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中学德育问题与管理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中学班级德育管理问题研究

中学班级德育管理问题研究

中学班级德育管理问题研究一、引言班级德育管理是中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们对于班级德育的管理也存在着一些困惑和问题。

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班级德育管理,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笔者拟对中学班级德育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二、问题解析2.1班级德育目标设置问题在班级德育管理中,德育目标是行动的指向和明确的目标。

但是,很多教师在设置班级德育目标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导致德育目标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成长特点不相适应。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要,合理设置班级德育目标,使得目标能够真正指导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2班级德育活动设计问题班级德育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集体行为,通过活动的形式来达到德育目标。

然而,很多教师在活动设计中,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导致活动过于刻板,学生参与度不高,难以达到德育目标。

因此,教师应该关注活动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使得德育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2.3班级德育评价体系问题班级德育评价是对学生德育行为和状态的客观化评价,有助于激励学生的德育参与和提高德育水平。

然而,目前很多班级德育评价体系偏重于成绩和分数,忽视了学生德育行为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因此,教师应该建立起适合自己班级的德育评价体系,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全面性,使得评价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德育情况和进步。

三、对策与建议3.1科学设置班级德育目标教师在设置班级德育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成长需求,确保德育目标能够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德育目标的共同制定,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主体性,激发学生对于德育目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创新班级德育活动设计教师在活动设计中,应该注重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中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

中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

中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中学德育工作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前中学德育工作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学生道德观念淡薄、学风不端、诚信意识淡漠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制定一系列对策。

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

中学德育工作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道德讲座、开设道德课程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道德意识。

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道德评价,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激励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行为。

加强学风建设。

学风不端是当前中学德育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学校可以通过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生互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等措施,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

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加强诚信教育。

诚信是中学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当前学生诚信意识淡漠的现象比较普遍。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诚信教育宣传活动、制定诚信教育方案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还可以建立健全的诚信考试制度,重视对学生的诚信考试教育,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自觉遵守考试纪律的能力。

中学德育工作还应注重家校合作。

家庭是学生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环境,学校可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

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家校联合教育活动,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增强家庭对学生德育工作的支持和参与。

中学德育工作还应注重个性发展。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和兴趣,学校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德育教育资源和平台。

在德育工作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

中学德育工作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强道德教育、学风建设、诚信教育、家校合作和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对策思考,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中学德育工作的发展。

构建民族中学德育特色的实践研究

构建民族中学德育特色的实践研究

构建民族中学德育特色的实践研究摘要: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在多民族国家中,由于各个民族之间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都存在着显著地差异。

这些民族差异的存在甚至是某些方面的对立。

如果不能够正确的认识矛盾,处理矛盾,盲目的排除异己都会造成民族矛盾激化,影响稳定等。

多民族国家的存在,在民族自治区的学校,就必然存在着民族的德育教育问题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如何进行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对于民族中学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我将通过科学的分析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来解决这些矛盾。

关键词:民族中学;德育特色;教育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9-0000-02正文青海藏族自治州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我们的学校藏族学生很多。

他们的成长过程和家庭环境以及宗教信仰都与其他民族存在诸多差异。

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我们可以通过教育的途径向学生传递更多的各民族信息,目的是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拥有海纳百川的心态尊重其他各民族的存在和生活方式。

自新疆特大爆炸案以来,民族之间的分歧问题已经被社会和教育系统内更多的人士所重视并不断地呼吁。

正确处理矛盾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通过教育传播更多的知识,使得少数民族能够开阔眼界,接受其他民族。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比较闭塞,学生受到家庭的思想观念影响严重,很容易形成较为偏激狭隘的民族观。

因此,作为中学阶段的教育,民族地区教育一定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其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念。

一、课堂知识教育大比拼每个学年里,固定的开设民族教育课堂,组织教师为同学们讲解关于民族团结的历史,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自己本民族的起源发展过程等。

并且教师能够结合当今时代的发展,国际局势的变化向学生阐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当代青少年在民族教育方面,需要怎么做来维护民族团结的问题。

这是民族教育的中的一个基础教育问题,也是通过传统教育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最好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并能够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有效扥互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当前中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当前中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当前中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近年来,中学德育管理的问题备受关注。

在中学教育领域,德育管理是学校的重要职责,其目的是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但是,在德育管理方面,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学生的德育观念欠缺当前,中学生的德育观念普遍比较单一,很难树立全面、科学、先进的德育意识。

一些学生认为德育就是强制性的学习优秀的道德标准,没有自我价值感受,对德育的认知存在不真实性、片面性和低智漏洞,体现出他们追求单纯结果的心理特征。

这样的观念会使学生脱离实际而失去控制,最终导致德育效果不理想。

从对策上看,唯一的有效解决方法就是从德育教育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发掘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德育认知。

德育教育应主要重视发掘学生的自我定位和自我理解,阐明他们的德育意识,相信他们能比教导老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德育经验,从而更好地处理他们的个性魅力、才能养成和德行掌握。

二、德育管理人员水平不高在当前中学德育管理工作中,很多管理人员缺乏系统化的理论、方法、准则,意识和能力不够成熟,很难把德育管理工作做到有效、合理、科学,很难顺利地推进德育工作的发展。

更为严重的是,在校方考核的时候,学校领导可能更强调学校的教学质量问题,而德育教育的发展可能被忽视或不被重视。

这就使得德育教育的发展处在被动的局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重视德育管理人员的能力提升。

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看,要加强员工职业化培训,提高德育管理人员的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

从个人角度出发,德育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建立全面的德育知识体系和管理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校德育教育的形象、效果和品质。

三、家校联动不足如果中学德育教育要发挥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建立高效的家校教育协作机制,使校内外各自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共同推动学生德育教育的全面发展。

中学班级德育管理问题研究

中学班级德育管理问题研究

中学班级德育管理问题研究中学班级德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却存在着许多班级德育管理问题,如班级纪律不够严格、德育教育工作重复、德育质量不高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以及心理健康状况。

因此,研究中学班级德育管理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纵观中学班级德育管理问题中学班级德育是指对班级中的学生在思想、行为、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教育和管理的一种活动。

班级德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在自主、民主、合作、和谐的氛围中开展工作。

班级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形式和基础环节,有着重要的育人作用。

然而,中学班级德育管理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班级纪律不够严格。

有些班级的学生比较自由放任,缺乏班级纪律意识,导致班级管理混乱,学生的行为不规范。

2、德育教育工作重复。

一些班级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常常重复,导致德育教育工作效果不佳。

3、德育质量不高。

有些班级虽然开展了德育教育工作,但工作的质量不高,难以达到预期的育人效果。

4、班级组织管理体制不完善。

有些班级在组织管理方面没有制度规定,难以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

综上所述,中学班级德育管理问题尤其是班级纪律不够严格、德育教育工作重复、德育质量不高以及班级组织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在中学班级德育管理工作中需要予以解决。

二、解决中学班级德育管理问题的措施1、强化班级纪律建设。

加强班级纪律建设,可以通过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班委会及班级教育督导组的建设来增强班级纪律意识,规范学生的言行,强化班级的纪律管理,增进班级的和谐氛围与管理效力。

2、推进德育教育工作创新。

为了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班级德育教育工作需要进行创新与改进,这包括提高班级德育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管理能力,增强班级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推广新型的现代德育教育方式与方法,切实实现班级德育工作质量的有效提高。

中学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中学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学会求知(Learning to know) 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 ) 学会共处(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学会做人( Learning to be)
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要目中有人, 心中也有人,是要尊重人、关心人、爱 护人。 以人为本,必须做到人人平等,有 教无类,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 选适合教育的儿童。
2.大力提高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水平 和德育管理者的创新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 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切 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求教师“树立 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学生,言传身教,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相关链接
教师的三个层次
字之师:教学生如何学课本,学书本知识,
基 本是只求分数,不求其他。 事之师:不仅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注意引
导培育学生形成谙熟世事、透悟人生的能力。
人之师:不仅教学生“做事”,帮助学生 “成 才”,更注重教学生“做人”,引导学生“成 人”,
教育和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有品德、有才能、有修
2、学校德育管理的任务
学校德育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 科学的管理,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和质 量,圆满完成学校德育的育人任务,满 足社会对年轻一代德性素质的要求,改 进改革德育工作,创造学校德育工作的 新局面。
德育管理工作的任务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管理工作的直接任务。即要实施合理科
学的管理活动,理顺各方面的关系,调动教职工的 德育热情,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提高德育工作的 效率和质量。

民族中学上半年德育工作总结

民族中学上半年德育工作总结

民族中学上半年德育工作总结引言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

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民族中学积极推进德育工作,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

本文将对民族中学上半年的德育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

德育目标及策略民族中学在上半年的德育工作中,明确了以下几个主要目标: 1.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3. 提高学生的自身管理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民族中学采取了以下策略: 1. 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结合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德育主题活动,如校园文明日、文明礼仪教育等,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2. 构建德育课程体系:民族中学积极开展德育课程,将德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3. 建立家校合作平台:学校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并定期开展家校合作活动,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配合。

德育成果回顾在上半年的德育工作中,民族中学取得了以下成果: 1. 学生成绩的提高:德育工作是全面发展的基础,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明显提升。

2. 学生综合素质的进步:通过德育课程和特色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加强。

3. 校园文化的建设:民族中学注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德育活动和文明礼仪教育,学校校风日益优良,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优化德育工作的思考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民族中学在德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 缺乏跟踪和评估机制: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未能建立完善的跟踪和评估机制,难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成长情况和工作效果。

2. 德育课程的设置有待改进:当前的德育课程体系仍然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

3. 家校合作亟待加强:尽管学校与家长在德育工作上存在合作,但合作力度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我国中学德育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中学德育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中学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共同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发展状况,尤其是家庭教育更为重要。

父母被视为孩子的启蒙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需要父母不断增强自身教育意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把握正确的教育方法,确保家庭教育能够与中学德育工作同步开展。

关键词:学校教育德育管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223-02无论是哲人还是普通人,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其生活均无法脱离社会独立存在,而道德作为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行为规范,也离不开生活的补养。

因此,中学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推进学生融入到社会中,并从社会中汲取生活经验,以辅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1 中学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1.1 德育效果不明显中学的活动形式单一;与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与实际脱节;说教色彩较浓,形式呆板单调;单纯的空洞说教,不能向我们展示鲜明的例子等。

从以上情况说明中学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和体验式教育模式的建立,但是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仍和学生的实际和期望存在一定的差距,缺乏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2 德育评价理想化由于缺乏对学生身心特点的动态掌握以及缺少对平时德育工作的检查和调整,就容易导致我们在制定中学德育目标以及进行德育评价时,存在着理想化的倾向。

德育目标要求过高,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有时德育目标伴随着政治风潮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也容易导致德育评价理想化。

这样的目标和评价必然使人感到无法遵循而难以实现,有时甚至带来一些不良后果。

由于德育的阶段性目标和评价不明显,没有相应的评价措施,还常会犯“成绩好就等于品德好”和凭经验、凭直观印象的评价偏向。

教学成绩上,对教学成绩的考核自然成为对教师、班主任考核的主要内容,重智育轻德育、重教学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

中学班级德育管理问题研究

中学班级德育管理问题研究

中学班级德育管理问题研究中学班级德育管理问题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班级德育管理是确保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基础。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中学班级德育管理问题展开讨论,分别是学校管理现状、班级管理难题和解决之道。

首先,中学班级德育管理与学校管理现状密切相关。

德育管理需要学校提供良好的管理环境和条件。

然而,很多学校面临师资力量不足、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

教师德育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德育培训和成长机制。

同时,学校管理过于注重成绩和竞争,忽视了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这种现状制约了中学班级德育管理的发展。

其次,中学班级德育管理面临一些难题。

首先是学生行为问题。

随着社会变革和家庭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学生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差异越来越大。

一些学生存在品德不端、学习态度不端等问题。

这些问题既需要教师耐心引导,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协助。

其次是班级管理问题。

班级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需要有秩序、有规矩的管理。

然而,一些班级组织混乱、纪律不严,无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此外,中学班级德育管理还面临着学生权益的保护和教师权威的建立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一些解决之道。

首先,学校管理需要重视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领导应加强对班级德育管理的重视和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其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德育水平。

学校可以组织德育培训、交流和观摩活动,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和能力。

此外,学校可以建立德育考评机制,鼓励教师在德育工作中有所建树。

再次,强化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班主任要加强对班级纪律的管理,建立班级规章制度,并及时处理学生的行为问题。

最后,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共同育人的合力。

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

综上所述,中学班级德育管理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学校和教师要重视班级德育管理的作用,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中学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中学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开发德育课 程资源,丰富德育课程内容,提 高德育课程质量。
成立德育工作领 导小组,统筹协 调全校德育工作。
明确各部门职责, 确保德育管理各 项措施落到实处。
加强班主任队伍 建设,提高班主 任德育管理水平 。
定期召开德育工 作会议,总结交 流经验,研究解 决问题。
制定德育管理相关规章制度 建立德育管理考核机制 完善德育管理监督机制 制定德育管理奖惩机制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加强德育课程建设,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德育课程计划,注重德育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 的培养。
建立德育评价体系,定期对学生德育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实践,提高 德育素质。
德育管理经费投 入
德育管理师资队 伍建设
德育管理设施设 备配置
德育管理教学资 源开发与利用
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德育计划和实施方案 定期开展德育培训,提高管理团队的专业素质和德育意识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加强团队之间的协作与配合 设立德育管理评估体系,对管理团队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确定德育目标: 根据学校和学生 实际情况,制定 具体的德育目标, 为德育管理提供 方向。
制定德育课程: 结合学校特色和 学生需求,开发 德育课程,注重 培养学生德育活动,如志 愿服务、社会实 践等,让学生在 实践中体验和感 悟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课程缺乏实效性 德育管理方式单一 德育评价机制不完善 德育师资力量薄弱
教育观念落后: 过于注重应试 教育,忽视德 育教育的重要

家庭教育缺失: 家长对德育教 育的重视程度 不够,缺乏正

中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

中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

中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中学德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学德育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思考相关的对策。

一、现状分析1. 德育工作任务重,但落地难。

中学德育工作的任务繁重,学生数量多、年龄跨度大,对德育教师的要求很高。

由于德育工作与学生思想观念、家庭环境等因素存在不确定性,实施德育工作难度较大。

2. 德育教师队伍不稳定。

德育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而且常常出现人员流动的情况。

缺乏具备师德高尚、教育经验丰富的优秀德育教师,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开展。

3. 德育资源不足。

中学德育工作需要丰富的资源支持,包括专门的课程设计、活动组织、教育环境等。

目前德育资源仍然不足,无法满足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

4. 德育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中学德育评价以考试成绩为主导,往往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品行表现等方面的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对策思考1. 提高德育教师队伍的质量。

加强对德育教师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要加强对优秀德育教师的激励和留任措施,提高他们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加强德育资源的建设。

利用现有的资源,建立德育教育资源库,为德育活动提供支持和保障。

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增加德育资源的投入。

推动开展校内外的德育活动,拓宽学生的德育路径。

3. 完善德育课程和评价体系。

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德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建立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品行的评价,多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学生的德育发展情况。

4. 建立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合作机制。

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共同肩负起培养学生德育的责任。

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孩子的合作机制,形成多方联动的德育格局。

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问题分析中学德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目前许多中学注重知识输送而忽视素质教育,导致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其次,在评价体系上过于注重成绩而忽略了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此外,由于家庭环境、社会影响等因素的不同,学校要面对个体差异大、行为准则不统一等挑战。

二、问题解决方案2.1 综合素质教育强化2.1.1 引入课外活动:开设丰富多样的课余活动选修课程,并鼓励学生参与其中。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志愿者服务、艺术创作等领域,以帮助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时间和组织资源的能力。

2.1.2 针对性辅导:根据各个年级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或安排专职辅导员,在关键时期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和压力。

2.1.3 强化实践环节:将社会实践活动融入课程,引导学生走出教室,亲身体验社会、锻炼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

此外,可以开设科技创新项目或创业培训班等特色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现自己的潜能并培养创新精神。

2.2 评价体系改革2.2.1 多元评价方法: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外,在评价中应注重德育、艺术等其他方面的表现,并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估。

比如通过个别谈话、集体讨论、作品展示等形式来了解学生在合作与沟通、道德行为等方面的表现。

2.2.2 家校合作共同评价:家庭是中小学德育最基本也是不可替代的单位之一。

建立起学校与家长之间紧密联系的机制,通过定期家长会议或线上平台进行意见交流和双向反馈。

这有助于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在不同环境中所展现出的品质和行为,以提供更准确、客观的评价。

2.3 个性化教育定制2.3.1 引导合理竞争:要避免学生之间过度激烈的竞争,重视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特长。

通过举办各种选拔赛事等形式来发掘和鼓励优秀人才,并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

2.3.2 社交能力培养:德育工作不仅是传授道德知识,更是培养学生与别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

中学德育现状及应对策略

中学德育现状及应对策略

中学德育现状及应对策略现状概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学德育工作也逐渐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中,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着许多问题:1.人才不足:优秀的德育教师不多,导致德育教育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2.教育方法滞后:传统的德育教育大多是以道德灌输为主,缺乏针对性的实践教学;3.教育内容不匹配:德育教育的内容与学生个人价值观念的差异较大,导致学生难以接受;4.学生反叛心理:部分学生对德育教育的反感情绪较强,对德育教育抱有抵触心理。

因此,中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十分严峻,亟需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应对策略针对当前中学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加强人才培养中学德育工作的核心是德育教师,而目前优秀的德育教师较为稀缺,因此我们需要加强人才培养。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开设德育课程的专业教育,提高德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同时,也可以利用社会资源,邀请优秀的德育教师进行指导和培训。

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传统的德育教育以道德灌输为主,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探索新的教育方法。

比如可以采用案例分析、互动教学等方式,注重德育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优化教育内容德育教育的内容应该针对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念进行设计。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统计和分析,了解学生更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意识形态,从而指导德育教育的内容。

调节学生心理学生对德育教育的反感情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不理解德育教育的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心理调节工作,通过互动、游戏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结论中学德育教育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面临着许多挑战,但是只有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才能使德育教育的质量得到保障。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加强人才培养、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优化教育内容和调节学生心理,提高中学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民族地区农村高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民族地区农村高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民族地区农村高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引言大力发展教育是当前我国发展的基本战略,而德育教育则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各种教育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在民族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德育工作更是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民族地区农村高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存在问题一、学生素质较低在一些民族地区农村高中,由于受教育条件的限制和学生家庭背景等因素,学生整体素质较低。

这些学生缺乏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缺乏对未来的憧憬和规划,容易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和动力。

这给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家庭教育缺失在一些民族地区农村,由于家庭教育观念的落后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些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投入和关注不足,造成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德育教育。

三、师资力量不足在一些民族地区农村高中,师资力量相对较弱,导致教师队伍中有一些人员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

这些老师教育教学能力不足,德育教育也很容易出现偏差。

四、德育教育脱离生活很多民族地区的农村高中,德育教育可以说是刻板而缺乏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生活需求。

有些学校把德育教育仅仅当作一门课程来教授,刻意避开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方式,限制了德育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应对策略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学校应该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通过实际的生活实践,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加强家庭教育工作针对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学校应当与家庭密切配合,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引导家长从小事做起,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和纠正孩子的问题行为和心理,建立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

三、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德育工作水平,让教师具备深刻的道德素质和敏锐的道德判断力,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民族地区学校德育工作对策研究

民族地区学校德育工作对策研究

民族地区学校德育工作对策研究【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探求民族地区德育工作的规律,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愈加显得重要。

本文通过对民族地区德育教育的特殊性及原因的分析,提出完善德育目标,改进民族地区学校德育教育措施。

【关键词】民族地区;德育教育;原因;对策“德育”作为“五育”之首,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民族地区,德育教育是整体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

”可以说,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德育具有特殊的地位,这在民族地区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民族地区学校德育的缺失随着人们的社会角色和利益关系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目标追求的多样化趋势,学校德育面临更多的困难:社会不利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缺失、环境多样性的影响以及校内部德育工作的不适应带等,使德育实践中存在的诸多盲区。

从总体上看,我国家教水平是上升态势,但家教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学生受的家庭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当代中学生在家庭中受到的许多教育和影响是片面的、畸形的,与学校教育难以合拍,如学校进行勤劳节俭教育,而某些娇宠型家庭则以很少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享乐型家庭则尽量满足孩子的消费欲望。

由于受市场经济重利性原则的影响,个别家庭不是向孩子灌输拜金主义、利已主义等逆向价值观念,就是只顾自己赚钱,放弃教育孩子的义务,使孩子游离自流;利益追逐和物质补偿心理,对精神理想持一种冷漠和嘲弄的态度,对学校的德育教育产生消极影响。

同时,影视作品的不正确价值导向,大众传媒的低级趣味也对学校德育的作用产生消解作用。

种种不良现象使青少年产生困惑,价值取向产生偏离,社会的负面渗透形成了偏向、背叛、这无疑会影响学校德育的实效。

中学班级德育管理问题研究

中学班级德育管理问题研究

中学班级德育管理问题研究================引言德育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然而,当前中学班级德育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影响了德育效果和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中学班级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改进策略和建议,并通过案例分析揭示问题的实际影响。

最后,文章还将展望实施改进措施后的预期效果,并强调解决中学班级德育管理问题的关键作用。

一、中学班级德育管理现状(一)德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德育是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品质、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的重要途径。

在中学教育中,德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体系。

德育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二)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当前中学班级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究其成因,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和建议。

主要内容包括对班级氛围、师生互动、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提升中学德育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当前中学班级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一)班级氛围问题当前,部分中学班级存在氛围紧张、缺乏凝聚力的问题。

学生在班级中缺乏归属感,难以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

这种氛围不利于学生的道德发展和品质培养。

(二)师生互动问题在师生互动方面,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和道德教育。

同时,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参与,难以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

这种状况导致德育效果不佳,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三)个性发展问题随着学生个性的多样化发展,中学班级德育管理面临着如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挑战。

然而,现有德育管理模式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难以实现因材施教。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道德素质提升。

三、影响因素分析(一)教育方式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注重知识灌输和应试技巧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情感培养。

这种教育方式导致学生在德育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投入,影响了德育效果。

民族地区农村高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民族地区农村高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爱合作协作 的精神 。
和教育学生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全面发展。
2.“夏之彩 ”师生摄 影展 ,鼓 励学生 善于发现生 活中的美 ,将
实 践证明 ,活动为 主体的育人 方式 是德 育的有效形式之一 ,
家 乡的山水草木 ,各民族的风土人情用摄影 作品展示 出来 ,培养 在活动中育人 ,在活动 中成 长 ,这是一 条值 得不断研究 和探索 的
如 下 :
活 中的压力 ,调整 心态 ,健 康成长 。同时也请来 励志演说 家罗 帅
一 、校 园 四季 文 化 活 动 育 人
磊 、邢梁对学生和家长做感恩励志报告 ,点燃学生 的激情 ,激发他
为 了继承和弘扬 民族传统文化 ,增 强民族地 区学 生的 自信 心 们 的学 习动力 ,树立奋斗 目标 。在学生和家长 的互动交流中 ,增进
据 ),少数 民族居住的边远 山区,经济 文化欠 发达 ,交通不便利 ,信 吃苦 耐劳 的品质和挑战极 限 、勇往直前的信念。同时 了解沿途 民
息 闭塞 ;人们思想观念相对落后 ,整体文化素质不高 ,外出打工者 俗风景 ,学生感受多民族 聚居和谐安宁的景象 ,增进了同学问 、师
居 多 ,对子女监管力度不够 ,普遍存在重成绩轻德育 的思想 ,形成 生问的感情。春季带领学生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让学生热爱 家乡
施 ,德育工作并没有落在实处 。针对以上客观存在的原因和学校 活动 ,牢记绝不能沾 染毒 品的警诫 ;还 召开防邪教综 治大会 ,进行 防震消防等安全演练 活动 ,让学生树立正确 的人生观 、价值观 ,珍
的实际情况 ,认识到民族地 区的德育工作不仅重要 ,还有特殊性 , 爱生命 ,珍惜幸福生活。
[2]罗景 燕.当前普通 高 中德 育现状调 查分析 和对策[J].科教

中学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中学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创新德育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如情 境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 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 。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 络德育平台、多媒体教学资源 等,丰富德育形式和内容。
加强学科渗透,将德育与学科 教学有机结合,发挥课堂主渠 道作用。
完善德育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全面的德育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 个方面。
德育方法与手段的单一
01
02
03
说教式教育为主
当前中学德育方法以说教 式教育为主,缺乏实践性 和体验性,难以引起学生 的兴趣。
缺乏个性化教育
德育方法未能充分考虑学 生的个体差异,缺乏个性 化教育,难以满足学生的 不同需求。
教育手段落后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 德育手段已经难以适应时 代的需求,需要引入新的 教育手段。
厌学、逃学等行为。
04
中学德育管理对策与建议
明确德育目标与内容
确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将德 育目标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德育目标和 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心理健康 、法治意识、社会责任等方面。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分层分类设计德育课程和活动, 确保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 。
及时反馈评价结果,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促进德育工作的持续改进。
加强德育管理队伍建设
01
建立健全德育管理机构 和工作机制,明确各级 职责和任务分工。
02
加强德育管理干部和班 主任队伍建设,提高其 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信息的快速传播,中学生的价值观受到来自不同 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导致价值观多元化,给德育管理带来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民族中学德育问题与管理策略研究
摘要:本文对民族中学德育情况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民族中学德育的实施政策,从教师、学校和政策层面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民族中学德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005-01
德育为五育之首,道德教育一直是民族学校教育的焦点。

近年来,社会急剧变迁,造成制度的转变,青少年品格与道德意识日渐薄弱,青少年的品格与道德教育已亮起红灯,民族学校道德教育已受到极大影响,倘若民族学校无适当的配套措施,将有极大的影响社会和谐与民族团结。

这是所有关心青少年教育者必须认真面对和思考的重要议题。

1 我国民族中学德育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品德教育,无论在方法或评鉴方面仍不成熟,推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点:一是在学术研究方面,学术界长期投入品德教育相关主题的研究多偏向且限于哲学性探讨,因而在课程研究基础与实践策略上,难以累积成果;二是教育政策受限于政治因素,许多教育政策的一致性、连贯性、持续性受到严重的影响,因而缺乏永续经营的具体规划,以致品德教育的推动缺乏长期的教育目标与功效;三是校园在面对繁复的校务与政策推行之余,对于品德教育之推动多半变得有心无力,或是不知如何使力,因而校园中的品德教育或是被忽视,或是停留在以往的习惯养成生活教育,或是在
训诫中反成教条式的负面潜在课程。

1.1 教育政策应具备长期规划与延续性
道德教育难以有立竿见影之效,故需教师长期投入、付出。

鉴于道德教育之重要性,教育机构应拟定相关道德教育政策,并协助民族学校进行道德教育长期规划与课程设计,避免因教育机关领导变动等因素导致政策更迭现象,以使民族学校道德教育课程与教学有依循之方向。

1.2 提供民族学校道德教育相关资源
教育主管机构虽然疾呼道德教育之重要性,但为避免道德教育流于口号,教育主管机构应提供民族学校道德教育相关经费、教材与课程教学指导手册,让民族学校对道德教育的实施有其依循之方向与依据,以形塑道德氛围校园,引领学生朝着道德教育目标实践。

办理相关进修成长课程活动,以提升教师道德领导的运用,教育机构除了可以在精神层面对教育工作者予以肯定与鼓励,提振其工作士气,肯定其服务价值之外,更建议教育主管机构多提供相关道德议题之研习或进修课程等管道,以强化教师道德教育专业知能,活化教学,让每位教师皆能有效领导学生、关心学生,共同为道德教育愿景而努力。

2 构建民族中学德育体系
2.1 “民族中学德育领导教育指标质性指标”的运用
各民族中学应该以教育领导机构的教育指标,发展各校愿景、目标、特色,亦可依照发展指标,体察民族学校目前在道德教育成果
上的表现,以检视民族学校执行之成效与可发展的方向。

2.2 民族学校要扮演道德教育启动与实践之角色
由于制度、政策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教育环境的转变。

目前,社会上普遍认为老师在价值观和道德上对学生的影响力逐渐式微,而道德教育却是民族学校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民族学校如何提升道德的增进和行为规范的学习,是当务之急。

因此,校园里要强化道德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道德。

而德行该如何培养,最基本的原则是民族学校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针对道德教育目标进行规划,着手落实,师长更应以身作则给予身教,使道德教育落实在民族学校的每一个活动与场景中。

2.3 民族学校应建立道德教育支持系统
民族学校外在资源的运用,对于民族学校在施行道德教育时,有极大的助益,民族学校应积极规划整合外部资源。

小除了教育单位、行政单位等这些公家机关之外,一些私人单位也可协助民族学校推行道德教育。

民族学校平时应多参与各种外部活动,与学校周边相关单位保持联系管道畅通,藉以维持良好关系,亦可善用民族学校本身的专业人力资源,提供各项睦邻的活动,加强与外部单位的友好关系,以便进行外部资源凝聚及整合、运用,以遂行道德教育目标。

2.4 民族学校各项活动要与道德教育相互结合
民族学校应精心规划、安排各项学习活动,将道德内涵融入活动中,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其行为模式,并内化成其价值观念。

如办理各项艺文竞赛或表扬好人好事,以及社会服务活动等,特别是要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人事物开始,使抽象的道德议题转变成具体感受的形象,以增强教育效果。

2.5 民族学校应引导家长注重道德教育
民族学校有心要推行道德教育,最好要有师长参与,可以学校统一组织,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共同为民族学校道德教育努力。

民族学校成立之推行道德教育相关组织,其成员最好有家长参与,以透过沟通、联系,化解歧见,凝聚更多能量投注于道德教育之施行,以落实道德教育目标。

2.6 民族学校应针对道德教设置评鉴机制
民族学校单位应针对民族学校的客观情境进行评析,设置道德教育施行评鉴机制,包含计划执行内容评核、经费的运用评核等,定期召开会议讨论道德教育推行的进度、修正目标与实施方式,以成为具有自我调节机能的组织,以落实道德教育目标。

3 重构民族中学教师角色
3.1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师生情感是道德教育的最佳资源,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德行和情感状态,道德教育才能有成效,因为学生在民族学校中,关系最为密切的莫过于教师。

很多时候老师的言行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影响学生行为表现,进而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

因此,教师期勉学生做到的行为,教师也一定要做到。

楷模学习可收潜移默化之功,教师的人格特质、行事风格、价值观与人生观,在耳濡目染中对学生
有相当程度的影响。

3.2 教师教学要重视道德议题
教师教学过程中,不论什么课程,教师若重视教学目标,都会与道德议题产生关系,因此,教师本身要有自信与价值,和学生分享丰富的生命经验。

老师是启动学生道德教育的核心,故教学过程回归到德议题,师生同心协力,才能落实道德教育初衷。

3.3 落实班级里的品格与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要从日常生活出发,在上课中,教师就得努力营造师生互相信赖与关怀、尊重的氛围。

教师与学生订定班级规约,要尽可能和道德的体验与实践结合,从日常的洒扫应对,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开始,进而爱班爱校,服务民族学校与社会,引导学生做正向思考,以具体的行动体现学生道德情感,提升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 (美)杜威 d,著.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54.
[2] 李少伟,吕艳华.谈和谐校园环境及其隐性教育功能[j].中国成人教育,2010(14):37-38.
[3] 张香云.中学生道德体验教育研究[d]. 新疆师范大学,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