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见韩偓点绛唇李清照阅读答案鉴赏赏析
李清照《点绛唇》-宋词赏析
李清照《点绛唇》-宋词赏析李清照《点绛唇》-宋词赏析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靖康之乱前,词人李清照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
她这时期的词,主要是抒写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对自由的渴望。
风格基本上是明快的。
《点绛唇》(“蹴罢秋千”)很可能就是这一时期中的早期作品。
这首词的上片用“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给读者描绘出一个身躯娇小、额间角挂着汗珠、轻衣透出香汗刚下秋千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娇美形象。
紧接着,词人转过笔锋,使静谧的词境风吹浪起,写少女忽然发现有人来了,她自然而然地、匆匆忙忙地连鞋子也顾不上穿,光着袜子,害羞地朝屋里就跑,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了。
这把封建社会深闺少女的另一种心理和行动,也就是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遵守所谓“礼”的心理和行动,逼真地写出来了。
但是,她害羞地跑到门边,却没有照常理立刻躲进屋里去,而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这两个短句和李煜《一珠》中的“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一样,成功地写出了少女的情态。
同时,李清照这两个短句还生动地表露了少女的内心世界。
她嗅青梅,不是真的嗅,而是用以表现其若无其事来遮掩她的紧张。
这和欧阳炯《贺明朝》中的:“石榴裙带,故将纤纤玉指,偷双凤金线。
”晃冲之《传言玉女· 上元》中的“娇波溜人,手玉梅低说”,都有类似之处。
这和今天现实生活中,年轻的姑娘以摆弄、手绢等,来掩饰她的害羞、紧张也是类似的。
至于“回首”,那也和欧阳炯《南乡子》中“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的“回顾”,李《南乡子》中“玉纤遥指花深处,争回顾,孔雀双双迎日舞” 的“回顾”一样,虽然它们所表现的内容、表达的感情,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都是以简单的回头看的动作,表现比较复杂的.内心活动的。
李清照这两个短句中的“回首”是少女对来人打搅了她自由玩乐的不愉快,她要看看打搅她的来人是谁,她要看看把他弄得那么狼狈的是谁,是什么样的人。
《点绛唇》阅读题及答案
《点绛唇》阅读题及答案《点绛唇》阅读题及答案「篇一」《三月晦日偶题》秦观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元好问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
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1.《点绛唇》一词起句“醉里春归”与结句“梦里寻春去”颇有艺术韵味,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5分)2. 词富情趣,宋诗多理趣。
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6分)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答案:1.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与伤感,奠定了全词的基调(2分)。
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浓,表明作者不忍春逝,着意到梦中寻觅春天的踪迹,表明诗人的惜春之情(2分)。
首尾回环照应(1分),突出惜春之情。
2.秦诗之理趣:作者阐发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是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但也无需遗憾,因为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
(2分)秦诗直接讲明道理。
(1分)元词之情趣:作者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等意象渲染了春逝的氛围,用“留春”“问春”“寻春”等传达出他对春逝的惆怅。
(答出手法情景交融或渲染2分,答出惜春之情,1分。
因8题已考查情感,所以“惜春”之情给1分。
)解析:答此题首先要区分开“理趣”和“情趣”这两个概念。
“理趣”指用生动具体的形象传达一个普遍而又深刻的道理。
诗人借助诗中的形象,把所感所悟传达出来,既富有情趣,又深刻隽永,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
“情趣”指用生动具体的形象表达出诗人的感情和趣味,即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
考生作答时要抓住词中重点字、词语来分析。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赏析秦观的《三月晦日偶题》,富有哲理,蕴含“理趣”。
“三月晦日”,即暮春三月的最后一天,过了这天,意味着时令进入夏季。
《点绛唇》原文及赏析
《点绛唇》原文及赏析《点绛唇》原文及赏析点绛唇————宋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戋刬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该词是李清照早年作品,写尽少女纯情,李清照的婉约风格也正是如此上片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
词人不写荡秋千时的欢乐,而是剪取了“蹴罢秋千”以后一刹那间的镜头。
此刻全部动作虽已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荡秋千时的情景,罗衣轻飏,象燕子一样地空中飞来飞去,妙静中见动。
“起来慵整纤纤手”,“慵整”二字用得非常恰切,从秋千上下来后,两手有些麻,却又懒得稍微活动一下,写出少女的娇憨。
“纤纤手”语出《古诗十九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借以形容双手的`细嫩柔美,同时也点出人物的年纪和身份。
“薄汗轻衣透”,她身穿“轻衣”,也就是罗裳初试,由干荡秋千时用力,出了一身薄汗,额上还渗有晶莹的汗珠。
这份娇弱美丽的神态恰如娇嫩柔弱的花枝上缀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露浓花瘦”一语既表明时间是春天的早晨,地点是花园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
整个上片以静写动,以花喻人,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少女荡完秋千后的神态。
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
她荡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动弹,突然花园里闯进来一个陌生人。
“见客入来”,她感到惊诧,来不及整理衣装,急忙回避。
“袜刬”,指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
“金钗溜”,是说头发松散,金钗下滑坠地,写匆忙惶遽时的表情。
词中虽未正面描写这位突然来到的客人是谁,但从词人的反应中可以印证,他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
“和羞走”三字,把她此时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作了精确的描绘。
“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
然而更妙的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二句。
它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
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
下片以动作写心理,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划出来。
李清照《点绛唇 蹴罢秋千》阅读答案及赏析
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阅读答案及赏析【阅读理解题目】: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5分)A.“纤纤手”语出《古诗十九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借以形容双手的细嫩柔美,同时也点出人物的年纪和身份。
B.开篇两句,着力刻画动作神态,完全不写相貌,但一个少女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
这和此前此后诗人词人凡是写到女子必重颜值大不相同。
C.“露浓花瘦”写的是带着露珠含苞待放的花,象征花一样的年龄,水一样娇嫩的青春少女形象。
D.“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写少女突然看见外人闯进来赶紧回避,鞋子来不及穿,发髻上的金钗下滑坠地也顾不上拣的匆忙狼狈,表现了少女又气又羞的心情。
E.词人善于抒写爱情,这首词也不例外,全词虽有叙事,但重在借景抒情,借“露”“花”“青梅”抒发少女敏感而细腻的怀春情感。
(2)杜牧“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被公认是唐人写少女的佳句,请结合本词对少女形象的塑造做一个对比分析。
(6分)【参考答案】:(1)DE(D项“又气”表述不当;E项这首词通篇叙事。
对一项给3分)(2)①杜诗只写出了少女的婀娜身姿,整个形象显得模糊不清、不鲜明,而好处是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3分);②李词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个立体丰满的宋代少女形象:既勾勒出一少女荡完秋千后的娇美神态,又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情窦初开的微妙心理(3分)。
简析此词描述少女的天真情态,上片写主人公下了秋千以后的情景,下片写主人公在来客忽至的羞赧情状,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
《点绛唇》阅读答案及赏析
《点绛唇》阅读答案及赏析
《点绛唇》阅读答案及赏析
陆游①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
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②。
江湖上,遮回疏放③,作个闲人样。
1.“处处闻渔唱”中的“闻”字在词中的意思是
2.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2分)
3.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2分)
1.听、听见、听到(1分)
【解析】试题分析:阅读全诗,了解内容,根据语境理解句子所描写的景象。
根据“渔唱”一词即可理解“闻”为“见”的意思,诗可是即指隔着山岭也能听到“渔唱”,用“处处”“渔唱”之多。
【考点定位】
2.围绕“采药归来(采药);找寻酒店(沽酒、买酒、喝酒、醉酒 );醉弄扁舟(荡舟、弄舟、划船)”答出两点即可。
(共2分,每点1分)
【解析】试题分析:阅读诗歌,从中找到有关人物活动的内容,如“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醉弄扁舟”用自己的语言之些内容即可。
3.围绕“个人生活”和“爱国”两方面情感答复即可。
(共2分,每点1分)例如:这首词流露出作者村居生活的闲适(洒脱、豪迈、寂寞等)之感,无力报国的愤懑 (怀才不遇的抑郁、无奈等)之情。
【推荐下载】点绛唇诗词阅读答案-推荐word版 (1页)
【推荐下载】点绛唇诗词阅读答案-推荐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点绛唇诗词阅读答案
点绛唇
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
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
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注】此词为秦观于谪徙途中所作。
(1)词的上片第一、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3分)
(2)作者在词的下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
参考答案:
10.(1)参考答案:词人醉意朦胧,轻漾小舟,随着水流来到花林深处,兴奋不
已(2分)。
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喜爱和向住之情。
(1分)。
(得分标准:心情2分,结合诗文分析1分)
(2)参考答案:“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勾勒出一幅壮阔而又迷濛的黄昏景象(1分),表达诗人被贬之后天涯飘泊、凄冷之情(1分)。
“山无数,乱红如雨”,描绘了一幅萧飒的暮春画面(1分),写出了诗人前途迷茫、无法实现理想的无奈
愁苦之情(1分)。
(先分析两景,后分析两情也可。
)
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古诗偶见·秋千打困解罗裙翻译赏析
古诗偶见·秋千打困解罗裙翻译赏析《偶见·秋千打困解罗裙》作者为唐朝诗人韩偓。
其古诗全文如下: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
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鉴赏】李清照《点绛唇》云:“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对照韩偓这首绝句,可见,李词化用了韩诗。
联系二人的其他作品,也可看出,李清照对韩偓非常欣赏,她受韩的艺术影响多方而深刻。
一个打秋千的姑娘,在尽情玩乐之后,感到好不困倦慵懒,便放情地解下罗裙,只剩下一点短衣。
同时她又有些口喝,便向侍者招呼索取饮料。
“醍醐(tíhú),古时称从牛乳中逐次提炼出的精粹部分,也以代指美酒,“尊”是古代酒器,中部较粗,口径较大。
“一尊”犹言一杯。
诗的前半通过两个简单的细节,刻画出少女一种天然淡泊的美。
诗的后半忽作转折。
正在姑娘悠闲品饮的时候,突然见有客人来家,姑娘自知有失雅观,不好意思,便起身躲避。
“走”即跑,当然这里只是小跑,不是百米竞赛。
“和笑”二字传神,既可以看出姑娘的羞怯,又可以见出她的活泼。
有趣的是,姑娘并未一走了事,末句别出心裁,又是一转。
当她走到中门时,却突然停下,尔后回身,若无其事地站在那里,手里搓弄着一颗顺势采摘的梅子,似乎本来就在那里玩耍似的,一副聪慧调皮的样子,十分可爱。
“手搓梅子”是一种儿戏动作,李白《长干行》诗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之句。
“映”,意同遮蔽。
“中门”,指门的中央。
古代门中设木为限,“横界于门下者为阈,直竖于门中者为梱”(《说文通训定声》)门的二梱中间称中门。
《周礼·曲礼上》说:“立不中门。
”但这姑娘偏就无邪显眼地站在中门,可知她心中礼法观念淡薄,而这恰是诗人所津津乐道的事情。
旧时讲究“女德”、“闺范”,妇女要受种种束缚、禁锢,诗与文学中出现的女性形象也多是贞女烈妇,往往起着宣传社会道德、箝制妇女的作用。
《点绛唇》李清照宋词赏析
《点绛唇》李清照宋词赏析【作品介绍】《点绛唇;蹴罢秋千》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此词描述少女的天真情态,上片写主人公下了秋千以后的情景,下片写主人公在来客忽至的羞赧情状,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
全词语言通俗,风格明快,节奏轻松,是李清照早年的代表作。
【原文】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释】⑴点绛唇:词牌名。
⑵蹴:踏。
此处指打秋千。
⑶慵:懒,倦怠的样子。
⑷袜刬:这里指跑掉鞋子以袜着地。
金钗溜:意谓快跑时首饰从头上掉下来。
⑸倚门回首:这里只是靠着门回头看的意思,不必有何出典,更与“倚门卖笑”无关。
假如一定要追问其出处的话,“倚门”是语出《史记;货殖列传》的“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司马迁是以此说明“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道理。
而“倚门卖笑”是后人的演绎,以之形容妓女生涯是晚至元代和清代的事:‘“你看人似桃李春风墙外枝,卖俏倚门儿”(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一折)、“婉娈倚门之笑,绸缪鼓瑟之娱,谅非得已”(汪中《经旧苑吊马守真文》)。
【白话译文】荡罢秋千起身,懒得揉搓细嫩的手。
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
突然进来一位客人,她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
她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又闻了一阵青梅的花香。
【创作背景】此词为李清照的早年之作。
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公元1100年(宋哲宗元符三年),李清照结识张耒、晁补之及同龄诸女友,《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点绛唇;蹴罢秋千》等词当作于是年前后。
【赏析】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词作的名篇之一。
下面是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徐培均先生对此词的赏析要点。
此词写少女初次萌动的爱情,真实而生动。
上片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妙在静中见动。
词人不写荡秋千时的欢乐,而是剪取了“蹴罢秋千”以后一刹那间的镜头。
点绛唇 诗词阅读答案
点绛唇诗词阅读答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点绛唇诗词阅读答案点绛唇诗词阅读答案点绛唇[宋]汪藻[注]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李清照《点绛唇》-宋词赏析
李清照《点绛唇》-宋词赏析李清照《点绛唇》-宋词赏析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靖康之乱前,词人李清照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
她这时期的词,主要是抒写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对自由的渴望。
风格基本上是明快的。
《点绛唇》(“蹴罢秋千”)很可能就是这一时期中的早期作品。
这首词的上片用“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给读者描绘出一个身躯娇小、额间角挂着汗珠、轻衣透出香汗刚下秋千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娇美形象。
紧接着,词人转过笔锋,使静谧的词境风吹浪起,写少女忽然发现有人来了,她自然而然地、匆匆忙忙地连鞋子也顾不上穿,光着袜子,害羞地朝屋里就跑,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了。
这把封建社会深闺少女的另一种心理和行动,也就是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遵守所谓“礼”的心理和行动,逼真地写出来了。
但是,她害羞地跑到门边,却没有照常理立刻躲进屋里去,而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这两个短句和李煜《一珠》中的“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一样,成功地写出了少女的情态。
同时,李清照这两个短句还生动地表露了少女的内心世界。
她嗅青梅,不是真的嗅,而是用以表现其若无其事来遮掩她的紧张。
这和欧阳炯《贺明朝》中的:“石榴裙带,故将纤纤玉指,偷双凤金线。
”晃冲之《传言玉女· 上元》中的“娇波溜人,手玉梅低说”,都有类似之处。
这和今天现实生活中,年轻的姑娘以摆弄、手绢等,来掩饰她的害羞、紧张也是类似的。
至于“回首”,那也和欧阳炯《南乡子》中“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的“回顾”,李《南乡子》中“玉纤遥指花深处,争回顾,孔雀双双迎日舞” 的“回顾”一样,虽然它们所表现的内容、表达的感情,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都是以简单的回头看的动作,表现比较复杂的.内心活动的。
李清照这两个短句中的“回首”是少女对来人打搅了她自由玩乐的不愉快,她要看看打搅她的来人是谁,她要看看把他弄得那么狼狈的是谁,是什么样的人。
《点绛唇》阅读题及答案
《点绛唇》阅读题及答案《点绛唇》阅读题及答案点绛唇林逋金谷①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②去。
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①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的一座奢华别墅。
因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回长安时,石崇曾在此为其饯行,而成了指送别、饯行的代称。
②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代指出门远游之人。
2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这首词为“咏春草绝调”,词中借咏春草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
(3分)22.这首词用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
(4分)参考答案:21.借咏春草抒发离愁别绪。
(1分)上片写荒园、暮春、残花、细雨,无一字写草,却令人自然联想到草:园既无主,草必与花争春;花随雨去,草便更盛。
如此荒芜之状渲染了浓郁的离别氛围。
下片“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一句描绘了草接天涯,蔓连阡陌的情景,表现了绵绵不尽的离愁。
(答出任意一点,言之成理即可给2分。
)22.前两句用典,写人去园空、草木无情、年年逢春而生的情景。
“乱生”二字,显出荒芜之状。
“谁为主”的叹问(设问),点明园的荒凉无主,蕴含着词人对人世沧桑的慨叹。
三、四句渲染衬托,描写无主荒园在细雨中的情景:春色凋零,花朵纷坠,枝头稀疏的余花,也随濛濛细雨飘逝“满地”,境界开阔而情调婉伤。
虽写雨中落花,却含草盛人稀、无可奈何的惆怅,为写离别奠定感情基调。
以下几句写离情。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此句情景交融,长亭,亦称十里长亭,古人送行饯别之地;此暗指别意绵绵,难舍难分,直到日暮。
词人抓住特定时刻,刻画出这幅黯然销魂的长亭送别的画面。
结尾处词人以景结情,渲染了无限惆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给人留下无穷的想像。
(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并能结合具体诗句作赏析,即可得分。
手法2分,分析2分。
)。
点绛唇阅读赏析及参考答案
点绛唇阅读赏析及参考答案点绛唇阅读赏析及参考答案点绛唇①汪藻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起来搔首。
梅景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如酒。
[注释]①点绛唇:杨慎《词品》:《点绛唇》取梁江淹诗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以为名。
汪藻(1079-1154):宋饶州德兴人,字彦章。
徽宗崇宁年间进士,累官著作佐郎、翰林、知州等,后被贬职。
著有《浮溪集》等。
写此词时,他正被迫迁调,官场失意。
1结合词句,赏析词中加点的瘦字。
(5分)2本来好个霜天正是喝酒尽兴的时候,词人为什么说闲却传杯手?(6分)3词的上片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的?(5分)4词人为什么闲却传杯手?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案:1、瘦字用拟人手法,把梅人格化(2分),既刻画出梅疏影横斜的姿态(1分),又写出它(也是词人自己)不谀不阿的坚贞和耿直的傲骨(2分)。
2、在构思上此句设置悬念,引出设问;②在感情上此句突出了词人感到仕途艰险,渴望退隐回家,远离官场倾轧的比酒还浓的归兴。
(每点3分,共6分)3 诗人由外及内、由远及近、由动到静,描绘了一幅新月悬空,山衔北斗、夜寒江近、梅影横窗人不寐的景象。
(景象3分、顺序2分)4 词人闲却传杯手是因为归兴浓于酒。
全诗表达了诗人面对飞短流长的仕途心生厌倦,渴望退隐归家,乐守田园的思想感情。
(原因2分、思想感情3分)【译文】一轮圆月明媚新秀,秋夜寒、江流静、远山衔着北斗。
夜不成寐起来徘徊搔首。
窗间横斜着梅花疏影,那么清瘦。
好一个凉秋月夜的.霜天!却无心饮酒,闲置了传杯把盏手。
君知否?听到归巢的乌鸦纷乱的啼叫后,使我归家意兴浓郁似酒。
【赏析】《点绛唇新月娟娟》是北宋著名词人汪藻一首词。
这是一首吟咏归隐的词。
上阕写冬末初春景:寒江夜月,梅横影瘦。
心境的落寞与凄清在这些景物描写中得到表现。
下阕前两句写霜寒无酒可饮,处境十分困窘,听到乱鸦聒噪,更增退隐之思。
归兴浓于酒,形象具体表现有力。
宋词赏析李清照点绛唇寂寞深闺
点绛唇·寂寞深闺李清照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这是一首闺怨词。
上片抒写伤春之情,下片抒写伤别之情。
伤春、伤别,融为柔肠寸断的千缕浓愁。
刻画出一个爱情执着专一、情感真挚细腻的深闺思妇的形象。
开篇处词人即将一腔愁情尽行倾出,将“一寸”柔肠与“千缕”愁思相提并论,这种不成比例的并列使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仿佛看到了驱不散、扯不断的沉重愁情压在那深闺中孤独寂寞的弱女子心头,使她愁肠欲断,再也承受不住的凄绝景象。
“惜春”以下两句,虽不复直言其愁,却在“惜春春去”的矛盾中展现女子的心理活动:淅淅沥沥的雨声催逼着落红,也催逼着春天归去的脚步。
唯一能给深闺女子一点慰藉的春花也凋落了,那催花的雨滴只能在女子心中留下几响空洞的回音。
人的青春不也就是这样悄悄逝去的吗?惜春、惜花,也正是惜青春、惜年华的表现,因此,在“惜春春去”的尖锐矛盾中,不是正酝酿着更为沉郁凄怆的深愁吗?从上片看,给深闺女子带来无限愁怨的“雨”,它催落了嫣红的春花,催走了春天,也催促着流年和女子的青春。
下片中,词人循着这一线索,继续探寻“柔肠一寸愁千缕”的根源,笔力集中在女子凭阑远望而搅起的心理活动上。
“倚遍阑干”一句,在“倚”这个动词后面缀以“遍”字,把深闺女子百事俱厌的忧烦苦恼尽行点染了出来,下句中又以“只是”与“倚遍”相呼应,托出了这种万念俱灭的“无情绪”是无论如何排解不掉的。
这里不再提花,不再提雨,却突兀地提出“人何处”的问题。
突兀,则醒目;醒目,则醒人──原来女子凭阑远眺,不只是因百无聊赖而无意识为之,这里还有更重要的、有意识而为之的目的,那就是望眼欲穿地等待着外出的良人归来。
望归的行动与内心无法抑制的“人何处”的遥问一笔点破了使女子“柔肠一寸愁千缕”、“只是无情绪”的深层的、根本的原因是苦苦地思念远行未归的良人。
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有问无答的布局,却转笔追随着女子的视线去描绘那望不到尽头的萋萋芳草,正顺着良人归来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
《点绛唇》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
《点绛唇》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
点绛唇
周邦彦
台上披襟,快风一瞬收残雨。
柳丝轻举,蛛网黏飞絮。
极目平芜,应是春归处。
愁凝伫,楚歌声苦,村落黄昏鼓。
8.上片“柳丝轻举,蛛网黏飞絮”一句绝佳,请简要赏析。
(5分)
9.请简析,全词塑造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6分)
参考答案
8.两句集中写景。
柳丝飞舞飘荡,蛛网黏住了空中飘浮的游絮。
词人借景抒情,以景显情,又以“柳丝”“飞絮”自喻,抒发了自己羁滞他乡的愁苦心情。
(内容分析1分、手法2分、感情2分,也可从炼字炼句、意象意境等角度赏析)
9.全词塑造了一个谪宦楚地、凝伫望归、愁苦郁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暮春时节,词人登台远望,“披襟”台上、“极目平芜”、长久“凝伫”,词人看到快风残雨、柳丝飞絮的凄凉景象,听到黄昏村落歌鼓之声,内心不禁产生凄苦的情绪。
(内容概括1分,手法分析2分,形象概括3分)
【《点绛唇》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点绛唇阅读理解和答案
点绛唇阅读理解和答案
点绛唇阅读理解和答案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
昼长无侣。
自对黄鹂语。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
移舟去。
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8.“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
(5分)
9.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6分)
【参考答案】
8.(5分)
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
9.(6分)
答案一: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
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之情。
答案二: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
上片抒发了卷帘放去春愁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对鸟语的'悠然之情,下片抒发了飘飘絮影脉脉蘋香春在无人处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
答案三:此词既有孤独惆怅的春愁,又有春景无限的欢欣自得。
例如上片有午梦初回浓浓的春愁,也有自对鸟语趣味横生的悠然;例如下片有春在无人处的惊喜,也有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
点绛唇阅读答案李清照
点绛唇阅读答案李清照【篇一: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t>命题人:高二语文备课组审核人:李鸿瑜满分:120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每题3分,翻译每题4分,共23分)(一)阅读“负荆请罪”几节,完成下面的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拜为上卿(任命,授官) b.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不过)..c.顾吾念之(回头、回想) d.相如引车避匿(调转)..2.下列全是表现蔺相如宽宏大量、重友为国的一组句子是:()①相如闻,不肯与会②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③相如引车避匿④蔺相如固止之⑤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⑥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a.②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④⑤⑥3.下列对文章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渑池之会中,蔺相如以非凡的胆识和忠勇的行为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所以回国后被赵王重用,官位居廉颇之上。
b.廉颇认为自己作为将军,有攻城略地的赫赫战功,蔺相如凭借个人的口才获得赵王的提拔,根本没有立什么功劳。
《点绛唇》阅读答案
《点绛唇》阅读答案
《点绛唇》阅读答案
点绛唇
林逋
金谷①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②去,萋萋③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 ①金谷: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的一座奢华别墅。
②王孙: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来在诗词中多代指出门远游之人。
③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1)上阕“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两句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3分)
(2)词中的“萋萋”春草有怎样的寓意?请结合下阕作简要分析。
(3分)
试题答案:
5.(1)无主荒园在细雨中春色凋零,绚烂的花朵已纷纷坠落,连枝头稀疏的余花,也随蒙蒙细雨而去。
(2)萋萋春草比喻离愁和远思。
下阕写“萋萋”春草出现在黄昏暮霭之下,凄切离歌声中,使情感显得含蓄而深沉。
草接天涯,无处不生,更象征着离愁和远思的绵绵不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偶见韩偓点绛唇李清照阅读答案鉴赏赏析
偶见韩偓点绛唇李清照阅读答案鉴赏赏析
偶见
(唐)韩偓
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①索一尊。
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点绛唇
(宋)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②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①醍醐:古时称从牛乳中逐次提炼出的精粹部分,也以代指美酒。
②袜刬:袜子松脱。
21.韩诗和李词在刻画女子形象时都主要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手法。
(2分)
22.清人贺裳曾言:“‘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直用‘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二语演之耳。
”请结合具体词句,从表达效果的角度谈谈二者的不同。
(5分)
偶见韩偓点绛唇李清照阅读答案鉴赏赏析
21.白描细节描写(2分)
22.“袜刬金钗溜”写出了女子的惊慌;韩诗“和笑走”显轻薄,李词“和羞走”现矜持;韩诗“手搓梅子”只能表现不安,“却把青梅嗅”则表现的
是刻意掩饰;“映中门”似旁若无人,而“倚门”则有所期待;“回首”一笔,多情少女窥人之态更是宛在眼前。
(3分,任意三点即可)李词塑造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带有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较韩诗更加真实可感。
(2分)
偶见韩偓点绛唇李清照阅读答案鉴赏赏析
韩偓《偶见》出自他的诗集《香奁集》,写的是一个少女荡罢秋千,有些困乏,同时香汗淋漓,于是轻解罗裙,索取一杯醍醐来饮,正在指点之间,忽然有客进来,慌忙转身回避,边走边笑,走在中门却又止步,手里捻着梅花偷偷回望。
尤其后两句对男女初见时人物心理的描绘比较突出,相类的有:欧阳炯《贺圣朝》:“忆昔花间初识面,红袖半遮妆脸,轻转石榴裙带,故将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
”晁冲之《传言玉女前题》:“娇波溜人,手捻玉梅低说。
”尽管情景相类,人物意态总觉不如。
可以说,这首诗比较集中地体现了《香奁集》的特色,既重在绘声着色,又有一些心理的精细刻画,这些特点后来都溶入宋人词中。
以至于许多研究者都认为,“香奁体”实是诗体向词过渡的一种文学体裁。
近人震钧云:“《香奁集》命义,去词近,去诗远。
”施蛰存先生亦说:“《香奁集》虽属歌诗,然其中有音节格调宛然如曲子词者,且集中诸词,造意抒情,已多用词家手法。
”①从这些评论可以看出韩偓诗在唐诗宋词之间的过渡意义。
《点绛唇》借用了前者的大致情节和意境,不过更加细腻婉转,情趣盎然。
韩偓的一句“秋千打困解罗裙”,在李清照词中演绎为“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描绘的场景是:一个春日的清晨,秋千架上绳索还在悠然晃动,少女刚刚荡完秋千,手可能有些麻木,于是懒懒地摇摆着双手。
剧烈运动后,涔涔香汗渗透着女孩身上薄薄的罗衣。
在她身旁,晶莹的露珠衬出花枝的清瘦,花与人同,少女也如同“豆蔻枝头二月初”的蓓蕾一般。
然后韩偓诗中的那个“客”也闯进李清照的门来,同时也闯进了少女的心扉。
少女猝不及防,于是来不及穿鞋,光着袜子,含羞转身便走,连金钗也滑落下来。
所写少女略微惊慌的神情,宛然如画。
相比之下,韩诗中的“见客入来和笑走”,明显缺少这种韵味,更需要指出的是,韩诗是“和笑走”,而李词是“和羞走”,一字之别,意态不同,面对忽然而至的客人,“和笑走”不免唐突甚至轻浮,而“和羞走”却正是少女本色。
写少女面对青年男子的娇羞之状,太白有《越女词》曰:“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伴羞不出来。
”皇甫松《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少年任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都能让人感受到少女娇羞的本色情怀。
也许这位来客实在仪表不凡,也许少女对他并非完全陌生,《点绛唇》里的少女走到门口,却又停住了,竟然回眸去偷觑那位客人的容貌。
为了掩饰自己的失态,她边嗅青梅边看,极为娇怯。
在这里,与韩诗又有细微的差别,韩诗中是“手搓梅子映中门”,尽管做出手搓梅花的姿态,立于中门则过于醒目,仍失之于张扬,而李词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突出似隐似现的情景。
全词处处白描如画,尤其是最后一句,清代李继昌称此“酷肖小儿女情态”(《左庵词话》)。
明人钱允治则认为这样的笔法是“曲尽情终”(《续选草堂诗余》卷上)。
总的来看,尽管韩偓诗具备了宋词的意境和情调,但是毕竟受制于诗的体式以及诗人的才力,因而未能将这一极具情味的内容细腻曲折地表现出来,而李清照词却将这一题材的审美内涵做了深入的挖掘,通过动中含静,静中有动的精细描绘,营造出完美的艺术情境,完成了对前人诗作的突破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