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评说苏东坡

合集下载

康震评说苏东坡

康震评说苏东坡

康震评说苏东坡《康震评说苏东坡》第四章潇洒东坡勤勉务实,便是潇洒、苦中作乐,亦是潇洒、读书交友,自是潇洒、躬自反省,更是潇洒自我价值的实现。

被贬黄州,正当中年。

仕途不顺,怎样实现价值呢?“人生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需要一生积累,立功没有机会,所以立言成为苏轼此时实现文人不朽价值的重要途径。

黄州牢笼,也许限制了苏轼的行动自由,但又如何能限制他思想自由呢?著书立说,标志着苏轼自成一家的学术思想的形成,也标志着他开始跻身于北宋最重要的思想家之列。

苏洵给苏轼取名为轼,就是要他收敛锋芒,稳健做人。

“我呆在黄州这个小地方,终日无事,默默反省自己,回顾我这三十年来得所作所为,大多犯的就是这个毛病。

”(《答李端叔书》)所以,他才要在读书著述中,去掉自己身上的恃才傲物、桀骜不驯的傲气,养成稳健端庄、谦虚平和的正气;要在与农夫村民的交往中,去掉尖酸刻薄、恩恩怨怨的小家子气,养成虚怀若谷、宽以待人的大气;要在耕种东坡的劳动中,去掉柔弱缠绵、多愁善感的的文人气,养成刚毅坚强、直面人生的丈夫气。

对朋友说:“你看到的我,都是以前的旧我,不是脱胎换骨后的新我啊!”(《答李端叔书》)这样的反省与悔过,没有一点潇洒的气度与勇气是很难做到的。

不仅自己不再杀生,还积极主动地救助生命。

苦难与不幸没有使苏轼麻木不仁,明哲保身,反而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些更为不幸的人,对生命实实在在的领悟与体验。

勇于超越苦难的潇洒。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夜归临皋》虽然是处于政治弱势中的人物,乌台诗案的阴影难以抹去,但在诗文中借涛涛江水臧否风流人物、千秋功业,借皎皎明月笑傲古今沉浮、往来是非,表现超逸旷远的精神境界。

回顾这十多年的贬谪生活,反而是他文学事业的辉煌时期,也是他人生思想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

如果没有这一段生存挫折的磨练,也就不可能有后人心目中的那个苏东坡了。

苏东坡远离了我们,但他永远不会消失。

我之东坡印象——读《康震评说苏东坡》之得

我之东坡印象——读《康震评说苏东坡》之得

我之东坡印象——读《康震评说苏东坡》之得提起苏东坡大名,在中国恐怕无人不晓,就算不识字,闻着“东坡肉”的美味也知道了这个大文豪!然而,真要说知道苏东坡阅历的人就不多了,我也是最近读了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文学院副院长康震在《百家讲坛》开坛讲苏东坡并整理成书——《康震评说苏东坡》后,才对苏东坡的印象清晰了起来。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苏东坡本来就天资聪颖,能够成为世人仰慕的文坛巨匠,完全取决于他的两种功夫:“笨功夫、巧功夫”,笨功夫垒基础,巧功夫升境界,当然更离不开他的挫折人生。

所谓笨功夫之一是将七十五万字的《汉书》抄了三遍,第一遍对每一章节由三个字提炼概括成标题,第二遍成二字,第三遍为一字,而且做到从汉书中任选一字就可以从这个字一直背下去,倒背如流。

想一想在没有现代书写工具的条件下,下这种功夫,其坚韧的毅力略见一斑。

而巧功夫是“八面受敌法”,就是读书时,要分不同的角度去读一本书,比如读《西游记》要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专读,彻底通透所读之书。

可见应该谈不上是“巧”功夫,所以我认为还是要“下足十年功”就一定能不断“精彩一分钟”。

正是一生在仕途中大起大落,造就了苏东坡百折不挠的人生品格,也成就了他文学上的诗词巅峰。

苏东坡步入仕途时一帆风顺,得到宋仁宗的高度赞赏,主考官文坛宗主欧阳修也非常赏识,正在春风得意实现远大抱负之时,卷入新旧两党之争,与推行变法的王安石冲突严重,当朝皇帝宋神宗决心变革,使年轻气胜的苏东坡遭贬,一来要挫挫他的锐气,二来不得意而为之,将他贬至黄州,苏子儋东坡之名正是在黄州置了几亩薄田而自名。

从此率一家老小修房耕地,深刻体验了百姓之苦也感受了苦日子中一家人的天伦之乐。

在黄州他深刻思考和反省自己,为自己波澜不惊的人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被贬黄州做了一回没有太大自由的山野村夫,因为黄帝诏日,是为“黄州团练副史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作为一县武装部副部长,没有签字权和行政权,比咱今天的副县调研员尤过之。

康震讲苏东坡的好段

康震讲苏东坡的好段

康震讲苏东坡的好段
【原创版】
目录
1.康震对苏东坡的评价
2.苏东坡的文学成就
3.苏东坡的人生态度
4.苏东坡的影响力
正文
康震是一位著名的文化名人,他曾在一次讲座中,详细地讲解了苏东坡的文学成就和人生态度。

他表示,苏东坡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他的诗词歌赋,散文小说都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他的作品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苏东坡的文学成就是显而易见的,他的诗词歌赋,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诗词清新自然,富有哲理,他的歌赋深情款款,婉转动听,他的散文小说则充满了生活气息,富有人性。

他的作品,无论是在文学史上,还是在人们的心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苏东坡的人生态度也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他一生坎坷,曾多次被贬谪,但他却始终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

他善于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中寻找乐趣,善于从人生的挫折中寻找启示。

他的人生态度,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作品,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人们。

苏东坡的影响力也是不可忽视的。

他的作品不仅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人生态度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他的故事,他的诗词,他的人生,都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经典,成为了人们学习的榜样。

总的来说,康震对苏东坡的评价是中肯的,他充分肯定了苏东坡的文学成就和人生态度,同时也指出了苏东坡的影响力。

康震评说苏东坡 名著要点归纳

康震评说苏东坡 名著要点归纳

《康震评说苏东坡》复习资料一.作者简介:康震,男,1970年3月出生。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人,中共党员。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二.章节内容简介:(一).少年成名只因苏母去逝,此类考试由皇帝特别下诏并亲自主持,宋朝三百年中考中制举的才四十人左右,而苏轼的文章再次得到了主考官甚至当朝皇帝宋仁宗的肯定。

(二).步入仕途的顶头上司是凤翔知府陈公弼。

陈公弼对苏轼非常严厉,这对苏轼的成长有很大帮助。

苏法。

苏轼不主张变法,最后宋神宗分别派他去颍州担任知州及杭州通判。

后在徐州、密州(三).大难临头为了躲避是非,苏轼在地方担任了八年行政首长,取得了不错的政绩。

却招到了反对(四).潇洒东坡“苏东坡”名字的由来源于在白居易诗《东坡种花》,当时苏轼给一块贫地取名“东坡”,并自称“东坡居士”(五).赤壁绝唱(六).东山再起坛好友王安石,两人一笑泯恩愁。

后宋神宗批准他到山清水秀的常州居住,任团练副使但(七).知难而退一的“苏堤”据说是清淤的泥土所筑起来的。

(八).一贬再贬高太后去逝后,宋哲宗任命苏轼以礼部尚书的身份充河北西路安抚使兼马步军都总管,家事,尽量为当地百姓造福,除了农业生产,还给他们讲学。

(九).巨星陨落元符三年,宋哲宗崩逝,宋徽宗赵佶继位,排挤新党蔡京等人,重新任命旧党,同时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十).天伦之乐轼在梦中见到了她写下了令人伤感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王闰之虽烧了苏轼诗文手稿,但在黄州期间,却充当了苏轼种田的好帮手。

经去世,只有坚强的王朝云陪伴左右。

(十一).手足之情苏洵共有三男三女,苏轼排行老五,苏辙排行老六。

在民间的传说中,苏轼有个妹妹叫苏小妹,与秦观结婚。

这其实是不存在的,苏小妹的原型应该是苏轼的三姐八娘。

苏轼(十二).东坡印象苏轼以他的亲身实践为人们树立了一种理想人格的标准: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康震讲苏轼:(1)少年成名

康震讲苏轼:(1)少年成名

康震讲苏轼:(1)少年成名【画外音】:你知道苏轼吗?你了解苏轼吗?一提起苏轼你自然而然就会想起他那脍炙人口的美文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么,这些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传奇故事,而对于生活中和官场上的苏轼,你又了解多少呢?苏轼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人生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与他本人的个性为人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今天的人又该如何解读他的宦海沉浮与儿女情长呢?后世的人们为什么对苏轼始终有一种特别的喜爱,历经千年而不衰?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跟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一起走进这位与众不同的文化学者,品尝跌宕起伏的别样人生。

系列节目《苏轼》第一集少年成名,敬请关注。

【康震】:对于苏轼苏东坡,我想各位观众都非常的熟悉。

为什么呢,因为他留给了我们太多的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优秀诗篇:当我们登高远望长江的时候,禁不住会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我们走在庐山的风景里的时候禁不住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些不如意的事情,我们也禁不住用他的诗来宽慰自己“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我们在一个中秋的月夜思念我们的亲人的时候,我们也禁不住要吟唱他著名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确,苏轼的诗词已经成为了我们广大人民群众血肉当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丰厚的文化养料。

它就像我们的血液一样,每天都流淌在我们的情感当中,对这样一位伟大而富有魅力的文学家,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呢,我们到底想过没有,他的这些迷人的富有魅力的诗句是怎么写出来的,在他的少年时代,他究竟接受过怎样的家庭教育;他科举考试成绩如何;他进入仕途之后是不是一帆风顺呢,他又是为了什么被一贬到了黄州,而后他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在短短十七个月的时间里从一个八品官升为三品大员,最后苏轼又是因为什么,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被一贬到了惠州,再贬到了儋州;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在他临终的时候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遗言呢?所有这些象迷一样的问题,就共同的汇成了苏轼丰富的一生。

康震讲苏东坡的好段

康震讲苏东坡的好段

康震讲苏东坡的好段苏东坡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而闻名。

以下是关于苏东坡的一些好段,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他的才华和影响力:1. 苏东坡的文学才华,苏东坡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而被誉为文学巨擘。

他的诗词、散文和书信作品无不展现出他的才情横溢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诗歌清新自然,富有感情,表达了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他的散文写实生动,既展示了他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又表达了他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苏东坡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苏东坡的政治才能,苏东坡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

他在政治上展现出了出色的才能和智慧。

他曾担任过多个重要的政府职位,如翰林学士、江宁府知府等,他在这些职位上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干和清廉的作风。

他注重改革,推行了一系列有益于民生的政策,深受人民的爱戴。

他还积极参与国家的外交事务,为维护国家利益做出了重要贡献。

3. 苏东坡的人格魅力,苏东坡以其宽厚、豪爽和正直的人格魅力而备受赞誉。

他待人真诚友善,乐于助人,赢得了广泛的人缘。

他的豪爽个性和幽默风趣的性格使他成为人们喜爱的伙伴。

他不畏权贵,敢于直言,坚持原则,这种正直的品质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钦佩。

苏东坡的人格魅力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也体现在他的为人处世和与人交往的方方面面。

总之,苏东坡是一位文学家、政治家和人格魅力的典范。

他的作品和影响力超越了时代,至今仍然被广泛研究和传颂。

他的才华和品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震讲苏东坡第一章主要内容

康震讲苏东坡第一章主要内容

康震讲苏东坡第一章主要内容
康震评说苏东坡第一章讲的苏东坡少年成名。

苏轼用他天才的文思与妙笔,一举成名天下知,可是,因为母亲程夫人的不幸去世,苏轼只得返回家乡服丧。

三年之后,当苏轼兄弟陪父亲再次来到京城的时候,一次北宋朝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制科考试即将举行,曾经在三年前的考试中小试牛刀,一举成名的苏轼兄弟自然不会放过这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们准备向这次制科考试再次发起冲击。

那么,制科考试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考试制度,而苏轼兄弟在这场制科考试中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少年成名的苏轼还会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吗?。

康震讲苏东坡的好段

康震讲苏东坡的好段

康震讲苏东坡的好段简介苏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

他的文学才华横溢,作品涵盖诗、词、散文、骈文等多个领域,尤以其豪放洒脱的词作和清新自然的散文著称。

康震是中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他对苏东坡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评价。

本文将从康震的角度,探讨苏东坡的文学魅力以及他的代表作品。

苏东坡的文学魅力苏东坡的文学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真情实感苏东坡的作品充满了真情实感,他能够深入人心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不回避人生的苦难和痛苦,也不回避社会的黑暗和丑恶。

他在作品中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2. 豪放洒脱的风格苏东坡的作品具有豪放洒脱的风格,他善于用自由奔放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

他的词作充满了自然的韵味和生动的形象,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

他的散文则表现出豪情壮志和宽广胸怀,令人耳目一新。

3. 文学才华的多样性苏东坡既是一位出色的诗人,又是一位杰出的词人和散文家。

他的作品涵盖了多个文学领域,展现出他广博的文学才华。

他的诗作清新脱俗,给人以美的享受;他的词作婉约动人,表达了深情厚意;他的散文则充满了智慧和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苏东坡的代表作品苏东坡的代表作品包括诗、词、散文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其中几篇著名的作品:1. 《江城子·密州出猎》这是苏东坡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描绘了北方草原上的狩猎场景。

词中展现了苏东坡豪放洒脱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热爱,给人以宏大壮丽的感觉。

2. 《赤壁赋》这是苏东坡的一篇散文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

文章描绘了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赤壁之战的场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表达了苏东坡对英雄气概和忠诚精神的赞美。

3.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是苏东坡的一首词作,是在《赤壁赋》的基础上创作的。

词中表达了苏东坡对赤壁之战的怀念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对历史的思考。

总结苏东坡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他的文学魅力令人叹为观止。

康震讲办办东坡读后感

康震讲办办东坡读后感

康震讲办办东坡读后感读完康震讲的苏东坡,就像跟着一个超棒的导游,在苏东坡那传奇的一生里畅游了一番,那叫一个过瘾!以前就知道苏东坡是个大文豪,写的诗词那是杠杠的。

但康震老师一讲,才发现苏东坡这人简直就是个宝藏男孩啊。

他的一生就像坐过山车,起起落落,比电影还精彩。

你看他,一开始也是踌躇满志,想要在官场大展一番拳脚。

就像咱们刚毕业的时候,觉得自己能征服世界呢。

他才华横溢,脑子转得比风车还快,写文章那是信手拈来,而且写得又好又有深度,感觉他的才华都要从纸面上溢出来了。

那时候的他,在仕途上也还算顺利,可是好景不长啊。

这官场就像个大染缸,还到处是暗流涌动。

苏东坡一不小心就被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里。

他被贬了,这一贬可不得了,就像从云端一下子掉进了泥坑。

但是人家苏东坡可没像有些人那样一蹶不振。

他倒好,在被贬的地方,该吃吃该喝喝,还能苦中作乐。

他写的那些诗词,好多都是在这种落魄的时候创作出来的。

比如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你听听,下着雨呢,别人都躲着,他倒好,慢悠悠地走着,还吟诗,这心态简直绝了。

就像我们在生活里遇到困难,有人就哭天抹泪的,他却能把困难当成是一种特殊的经历,还从中找乐子。

而且他这人特接地气。

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大文人,只知道吟诗作对。

他关心老百姓的生活,在当地还做了不少实事呢。

像治水之类的,他可没闲着。

感觉他就像个万能的哆啦A梦,到哪儿都能给当地带来点好处。

他的朋友也特别多。

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老百姓,都能跟他玩到一块儿。

这说明他这人性格好啊,随和又有趣。

他的朋友在他落魄的时候也帮了他不少忙,不过我想主要还是他的人格魅力在那儿呢。

他就像个小太阳,虽然自己也有倒霉的时候,但还是能散发出温暖和光芒,吸引着周围的人。

康震老师讲的时候,把苏东坡讲活了。

那些故事啊,就像电影画面一样在我眼前晃悠。

我就感觉苏东坡不再是书本上那个遥远的名字,而是一个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人。

他的喜怒哀乐,他的理想抱负,他的无奈沮丧,都能让人感同身受。

康震讲苏东坡的好段 -回复

康震讲苏东坡的好段 -回复

康震讲苏东坡的好段-回复"康震讲苏东坡的好段"——苏东坡:文学巨擘与人类思想的守望者苏东坡,这个名字如同一颗闪亮的明星,照亮了中国文学的漫漫长夜。

他身世坎坷,历经风霜,但却倾注着无尽的热情和才华,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的巨擘。

在康震先生的长篇讲座中,他向我们详细阐述了苏东坡的一生,深入剖析了他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内涵。

让我耳目一新,在康震先生的精彩讲述下,我更加欣赏和尊重这位伟大的文化传承者。

康震先生首先向我们介绍了苏东坡的身世背景。

苏东坡出生在一个文人世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独具慧眼,早有文名。

然而,他的一生却并非一帆风顺。

先是因为他的作品《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的名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被朝廷解释为对政权的讽刺,遭到贬谪。

这段历史描写了他的痛苦经历,引人深思。

康震先生解析道:“苏东坡这段贬谪经历,更凸显了他坚持真理和正义的品性,在政治的漩涡中仍能保持清醒。

”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追求真理的执着,令人感叹不已。

苏东坡的诗词才华更是世人皆知。

他的作品以其豪放灵逸、意境深远而闻名于世。

康震先生在讲座中分析了苏东坡的几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使我们对他的创作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康震先生先介绍了苏东坡的《青玉案·元夕》。

这首词以元宵节夜晚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述男女之间的那份深情厚意,表现出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词激发了我们对浪漫与诗意的向往,也折射出了苏东坡作为文人,对美的追求与表达。

随后,康震先生引用了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首词通过对明月的描绘,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真理的追寻。

康震先生解读道:“明月虽然是一个飘渺的目标,但是苏东坡通过这样的形象描写,让我们明确了追求理想就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苏东坡不仅是一个咏物诗人,更是一个追求真理和理想的人。

康震先生还仔细讲解了苏东坡的《赤壁赋》。

这篇文言小说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亦成为苏东坡文学成就的代表之作。

康震评说苏东坡国学

康震评说苏东坡国学

康震评说苏东坡国学康震评说苏东坡国学《康震评说苏东坡》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在中央电视台10频道《百家讲坛》所讲《苏轼》的基础上增订润色而成。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推荐了康震评说苏东坡国学,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康震评说苏东坡》内容提要他才华横溢、洒脱豪放,他命运多舛、幽默达观,他以他的.天才、渊博、超逸、多情,留下了一段段传奇佳话。

他就是历经千年仍散发着魅力光彩的苏东坡!本书是《百家讲坛》知名主讲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在中央电视台CCTV-10《百家讲坛》所讲《苏轼》基础上增订润色而成。

对一代文豪苏东坡的别样人生进行了精彩的讲述。

《康震评说苏东坡》作者简介康震,1970年3月生,陕西省绥德县人。

文学博士。

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曾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中国李白研究会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

主要从事中国古典诗词散文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研究。

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出版《长安文化与隋唐诗歌》等学术著作、教材多部。

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宝钢教育基金理事会全国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主持、参与“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与文学的生成、发展与传播”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

2005年至今,在中央电视台CCTV-10频道《百家讲坛》主讲《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苏轼》、《李清照》等专题讲座,获得观众的广泛好评。

《康震评说苏东坡》本书目录序(钟振振)第一章少年成名眉山奇秀人杰地灵严父慈母言传身教勤于巧于读书一举成名天下皆知第二章步入仕途初涉官场饱受磨练新旧党争针锋相对为官一方政通词美第三章大难临头黑云压城山欲来祸从口出罪从天降千里缉捕锒铛入狱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多方施救死里逃生第四章潇洒东坡勤勉务实便是潇洒苦中作乐亦是潇洒著书交友自是潇洒躬自反省更是潇洒第五章赤壁绝唱一咏赤壁清风明月再咏赤壁水落石出三咏赤壁大江东去游假赤壁抒真性情世易时移峰回路转第六章东山再起相逢一笑泯却恩仇风云突变青云直上校量利害参用所长书生意气不合时宜第七章知难而退哭歌之辩后患无穷唇枪舌剑三党混战知州钱塘拯救西湖辗转四州恩施百姓第八章一贬再贬五改谪命贬逐投荒随缘委命苦中寻趣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第九章巨星陨落时易运移重返中原政局起伏奔波劳顿归老常州以安晚节三万日尽癯仙西归第十章天伦之乐敏静有识十年记梦妇德皆修顿失中馈好义忠敬患难知音虽愿愚鲁虎父虎子第十一章手足之情苏氏小妹托情而生敏兄笃弟文坛双璧情深意切志趣相谐患难始终休戚与共第十二章东坡印象颀然子瞻烨瞳秀眉寓文于政亦庄亦谐工书善画禅趣盎然苏门多士和而不同放怀山水穷达事理可东坡伟大东坡主要参考书目苏轼诗词选读选评后记【康震评说苏东坡国学】。

康震讲办办东坡读后感

康震讲办办东坡读后感

康震讲办办东坡读后感读完康震讲苏东坡,就像跟着一位超棒的导游在东坡居士的世界里溜达了一圈,那叫一个过瘾!康震老师讲苏东坡,就像是把苏东坡从历史的画卷里拽出来,放在咱面前活生生地展示一样。

以前我就知道苏东坡是个大诗人,写的诗那叫一个牛,什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子美得不像话。

但看了康震老师的讲解,我才知道,原来东坡先生的一生比他的诗还精彩呢。

苏东坡这人啊,感觉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强。

他一生起起落落,一会儿被皇帝重用,在朝廷里风光无限,一会儿又因为得罪人被一贬再贬,贬到那偏远的小地方。

但他不管到哪儿,都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被贬黄州的时候,穷得叮当响,他居然还能研究出东坡肉这么美味的东西,这心态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我就想啊,要是我,被发配到那么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估计就整天唉声叹气,哪还有心思琢磨吃的。

这就像他的诗里写的那种豁达,“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不管外界环境多恶劣,他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乐观。

而且苏东坡的朋友那是遍布天下啊。

他为人豪爽、真诚,走到哪儿都能交到好朋友。

他跟那些朋友之间的故事也特别有趣,今天跟这个喝酒赏月,明天跟那个诗词唱和。

他就像一块磁石,总能吸引周围的人。

我特别羡慕他这种交友能力,我自己有时候还为怎么跟人相处发愁呢,人家东坡先生完全没这烦恼。

从康震老师的讲述里,我还感受到了苏东坡的多才多艺。

他可不只是会写诗作词,书法也是一绝,画画也相当厉害。

感觉他就像一个全才,把那个时代能玩的、能学的都玩到了极致。

他的才华就像喷泉一样,源源不断地往外冒,怎么都用不完。

总的来说,读完康震讲苏东坡,我就像是认识了一位既熟悉又陌生的老朋友。

熟悉是因为他的诗词我们从小就背,陌生是因为以前真不知道他背后有这么多精彩的故事。

苏东坡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历史的天空中永远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而康震老师就像一个引路人,带着我们这些迷迷糊糊的现代人,走近了这颗星星,让我们看到了他真实而迷人的一面。

洒面对挫折—读《康震评说苏东坡》有感

洒面对挫折—读《康震评说苏东坡》有感

洒面对挫折—读《康震评说苏东坡》有感总有一本书,会震撼你的心弦;总有一本书,会让你领悟到人生的一些意义。

《康震评说苏东坡》是本传记体加评论的书。

全文最吸引我的地方,便是苏东坡的“潇洒”。

“什么叫潇洒?潇洒不是一天到晚昂着脑袋、甩着袖子在大街上走,潇洒很具体,它是你在生活当中,面对一个具体困境时的表现,你的人生中所面临的每一个挑战,都在检验你潇洒的底线。

”文中这句话具体说明了潇洒的含义,同时,也间接说明了苏东坡在面对“贬官至黄州”后潇洒的态度:他懂得勤勉务实,在来到黄州以后,生活困难,他就逐步解决家庭的花销问题;他懂得苦中作乐,虽然黄州的饮食条件困难,但他也学会了去创造食物(东坡肉、东坡羹等);他懂得著书交友,在黄州完成了《论语》、《周易》的注释工作,也因为他的天真赤诚、不拘小节的性格,使他在黄州交到了许多新朋友;他还懂得躬自反省,他一直在思考发生“乌台诗案”的原因,总结出了要去除自己身上恃才傲物、桀骜不驯的傲气。

正是因为苏东坡懂得这些,才能让他在逆境中活得潇洒,才能让他成为一位流芳百世的大文豪!在现实之中,我们也要像苏东坡一样,活得潇洒,在挫折中要学会调适自己。

在上学期的英语期中考试中,我的成绩一落千丈。

我曾独自趴在座位上不断地反省自己,我不敢抬起头来,虽然泪珠已经在眼眶中打转,但我也不想让任何人看见。

痛苦,也只能自己默默承受罢了。

我的脑子里不断地浮现出同学对我的议论以及老师、家长对我的失望。

许久,我终于起身,走出教室,准备去向父亲告知这个消息。

教学楼的走廊很长,显得漆黑,只有几盏灯发挥着自己微弱的光芒,看到这般景象,我更迈不动步伐,根本没有勇气去走向电话机旁。

周围的同学正给父母打电话,个个脸上挂着欣喜的笑容,想必他们是在向父母报喜吧?我的心像长满了荆棘一般,疼痛无比,我终于慢慢地走到电话机旁,用颤抖的手拿起了话筒。

“嘟……嘟……”这一声声的电话铃对于我来说就是无限的煎熬,我不停地思索着我该怎样把这个令人难过的消息传达给父亲,但内心好像有一个声音在呼喊“不要”,我顺从自己的心情又把电话机慢慢放下,心中又想到了父亲每日想接我电话的那份牵挂,于是我又无奈地拿起了电话机,父亲那头的声音已经向我传来:“是女儿吗?怎么了?”父亲那有力的声音让我觉得既温暖又难过,我只好把我考试失利的事告诉了他,我只听到他默默地叹了一口气,对我说:“没事,下次再努力就好了。

康震讲苏东坡梗概作文

康震讲苏东坡梗概作文

康震讲苏东坡梗概作文你要是想了解苏东坡这么个妙人儿,那康震老师讲的可真是一绝。

首先啊,苏东坡出生在一个还算不错的家庭。

他家就像一个文化小摇篮,家里人都挺有文化的。

这就像给小东坡的脑子提前装了个文化小软件,一出生就有点文化基因在身上了。

他年少的时候啊,那就是个学霸。

读书就跟玩儿似的,脑袋瓜子转得特别快。

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就跟开了挂似的,一路顺风顺水。

那时候的他,就像一颗闪闪发光的小星星,所有人都觉得这小子将来肯定大有作为。

后来他进入官场啦。

刚进去的时候,那也是满怀着理想和抱负,想干一番大事业。

就像一个充满电的小马达,准备在官场这个大机器里高速运转起来。

他在各地当官的时候,可没少给老百姓做好事。

比如说治水,他就像个水利小能手,到处考察,规划怎么修堤筑坝,让老百姓免受洪水的侵害。

他还特别关心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搞一些文化建设,就像个文化传播小使者。

但是呢,官场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地方。

苏东坡这人太直了,心里想啥嘴上就说啥。

这就得罪了不少人。

那些小人就像一群嗡嗡叫的苍蝇,老是在他身边捣乱,给他使绊子。

这不,他就开始倒霉了,被一贬再贬。

他被贬到黄州的时候,那可真是他人生的一个大转变。

刚开始的时候,他也失落啊,就像一只斗败的小公鸡。

可是呢,苏东坡就是苏东坡,他很快就调整过来了。

在黄州这个小地方,他开始研究美食。

那著名的东坡肉就是在这时候发明出来的。

他就像个美食发明家,把猪肉做得那叫一个香,现在想起来都流口水。

而且啊,他的文学创作在黄州也达到了一个高峰。

他写的诗词文章,那是又多又好。

感觉就像他把在黄州的经历,无论是种地啊,还是跟老百姓唠嗑啊,都变成了创作的素材。

就像一个超级魔法师,把平凡的生活变成了精彩的文学作品。

后来他又被贬到岭南。

岭南在当时可是个偏远又艰苦的地方。

可是苏东坡就像个乐观小天使,到了岭南看到荔枝就高兴得不得了。

还写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样的诗句。

他就像一个永远能发现生活乐趣的人,不管环境多恶劣,他都能找到让自己开心的东西。

康震讲苏东坡的好段

康震讲苏东坡的好段

康震讲苏东坡的好段【实用版】目录1.康震对苏东坡的评价2.苏东坡的文学成就3.苏东坡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4.苏东坡的诗词欣赏正文康震是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他在一次讲座中谈到了苏东坡,认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文化巨匠。

苏东坡,原名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哲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但他却以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卓越的文学成就度过了艰难岁月。

苏东坡的文学成就斐然,他的诗词、散文、书画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他的诗词既有豪放奔放的气魄,又有婉约柔情的味道,其中《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作品被誉为千古绝唱。

他的散文也写得非常出色,如《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这些作品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苏东坡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也是康震所赞赏的。

他坚信“人生如梦”,以一种超脱的心态看待世事。

他在政治上坚持正义,为民请命,不畏强权,展现了高尚的品格。

在生活上,他乐观向上,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豁达的心态,从困境中寻找生活的乐趣。

康震特别欣赏苏东坡的诗词,认为他的诗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例如他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催人泪下。

而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犹恐匆匆说不尽。

”则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总之,康震对苏东坡的评价充满了敬意,他认为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文化巨匠。

苏东坡的文学成就、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都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之苏轼2——自古英雄出少年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之苏轼2——自古英雄出少年

内容简介:苏轼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无不样样精通、造诣深厚,甚至可以说,从文学艺术的全面性和综合实力上考量,苏轼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

苏轼带给我们无数的憧憬和享受,也带给我们一个大大的困惑:那就是这样一个文学艺术上的天才与全才,究竟是如何炼成的?从眉山小镇到名震天下,苏轼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的成才秘诀呢?苏轼的天赋异禀确实超乎常人,但在实际的学习中如何运用这样的禀赋,才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而苏轼的成才恰恰不是恃才自傲、坐吃山空,靠的是他难得的勤奋和勇气,尤其是在大多数人墨守陈规、人云亦云之时,苏轼却总能大胆质疑,不落窠臼。

对前辈、对老师的尊重,不等于盲从,只有千锤百炼,才能百炼成钢,才能化为自己血液里的东西。

那么,苏轼究竟是如何在对前辈的质疑中一步步前进的呢?苏轼才华横溢,很快引起了世人的注意。

其中既有四川当地的行政首长、益州知州张方平,也有朝廷重臣、文坛领袖欧阳修。

难能可贵的是,这两个人本为政见不合的“对头”,老死不相往来,却因为苏轼的出现而摒弃前嫌,并且竭尽全力,扶持和奖掖苏轼这个晚生后辈。

在苏轼成才的的道路上,张方平和欧阳修,就是两位不可或缺的引路人。

那么,苏轼到底是什么地方,让这两位引路人能够如此不遗余力?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精彩的故事呢?全文:苏轼的身上,他能够成功有他自身的主观的因素,也有很多客观的因素。

主观的因素是什么呢?第一,聪明。

这没办法。

问题是我们现在孩子也都挺聪明的,你得聪明到正道上。

举个例子,苏轼小时候也是上学的,在眉山的时候有个当地的老师叫刘巨,苏轼小时候还有其他的一些孩子们就跟着这刘巨老师去上课,就跟我们现在上小学、上幼儿园一样,那时候苏轼还很小,大概就是六、七岁的样子,这上课的时候,我们知道在古代的时候,因为你将来考科举是要考诗这些东西,老师上课的时候也得讲,让你写作文,老师自己先得做个示范,写首诗对不对?刘老师写了两句诗,这诗的名字叫《鹭鸶诗》,鹭鸶就是那种水鸟,这诗里边有两句写得挺好,怎么说呢?“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

康震讲苏轼初出茅庐笔记200字

康震讲苏轼初出茅庐笔记200字

康震讲苏轼初出茅庐笔记200字
康震老师讲苏东坡,我深深地被吸引,迫不及待买了本康震讲苏东坡,再次走近苏轼。

看了这本书,我如同穿梭到了北宋,亲眼看到了苏东坡的生活,苏轼他是少年成名,人家考中科举的人都五六十多岁了,何况他们哥弟俩,一个二十二岁,一个十九岁。

当我们登高望远,面对滔滔江水,会禁不住高声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当我们中秋佳节,望着皎洁的明月,会禁不住深情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当我们面对生活的挫折,会禁不住宽慰失意的自己: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康震讲苏东坡的好段

康震讲苏东坡的好段

康震讲苏东坡的好段
摘要:
1.康震对苏东坡的评价
2.苏东坡的文学成就
3.苏东坡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
4.苏东坡的诗词创作特点
5.康震讲述的苏东坡的好段
正文:
康震是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他在讲解苏东坡时,对苏东坡的评价非常高。

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巨匠,他的文学成就被后人传颂不衰。

他不仅在诗词创作上有着非凡的成就,而且在散文和绘画等方面也有极高的造诣。

苏东坡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是他文学成就的重要基础。

他坚持“任天由命”的人生态度,无论处在何种境遇,都能泰然处之。

他的哲学思想深受道家和禅宗的影响,强调“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

苏东坡的诗词创作特点鲜明,他的诗以豪放、奔放、直率为特点,词则以婉约、柔美、深情为特色。

他的诗词中充满了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展现出他的博大胸怀和卓越才华。

康震在讲解苏东坡时,特别提到了一段苏东坡的好段。

这段文字是苏东坡在《赤壁赋》中的名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句话表达了苏东坡对世界的独特看法,他既看到了世界的瞬息万变,又看到了万物的永恒不变。

他以这种
独特的视角,去探索人生、探索世界,展现出了他的人生智慧和哲学思考。

总的来说,康震对苏东坡的评价极高,他认为苏东坡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

苏东坡的文学成就、人生态度、哲学思想和诗词创作特点,都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学习。

康震:苏轼死前最后一句话——着力即差

康震:苏轼死前最后一句话——着力即差

康震:苏轼死前最后一句话——着力即差苏轼被贬海南,虽然生活困顿,但他却苦中作乐,他不但和当地父老乡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还完成了几部大作、写下了大量的诗词。

三年之后,苏轼接到了朝廷的召唤返回大陆。

此时,弟弟苏辙力邀他到河南同住,以长叙兄弟之情,那么,苏轼是否会答应弟弟的请求?他还能不能和苏辙再见上最后一面呢?过了一阵子,贬谪他的宋哲宗死了,宋徽宗继位,朝廷的气候发生了一些变化,像苏轼这样的人纷纷地开始朝内地“量移”。

“量移”就是说把被贬的人朝内地挪一挪,是一种什么呢?善意的表示。

在宋哲宗元符三年的六月二十日,苏轼晚上乘船离开儋州回大陆,在海上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写得超棒,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我就是死在这蛮荒之地,我一点都不后悔,我一点都不仇恨这一趟差,为什么呢?“兹游奇绝冠平生”,我看尽了人间奇绝的风景,老子在这儿玩儿了一趟,免费的旅游啊。

你想想看,从黄州开始种庄稼、做东坡肉,然后再到惠州,然后再到儋州,洗脚,然后现在坐在船上,回去路上说,这回不后悔,该看的都看了,旅游了一趟,人生本是一场游戏,在游戏当中又还旅游,那是增加值,超值享受。

你说你拿这人怎么办?你再给他贬到月亮上去?那他能跟嫦娥谈恋爱。

不可战胜的意志,强大的自我养育的能力,这正是苏轼非常可贵和伟大的地方,是他超乎一般人的地方。

苏轼回到了大陆,就存在一个问题,他住在哪儿?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回家乡去?不现实。

他的弟弟苏辙已经决定住在河南的颍昌,弟弟意思说咱们俩年纪都大了,他六十多,他弟弟比他只小三岁,也是年过花甲,算了,咱哥俩儿就个伴儿吧,原来都说好的,只要不当官了,咱们俩生生死死都是兄弟,得守在一起。

苏轼当然愿意,但是也当然不敢,为什么呢?因为这河南颍昌离开封太近了,他这次回来的时候的路上,就知道他最喜欢的弟子秦观已经死了,这对他打击非常大,他就想,我离开封越近目标越大,可能带来的麻烦越难以解决,我现在就是一麻烦的综合体,我走到哪儿都是麻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的自我反省,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使他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

他对自己性格的反思和人生的历练,得到了后人的敬仰与推崇。

我们今天学习东坡,不仅仅在于他绝妙的诗词书画,更在于他对待人生积极的态度。

《念奴娇》中的周瑜形象为何与《三国演义》中的大不相同?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为了美化诸葛亮而贬低丑化周瑜严重扭曲历史造成的。

苏轼笔下的周瑜年轻有为,文采风流,江山美人兼得,春风得意,且有儒将风度,指挥若定,胆略非凡,气概豪迈正史上的周瑜意气风发,胸襟广阔,年少有为,是苏轼心中十分仰慕的英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周瑜,才是历史上真正的周瑜。

黄州虽然是苏轼政治生涯的低谷,但是这座长江边的小城却成为了苏轼文学创作的圣地。

随着苏轼对自我的反思,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已悄然改变。

世事变迁,宦海沉浮,苏轼把对人生和历史的感悟都凝聚在了长江边的赤壁,面对滚滚东逝的长江,苏轼发出了响彻千古的天籁之音。

《念奴娇》词分上下两阙。

上阙咏赤壁,下阙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

诗人是个旷达之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

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虽然书写失意,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

词作中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

长江的非凡气象,古战场的险要形势都给人以豪壮之感。

周瑜的英姿与功业无不让人艳羡。

1、烘托:是“以乙托甲”,使甲的性质更加突出,乙起陪衬作用。

例如:词中“千古风流人物”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周瑜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作用。

2、映衬:映衬是烘托的特殊形式,一方面“以乙托甲”,一方面“以甲托乙”,又互相彰显的作用。

词中有两种映衬:(1)实景与虚景映衬。

作者亲眼所见的景象是实,作者想象的战争景象是虚,二者互相衬托。

(2)周瑜的“雄姿英发”与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既现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现出作者的壮志未酬。

————(诗歌内容)什么叫做震撼古今的伟大绝唱,就是这一首词写完之后从古一直能唱到今天,唱到今天人的心里面,一千年前发出的一个声音到现在还能敲打着你的胸膛,震撼到你的心灵。

你看,浩浩荡荡的长江往东方流去,让我们想起孔子的话: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再看那大浪淘沙,把古往今来多少风流人物席卷而去。

据说,在这山崖的西边就是当年三国周郎大破曹军百万雄师的地方;再看赤壁,乱世穿空,陡峭的悬崖像是要刺破苍穹,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这是怎样的惊心动魄,怎样的雄壮有力。

但就是这样惊心动魄的历史,壮怀人心的历史,在时间长河的不断地冲刷之下也消失殆尽。

这词的上阙,既是这么有力量,又是这样地美丽。

词的下阙,更不得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小乔的出现,让惊心动魄的美丽,变成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艳丽,小乔的出现让周郎更加能够显示出他雄姿英发的一面,他不但是个幸福的英雄,还是一个浪漫的英雄。

但是如果没有小乔这个人物,好像周郎的身上就少了一点从容,就少了一点潇洒。

所以小乔在这个词的下阙当中非常的关键也非常的重要,正是她的出现,让这段宏阔的历史和英雄的画卷变得如此儒雅,如此地从容。

你看,这就是苏轼心中的历史,如画的江山,滔滔的巨浪,雄奇的峭壁,多情的美人,儒雅的英雄,还有流传千古的功业。

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可是呢,你看苏轼又是多么的感伤,赤壁再壮阔,英雄再浪漫与我有何干,我现在蹉跎半生,老大无成啊,只顾在这里发出一些徒劳的感慨,又有何用呢?他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我真是多情啊,难怪生出这么多的白发,小乔的确很美丽,周郎的确很潇洒,赤壁大战确实是千古以来的辉煌的战绩,但是,这些伟大的英雄人物,这位昔日的佳人,现在又在何处呢?想来想去,苏轼觉得,人生不过一场大梦,我自己何必为这种虚幻的历史而自顾多情呢?我又何必为自己的老大无成而感伤呢?也许他又回到了自己的老命题,只有江水和明月是永恒的,怎么办呢?还是再举起酒杯来吧,不如让我们来领略这个美丽的夜晚,活在当下,其他的都不是自己的。

“人生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

“一樽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词的收尾,感情激流忽作一迭宕,犹如在高原阔野中奔涌的江水,偶遇坎谷,略作回旋,随即继续流向旷远的前方。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派的巅峰之作。

苏轼所创作的词,把题材从单纯的儿女情长拓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对于词的格调,从感伤的、艳丽的情调拓展到抒发宏伟的志向,表达自我的胸襟,苏轼的词也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乌台诗案乌台诗案是影响苏轼一生的重大事件。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年~1077年)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从事改制。

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

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李定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

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1079年(元丰二年)3月,苏轼被贬调湖州。

贬调的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

在奉调时,苏轼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

本是官样文章,但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党作了手脚,于是在表中写出了略带牢骚的“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一句。

朝廷的公报是固定按期出版的,相当于现在的官方报纸,苏轼的文字照例惹人注意,这次谢恩表,使那些“新进”成了读书人心目中的笑柄。

监察御史舒亶、御史中丞李定等人,举出苏轼的《杭州纪事诗》作为证据,说他“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更从他的其它诗文中找出个别句子,断章取义地给予定罪,如:“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本来苏轼是说自己没有把书读通,所以无法帮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他们却指他是讽刺皇帝没能力教导、监督官吏;又如“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说他是讽刺禁止人民卖盐。

总之,是认定他讥讽皇上和宰相,罪大恶极,应该处死刑。

虽然他们都要苏轼死,但神宗皇帝不愿杀害他,只同意拘捕他,而且不同意苏轼在进京途中关入监狱过夜。

朝廷在七月二十八日将苏轼逮捕,八月十八日送到御史台的监狱。

二十日,正式提讯。

此时任宰相的王珪,指出苏轼歌咏桧树的诗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

”隐刺皇帝:“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于此!”新党指控苏轼“大逆不道”,要置其于死地。

十月十五日,御史台申报苏轼诗案的审理情况,其中有苏轼数万字的交代材料,查清收藏苏轼讥讽文字的人物名单,计有司马光、范镇、张方平、王诜、苏辙、黄庭坚等二十九位大臣名士。

李定、舒亶等欲置苏轼于死地而后快,但神宗一时举棋不定:太祖早有誓约,除叛逆谋反罪外,一概不杀大臣。

苏轼写《狱中寄子由》说“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无比凄惨。

审讯者常对他通宵辱骂。

巨大精神压力下,苏轼写下了“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的悲惨诗句。

因为儿子苏迈离开京城去别处借钱,把送饭的事交给朋友,但是忘了告诉朋友父子之间有约定:送饭只送蔬菜和肉食,若听到坏消息,才送鱼去。

巧的是这位朋友恰恰送去熏鱼。

苏轼大惊,就给弟弟苏辙写了上面两首诀别诗。

诗作完成后,狱吏按照规矩,将诗篇呈交神宗皇帝。

宋神宗读到苏轼的这两首绝命诗,感动之余,也不禁为苏轼的才华所折服。

加上当朝多人为苏轼求情,王安石也劝神宗说:“圣朝不宜诛名士”,神宗遂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贬其为黄州团练副使。

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就此销结,而苏轼的这两首“绝命诗”也广为流传开来。

人物轶闻——东坡肉——东坡鱼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

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厨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黄庭坚是中国古代四大字体蔡苏米黄宗祖之一,是苏轼挚友,两人经常以斗嘴为乐)。

知道又是来蹭饭揩油,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

黄庭坚进门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苏者,上草下左鱼右禾。

”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道:“也可。

”黄庭坚接着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道:“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出人头地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

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

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

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

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

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进京赶考传说宋代苏东坡早年乘船赴考,因途遇风浪,误了开考的时辰。

起初主考大人不准苏东坡入场,后来听了苏的诉说,顿生恻隐之心,便口诵一联让他对,若对得出,便允他入试。

主考官出的联是:“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位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

”苏东坡不愧为一代才子,稍一思索便应声对出下联:“十年寒窗,读了九八卷诗书,赶过七六五个考场,四番三往到二门,一定要进。

”出句用顺序,对句用倒序。

有情景,有经历,曲折而不呆板,视为巧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