证明。
在针对患者应用该项手术治疗时,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与病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以最大程度保证疾病治疗的效果。
慢性泪囊炎运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的研究
![慢性泪囊炎运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dce97b6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1.png)
慢性泪囊炎运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的研究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的泪道疾病,常由泪囊和泪道的炎症引起,临床表现为泪囊区域的疼痛、流泪和眼睛红肿等症状。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局部冷敷和按摩等,但是疗效不佳,容易复发。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被广泛应用于慢性泪囊炎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本文旨在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研究。
一、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手术原理及操作方法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鼻子内部的微创切口将泪囊与鼻腔相连,从而恢复泪液的正常引流功能。
手术操作方法如下:1. 鼻内镜检查:使用鼻内镜检查泪囊和鼻腔的病变情况,确定手术部位。
2. 麻醉:给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确保手术的安全和舒适。
3. 手术切口:通过鼻腔内部进行手术,选择合适的位置切开鼻腔黏膜,暴露泪囊和鼻腔。
4. 切除病变组织:利用鼻内镜引导下的微创手术器械,切除病变的泪囊和鼻腔组织。
5. 吻合术:使用可吸收缝线将泪囊与鼻腔进行吻合,恢复泪液的引流通道。
6. 内镜检查和修复:术后使用鼻内镜对手术部位进行检查,确保手术效果,必要时进行修复。
7. 排空灌注:在手术结束后,通过鼻腔给泪道进行灌注,排空余留在泪道内的血液和组织碎片。
1. 适应症:慢性泪囊炎、泪囊肌痉挛、泪囊阻塞等引起的泪囊功能障碍。
2. 疗效评价:多项临床研究表明,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总有效率达到80%以上。
手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眼睛红肿、疼痛、流泪等症状消失或减轻。
并且手术创伤小,恢复时间快,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1. 优势:鼻内镜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通过鼻腔内部进行手术,无需开放性切口,降低了术后感染的风险。
2. 局限性:鼻内镜手术对医生的操作经验要求较高,术中视野受限,手术时间较长。
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鼻塞、鼻炎等并发症。
1. 术后疗效的长期随访:由于鼻内镜手术的应用较为新颖,其长期疗效和复发率尚未完全明确。
泪囊鼻腔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86例临床分析参考模板
![泪囊鼻腔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86例临床分析参考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4c777d8a6c30c2258019eb1.png)
泪囊鼻腔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8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最佳手术方法。
方法对86例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泪囊鼻腔开放式手术,所有患者都行泪囊染色,泪囊前瓣与泪前脊骨膜吻合,鼻粘膜和泪囊切口涂抹0.4mg/ml丝烈霉素液。
结果全组病例随访3个月至2年,治愈率96.78%。
好转率2.15%。
无效率1.07%。
结论泪囊鼻腔开放术操作简单,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泪囊炎;泪囊鼻腔开放术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1]。
采用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因手术视野小,缝合困难、出血多等使手术时间延长,难度大。
我们近年来对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良,使手术简单,疗效确切,缩短了手术时间。
作者暂且把此手术法命名为泪囊鼻腔开放术,我们科近三年的时间里共完成了86例93眼,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6例94眼均为住院手术病人;单眼79例79眼,双眼7例14眼;其中男37例,女49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22岁,平均36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年。
术后随防最长2年,最短4月。
1.2 治疗方法1.2.1 手术指征患者溢泪,泪道冲洗不通,挤压泪囊部有分泌物自下或上泪小点反流出,且泪点及泪小管正常,上泪小管或下泪小管、泪总管通畅、身体无重大疾病,能承受该手术。
1.2.2 手术具体方法(1)术前准备同常规鼻腔泪囊吻合术,麻醉方法采用鼻腔内用1%地卡因与0.1%肾上腺素混合液浸湿的棉片填入中鼻甲前端造口处,其余麻醉同传统鼻腔泪囊吻合术。
(2)泪囊染色,从上或下泪小管注入少许亚甲蓝注射液,注入后挤压泪囊区,挤出泪囊内多余亚甲蓝液,并将反流到结膜囊内的亚甲蓝液用0.9%的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3)切口:距内眦角5mm左右平内眦韧带处,沿泪前嵴走向切开皮肤,长约15mm,钝性分离至泪前嵴,切开骨膜,将骨膜连同泪囊一起从泪囊窝分离,术中不切断内眦韧带。
(4)造骨孔:用小蚊式血管钳自泪后嵴鼻侧骨板处向鼻内下方压迫并压破,造成一小骨孔,然后伸入小号枪状咬骨钳,边分离鼻粘膜边将骨孔扩大。
慢性泪囊炎采用2种不同术式治疗的临床分析
![慢性泪囊炎采用2种不同术式治疗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dc9b7b1ed9ad51f11df20d.png)
【 中图分类号I R 4
【 文 献标 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 A
【 文章 编 号】 1 6 7 4 —3 6 1 X( 2 O l 7 ) o 1 —0 0 2 7 —0 1
慢 性 泪 囊 炎 在 眼 科 当 中 十分 常 见 , 通 常 是 由 于患 者 鼻 泪 管 阻 料 , 并将 t 值 带人 计 量 资料 , 当 P值 小 于 等 于 0 . 0 5时 , 统计 的 方 法 塞而导致 , 在进行治 疗方 式 中, 新 造 的 泪 道 能 够 有 效 解 决 泪 溢 的 才具 有 意 义 。 情况 , 因此 长 期 以来 均 是 首 选 治 疗 方 法Ⅲ 。但 是 由于 部 分 患 者 在 2结 果 接 受 治 疗 后 依 然 会 出现 失 败 , 而 导 致 失 败 的 原 因 通 常 是 吻 合 口 骨 研究结 果 表示 , B组 患 者 治 疗 效 果 比 A 组 好 , P< 0 . 0 5 , 见 孔较小 , 位置偏 高等因为导致 , 而需要 再次进行 手术 , 对 手 术 的成 表 1 。 功率有一定影响 , 同时也 降低 了患者 的生活 质量 。因此 , 本 次 主 表l 两 组 患 者治 疗 结 果[ ( n ) ] 要 对 慢 性 泪 囊 炎 采 用 2种 不 同术 式 治 疗 的 临 床 效 果 进 行 分 析 , 位 临床护理提供重要依 据 , 确 保 患 者 早 日康 复 , 现 在 通 过 采 取 文 字 的形式进行探讨 . 选取 2 0 1 4年 1 月 ~2 0 1 5年 1月 在 我 院 接 受 治
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 7 2 例 , 报告如下 。 1资 料 与 方 法 1 . 1一般 资料 选取于 2 0 1 4年 1 月~2 O 1 5 年 1 月 在 我 院接 受 治 疗 的 慢 性 泪 囊 炎患者 7 2例 , 其 中 男性 4 8 例, 女性 3 O例 , 年龄 最 小 为 2 3岁 , 最 3讨 论
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治疗
![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5f12d92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63.png)
•172 •国际眼科纵览 2021 年4 月第45 卷第2 期I m Rev Ophthalmol,Apr. 2021 ,Vol. 45, No.2•综述•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治疗逢作祥1于海斌21山东省潍坊市潍坊眼科医院261000;2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昌城卫生院262200通信作者:逄作祥,Email :3038〇**********【摘要】慢性泪囊炎是鼻泪管阻塞或狭窄等引起的常见泪道病,目前无有效的药物疗法,不同疗法目的均为使用器械解除梗阻,重建引流通道本文复习文献资料,比较了当前临床上治疗慢性泪旗炎的7种方法,认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效果好,微创、美观,是治疗慢性泪囊炎高效安全的方法。
泪道内窥镜可在直视下对狭窄部位进行疏通,结合泪道置管,也具有很好的疗效。
在临床上具体到某一位患者时,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性化处理(国际眼科纵览,202/, 45:/72-/76)【关键词】慢性泪囊炎;治疗方法;鼻内窥镜;泪道内窥镜DOI:10.3760/ cma.j. issn. 1673-5803.2021.02.015Surgical treatment for chronic dacryocystitisPang Zuoxiang1, Yu Haibirf1Weifang Eye Hospital,Weifang,Shandong 261000,China; 2 Zhucheng Changcheng Health Center,Wei-fiing, Shandong 2622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Pang Zuoxiang^ Email:***************【Abstract】Chronic dacryocystitis is a common lacrimal disorder caused by the obstruction or stenosisof nasolacrimal duct. Currently, there is no effective drug therapy for chronic dacryocystitis and the purposeof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is to relieve obstruction and rebuild drainage. We review the literature andcompared seven kinds of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dacryocystitis. It is believed that endoscopicendonasal dacryocystorhinostomy is more effective and less invas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dacryocystitis. With the help of dacryoendoscope, we can observe the inside of lacrimal duct and probe through the obstruction or stenosis area and intubation of lacrimal stent may also help to achieve a better outcome. Weshould conduct personalized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the patient in clinical practice.(Int Rev Ophthalmol, 2021,45: 172-176)【Key words】chronic dacryocystitis;treatment methods;nasal endoscope;dacryoendoscopeDOI:10.3760/ cma.j. issn. 1673-5803.2021.02.015慢性泪旗炎是眼科临床常见的泪道疾病,通常 由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引起,泪囊内分泌物淤积导 致患者眼部溢泪、黏液性分泌物,继发感染后则出现 大量脓性分泌物。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分析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8467c380eb6294dd886ca3.png)
me n t o f p a t i e n t s wi t h a h i s t o r y o f u r t i c a r i a / a n g i o e d e —
ma i n d u c e d b y mu l t i p l e NS AI Ds : a n e x p e r t p a n e l r e —
验。
3 讨
论
慢 性 荨麻 疹是 临 床常 见 的 由内外 因素 引起 的变
态 反应 性疾 病 [ 4 ] 。病程 大 于 6周 , 可 迁延 数 年 不 愈 , 目前 国 内外西 医研 究对 该 病 的病 因及 发 病 机制 未 能
参 考 文 献
詹姆斯. f 白 杰安德 鲁斯. 临床 皮 肤 病 学 [ M] . 北京 : 科 学
作用 , 同时, 可 以减少 复发 。 本 研究 采用 扶 正 蠲痒 汤 治 疗 慢 性 荨 麻 疹 , 取 得
注: 与对 照组 比 较 , Pd 0 . 0 1 。
较好效 果 , 优 于单 纯 西 医疗 效 , 因此 , 本 研 究 为提 高
慢 性荨 麻 疹 中 医 的 治 疗 效 果 提 供 了临 床 依 据 和 经
为人体 正 气不 足 是 慢 性 荨 麻 疹 的发 病 内 因 , 故当归 、 白芍 、 甘 草等 , 调 理 人
体 的脏 腑 气 血 功 能 。慢 性 荨 麻 疹 发 病 的 外 因 多 与
v i e w[ J ] . I n t Ar c h Al l e r g y I mmu n o l , 2 0 1 3 , 1 6 0 ( 2 ) :
用[ M] . 北京 : 人 民卫 生出版社 , 2 0 0 1 : 8 5 9 .
慢性泪囊炎运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的研究
![慢性泪囊炎运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76ea72a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4.png)
慢性泪囊炎运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的研究慢性泪囊炎是指泪囊内细菌感染引起的持久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泪液滞留、分泌物增多、结膜充血、泪囊区压痛等,严重者可出现泪囊积脓,甚至蔓延到周围组织和泪道,影响眼部健康和美观。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抗生素、局部红霉素等,但效果不佳,易反复发作。
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患者开始尝试手术治疗。
目前,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比较多样化,包括开放式泪囊探查排脓术、经皮肌肉膜泪囊探查术、内窥镜下泪囊探查术等。
但这些传统的手术方法常常需要切开创口,导致术后疼痛、瘢痕或者术后瘘管等问题,尤其是对于青壮年患者来说,颜面美容更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手术操作技巧的不断提高,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逐渐成为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新型手术方法。
其操作方式为:利用鼻内镜从鼻腔中进入泪囊,清除炎症性组织及泪囊内分泌物,再通过吻合术将泪囊与鼻腔连接起来,使泪液得以畅通流出。
同时,鼻内镜下手术操作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
近年来,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和普及,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例如在1项中国研究中,共治疗了43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其中38例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5例采用传统的开放式泪囊探查排脓术治疗。
结果发现,38例中有36例治愈,2例症状缓解,无发生明显并发症,而5例中只有3例治愈,2例复发,存在瘘管形成和其他并发症。
此外,在美国的一项研究中,共治疗了111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其中87例手术治疗,24例保守治疗。
术后6个月,手术组和保守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4.2%和37.5%。
综上所述,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在手术创伤小、手术效果好的同时,也非常适合青壮年患者,能够有效地提升其生活质量。
然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虽然保守性大,但对医生的手术技巧要求较高,需要多年的手术经验积累。
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治疗及临床分析
![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治疗及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e7a81ca1c7aa00b42acb69.png)
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治疗及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3-11-18T15:52:02.1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0期供稿作者:张春美[导读] 近年来,利用激光经泪道内窥镜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张春美(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150040)【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慢性泪囊炎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5月~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58例(58眼)患有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治疗后,讨论分析。
结果58例患者中痊愈54例,好转3眼,1眼无效,总有效率为98.2%。
结论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治疗方法,成功率高,是治疗泪囊炎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治疗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77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0-0160-01 泪囊疾病包括泪囊部位的急性炎症、慢性炎症、先天性异常、外伤、异物及肿瘤等。
泪囊炎疾病包含急性泪囊炎和慢性泪囊炎,本文主要针对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和总结分析[1]。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类常见的多发病症之一,主要是鼻泪管阻塞,由各种原因所致的泪囊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炎症、阻塞和微生物感染是主要的原因。
先将临床治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从2011年5月~2012年4月期间收治患有慢性泪囊炎58例(58眼),右24眼,左34眼。
男28例(25眼),女30例(33眼)。
年龄19~69岁,平均44.6岁。
发病时间为4个月~6年。
泪囊指压阳性37例(32眼),内容物为脓性者16例(21眼),黏液者5例(5眼),全部患眼泪道冲洗不通畅[3]。
1.2临床特点1.2.1患者早期出现溢泪,遇冷风或强光刺激可加重症状。
1.2.2泪囊部皮肤潮红、糜烂,甚至皮肤慢性湿疹。
有的病例伴有结膜炎、鼻侧球结膜充血。
1.2.3压挤泪囊,可见黏性脓性分泌物从泪小点溢出。
1.2.4如泪囊内分泌物长期不能排出,泪囊部可逐渐增大形成囊肿。
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卡他性、黏液囊肿性和慢性化脓性三个类型。
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分析
![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58a8ca5fbfc77da269b1c1.png)
2 结 果
②剪除视神经 , 充分压迫止血后 , 将义眼台植入肌锥 内, 可以避免 术 中出血并发生交感性眼炎 ; ③ 由于眼肌解剖位置未变并且有较 强 的抗感染力 ; ④义眼台前面有 2 层巩膜 , 一层筋膜、 一层结膜 ,
包裹义眼座牢固 ,为 防止义眼座脱出增加 了保险系数。为此用 HA材料制作 的义眼座植入眼眶 , 能与眼眶内的人体组织融为一 体, 良好地固定在眼眶内 , 并 能随眼外肌 的收缩而运动 , 且手术操 作容易 , 无需特殊器械即可完成 , 可广泛用于眼球创伤后 的眼部
发生率 , 而且可以减少患者 的手术次数。 此手术能使丧失视力 , 眼 球摘除的患者获得一个 良好的外观 , 使 其充满 自信地生活, 达到 眼部整形美容的 目的, 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感染和移位等并发症 , 佩戴 义眼后眼球饱满 , 义眼活动 良 好, 水平
方 向活动度可达 1 5 。~ 2 5 。, 双眼基本对称 。
泪囊鼻腔吻合术是 治疗泪囊炎的有
的4 8 例慢性泪囊炎患者 实施 了泪囊鼻腔吻合术 ,通过加强术
前 准备和术后处 理 , 提高 了手术 治疗 的成 功率 , 取得 了较为满 意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效 方法 , 术前加 强准备 和术后精 心 处理 , 能有效提 高临床 治疗 的成功 率, 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泪囊鼻腔 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临床分析
毕 树 萍
( 霍州煤 电集 团总医院 , 山西 霍州 0 3 1 4 1 2 )
【 摘要】目的 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
床 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8 例慢性泪 囊炎患者采用泪囊鼻
泪道探通联合药物灌洗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分析
![泪道探通联合药物灌洗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68491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d.png)
泪道探通联合药物灌洗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分析
慢性泪囊炎是指泪囊黏膜组织慢性炎症,常见症状包括眼眶疼痛、泪腺分泌物增加等。
泪道探通联合药物灌洗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将对该疗法的疗效进行分析。
泪道探通联合药物灌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泪道探通手术将泪囊和鼻腔相通,并结合
药物灌洗来消除炎症,恢复泪囊的正常功能。
该疗法在临床应用中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疗
效。
泪道探通联合药物灌洗可以有效缓解慢性泪囊炎的症状。
通过手术将泪囊和鼻腔相通,可以消除泪液在泪囊内的积聚,减轻压力对泪囊黏膜组织的刺激,从而减少眼眶疼痛的症状。
药物灌洗可以清洗泪囊内的炎症物质,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分泌物的增加。
这些措施
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泪道探通联合药物灌洗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该疗法通过手术和药物灌洗,可
以直接作用于泪囊和鼻腔,减少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手术操作简便,药物灌洗操作不复杂,对患者的伤害较小。
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慢性泪囊炎患者在接受泪道探通联合药物灌洗治
疗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泪道探通联合药物灌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
通过手术将泪囊和鼻腔
相通,结合药物灌洗清洗泪囊,可以缓解症状,预防复发,并且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由
于慢性泪囊炎的具体原因和病程不同,疗效可能会有差异,所以在进行治疗前需要医生综
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症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鼻内镜下泪腺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分析
![鼻内镜下泪腺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e153e683c4bb4cf6ecd120.png)
鼻内镜下泪腺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分析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腺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慢性泪囊炎提供一定指导。
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泪腺造口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主观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主观满意度为96.7%,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鼻内镜下泪腺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利于面部美观,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慢性泪囊炎是指由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并伴发细菌感染的一种眼部疾病,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容易造成眼部感染,严重者会形成化脓性囊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眼部健康[1]。
慢性泪囊炎临床主要表现为泪溢、眼部分泌物增多等,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
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由于对面部造成的损伤较大,使患者难以接受。
随着近年来鼻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鼻内镜下治疗慢性泪囊炎成为主要的手术方式,并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喜爱[2]。
为了探讨鼻内镜下泪腺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本文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09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
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泪腺造口术治疗,男10例,女20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2.5±2.3)岁,病史4个月~12年,平均(5.4±1.3)年。
对照组采用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男12例,女18例,年龄19~68岁,平均(42.1±2.4)岁,病史5个月~13年,平均(6.1±1.2)年。
评价慢性泪囊炎治疗中行泪道逆行置管术、泪囊鼻腔吻合术对疗效、手术指标、安全性的影响
![评价慢性泪囊炎治疗中行泪道逆行置管术、泪囊鼻腔吻合术对疗效、手术指标、安全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db2b6c7bed5b9f3f80f1c6a.png)
评价慢性泪囊炎治疗中行泪道逆行置管术、泪囊鼻腔吻合术对疗效、手术指标、安全性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慢性泪囊炎治疗中行泪道逆行置管术、泪囊鼻腔吻合术对疗效、手术指标、安全性的影响。
方法:选取慢性泪囊炎患者53例(53眼)进行研究。
随机分为A组27例(27眼), B组26例(26眼)。
A组患者行泪道逆行置管术,B组患者行泪囊鼻腔吻合术。
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B组的总有效率69.23%,P<0.05。
结论:慢性泪囊炎治疗中泪道逆行置管术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优化了各项手术指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泪道逆行置管术;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7-0118-02慢性泪囊炎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眼部疾病,是由鼻泪管阻塞或者狭窄致使泪液滞留于泪囊之内,伴发细菌感染而导致的,多发于中老年女性群体中。
主要症状为泪溢。
该病用药物治疗仅能减轻症状,因此临床治疗上以采取手术治疗为主[1]。
本文通过选取慢性泪囊炎患者53例(53眼)进行研究,分析慢性泪囊炎治疗中行泪道逆行置管术、泪囊鼻腔吻合术对疗效、手术指标、安全性的影响。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3月至2017年9月间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共53例(53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27例(27眼),B组26例(26眼)。
其中,A组:有8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均值为(51.4±4.3)岁。
B组:有6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均值为(53.2±4.8)岁。
在筛选研究对象中特别注意的是:当患者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高血压等疾病时不在本次研究对象的选取范围内[2]。
比较两组患者资料,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治疗方法A组患者行泪道逆行置管术(包括A型管和B型管),B组患者行泪囊鼻腔吻合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慢性泪囊炎手术治疗分析
(作者: 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
【摘要】目的本文对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治疗,分别施以两种手术方式:即传统鼻外切口及鼻内窥镜手术,进行对比,分析。
临床资料:选择慢性泪囊炎20例,分别于10例采用不同两种术式治疗。
结果两种手术方法疗效无明显差异。
讨论鼻外切口及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后者手术对患者创伤小,手术更简便,并能同时处理鼻腔内引起鼻泪管阻塞的病变,保持术后远期效果。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传统鼻外切口手术治疗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于慢性泪囊炎的治疗,必须施行手术治疗,我院在过去泪囊鼻腔吻合术是眼科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传统手术方式,其手术方法是由鼻外进路,开放泪囊与鼻腔的通道,近年来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已成为眼一鼻相关外科的重要治疗手段。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随机取20名单眼慢性泪囊炎病例,其中10名做传统鼻外进路泪囊鼻腔吻合术,10名做鼻内窥镜下行泪囊鼻腔吻合
术,以上病例均有长期反复泪点益泪,益脓,冲洗泪道不通,其中男
12例,女8例。
1.2 手术方法
1.2.1 鼻外切口手术治疗:以2%利多卡因5ml做患眼筛前神经,
眶下神经孔及术区浸润麻醉,距内眦角3mm处切开皮肤,切口长约15mm分离皮下组织暴露内眦韧带泪前嵴,沿泪前嵴切开骨膜,分离泪囊至泪后嵴前,做一骨孔,上界达内眦韧带,前界在泪前嵴前2mm 后界在泪囊窝中部,下骨达鼻泪管口处做“工”字切开鼻粘膜,“工”字切开泪囊,分别吻合泪囊后瓣与鼻粘膜后瓣,泪囊前瓣与鼻粘膜前
瓣,放置引流条,将内眦韧带缝至原附着点,间断缝合皮下及皮肤,
单眼包扎,术后抗生素应用,每日泪道冲洗,5天折线,10天取出引
流。
1.2.2 鼻内窥镜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鼻内镜下: 1 %的卡因
+0.1 %肾上腺素棉片收缩鼻腔粘膜及鼻丘粘膜,并对鼻腔粘膜做表面麻醉和浸润麻醉(1 %利多卡因3ml),以平中鼻甲附着处为上界,钩突前缘为后界,切开直径为1.0cm大小的粘膜及骨膜,向后做“ C 形粘膜瓣,找到上颌骨额突与泪骨之间骨缝后,使用吸切器的磨骨钻磨开上颌骨额突与泪骨使之形成直径为 1.0cm大小的圆骨窗,充分暴露泪囊内壁,在鼻内镜下,纵行剖开泪囊,吸出泪囊内的积脓积液,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生理盐水冲洗泪囊后,用钛夹使粘膜瓣和泪囊后部吻合,由下泪点导入腰麻管并留置固定于中鼻甲前端三个月,油
沙条填塞术腔48小时后取出,术后应用抗生素一周,鼻腔减充血剂
四周,鼻内镜下复查三个月至半年。
2结果
疗效标准:治愈者为泪道冲洗通畅,溢泪症状消失,好转者为溢泪症状消失,冲洗时通畅;无效者为冲洗完全不通,所有病例随访时间都在一年。
3 讨论
3.1 慢性泪囊炎,在鼻泪管下端阻塞,泪囊内有分泌物滞留并发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主要症状为泪溢,泪溢使下睑鼻侧皮肤出现慢性湿疹表现。
挤压泪囊区有黏液或黏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
鼻侧球结膜充血。
慢性泪囊炎是眼部的感染病灶,角膜存在损伤的情况下,可导致角膜溃疡。
慢性泪囊炎对眼球构成潜在威胁,在施行内眼手术前,必须给予治疗,避免引起眼内化脓性感染。
3.2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令人苦恼的疾患,它不仅影响工作和
学习,而且在容貌方面给人带来许多不便,甚至造成精神上的折磨,在各种治疗方法中,至今仍以泪囊鼻腔吻合术较为可靠、有效,它的长远效果亦可以肯定,本文收集我院20例手术病例,部分病例随访达15年以上,仍然保持良好结果,本组病例中,一次手术成功率达81%二次手术成功率则达到90.6%,而且剔除部分不愿接受再次手术。
在实践过程
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我们对手术方式与器械进行了一定的改进,手术时间亦由初时的4-5h,缩短到后
来的1h左右,熟练者甚至在30min之内亦可完成手术,而且成功率亦不断提咼。
3.3 鼻外切口:①传统鼻外切口影响容貌,其操作复杂,视野小。
②术中术后出血量多,是造成手术困难和影响疗效的常见原因,术后血块机化可造成通道堵塞。
③术中造骨孔的大小和位置有关,如骨孔偏上,过小,重力吸引泪液作用减弱,骨孔靠后易损伤泪肌膜和Homer 肌,造成泪点外翻,失去泪囊的抽吸作用。
④因生理解剖异常及术中出血量过多,可导致非泪囊和非鼻粘膜吻合。
⑤术后粘膜瘢痕收缩,
引起泪囊弹性降低导致溢泪。
⑥术后吻合口处大面积假膜阻塞导致手术失败。
⑦术后无法观察通道增生、粘连情况。
3.4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①患者面部无瘢痕。
②直视下手
术,方法简便,损伤小,出血少。
③可以同时处理鼻腔内引起鼻泪管阻塞的病变,如鼻息肉,筛窦炎等。
④术后鼻内镜下复查可及时、准确发现处理并发症,保证泪道通畅,维持远期疗效。
3.5 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较多,如激光疗法、泪道置管、鼻内镜下泪囊造瘘术等,但从治疗效果看,泪囊鼻腔吻合术仍然是目前治疗慢性泪囊炎最有效的手术方法,它是通过重建一条泪囊鼻腔通道代替原已阻塞的鼻泪管引流泪液。
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需要切断内眦韧带、吻合泪囊、鼻黏膜的前、后唇,吻合口内置管引流,手术较为繁琐,手术
部位较深,操作费力费时,若遇到小泪囊则效果会受到影响,疗效难以肯定。
本组病例采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王荣光,许庚,郭宝煌.鼻内窥镜手术图解.北京:解放军
出版社,1998, 4:15.
[2] 李绍珍.眼科手术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203-207.
[3] 陈春霞,陈玲.泪囊鼻腔吻合术231例临床分析.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5,27(3) : 224-225.
[4] 雷方.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体会.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4,
26(7) : 450-451.
[5] 杨钧.现代眼科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