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尹少淳教授《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常态——主题式学习》讲座有感
听尹少淳的小学新课标感悟
听尹少淳的小学新课标感悟
5月30日我们美术学科的老师共同在中国教研网上学习了尹少淳《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2022年艺术课程标准》的提出使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步入核心素养的时代。
新课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感知和情感体验,突出课程综合性,强调学科融合与跨学科教学。
通过学习,我们都深刻认识到核心素养是这次新课标的关键,其重点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
面对新课标教学的核心素养、跨学科融合、任务驱动、大概念引领、学业质量标准这些特征,我们应当提升我们的美术素养、跨学科素养、美术知识技能等等,不断学习,摸索出经验,逐渐去适应新课程标准。
听尹教授教育理念和正确的教育方法报告有感
听尹教授教育理念和正确的教育方法报告有感周五,我们全校一年级家长一起聆听了尹教授的报告。
尹教授从亲子教育、与人相处及构建和谐校园等方面纠正了一些习惯性的错误方法,在大家的频频颌首和会心微笑中,新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教育方法已经不知不觉的深入人心。
1、把孩子培养成素质优秀、人格健全、有能力创造幸福生活的人。
现在的社会压力大、诱惑多,繁杂的网络信息,混乱的价值观,让我们应接不暇,更何况是小学的孩子,在培养优秀素质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注重孩子品格的培养。
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发展出受益一生的品格,例如:慷慨、仁爱、负责、合作等等。
2、建立亲子关系。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最好建立一个亲密的聊天时段。
要抓住现在这个培养孩子各种良好的习惯的黄金时期,走进孩子的心,不要等到孩子到了青春叛逆期,再追悔莫及。
3、不要命令、要不断的鼓励。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说你的孩子是一个最棒的孩子,你的孩子就能成为一个最棒的孩子。
跟孩子交流时不要命令,不要心不在焉,不要大惊小怪、讽刺挖苦,要学会回应孩子的情绪,分享孩子的烦恼和快乐,要不断的鼓励孩子。
4、多读书,读好书。
在孩子读书方面多下功夫。
不要局限在一些国内的刊物和图书,一些国际的获奖作品,还有英语电影都可以鼓励孩子多看多学。
例如:《国际大奖小说》等。
5、推荐书目。
尹教授推荐了一些优秀的书目供大家参考,有《四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每个孩子都是第一名》、《爱在左、管教在右》、《五十个父母经常犯的教子错误》、《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影响一生的三十六种好习惯》等等。
感谢学校提供这样的机会,我们家长确实受益匪浅。
衷心期望学校能够定期不定期的组织这样的活动,为我们提供这样优秀的教育资源!一一班和钰轩家长听尹教授报告感想文博源一(1)班。
尹少淳核心素养下的美术教学心得
尹少淳核心素养下的美术教学心得尹少淳是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他在美术教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在他的核心素养下,美术教学得到了全面发展和提升。
本文将从尹少淳核心素养对美术教学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以及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等方面展开论述。
尹少淳核心素养对美术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美术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其次,他强调美术教学的实践性,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绘画技能。
最后,他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通过学习名家作品和艺术史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绘画水平。
尹少淳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他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他提倡学生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创作中。
此外,他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学习名家作品和艺术鉴赏,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尹少淳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
他注重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激情。
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创作和竞赛,提供展示作品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得到肯定和鼓励,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
尹少淳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基本功,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
他注重绘画的基本构图和色彩运用,通过教学示范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同时,他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节处理能力,让学生能够准确把握事物的形态和特点。
尹少淳核心素养对美术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
《核心素养视角下常态课堂教学改进与优化的思考与路径》学习感悟
《核心素养视角下常态课堂教学改进与优化的思考与路径》
学习感悟
核心素养关注学科课程,更强调关注人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关注孩子。
在关注孩子方面可以从三点入手。
点拨困难,针对具体问题要及时,尽可能多的点拨学生。
点化智慧。
点亮孩子。
教师应该对于常态教学更加重视。
要不断反思,不断优化课程,在教学中不断追求更优质的课堂。
我们自己的课堂是怎么样的,需要我们不断反思,不断理解甚至定义。
如何优化课堂,这不仅仅依赖于对专家的学习,还需要依靠自身。
常态课堂可能会受学生成绩、考核指标、领导评价、课标教材等等的影响,但是我们不要忽视自身的感受以及学生的接受成果。
作为老师,我们首先应该是教的专家。
教的清晰幽默生动有趣味儿。
另外,要做学的专家。
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广泛的知识面都是要学的。
还要保持探索未知的状态,做学的榜样。
第三要做指导学的专家,关注课堂里的每一个学生,在课堂解决问题。
第四,做激发学的专家。
教师学习笔记听尹少淳教授讲“核心素养”有感
教师学习笔记听尹少淳教授讲“核心素养”有感今天,在我在长江东路小学听了首都师大教授尹少淳讲中小学美术教师核心素养讲座,这是一场针对性很强的讲座,受益匪浅。
尹教授讲到:整体来看,学校美术课程的发展大体可以分成三个时期。
这种划分是课程学者崔永漷提出来的,但我却比较认同于这一划分。
大体来讲,第一个时期指XX年课程改革以前,被认为是“双基”时期,中国的课程非常关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双基”是当时中国基础教育的一大特色,各科老师都非常注重“双基”的培养;第二个时期,从XX年到XX年是被称为“三维”时期,“三维”具体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这“三维目标”之中,“知识与技能”是一个“达成目标”,即如果一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制定合理,学生通过学习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其实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这一目标的制定不是为了掌握技法,而是为了让学习者掌握学习的方法、了解学习的过程。
我个人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个目标称为“指向目标”,是带有方向性的目标,短时间内并不能完全达到,会有一个一步一步接近的过程。
第三个时期,XX年开始,中国的课程进入了“核心素养”时期。
对尹教授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素养是内在品质,在日常和关键时刻通过言行自然显现”今天,在我在长江东路小学听了首都师大教授尹少淳讲中小学美术教师核心素养讲座,这是一场针对性很强的讲座,受益匪浅。
尹教授讲到:整体来看,学校美术课程的发展大体可以分成三个时期。
这种划分是课程学者崔永漷提出来的,但我却比较认同于这一划分。
大体来讲,第一个时期指XX年课程改革以前,被认为是“双基”时期,中国的课程非常关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双基”是当时中国基础教育的一大特色,各科老师都非常注重“双基”的培养;第二个时期,从XX年到XX年是被称为“三维”时期,“三维”具体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这“三维目标”之中,“知识与技能”是一个“达成目标”,即如果一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制定合理,学生通过学习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在当今社会,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且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入手。
在教学中,我尽量选择那些能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容。
例如,在语文课上,我不仅教授学生词语的拼读和理解能力,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我会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倾听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观点。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
其次,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与应用。
在课堂上,我注重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例如,在数学课中,我会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答。
通过实际的运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实践与应用中,学生能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
此外,核心素养的培养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在我的课堂上,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我会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相互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和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互相学习,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合作与交流,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合作与交流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
最后,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
在我的课堂上,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
我会关心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
在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会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我会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一个温馨、关爱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情感教育,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能力,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
《幼儿园日常教学践行核心素养―让
园所:保利民族xx
培训时间:2020年4月15日
培训内容:《幼儿园日常教学践行核心素养—让生命因热爱而精彩》学习教师:
心得体会:
上午听了孙老师的讲座对美有了更深的认识,讲座的开始孙老师一直在强调老师们要呵护保护孩子对美的感知力,真正的美是没办法教的,它和年龄、文化程度和成绩都是无关的,我们在日常就注重让孩子感受的重要性,让幼儿的感官去感受世界的美,解读大自然生命力的美。
在讲座中知道了美术学科的五大素养包含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并将尹少淳老师的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用图示展示出来,上面的三个是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这三个学科素养,并非美术学科之专擅,而会覆盖到其他学科,音乐语文,甚至体育,数学等学科,会涉及审美方面的素养。
几乎所有学科都要培养学生的创意或者创造力,文化理解也已经被一些学科列为核心素养。
一上午的时间,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孙老师从理论到结合实践,从抽象到具象,层层递进诠释着核心素养的丰富内涵,让我更多地思考自己以后的教学,并认真理解消化并将其运用在教学活动中。
1/ 1。
尹少淳核心素养讲座心得体会
尹少淳核心素养讲座心得体会篇一:美术暑期全员培训反思--江南XX-XX学年暑假美术教师全员培训反思我参加了XX-XX学年江北区暑假美术教师全员培训学习。
这次学习使我在思想上、业务理论上、工作实践上都获益匪浅。
通过培训学习,让我在专业理论知识上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提高,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核心素养的发展取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
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一、转变思想、更新理念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是我们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活动中,教育思想直接促进或制约着我们教学方法的选定和设计,同时决定着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往往我们考虑到的只是“我该如何教”,而忽视了“孩子如何去学”的问题。
其实作为小学教师,引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孩子学会自己去探究学习。
有人说过:开展好一次活动,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更是一个心灵交汇的心理场。
如果教师在活动中的表现只是平平淡淡,没有激情,那么孩子的情绪也不会特别高涨。
因此我觉得在探究活动中教师饱含热情地激发孩子的情感,循循善诱,培养孩子终生学习的能力,若干年后,孩子都能自主努力地学习,就达到了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
二、自我反思,促进成长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导航者”,提升自己对核心素养的认知取向,是参加本次培训活动的初衷。
而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下,教师只有进行自我反思,才能内化为自我的教学行为。
因此,在丰富多彩的内容学习之后,我进行了有效地自我反思,主要是尹少淳教授的“核心素养取向的美术课程”的报告,对我的触动最大。
美术学科提出了五个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通过自我思考、审视、反省、判断、分析、概括、总结,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更灵活的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使自己的专业素质在反思中不断的有效的提高和成长,把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之情传递给学生,让学生逐步做到有兴趣的自学,有主题的自学、有主见的自学,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心得体会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心得体会(通用21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心得体会篇1通过本次专题学习,我对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标准、与素质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特别关注了核心素养课程与教学改革,内容实在,可读性强,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我们要学习他们教育思想的先进性,教育理论的严密性,教育措施的细致性,教育成果的全面性,真正做到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创建真正的高效课堂。
我谈三点学习体会:一、转变教学理念想要真正使核心素养落地,教师必须转变并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要切实为学生能“学”服务,正确对待教师的“少教”,给学生以更多的“多学”主动权。
在教师的组织和引领下,变学生“听懂了”为“学懂了”“学会了”。
我也结合了自己英语课堂的实际,在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都得到全面改观,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式”或“被填灌式”的'学习状态,转变成为现在的自主式与开放式的主动学习状态,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活跃、自信了,也更乐于用英语大胆的进行交流和表演。
二、领悟有效教学学习的过程是一次知识积累与运用、创造的过程,因此要会学、善用。
核心素养的主体是学生,提倡“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教师需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学会阅读课堂,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思想,学会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会帮助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行思考。
我认真学习并思考着每一个观点,同时也思考着如何将这些优秀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带进自己的课堂,有针对性的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我也深刻地领悟到:在教学中应不断探索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课堂预设与生成等等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
通过实践对理论、经验的检验,寻找这些方式方法上的不同点、相同点与衔接点,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艺术。
三、学会终身学习提高教育素养首先要立足学科素养的提升,同时突破学科教学的界限,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尹少淳核心素养讲座心得体会
尹少淳核心素养讲座心得体会篇一:美术暑期全员培训反思--江南XX-XX学年暑假美术教师全员培训反思我参加了XX-XX学年江北区暑假美术教师全员培训学习。
这次学习使我在思想上、业务理论上、工作实践上都获益匪浅。
通过培训学习,让我在专业理论知识上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提高,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核心素养的发展取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
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一、转变思想、更新理念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是我们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活动中,教育思想直接促进或制约着我们教学方法的选定和设计,同时决定着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往往我们考虑到的只是“我该如何教”,而忽视了“孩子如何去学”的问题。
其实作为小学教师,引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孩子学会自己去探究学习。
有人说过:开展好一次活动,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更是一个心灵交汇的心理场。
如果教师在活动中的表现只是平平淡淡,没有激情,那么孩子的情绪也不会特别高涨。
因此我觉得在探究活动中教师饱含热情地激发孩子的情感,循循善诱,培养孩子终生学习的能力,若干年后,孩子都能自主努力地学习,就达到了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
二、自我反思,促进成长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导航者”,提升自己对核心素养的认知取向,是参加本次培训活动的初衷。
而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下,教师只有进行自我反思,才能内化为自我的教学行为。
因此,在丰富多彩的内容学习之后,我进行了有效地自我反思,主要是尹少淳教授的“核心素养取向的美术课程”的报告,对我的触动最大。
美术学科提出了五个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通过自我思考、审视、反省、判断、分析、概括、总结,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更灵活的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使自己的专业素质在反思中不断的有效的提高和成长,把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之情传递给学生,让学生逐步做到有兴趣的自学,有主题的自学、有主见的自学,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尹少淳教授访谈录
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对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尹少淳教授的访谈(本文刊载于《中国中小学美术》2016年01期,部分内容及图片有微调)➤受访者:尹少淳/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美术教育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美术课程标准研制课程组组长➤参加者:段鹏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美术教育学博士黄露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美术教育学博士研究生佫蒙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房斐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钟传平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时间:2015/12/10➤地点:首都师范大学亚洲美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资料室➤记录整理:翟闯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段:尹老师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集体采访!也希望借此机会请您和美术教育研究者及奋斗在一线的千万美术教师分享下学校美术教育领域内的最新成果!首先,我们想提出的问题是:上世纪以来至今,学校美术教育的面貌不断地发展变化,美术课程在观念上也有一些转变。
那么当今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源流在哪里?美术课程发展的推动力量是什么呢?能否请尹老师从课程标准研制的角度,为我们梳理下其间的主要脉络?尹:好的,中国的美术教育其实和西方有一些类似的地方,主要是由“单一的美术内容”发展到今天“以视觉文化为代表的、异常丰富的学科教学门类”。
追本溯源来看,早期美术教育真正的推动力并不是纯粹的审美,而是在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实现慢慢转型的。
可以说,西方的学校美术教育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大规模开展起来的,工业革命之前的美术教育主要是面向上层阶级,社会大众却接触不到这样的美术教育。
在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了“水晶宫博览会”(即“万国博览会”),但是当时的人们觉得这次博览会展出的产品艺术质量太差,所以以著名艺术批评家拉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为代表等一些艺术批评者主张将美术教育改变为面向公众的、全民的美术教育,以改变劳动者的趣味。
尹少淳核心素养讲座心得体会
尹少淳核心素养讲座心得体会篇一:美术暑期全员培训反思--江南XX-XX学年暑假美术教师全员培训反思我参加了XX-XX学年江北区暑假美术教师全员培训学习。
这次学习使我在思想上、业务理论上、工作实践上都获益匪浅。
通过培训学习,让我在专业理论知识上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提高,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核心素养的发展取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
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一、转变思想、更新理念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是我们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活动中,教育思想直接促进或制约着我们教学方法的选定和设计,同时决定着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往往我们考虑到的只是“我该如何教”,而忽视了“孩子如何去学”的问题。
其实作为小学教师,引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孩子学会自己去探究学习。
有人说过:开展好一次活动,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更是一个心灵交汇的心理场。
如果教师在活动中的表现只是平平淡淡,没有激情,那么孩子的情绪也不会特别高涨。
因此我觉得在探究活动中教师饱含热情地激发孩子的情感,循循善诱,培养孩子终生学习的能力,若干年后,孩子都能自主努力地学习,就达到了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
二、自我反思,促进成长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导航者”,提升自己对核心素养的认知取向,是参加本次培训活动的初衷。
而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下,教师只有进行自我反思,才能内化为自我的教学行为。
因此,在丰富多彩的内容学习之后,我进行了有效地自我反思,主要是尹少淳教授的“核心素养取向的美术课程”的报告,对我的触动最大。
美术学科提出了五个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通过自我思考、审视、反省、判断、分析、概括、总结,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更灵活的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使自己的专业素质在反思中不断的有效的提高和成长,把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之情传递给学生,让学生逐步做到有兴趣的自学,有主题的自学、有主见的自学,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
2022小学美术核心素养
2022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读后感假期有幸拜读尹少淳教授主编的《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收获颇丰。
这本书购于2018年夏天,也就是此书刚出版不久,但当时自己对于美术核心素养的认识不够,教育理念也没有主动想更新,所以这本书就这样搁浅了,直到今年春节又一次拿起来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它就像恋人、孩子般深深的吸引着我。
遇见这本书,打开之后皆是风景并恰好合拍,反思自己后努力将其理论渗入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为我的教育成长之路添砖加瓦。
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其中最关键的八个字就是“必备品格”、“关键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
我们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其中图像识读、美术表现是美术学科特有的东西,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是其他学科共有的,其他学科也会涉及的。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就是要在现实的情境中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明确任务,以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去获取知识技能,将知识技能加以运用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这是一个基本的教学路径。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未来教学的新常态,会体现在以主题来重整,形式可能是单元教学。
单元教学就要求我们根据主题设计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指的是包含问题的现实情境,问题是创设情境的核心,情境是外表,它们之间是包容的关系,也可以从情境中提炼出问题,犹如剥香蕉一样,也可以给问题创设情境,犹如包饺子一样。
)通过情境认识问题,定义问题,并用一定的方法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此类活动循环运用,就会逐渐在学生身上积淀成素。
核心素养下的教与学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下的教与学心得体会如今,在信息和知识爆炸的时代,人才的培养已经不能再局限于单一的知识和技能,而是要注重人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教学中深入挖掘、实践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我们的必修课。
教育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教师们在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时刻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认真把握教与学的重心,积极不断的适应教育的变革和发展,为学生和社会的发展贡献添砖加瓦。
首先,认识和理解核心素养,把核心素养带入教学,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第一步。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人格、思想、文化、学习等方面面向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一系列基本素养。
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教育的关键在于个体的全面发展,而个体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智育方面,更包括了身心两方面。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工作者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实现这一目标。
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量身定制教学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核心素养培养需要依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对于那些特殊的学生也需要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能和质量。
再次,要注重课程设置的质量。
要评估课程的设置是否能够突出重点,是否能够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课程的设置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对于某些领域,要更重视其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
例如,人文学科等课程,它们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人类的价值和文化,真正地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
此外,在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思辨能力的培养。
我们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思辨能力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学生把焦点放在问题上,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不断地推进他们的思考和思维能力。
思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核心素养,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世界,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最后,要注重语言表达方面的培养。
2023年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有感
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有感当前,我们中国根底教育正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这学期我们学校也重点提到要聚焦素养,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认真认识什么叫素养?什么叫核心素养?什么叫学科核心素养?这些问题,我在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还了解了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此重点谈谈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策略之一的“情景化教学〃。
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我很认同:情境是“汤〃,知识是“盐〃,盐只有溶于汤才好入口,知识只有融入情境才好理解和消化。
所以,我在教学时比拟倾向于利用情境化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策略给予知识和认识以情和境,从而使知识和认识变得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情趣化、生动化、生动化、背景化、问题化和思维化,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情境化的具体策略有这几种:通过联系生活创设的情境;通过实物创设的情境;通过图像创设的情境;通过动作创设的情境;通过言语创设的情境;通过背景知识或场景创设的情境和通过问题创设的情境。
通过背景知识或场景创设的情境和通过问题创设的情境这个策略,所指的背景知识是指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知识的总称。
背景知识与新知识的关系不如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关系那么紧密、直接,它们之间没有必定的逻辑联系,但背景知识同样是学生学习和理解教材的一种重要的认知停靠点。
没有必要的背景知识,阅读和思考往往无法进行。
背景知识越丰富,阅读理解水平就越高。
所谓课堂教学的背景知识主要包含:(1)作者介绍。
俗语说得好:“文如其人。
〃对作者的介绍必定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2)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在含义。
(3)历史典故。
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引入那些趣味横生的文学典故、史料趣闻、名人轶事等,对促进学生学习是很有益处的。
这让我想到了本学期我们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这便可以很好利用创设情境的教学策略。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有关“鲁迅〃的,我在开启这个单元的教学时,先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关于鲁迅的背景资料,并与学生娓娓道来鲁迅的感人故事,故事讲完才开始讲授新课,学生便兴趣盎然地投入了学习。
读《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有感
读《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有感最近,阅读了由尹少淳主编的《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一书,感受颇多。
尹老师提炼出五大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
书中各路专家大咖深入浅出地对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理念解读和教学解析。
“核心素养”是这几年来教育界的一个热词。
在美术核心素养由理念到实践的落地过程中,既需要专家的引领,又需要自己的思考。
一、有童心,会引导印象派大师毕加索说:“我用一生的时间在向儿童学习”作为教师,只有拥有一颗童心,才能走进孩子们的世界,领略孩子们的悲喜酸甜,才能设计出引导孩子们经历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常常遇到,孩子无意间的作品做出了大师的既视感,然而这是没有经过大师般思维的作品,教师此时正向的引导可能就是点睛之笔。
二、提高自身专业艺术修养教师要坚持美术实践,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审美能力和艺术修为,尽可能做到一专多能。
魏瑞江老师说,艺术上的缺失也会影响教学,带给学生缺憾。
作为教师要广泛涉猎各个不同的艺术门类,这不仅为教学扩展空间,同时也能满足学生不同的选择。
长期的美术技艺修炼,提高的不仅仅是美术技艺和创作能力,还有教学的技艺。
所谓光有一个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老师之间存在距离,我们要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之间架起桥梁,让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
三、从美育到学科融合如今的美术课堂,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提倡新的教学方式和全新的教育理念,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对于我们一线美术教师来说,在于观念上的改变。
着眼学科大融合,将美育渗透到其他学科和生活中,也在美术课堂中加入文化元素,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美术教学紧紧相扣,让艺术传承,土木生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尹少淳教授《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常态——主题式学习》讲座有感
今天上午区里组织中小学美术老师听尹少淳老师的讲座,这是第一次到艺术中心听有关美术教学方面的讲座,提前调了课,一大早怕路上堵车,所以早早的到了。
一开场尹教授就以问题“黄河的起源在哪里?又是从哪里汇入大海的?”导入了他要讲的核心素养,这个问题倒难倒了不少人呢,因为如果不是尹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
说到了河流的起源,尹教授自然引入了核心素养的由来,它的源头在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的五步教学法。
那核心素养最终要达成什么呢?尹教授提出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最终是要去解决问题。
如何在本学科中有结构与节奏的安排你的教学,能使用本学科专业术语、专业技能、融入生活的完成要解决的问题。
他在论证中引用了司马光砸缸的典故,通俗易懂的说到司马光能救出那个落水的小孩儿,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首先他要知道水是会对人的生命造成危险的,否则他也许会在一边看乐子,好玩得很!再者他还得知道缸是能用坚硬的石头砸破的,知道水是往低处流的,得砸在哪个位置才行,最重要的在危急时刻他得有沉着、冷静、机智
的品质,敢去做才行。
看似并不复杂的事情,完成它却需要知识的获取与储备,这是最重要的前提,而成功的解决这个问题所具备的能力与心理品质也同样不可少。
另外尹教授也用实例对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信息化,大数据、国际化的现状进行了阐述,让从事育人工作的老师听了之后有一些危机感,而我们不同又优于网络计算机的是在交流的过程中有情感、思维、能动性的。
这次讲座我的主要收获是在教学中如何能更好的创设的问题情景,设计合理层次结构的课,让学生利用本学科所学知识完成学习目标,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