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5诺如病毒感染疫情及预防控制 (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Ⅲ.预防控制——常态
结合中国CDC下发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 控制技术指南(2015版)
加强组织领导,提供保障条件 – 成立传染病防控组织机构
– 其成员应包括校长(园长)、保健老师、班主任老师等 – 明确人员分工、工作流程 – 制定本单位制度、预案
结合实际情况
有操作性
– 给予人力、物力支持、防控水平提高(培训、咨询)
疫情研判
--近期诺如病毒仍将在我市呈现活跃状态
--在人群集中的托幼机构、学校易出现聚集性发病 --尤其是学校人群规模大、活动范围大,晨检、消毒工作较托幼机 构薄弱,疫情扩散风险大,易发展为暴发疫情
寒冷季节呈现高发 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 易感人群普遍存在 传染源控制难度大 带毒时间长 隐性感染 学校呕吐、腹泻聚集性症状监测存在及时性问题
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卫办疾控发〔2006〕65号)
做好日常清洁和预防性消毒
– 环境卫生及粪便无害化处理 – 活动室、教室和宿舍等要保持良好通风 – 食饮具消毒和食品卫生 – 接触的物品保持清洁 – 教师手部清洁、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 严格按照消毒制度实施清洁消毒
诺如病毒感染疫情及预防控制
武侯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6年12月5日
1 诺如病毒认识 2 疫情形势 3 预防控制
4 下一步工作建议
Ⅰ.诺如病毒认识
是全球急性胃肠炎的散发病例和暴发疫情的主要致病原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常称为“冬季呕吐病”
– 78.9% 的病例和71.0%的暴发出现在凉爽的季节(10月-次年3月)
报告管理,影响了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诺如病毒感染病例及其暴发的报告。
处置疫情——聚集性疫情和暴发判定标准
聚集性疫情
– 3天内,同一学校、托幼机构、医疗机构、养老院、工厂、建筑工地、
游轮、社区/村庄等集体单位或场所,发生5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 联的诺如病毒感染病例,其中至少2例是实验室诊断病例。
暴发疫情 – 7天内,同一学校、托幼机构、医疗机构、养老院、工厂、建筑工地、 游轮、社区/村庄等集体单位或场所,发生2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 联的诺如病毒感染病例,其中至少2例是实验室诊断病例。
感染后潜伏期短
– 潜伏期相对较短,通常12-48小时
最长72h
主要表现为腹泻和/或呕吐
国际上通常称为急性胃肠炎
– 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 – 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 成人中腹泻更常见,而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出现呕吐
病程通常较短
自限性疾病
预后良好
– 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2-3天 –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 – 患者应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预防脱水 – 如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
凡实验室确诊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事件:
• 应严格根据病例定义统计病例数,包括以呕吐症状为主的病例。
• 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报告标准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通过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的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 ——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养老院、自然村、社区、工厂、建筑工地
– 配备校医或保健教师、培训合格、现场演练掌握消毒等技能
– 配置必要的卫生设施
– 洗手设施、通风、消毒药具、床铺、开水供应等
• 建立并运转联防联控机制
“医校共建”
– 与区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 纳入《成都市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 指导托幼机构/学校防控、疫情处理
临床诊断病例
– 在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聚集性或暴发疫情中,满足疑似病例定义
– 且与实验室诊断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 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中,粪便、肛拭子或呕吐物标本经诺如病
毒核酸检测阳性,或ELISA抗原检测阳性者 恶心为上腹部不适合紧迫欲吐的感觉 呕吐是通过胃的强烈收缩迫
使胃或小肠的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 增加呕吐病例报告:一直将其列入丙类传染病中“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抵达现场后
在医院
– 核实发病情况:了解病例主要临床特征、诊治情况,查阅病历记录
和临床检验报告等,摘录和复制相关资料
– 病例和关键人物访谈:首选首发病例、指示病例、重症病例、住院
病例、发病的食品从业人员、护理人员和教职工等
– 采集病例标本
– 到达现场后应尽快采集病例标本
开展病例搜索、个案调查
– 对发生在学校、托幼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的疫情,可通过收集晨检、
严重脱水时应及时住院输液治疗
– 少数病例仍会发展成重症,甚至死亡
– 重症或死亡病例通常发生于高龄老人和低龄儿童
传播途径多样
– 人传人传播
包括人传人、经食物、经水传播
聚集性
聚集性
– 可通过粪口途径(包括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
– 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而传播
–
食源性传播
– 通过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进行传播 – 污染环节可出现在感染诺如病毒的餐饮从业人员在备餐和供餐中污
– 托幼机构报告疫情、落实日常防控、疫情处置措施
– 明确职责分工及工作流程
沟通渠道
严格执行传染病管理制度,加大督查力度 – 执行各项卫生防病工作制度
–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消毒制度
– 新生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
– 学校卫生设施检查验收制度 – 食品安全和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等
染食物 – 也可出现食物在生产、运输和分发过程中被含有诺如病毒的人类排 泄物或其它物质(如水等)所污染 – 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和生食的蔬果类是引起暴发的常见食品
–
经水传播
– 由桶装水、市政供水、井水等其他饮用水源被污染所致
一起暴发中可能存在多种传播途径。例如,食物暴露引起的点源暴发常会导 致在一个机构或社区内出现续发的人与人之间传播。
“开窗通风” 督促
控制措施—手卫生
手消毒、洗手 •定义: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去除手部皮肤污垢 和 暂居菌的过程。 应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的6 步洗 手法正确洗手,整个过程至少洗20秒 。 •设施: 流动水;(非)接触式水龙头开关;清洁剂-肥皂或 洗手液(若为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应配备 干手纸巾或烘手机。
等集体单位中发生20例及以上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疑似病例
处置疫情——现场调查
疫情发现、报告 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及时到现场开展调查
– 根据疫情流行病学、病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等核实疫情
疫情发生机构基本情况调查
– 人员分布情况,疫情波及人数
调查内容包括
– 疫情发生机构名称、类型(小学、中学等)、详细地址 – 疫情发生机构内部平面图,重点关注如教学楼、宿舍、食堂、卫生
及时发现、有效处置、预防暴发
预防暴发疫情发生
– 高度警惕,做好监测报告 – 出现聚集性腹泻、呕吐病例 – 切断途径,预防传播 – 注重手卫生、日常清洁卫生
及时报告 “早发现、早处置”
– 预防性消毒:接触的物品、重点环境等
– 食品卫生、加工、分餐环节管理:餐具、用具消毒、从业人员监测管理 – 饮水卫生管理:饮水机、水桶等清洁消毒、不喝冷水 – 注重健康教育效果,督促养成良好习惯 – “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 – 提供洗手条件、配备洗手液
做好消毒记录
开展健康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 针对儿童、学生、家长、老师 – 多种形式 – 养成“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习惯 – 配备洗手液、督促洗手(教室、寝室)
开窗通风
“饭前便后洗手”
– “管好手”“堵住嘴”
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管理
– 注意食品卫生、加工及分餐环节污染 – 餐具、食品用具的消毒
控制措施
健康教育 – 传递防病知识、促进良好习惯养成 – 洗手习惯、饮食和饮水习惯等
控制措施—手卫生
Ⅲ.下一步工作建议
有效运转联防联控机制
– 卫生、教育部门加强沟通、理顺工作流程、沟通渠道 – 强化部门联合督导
开学时、疫情时
– 督促学校卫生设施、防病措施落实到位
有效开展技术指导
– 每年培训:校长(园长)、保健老师 – 每学期常规技术指导 – 注重保健老师是否掌握卫生防病知识、技能
– 督促规范执行
– 做好联合督导检查
– 开学之际、疫情高发期 – 教育、卫生(疾控中心、监督执法大队) – 疫情处置期间
加强监测报告,强化早期处置 – 每日开展晨午检、因病缺课原因追踪与登记
– 每日统计出勤、缺勤人数、缺勤原因 – 当天追查缺勤学生的健康状况及病因追踪,收集就诊病历
– 及时报告
发现聚集性呕吐、腹泻症状报告区教育局体卫艺科、区疾控中心
传染病病人、聚集性症状
– 病人居家隔离治疗
– 复课检诊
随访管理、安抚、补课安排
诺如“症状消失后三天”
严把复课关
早发现、早处置、控制疫情规模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
•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
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
月,即使先前感染过诺如病毒,同一个体仍可重复感染同一毒株或不同
毒株的诺如病毒
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 – 病毒感染剂量为18-2800个病毒粒子 – 主要通过病人的粪便排出,也可通过呕吐物排出 – 病人在潜伏期可排病毒,排毒高峰在发病后2-5天、持续约2-3周 56天 – 患病期和康复后三天内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隔离期限)
病毒变异速度快
– 每隔2-3年即可出现引起全球流行的新变异株
环境抵抗力强 – 在0℃-60℃的温度范围内可存活 – 能耐受pH2.7的环境室温下3小时、20%乙醚4℃18小时
– 普通饮用水中3.75-6.25mg/L的氯离子浓度(游离氯0.5-1.0mg/L)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免疫保护时间短
全人群普遍易感
– 一项志愿者人体试验研究表明,诺如病毒的免疫保护力可持续6-24个
间的地理位置和供水线路分布等
– 供餐和饮用水信息:集体餐饮供应模式(食堂、外卖、周围商业餐
馆等)、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供应来源和消毒情况
– 其他相关信息:近期天气异常(如长期暴雨)或灾害(如内涝)情
况,其它可能影响疫情的特殊情况(如群体性活动、水电故障)等
处置疫情——现场调查(流行病学调查)
核实诊断
诺如病毒流行季节的隐性感染比例明显高于非流行季节
– 有两项专门针对食品从业人员的调查,其隐性感染比例为1.0-3.7%
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
– 病毒变异快 – 环境抵抗力强
– 感染剂量低
– 感染后潜伏期短 – 排毒时间长 – 免疫保护时间短
– 传播途径多样
– 全人群普遍易感
常在学校、托幼机构引起暴发疫情
– 严把复课关
症状重者送医院进行治疗
校医把关
– 班主任随访管理、关心、学校做好家长安抚、补课安排
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 校内环境物品彻底消毒
及时发现病人
– 由学校/托幼机构组织消毒队伍及时进行消毒
–
在当地疾控中心培训指导下
– 以诺如病毒可能污染的范围为依据确定消毒范围和对象
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加强饮食服务从业人员疫情监测和管理
– 落实每日晨检制度 – 有腹泻、发热、呕吐等患病的从业人员要及时治疗
– 检查确定是否排毒
避免接触食品
使用洗手间后洗手和加工食物之前洗手对预防病毒扩散很重要
处置疫情——病例定义
疑似病例
即急性胃肠炎病例
诺如病毒感染
搜索 核实 注意症状定义
– 定义为24小时内出现排便≥3次且有性状改变(呈稀水样便) – 和/或24小时内出现呕吐≥2次者
因病缺课病因追踪记录等,搜索可能发病的人员
– 组织病例搜索队伍:校医(保健老师)、班主任 – 培训、详细讲解询问内容、尤其是腹泻、呕吐症状定义 – 使用病例一览表
覆盖每个班
– 校医尽快完成收集汇总 – 疾控中心对有腹泻、呕吐症状的病例进行个案调查
处置疫情——控制措施
对病例进行居家隔离治疗
– 隔离至症状消失后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