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精症睾丸穿刺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无精症睾丸穿刺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无精症睾丸穿刺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无精症睾丸穿刺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无精症睾丸穿刺护理的方法和发挥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在2015年3月~10月诊治的无精症患者96例进行治疗护理分析,根据护理方法

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8例,研究组患者选择综合护理干预

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中共有42例手术成功,对照组患者有34例手术成功,研究组患者的

手术成功率更高,从术后伤口情况上看,研究组患者的伤口渗血、敷料脱落等情

况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精

症睾丸穿刺的治疗中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术后不易出

现伤口渗血等不良情况,选择BD敷贴进行术后伤口覆盖可提升患者的舒适度,

有着积极的护理价值。

【关键词】无精症;睾丸穿刺;护理方法;效果分析

无精症是男性不育疾病的一种,发病率占据男性不育疾病的10%,分为梗阻性无精症和

非梗阻性无精症,对患者进行睾丸穿刺活检可以进行准确的病理学诊断,了解患者的生精能力,了解疾病出现的原因,是当前临床治疗无精症的重要手段[1]。睾丸穿刺具有安全性高、

操作简单的特点,并且手术可重复进行,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够提升治疗的

效果,本文对此进行了总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10月收治的无精症患者96例进行护理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

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患者符合临床上诊断无精症的标准,并进行睾丸

穿刺治疗,本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均签署治疗知情书。患者的年龄在25~35岁

之间,婚后不育的时间在2~7年之间,两组患者的年龄、不育时间等数据资料不进行统计分析,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研究组患者选择综合临床护理干预,首先是心理干预护理,进行睾丸穿刺的治疗需要承

受很大的心理压力,不仅来自于医疗,还有社会和家庭,并且很多患者需要反复治疗,因此

稳定患者的情绪,缓解患者出现的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2]。在手术之前要加强与患者

的沟通,态度语气温和,解决患者提出的问题,告知患者手术的时间和过程,取得患者的配合,让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高。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隐私,保护患者的自尊心。手术前准备好

手术用具,比如针头、注射器、麻醉药等,对疼痛敏感、初次穿刺的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在

手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状态,稳定患者的紧张,手术操作要熟练,穿刺完成后匀速拔

出注射器枕头,对穿刺点进行压迫和敷料覆盖。本文研究组患者选择BD敷贴和无菌纱布,

覆盖后再次消毒,避免敷料四周粘合等[3]。

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临床护理,根据手术治疗要求和临床护理规范进行,选择无菌纱布

进行伤口覆盖。

1.3护理效果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成功情况,并且统计术后伤口敷料情况,结合患者的护理满意

度进行综合的效果判定。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并且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

据进行差异检验,其中计数资料用(n,%)表示,差异进行卡方检验,当检验结果P<0.05时

可以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共有42例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为87.5%,对照组患者有34例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为70.8%;慈宁宫术后伤口敷料情况上看,研究组患者共有4例出现敷料脱落、

伤口渗血等情况,对照组患者共有17例出现术后渗血、敷料不适等情况,数据见表一。

睾丸鞘膜积液手术的过程

睾丸鞘膜积液手术的过程 睾丸,是男性的重要生殖器官,如果睾丸良好的话,不会对生育造成影响,如果睾丸发育不良的话,会给大家的生育问题造成影响的。那么,睾丸鞘膜积液该怎么办?又是如何去治疗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其睾丸鞘膜积液手术的过程的其他相关详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睾丸鞘膜积液手术是现代普遍的手术,很多患者对睾丸鞘膜积液还不是很了解,睾丸鞘膜积液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部分年龄段,睾丸鞘膜积液使精子质量低,可导致男性不育,影响男性生殖健康。 睾丸鞘膜积液手术的过程 (1)切开阴囊壁:用左手固定阴囊,稍加压使阴囊皮肤伸展,选择无血管区作纵行或横行切口,其长度视积液大小而定。切开皮肤、肉膜及各层筋膜组织,直达鞘膜壁层。

(2)分离鞘膜囊:将睾丸连同鞘膜囊用手挤向切口,用血管钳夹小纱布球或手指包以纱布沿鞘膜壁层表面与提睾肌 之间作钝性分离,直至能将鞘膜囊挤出阴囊切口外。如鞘膜囊过大,可抽去部分积液,然后再分离挤出切口外继续沿鞘膜壁层广泛分离,并向上游离一小段精索。 (3)切开鞘膜囊:用2把血管钳于无血管区提起鞘膜囊壁层,于其前壁切开,吸尽液体。纵行剪开鞘膜囊,扩大切口。检查睾丸附睾有否病变,并沿鞘膜腔向上探查腹膜鞘状突是否与腹腔相通。如不交通,则按睾丸鞘膜积液处理。 (4)切除鞘膜:用剪刀在距睾丸附睾边缘1.5~2.0cm 处剪去多余的鞘膜,边缘彻底止血。将残余鞘膜壁翻转至睾丸附睾后面,用细丝线间断或连续缝合。将睾丸下方残余之鞘膜缝合固定于其后方的肉膜处,以防止精索扭转。 (5)放置引流,缝合切口:仔细检查手术野,彻底止血,将睾丸还纳于阴囊内。在切口下端或阴囊底部另作一小切口,放置橡皮片引流。用细丝线间断缝合阴囊肉膜,垂直褥式缝合阴

最美医生生殖医学主任先进事迹

最美医生生殖医学主任先进事迹 生儿育女,历来是年轻夫妻的真情向往和天伦之乐。然而,许多夫妻却因为各种原因无缘于这个美丽的梦想。 医学科技的发展,是普罗大众的福音。而生殖医学的进步,则为苦于不能生儿育女的夫妻们提供了圆梦的机会。 在XXX,说起xxx医院生殖医学科,与之有过交集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大拇指。而说起这个科的主任XXX,大家更是会众口一词,赞不绝口:“郝主任啊,那可是个活菩萨,送子观音哪!” 一、XXX市首例“试管婴儿之母” 生命如歌,岁月留芳。XXXxxx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XXX,从事妇产科临床30年,研究方向为生殖内分泌与辅助生殖技术的临床应用。有感于那些不孕不育家庭的焦虑与烦闷,她白手起家创建了XXXxxx 医院生殖医学科,率先开展不孕症的规范诊疗及辅助生育技术的临床应用。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无数次挫折,她迎来了生殖医学的春天。她先后主持完成了XXX市首例辅助孵出“试管婴儿”,首例冷冻胚胎“试管婴儿”,首例附睾、睾丸穿刺取精单精子卵母细胞浆内显微注射“试管婴儿”,首例未成熟卵体外成熟“试管婴儿”,首例囊胚培养移植“试管婴儿”,首例冷冻囊胚移植“试管婴儿”,首例玻璃化冷冻胚胎移植“试管婴儿”,填补了XXX市生殖医学领域的空白。无数生殖医学研究的成果,伴随着一个个生命降临人间,也填补了那些不孕不育家庭缺失的天伦之乐。

二、有温度的生殖医学服务 在这个用生殖医学研究成果孵化新生命的阵地上,她是指挥官也是战斗员。她用人类医学应有的温度,温暖了无数个家庭,也温暖了这个时代。 孵化新生命,这是何等的责任!XXX不仅是学科建设的专家,也是学科建设的带头人,更是学科队伍的管理者。使命在身,责任如山。她从加强团队建设入手,严把医疗质量的管理关,确保科室医疗质量稳步提升。经年累月的临床实践,无数生命的诞生,却从未发生过医疗缺陷和医疗纠纷。在当今医患关系的大背景中,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奇迹。 奇迹来自服务与创新。她注重年轻医生的培养,在科室建设中坚持技术和服务并重,要求医生们将换位思考的模式引入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她经常提醒全科人员:假如自己是患者,你需要什么样的服务,临床工作中就给患者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同时,她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主动改进临床诊治流程,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需求。率先垂范之下,她领军的生殖医学科这个年轻的团队快速成长,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临床技术和科研学术等方面硕果累累,20XX年被评为XX省重点专业学科。目前,生殖医学科年门诊量近10万人次,年开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20XX年开展宫、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孕症500余例,极大满足不同患者的医疗需求,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大医精诚,盛事如约

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是指鞘膜腔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的囊肿。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当鞘膜本身或睾丸、附睾等发生病变时,液体的分泌与吸收失去平衡,形成鞘膜积液。鞘膜内如长期积液、内压增高,可影响睾丸的血运和温度调节,引起患侧睾丸萎缩。 ———致病因素:正常胎儿发育早期,睾丸在腹膜后,7~9月时睾丸经腹股沟管下降到阴囊,而伴随睾丸下降的腹膜鞘状突闭锁,形成纤维索带,睾丸部分的鞘突则形成囊状的睾丸固有鞘膜。正常情况下腔内仅有渗出与吸收平衡的少量液体,而当鞘膜邻近器官出现病理的改变如炎症、肿瘤、外伤、寄生虫病等时,就造成渗出与吸收功能失去平衡,或者腹膜鞘突闭锁不全,腹腔的液体往返进出于鞘膜腔,从而形成睾丸鞘膜积液。 ———发病机制: 1、原发性:其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由于鞘膜分泌增加、吸收减少,可能是由于未发现的或已愈合的睾丸附睾炎引起。也是与先天因素,如鞘膜腔淋巴管系统存在缺陷,也病程进展缓慢。 2、继发性:有原发疾病,如急性睾丸炎、附睾炎、精索炎、创伤、疝修补、阴囊手术后或继发于高热、心衰、腹腔积液等全身症状时,表现为急性鞘膜积液。慢性鞘膜积液见于睾丸附睾炎症、梅毒、结核及肿瘤等。造成鞘膜分泌增加而积液。在热带和我国的南方,通常因丝虫病或血吸虫病引起的鞘膜积液。婴儿型鞘膜积液与其淋巴系统发育较迟有关,当鞘膜的淋巴系统发育完善落后,积液可自行吸收。 ———临床表现:以一侧多见,阴囊内有囊性肿块,呈慢性无痛性逐渐增大。少量积液可无症状;当积液量逐渐增多,患侧阴囊可有下坠感、牵拉感或胀痛。若积液巨大,阴茎缩入包皮内,影响排尿、性生活和行走。 1、睾丸鞘膜积液:睾丸鞘膜腔内有较多积液,呈卵圆形或球形,表面光滑,有囊性感,无压痛,睾丸与附睾触摸不清,透光试验阳性。 2、精索鞘膜积液:囊性积液位于阴囊内睾丸上方或腹股沟内,呈椭圆形或梭形,表面光滑,随精索移动,透光试验阳性,下方可触及睾丸与附睾。 3、混合型鞘膜积液:睾丸与精索鞘膜积液同时存在,互不交通,可并发腹股沟疝或睾丸未降等。 4、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婴儿型):鞘状突在内环处闭合,精索处未闭合,与睾丸鞘膜腔相通,外观多呈梨形,位于阴囊内,睾丸与附睾触摸不清,外环口因受压扩大,但与腹腔不相通。 5、交通性鞘膜积液:积液量与体位有关,平卧位积液量减少或消失,站立位时增多,可触及睾丸和附睾,透光试验阳性。若鞘状突与腹腔的通道较大,场管或大网膜可进入鞘膜突出现腹股沟斜疝。 睾丸鞘膜积液:是围绕睾丸的鞘膜腔内液体积聚超过正常量,而形成的囊肿病变,本病可见于各种年龄,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临床上按鞘膜积液所在部位及鞘膜突闭锁程度,把鞘膜积液分为四种类型:阳性睾丸鞘膜积液、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精阜睾丸鞘膜积液、混合型睾丸鞘膜积液。睾丸由腹膜后下降至阴囊时,腹膜随之下降,成为睾丸鞘膜。包绕睾丸副睾的鞘膜为鞘膜脏层,其外尚有一层为鞘膜壁层。两层之间仅有很少量液体。随睾丸下降的鞘突则在出生后完全闭合,成为条索状物。若鞘突完全未闭合,腹腔内液体(腹水)可沿其未闭合的管腔流至睾丸周围或停留于精索某一段上,形成鞘膜积液称为先天性或交通性鞘膜积液。睾丸固有鞘膜两层间积有过多液体,则为睾丸鞘膜积液。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阴囊内有囊性肿块,积液量少时无非凡不适,相反量较多时于竖立位时牵引精索引起钝痛和睾热感,严重者,可影响排尿及正常的日常生活,如巨大睾丸鞘膜积液。 ———病理生理:在正常情况下鞘膜囊壁有分泌和吸收浆液的功能,并使其容量保持稳定。若鞘膜本身及周围器官或组织发生病变,使鞘膜的分泌、吸收功能失衡时,则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鞘膜积液。本症经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原发性睾丸鞘膜积液的阴囊皮肤正常,张力较大,可透光。如鞘膜张力不大,比较柔软,应想到可能为继发性鞘膜积液,应警惕睾丸、附睾存在病变,如结核、梅毒、炎性病变、肿瘤及丝虫病等。鞘膜积液表现为阴囊或精索部位囊性肿物,一般无不适感,大小可有很大差异,多数为卵圆形。先天性鞘膜积液在平卧时,挤压积液可以使之逐渐缩小甚至完全消失,鞘膜积液多数为单侧性。 *、鞘膜积液多为浆液性,即单纯性,也继发于外伤、炎症、扭转、肿瘤等。 ———临床表现:睾丸鞘膜积液临床上表现为阴囊囊性肿物,两侧睾丸大小不一样,从肿物特性上看,鞘膜积液大致可分为交通性和非交通性两类:前者肿物时大时小,多在睡眠或用手压时变小,甚至消失,但醒后下地玩时或加压的手放松后肿物又恢复原状;非交通性鞘膜积液的肿物大小不变或慢慢增大,用手触诊时感觉较硬,加压时亦不缩小。不严重的睾丸鞘膜积液可不影响生育能力,但严重时的鞘膜积液可使阴茎隐入阴囊皮肤之中,影响正常性生活。此外,由于液体长期压迫睾丸会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睾丸功能障碍,影响生育能力。继发性的睾丸鞘膜积液对生育力的影响,则取决于原发疾病的情况。 *、鞘膜积液和腹股沟斜疝很相似,而且又出现在同一部位,所以家长常把鞘膜积液误认为腹股沟斜疝,其实,可以通过透光试验鉴别。阴囊皮肤较薄,肌肉也菲薄,组织较疏松,轻易透过光线,若将手电筒从阴囊下面照射阴囊,可在阴囊表面看到皮肤及阴囊内组织呈鲜红色,睾丸呈黑色阴影,这称作“透光试验”。由于鞘膜积液囊内是液体,也是透光的,所以电筒照后,光线能透过囊肿,阴囊皮肤仍呈鲜红色,称为透光试验阳性;而腹股沟斜疝,疝囊内是肠管,内有混浊肠内容物,就不易透光,肿物发暗,即透光试验阴性。此外,鞘膜积液肿物变小时没有腹股沟斜疝变小“咕咕”样肠内气鸣声。

睾丸鞘膜积液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睾丸鞘膜积液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睾丸鞘膜积液是由于鞘膜的分泌和吸收功能平衡失调所致,使鞘膜囊内积液增加,压力增高,鞘膜增厚,阴囊内局部温度调节机制发生障碍,从而影响睾丸的血液循环,导致睾丸逐渐萎缩。 一、睾丸鞘膜积液的诊断 睾丸鞘膜积液的诊断并不困难。主要表现为阴囊内肿块逐渐增大,较大时有下坠感或牵拉痛。巨大鞘膜积液往往使阴茎内陷,影响行动、排尿及性生活。 睾丸鞘膜积液患者体检时可发现阴囊肿块呈球形或梨形,有弹性,表面光滑,肿块透光试验为阳性,但如鞘膜增厚、或积液混浊则可能透光试验为阴性。 小儿睾丸鞘膜积液为先天性鞘膜积液中的一种,因此在小儿需与精索鞘膜积液、精索睾丸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相鉴别。而在成人则需与腹股沟斜疝、睾丸肿瘤、阴囊血肿等相鉴别。 二、睾丸鞘膜积液的检查 睾丸鞘膜积液检查:睾丸鞘膜积水和精索鞘膜积水一般为球形或卵园形。婴儿型鞘膜积水呈梨型,在腹股沟处逐渐变细。交通性鞘膜积水呈球形或梨形,平卧时可缩小或消失。有时交通孔道很小,长时间卧床才能略微缩小,所以轻易误诊为婴儿型鞘膜积水或睾丸鞘膜积水。包块表面光滑、有弹性、呈囊样感,张力小者可有波动感。 三、睾丸鞘膜积液与其它疾病的的鉴别诊断 鞘膜积液主要与腹股沟斜疝和睾丸肿瘤鉴别。 交通性鞘膜积液和腹股沟斜疝的形成和解剖关系是一样的。惟因疝囊内容物不同而诊断各异。病人站立时如见包块沿腹股沟管迅速突出,有时可见肠型或有肠鸣,则为疝。检查时其中可触及肠管。外环处精索粗大。交通性鞘膜积液则阴囊逐渐增大,腹股沟管无明显包块突出,精索不粗大。做透光试验时,要注意婴儿的肠管菲薄,虽然是疝,其透光仍为阳性。要致细致检查,不可贸然进行穿刺,以免误伤肠管。鉴别是否精索鞘膜积液应检查包块上端的精索是否粗大。若粗大则包块与腹腔相连,则为疝。不粗则可能为鞘膜积液。睾丸鞘膜积液时,包块占有一侧阴囊的全部。不能再摸到睾丸。而疝除疝内容物外尚可摸到睾丸。 睾丸肿瘤的特点是重而硬。可以有少量的鞘膜积液,B超检查可见肿块为实质性。在检查时,除体会包块重硬外,若在包块之后外方摸到副睾,则为肿瘤。若无副睾则可能是睾丸鞘膜积液。透光试验肿瘤为阴性。但厚壁的鞘膜积液也可以不透光。可进行穿刺以明确诊断。

五苓散加味治疗小儿睾丸鞘膜积液7例

五苓散加味治疗小儿睾丸鞘膜积液7例 关键词五苓散加味睾丸鞘膜积液 近年来,笔者采用五苓散加味治疗小儿睾丸鞘膜积液,取得满意疗效,兹介绍于下。 1 一般资料 经治7例病儿,其中2岁以下6例,5岁1例;5例为1侧性,2例为双侧发病。诊断除依据临床表现外,并通过睾丸透光试验阳性。中医辨证多属脾虚湿蕴。 2 治疗方法 五苓散加味:桂枝3~6g,苍术、白术、猪苓、茯苓、泽泻各6~10g,苏叶5~10g。水煎150~200ml,分4次服。并结合外治法:公丁香焙干、研末,过100目筛取细末,每次2g,敷脐,胶布固定,每3天换药1次。疗程4周。 3 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鞘膜积液逐步吸收,肿胀消退,未见复发。 4 体会 本病中医称“水疝”,病因病机为小儿素体脾虚,津液输布失司,水湿内聚,下注阴器所致。五苓散中桂枝通阳化气,促使津液输布;苍白术健脾助运,化湿利水;猪茯苓、泽泻利尿渗湿。现代研究亦证实五苓散有促进血液循环、利尿等作用。更益苏叶,性味辛温,加强桂枝之温阳化气利水功效。公丁香味辛性温,外敷脐部(神阙穴),温煦脾胃阳气,并能通十二经络,促进水液代谢。内外并治,可以增强疗效,使小儿避免手术治疗的痛苦,值得提倡和应用。 睾丸鞘膜积液:阴囊坠胀感和行动不梗。阴囊内有块,表面光滑,有囊性感。咳嗽时局部无冲动感,透光试验阳性。 方1 [药物组成] 茯苓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白术10克,桂枝10克,车前子(包)10克,小茴香10克,陈皮10克,青皮10克,槟榔10克,乌药10克,荔枝核30克,橘核30克。 [适应证] 小儿睾丸鞘膜积液; [ 用法 ] 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对匀,早晚分服,每日一剂。 方2 [药物组成] 小茴香5克,乌药9克,青皮9克,川楝子9克,鱼腥草20克,黄芪20克,车前子(包)9克,防己8克。 [适应证] 小儿宰九鞘膜积液。 [ 用法 ] 水煎,饭前温服,每日1剂。 方3 [药物组成] 甘遂10克,昆布10克,枳壳10克,赤芍10克。 [适应证] 小儿睾丸鞘膜积液

腹股沟斜疝病人护理查房

腹股沟斜疝病人护理查房 一般情况 患者,男 xxx ,73岁,已婚,汉族,教师,爱人及子女身体健康,入院诊断:左侧腹股沟斜疝。经济情况一般,此次报账形式为:城乡居民。文化程度,高中。患者自患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主诉:患者发现左侧腹股沟包块3年,术后复发2年患者病史 患者入院后主治医师指出:系老年男性患者,反复起病。因“左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3年,术后复发2年”入院我科,患有帕金森综合症、高血压病2年,口服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2年前因左侧复发疝于中医院行手术治疗。查体:左侧腹股沟处可见梨形包块,约5cm×5cm×5cm,质软,不透光,已降入阴囊。患者平卧,轻松还纳包块可消失,腹股沟外环可容纳1拇指,堵住外环口嘱患者咳嗽增高时,手指有冲击感,包块不突出。2014.3.3我院超声提示:左侧腹股沟疝图像。胸部(正位)结论:慢支炎并肺部感染。既往史:患有帕金森综合症、高血压病2年,口服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2年前因左侧复发疝于中医院行手术治疗。于2013年3月3日14时43分收入我科。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入院查体

T 36.6℃ P 95次/分 R 20次/分 BP 139/80mmhg 腹平坦,下腹可见一长约7cm手术瘢痕,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软,未触及包块,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及,肠鸣音未闻及异常。左侧腹股沟处可见梨形包块,约5cm×5cm×5cm,质软,不透光,已降入阴囊。患者平卧,轻松还纳包块可消失,腹股沟外环可容纳1拇指,堵住外环口嘱患者咳嗽增高时,手指有冲击感,包块不突出。 初步诊断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1、左侧腹股沟复发斜疝 2、帕金森综合症诊断依据:既往病史诊断明确。 3、高血压病诊断依据:既往病史诊断明确。 鉴别诊断 1、左侧腹股沟直疝。该病常见于老年男性患者,多为左侧腹股沟包块,包块常呈半球形,按压患者腹股沟内环口嘱患者增加腹压时包块又突出。故与本病人表现不符,暂排除,必要时术中明确与腹壁下动脉比邻关系排除。 2、交通性精索鞘膜积液:常见于儿童,阴囊肿块体积可随体位立卧变化时大时小,阴囊肿大时触不清睾丸,透光试验阳性,但患者是老年男性,腹股沟区包块,未降入阴囊,能触及睾丸。透光试验阴性。诊断可排除。

辅助生殖临床试验系列专题(一)

辅助生殖类产品临床试验系列专题(一)器械篇 医学部李杨撰写、罗斐审核 不孕症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导致的生育障碍状态,是育龄夫妇的生殖健康不良事件。女性无避孕性生活至少12个月未孕,称为不孕症,在男性则称为不育症。不孕症发病率因国家、民族和地区不同存在差别,我国不孕症发病率约为7%~10%。世界卫生组织不孕症夫妇标准化诊断与调查的资料显示,亚洲地区不孕症的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的16%,阻碍受孕的因素与夫妻双方均有关系,其中女方因素占34%,男方因素占13%,男女双方因素约占24%。而女方不孕的原因以排卵障碍和输卵管因素居多,其中排卵障碍约占女性不孕因素的31.4%。 早在1978年世界上第1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辅助生殖技术在不孕不育治疗中得到进一步发展。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是一种新型的提高生殖技术的方法,它是指通过对精子、卵子、受精卵、配体等进行处理,从而治疗不孕不育的技术。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和日趋完善,到目前为止,辅助生殖技术是世界公认的治疗不孕症最可靠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辅助生殖技术(ART)包括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及其衍生技术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等。 IVF-ET是将母体取出的卵母细胞置于培养皿内,利用合适的培养液进行体外培养;加入经体外分离处理、选择出的有活力的精子;精子和卵子在体外共同培养完成受精,形成受精卵;选择受精正常且发育正常的胚胎移植回母体子宫内;最后是胚胎着床的过程。由于卵母细胞受精和受精卵及胚胎发育的最初几天(最晚至囊胚期)是在体外培养环境中完成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也被俗称“试管婴儿技术”。 IVF-ET技术的建立分为体外受精胚胎培养实验室部分和临床部分。这两部分内容,尤其是实验室部分涉及大量医疗器械。因此,本文将按IVF-ET基本操作流程罗列相关医疗器械,并依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公告(2017年第104号)》将其进行分类。 一、IVF-ET基本操作流程及相关医疗器械: 1. 与男方相关的实验室操作流程及医疗器械:

疝气(鞘膜积液)症状与验方

简介 鞘膜积液 由睾丸下降时鞘状突的腹膜衍生来的鞘膜具有分泌功能,鞘膜的浆膜面可分泌液体,其可通过精索内 静脉和淋巴系统以恒定的速度吸收,当分泌增加或吸收减少时,鞘膜囊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 囊肿者,则称之为鞘膜积液。先天性鞘膜积液系鞘状突未闭而引起,鞘状突在不同部位的闭合不全,可 形成各种类型的鞘膜积液。有时可伴有可们及的腹股沟疝,不论疝是否存在,均有疝形成的潜在因素。 诊断 鞘膜积液多数发生在—侧,主要表现为阴囊内或腹股沟区有一囊性肿块。少量鞘膜积液无不适症状, 常在体检时被偶然发现;积液量较多者常感到阴囊下垂、发胀、精索牵引痛等。巨大睾丸鞘膜积液时, 阴茎缩入包皮内,影响排尿与性生活,步行和劳动亦不方便。交通性鞘膜积液、站立时阴囊肿大。平卧 后托起阴囊,积液逐渐流入腹腔,囊肿缩小或消失。B超状态下的鞘膜积液临床表现鞘膜积液患者透光试验阳性。鞘膜积液应与膜股沟斜疝和睾丸肿瘤相鉴别,在临床诊断过程中 尤应注意有无腹股沟疝合并存在。鞘膜积液,中医学称为"水疝"。临床表现为阴囊的一侧或两侧肿 大如水晶、不红不热、下控睾丸、上引小腹、瘙痒流水或寒湿之邪、久郁化热,亦可见阴囊红肿、小便 短赤等证。多因厥阴肝经之脉不得疏利,复受寒湿或湿热郁结所致。

小儿疝气 小儿腹股沟疝气首先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从而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气、腹痛、便秘、吸收功能 差、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状。又由于腹股沟部与泌尿生殖系统相邻,可因疝气的挤压而影响生殖系统 的正常发育。还由于疝囊内的肠管或大网膜易受到挤压或碰撞引起炎性肿胀,致使疝气回纳困难,导致 疝气嵌顿,引起腹部剧痛以及肠梗阻、肠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不及时处理还有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小 儿疝气应该及早进行彻底治疗。现在疝气医院划分到普外科,去了医院就建议手术,所以很多患者没有 更好的认识疝气病情,走入治疗误区。 编辑本段病因病理

水疝汤治疗睾丸鞘膜积液70例

现代医学认为,前列腺出现炎症时,腺管炎性阻塞,随着病程的延长,逐渐出现纤维化,前列腺被膜平滑肌收缩乏力,盆底肌群功能紊乱,从而出现一系列相关症候群。在治疗时就应改善前列腺局部的血液循环,疏通由于炎症破坏所造成的腺管阻塞,以利于前列腺液的排出。虽然致炎物质是由致病微生物造成的,但疏通腺管、引流腺液远比抗菌消炎重要。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2],活血化瘀药具有良好的扩张血管、改善循环、抗缺氧、抗凝、抗纤维化作用,能改善前列腺的微循环,解除炎性病灶梗阻,促进炎性分泌物的排泄和增生灶的转化。 综上所述,应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切中祖国医学关于本病的发病机理,符合现代医学药理研究的结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陈可冀,等.实用血瘀证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450 (收稿日期2004-06-20) 水疝汤治疗睾丸鞘膜积液70例 周和平 成都市中医医院(成都610017) 提要:目的:寻找睾丸鞘膜积液中医药治疗有效途径。方法:对睾丸鞘膜积液70例采用水疝汤治疗。结果:水疝汤治疗总效率92%。结论:提示本方能健脾补肾,疏肝散寒利水;中医药治疗睾丸鞘膜积液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睾丸鞘膜积液中医药治疗水疝汤 睾丸鞘膜积液是生殖系统疾病之一,中医称为/水疝0,是睾丸鞘膜囊内液体积聚过多而形成的囊性病变,为小儿临床常见病,西医主张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因不耐手术之苦而转中医治疗。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水疝汤治疗本病7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病人。70例患者中,3~5岁21例, 6~10岁39例,11~15岁10例。其中最大15岁,最小3岁,病程3天~4月。全部病例均符合5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6中有关水疝诊断标准:(1)多为单侧阴囊肿块,逐渐增大,伴阴囊下坠感;(2)阴囊肿大如卵,表面光滑有波动感,与阴囊皮肤不粘连,睾丸、附睾不易摸到。 2治疗方法 水疝汤组成:党参、黄芪各20g,山茱萸、泽泻、巴戟天、茯苓各10g,青皮、柴胡、小茴、苏梗、吴茱萸各6g,白术、淮山、车前仁各15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3治疗结果 311疗效标准治愈: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无效:症状及体征未见改善。 312治疗结果本组70例中,治愈44例,占6219%;有效21例,占30%;无效5例,占711%。总有效率为9219%。本组用药最少者10剂,最多者30剂。4典型病例 陈@@,男,10岁。1995年3月15日因左侧阴囊逐渐肿大1月就诊。患儿阴囊有下坠感,肿物大小不随体位变化,伴形体瘦小,面色无华,头发稀疏,纳食不佳。查体:左侧阴囊内可触及4cm@3cm大小圆形肿物,质软,光滑,无压痛,囊性感明显,睾丸及附睾均未触及,透光试验阳性。B超示局部有液性暗区。经某医院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中医辨证为水疝,给服水疝汤10剂后,患儿左侧阴囊肿块消失,两侧阴囊已对称,大小软硬正常,透光试验阴性,复查B超正常。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5讨论 睾丸鞘膜积液属中医/水疝0范畴,本病病变在阴囊,为肝经所系。小儿脏腑娇嫩,脾虚健运失司,水湿内生,流注阴囊;小儿肾气未充,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流蓄囊中;小儿肝木未旺,肝之疏泄障碍,气化不利,水湿不化,积聚阴囊;小儿卫外功能未固,易感寒湿之邪,以至寒湿凝滞,聚于阴器而发生/水疝0之症,故立健脾补肾、疏肝散寒、利水之法,用自拟水疝汤治疗。方中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益气,使津液输布正常;巴戟天、山茱萸、淮山补益肾气,使肾能气化,减少鞘膜间的渗出;苏梗、青皮、柴胡疏肝理气;小茴、吴茱萸入肝经,温经散寒;泽泻、茯苓、车前仁利水消肿;甘草调和诸药。因本方具有健脾补肾、疏肝散寒、利水之功,故对治疗/水疝0有效。 (收稿日期2004-06-11) 四川中医2004年第22卷第10期46Jour nal of Sichuan of T radit ional Chinese M edicine Vol122,No110,2004

泰国试管婴儿如何睾丸穿刺取精

泰国试管婴儿如何睾丸穿刺取精? 男性不育检查项目——睾丸或附睾活检 如果你的2或3次精液分析都发现精液内精子太少或者完全没有精子,医生会建议做一个睾丸或附睾活检。睾丸或附睾的活检可以用来确定输精管道是否通畅,精子的成熟是否有问题或精子的发生是否有问题。睾丸或附睾活检技术现已变得非常简单,是一个局部麻醉下的小手术。 睾丸或附睾活检技术可以根据取精部位(睾丸还是附睾)的不同即是吸取还是切割的不同而不同。常用的睾丸或附睾活检技术和取精技术如图所示,它主要是从睾丸吸取一些组织来检查是否有精子存在。 男性不育检查项目——睾丸或附睾活检 睾丸或附睾活检取精详细过程 1)取精时间 如果只是为了诊断,任何时间都可以。如果是为了试管婴儿的目的,由于睾丸或附睾内的精子运动能力较差,取精最好是在取卵的前一天,这样精子在培养后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以便实验室技术员选择精子。如果日程不好安排,至少应在取卵之前进行。 2)取精步骤 睾丸局部清洗,皮肤消毒后做局部麻醉。用一带有18号注射针的20毫升注射器,将针头插入睾丸或附睾,并且边插边吸,直到有液体或组织吸入为止。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发现精子,手术可以结束。如果没有发现精子,需要再做一次,也可以换另一侧的睾丸或附睾。精子在洗涤一次后培养直到使用。显微受精时,一般都有活精子。这种精子也可以冷冻保存,以便以后使用。 睾丸或附睾活检组织的检查结果及诊断 (1)如果活检发现有大量的精子,则表明精子输出管道系统出了问题。如果是简单的阻塞,有可能会在经过进一步的检查后发现阻塞部位,然后通过手术接通。如果是复杂的阻塞,也可用手术的方法去接通,但是接通后是否就能保证精子输出畅通无阻很难预料。有可能要经历一次以上的手术。其实,遇到这种情况后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做试管婴儿。但是,如果要做试管婴儿,在妻子取卵的时候,丈夫还需经受一次睾丸或附睾取精手术。不过,这种手术比较简单,手术后不会影响生活和工作。另外,精子也可以冷冻保存,这样一来. 你就不会经受第二次手术了。 (2)如果活检发现有少量的精子,则表明睾丸的精子生成有问题。如果想要小孩,最简单的,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做试管婴儿。与前面的情况一样,如果要做试管婴儿,在妻子取卵的时候,丈夫还需经受一次睾丸或附睾取精手术。实验室必须通过显微受精的方法让卵子受精。也可以将精子冷冻保存。但是由于精子数目太少,用冷冻精子时,有可能在做试管

左精索鞘膜积液护理查房

左精索鞘膜积液护理查房 主持人:蔡玉丹(主管护师)查房时间:2015-5-7 参加人员:蔡玉丹、高红琴、黄凤、钟婕、韩璐、林燕、潘静晶、程石林、王婷 主管护师:高红琴、蔡玉丹 护士:黄凤、钟婕、潘静晶、林燕、韩璐、王婷、程石林 住院号49544,李登皓,男,5岁,患儿因“发现左侧阴囊包块4年余”于22/4号来我院门诊以“左侧精索鞘膜积液”收入院。入院时,T:36.5度、P:90次/分、R:22次/分,于23/4号在全麻下行“左精索鞘膜积液翻转术”。术后主要用药是头孢替唑,维生素C,止血敏等,现患儿已出院。 一、何为鞘膜积液?(韩璐) 鞘膜积液为阴囊鞘膜腔内液体增多形成阴囊肿大。 二、病因:(韩璐) 先天性鞘膜积液的病因是胎儿出生前,鞘状突管在不同的部位闭合不全所导致。腹腔液经闭合异常的鞘状突管在某一水平积聚,形成各种内型的鞘膜积液。

三、临床表现:(黄凤) 1、阴囊肿大:是指阴囊皮肤及其内容物(鞘膜、睾丸、附睾、 精索)有病变,或者腹腔内容物有病变。 2、鞘膜积水:是指正常睾丸鞘膜囊内有少量液体(2—3ml),共 润滑、保护睾丸用,如液体过多即为鞘膜积液。 3、一侧阴囊内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触之光滑,囊性,透光实验阳性。 四、护理诊断:(钟婕) 1,、焦虑:与担心手术预后有关 2、疼痛:与手术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 五、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林燕) ①、减轻患者及家属的恐惧心理,向其讲解成功案例,增强 治疗信心,取得配合。 ②、积极术前准备,送病人进手术室前,嘱其排空小便,以防 术中误伤膀胱。 2、术后护理:(王婷) ①、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伤口渗血情 况及时更换浸湿的敷料,估计并记录出血量。

男性不育患者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的护理分析

男性不育患者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的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男性不育患者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PETSA)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间入本院治疗的36例PETSA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均是18例。A组给予围术期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 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取精成功率为94.44%,B组为61.11%,两组对比,差异 显著(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B组为44.44%,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PETSA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可提高其取精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男性不育;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9-0180-01 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是无精子症,其是指在射精正常条件下,精液内无精子。其病因是输精管先天性发育缺陷或附睾阻塞等[1]。临床中多采用穿刺取精术明确 诊断及配合后期单精子卵泡浆内注射(ICSI)解决生育问题,其中以PETSA最为 常见。该术式具有操作简单、创伤性小和安全性高等优势,备受临床青睐。为确 保手术效果,临床中都为该术式患者行护理干预。研究中以2017年2月—2019 年2月间入本院治疗的36例PETSA患者为主体,旨在探究PETSA的护理效果,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2月—2019年2月间入本院治疗的36例PETSA患者为研究主体。经伦理委员会直接审查,且得到批准。随机分成A组和B组,均是18例。其中,A组年龄范围是24~45岁,平均(30.25±0.18)岁;无精子原因为:输精管缺如 7例,附睾管或输精管堵塞4例,睾丸发育不全6例,其他1例。B组年龄范围 是23~48岁,平均(31.02±0.11)岁;无精子原因为:输精管缺如8例,附睾管 或输精管堵塞6例,睾丸发育不全3例,其他1例。上述数据对比并无差异(P >0.05),可比较。 1.2 方法 B组给予常规护理,即心理护理、明确注意事项、术前准备和应急处理等。A 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具体为: 1.2.1 PETSA术前护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与心理状态,讲解疾病治疗知识,普及配合要点,提高其配合度。备好注射器(1ml、5ml)、针头、培养液与睾丸 穿刺包等手术物品。若患者的疼痛敏感度高或情绪过度紧张可使用利多卡因(1%)进行局部麻醉处理。穿刺前0.5h肌注30~50mg的哌替啶,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1.2.2 PETSA术中护理医生于穿刺附睾时托起患者阴囊,并在阴囊皮下有效 固定附睾。护理人员将规格为1ml的注射器接好5号针头,并抽吸培养液0.2~0.5ml传递给医生。由医生行附睾头部和体部穿刺处理,并抽吸其中液体,护理 人员立即将吸出液送至实验室镜检。若可见活动性精子则结束操作。若无精子或 无法清晰辨别附睾,则行睾丸穿刺处理。护理人员抽吸2ml的利多卡因(1%)与 培养液传递给医生,医生行局部麻醉处理。护理人员抽吸培养液传递给医生进行 睾丸穿刺,拔出针头后由护理人员使用纱布加压穿刺点。 1.2.3 PETSA术后护理叮嘱患者严格卧床1~2h,并定时观察阴囊变化,使用 冰水冷敷穿刺点,避免皮下血肿等情况。若患者伴有明显疼痛需对其行止痛治疗。

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

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 (2010版) 一、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ICD-10:N43.301)。 行睾丸鞘膜翻转术(ICD-9-CM-3:61.4901)或睾丸鞘膜切除术(ICD-9-CM-3:61.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 2.超声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符合手术适应症。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43.301睾丸鞘膜积液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天。 1.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甲胎蛋白(AFP)测定、性激素测定等。 (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 (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 1.麻醉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 2.手术方式:睾丸鞘膜翻转术或睾丸鞘膜切除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等。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 1.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用药: (1)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 (2)止痛药物。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伤口无异常。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腹股沟斜疝病人_护理查房

腹股沟斜疝病人_护理 查房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腹股沟斜疝病人护理查房 一般情况 患者,男 xxx ,73岁,已婚,汉族,教师,爱人及子女身体健康,入院诊断:左侧腹股沟斜疝。经济情况一般,此次报账形式为:城乡居民。文化程度,高中。患者自患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主诉:患者发现左侧腹股沟包块3年,术后复发2年 患者病史 患者入院后主治医师指出:系老年男性患者,反复起病。因“左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3年,术后复发2年”入院我科,患有帕金森综合症、高血压病2年,口服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2年前因左侧复发疝于中医院行手术治疗。查体:左侧腹股沟处可见梨形包块,约5cm×5cm×5cm,质软,不透光,已降入阴囊。患者平卧,轻松还纳包块可消失,腹股沟外环可容纳1拇指,堵住外环口嘱患者咳嗽增高时,手指有冲击感,包块不突出。我院超声提示:左侧腹股沟疝图像。胸部(正位)结论:慢支炎并肺部感染。既往史:患有帕金森综合症、高血压病2年,口服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2年前因左侧复发疝于中医院行手术治疗。于2013年3月3日14时43分收入我科。 入院查体 T ℃ P 95次/分 R 20次/分 BP 139/80mmhg 腹平坦,下腹可见一长约7cm手术瘢痕,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软,未触及包块,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及,肠鸣音未闻及异常。左侧腹股沟处可见梨形包块,约5cm×5cm×5cm,质软,不透光,已降入阴囊。患者

平卧,轻松还纳包块可消失,腹股沟外环可容纳1拇指,堵住外环口嘱患者咳嗽增高时,手指有冲击感,包块不突出。 初步诊断 1、左侧腹股沟复发斜疝 2、帕金森综合症诊断依据:既往病史诊断明确。 3、高血压病诊断依据:既往病史诊断明确。 鉴别诊断 1、左侧腹股沟直疝。该病常见于老年男性患者,多为左侧腹股沟包块,包块常呈半球形,按压患者腹股沟内环口嘱患者增加腹压时包块又突出。故与本病人表现不符,暂排除,必要时术中明确与腹壁下动脉比邻关系排除。 2、交通性精索鞘膜积液:常见于儿童,阴囊肿块体积可随体位立卧变化时大时小,阴囊肿大时触不清睾丸,透光试验阳性,但患者是老年男性,腹股沟区包块,未降入阴囊,能触及睾丸。透光试验阴性。诊断可排除。 辅助检查 各项检查结果回示:胸部(正位)结论:慢支炎并肺部感染, 03月03日肝功13项+生化+肾功Ⅱ+血脂全套;心肌酶谱五项;:总蛋白:g/L;谷丙转氨酶:13 U/L;谷草转氨酶:16 U/L;前白蛋白: MG/L;胆碱脂酶:3459 U/L;总胆汁酸: umol/L;直接胆红素: umol/L;β2微球蛋白:mg/L;甘油三脂:mmol/L;肌酸激酶:U/L;钾:mmol/L;钠:mmol/L;氯:mmol/L;阴离子隙:5 mmol/L;钙:

鞘膜积液的中医治疗方法

鞘膜积液的中医治疗方法 鞘膜积液是当睾丸鞘膜囊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囊肿者,或鞘膜闭合仅有积液时称为鞘膜积液,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单侧阴囊内肿块逐渐增大,不红不热,无痛感,皮肤光滑,肿块较大者,则有阴囊下坠感,过大时甚至影响行走,并使阴茎陷入皮肤之内,以致排 尿及性交发生困难,本病相当于中医学‘水疝”等范围,多则儿童、青少年患者,发于婴幼 儿者多因先天禀赋薄弱,发于成年人者或因肝经湿热留恋不解、下注阴囊而成,或由脾肾阳虚、气化不利、水湿内停而发;亦有因外伤血淤阻络,水液不行,停积为患。 【治疗方法】 (1)艾灸疗法 取艾条灸三阴交穴,每次20分钟。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 (2)敷贴疗法 母丁香40克,研成极细粉。将患儿肚脐及其周围洗净擦干,在脐眼神阙穴放入药粉2克高出皮肤2毫米,以纱布固定。隔2日换药1次,20日为1个疗程。 (3)加味四苓汤 【组成】猪苓、茯苓、泽泻各10克.肉桂5克,荔枝核15克,橘核、川楝子,吴萸、茴香各5克,草薢15克,海藻1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疏肝理气,温阳利水。 【用途】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属寒滞肝脉,肝郁乘脾,脾失健运,水湿下注阴囊而成者。 【用法】口服,每日l剂。 (3)萹蓄薏苡仁煎 【组成】萹蓄草、生薏苡仁各3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利湿.行水消肿。 【用途】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属脾虚湿热型。症见阴囊肿 胀,甚者囊大如斗,皮色光亮,触之不痛或稍有疼痛,舌质正常、苔微黄腻,脉滑数。实验 室检查:透光试验阳性。 【用法】口服,每日l剂。 (4)加味苓桂术甘汤 【组成】茯苓12克,桂枝、白术各9克,甘草6克,桃仁、红花、昆布、海藻、荔枝核、 川楝子各10克o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温化蠲饮,活血通络。 【用途】适用于睾丸鞘胺积液,属阳虚寒湿内停型.症见阴囊肿大,形寒肢冷,舌苔白滑, 脉弦滑。透光试验阳性。 【用法】口服,每口1剂。 (5)金钮头场 【组成】金钮头、赤小豆、土茯苓25克,荔枝核8克。

活检穿刺枪在睾丸取精和睾丸活检术中的应用

活检穿刺枪常用于各种肾脏、乳腺、肝脏等疾病的病理诊断[1],本院生殖中心将这一技术用于睾丸活检和取精。现结合有关文献讨论活检穿刺枪在睾丸活检和取精术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3月至2011年11月,本院生殖中心诊断为梗阻性无精子症需行睾丸活检或经皮睾丸穿刺取精术(TESA)的男性患者14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A组(睾丸切开法)和B组(经皮睾丸穿刺法)。A组70例,年龄24~45岁,平均31.5岁;B组70例,年龄22~49岁,平均32岁。两组患者经精浆生化、性激素6项、B超、染色体在术前检查确诊为梗阻性无精子症。用于睾丸活检和取精的穿刺枪为一次性活检枪,活检枪的弹出距离为22mm,规格为16G×10cm,带有19mm切割槽。 1.2方法分为A、B两组进行比较,各取样本70例。两组患者手术均由同一名医生负责完成。(1)A组:开放性睾丸活检术或取精子术常规消毒外生殖器及会阴皮肤,用1%盐酸利多卡因浸润精索组织麻醉加阴囊局部麻醉,术者左手固定睾丸做1cm阴囊横行切口,切至睾丸白膜表面,用2~3ml盐酸利多卡因滴于睾丸白膜表面。用尖刀挑开白膜4~5mm,挤出生精小管组织,用眼科剪切除少许睾丸组织留作检查标本。先将一标本即刻送生殖中心实验室立即进行湿片检查方法对精子进行快速鉴定,在玻片上滴1滴生理盐水,用针头撕开曲细精管组织,于显微镜下观察有无精子并作记录。另一标本送病理科检查。用5-0聚丙烯线逐一缝合睾丸鞘膜、白膜及睾丸皮肤。如为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即将睾丸组织放入精子营养液的器皿中供实验室分离精子做ICSI。(2)B组:活检枪穿刺活检术或取精子1%盐酸利多卡因封闭精索麻醉阴囊皮肤[2]。术者用左手固定睾丸,选择一无血管区,用5ml注射器在睾丸表面和阴囊皮肤内注入0.5ml1%利多卡因麻醉后,术者用左手固定睾丸。经阴囊底部皮肤穿刺处用尖刀挑开或用大针头刺穿。术者右手持巴德活检枪经刺穿的阴囊皮肤通道对准睾丸,穿刺针头从下极向上极进针。在同一个白膜孔上向两个不同方向穿刺获取曲细精管组织。将睾丸组织放入精子营养液的器皿中供实验室分离精子做ICSI或病理科检查。 2结果 根据资料统计,两种方法均能获取标本行病理科检查,TESA 的患者均能获得精子行ICSI。A组有1例患者发生睾丸血肿,经治疗后好转。B组手术侧睾丸有短暂刺痛,经休息5~10min后症状缓解,无因疼痛而发生休克的患者,无患者发生血肿和术口感染。A组伤口需缝合1~2针,回院换药2~3次,7d后拆线。B组术后伤口贴上无菌敷贴,24h后自行拆除即可,无需到医院换药,而且活检穿刺枪运用起来操作迅速准确,简便灵活,微创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节约10min)。 3讨论 诊断性睾丸活检术获得睾丸组织作病理及获取精子作辅助 活检穿刺枪在睾丸取精和睾丸活检术中的应用 陈玉珍,陈向红,阙文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中心,广东广州510120) 【摘要】目的探讨活检穿刺枪在睾丸活检和取精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无精子症需行睾丸活检或经皮睾丸穿刺取精术(TESA)的男性患者140例,分A、B两组,A组(35例行活检,35例TESA)应用睾丸切开法,B 组(35例行活检,35例TESA)应用活检穿刺枪穿刺。比较两组取精和活检情况。结果两种方法均成功获得组织行睾丸活检,TESA患者均获得精子行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结论运用活检穿刺枪行睾丸活检和取精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而且活检穿刺枪使用起来更方便、快捷、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更易接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活组织检查,针吸;睾丸;取精术;活检穿刺枪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09-1344-02中图法分类号:R711.22文献标识码: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